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二戰日本手榴彈為什麼扔掉

二戰日本手榴彈為什麼扔掉

發布時間: 2022-11-14 09:37:12

⑴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雷都要磕一下才扔出去

日軍手榴彈一般指早期的91式手榴彈和後來的97式手榴彈,但發火組件是由慣性體、撞針、保險銷和火帽組成,平時慣性體和撞針由保險銷隔離,拔掉保險銷後撞針和慣性體處於自由狀態,這時要在堅硬物體上磕一下,才能讓撞針撞擊火帽點燃延遲導火索,從而引爆雷管和炸葯。
從結構上看,日本的手榴彈沒有帶動撞針的撞針簧和保險用的簧壓握桿,也就是說,日本的手榴彈在拔出保險栓後撞針只是失去了束縛,並沒有動力帶動它去撞擊火帽,所以還要再磕一下,用外力帶動撞針和慣性體去撞擊火帽點火,是落後的設計。

⑵ 二戰時,日軍的手雷拉掉保險後為什麼還要磕一下再扔出去才爆炸

那是日軍的97式手榴彈。
97式手榴彈1937年正式裝備日軍,此彈是在91式手榴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七七事變後在侵華戰場上大量使用,它是侵華日軍使用最普遍的步兵投擲武器。
該手榴彈採用圓柱形鑄鐵彈體,外有縱橫刻槽(與91年式手榴彈相似),將彈體分成50塊,原意是將彈體分裂成一定數量的破片,但實際上這些刻槽對形成破片並太大無作用。
針刺發火延期引信由發火組件和延期葯管兩大部件組成,發火組件由慣性體、擊針、保險銷和火帽組成,延期葯管是在銅管內壓上延期葯製成,平時慣性體和擊針由保險銷隔離。使用時,拔除保險銷,使慣性體和擊針部件處於自由狀態,並用力將彈在硬物上撞擊一下,使擊針擊發火帽點燃延期葯管,從而引爆雷管和主裝葯。
它與91式手榴彈上的主要區別是取消了泄煙孔和彈底塞,所以只能手投,不能槍發(91式可以,但後被50mm擲彈筒取代之)。另外簡化了擊發機構,引信的擊針和慣性體用螺紋聯接在一起。
此彈彈徑50mm,全彈質量450g,彈長100mm,裝56gTNT,引信延期時間4~5s。
我國將它們稱為「甜瓜」手榴彈。
附91式手榴彈
它上面有個繩環,拉掉保險鋼絲,引信擊針自由,找個硬物磕一下,打著緩燃火葯,火葯燃燒幾秒後,引爆雷管、只有雷管才能引爆梯恩梯。這種彈是鑄鐵殼,重1斤多點,裝60多克炸葯。尾部可裝底火和發射葯管,可用擲彈筒發射。

⑶ 二戰時期,日軍在扔手雷前為何先要往頭盔上敲一下

這個主要是因為要增加安全系數,當時的手雷製造的比較安全,所以才需要敲一下。這也是對士兵性命的一種保護。二戰時期的日本人使用的手雷是91式和97式,這兩種手雷都有前邊所說的那樣的特點,或許有人會覺得那是因為小鬼子的軍工水平太差,造出來的手榴彈質量不好,一下子扔出去炸不了,所以才要磕一下。

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武器製造是有一點不一樣的。如歪把子被設計成可以與三八式步槍的彈葯通用,可以由5發橋夾直接供彈。給沖鋒槍裝上支架和刺刀,增加沖鋒槍的用途。由上可以看出日本喜歡將武器彈葯通用化和多功能化。二戰日軍91式手雷也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被設計成不僅是士兵的投擲武器,還是擲彈筒的彈葯。採用撞擊發火式引信就是為了迎合擲彈筒的需要。

⑷ 二戰期間日本的甜瓜手雷為什麼要在頭盔上磕一下才扔

當時日軍的制式手累是撞擊擊發的,先拉開保險 然後找個硬的東西磕一下再扔出去。磕頭盔可能主要是因為方便 這個不是美軍的 日軍97試手雷 還有就是你可以去網路知道什麼去找找 那裡面說的比較全 輕兵器雜志曾經也做過二戰日軍裝備的介紹 如果你的朋友有這套雜志 你可以去借來看看

⑸ 為什麼日本手榴彈總要磕一下

日軍91式手榴彈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引信延時在7~8秒。戰場上的中國士兵經常揀起尚未爆炸的日軍手榴彈投擲回去。這一缺陷直接導致日軍將1937年裝備部隊的改進型97式手榴彈引信時間縮短到4~5秒,比91短的多。

⑹ 二戰時日本為何要將手榴彈設計成敲擊後才能引爆

日本在二戰中使用多多種手榴彈,其中91式、97式、99式和10年式手榴彈是最多、最廣泛的一種系列手榴彈。這幾種手榴彈一脈相傳,91式手榴彈的改進版是97式,簡化版是99式,引信改進簡化版最後就是10年式。

當然,在實際的戰斗中,鬼子步兵可以隨時隨地選擇石頭或者其他什麼硬物去磕引信,但教範嚴格禁止的是在木板或者木箱上磕引信,因為木頭有一定的彈性,有可能使引信無法正常動作。

⑺ 請問二戰中日軍的手榴彈 為什麼拉了保險絲還要敲一下的呢還有日軍是否有這樣子的部隊,類似於特種部隊

這是日本人特殊的敲擊引信,在保險栓之外再加一個敲擊引信能夠增加安全系數。我們一般看到的手雷都是掛在身上的,如果在長途徒步行軍過程中遇到翻山越嶺的地方,地形復雜,士兵之間需要互相幫忙,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小心拉到了手雷保險栓的話,就很容易爆炸

⑻ 為什麼二戰日本手雷靠撞擊目標或物體才爆炸呢這不就是一個大摔炮嗎

你說的主要是日本的91式手榴彈,發火的特殊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和擲彈筒的配套,我們一般的手榴彈是拉火延時,很顯然是不能用於擲彈筒的,只有日本這樣的,磕一下是為了讓擊針觸發延時火葯管,這個和我們使用的拉發手榴彈不同

⑼ 抗戰後就淘汰的日本擲彈筒,上世紀80年代,我軍為何又撿起來

在抗戰中,有一個武器各位朋友特別熟悉,就是擲彈筒。擲彈筒這款神器曾經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抗戰時期的武器,理所應當隨著時代就變成了古董。可是令你驚訝的是,我軍在上世紀80年代竟然還在用擲彈筒,這就是傳說中的情懷版諾基亞嗎?

我軍在上世紀80年代研發了一款國產89式50mm榴彈彈射器。這款武器被稱為「三無」彈射器。看到這里各位朋友不要怕,不是說這款彈射器是個「三無」產品。而是說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發射時無焰、無煙、無聲。這款武器射程可以達800米,主要是適應我軍對城市作戰要求越來越高。這對於當時火力不夠強大的我軍還是很實用的。

⑽ 二戰日軍為什麼將手雷在扔出去前會先在自己的頭盔上磕

在一些有關二戰的影視中我們不難看到,日軍在將手雷在扔出去前會先在自己的頭盔上磕一下,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如果不磕的話就是扔出去了也不會炸。剛看到時日軍的這種怪異行為讓我十分不解,手雷這么用日本士兵不怕把自己敲成腦震盪嗎?自從知道日本把手雷設計成這樣的真正原因,我才發現當時的日本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傻。

第一個原因: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日本在研製武器時會有些不一樣的想法。如歪把子被設計成可以與三八式步槍的彈葯通用,由5發橋夾直接供彈。給沖鋒槍裝上支架和刺刀,增加沖鋒槍的用途。由上可以看出日本喜歡將武器彈葯通用化和多功能化。二戰日軍91式手雷也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被設計成不僅是士兵的投擲武器,還是擲彈筒的彈葯。手雷採用撞擊發火式引信就是為了迎合擲彈筒的需要。

第二個原因:雙保險。軍隊經常會在叢林中行軍或作戰,如果一個不注意樹枝就會掛掉了士兵們身上手雷的保險銷,那就危險了。遇到這種情況日軍手雷的特殊設計可以避免自己被誤炸,據說美軍就吃了不少這種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