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為什麼日本不廢除天皇的職位

為什麼日本不廢除天皇的職位

發布時間: 2022-11-14 23:19:51

❶ 安倍晉三很有自己的一套手段,他為何不直接廢除天皇呢

雖然現在的日本由首相掌權,而日本的天皇更多隻是一個象徵的意義,但是對於日本人民來說,天皇是作為整個日本的國家象徵,在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是神道教至高無上的精神領袖。更主要的是,在日本,沒有任何法律賦予首相權利去廢除天皇。安倍晉三能廢除天皇嗎?他不能,也不敢,而且也沒必要。天皇沒有有實權,安倍晉三作為日本首相才是日本的真正管理者,也就是說首相想做什麼,都無需向天皇匯報,天皇也無權過問首相的政策。那麼這時安倍廢除天皇能有什麼好處,廢除了天皇無異於向日本的人民發起挑釁,何必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再說了安倍晉三在公眾場合也是會第一個高喊天皇萬歲的人,這表明了安倍對天皇還是效忠的。再退一步來講,天皇不是他想廢就能廢的,廢除天皇需要國會通過,只怕他向國會提出廢除天皇還沒通過,國會就把他給擼下來了。

❷ 日本是首相執政,為什麼還會允許天皇的存在而不廢除

因為天皇已經不再是權力的象徵,他是日本民眾心目中信仰的象徵,是神一樣的存在。而且日本國家的最高象徵就是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的地位甚至比生命都要崇高。

雖然現在在日本政壇權力最大的是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日本首相,但是,日本天皇一直就是日本國家最高的象徵。首相掌管內政外交軍事,只是有時候現在日本天皇還偶爾的負責出使他國的一些職責。但是,由於天皇在二戰當中是日本頭號的戰犯,因為那個時候天皇犯下了不可彌補的錯,只是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且天皇也已經沒有那麼大的權力。

❸ 二戰日本戰敗後,為什麼天皇沒有被廢除

已被天皇「感動肺腑」的麥克阿瑟,主動擔起了給裕仁洗地的職責。他通知日本政府准備一份材料,證明天皇是無辜的,然後由他來對這份材料進行確認。 按照這個指示,裕仁與他最信任的五位大臣經過討論,形成一份概要,大意是天皇在戰爭期間一直遠離政治,所有的戰爭行為都是內閣決定的,他本人實際上「像囚徒一樣無力」。 與此同時,盟軍總部的軍官們也在忙著配合。 一方面,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中,將紐倫堡審判時的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中關於國家元首的審判內容刪除,改為模糊用語,且規定被告人選的確定要得到麥克阿瑟的批准。 另一方面,審問時暗示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四十餘名日本戰爭領導人,要他們調整說法,以免天皇受到指控。按照這些人的統一口徑,是天皇頂住巨大壓力,採取英勇行動結束了戰爭。

❹ 日本歷代一統天下的霸主為什麼不把天皇廢掉

日本天皇一直就沒有什麼實際權力,不構成對實際權力者的威脅。

❺ 日本幕府將軍掌握著實權,怎麼沒有取代天皇

當時的日本天皇是日本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柱,就像現在的佛教信仰一樣,已經在當時的日本人民心中存在了一千多年。而幕府只是掌握了日本的武力權,並不能取代大眾人民心中的信仰。

第二個原因是,幕府不敢把當時的日本天皇殺了,當時人們認為日本天皇是不可侵犯的,幾乎把日本天皇神化了。如果他們發現有一天有人把這個「神」殺死了,後面同樣有人也會這么做。取代一個天皇,也預示著一個家族被滅族。幕府取代當時日本天皇的造成的後果,可能就是整個國家都亂了,會有人不停的戰斗,爭奪權力最高的位置。打來打去還是當時的日本國家吃虧,所以幕府掌握實權,日本天皇掌握信仰,相互制衡,相安無事。

❻ 日本天皇存在了兩千多年,為何始終沒有被推翻

因為天皇這個制度已經實行了上千年了,也深深地印刻在了人民的心目中,並不是一下子想取消就可以取消得了的,並且這個天皇與國王的性質並不一樣,天皇是沒有實際權力的,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種至高無上的領導地位。


在不少國家,比如泰國的國王,還有英國女王等等,雖然聽上去好像地位很崇高,但實際上王室的人物都沒有實際的控制權力,真正的權力還是在政府的手裡,像英國女王權力同樣也是遠遠不如英國的首相,但是王室的文化和歷史影響力還是很強大的。

❼ 為什麼英國和日本沒有廢除女王和天皇

英國方面的我不太清楚 但是日本的我知道點

簡單的說

日本天皇家族是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皇室 延續了2000多年 沒有斷過哦!~ 天皇家不單單只統治者 更是日本的民族信仰 我們都知道日本本土的宗教是神道教 神道教信仰的是天照大神 天皇家從古至今都宣稱自己是天照大神的子孫 所謂 有一層宗教的金鍾罩罩著呢 沒人敢動啊!~ 所以 日本歷史上也是各位霸主各領風騷的 就是沒有以個人起過廢了天皇家的念頭 況且 天皇家早早的就是只起個民族象徵的作用 不執政很多年了 一直到近代的明治維新

二戰以後 本來是要廢除天皇家族的 就是因為牽扯到人家民族信仰的問題 所謂不能破壞人家的民族信仰的關系 所以天皇家沒有廢除 日本也一直施行君主立憲制 這是人家的國家制度

不光英國和日本有皇室 這個世界上存在皇室的國家還素蠻多的 沒什麼撒!~
君主立憲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比如說 會使得民族更加的團結 更加的穩固 壞的一面就比如說 皇族一直都生活奢華 白花著納稅國民的錢!~

❽ 為什麼德川幕府不推翻天皇制度

1、日本史上第一次建立統一政權時,天皇的地位就不是全國行政領導的角色
古代史嘛,好多講不清楚,你懂的。那時候因為很多地方老大(豪族)你打我我打你,誰也打不過誰,誰也不服誰,打了很久很久之後大家發現,還不如別打了,於是想組建一個鬆散聯盟類的組織,協調大家的關系。最終,這個聯盟的老大,就是第一代天皇,其實不是地方豪族,而是一個巫婆(就理解成卑彌呼吧)。所以,日本天皇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場,原本就不是中國的秦皇漢武那樣打遍天下那種,而是因為號稱可以溝通神靈,所以被尊奉為老大。但這個老大對地方上的政治事務,基本沒有任何約束力,只是一個總祭司或者大國師之類的存在。

2、平安時代的天皇,可以理解為不作就不會死的典型
四百多年的平安時代,從天皇地位的變化這個角度來概括,那就是開始時天皇想說了算,豪族們不願意,然後開始打架斗毆,最後鷸蚌相爭武士得利,源平爭斗後源家勝出,在鐮倉建立了鐮倉幕府,架空了天皇的過程。
詳細點說,天皇學**了中國的隋唐**集權制,非常想當一個中國那樣的,皇上說了算的「真正的皇上」。但是新崛起的豪族(主要藤原家)那哪裡願意啊,於是藤原家總是把自家女孩子嫁給天皇,然後扶植有著自家血脈的小皇子即位。這還不算,後來乾脆告訴天皇,你小時候不懂事,我代替你執政(攝政),你長大了你也不想干吧,乾脆委託給我全權負責(關白),就這樣開啟了「攝關政治」模式,架空了天皇,也為後世奠定了基本制度模式(OS)。
後來天皇家不太願意啊,被老早廢黜的天皇當了上皇,有的出了家叫法皇,甚至有的時候法皇、上皇、天皇、皇太子同時存在,都不甘心都想爭權,開始家族內部斗爭。然後豪族們紛紛站隊也開始互相明爭暗鬥。這種混亂局勢下,武士崛起。

(第一個武家政權的奠基人,源賴朝)
3、鐮倉幕府初期,奠定了武家不推翻天皇家的制度模式原型
武士們從一開始的看家護院的家丁打手角色,逐步成長為一股比較獨立的勢力,最終在平清盛一代斗敗所有的豪族,取代藤原家成功**,成為新的豪族領袖。
當然,平家也迅速為自己的定位錯誤付出代價。被他打敗的源家再度崛起,聲討想變成貴族的平家,最終壇之浦一戰平家滅亡,源家**。
這里有個問題,按說源家打敗了平家,他完全可以廢掉天皇自己單干,可為什麼他沒有廢掉呢?
大致上因為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源家的勢力雖然打敗了平家,但是和統治了幾百年的天皇家還是不敢直接翻臉。事實上整個鐮倉幕府時期,鐮倉幕府實際統治的區域,和天皇家統治的區域基本一半一半。另外,當時源家為了對付平家,非常需要天皇家的「道義」支持,所以源賴朝只要了正三品「征夷大將軍」的封號。這和平清盛最後的正一品差得很遠。
結論就是,鐮倉幕府的源家根據實力、名望、內斗(還有很多諸侯不是很服氣)等原因,決定溫存天皇家,事實上也是一種架空,也可以理解為最大的地方政權,沒有推翻天皇。
這個決定基本奠定了其後武家的基本範式,就是,即使當了天下人,也絕不廢掉天皇。

4、室町幕府基本是延續鐮倉幕府模式
室町幕府的足利家,原本就是鐮倉幕府源家、北條家的親戚,而且他造反時候的實力比起當年的源賴朝應該說還要差點。一度被打到九州,再度崛起再殺回來的。回來之後後醍醐天皇不願受他控制,逃出京都到吉野組織勢力反撲。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另立天皇。於是日本出現了南北各有一個天皇的「南北朝時代」。
這種南北對立戰亂不斷的局面,到了第三代足利義滿才總算解決。當然,當時的局勢是能解決就最好,更是不敢奢望廢除天皇了。足利義滿給明朝的國書上雖然寫著「日本國王」,但終究不是「皇」。何況自從他死後,他的後代厭惡他向明朝朝貢,開始琢磨著不和明朝做生意,結果導致自身財政失衡,室町幕府的實力迅速衰落。

(日本史上最頑固的大叔,後醍醐天皇。他真的想當中國那樣的皇上,你看他的帽子)

5、戰國大名「下克上」,但和天皇家沒關系
說起戰國的武士,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是各種戰爭、勾心鬥角、忍者之類的。但是如果說戰國時代的「武士道」,或者說「武士精神」,那就只能說是「下克上」了。所謂下克上,就是完全的能力主義,誰有能力誰當老大,根本不講什麼「仁義忠孝禮」,只講一個「勇」字(實力)。

❾ 日本為什麼不取消天皇制度

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與封建勢力妥協的結果

❿ 為什麼古代日本大名不選擇廢除天皇,反而是選擇如傀儡一樣供奉

天皇在日本,在幕府時代的將軍的傀儡,但是將軍和大名為什麼不把天皇廢除,反而如傀儡一樣供奉,原因就在於

  • 第一,天皇沒有實權,廢除無意義

在日本幕府時代,國家的軍事武裝力量都掌握在以大名為領導的武士階層為領導的手中。由於天皇沒有實權與軍事力量,將軍和大名以及武士階層,從不擔心天皇哪一天會心血來潮,發動武裝軍事政變,把自己殺得一干二凈。

但是,廢除了一個天皇,另一個皇族血脈的天皇又被立起來。戰國時候的織田信長雖然屢次冒犯天皇的神權,想取代之,但都是被群轟而下。這都是因為天皇如同基督教里的耶穌,是一個國家精神的象徵。打著天皇的旗號,大名們可以名正言順維系著自己的統治,更符合大名們的利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