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什麼時候是發達國家

日本什麼時候是發達國家

發布時間: 2022-11-15 07:57:51

⑴ 日本最鼎盛的時期是哪一階段主要繁榮在那些方面

平安時代。應該是文化最鼎盛的時候。大約是中國宋朝的時候,所以那時候文化方面的鼎盛也是充分汲取了中國文化。文化領域:《源氏物語》,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作者紫式部。《枕草子》,作者清少納言,和紫式部同期。《古今和歌集》,作者貌似是紀貫之和一些人,記錄日本的和歌,和六歌仙的和歌。不得不說的政——治人物:藤原道長,三個天皇的岳父,真正把藤原氏推向最高峰的人物。 軍事領域:前期:坂上田村麻呂,第二任征夷大將軍,貌似是中國血統。後期:詳說幾個再列幾個源義家,被譽為戰神長子(號稱八幡太郎源義家),為後期很多武將出陣前所拜。借一段網路的文字:源氏一族乃至所有關東武士的弓馬之術、作戰方法、行軍陣列等等,全是源義家所最先規范化並傳於後世的。-------源賴朝,鐮倉幕府的建立者,忍辱負重終於推翻平家。源義經,日本的悲劇英雄(我不覺),實際上真正指揮軍隊擊敗平家的是他。壇浦海戰,一之谷奇襲,屋島之戰都是他的作品。-------還有其他的人物,不一一介紹:平清盛、源義仲、源賴光、源為義、源義朝、源義平、平重衡、平重盛、平敦盛(這個經典,織田信長的敦盛就是他作)、平知盛、平教經、那須與一(弓箭能手)、源行家、北條時政、源為朝、藤原秀衡……只能夠說,平安後期是各個軍事人物的大舞台,雖然戰爭持續了不過幾年

⑵ 日本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日本是發達國家。

日本經濟總量在1994年首先超過500萬億日元,但到了2017年,依舊徘徊在500萬億至550萬億之間的水平,23年間僅增長了8.8%。若以美元計算,日本經濟還出現了輕微的下滑。若從經濟總量來計算,日本確實出現了20多年停滯發展的局面。

日本國內經濟增長處於停滯狀態,但這不影響其成為發達國家標准:第一,日本經濟停滯了20餘年,但人均GDP還在全球發達國家的水平。1994年,日本人均GDP 3.9萬美元,而到了2017年依然保持3.8萬美元水平,遠超高收入國家必須達到人均年收入2萬美元的標准。

第二,日本經濟雖然出現了停滯,但日本企業還在正常運轉,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產品質量也在快速提升。日本國內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製造依然是世界上汽車製造強國。

同時,日本還有動漫產業、新材料產業、光學材料產業、鋼鐵製造產業等。這都說明,日本是一個強大的製造業國家,完全符合發達國家的標准。

對外貿易:

主要進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車、電器、一般機械、化學製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中國大陸、美國、東盟、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德國等。日本對華出口減少,是造成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地區)數約200個。

2014年,日本海外凈資產增加13%,達到366.9萬億日元(約合3萬億美元)。至此,日本已經連續24年為全球最大債權國。

⑶ 20世紀50到70年代,日本經濟是如何高速發展,成為僅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採取建立「政、官、財」的復合經濟體制、產業結構高級化、優先發展機械製造業、促進本國技術更新、實存貿易自由與保護民族幼稚產業等產業政策,使日本經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這些政策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我們應結合實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復合式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製造業,發展規模經濟,保護和發展幼稚產業,加強政府職能等,以實現經濟翻兩番的目標。 半個世紀前,日本經濟經過10年的恢復,進入高速增長期,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強國。自1955年起,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價值從172680億日元增加到1975年的932596億日元,(註:不同類型國家經濟翻兩番概況[M].青海人民出版社,139.)超過了英、法、西德,在20年中翻了兩番。日本在短短的的20年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是國際國內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其經濟高速發展時的產業政策對我國現階段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產業政策

(一)產業結構高級化戰略

1957年,日本政府在《新長期經濟計劃》中第一次提出以「產業結構高級化」作為一項基本政策。作為此計劃的延續,196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提出實施重化工業化的具體計劃。政府為保證優先發展重化工業,在財政方面對重化工業採取優惠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通過建立「改善產業結構金融制度」,對重化工業企業給予優惠貸款,同時還通過銀行為重化工業企業設立專項資金來解決企業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的資金需求,而且政府的公共投資也主要是用於基礎設施領域並服務於戰略產業的發展。重化工業化的實質是大力發展重工業和化學工業。1956~1973年的18年間,重化工業的設備投資大幅上升,鋼鐵、石油、化學三部門分別為178億美元、85億美元和147億美元,而輕工業中最大行業紡織業總計投資僅為55億美元。其次是大量引進重化工業的國外先進技術,占製造業引進技術的四分之三。」(註:(日)經濟企劃廳編.經濟白皮書[M].1979,480.)

通過重化工業的發展,日本實現了產業結構的高級化,推動了經濟現代化的迅速實現。主要表現為:第一,帶動了大規模的設備更新,為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第二,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見表1)。

表1日本三大產業占國內凈產值的比重(%)

年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1955年23.128.6 28.6

1975年6.6 35.8 57.5

資料來源:《不同類型國家經濟翻兩番概況》,青海人民出版社,第145頁

進入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導致世界性經濟蕭條,日本再也無法獲取廉價石油,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美元危機又火上澆油,日本經濟進入低速增長期。為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日本政府賦予了「產業結構高級化」新的涵義:從「重化工業化」向「知識密集化」轉化,「知識密集產業」成為主導產業,減少對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產業升級換代,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本的產業政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

(二)優先發展機械工業

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是產業結構調整與變動的中心內容。為此,日本制定了《機械工業振興暫行措施法》(簡稱「機振法」)。「機振法」規定:機床、電動工具、軸承等14個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部門屬於「特定機械工業」。發展特定機械工業所需資金,由政府給予保證。私人企業對特定機械工業進行投資,可享受減免稅優待。20世紀60年代後,日本政府又將「機振法」延長了10年,繼續扶持機械工業的發展,使機械工業在一些主要方面趕上了歐美發達國家。由於機械工業的優先發展,日本的工業到70年代初已經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設備裝備起來,機械工業的技術優勢成為日本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建立經濟奇跡的「秘密武器」。它以製造技術的「高、精、尖」為特點,以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和快速的產品技術創新為武器,創造了一個日本製造業的全球時代。

(三)引進吸收外國的先進技術,促進本國技術更新的「技術立國」戰略

日本在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和機械製造業的時候,面臨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針對這種情況,日本實行了以引進、模仿、改進、創新為主的吸收型技術戰略。其主要措施有:(1)頒布了《外匯及外貿法》和《外資法》,將吸引外資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2)公布重點產業政策,引導引進技術流向石油、化學、電子、合成纖維等新興工業部門。(3)政府挑選能承擔引進新技術的大企業,給予法律保護。

技術引進對日本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1955年到1970年的短短15年間,日本引進技術總計24918件,花費57.4億美元,節省了60%的時間,90%的研究經費。(註:李毅.產業結構調整與日本型新經濟的探索[J].世界經濟導刊,2002,(5).)引進技術對日本短期內趕超先進國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並且日本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改造創新,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反過來進行出口創匯。1955年日本的技術出口已經略有收益,出口額占進口額的1.2%,到1960年為2.4%,1965年為10.2%,1970年為13.6%。1971年日本政府在其「70年代通商政策展望」中表示向「知識密集性產業轉換」,技術的自主開發更受到重視,能力也越來越強,1975年技術的出口與進口之比已達近1∶4。(註:不同類型國家經濟翻兩番概況[M].青海人民出版社,141.)

(四)推行貿易自由化政策

1955年,日本加入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這就要求其實行貿易自由化。而當時日本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實行貿易自由化對日本產業發展極為不利。所以,日本對原料部門首先實現自由化,使日本能夠在國際上以低廉價格進口原料和燃料,到1963年8月,進口自由化率已達到92%。原料進口自由化使工業品價格下降,提高了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其次,對汽車、電子計算機、重型機械等重點產業實行貿易保護,直到1965年,電子、機械、汽車、鋼鐵、電力、石油等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國際競爭力大為增強,並在世界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能夠抵擋國際競爭時,日本才逐漸實行貿易自由化。

另一方面,日本通過產業組織政策,加速企業規模的大型化和集團化,提高工業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以便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在政府的促進下,1964年三菱公司與三重公司合並;1966年日產汽車公司與王子汽車公司合並;1968年日商與岩井兩大綜合商社合並;1970年當時名列日本鋼鐵業第一和第八的八幡和富士兩大鋼鐵企業合並。(註:小宮隆太郎等.日本的產業政策[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62.)合並後的企業,規模大,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為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五)政、官、財復合體制

上述具體產業政策是建立在日本政府對企業的強力管理之上的。二戰後,日本發展經濟的起點比北美和西歐低很多。為了實觀趕超,日本政府採取了「政、官、財復合體制」,即日本政府規劃戰略,銀行根據政府的導向提供貸款,企業根據政府政策的導向制定發展計劃和組織生產。政府、銀行和企業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系和合作,政府成為經濟活動脈搏的啟動中心。所以日本經濟被稱為「典型的政府指導型市場經濟」。這種體制使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強有力支持,但是也有很多弊端,如誤導企業的發展,企業過分依賴政府,官企勾結導致腐敗等等。

⑷ 日本是什麼時候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

1968年,日本超過當時的西德,在資本主義世界中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

二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60年代,日本工業競爭力穩步提高,年均出口增長率高達18.4%。在60年代中期之後,除1973年石油危機後的2年,日本的經常項目每年均為順差。

在1985年的「廣場協議」之後,日元迅速升值,由此引發的出口產品的價格增長削弱了日本出口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1998年的日本經濟出現負增長。



(4)日本什麼時候是發達國家擴展閱讀:

日本的農業

2000年,日本平均每一農戶的耕地面積為1.24公頃, 2004年日本兼業農戶數占經營性農戶總數的79.6%。2000—2004年日本農業生產法人數量從5889個上升至7383個。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

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2005年日本農產品自給率只有40%,其餘農產品依靠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消費需求。1990—2003年日本穀物自給率由30%降至27%,其中食用穀物的自給率由67%降至60%。

2003年日本豆類、油脂類、砂糖類、水果類、水海類和肉類產品的自給率分別只有6%、13%、35%、44%、50%和54%,日本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⑸ 二戰後,日本用了多少年恢復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1、1945年—1955年是日本經濟的恢復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在美的扶植下,日本經濟全面啟動,恢復迅速。工業生產超過了戰前和戰時的最高水平,國民平均消費額也達到了戰前的標准,生鐵、粗鋼、化纖、電子、汽車等產品出現了巨大的增長。

2、1956年—1973年,是廣泛運用科技成果,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時期。

在這時期日本充分運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緊緊抓住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50—70年代)適時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調整國內產業結構,工業生產大幅度躍升,年均增長率在10%以上,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

3、1973年至今,是在危機陰影籠罩下進行經濟低速增長期。這一時期的日本雖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緩慢下來,但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仍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

1971—1975年,平均年增長率達5.5%、1970—1980年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上升3.2倍,1995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仍達到了5萬億美元。

(5)日本什麼時候是發達國家擴展閱讀

經濟學家預計,經濟復甦以前,日本經濟在第四季度將會進一步下滑,成為技術性衰退。瑞銀財富管理公司的投資策略負責人喬治表示,對於日本經濟復甦最好是全球經濟發展。

喬治稱,全球有大量由美國主導的經濟刺激,這對日本來說是最好的貿易消息,只要歐洲的情況不是太差。

日本央行在10月份連續第二個月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擴大了1385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但是收效甚微,市場中日元仍在上漲,出口壓力巨大。

日元兌美元的上漲已經超過了3%。強勢的日元使得日本出口產品更加昂貴,因此缺乏競爭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經濟

⑹ 日本是哪年成為世界經濟排名第二的

日本成為世界經濟排名第二,是於1968年超過西德的GDP成為世界第2位。

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軍需激增,日本的經濟從中獲益很多,重工業在經濟地位提高。

2、同時,日本和美國同樣轉換為債權國,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軍需驟冷使依賴外國市場的日本經濟陷入低潮。

3、1923年的關東大震災等也導致銀行信用不佳,1927年發生了昭和金融恐慌,1930年,由於解除黃金出口禁令與世界恐慌等一連串影響,日本經濟惡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產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日本遭遇嚴重的通貨膨脹,不過在朝鮮戰爭中,在軍需的提振下日本重工業復甦。

5、1955年開始的神武景氣做為起點後續的岩戶景氣、伊弉諾景氣接續展開,在製造業為龍頭下日本經濟快速成長。

(6)日本什麼時候是發達國家擴展閱讀

低成長時代

1、1973年,全球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陷入混亂,1974年經濟增長率銳減,戰後以來的經濟高成長宣告終結,主要出口產品由鋼鐵轉為汽車。

2、1970年代後,日本長期維持巨額貿易出超,而美國在貿易上長期赤字,此後,根據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議,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導致經濟不景氣。

3、1980年代後,因為金融環境寬松,景氣持續強勁,導致股票價格和地價大幅攀升,即泡沫經濟。

產業

1、因為日本國內市場大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使得加工貿易興盛,所以製造業也比較強。特別是工業技術在世界上屬於高水平,在眾多領域之中,是其他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典範,同時也是個威脅。

尤其是汽車、電子學、造船以及鋼鐵等產業在世界大戰之後有很大的成長,擁有多數世界企業。

2、技術貿易對於技術的依存性,從進口過量到輸出過量有長期性的變化傾向,工業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附加價值很高,到處都能看到獨自的技術開發成果。

例如日本對於工業用機器人的生產量約佔世界的七成,以及世界上所使用的工業用機器人約有六成都是在日本運作。

3、日本的工業界幾乎都是機械化,而且可以說是效率非常高的產業,此外,家庭用機器人這個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來的。

⑺ 日本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蘇聯,成為西方第二經濟大國是在哪一年

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二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日本經濟再次遭遇重創,除2010年外,其餘年份名義GDP增長率都小於1%,並且GDP增長率多年出現負增長。

(7)日本什麼時候是發達國家擴展閱讀:

日本戰後70年的經濟增長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到7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成長,70年代前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的穩定成長,以及90年代之後股票等泡沫崩潰的「失去的20年」,日本陷入被稱為通貨緊縮的低速增長。

而日本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的起點是1956年。當時已超過了戰前的經濟規模,日本政府的經濟白皮書中也記錄到「已經不是戰後」。冰箱、洗衣機和黑白電視銷量驚人,豐富的勞動力對生產和流通構成支撐。

但在經濟迅猛增長的背後,扭曲也出現擴大。大氣和水污染日益嚴重,由於增發國債,日本政府的債務出現膨脹。20世紀90年代之後,日本經濟經常陷入負增長。經濟刺激的資金和債務不斷增長,遠遠超過稅收收入,加劇了財政的惡化。

⑻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的

日本二戰後的經濟恢復工作到40年代末已基本結束了。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它開始充當美國侵朝戰爭的軍事基地和補給基礎,接受大量的「特需」訂貨,帶來國內的「消費景氣」。從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經濟進人戰後持續高速增長時期,1960年國家經濟實力上升到世界第五,1968年以後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並在企業經營規模、勞動生產率和資本裝備率方面日漸逼近美國的水平。日本從一個戰敗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此外,政府也進行巨額投資。私人投資和國家投資兩者相加,使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1955年的17030 億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610億日元,30年內增長50倍。資本的投資效率也一直高 於歐美發達國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劇增長的投資推動了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⑼ 日本有何發展史

在我國隋唐時期,日本大概就是小村莊,不值一提。之後就有個大和部落發達了,出現了天皇,之後又出現了三個朝代飛鳥、奈良、平安京,之後就是各地大名崛起,再之後就是近代日本。

⑽ 日本是發達國家嗎

是的。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G7、G20等成員。其自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日本傳統文化。

歷史沿革:

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大和國。

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

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

19世紀50年代中期,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實行明治維新,建立日本帝國,迅速躋身帝國主義列強行列,對外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

二戰戰敗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