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內情報機構包括哪些機構
1. 世界上十大間諜機構有哪些
1、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例如蘇聯、瓜地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蘭利。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地位和功能相當於英國的軍情六處和以色列的摩薩德。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
2、美國國家安全局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是美國保密等級最高、經費開支最大、雇員總數最多的超級情報機構,也是美國所有情報部門的中樞。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則是一個直屬於總統、並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組織。它甚至能監視包括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在內美國其他情報或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該局諜報活動每小時至少耗資100萬美元,每年耗資150億美元。該局總部和駐外站共有軍事和文職雇員約16萬人,比美國其他情報部門雇員總和還多。在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該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報機構之稱。
3、美國聯邦調查局
美國聯邦調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隸屬於美國司法部,英文縮寫FBI。「FBI」也不僅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還代表著該局堅持貫徹的信條——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聯邦警察。美國聯邦調查局根據職能和授權,廣泛參與國內外重大特工調查案件,現有的調查司法權已經超過200種聯邦罪行。FBI在北京(美駐華大使館)等世界各地設有辦事處。
4、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克格勃)
克格勃簡稱KGB,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克格勃是蘇聯的反間諜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正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員。
5、以色列摩薩德
摩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內務委員會(克格勃)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情報組織」。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
6、英國的軍情六處
軍情六局全稱英國陸軍情報六局,又稱秘密情報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軍情六處(英國負責海外諜報工作的部門),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
7、中國國家安全部
8、德國聯邦諜報局
德國的對外諜報機構是聯邦諜報局(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
9、法國:對外安全總局
法國對外安全總局又稱第七局、法國國外安全總局、法國國外情報局。縮寫為DGSE。
在巴黎市東部,有一座高牆環繞的大院。這座大院並不突出,如果你忽略掉那插滿尖刺的高牆和一座監視塔,這就是一片普通的建築群,但這就是法國對外安全局(DGSE)的總部。
10、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簡ISI)它的主要職能類似美國的CIA,英國的秘密情報局(MI6)。
2. 抗戰時期,國、共、日的各自的間諜組織是什麼
國民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
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中央 「特科」 、各中央局的 社會部 。
日 本 :各地各級的憲兵隊 ,特高課 。
1、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BIS),中華民國情報機關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華民國情報機關之一。早期的領導人為戴笠,戴笠死後,1946年,由毛人鳳繼任。軍統局的組織形式是局-區-站-組-隊,有的地方設有相當區、站的辦事處。
2、地下黨
地下黨(間諜),是指從事秘密偵探工作的人,古代亦稱作細作,深入敵方內部的稱為卧底。從敵對方或競爭對手那裡刺探機密情報或是進行破壞活動,以此來使其所效力的一方有利。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的地區和日本侵略軍侵佔的地區,秘密進行革命活動的黨組織,通常稱為地下黨。
3、特高科
日本的特務機構。特高科建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隸屬於日本內務省。最初,特高課是一個應付國內事變的機構,但隨著日本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需要,日本政府開始逐漸轉變特高課的職能。
4、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局)」)
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中統」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制的特務機構,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
「中統」的作戰對象除了中共,還包括汪偽等蔣介石的敵對政治力量。1947年4月,中統改為「黨員通訊社」1949年3月,又改為「內政部調查局」,隸屬於行政院內政部。
5、憲兵隊
日本陸軍憲兵(日語:憲兵隊)是隸屬於日本陸軍的憲兵。存在於1881年至1945年. 其職能仿效於法國憲兵,但具有非常大的蓋世太保性質。
3. 抗日期間日在華的四大特務機關是哪些
抗日期間日在華的四大特務機關是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岩井公館。
1.特高科。
特高課是日本間諜組織,建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隸屬於日本內務省。最初,特高課是一個特高課首腦(土肥原賢二)應付國內事變的機構,但隨著日本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需要,日本政府開始逐漸轉變特高課的職能。比較顯著的一個標志是:日本駐外國的使領館官員在搞情報工作的同時也配合其他間諜情報機構進行諜報活動。
2.梅機關。
梅機關是抗戰期間,日本政府和參謀本部於1939年0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個特務機關,主要職責是負責扶植、監視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日本的軍部派出了以影佐禎昭為首的一批軍政人員,以上海東體育路7號為據點,謀劃支特江精衛成立偽政權的各項活動。同年08月22日,正式成立了特務機關,影佐禎昭少將擔任機關長,其他成員包括來自陸軍省、海軍省、外務省、興亞院的代表,並有所謂的民間國會議員、「新聞記者」等30多人,其中幹部階層有犬養健(首相犬養 毅的三子)、清水董三(日本大使館書記官)、須賀彥次郎(華北日本海軍特務部代理部長)、西義 顯(「滿鐵」上海事務所南京支所所長)等人。
3.竹機關。
1938年年中,以陸軍參謀本部的一個課長岩黑秀夫大佐為首的小組終於認識到,如果帝國陸軍要達到它在中國的目的,王克敏和梁鴻志(偽華中維新政府的頭頭)都不足以勝任首腦。尤其是如果打算要把幾個傀儡政權聯合成為某種全國性的政府的話,那就必須有在聲譽和領導才幹方面都更勝一籌的人物。所以,岩黑秀夫和他的小組建議成立一個各軍種混合組成的工作小組,來探索搜羅有名望的政治家和領導人出山的可能性。1938年7月26日,五大臣會議同意了這個建議,並授權這個新的小組,根據五大臣當時正在草擬的政策,『制訂出對華的重要戰略』和『建立一個新的中國中央政府』。這個新的小組由五大臣直接領導並正式命名為『在支特別委員會』。
4.岩井公館。
岩井公館是1938年4月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中國建立了外交口的專門特務情報機構,由駐上海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後升任總領事)岩井英一統領,稱「岩井公館」。「岩井公館」的活動,可概括為四方面:政治、情報、文化、武裝。四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分別在「岩井公館」的四幢樓房內工作,又互相交叉溝通。袁殊對「岩井公館」內外由總負責,翁叢六負責人事和經理部門,惲逸群負責文化、教育事業。
4. 現在日本的情報機構,如美國的FBI
TOKKO(日本特高科,日本情報總部)
裡面有說日本特高科的,就是抗日時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e294801008px3.html
5. 日本的保密機構和信息安全機構有哪些
內閣情報調查室 外務省情報調查廳
6. 二戰時日本的特務機關很多,都有什麼區別
在二戰時期,就中國而言 ,日本就設立了眾多特務機關,其主要目的通過各有側重的,多維立體的通過情報控制中國。
一、特高課,川島芳子
日軍在佔領的中國各地的“日本領事館警察署”內,都設有一個特高課,來負責侵華特務活動和諜報活動。他們側重監視中國人的思想動態,搜集情報,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特工人員。監視偽高官言行、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川島芳子就是它的金字招牌。
四、竹機關、幻夢一場
它是當時日軍為了解決,現有的汪偽等偽政權能量不夠,控制中國的產物。所以它側重尋找汪偽2.0,為日侵事業在中國的將來打算。可是伴隨著日軍在太平洋和東亞,被全面戰略壓制。日本軍國主義的投降,只能讓竹機關的任務,變成一場幻夢,
五、菊機關、策反敵酋
它的任務也側重策反國民黨的“敵酋“,但是這個菊機關的策反,卻更有效的。比如漢奸高官黃大偉,就被其策反帶著所有部眾集體叛逃。所以從情報角度講,它確實有兩把刷子。
7. 復雜、龐大、分支繁多的日本情報系統
日本情報系統是指在日本國內,情報收集工作分散在六七個部門中,其中包括內閣一些省廳、日本內閣府和自衛隊。在所有情報部門中,角色最關鍵的是日本防衛廳情報本部、直接聽命於首相的內閣情報研究辦公室和主要負責防止國內顛覆行為的公共安全調查機構。
由於機構設置多,各部門力量不足且互不往來,造成日本的情報系統十分分散。
8. 二戰時期日本的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等,有什麼區別
1、級別不同
特高課是這些間諜特務機關裡面成立最早、級別最高的,梅、竹、菊機關則主要是為了輔助其實現抗日野心,在中國不同的區域實施策反、諜報、抓捕等活動,特高課在日本戰敗後由於其犯下的累累罪行而被解散,至於其他衍生諜報機構也隨著日本的戰敗消亡了。
2、活動區域和任務不同
侵華戰爭開始後,特高課便成為了監視中國人思想動態,取締反日言行;搜集情報;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特工人員;監視偽高官言行;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的機器。
特高課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梅機關因選址在上海虹口日本僑民聚集區一座被稱為「梅花堂」的小樓里而得名,主要在上海活動。梅機關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扶植、監視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
後來又更名為「最高軍事顧問團」,實為操縱汪偽政府的頂頭上司。曾代表日本政府與汪精衛秘密簽訂了《日支新關系調整要綱》。
竹機關主要在我國華北地區活動。
菊機關主要在福建地區活動,主要從事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曾任軍長兼閩粵邊防軍總指揮的黃大偉,最終黃大偉叛變投敵,成為了日本走狗。
3、隸屬不同
特高課全名特別高等警察課,隸屬日本內務省 ,建立於19世紀20年代末,是日本的間諜組織。
梅機關由日本政府和參謀本部於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個特務機關,由日本陸軍中將、日本駐汪偽政府最高代表影佐禎昭擔任機關長。
竹機關是土肥原賢二主持的「對華特別委員會」。
(8)日本對內情報機構包括哪些機構擴展閱讀:
知道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的人很多,很眼熟。沒錯,梅、竹、菊三缺一——「蘭」。日本確實設有「蘭機關」,是華南日本特務的最高機構代號。主要負責搜集兩廣地區的情報,並策反兩廣地區的高級將領叛變蔣介石政府。
竹機關主要是為了實施以下陰謀:
1、鳥工作。起用唐紹儀及吳佩孚等一流人物,釀成強有力的政權趨勢,在政治上削弱抗戰陣營,在中國建立有影響力的偽政權;
2、獸工作。拉攏宋哲元、韓復榘舊部、東北軍舊部、閻錫山軍、石友三軍、劉建緒軍、徐源泉軍及其他的武裝團體,使蔣政權統治下的軍隊(軍閥)瓦解歸順,在軍事上分化抗日力量。
3、山工作。主要是對李宗仁、白崇禧的廣西軍隊進行拉攏;
4、擾亂中國經濟。
9. 二戰時期日本的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等,有什麼區別
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就十分擅長使用間諜和特工。在甲午中日戰爭開戰前,一些日本人潛入清朝搜集軍事情報,據說日本軍隊使用的遼東地區地圖,比清朝軍隊使用的地圖還要精確。到了二戰時期,日本更是成立了專門的特工組織,特高課,梅機關,蘭機關、竹機關,菊機關等都是日本特工組織的稱號。竹機關是土肥原賢二領導的另一個特務機構,他們主要負責拉攏軍閥混戰時期下台的政治要員,誘騙他們組成一個新的政府。像段汝耕和齊燮元等失意軍閥就沒有經受住日本人的威逼利誘,做了日本人的走狗。不過竹機關建立新的北方政府的目的並沒有達到,直系軍閥領袖吳佩孚堅持民族氣節,後來被日本牙醫特務殺害,在北方建立偽政權的事情最終沒能成功。菊機關是日本在福建設立的特務機關,主要負責華南地區的特務事宜,二戰期間誘降了黃大偉等多名地方實權派軍人。
10. 日本的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它們有什麼不同
1、成立時間不同:
特高課建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一個特高課首腦——土肥原賢二——最初是為了應付國內事變的機構;梅機關是抗戰期間,日本政府和參謀本部於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個特務機關。竹機關是土肥原賢二主持的 「對華特別委員會」,在我國華北地區活動。
2、級別不同:
特高課是這些間諜特務機關裡面級別最高的。梅、竹機關主要是為了輔助其實現抗日野心,在中國不同的區域實施策反、諜報、抓捕等活動。
3、職責不同:
特高課隸屬於日本內務省。隨著日本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需要,日本政府開始逐漸轉變特高課的職能。比較顯著的一個標志是:日本駐外國的使領館官員在搞情報工作的同時也配合其他間諜情報機構進行諜報活動。
梅機關主要職責是負責扶植、監視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
竹機關主要是為了實施以下陰謀:
1)、鳥工作。起用唐紹儀及吳佩孚等一流人物,釀成強有力的政權趨勢,在政治上削弱抗戰陣營,在中國建立有影響力的偽政權;
2)、獸工作。拉攏宋哲元、韓復榘舊部、東北軍舊部、閻錫山軍、石友三軍、劉建緒軍、徐源泉軍及其他的武裝團體,使蔣政權統治下的軍隊(軍閥)瓦解歸順,在軍事上分化抗日力量。
3)、山工作。主要是對李宗仁、白崇禧的廣西軍隊進行拉攏;
4)、擾亂中國經濟。
(10)日本對內情報機構包括哪些機構擴展閱讀:
特高課的任務有5項:
第1項是監視中國人的思想動態,取締反日言行。
第2項是搜集情報,匯編情報資料。
第3項是破壞抗日地下組織,偵捕審訊處理特工人員。
第4項是監視偽高官言行。
第5項是進行策反誘降等活動。
除此之外,日本憲兵隊也與之配合增設了特高課兼管反間諜業務。如著名的佐爾格蘇聯間諜案就是由日本憲兵隊聯合特高課偵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