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二戰日本石油來自哪裡

二戰日本石油來自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1-17 13:32:56

Ⅰ 二戰期間日本的資源都是從那裡來

在各大國中,日本的鋼鐵和彈葯是最少的,比如鋼產量是200萬噸,連德國的1/10都不到。當時日本的鋼鐵來源主要是從美國進口鋼鐵和廢鐵。從中國的掠奪是次要的。當時日本並沒有得罪美國,所以美國願意出口。 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斷絕一切對日貿易。 日本的鋼產量急劇下降.日本發動二戰是長期准備的,通過在外國特別是中國的掠奪,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戰爭期間又以戰養戰的政策,使日本的資源不會耗盡! 東北有戰爭所需的幾乎所有煤鐵糧食資源!石油有東南亞的,沒和歐美開戰前從他們那進口,開戰後東南亞的油田就是日本的了,當時美英在東南亞還儲存的大量的石油,加上日本本身就是危機意識很強的國家,平時就儲存的大量石油!第三個原因是日本的機械化水平比較低的,看以前的是史料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日軍基本都是徒步機動,戰斗也大多是和對方的徒步步兵作戰,陸軍對石油的依賴和使用量和蘇美德的軍隊比少的多的多。大部分石油是海空軍用了,可到戰爭結束海空軍的飛機數量也沒美國多,這實際就是國家戰爭能力的極限了。說到這就明白為什麼蘇軍攻佔東北被日本認為是最致命的,東北被佔領戰爭最基本的資源就沒了!日本當時已經有在本土失守的情況下舉國遷移東北,加上關外的100多萬軍隊也許還能頂一兩年的打算。

Ⅱ 日本本土幾乎不產石油,二戰時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不生產石油,也可以從其他地方運輸過來啊。

現在的日本,也沒有生產什麼石油,不一樣活的好好的。

其實,二戰的時候,各個地方發現的油田,其實都不多。我們中國的大慶油田,還是在解放後發現的。如果那個時候,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的話,說不定就不會對美國宣戰了。

而在二戰那會,其實東南亞地方,礦產資源都比較豐盛。例如鐵礦還有石油這些,還有橡膠,都可以在東南亞地區找到。整個東南亞,就相當於一個寶庫。所以,日本也是可以從這些地方掠奪資源的。

只是,日本要對東南亞動手的話,勢必會觸及到美國的利益。所以日本孤注一擲,想要在珍珠港那裡,把美軍的主力給消滅了。結果,沒有傷到美軍的航母,後面美軍才能反敗為勝。

不過,在戰爭前期,日本的確從東南亞那邊,搶了很多東西,用來發展國內的工業。只是,搶奪來的東西,遲早是會被搶回去的。日本在東南亞那邊的島嶼,最後都被盟軍攻佔後,慢慢的,日本國內的石油也就開始緊缺了。

最後日本還想死守本土,想要和盟軍決一死戰,只可惜,美國沒有登島,而是送日本兩顆原子彈吃,才能逼迫日本投降的。

Ⅲ 日本進口的石油主要來自哪裡

日本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前兩個是美國和中國),但自己幾乎不生產石油,也沒有石油的資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進口。日本石油進口的地區來源分布,從中可以看出,日本的石油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阿聯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達分列前五位,佔到了日本進口石油的70%以上,在分布是非常不合理的,太依賴中東了,這次中東局勢運盪,日本受到了很大沖擊。但近來,俄羅斯向日本輸出石油的比例在上升,泰納線(從泰舍特到納霍得卡)的石油管線建成後,日本每年從俄羅斯獲得700萬噸石油。順便說一下,中國也是日本石油的來源之一,過去中國是為了換匯,現在主要是為了平衡雙方的貿易。

Ⅳ 二戰主要參戰國的石油來源

蘇聯的石油來自高加索地區美國的石油來自本土,如賓夕法尼亞 還有一部分來時東南亞日本的石油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等地英國的來自其殖民地 有中亞和北非的德國的石油來自羅馬尼亞

Ⅳ 日本有石油嗎日本的石油主要來源

1、日本地瘠民貧,資源匱乏,尤其是石油資源,本土幾乎一滴不產。
2、日本絕大多數石油都來自於西亞地區。
3、中東就是西亞。日本絕大多數石油都來自於西亞地區的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國,而這些地區作為世界熱點地區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中東地區。
4、日本是當前世界上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前兩個是中國和美國),但自己幾乎不生產石油,也沒有石油資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進口。
5、日本的石油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阿聯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達分列前五位,佔到了日本進口石油的70%(到2015年)以上,分布是非常不合理。

Ⅵ 什麼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石油是從那裡來的

在珍珠港事變以前,日本的石油有三個來源:
從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進口,從美國、墨西哥進口,在中國東北的撫順利用油頁岩礦提煉人造石油(產量不多)。

當年正是因為美國、英、荷聯合對日本石油禁運,迫使日本孤注一擲,發動太平洋戰爭。所以有人說,如果當年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就不會有珍珠港事變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從美國、墨西哥的石油來源斷絕,但日本控制了印尼蘇門答臘的油田。

Ⅶ 日本的石油主要來源於哪些地區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使得1973年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GDP增長率同比下降了10%。日本一旦沒有了石油進口,其國內經濟就很快崩潰了,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1973年和1979年)之後,日本做出了努力,使能源資源多樣化,以提高安全性。日本的國內石油消費量略有下降,從1980年代後期的每日約510萬桶降至1990年的每天490萬桶。盡管該國的石油使用量有所下降,但天然氣使用卻大幅上升。日本的一些行業,例如電力公司和鋼鐵製造商,日本從石油到煤炭和天燃氣其中大部分是進口的。

Ⅷ 二戰時期,日本發動戰爭的資源都是哪來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島國,主要的戰爭資源石油、鋼鐵、橡膠、煤炭、稀土、銅礦、黃金乃至於民生息息相關的糧食日本都比較稀缺,那麼日本是如何獲得龐大的戰爭資源使他的戰爭車輪保持轉動的呢?

石油資源

先說石油,石油是戰爭中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航行的全都趴窩。甚至可以說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就是源於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

而日本是著名的貧油國家,日本國內石油生產只佔石油消耗的7%,那日本二戰中的石油是那來的呢?

先看一組數據:

1940年日本進口:石油2205萬桶,成品油1511萬桶
1940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2086萬桶,成品油2804萬桶
1941年日本進口:石油313萬桶,成品油524.2萬桶
1941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1235萬桶,成品油2588萬桶
1942年日本進口:石油814.6萬桶,成品油237.8萬桶
1942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684萬桶,成品油1849萬桶
1943年日本進口:石油984.8萬桶,成品油465.2萬桶
1943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35萬桶,成品油1146萬桶
1944年日本進口:石油164.1萬桶,成品油333.4萬桶
1944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0萬桶,成品油475萬桶

(1)1941年美國禁運前的石油來源

從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940年的石油進口和石油儲備是日本的巔峰,而這些石油進口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提供了80%),另外一部分來源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所以在美國禁運日本前,日本的石油是主要來自於進口和日本之前的石油儲備。

(2)1941年美國禁運後日本進口斷崖式下跌

1941年6月日本佔領越南後,美國宣布對日本禁運,英國和荷蘭效仿,切斷了對日石油供應,因此日本在1941年石油進口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只有313萬桶,只佔1940年14.2%。

所以禁運後的日本石油儲備急劇減少,不得不做出了偷襲珍珠港冒險的抉擇。

日本還大肆掠奪東南亞的特產橡膠和錫錠

Ⅸ 二戰時,日軍的石油從哪裡來的

日本人的石油是從美國購買的
但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停止了向日本出口石油
被切斷了咽喉的日本才冒險發動了偷襲珍珠港
試圖在短期內擊敗美國~~~重新獲得石油供給
在開戰後~~~失去從美國得到石油供給的日本在東南亞還有數個油田
因為日本軍隊比較落後~~~吃油的武器裝備並不多
所以日本在燃料供給方面一直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不像德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