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本人學校裡面是怎麼樣的
① 國內的日本人學校到底什麼情況
日本人學校只要是通過我國正常審批程序建立的就是合法的。其次,不僅日本人可以在我國合法建立日本人學校,其他國家也可以合法建立本國人學校。同樣的道理,我國也可以在日本或者世界上任何國家建立中國人學校。
在我國投資多、來華工作人員多、隨從子女數量多,就有必要建立一所專門學校。反之,只有幾名或十幾名子女在華就沒必要了。
攝像頭現在已經普及了,我們自己的學校也安裝了很多呀,我們很多普通家庭也都安裝了。有安全問題時攝像頭也是證據之一,有時候沒有攝像頭留存證據,你報警都不一定會有結果。
牆頭加高也是安全考慮之一吧。
② 深圳市有哪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國際學校
深圳深美國際學校、 學校名稱:深圳蛇口國際學校(簡稱SIS) 學校網址 http://www.szxuexiao.com/s/SZNanShangShekouGuoJiSchool.html 學校名稱:深圳蛇口科愛賽國際學校(簡稱QSI) 學校網址:http://www.szxuexiao.com/s/SZNanShangSheKouKeAiSaiSchool.html 學校名稱:深圳韓國人學校(簡稱KIS) 學校網址:http://www.szxuexiao.com/s/SZNanShangHangGuoGJSchool.html 學校名稱:深圳深美國際學校 學校網址: http://www.szxuexiao.com/s/SZMeiGuoJiSchool.html 學校名稱:深圳日本人國際學校 學校網址:http://www.szxuexiao.com/s/.html 學校名稱:深圳南山國際學校 學校網址: http://www.szxuexiao.com/s/SZNanShangGuoJiSchool.html SIS蛇口國際學校:位於鯨山別墅區內,成立於1998年,學生分別來自美國、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34個國家和地區。學校全部採用美式教學,學制從幼兒園到高中四年級一條龍管理。 QSI蛇口國際學校:位於蛇口碧濤中心的QSI蛇口國際學校於2001年8月30日成立,是一所擁有34年教育歷史的國際知名非盈利教育連鎖機構,目前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共建立了30多所學校。學校採用美國教材和教學大綱,面向社會招生,目前在校生多是在珠三角地區工作的外籍人員子女,來自數十個國家。 深圳日本人學校:2007年9月6日,日本商工會與海濤酒店就「深圳日本人學校」校舍租賃簽約,該校專門為在深圳工作的日本人子女提供國際化教育,計劃在明年春季開學。 2008年再添英國學校。 幼兒園的學費沒有太大差別,每個月的基本費用都是3000左右。持美國護照,如果上國內的公立幼兒園,因為涉及「佔用教育資源」,手續非常繁瑣,同時還要交納昂貴的額外學費。這樣比較,國際幼兒園自然有很大優勢。 華南地區首家針對中國籍學生的國際教育學校將落戶廣州,預計明年招生。該校將在兼顧東方教育優點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英美國家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高中畢業生投考的目標為世界各地一流大學。 名為「廣州耀華國際教育園」的這家學校則可同時招收中國籍和外國籍學生,並提供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預科的系列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為華南地區所僅見。 按照中國相關規定,該校需配合國家教育政策來管理學校。但主辦方認為這並不妨礙其按照國際學校的思路開展教學。 耀華國際教育園選址在廣州大型豪宅區玖瓏湖小區內,首期工程佔地150畝,首批招生600人左右,未來預計招收學生的總數為3200名左右,申請入學者不受地域限制,但需通過該校英語及數學考試。 該校採取中英文雙語教學,主要為那些反對填鴨式教育且經濟條件充裕者的子女提供精英式教育,收費昂貴,幼兒園的學費每年約5萬元-6萬元,小學每年5萬元-8萬元,中學每年8萬元-10萬元,進修學院每年10萬元-13萬元。不過這個收費表還有待政府核批。 該校的高中階段將設置大學預科文憑課程(IB課程)幫助畢業生投考世界各地大學學府。
③ 介紹日本人的校園生活
1 初中學生活學校每學年從4月份開學,來年3月份結束。大部分學校一學年分為3個學期。但也有的學校是一學年分為兩個學期。學校會舉行各種活動。其中有些請家長來學校的、也有需要交錢的。具體情況學校會來通知。學校活動的名稱、內容、時期等依地區和學校及學年而不同,在這里,介紹一下比較普遍的活動項目。
1學期
開學典禮
每學期開始的頭一天舉行的儀式。一般來說,全部的年級都要參加。
入學典禮
祝賀1年級新生入學的儀式。家長也要出席。
健康檢查(體檢)
由醫生檢查身體是否健康。
身體測量
測量身高體重等
校外學習(遠足)
走出校門學習在教室里學不到的東西。接觸並學習自然、歷史和文化。
公開課
家長走進教室旁聽課程,了解學生每天是怎樣在學校生活的。
家長會
班主任和家長每學期就學生的學習狀況、就學校和家庭的生活狀況交換信息。
班級家長會
班主任和家長以班為單位就學生的狀況交換信息和意見。
三者面談
班主任和家長及學生3人(4人)就學校、家庭生活分別交換意見。一般在各學期結束時進行。
家訪
班主任訪問學生的家庭,就學生的家庭生活狀況與家長交換信息。
結業典禮
學期結束當天舉行的儀式,一般來說,全部的年級都要參加。
暑假(7月底~8月底)
約30日~40日的長假。假期中有可能會因為參加游泳、特別學習班和俱樂部活動而要求學生來校。
2學期
運動會·體育大會
通過賽跑、接力、團體賽等以及通過聲援班級的朋友,參加體育活動。有的學校還安排有家長和親屬均能參加的比賽。小學一般稱「運動會」,初中一般稱「體育大會」。
修學旅行
6年級時全年級的學生參加在外住宿的短期團體旅遊。 一般在小學的第2學期進行。
校園節、成果匯報會、文娛演出
展覽圖畫手工和技術家庭課中製作的作品、社會課和理科等的學習報告,演奏樂器,表演合唱和節目等。一般家長也能參加。
3學期
寒假(12月底~1月初)
約2周的假期。
畢業典禮
給通過畢業審查者發畢業證書並祝賀畢業生的儀式。
春假(3月底~4月初)
假期約為2星期。
2 初中的學校生活
大阪的公立初中有如下規定。由於各學校在規定上有所不同,請向就學的學校老師直接確認。
上學
ⅰ 通學路
為了保證上學和放學的安全,上學和放學的路徑是預先選好的,稱為「通學路」。學校盡量選擇危險較少、上學管理較容易的道路作為「通學路」。請利用「通學路」。
ⅱ 上學的方法
結隊上學
結隊上學是周圍的孩子們結成1個小組,在指定的地點集合後一起上學的方式。
單獨上學
單獨上學是一個人或邀上附近的小朋友一起上學的方式。初中大多採用單獨上學的方式。
上課時間(上課開始的時間)
學校在8點25分至30分之間開始上課。請在上課前10分鍾左右進入教室。上課時還沒有到校的算「遲到」。如果小孩會遲到或因病不能上學,必須和學校聯系。
在校時間
上課節數和放學時間從初一到初三基本相同。上午8點30分左右開始上課,上午有4節課(1節課一般為50分鍾),午餐(學校給食或是自帶的盒飯)後下午再上約2節課,一天約有5~6節課。各課程由不同的老師擔任。
校餐(學校準備的午餐) 盒飯(自己帶的午餐)
校餐(學校準備的午餐)由學生自己配餐、收拾,實行輪流制。輪到校餐值日的同學叫「給食當番」或是「給食系」。
不過,學期的開始和有特別活動時,可能會沒有校餐。此外,也有要求學生自己帶盒飯(自帶的盒飯)的時候。屆時學校會事先通知。
由於宗教或健康上的原因不能吃校餐時,請和班主任老師商量。
校餐費用中的成本費由家長負擔。1個月大約為3,500日圓至4,500日圓。
大阪府內大部分的初中學校沒有校餐。請自帶盒飯。
掃除時間
初中學校的放學前為掃除時間。學生和老師一起打掃學校的教室、樓梯、走廊、廁所等。這項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己的學習環境由自己來維護」的習慣。
課外活動(俱樂部活動)
放學後可以留校進行自己喜歡的文化體育活動。為自由參加的活動。
放學
和上學時一樣,從「通學路」回家。放學時間依學年和日期有所不同。課程表上有記載。但學校有活動時,時間會有變動。學校會就此事先進行通知。
服裝
初中基本上都要求學生穿制服。必須穿各個學校各自規定的服裝(有夏裝和冬裝等)。
「體育」課要換上便於運動的體操服。有的學校要求在體育館里換上體育館專用鞋。
夏天的「游泳」課要自帶游泳服和游泳帽,並在自己的游泳服和帽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以上各項請向自己就讀的學校確認。
班級
一個班由40人以內的學生組成。除班主任老師之外,也可能設有副班主任老師。各課程由不同的老師擔任。
*各課程的教學、開課、結束等班級活動及各種學校的活動多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如有不知道或為難的地方,請馬上與班主任老師商量。
學習內容
初中課程∶
初中在小學的基礎上學習
科目有∶語文 數學 社會 理科 音樂 美術 體育 技術 家庭 外語(英語)
*除上述課程外,還有道德課和特殊活動(班級活動、學生會活動、俱樂部活動及學校活動)和綜合學習課和選修課。
特殊活動
學生會活動∶為使學校生活更愉快,有學生自發舉辦的活動。
學習工具
教科書是免費的。教科書以外的必需品原則上由各家庭負責准備。伴有實際技能的課程中有的需各自准備自己專用的工具。
語文:毛筆,墨汁等
家庭:裁縫用具等
關於派遣翻譯
為使日語程度不高的家長和學生,能和學校方面及班主任進行順利溝通,備有翻譯派遣制度。詳情請想學校老師詢問。
健康檢查
在日本的學校,學校定期或按需要進行健康檢查(體檢)。健康檢查主要有以下幾種∶
* 保健檢查(調查過去患過的疾病,現在的健康狀況)
* 測量身高、體重、坐高,內科檢查、眼科檢查、耳鼻科檢查、牙科檢查、視力檢查、色覺檢查(只限於小學4年級)、聽力檢查。
* 結核檢查(結核菌素反應)
主要以小學1年級和初中1年級的全體學生為對象。
* 心臟檢查(心電圖檢查)
主要以初中1年級的全體學生為對象
* 尿檢查
* 寄生蟲檢查
*此外,游泳課前,馬拉松和登山前,修學旅行出發前等也會按需要前進行健康檢查。
定期考試
初中每年有5~6次定期考試(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有的課程1學期考1次、2次、或不考而根據平時上課態度來打分。定期考試的期間為2~3天。有的學校除定期考以外也進行家庭作業測驗或能力測驗。詳情請向學校的老師確認。
通知書
通知書里記錄著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及參加學校各種活動的情況。休業式上發,家長看過以後,下學期開始(一般是開學典禮那天)再交還給班主任。
④ 對日本了解的告訴我一下,日本學校真的是這樣的么
1、他們的學生真的那麼自律性強么?而且願意為了夢想去舍棄很多東西,真的那麼遵守規定么?
2、他們學生是不是的確很樸素呢?書包什麼啊、鞋子阿,不像我們那麼花哨
3、日本學校條件是什麼樣的?真的有很大的網球場,室內體育館之類的么?就像上海中學一樣?(初中)國立的是什麼樣,像冰帝那種又是屬於什麼性質,設施如何?
4、日本是不是真的有那種財團(財閥),很有錢很有錢,跡部家一樣?
5、日本的那種貴族學校是不是和中國的那種不一樣呢?
中國的完全就是有錢就能進,裡面都是不學無術、沒用的人。而日本的是不是不僅要有錢,還要有能力呢?
6、日本學校課後作業多不多?能花那麼多時間在社團活動上么?
7、是不是真的有網球全國大賽阿?
8、日本學生校服是藏青的外套加襯衫,還是別的什麼?有的學校好像是襯衫加領帶,運動服和校服分開的對巴?
1,日本青年(14-17歲)和中國青年一樣叛逆....
2,在一個流行王國里,除了校服樸素一點。其他的都很花哨
3,連上海都是那樣,更不要說日本了。日本的校園很大,而且設備齊全,很新
國立學校大部分比私立要好
4,是的
5,日本貴族學校很貴,一般都是國際高中...招收的一般是外國闊少,本國學生很少去那裡
6,作業很少,所以都有很大的興趣。發揮課外的特長。
7,是的。
8,男生一般是藏藍或深灰(發黑)的那種類似中山裝的衣服(胸上好像沒有兜兜,立領)。女孩一般是裙裝(裙子和外套,有些校服還有裡面的線衣..)。
還有運動服,禮服(一般是和式服裝)等
⑤ 北京日本人學校是什麼樣的學校 學校全是日本人嗎
就是日本人上課,然後都是日本人啊。
學習日語的方法:
1、外來詞:外來語的讀音多是根據英文的讀音用日語標注的,因此知道了單詞的含義,用日語讀英語外來詞彙部分就能解決了。
2、訓讀動詞和名詞:這是日語單詞記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花工夫的一環,訓讀基本上沒什麼竅門,就是去硬背。這樣的單詞在日語單詞中的總數量是有限的,並不算特別多。把常用的記住即可夠用了。
3、音讀動詞和名詞:日語中的漢字數量有限,它們相互交錯,組成不同的單詞。當學習積累到一定程度,詞彙量到達一定數量之後看見漢字很自然就能猜到大概的讀音了。
4、漫畫學習法,一般人都知道日本的漫畫很好,國內也有大量的漢譯本。如果能找到日文版漫畫,對於日語學習,將是極有裨益的。日本的漫畫用的是日本正在使用的日語,是真正 的日語,是活的日語。
搞好學習的方法:
1、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
⑥ 深圳日本人學校中日雙重國籍的學生可以去嗎
深圳市日本人學校中日書蟲國際的學生可以嗎?我感覺不行啊,深圳就是深圳,日本人就日本人的學習,學校就是在中國成不了雙重學籍
⑦ 日本在中國35所學校名單
北京日本人學校、廣州日本人學校、深圳日本人學校、蘇州日本人學校、上海日本人學校、大連日本人學校、青島日本人學校、天津日本人學校杭州日本人學校等。
有的城市不止一所。日本人學校,是日本獨資全日制學校,學校採用日本的教育體系,學員主要是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的子女。
日本語學校是日本為了教育外國籍學生日語而設置的各種語言學校之合稱。
不同於一般正規教育系統的學校,日本語學校通常不會授予文憑,因此學生就讀這些學校,主要的目的都是作為進入日本專門學校、大學或大學院(研究所)的先修教育課程,或其他如求職等用途。在各種統籌管理日本語學校的單位中,日本語教育振興協會是最重要的一個。
⑧ 我想麻煩問一下大家日本人學校是做什麼的
在國內某些城市的日本人學校,以及在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日本人學校,是為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工作的日本人的子女開辦的學校,根據情況不同,規模與年紀也不同。也就是說,它只是為日本人服務的,而不是為非日本人學日語的學校。
⑨ 日本人學校在中國是什麼樣的存在
普通的外籍子弟學校,沒什麼特別的。
日本的義務教育和我國相同,小學6年和初中3年,共9年。日本的學校,一個學年分為三個學期,每年4月是日本的開學季。
學生的主業自然是學習。我們自己也曾經歷過求學階段,繁重的功課,寫不完的作業,可能是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去體驗的經歷。即便是校園文化相對自由、業余時間活動豐富的日本學生,學業對他們而言其實也並不輕松。
想考取好的學校,想擁有更好的未來,需要付出太多的汗水。
眾所周知,日本社會壓力大、競爭激烈,孩子們從學生時期就已經有所體會。階級社會的形成,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突破自身局限也變得更加困難。
日本的學校不設補習,所以在「硬需」下衍生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塾(じゅく)」,也就是課外的補習班。大部分的「塾」都是全國性運營,在各地都有分部。這些補習班對於學生的課業確實能起到相當大的輔助作用,當然,價格也是極其高昂的。
學生們在學校的課業之餘還需佔用大量的私人時間去進行「強化訓練」,也需要十分強大的動力和毅力做支撐。
學習,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何時,永遠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