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現代中文是怎麼來自日本的

現代中文是怎麼來自日本的

發布時間: 2022-11-17 23:47:40

『壹』 我們所說的現代漢語竟然是日本人創造的嗎

高曉松曾在一次采訪中說,現代漢語有超過一半的雙音節詞,都是從日本引進的。這句話引起了許多爭議,專攻中日語言交流史的陳力衛教授批評其“信口開河”。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句話,若我們不講“日本漢語”,我們幾乎都不會說話了。因為像“物理”、“化學”、“哲學”、“共和”、“文化”和“主義”等常用的雙音節詞都是近代從日本引進過來的。但問題在於,這些詞語真的都是從日本語境中變化產生的,還是中文本身就固有的?有多少詞彙是日本獨自發明創造的,哪些詞彙是中國先翻譯的,再傳去日本的?重新理解這些學科知識的漢語概念在近代“援西入中”的過程,對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8月18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東方歷史評論和大隱精舍主辦的“重審中國的‘近代’”的沙龍中,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章清、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暨歷史學院教授孫江、日本關西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沈國威、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文化與語言系漢學教授阿梅龍、日本成城大學經濟學部教授陳力衛、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潘光哲和資深媒體人張彥武,在“學科、知識與近代中國研究書系”的發布會上,與大家探討了這些問題。

陳力衛

在《東往東來》的第二部分,陳力衛則研究了來自中國的留日學生是如何將日本翻譯的新詞帶入中國的。中國的許多學科的基礎框架,就受日本很大的影響。此外,陳力衛還研究兩國翻譯詞彙“交涉”的細節問題。比如,一開始“republic”在日本翻譯成“共和”,在中國翻譯成“民主”。兩國在文化交流時發現,這個概念翻譯的詞不一樣,但兩國都不想放棄掉自己翻譯的詞。最後,“republic”的中文用了“共和”,而民主就用在了身上。

孫江認為,由同一個概念翻譯過來的新詞也許有很多,但它們都會經歷一個標准化的過程,最後沉澱出幾個譯詞或一個譯詞。嚴復當年反對把“religion”翻譯成宗教,他認為應該翻譯成教宗。因為教宗是一教之宗派,宗教即一宗之教,佛教里就有許多宗。但是,嚴復的“教宗”,最後被日本人翻譯的“宗教”所淹沒了。

因為這是一個標准化時代,這些詞彙會通過大眾傳媒傳播開來,並進行標准化、大眾化。只有大家都用某種譯法,那這個詞才會成為強勢的概念。其中,這些詞彙的政治化也很重要。只有在政治化之後,這些詞才能在社會生活中占據一個比較中心的穩定位置。今天大家使用的這些詞彙,大部分都是經過了政治化的過程。但是,中國並不是單純被動地接受這樣的詞語、知識和概念,我們也會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生產,孫江稱之為“衍生化”。

《重審中國的“近代”:在思想與社會之間》,孫江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如果懂日語,會對研究中國近代史起到深化的作用

阿梅龍說,在20世紀初的時候,中國人總是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發明和科學,因為比較重要的發明都是從西方來的。在1926年,美國學者卡特的《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的部分章節被翻譯成中文,“四大發明”這一說法才開始被中國學界了解,慢慢傳開,成為定說。

外國學者會去研究中國的科學傳統,中國人反而對自己的科學傳統並不是那麼關心。阿梅龍認為,中國人的煉丹術其實就很值得研究,中國的化學史學家也必須要研究自己的化學傳統。

孫江認為,如果研究者懂日語的話,這會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深化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孔飛力《叫魂》的想法,就來自於日本中國研究。在《叫魂》日文版的前言,孔飛力非常感激日本中國研究對他的恩惠。這個題目,最早是日本學者先研究起來的。孔飛力看了這些文章,再進歷史檔案館進行研究,慢慢琢磨出他自己的作品。

『貳』 為什麼現代漢語引用了大量的日本漢語

因為進行了漢字簡化啊最早開始大規模簡化漢字並使簡化漢字大規模使用的就是日本所以現代簡化的漢語就使用了日本的簡化漢字

『叄』 漢字是什麼時候傳進日本

漢字於公元3世紀經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

其實早在東漢光武帝時就有漢字流傳入日本,光武帝贈給日本的「委奴國王」金印,"委奴國王"四個就是漢字,這是我目前所知最早的...... 《後漢·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帝賜以印綬。

中國漢代稱日本為「倭」,印文中的「委」字為「倭」字的簡略。據《後漢·東夷傳》記載,倭分百餘國,使譯通於漢者約30國,其中之一為「奴」國。據考證,奴國在今九州北部福岡縣境內。


(3)現代中文是怎麼來自日本的擴展閱讀:

中日漢字跨地域交流:

經中日學者數年的策劃籌備,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日中文化交流協會、黃山美術社等合作,將於2016年10月18日至2017年9月10日在東京和京都等五地進行「唯一的漢字,唯一的美——漢字的歷史與美學」巡展。

本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展示漢字由新石器時期的刻符,到殷墟甲骨-商周金文-秦小篆及隸書-漢隸書的源流;漢晉以來的名家名作、碑帖及漢字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武則天造字等趣聞、漢字對周邊民族和國家文字的影響等。

選自6省市17家文博單位的118件組展品將參展,其中一級文物將近20%。據黃山美術社策展人洞富美男介紹。

為了讓日本民眾更好理解漢字的歷史與美學,此次展覽將不同於以往,規模達一千平方米,會採用正面打燈和放大鏡局部放大等方式,讓日本民眾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內部構造和未形成體系之前的漢字演變歷史;並設置互動角落,讓民眾親身體驗,觸摸仿製的青銅器和竹簡。

『肆』 「現代漢語 80%詞彙來自日語」,的說法是否屬實

不過與其說「現代漢語」中70%是日語外來語,我覺得說「近代漢語」更合適(尤其在今後),日語的詞彙的大量引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是現在至今沿用著而已。現代漢語中的新詞基本都是原創的,一個西文詞彙,台灣香港大陸的翻譯都不同的情況也有。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比率只會比70%低。

而日本呢,近代時的日本書籍還基本上一大片漢字的,現在相反,漢字少了很多不說,大量的西文直接音譯。老一輩的日本人很難聽懂年輕人會所的話。在這個角度。中國在本土化方面做得好太多了。

是有不少,但沒有那麼多,有很大一部分是早期來華傳教士和中國人先翻譯出來的,但是在國內沒有傳播開來(沒人看那些先鋒譯作),後來傳到日本發揚光大,在甲午戰爭後和日本人自創的其他譯詞一道回傳到國內。就是說,一部分確是從日本進口的,但不是原裝進口,而是出口轉內銷;一部分則只是出口了原材料、初級產品(漢字和經典),人家加工成有高附加值的新潮產品後又買回來了。例子從略,請閱讀義大利學者馬西尼的名著《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exicon and its Evolution toward a National Language)。這本書於1993年發表,1997年出版中文譯本,用中國學者之前沒看到的翔實史料顛覆了類似現代漢語80%詞彙來自日語的種種說法。學界研究梗概請參考:徜徉在中日語匯的密林里——沈國威教授訪談。無論怎麼樣,中日文化交流互動十分密切,這是大好事,不要畫地為牢。

『伍』 現代漢語詞語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從日本引進的

日制漢詞占漢語現代詞彙(不包括傳統詞彙)的七成左右,早期現代文學的倡導者基本都是日本留學回來的,對現代詞彙的制定影響很大,比如科學、革命、共和、主義、生物、電話、物理等這類現代才出現的詞彙幾乎都是直接來自日語。那個時候國內自行翻譯的名詞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如果國內以前有類似的事物就在前面加個「洋」字(洋釘,洋灰,洋槍),另一種就是音譯(冰激凌,吉列芬,車厘子,奇異果,榴槤等)。不過現代很多新鮮的網路用語是貨真價實的中國製造,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語言,比如喜大普奔、果取關、土做朋、MDZZ、約炮。

『陸』 現代漢語中真的有近70%詞彙來源於日本嗎

實際的情況是,日語中有大量的漢語借詞,從日本的奈良時代(AD710-784)起,漢語詞就已經大量使用了.目前來看,日語中的漢語借詞占總詞彙的50%左右.類似的情況是朝鮮語,在朝鮮語中的漢語借詞更高達70%.
不過,近代以來,漢語也從日語中吸收了大量詞語,如:科學、化學、經濟、幹部……這是西學東漸的結果之一,但是這樣的詞畢竟還是少數,不可能達到漢語詞彙量的70%.
所以,請放心,漢語還是很強大的.

『柒』 現代漢語中有多少詞彙來源於日本

不完全統計1000多個。

日本是亞洲最早對外開放的國家,明治時期,日本大量的學者留學於歐洲,根據西方的詞彙造出了不少現代漢語。可以說漢字文化是通過日本和西方文明有了很好的融合。比如"民主","自由","科學","進化","哲理","革命","共和",……等等這些詞都是日本人以漢字為基礎,結合西方先進觀念,造出的能被大眾所接受的詞彙。

其實清朝時期,國內的學者也造了一些新詞彙,然而並不成功。因為那是中國的文人都喜歡賣弄文采,造詞造的越深奧越顯得文採好,所以他們並沒有考慮大眾化的問題。那時中國造的詞比如"德律風",一個沒學過英語的人很難想到這是電話,而日本詞彙的"電話"則更加通俗易懂。

漢語有標准語和方言之分

現代標准漢語即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語音採集地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現代標准漢語中,除輕聲外共有四個聲調。

漢語的方言即各個地方的漢語。漢語族一般劃分為13個語種(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639-3國際語種代號為標准),各語種可分成多個語片。漢語族十三個語種分別是:官話、晉語、粵語、湘語、吳語、徽語、贛語、客家語、閩北語、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田話等。

『捌』 有人說中國現代漢語都是由日本人改造過得,像一些詞語,「社會,自然,科學」都是由日本引進的

前半段,確實是有日本的漢語詞源被引進到現代漢語的情況,這個主要是因為日本在發展上那個時期比中國要早,所以接觸到了很多歐美的新事物,也由此產生了新的詞彙,而日本的學者又大多習慣使用漢字表達,因為語言的特徵,漢字根據容易區分語意,所以日語里就有了很多新的漢語詞語,之後中國去日本的留學生又把這些詞彙帶回中國,就變成了問題里的情況。

至於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鴻溝,這個也是不扣否認的,因為有證據顯示漢語在孔子的時代還是嚴格遵守主格和賓格的使用習慣的,同時也有很多類似現代英語的詞彙用法,不過這些都是在兩千多年前的事情了。如果喜歡這方面的知識,語言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推薦書的話,我推薦高本漢的《漢語的本質和歷史》,這是一個瑞典語言學家的研究成果,作為語言學入門最好不過,同時其研究的對象也是問題相關的,人類歷史上發展時間最長,最為復雜的語言系統——漢語。
P.S.這本書裡面最有趣的部分是漢語的發音,這個簡直是刷新了我對漢語的認知。以前只是感覺中國的歷史很悠久,但是加深了對漢語的了解之後,你會發現漢語系統簡直是先進的不行,碾壓現今各種語言系統。

『玖』 現代漢語中有多少詞彙來源於日本

實際的情況是,日語中有大量的漢語借詞,從日本的奈良時代(AD710-784)起,漢語詞就已經大量使用了。目前來看,日語中的漢語借詞占總詞彙的50%左右,類似的情況是朝鮮語,在朝鮮語中的漢語借詞更高達70%。

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匯中,和語佔36.6%、漢語佔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志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7%、漢語佔47.5%、西洋語占近10%的結論。

使用情況

日語的使用范圍包括日本國全境(琉球地區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語,日本不承認琉球語為獨立語言)。

日語在世界范圍使用廣泛,因為日本動漫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雖不是聯合國工作語言,在世界上影響力也很大。特別是對於與ACG相關的物什,日語幾乎是唯一的用語。

日語主要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及歐洲的英國為少數的重要語言。

『拾』 現代中文是否部分來自日文

對。現代漢語中有一些詞彙是從日文引入的,數量還不少,如人民、服務、圖書館、共產主義、哲學等等,以學術名詞居多。這主要是因為自近代以來,西學東漸,日本近代化較中國成功,輸入西學比中國快一步,清末民初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留學日本,便從日本人那裡獲得了轉譯過來的西學新知,包括一系列漢語新詞,並將它們帶回國內。
這些詞大部分是日本人從古漢語中找到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字對應於歐美語言中的單詞創造出來的,有字義新組合,也有古漢語文獻中原本就有隻是將用法固定或賦予專門含義的詞。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二十世紀初大量新詞彙的出現豐富壯大了漢文。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