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為什麼會倒車

日本人為什麼會倒車

發布時間: 2022-11-18 15:51:21

『壹』 關於擱置爭議

        戚副總長的話引發了國內一片批評之聲,不少人認為這是一種軟弱的言論,是一種開倒車的行為。事實果真如此嗎?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次伐兵,最下攻城。」,所以一味喊打喊殺並非就是明智之舉。 中國重申擱置爭議,是一種謀略,比刀兵相見要高明得多。首先,這種擱置爭議有一個前提,即主權在我。也就是說日本想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就必須承認釣魚島的主權是中國的。如果日本人真的這樣做,那不就等於承認自己是盜竊者嗎?一個人已經認可自己是竊賊,他還能與主人談什麼呢?所以,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誘使日本承認中國的主權。然而日本人也精明,拒不認可中國的提議,可是這樣的結果卻使日本更加的被動,而中國卻贏得了大國之風。其次,即或日本承認主權屬於中國,我們不得不同他談判,我們也不會失去什麼。談可以,既然主權都是我的,你能占什麼便宜呢?而且,我們可以慢慢地談,談得越久越好,談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畢竟中國是上升的,而日本在走下坡路,我們要的是時間,贏得時間變得更強大。我們就可以說,主權都是我的,你還有資格和我談啥?還不塊滾蛋,要不老子抽你!呵呵,小日本。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理性的愛國。遇事多想想,以免誤判。一家之言,呵呵!

『貳』 日本人為什麼要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

很多人的家裡牆上會貼著一張世界地圖,閑著沒事就往上面瞧。漸漸的你會發現哦,中國的形狀像一隻大公雞,而日本的國土像一隻襪子。
我想很多人會和我一樣,站在中國地圖或世界地圖前,會把日本看作是中國右手邊的一雙襪子。時間久了,你會犯一個視覺錯誤,會認為這一雙襪子可有可無。或者說,你會覺得這一雙襪子在地理位置上根本就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
但是,如果你一旦把中國的地圖倒過來看,那麼,你的感覺就馬上會變,因為你會發現,日本其實是橫在中國家門前的一串鐵鏈。 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的人,全世界只有一種,那就是日本的防衛省。
在日本防衛省出版的年度報告書《日本的防衛》中,中國地圖就是倒過來放的。
第一次看到這么一張中國地圖,突然發現,你無法輕視日本,因為它是你出門必須跨越的一串鐵鏈。
防衛省為什麼要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顯然不是為了提醒中國:我是你門前的鐵鏈,你不要忘了我。而是想著如何來封鎖中國的「出路」。這就是日本防衛的根本思路。
日本防衛省的年度報告書說,從2008年開始,中國海軍的艦隊多次演練如何突破「日本島鏈」這一課題。但是,最讓日本感到震驚的是,08年4月,中國四艘大型軍艦組成的一支艦隊,居然從日本本島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穿過,實現了「日本島鏈」的中間突破,而且還圍繞日本列島兜了一圈。 但是,中國軍艦走津輕澤海峽畢竟只是一種對於日本防衛的試探,走出去的海道,主要還是在沖繩附近海域,日本稱為「西南諸島」。於是,日本正在制定中的新的防衛綱要里,「如何強化西南諸島防衛」,成了最大的課題。
而對於中國來說,如何有效突破「日本島鏈」的阻攔,也是今後海上防衛的關鍵。
最近,日本媒體一直在強調中國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說。我一直很納悶,這一「島鏈說」到底是誰提出來的。 其實這是冷戰時期美國提出的一個說法,原意是日美封鎖中國的「島鏈」防線。
請中國國防部也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吧!
一一來自搜狐網友台州百事通
希望能幫到你O(∩_∩)O

『叄』 日本人口連續多年出現負增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日本人口已經連續11年出現了負增長,而主要導致人口每年都在減少的原因是由於日本少子化問題。


其次,日本留學生的增加以及技能研究生的增加也是間接導致日本人口減少的一個原因,當然這些人肯定還是算是日本人,但是日本人口在外國學習或者定居的人數卻越來越多了,就在去年日本的外國人口已經增長到了接近20萬,並且日本的人口流入到外國也已經呈現了連續6年的增長,就相當於日本本國留住人才的能力越來越小,這些人都願意跑到外國去發展。

所以我覺得日本一定要警惕這種事情,政府可以大力的支持生子,對於那些願意生孩子的家庭進行一定的補助,比如孕婦在懷孕期間可以不工作,但是仍然能夠拿到工資,同時也會進行一定的補貼,而那些懷孕了的妻子的丈夫也可以請假回家照看妻子,這一系列的措施來鼓勵人們進行生育,然後來讓慢人口慢慢的進行增加。

『肆』 為什麼有些日本人開車前要先敲敲車蓋

相信了解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有不少日本人會在開車前敲一敲引擎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日本人因為自古以來就是十分愛貓。因此家貓或者野貓的數量十分的多。如果車子停在門口,而沒有停在車庫里,那麼就會有許多的貓為了尋求夜晚的庇護,而鑽進車里睡覺。這就十分危險。第二天要是車主人不敲敲引擎,就直接發動汽車,或很容易誤傷到在車里的睡覺的貓,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日本人也就慢慢養成習慣,開車之前要敲一敲車蓋了。



另外渦輪增壓技術出現的比較晚,而日系車本來的發動機技術已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了,使用的是也多是穩定、平順又省油的CVT變速箱,而這種變速箱並不是怎麼適合配合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而且就是現在的日系車發動機技術也很強大,省油耐造又沒有多少故障,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所以在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情況下,還是不用的好。

『伍』 你對日本的印象怎麼樣

日本印象--王克強: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


編者按:2004年9月,應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邀請,中國基層工作者代表團一行60人訪問了日本,60人的大團分成了三個小團,各個小團的側重點不同,參觀訪問了不同的地方。他們走訪了日本中央及地方行政機關、大中型企業、學術機構等多家單位,足跡踏過東京、山梨、福井等地。其間不僅有機會參加座談會,聽取各種講座,同日方青年進行交流,還有機會在民宿期間親身體驗了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20天的行程雖然無法全面了解一個國家,但親眼所見卻是客觀真實的。通過他們的筆觸,也許能幫助我們感受一個豐富的日本。


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

遵紀、守時:在JR東日本鐵道公司聽講座,講到日本的火車和地鐵在停車距離方面,誤差最大不得超過10cm,在到站時間方面,遲到時間不得超過1分鍾,大大低於美英法等國家的相關規定。日本的行人非常注意交通規則,不管有沒有車過來,只要見到紅燈,就停止前進。日本公路上很少見到警察,因為很少有違規超車現象。來往車輛很少鳴笛,如遇行人則停止前進,等行人通過後再繼續開動。東京街面非常狹窄,但車輛行駛都很快,因為大家都遵守規則。守紀製造了團結,團結產生力量,這可能是日本團隊精神的精髓所在。

嚴謹、細致:訪日時,日本提供給我們的日程說明非常細致,精確到每一分鍾(當然,對於我們有些團員因種種原因遲到的情況,日方也較惱火)。每到一地,日方都要重新說明當天的工作安排,一天的行程結束時,日方還要強調第二天的計劃,接待工作做得非常細致。發給我們的費用,每筆錢的用途都寫得清清楚楚,並要求領取人簽字。行政分團總結時,有一個年代說錯(永平寺修建年代),日方當即予以糾正。上衛生間時,噴水馬桶和烘乾裝置,對如廁者進行貼身護理。而且在日本的公共廁所,似乎從來不用擔心沒有手紙。在東京居民區漫步時,發現日本停車技術的高超:只有20厘米左右的倒車空隙,日本人能將車輛停放得非常整齊;公路拐角非常之窄,司機也能將體積龐大的大巴轉好彎。我曾與同伴開玩笑,說日本人為什麼特別善於創新技術,光看他們的停車技術就可見一斑了。在和日本青年合宿時,日本青年告訴我,日本公司為了實現一個小小的技術改進,往往要修改六七百道工序,由此可見日本人的細致。

勤奮、敬業:赴日期間,我們參觀了東京的臨海副都心。這是一個由人工填造的島嶼,其上均為現代化的建築。據介紹,這個人工島從幾百年前的江戶時代就已開始興建,歷經滄桑,才成今日之規模。日本人的勤奮,從此可見。我們也曾在夜間登上東京都廳45層樓高的瞭望台一覽整個城市。東京的夜景美麗壯觀,宛如星河瀉地,銀燦燦一望無際。我疑惑地問翻譯,日本是一個節能的國家,為什麼晚上辦公大樓里都燈火通明?翻譯回答,在日本,一般公司職員都工作到很晚,忙什麼呢,其實也沒干什麼,只是幹活意猶未盡,還想再找點什麼事做做。回TIC(我們在東京的住處)時已是深夜,但車廂里竟擠得滿滿的上班族。這讓我非常震動。

過人的經營頭腦:在日本,我們參觀過科學未來館、大江戶溫泉樂園、江戶東京博物館、迪斯尼樂園等地方,感覺日本人的經營頭腦的確超人一等。總結起來就是:日本人對於其對所經營的事物,不僅有短期的思考,而且有長期的計劃,不僅關注事物本身,而且關注與之相關的事物,特別注意為顧客著想,做到「以人為本」,從而最大可能地開發事物的價值,並為顧客所接受。例如:在日本科學未來館,人們可以參觀、體驗到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設施,可以閱覽相關圖書,設有講解員,有時科學家還在現場答問,從而可以滿足各種層次的需要。在大江戶溫泉樂園,入口處有江戶時代的歌舞表演,進入後有購物中心、小吃街、休憩場所,洗浴處有涼水池、溫泉池、葯池,室外還有露天溫泉,按摩腳底的足浴園,顧客在這里不僅能享受溫泉帶來的舒適、放鬆,還能得到許多意外的收獲,最後心甘情願地掏腰包。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全館用臘人、實物、仿製品再現了江戶時代東京的面貌,並配有六種文字的解說耳機,可滿足不同語言背景的人參觀的需要。在迪斯尼樂園,不僅孩子們能進入神話般的夢想世界,大人們同樣可以體驗到緊張、驚險、刺激。這里,你可以乘坐馬克· 吐溫號豪華船在美國河上航行,可以到湯姆索亞島去探險,可以到激流瀑布中感受刺激;你也能由蒸汽小火車進入原始森林,尋找恐龍足跡,瘋狂淘金;你還能走進童話世界裡,與米老鼠、唐老鴨、獅子王、白雪公主歡歌暢舞。在世界市集,你可以精心挑選迪斯尼的玩具、T恤衫、裝飾品;在飲食小屋,可以細細品味世界風味的快餐飲料,最後留下極其美妙的印象。

居安思危,善於學習的民族:在日本,到處可以見到中式和歐式的建築,而且兩者結合得相當協調,這應當是日本獨有的景觀。日本民族是一個善於向別人學習的民族,學習時,不僅注意學其形,還特別注意學其「神」,並有意識地加以推廣,最後融入本民族文化之中。因此,我在日本家庭進餐,看到他們擺出筷子的同時還很自然地擺出刀子、叉子,看他們在傳統的木質漆盤里盛著烤牛排、醬拌生蔬菜時,一點也不覺得突兀——這就是人家多年學習的成果。張之洞當年在倡導洋務運動時講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們自己似乎並沒有做到,但日本人卻做到了。我考慮,日本人之所以對先進事物接受得非常之快,得益於他們貧乏的資源和狹小的國土。其西,有中國巍然屹立,其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這樣一個國家,非常沒有安全感,因此,一旦國門被打開,看到外面的世界時,日本人可能更自然而然地想著怎樣讓自己更強大,以保護自己的安全。因此,他們始終吸取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來充實自己。從唐代一批批日本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促成了日本的「大化改新」,開始了日本的封建制度,到明治維新,日本全面向西方學習,發展工業和軍事,以及文化、生活習俗的西化,日本無時無刻不注意周圍的動向,無時無刻不注意吸收新鮮的營養來充實自己。正因為有了這種世界眼光和學習態度,日本在近代才能得以較快地發展。方今,以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影響,恐怕沒有哪個國家不承認日本的大國地位。——唯其小,故成其大。

抗災防災意識:日本是一個多災的國家,地震、火山爆發、台風、海嘯、洪水等時時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與災害博斗的歷程中,日本人的抗災防災意識和能力不斷加強。在日本的建築物里,到處可見到「非常口」的標識(相當於中國的安全出口),在樓房的陽台上,都安裝有緊急避難的金屬蓋,當樓道堵塞時,人們可以從陽台上揭開蓋子往下跳。在日本的本所防災館,我們還親身體驗了地震、火災、濃煙的感覺,管理員教我們如何在這些緊急情況中最大限度地躲避危害,保護自我。在防災館,還設有真人模型,可以訓練人工呼吸、緊急狀況下的傷害救護等等。(王克強)

人民網日本版 2005年02月16日

『陸』 揭秘:歷史上為什麼日本人看中國地圖總是倒過來

日本為何要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真相竟如此恐怖
我喜歡買地圖,因為每一個國家發行的地圖不一樣。中國和日本出版的世界地圖是以中國為中心,左邊是亞歐大陸,右邊是美洲大陸。到了美國,跑到書店一看,發現世界地圖變了樣,中間是美洲大陸,中國被挪到了左邊,而歐洲大陸跑到了右邊。這一種習慣了的視覺記憶被改變,你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新鮮感——原來世界可以變成這樣。

日本為何要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真相竟如此恐怖
家裡廁所的牆上就貼著一張世界地圖,閑著沒事就往上面瞧。漸漸發現,中國的形狀像一隻大公雞,而日本的國土像一隻襪子。中國的地形是西高東低,所以河流大多是從西往東流,所謂「水從高處流」。

日本自衛隊
隋煬帝發現南方的糧食因此不能北運,於是修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北京一直修到杭州。日本是一個島國,島是因為山被海淹而形成,所以,日本的地形是中間是高山,河流大多是往山下兩邊流,因此在過去,日本河流的最大功能是漂運木頭,把山裡的木頭順流運到沿海地區。
我想很多的中國網友會和我一樣,站在中國地圖或世界地圖前,會把日本看作是中國右手邊的一雙襪子。時間久了,你會犯一個視覺錯誤,會認為這一雙襪子可有可無。或者說,你會覺得這一雙襪子在地理位置上根本就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但是,如果你一旦把中國的地圖倒過來看,那麼,你的感覺就馬上會變,因為你會發現,日本其實是橫在中國家門前的一串鐵鏈。

日本防衛省
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的人,全世界只有一種,那就是日本的防衛省。
在日本防衛省出版的年度報告書《日本的防衛》中,中國地圖就是倒過來放的。
前天,日本電視台邀請了幾位記者談中國問題,防衛省的這一張中國地圖被放到了電視屏幕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么一張中國地圖,突然發現,你無法輕視日本,因為它是你出門必須跨越的一串鐵鏈。

於是,從中國看中日兩國的關系,不再有「臭襪子想扔就扔」的感覺,而是你必須在乎它。
防衛省為什麼要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顯然不是為了提醒中國:我是你門前的鐵鏈,你不要忘了我。而是想著如何來封鎖中國的「出路」。這就是日本防衛的根本思路。
日本防衛省的年度報告書說,從2008年開始,中國海軍的艦隊多次演練如何突破「日本島鏈」這一課題。但是,最讓日本感到震驚的是,08年4月,中國四艘大型軍艦組成的一支艦隊,居然從日本本島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穿過,實現了「日本島鏈」的中間突破,而且還圍繞日本列島兜了一圈。
但是,中國軍艦走津輕澤海峽畢竟只是一種對於日本防衛的試探,走出去的海道,主要還是在沖繩附近海域,日本稱為「西南諸島」。於是,日本正在制定中的新的防衛綱要里,「如何強化西南諸島防衛」,成了最大的課題。

而對於中國來說,如何有效突破「日本島鏈」的阻攔,也是今後海上防衛的關鍵。
最近,日本媒體一直在強調中國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說。我一直很納悶,這一「島鏈說」到底是誰提出來的。
昨晚和日本華人教授會議的幾位教授一起,與到訪東京的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的張雲方副會長一行共餐,請教了這一問題。張會長說,這是冷戰時期美國提出的一個說法,原意是日美封鎖中國的「島鏈」防線。

日本出雲艦
但是,沒有想到,現在這一「島鏈說」卻成了日本輿論認為是中國自己設定的海上防衛界線。日本輿論說,在這「第一島鏈」內,石油天然氣和魚是「大大地」,所以中國要死守。話說得有道理,也沒有道理。
建議中國國防部也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
中國一幅地圖對日本是可怕魔咒
近代史上,中國人一直被外國人稱作「東亞病夫」和「支那人」。東亞病夫不必解釋,它的含義婦孺皆知。而支那人一詞的含義,大多數中國人未必清楚它的含義。
所謂支那人,是日本認為自己的大和民族是優等民族,而中國人是屬於劣等民族,因此是對中國帶有輕蔑態度和侮辱性質的稱謂。日本人認為,宋朝之前中國人、中華民族是存在的,但是到了宋朝之後,元朝開始蒙古人統一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就滅亡了不存在了,住在這塊地方被他們稱作支那,這里的人就是支那人。

另外,在日本的語境里,「支那人」在氣質上的描述,有「好面子」、打腫臉充胖子的阿Q精神,一盤散沙,軟弱渙散,不堪一擊等貶損的含義。二戰中,中國同美蘇英法結成同盟,中國要求各國停止使用這一對中國人帶有侮辱性質的稱謂。1946年盟國最高司令部的調查認為「支那」稱謂的確含有貶意。此後,盟國停止使用支那人稱呼中國。但是直到今天,日本右翼好戰狂妄的軍國主義分子,還使用這一稱謂代表中國。
我們中國人,總是喜歡用龍的傳人、雄獅和雄雞來代表中國。所謂龍的傳人,故事很多,其中之一是說黃帝統一中原後,就以龍的圖騰為代表。又傳黃帝本身就是龍種,以後中國的皇帝開始世襲制,繼位的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老百姓就都成為龍的傳人。雄獅之說大概起源於拿破崙對中國的論斷,拿破崙認為,中國並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隻睡眠中的獅子。
中國豎版地圖發行 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以今天看來,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拿破崙接著說:「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這句話出自拿破崙之口後,此後西方國家就常用「東方雄獅」來形容中國。
在這些褒揚中國的稱謂中,「雄雞」誕生的最晚,也是專門針對小日本的。來歷不復雜,就是因為中國地圖現狀酷似一隻引吭高歌的雄雞,小日本正好是它喙下的一條小爬蟲。雞是小爬蟲的天地,是專門吃小爬蟲的。這也表現了中國人對小日本的痛恨之情。中國人沒有理由不仇恨小日本,這些道理就不用說了。
不過,二戰之前,中國的版圖並不是一隻「雄雞」,而是一片楓葉。外蒙古獨立之後,中國的版圖才被切割成了雄雞的樣子。這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經歷的事情,所以,它的歷史最短暫。不過我喜歡中國「雄雞」這樣的稱謂,不但形象,還讓我們牢記日本帝國主義殘酷蹂躪中國人民的血淚歷史,同時,也長中國人的志氣,解中國人的氣。也能讓忘恩負義,氣量狹小的小日本看了氣得吐血!
然而,此前的中國地圖(橫版),把南海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用插圖形式表示,主圖呈現的是一隻沒有腿爪的雄雞,這樣的雄雞恐怕只有任人宰割的命運,這讓人心裡很不爽。小日本這條小爬蟲,是一隻五毒俱全的毒蟲,而且是一隻爬行很快的百足之蟲。中國這只沒有腿爪的雄雞,很難捉到日本這條毒蟲,鬧不好毒蟲爬到雄雞利喙啄不到的地方,還能給雄雞致命的撕咬。
現在好了,中國地圖改版了,實行豎版的地圖,把南海領土直接通比例展現出來。據出版發行部門介紹:由過去的橫版地圖改成豎板地圖,其目的就是為了展示中國的南海,展示中國是海洋大國,並且是完整的展示中國領土、領海全貌,讓人更直觀,更具體。
過去,對於南海,中國的地圖是將其另置一角,而且比例是其他部分的二分之一,讓人感覺南海挺小,現在,我們看到豎板地圖,才發現中國南北距離比東西距離更長,而且南海是那麼的大,尤其是南海的島嶼是那麼的多,特別是南海是那麼的大,中國在南海擁有的海洋面積更是高達300多萬平方公里。過去,中國稱自己為海洋大國,許多中國人底氣不足,現在,看到豎板地圖之後才明白,中國確實是海洋大國。

我喜歡現在的豎版中國地圖,是因為它讓中國這只雄雞有腿爪了,雄雞有了腿爪可以奔跑,可以跳躍,更能夠成為有力的武器,再毒的害蟲也難以逃脫被啄食的命運。縱觀21世紀,是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是中國人實現中國夢的好時光。中國人經過60年的努力,已經快速走過了西方國家二三百年的路程。
現在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有人預測2025年就可以超過美國,世界第一。貿易總量世界第一,工業製造世界第一,相信今後中國的世界第一會越來越多。但是,日本是阻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條毒蟲,他夥同美國千方百計破壞中國的發展,亡我之心不死,妄圖重溫二戰前侵略中國的舊夢。因此中國要實現中國夢,必須首先要啄死或者吃掉日本這條毒蟲。
豎版中國版圖也許對小日本就是一個魔咒,一個籖語!中國遲早會啄死日本這條毒蟲!
眾所周知中國是後起的發展中國家,這與日本的國情不同,二戰後日本長期受美國蔭庇,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且自身工業底子雄厚,中國在這方面沒有這種優勢,對比現在中日的工業實力,誠然日本從塊頭上已經大大落後於中國,但是日本長期工業化積累的經驗是目前中國所不具備的。
近日,日本國產五代機ATD-X研製的最新進展在網路上接連曝光。日本為四代機研製的二元推力矢量發動機測試畫面更證明了上述論斷。據了解,這是在日本「國防技術研討會」上展示的未來戰斗機XF3-400發動機噴管狀態。

不過中國的優勢在於體量大,一旦投入精力突破某一技術方向也會很快得到成果,比如殲20四代機使用的渦扇-15發動機即將開始裝機試飛,而日本的四代戰斗機XF3-400發動機還處於噴口測試階段。不過目前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證明中國也在開發類似日本的矢量噴口發動機。

渦扇10太行發動機長期性能成熟度不夠,以至於只能裝在雙發動機的殲11系列戰機上(新一代的殲10B戰斗機依然使用的是俄制AL-31FN發動機),且產能也嚴重不足。
網友對比中日驚人差距:讓中國遊客羞愧難當
一直以來,很少寫與日本有關的東西,因為不喜歡日本,也關注地較少,最多是去紐約的幾家日式料理店偶爾坐坐。不過偷偷地告訴你,紐約的很多日本料理店,都是華人開的。
雖然不喜歡日本,也不喜歡日本人,但每次吃日本料理,都感嘆於日本人做事的細致和周到。還有一次在日本轉機的遭遇,更是印證了這一點。請看高娓娓的博文:坐飛機在日本機場遭遇尷尬"緊急救援"。
今年秋天,助理去了一次日本,回來之後,又開始念叨日本有多好。博主高娓娓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不得不說,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助理還總結了中國人到日本之後最不習慣的11件事,看著挺有意思,特意發在這里,去過日本的朋友可以對照一下,是否中槍了。

日本:車讓人
一、中國:人讓車━━━日本:車讓人。
中國人過馬路,在沒有紅綠燈的人行橫道,總習慣讓車先過。到了日本,卻發現,車總是在離路口很遠就停下,國人卻還在路邊傻等,於是人車對峙十秒,車依然淡定在那等,國人反應過來,趕緊走!
二、中國:請將手紙扔進紙簍━━━日本:請勿將手紙扔進紙簍。
在中國,把衛生紙扔進紙簍是文明的表現。在日本把紙扔在紙簍里會被鄙視,要扔在馬桶里沖走,因為他們的手紙一遇水就爛,不會堵塞管道。但要是扔在紙簍里,反而會增加垃圾分類的工作量。(日本是一個把垃圾分類做到極致的國家,連飲料瓶蓋和瓶身都要分開扔)。

廁所有很明顯的標示,告訴你要把紙扔進馬桶沖走
三、中國:廁所就是廁所樣,不臟不臭沒感覺━━━日本:廁所沒個廁所樣,倒是像賓館!

這是高速休息站的衛生間,一進去感覺像進了賓館的走廊有木有!!!
中國人說,不臟不臭,可地能坐,那還叫廁所嗎?廁所那麼干凈,進去就好像進了酒店,沒有一絲異味,這還是廁所嗎!
四、中國:統一送客「謝謝光臨」不用對答━━━日本:對每個人都一一答謝
中國店家送客時,講究點的會在門口安排個人統一喊一嗓子:謝謝光臨!算是對離開的所有客人的統一送客,此時誰回答誰是傻子。

在日本坐旅遊大巴,發現司機總會一個個道謝,說請多關照,中國人不知該如何應對。大巴離開酒店,每一家酒店都有人會站在門口跟車上的人揮手,中國人很不習慣。
高娓娓助理菲莉和大巴車司機合影,身後的大巴車,每次上下車司機會按一個按鈕,車頭便會下沉幾公分,方便人上下車(有可能日本人比較矮小,這個功能尤其適合他們)
五、中國:地鐵像是菜市場,吃飯聊天請隨意━━━日本:地鐵就像是醫院,肅靜有序好無聊

日本地鐵就像是醫院,肅靜有序好無聊
強烈建議舌尖上的中國拍一期「舌尖上的地鐵」,早高峰時在北京坐地鐵,就能享受雞蛋灌餅、韭菜盒子、豬肉大蔥包等各地「風味」。到了日本,才知道原來人再多也可以這么肅靜有序。
東京地鐵里滿滿一車人,但超安靜,讓我等中國人想聊天都不敢開口了,無聊得發慌。另外,對於早有耳聞的,日本年輕人寧願站著也不坐老年人專座,這次也見識到了。
東京地鐵車廂,每節兩兩對座那一片都是老年區,年輕人一般不上那片區域。但也看見有年輕人在沒有老人的情況下坐在那。
千葉縣的海兵幕張到東京,每人花費550日元,不貴也不便宜。
六、中國: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物為准━━━日本:請以圖片為准
在中國看圖片點餐時,往往能找到下面的一行小字「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物為准」。到了日本看圖片點餐時,卻發現上來的東西幾乎與圖片一樣!導游說,如果你點了一碗牛肉麵,圖片上有五片牛肉,面來了卻只有三片,就可以去找店家要牛肉!

日本的很多餐館門口都有這樣的自動點餐機
日本的很多餐館門口都有這樣的自動點餐機,操作起來很簡單,很像自動販售機
七、中國:成人雜志(色情雜志)是黃毒,誰賣誰犯法━━━日本:成人雜志可以和香煙口香糖一起賣

日本成人雜志可以和香煙口香糖一起賣
在北京中關村走一圈,滿街都是抱著孩子的婦女,逮著男同志就問:毛片要嗎?日本,AV片販售區在書店佔了三分之一的地兒,成人雜志就在便利店門口和香煙口香糖一起擺著賣,看了讓人臉紅。
隨處可見的便利店門口的書報區一般都有成人雜志,有的就放在兒童刊物邊上
八、中國:葯店就是葯店━━━日本:葯店像個雜貨鋪
中國的葯店就是賣葯的,頂多有些大點的葯房會有衛生紙買都要背著「鑽醫保空子」的嫌疑。在日本,只要看見大大的「葯」字,中國女人就發狂!一頭扎進去,不到兩個小時出不來。因為裡面從各種神葯、化妝品、美容美發用品、零食零嘴、U盤手機套、鋼精鍋、洗碗布、衛生紙什麼都有!

『柒』 南京大屠殺後,日軍是自己撤離的,還是被國民黨或共產黨打走的還是良心發現,自己停止屠殺的

南京大屠殺後,日軍並不是自已撤離的,也不是被國民黨或共產黨打走的,更不是良心發現。關於日軍撤離的重要原因是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給日軍帶來的壓力,日軍怕這次的殺戮,中國會有巨大的仇恨。

再加上當時國際政治壓力,以及其他國家也對日軍進行攻擊,日軍才就此罷休。

南京大屠殺持續了3、4個星期,日軍在中國南京燒、殺、搶、奸,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次事件,告訴所有中國人勿忘國恥。

(7)日本人為什麼會倒車擴展閱讀

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是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 )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

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准則,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

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餘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

評價與事件:

日本:

「南京大屠殺並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戰爭傷亡。」這是多年來日本右翼分子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辯解之詞。

2012年,因日本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發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不當言論,南京市與名古屋市正式斷交。

2014年12月,日本政府曾通過外交渠道表示:「這不符合日本的見解。具體的受害者人數難以認定。」

2015年1月14日,針對中方去年12月13日在國家公祭儀式上稱1937年南京大屠殺導致「30萬同胞慘遭殺戮」一事,日本政府當月向中方「提出交涉」,表示這一人數「不妥當」。

美國:

已故的美核襲廣島領航員西奧多·范·科克少校評論:「日軍在巴丹死亡行軍、南京大屠殺和偷襲珍珠港時何曾考慮過道德?」

中國:

事實上,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重申,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殘暴罪行,鐵證如山,國際社會對此早有定論。

日本國內極少數人試圖抹殺、掩蓋、歪曲這段歷史,是對國際正義和人類良知的公然挑戰,與日本領導人開歷史倒車的錯誤行徑一脈相承,應引起國際社會高度警惕。

中方嚴肅敦促日方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負責任態度妥善處理有關歷史遺留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參考資料來自:網路-南京大屠殺

『捌』 日本政府在反省侵略歷史問題上開倒車趨勢明顯,日本防衛政策走向何方

8月15日是日本在二戰失敗並且宣布投降的77年的紀念日,但是日本卻稱之為這一天為“終戰紀念日”,還舉行了“全國戰役者追悼儀式”,日本應反思自己侵略歷史,而不是在日本投降的一天當做紀念日,通過日本政府的這些表現,能夠看出日本政府在反省侵略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的趨勢非常明顯,那麼日本防衛政策又該如何走向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日本的防衛政策也在不斷與美國戰略,想匹配,因為日本一直想要和美國的戰略相重合,這樣能夠加強美國的軍事同盟合作, 在這些年來日本在外交上,一直都對美國軍事同盟關系有著非常大的走向。總的來說,岸文田雄在上任之後也體現出了安倍時代的執政風格,同時未來安田能夠有怎樣的防衛政策,應該也是跟隨美國的腳步,但是還是進一步的觀察。

『玖』 為什麼日本人老喜歡跪著

因為「跪」在日本是一種禮儀。

作為中國人而言,一輩子跪的次數可能屈指可數,而日本人卻不同,經常會跪。但我們常見的「跪」並非我們所想像的作用——給某人跪下——而是一種禮儀。


1、所謂的「跪」在日本稱作「正座」,即在各種坐姿中最為正式的坐法。正確的日本式正座雙膝下跪,將屁股放在腳後跟上,雙腳大拇指甚至腳心保持重疊。男性的雙膝可以稍微分離,女性則必須並攏。盡管正座可能對腿型會有一些壞影響,但是好處也不少,比如正確的正座姿勢有能夠消除下巴贅肉和收緊小腹的作用。之所以有這樣的習俗是因為以前的日本人都穿和服,男人的和服下擺敞開一點不要緊,女人的和服無論何時也絕不能走型。因此走要邁小步,坐就只好跪著坐,整個和服才會從始至終保持美麗。


4、作為中國人而言可能由於所謂的「男兒膝下有黃金」而不願意跪下,甚至覺得日本人總是跪著顯得將自己地位降低很多。其實不然,日本人正座的習俗很有可能是從中國古代沿襲而來,只不過後來我們受西方影響較大,而日本卻留下了這樣的習慣和禮儀。


因此應正確看待「跪」,前往日本,也應主動適應這樣的習俗,這樣更能體現作為一個學者的包容心態和謙虛的態度,也表達了對日本文化的尊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