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讀三國

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讀三國

發布時間: 2022-11-21 14:29:07

『壹』 日本為什麼喜歡三國文化

三國文化在日本興盛的原因在於
1。日本人很崇拜中國文化,尤其是三國裡面的智謀權變。兩位《三國志》的專家城野宏和中野直禎認為:「人們之所以對此書推崇備至,視為珍寶,是因為書中有寶。例如,劉備勢孤力單,能在豪強中取得立足點,開創蜀國,關鍵在於他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在企業管理中,如果效法劉備愛才舉能,方可以小制大,以弱勝強,有所建樹,獲得成功。」社會工業研究所所長牛尾治郎指出:「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日本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就得學習三國中應對錯綜復雜局勢的方略。當一個好的企業家,如同當一個明君一樣,必須對外寬,對內明,以明補寬,以寬補明。」
2。三國的戰爭題材,是日本某些人軍國思想的延伸。從三國游戲和動漫中可以看出他們深受武士道精神影響,崇尚武力。武士道的訣竅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為主君毫無保留的捨命獻身。

『貳』 中國人的《三國》,為什麼日本人這么喜歡

~以下內容轉自知乎~

首先得明白一點,日本說的《三國志》,一般指的都是我們口中的《三國演義》(其實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會更容易理解)。另外現在的日本人讀的一般是小說家吉川英治根據三國演義編寫的《三國志》(日本流行的幾版三國志與原版三國演義有哪些區別? - 三國志(史書))

《三國演義》不管是放到現代還是古代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氣勢磅礴,人物鮮明,奇謀倍出,使人慾罷不能。
《三國演義》是何時引入日本的?個人沒有細究考證過,有說是江戶時期,不過我感覺可能羅貫中寫就沒多久就流傳到日本了。
日本戰國時期有一個天才軍師——竹中重治(竹中半兵衛),他在初次上陣時巧妙地打敗了織田信長於是得到一個稱號叫「今孔明」(所以信長野望里他的特技就是「今孔明」),考慮到陳壽《三國志》里,或者說歷史上諸葛亮並不是很擅長奇謀,所以我覺得這里的孔明或許指的就是《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另外竹中半兵衛和豐臣秀吉之間還有三顧之禮的故事,雖說不知是不是後人附會),再次聲明,沒有考證過,只是推測。

;

游戲方面當推光榮的《三國志》系列。其他的如動畫、電影也是蠻多的。

感覺日本人對於三國的喜愛程度搞不好都超了中國了(或許因為中國精彩的時代太多了吧)。

另外國產的很多電視電影在日本都沒什麼關注度的,但是如果涉及到三國就會大不一樣,遠點的如央視版的《三國演義》,近些的如吳宇森的《赤壁》。

原貼傳送門

『叄』 《三國志》在日本銷量很高,日本人為什麼喜歡三國

日本人,國土小,國家地理位置水島上,簡歷不多,知識不廣。中國人多民族爹,哥跡程出不窮經典,當然想了解和興趣愛好與賞識。日本人總想佔領中國的幻想,必須要有戰略戰術,所以喜看《三國志》《孫子濱法》等有謀略的書籍。中國特色菜譜大全日本人也喜歡,因為他們想掌握了解中國。

『肆』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喜歡三國,特別是諸葛亮

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日本人獨獨喜歡三國,頗有把三國志當成全部中國歷史的趨勢。那麼為什麼日本人這么喜歡三國呢?日本人自己總結出了理由,那是因為三國志剛好符合了以下日本人的喜好模式。
一、主人公壯志未酬而中途逝去
日本人不期望主人公人生完美謝幕。擊敗對手了卻所有心願的大結局當然是人人希望的,但是完成得非常順利的話,就不喜歡了。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奠定德川幕府300年的統治,卻沒有豐臣秀吉和織田信長有人氣就是這個原因。
劉備和諸葛亮,雖然建立蜀漢,但是未能打敗宿敵魏國,出師未捷身先死,觸動了日本人的心窩,引人入勝。
二,主人公的不完美
日本人並不希望主人公完美無缺,完美無缺的角色被討厭痛恨的事情非常多。明治三傑之一坂本龍馬小時候尿床,青年期除了劍術啥也不懂,後來在勝海舟的熏陶下,擁有了非凡的政治嗅覺就是這樣的模式。
劉備一開始屢戰屢敗,請出諸葛亮後,才得到長足發展,最後成為蜀國皇帝也是同一模式。
三、主人公唯才是用
日本人喜歡的主人公有不看對方出身,廣延人才的胸懷。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禮賢下士,延攬人才,為統一天下奠定基礎。劉備三顧茅廬時,對年輕20多歲的諸葛亮施以臣下之禮,這些都是抓到日本人的心思。
四、主人公出身貧寒
日本人喜歡的角色,就是那種從逆境中成長最後取得成就的人。豐臣秀吉是平民的兒子,兒時貧窮,靠自己的智慧、勇氣和行動力得到織田信長的認可,從而走上成功的道路。劉備和母親相依為命,賣草席為生,後來建立蜀國正是符合了日本人的胃口~

『伍』 日本三國題材的影視很多,日本人為什麼如此痴迷三國

因為日本也有三國時代日本。痴迷於拍三國電視劇的原因有三點,分別是:日本也有三國時代,《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大,以及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知名的武將謀士。

第一個原因,日本也有三國時代。

在歷史上不僅僅國內有三國,其實在日本也經歷過三國時代。只不過跟國內的三國相比較,日本的三國並不太被外人所熟知。如果不觀看歷史記載的話,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也有過三國時代。因為中國的三國時期影響十分巨大,掩蓋過了日本的三國。

因為有參考,有依照模板。再加上這些名人武將都十分的令人熟知。拍出來會節省成本和構造。

那麼你怎麼看?

『陸』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三國演義

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日本人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不管是誰的只要好就學(如明治維新,我國的茶道,唐朝建築,苗刀等)。《三國演義》是一部巨作,他們當然要學習。

像三國這樣的作品,不僅日本人愛讀,其他民族也不乏喜愛者。亂世出英雄,只有在「亂世」的背景下,英雄的故事才會更精彩。日本文化來源於中國,他們研究過中國很多古代書籍,他們對《論語》《中庸》等書也十分了解。而且日本也存在過像三國一樣的混亂時期,即日本戰國時期。關於這個時期的故事,就像三國在中國一樣家喻戶曉。如今隨著文化的交流,兩國互相了解的歷史也就越來越多。

在日本,有很多《三國演義》的譯本、刻本和改寫本。《三國演義》現存最早的外文譯本,就是1689年(日本元祿己巳,清康熙二十八年)日本僧人湖南文山翻譯的,題目叫《通俗三國志》共五十卷。這個譯本既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參考了陳壽的《三國志》,忠實古樸,在日本幾經翻刻傳抄,至今仍在流行。這之後,日本又陸續出版了各種各樣的《三國演義》的譯本。這當中有節譯本,有全譯本,有的配以繪畫,有的以現代小說筆調重新改寫,既有面對一般讀者的,還有專以少兒為讀者對象的。在江戶時代,日本出版了以圖說為主的《繪本通俗三國志》,受到平民的廣泛喜愛。

近現代日本翻譯三國作品的第一人當屬吉川英治,他略去了冗長的戰斗描寫,採用「七實三虛」的辦法,對原作進行文字修改加工,以迎合日本讀者的口味。並將人物加以日本化,獲得了很高評價。日本的「三國迷」遍布全國,他們自發組織的「三國迷俱樂部」就有上百個。1995年版的《日本書籍總目錄》中,關於「三國」的著作就有106種,而這還遠遠不是實際上出版的全部。如此汗牛充棟的「三國」書中,大都屬於實用性之作,諸如《三國志的人際學――腦力開發實踐講座》,《諸葛孔明的組織改革》、《三國志――市場指南》、《三國志的智慧》等等。日本人對「三國」的熟悉程度不亞於中國人。最近,有位華人學者對京都大學理工科學生進行測試時,隨口提及《三國演義》中偶一露面的一員偏將,有學生竟然馬上指出此將曾在第幾回出現過,令他大吃一驚。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對高中學生心目中的10位英雄進行了一次專門的調查,結果顯示,諸葛亮排名第九。在日本,一些員工為企業、為集團奮斗,不惜「過勞死」的意識,似乎是受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觀念的影響。而且還有人專門研究諸葛亮如何當好二把手的。一位在軟體公司工作的日本人說,《三國志》表現的忠君思想最讓他感動。對於「桃園三結義」,不僅他本人,而且大多數日本人的印象都很深刻。

兩位《三國志》的專家城野宏和中野直禎認為:「人們之所以對此書推崇備至,視為珍寶,是因為書中有寶。例如,劉備勢孤力單,能在豪強中取得立足點,開創蜀國,關鍵在於他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在企業管理中,如果效法劉備愛才舉能,方可以小制大,以弱勝強,有所建樹,獲得成功。」社會工業研究所所長牛尾治郎指出:「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日本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就得學習三國中應對錯綜復雜局勢的方略。

當一個好的企業家,如同當一個明君一樣,必須對外寬,對內明,以明補寬,以寬補明。」熱心於中日友好事業的松山東平先生,他還把《三國演義》全部編成電腦程序輸入電腦,他通過電腦讀這部小說已經許多遍,越讀越有味。

打開電腦,輸入磁碟,電腦屏幕上立即出現了《三國演義》的章節目錄。如果你想看劉、關、張的情況,按動幾個鍵後,屏幕上馬上顯現出了劉備、關羽、張飛的頭像,下面分別用字幕打出了他們的生卒時間,他們的身高、體重、力量、智商、擅長使用的兵器名稱,以及他們麾下的將領數,重要將領名稱,每人的士兵數、金器數、銀器數、糧食儲存量、倉庫數、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擁護程度(以百分比表示),他們自己的自信心,他們的最大優點、最大缺點??這一切,簡直使你眼花繚亂。接著,電腦上又為你展示了三國時期的地圖、氣象圖、水文圖,還表演了戰斗的場面和士兵勞動的場面??如果你不是親眼看到這一切,真不敢相信這是一位普通的外國友人所作的――現代電腦技術和中國輝煌古典文化,在異國土地上,竟然發生了這樣神奇的結合。

『柒』 日本人有著近乎瘋狂的三國志情節,這是為何

日本人有著近乎瘋狂的三國志情節,這是因為三國文化在日本的戰後時代,借著小說、漫畫、動畫、游戲,持續影響了日本幾個時代,徹徹底底的成為日本人最習以為常的文化,其實日本人的《三國》並不是中國人的三國,他們只是猶如畫漫畫那樣,借用了中國人的故事成品故事題材,然後自己又編了套大致脈絡的東西出來而已。

日本一個叫吉川英治的名作家,他在「三國」的漫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隨後的售出數百萬台,成為日本最暢銷的神話,也正是因為「三國」復雜內容的強大,很多人,卡通,動畫和影視作品都紛紛追尋這個熱度,而這個熱度則持續了幾個時代。

『捌』 日本為什麼喜歡三國演義 很多人都看啊

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三國裡面的文化氣息很符合日本文化的口味,而且故事情節也非常精彩,又接近歷史,而且日本的現有文化,是發展於中國漢唐時代,三國演義體現的文化氣息也比較接近日本的現代文化。
另外,不論是古代日本人還是現代日本人,都對古代中國的文化比較崇尚,遣唐使對日本人來說並不陌生。因此他們喜歡三國,很正常的。

『玖』 日本人為什麼對三國歷史那麼感興趣

森田榮光:日本對《三國演義》的重視是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有中文版《三國演義》在日本上層階級是很體面的事情,德川家康的藏書裡面也有中文版《三國演義》。但當時畢竟懂中文的人比較少,1686年,日文翻譯版《通俗三國志》出現後,三國在日本才開始大眾化了,日本的國藝《歌舞伎》裡面也有三國題材的作品,可見江戶時代《三國演義》已深入人心。

對於日本人來講194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著名小說家吉川英治發表了小說《三國志》。當時剛好戰後不久,社會處於動亂時期,尋找精神依託的日本人民都在關注《三國志》,希望從《三國志》裡面找到英雄好漢的氣概、亂世當中的人生處世等重要哲理。

從此在日本說《三國志》就意味著吉川英治的《三國志》。他後來還寫了《水滸傳》等中國題材的小說。可以說這位大文學家,改變了一國人民的思想以及對異國文化的看法。

『拾』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三國這段歷史

早在1992年中日邦交的時候,日本天皇對中國進行非常正式的訪問。在這次訪問中天皇致詞的時候說日本國民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敬意,就他本人而言從很小的時候就對中國文化有興趣,尤其是三國志。那麼為什麼日本人熱愛三國這段歷史呢?其原因是三國歷史跟日本的戰國時代相似。

三、三國歷史精彩

從歷史上來看,日本喜歡中國文化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日本很多先進的思想文化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日本最早的記載歷史從東漢時期就存在。而且三國時期各種英雄人物層出不窮,精彩絕倫,所以吸引日本民眾的眼球。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