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bp機有多少人記得
⑴ 傳呼機的誕生
尋呼機也叫BP 機、傳呼機、BB機,簡稱呼機。 beeper, pager
1983年,上海開通國內第一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
從BP機開始的即時通信,將人們帶入了沒有時空距離的年代,時時處處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讓人無處可藏。人們對它愛恨交加,但已離不開它。
無線尋呼系統中的用戶接收機。通常由超外差接收機,解碼器,控制部分和顯示部分組成。尋呼機收到信號後發出音響或產生震動,並顯示有關信息。簡稱呼機。
手機之前比較通行通訊工具,樣子小巧,上個世紀末在中國和亞洲甚至全世界廣為流傳的可以聯系的通訊工具。
使用尋呼機的人們能方便快捷地通信和聯系,所以BP機倍受青睞。實際上,無線尋呼系統是一種沒有話音的單向廣播式無線選呼系統,它包括基站和若干外圍基站、數據電路、尋呼終端以及尋呼機。尋呼終端將電話網送來的被叫用戶號碼和主叫用戶的消息進行集中處理,實現重復呼叫、復台查詢、統計和記費等功能,然後進行編碼,變換成一定碼型和格式的數字信號,經數據電路傳送到各基站和外圍站,並經這些基發射機同時發射,被叫尋呼機接收到基站發射的信號後,便會有信息顯示。
尋呼機就是用戶佩帶的無線電接收機。BP機有人工匯接和自動匯接兩種方式,對應的尋呼台稱為人工尋呼台和自動尋呼台。人工尋呼台需要人工操作把這些信息編碼經過發射機發出信號。自動尋呼台根據來電話的線路號,自動查出尋呼人的電話號碼並同時發送出去,這樣被尋呼人就知道是哪部電話尋呼的。我們經常使用的尋呼機分為兩類:數字尋呼機和中文尋呼機。數字尋呼機小巧、價格低、實用。中文尋呼機直接顯示漢字,信息容易識別。
編輯本段使用方法
如果要找人A,卻不在家裡
就給傳呼台打電話,
說A,速回電話之類的
A看到後,便通過公共電話之類的給你回電話
編輯本段歷史介紹
傳呼機剛出現的時候,誰要是有部傳呼機,那是很叫人羨慕的,當時人們把它又叫「尋呼機」,BB機,BP機,能擁有一部傳呼機成為當時很多人的一大心願。八十年代末,我國開始出現了傳呼機。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需求的增大,1990年開始,傳呼台如雨後春筍般在我省遍地開花,傳呼市場的繁榮,使各傳呼台之間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手段即服務費價格戰。當時有的傳呼台服務較高,入網費100元,數字機一年180元(每月15元),漢字機一年600元(每月50元),為競爭用戶,傳呼台入網費從最初的100元降到50元、30元,直到最後免費入網,服務費也降到了數字機一年120元,漢字機每年三、四百元甚至更低。有的傳呼台為了覽更多用戶,還增加了發送天氣預報、股票信息、新聞等內容,一項內容每月2元。激烈的競爭使老百姓從中得到了實惠,最後所有信息免費發送。
1993年、1994年時,手機開始慢慢出現。不過那時人們常見的還是功能單一的集群電話,也就是常說的「大磚頭」,一部二、三萬元,只有大老闆們才用得起,拿在手裡就像身份標志一樣,牛氣十足,因為當時它的確只有少數人用得起。
1995年下半年開始,傳呼業務在手機強大的攻勢下,逐漸敗下陣來,傳呼用戶開始不再增加。1996年開始出現下滑,用戶減少,傳呼台數量也急劇下降,到目前全省僅剩聯通126台、鐵通95828台、蘭盾95910、萬聲95900四家傳呼台。用戶也由當年全省280萬戶下降到目前據估計不足1萬余戶。記者日前采訪時,有的傳呼台已經不再辦理入網業務,只為以前的用戶服務。
編輯本段演化路線圖
模擬BP機→數字BP機、漢字BP機→手機、MSN等其他即時通訊工具
1983年上海用戶使用的只是模擬信號BP機,用戶只能接受呼叫信號,需致電尋呼台才能查詢到回電號碼。次年在廣州開通的數字尋呼台,才解決了這個難題。早期的BP機全是進口產品,品牌包括摩托羅拉、松下等。後來,國內企業浪潮與摩托羅拉合作,開發出漢字BP機,讓用戶不用滿大街找電話就可以知道呼叫內容。
隨著價格的一再降低,到上世紀90年代末,BP機已經是一個普及化程度很高的產品。但作為第一代的即時通訊工具,BP機更像一個過渡的角色,隨著手機的普及,BP機逐漸退出市場。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離不開即時通訊工具,手機、MSN或QQ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先驅紀念碑
BP機最早的品牌擁有者之一的摩托羅拉,藉助BP機和模擬手機建立的品牌認知,至今還在目前最主流的即時通訊工具——2G手機領域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
競跑眾生相
國內第一個尋呼信號是從上海華僑商店的一間盥洗室內發出的,最初只有一個尋呼座席,當時是為第五屆全運會在上海舉行而開通的尋呼服務,只有30多個用戶。
傳播印象派 「有事CALL我!」
BP機只能接收無線電信號,不能發送信號,所以是單方向的移動通信工具。
普通型的數字尋呼機,外型小巧,比一包香煙還小,可以方便地放在衣袋中或者別在腰間。一旦收到尋呼信號,它會發出幾聲輕微的「B—,B—」聲,提醒人注意。為了不幹擾別人,也可以關上聲音開關,尋呼機只是發出一陣陣機械振動,就像按摩器那樣的輕微顫動,只有攜帶者本人才能感覺得到。尋呼機收到信號後,液晶屏幕上會顯示出一些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元,它們表示電話號碼和簡短話語。顯示英文字元,使中國人用起來不方便,於是又有了漢字顯示BP機。這種BP機不但能顯示電話號碼,同時也可傳輸簡單信息。有些專業台還可以發布一些專業信息,如農業尋呼台發布當天的糧食價格和蔬菜、種子的價格等。到了夏天,人們還可以通過BP機知道西瓜的價格,這種BP機具有多種功能,普遍受到歡迎。
目前有各種各樣的BP機,光是它的外型就有十幾種。有的像一個袖珍日記本,小巧玲瓏;有的像一張卡片,十分輕便;也有的像支圓珠筆,可以插在上衣口袋裡;有的甚至做成胸花、項鏈,掛在胸前。還有的和手錶合為一體,帶在手上,平時計時,有人尋呼時又成了個BP機。
女孩通過有線電話撥了尋呼台的號碼,電話接通後,她告訴話務員她要尋呼的BP機號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然後,掛機等候。尋呼台的話務員馬上將以上信息輸入計算機,發射機便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向空中自動發出呼叫信息。
你可能會問,既然尋呼台發射的無線電波能覆蓋一定的區域,那麼,這一區域內的BP機為什麼只能收到對自己的呼叫,而收不到尋呼其它人的信號呢?
原來,各個BP機都有自己的號碼,貯存在尋呼台的計算機上。尋呼台發出的信息帶有這個號碼,只能啟動相應的BP機,對別的BP機沒有作用。這就像郵遞員,按照用戶的門牌號送信,不會錯的。
女孩的朋友聽到「B—,B—」聲音後,打開顯示開關,屏上出現了要求回電的號碼,於是,她的朋友就可以在附近找部電話,來和女孩通話。
我國的公共尋呼台號碼是126和127,也有一些專業尋呼台,號碼是7位數或者6位數。126和127都是公用台,但是使用方法有所不同。126台是由話務員應答接續的,它是人工尋呼台,而127則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叫自動尋呼台。上面女孩使用的是人工尋呼台。如果要通過127台尋呼,電話接通後,聽到的只是事先錄好的提示語,如「請繼續撥號」等。接著你就要把被尋呼的號碼通過你手中電話機的按鍵發出去。尋呼台的計算機收下這些信號後,經過核對,就在無線信道中發出尋呼。
有的尋呼設備還和家裡的電話機相聯。電話鈴響後經過一定時間如果沒人接,打來的電話就會自動轉到尋呼台。
尋呼機體積小,重量輕,而且價格便宜,使用方便,這使它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醫生到病房巡診時,身邊可以攜帶BP機。假如手術室有急救病人,需要醫生立即返回,可以使用BP機呼叫。如果還需要助手、護士、麻醉師等配合,尋呼台的特殊尋呼功能——群呼,就會「一聲令下」,召集所有被尋呼者,而不必個別通知了。
建築工地的指揮員和工程師經常在現場工作,配備尋呼機後,無論他們走到哪裡,如果有急事,通過尋呼台可以立即找到他們。
在大飯店裡,人們可以通過內部尋呼台尋找服務員或飯店領班。商店和公司的經理可以通過尋呼台,尋找在外辦事的采購員。
尋呼機也可以開展漫遊業務,這和行動電話中的漫遊差不多。當你到外地出差時,不必擔心別人找不到你,因為人們可以通過當地的尋呼台呼叫你。
如今擁有BP機的人越來越多,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會聽到BP機發出的聲響。人們自豪地拍著腰間的「電蛐蛐」說:「有了它可真方便!」
在日本西南部的一個牧場里,連奶牛也有幸帶上了BP機。牧場主為了便於管理牛隻,想出了使用尋呼機的奇招。放牧時,每頭奶牛的脖子都掛上一隻BP機,當BP機發出呼叫聲時,奶牛聞聲便會「自覺地」從牧場回到牛棚。
編輯本段流行過的經典:尋呼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曾經風光一時的尋呼機漸漸地遠離了我們的生活,也步入了「只藏不CALL」的時代。
無線電尋呼系統是一種單向傳遞信息的移動通信方式,而尋呼機實際上就是一個信號接收器,它用來接收由尋呼台發出的尋呼信號。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尋呼機,取名為Bell Boy。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新技術的使用,為尋呼機的大規模推廣奠定了基礎。如今在其實用意義已經越來越微弱的情況下,尋呼機的收藏還是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尋呼機的收藏價值關鍵在於三大因素:一是尋呼機是現代通信發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階段;二是尋呼機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產品體系,收藏它們,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一定的難度;三是與鍾表、手機等時尚收藏相比,尋呼機價格較低、收藏花費不大,特別是在尋呼機逐漸被淘汰的今天,許多二手尋呼機只要幾元到十幾元就能買到,適合大眾收藏的特點。
目前來看,尋呼機收藏主要可以考慮三大類別:一是摩托羅拉品牌的系列收藏。在尋呼行業中,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無疑是龍頭老大,當初摩托羅拉尋呼機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高達70%以上,而且摩托羅拉公司在1993年至1998年這一段時期內,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大量開發尋呼機新款式、新品種,形成了眾多系列,例如摩托羅拉進取型、摩托羅拉時尚型、摩托羅拉袖珍型等,代表了尋呼機生產的最高水平和尋呼機時尚的最新潮流,其中的型號細分更是紛繁復雜。因此,如果能夠系列收藏的話,無疑是一件頗有意義和趣味的事情。
二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品種收藏。例如1993年5月,中國第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文尋呼機由波導公司研發成功,1995年,他們又自行研發成功中國第一台股票信息機,1997年,中國第一台高速漢字機呱呱墜地,僅1998年一年波導就生產銷售尋呼機102.4萬台,位居國產品牌首位,波導成功起飛,為民族工業在這場尋呼機市場的競爭中爭得了一席之地,因此,波導系列尋呼機特別是前面所提到的這些「第一」無疑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而NEC、松下、肯寶等諸多中外品牌正因為它們的少,或許更會增加收藏的難度。此外不同造型尋呼機也值得收藏。當時除了功能不斷拓展外,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許多生產商也在尋呼機的造型設計上動了一番腦筋,推出了一些造型獨特、饒有趣味的尋呼機,這些尋呼機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是很多,當時的普及率也有限,因此,現在要尋覓的話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編輯本段「尋呼時代」漸行漸遠
"目前全國只有北方一些地區還在使用傳呼,而在西北,傳呼行業已正在成為歷史。"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無線電管理處處長王林介紹說。
2007年年初,地處中國西北內陸的甘肅省告別了"尋呼時代"。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東方紅廣場附近的金昌北路曾經是著名的"尋呼一條街",當時曾聚集了蘭州市絕大部分的尋呼機經銷店。但是現在,這里已經難以看到尋呼機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款樣式別致的手機。
在我國西部地域面積最小的省份寧夏回族自治區,1997年還有14家尋呼台,300個機站,35萬用戶。但從2000年以後,尋呼業務以每年30%的速度萎縮。到2003年,當地尋呼業僅剩下5000用戶,2家尋呼台和60個機站。目前,寧夏僅剩的聯通和鐵通兩家尋呼台,其中聯通所剩的機站只有5個,用戶量500個。鐵通則是12個機站,不足1000個用戶,而且已主要作為鐵路內部通信系統使用。
"尋呼業目前的狀況是經濟和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聶華林教授說,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使手機功能不斷完善,幾乎能取代所有呼機現有的功能;手機資費的不斷降低,各種優惠措施的推出,也使手機越來越大眾化,讓尋呼業失去了價格上的優勢;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在通信手段上要求更快捷、更便利、更便宜,手機顯然更符合這種需求。
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10月底,中國手機用戶總量已經超過3.2億。2007年前10個月,中國手機平均月增550萬戶。
"現在中國的經濟、科技都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適應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和不斷加快的工作節奏,就需要不斷普及使用更先進的通信工具,這是國家進步發展的結果。"銀川市一位普通市民說。
編輯本段尋呼業:十年「暴利時代」
尋呼業是中國通信領域較早向社會開放的品種。1984年,上海在中國率先開辦了無線尋呼業務。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尋呼用戶數量逐年激增,尋呼業創造了10年暴利時代。在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間,全國每年新增尋呼用戶均在1593萬戶以上。2000年是中國尋呼業發展到頂峰的一年,此後便急轉直下,尋呼市場日漸萎縮。
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尋呼業在經歷了短暫的慘淡經營階段後,已經從經濟發達的南方到經濟欠發達的北方開始逐步退出城市普通百姓的生活。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尋呼業在深圳處於顛峰狀態。1997年深圳尋呼企業共有82家,用戶180萬。到2002年底,僅剩21家,用戶不足40萬。在同一年,天津市有90%的尋呼台都退出了市場。
行動電話是尋呼機的"終極殺手"。不僅手機強大的功能讓尋呼機"一籌莫展",而且其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因此許多人購買手機後,就把呼機甩在了一邊。更主要的,手機簡訊息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無線尋呼的"剋星"。據了解,行動電話替代無線尋呼的趨勢早在2000年就已露端倪,到2002年這種趨勢快速加劇,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拾。2002年底,我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億多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突破2億戶大關,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億多。全國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1.99部,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14.95部,互聯網用戶達到4829萬戶。而當時,全國無線尋呼用戶僅為1973萬戶,比2001年減少了1632萬戶。
曾經一度成為全球尋呼機生產企業"老大"的摩托羅拉公司,前幾年因尋呼業不景氣已停止生產尋呼機。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大小規模的通信器材專賣店裡已經很難在看到尋呼機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款精緻的手機。銀川市一位尋呼公司的老總無奈地說,手機和尋呼機價格越來越接近,尋呼機沒有了相對優勢,尋呼業必然滑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不可阻擋的規律。
編輯本段尋呼業能在轉型中求得生存嗎?
針對目前尋呼台紛紛關停,尋呼業務日漸萎縮的現狀,尋呼業內人士認為,尋呼業要想繼續生存發展,必須探索向股票信息、物流信息、呼叫中心等高層次、專業化服務轉型。
在西北,甘肅天馬通信有限公司早在1995年就開始探索開展股票信息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天馬尋呼已經轉型以股票信息為主要業務,並且擁有一定數量的固定用戶。
有關專家認為,相對於以前單純的"呼叫找人"業務,新的業務專業化程度更高,要求從業者具備股票、物流、企業廣告宣傳等各種專業知識。這些業務有其優勢所在,目前股民們可以用股票機接收尋呼台的信息,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上互聯網瀏覽信息,服務質量不會有大的差別,但是尋呼台每月僅收20多元的服務費,手機上網至少要600元以上,對於工薪階層來說,股票機自然是首選。
開展新的業務制約因素也很多。呼叫中心是比較被看好的一種新型業務,業內人士介紹,它是利用計算機網路和電話通信的集成技術(CTI)建立起來的一種綜合信息服務系統,能讓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盡可能多的用戶呼叫,包括用戶咨詢、查詢、訂購、投訴等等,為企業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利用呼叫中心服務,企業可以節省大量成本,這也要求今後尋呼業的從業人員必須有較高的素質。
一些曾經規模較大但現在已經關閉的尋呼台,其實都曾經嘗試過開展新業務,但大都以失敗告終。專家分析認為,失敗的原因在於:第一,缺乏明顯競爭優勢,手機信息服務功能越來越完善,凡是呼機有的功能,手機也照樣可以做到;第二,新業務的市場尚處在開拓階段,市場完全成熟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段"青黃不接"的時間里,很多尋呼台沒有開拓市場甚至是維持最起碼運營的能力。
部分專家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經營觀念的轉變,呼叫中心、股票信息,包括以後可能被開發出來的一些新業務,還是有一定發展前途的,等到時機成熟,他們或許還會重新開展這些業務。
⑵ 80年代以來,有什麼曾流行的東西現在幾乎消失了
幾十上百個吧。隨便說幾個吧。
錄音機系列,以及隨身聽,cd機,收音機,磁帶等。九幾年那會,弄個隨身聽別再要上不要太拉風。
錄像機,VCD,DVD,系列。還有碟片,膠帶。估計只有特殊行業才用的到吧。
膠片照相機。估計現在很多小朋友對拿膠捲去照相店洗照片會覺得不可思議吧。諷刺的是,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是最大的膠卷公司,柯達生產的。而隨著柯達在2013年的徹底破產,宣告膠片相機徹底告別 歷史 舞台。現在估計只有極少數發燒友手裡有膠片照相機吧。
算盤,記得我們小時候還學珠算,打百子。現在我兒子都學計算機了。或許算盤只有個別的老會計用吧。
理發的推子。曾幾何時,父母的單位裡面都用這種手動推子理發。現在都是電動的了。
各種計劃經濟時期的票證。什麼糧票,布票,油票等等。在那個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時代,各種票成了硬通貨。現在市場全面放開,有錢什麼都買的到。
九十年代末流行的產物。最早是bp機,後來是傳呼機,再後來是漢字顯示機。尋呼台,傳呼台一時風光無二。隨著手機的普及,各種
機徹底淘汰。留下來的只有那些被玩壞的梗。
知道這個的牛逼了。小時候老媽在美發店卷發的時候看到用過。各種彩色的卷在頭上。現在基本退出市場了。
其他還有很多,比如搪瓷缸子,撥號電話機,連環畫,蝙蝠衫,貼紙,體操鞋,克賽帽子,蒲扇,座鍾等等。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小時候的露天電影。
我家是魯北地區的普通農村,典型的黃土地。小時候家鄉實在落後,基本的 娛樂 設施都沒有,小孩子玩也就是夏天下河,冬天過家家。最高興的時候莫過於村裡有人家結婚了,那時候村裡還沒有電,結婚這樣的大日子都會雇一場電影表達一下喜悅和隆重。
我們小孩子早早吃完了晚飯,到有喜事的家門口看放電影的人把幕布掛到樹上,把發電機發動,那時候看著電燈都覺得格外好看。天漸漸黑了,人也都從四面八方慢慢的匯集,有好多幾公里外村子的人趕來看電影,那種場面是再也看不到了。
我出生於80年代,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
「 小霸王極樂無窮啊! 」這句開場白是多少人兒時的回憶,相信玩過的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句話。
當時買這個機子的統一借口就是為了「學習」,而真正能用到學習上的功能我完全不記得了。
那時候玩壞了許多黑白電視機,時不時出現一條波浪線,或者畫面上下左右移出電視機的邊緣,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用手拍幾下電視機就好了,拍打的時候覺得還要有手感,不是每個人都能拍好的。
如果卡帶讀不出來了,就要拿塊橡皮去擦一擦金手指,再插上 游戲 就可以讀出 游戲 了。
還記得當時也是以學習的名義買了一個錄音機,結果都是聽港台流行音樂,沒聽過多少次英語。
卡帶了就拉出來,用鉛筆穿過一邊的齒輪,通過轉動就可以把磁帶全部收回來。
不知道用零花錢買了多少這些磁帶了。
開始的時候是一個比現在機頂盒大三倍左右的錄像機,那些錄影帶像一本書那麼厚,就像是錄音機的翻版,放映的時候一圈圈轉動的聲音嘎嘎作響。
後來發展到VCD和DVD了,VCD時期經常去外面買光碟,剛開始三塊錢一張,後來到一塊錢一張。那時候基本都是買香港的電影來看,也是從那時候認識的許冠傑、謝賢、李修賢、「四大天王」、「雙周一成」、「元家班」等等,當時對香港的文化非常痴迷。
剛開始VCD可是很貴的,小城根本沒有賣,是大伯下海做生意過年的時候買回來的,當時一家人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吃完飯後在電視機前看VCD。
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這里當年可是風靡全城的小東西。
一個像牙膏類似的東西,拿一個塑料管把泡泡膠擠到管上,就可以像口香糖一樣吹出一個泡泡,還可以拿在手裡玩。
還有BP機、電話亭、閃卡機、水滸卡...等等,MP3還見過,以前賣一百多塊錢一個,甚至幾百塊,前段時間逛街看到賣20塊一個。
...
我出生於1960年代最末期,1980年代正好是我的少年和青年時代,對那個時代有著比較直觀和深刻的認識。
1980年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當時中國剛剛步入改革開放,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第一: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第一張股票、第一家個體飯店、第一支時裝模特隊等等不一而足。1980年代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啟蒙的十年,現在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1980年代全部都出現過。1980年代,人們睜開了眼睛,認識了世界,填飽了肚子,看到了曙光。
1980年代出現了以前新中國從未出現過的東西,搖滾樂、經濟特區、美國夢、留學、知識分子下海……許多年過去,當年的新生事物如今也漸漸遠去。
梳理1980年代以來消失詞典,我們驚訝地發現,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東西已飄落遠方——
1、上海牌手錶。
2、永久牌自行車。
3、上海牌轎車。
4、拉達轎車。
5、煤球。
6、大哥大。
7、娃娃雪糕。
8、蘋果牌牛仔褲。
9、BP機。
10、《讀者文摘》。
11、黑白電視機。
12、錄像帶和錄音帶。
13、錄音機。
14、縫紉機。
15、五好家庭。
16、毛線球。
17、迪斯科。
18、霹靂舞。
19、膠卷。
20、鋁飯盒。
21、洗澡票。
22、鐵皮鉛筆盒。
23、蘋果汽酒。
24、《服裝剪裁》。
25、36條腿。
26、小白兔兒童牙膏。
80年代的時候,咱們中國還比較貧窮落後,所以那個時候小孩子們玩的東西跟現在可是不太一樣嘍!
那個時候,過年最喜歡玩的就是放鞭炮。可那個時候家裡面沒有錢,不可能買一大堆鞭炮隨便放。所以,小孩子都是去小賣部買一包一百響或者幾百響的鞭炮。
找一個朝陽被風的地方,把包著鞭炮的紅紙撕開,露出裡面紅色的鞭炮。然後。把成掛的鞭炮一個一個拆開。
那個時候,我習慣一邊拆鞭炮,一邊數到底這一掛小鞭有多少個鞭炮。我發現,標注是100響的鞭炮,頂多也就是九十幾個,甚至少的時候可能只有八十幾個。
總之,是存在偷工減料現象的。
拆散後點起一支煙,或者是一根香。如果這兩樣東西都沒有,也可以用高粱桿兒的瓤來當作點小鞭的引火。具體操作是,把高粱桿兒的外皮剝去,裡面的就是瓤了,乾燥的瓤和香差不多,點上以後不會起火苗,但是會一直燃燒,很適合點小鞭。
(高粱桿兒)
不過高粱桿的瓤燃燒的非常快,如果風比較大的話,一會兒就會燒去大半,所以必須要多備幾個放在背風的地方。
然後,就可以放鞭炮了。點燃一個小鞭,聽著火捻發出「嘶嘶」的聲音,然後迅速把它向遠處扔去,只聽「啪」的一聲,炸開了!
有的時候,我火葯捻燃燒的比較快,還沒等把小鞭扔出去,就在手邊爆炸了,經常將手炸的生疼。
不過這個時候很少會感到害怕,反而覺得很興奮。有時候和小夥伴一起比誰的膽子更大,故意等一下再把我扔出去。誰要是贏了比拿到壓歲錢還要高興,因為畢竟壓歲錢在手裡還沒焐熱,就會被家長以各種手段要去。
當然,我的膽子比較小買的小鞭威力都不大,有些虎了吧唧的小孩比較喜歡買威力大的鞭炮,每年都有人把手炸傷。所以,等到開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學校里有的小孩手上纏著紗布。
最近這些年,放鞭炮的越來越少了。同時,對於小孩們來說,他們有了更多的消遣手段,也就沒有興趣放鞭炮了。
兒時這種放鞭炮的習俗註定會逐漸消失了。
我是90年的,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那些 游戲 。
那時候不像現在,手機、電腦、網路這么發達,家裡也窮,課間、放學後的時間,都是在那些樂此不疲的 游戲 中結束的。
跳皮筋雖然是女孩子玩的多,但男孩子也有參與的,我小時候就時不時會參加,只是水平實在不好,但是跳房子就比較擅長。
說起跳房子,那時候也是很流行,主要是隨時隨地,拿粉筆或者樹枝,在地上畫幾個方格,就能玩。
這個 游戲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這么叫,但這個真的是我小時候最痴迷的之一了,類似的還有火柴皮。
還記得那時候,為了贏,真是手都能拍腫,現在想起來,其實就是些廢紙和沒用的火柴皮,但那時候就是玩的很起勁,當個寶一樣。
相比起來,彈珠可是要成本的,所以,有時候玩輸了,還會哭鼻子。也有耍賴的,還有打架的,反正是「 為它痴迷為它狂 」吧。
這是一個相對來說,不費體力,算是腦力的 游戲 了,在課堂上就可以玩了。
類似的還有「紙豬腳」:
一打開回憶,小時候玩過的那些 游戲 ,就會一股腦冒出來,其實遠遠不止上面所列舉的那些,還有丟沙包呀、彈弓呀、橡皮筋呀,應該是一代人的回憶,這也是跟時代有關系吧。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他那時候的流行 游戲 ,如今回想起來,也只能懷戀了呀。
85年的報道,順便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80後,曾經被稱為「被拋棄的一代」。大學畢業剛好趕上不分配,高考趕上擴招,中年遇到房價瘋漲。但是再怎麼「被拋棄」,我們最終還是成為了 社會 發展的中堅力量。現在回看80年代,不論怎麼樣,它都記錄了我們的時光。說到曾經的流行,如今的幾乎消失,我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小霸王! 成龍代言的一款風靡全中國的 游戲 機。我相信大部分80後都玩過這款 游戲 機。印象最深的 游戲 是《重裝機兵》,一個收集戰車的回合制 游戲 。另外一個就是《三國志》,是我接觸了第一個三國 游戲 。
接下來是 GBGBA,日本的掌機 ,代表 游戲 寵物小精靈,也正是這款掌機讓我認識了皮卡丘。還有就是其中的戀愛 游戲 《心跳回憶》,藤崎詩織還是沒追到,追到了紐緒結奈(科學狂人)和看攻略追到的伊集院麗,隱藏人物館林見晴總是打不通。
世嘉土星, 仙劍奇俠傳就是在土星上玩了。為了不讓林月如死,嘗試了無數遍都無法改變結局。之後看到胡歌的仙劍,對於結局依舊耿耿於懷。
最後就是 街機 了,拳王97、98,侍魂,三國戰記的流行,就是街機的鼎盛時期,現在已經幾乎沒人玩了。
錄像機。 當年能有錄像機,能借錄像帶看的家庭,都是土豪家庭。那時候錄像機剛進大陸,大家都以有錄像機為榮。
膠卷相機。 我小時候的照片,都是膠卷曬出來的。每次去玩,父親都會找有相機的朋友一起帶相機幫照相。感謝當年父親的朋友,為我和父親留下了許多照片,可以讓我的孩子能看到爺爺的模樣。
接著是 磁帶 ,我記得當年喜歡錄歌,就是用空白的磁帶錄下自己喜歡的歌。我初中時一個同學,通宵幫我錄了一盒,我至今仍記得他的這份情。
後面就發展到 CD和VCD ,這些在電腦的普及後也逐步被淘汰了。
每個時代的更替,都代表著舊時代流行的消亡。這是必然的結果,我們無法阻止。只要我們在回憶談論時,依然能津津有味,就可以了。
二八永久鳳凰自行車,上海牌手錶,雙開門大衣櫃,台式電腦,收錄機,盒式磁帶,BP機,MP3,膠片照相機,解放鞋,雪花膏,大寶SOD蜜,101生發水,磁條銀行卡,現金,台式列印機,光碟,刻錄機,DVD放像機,喇叭褲,連衣裙,蛤蟆鏡,蜂花洗發液護發素,無打火燃氣灶,壓力鍋,三節頭皮鞋,北京黃色小巴,紙質公交車票,小麵包車,人力三輪板車,報刊攤,西瓜攤,收破爛的小販,街頭公共廁所,隨意橫穿馬路的行人,隨地吐痰的人,編織行李袋,鬧鍾,電池手電筒,鋁制鍋碗勺,炒股的散戶,掛歷,顯像管電視機,短波收音機,塑紙地板,節能燈管,單缸洗衣機,萬寶雙門電冰箱,電風扇,的確良上衣褲子,北冰洋汽水,5分錢的小豆冰棍兒,小商品市場,中華牙膏,紅雙喜球拍,紅雙喜乒乓球,蒸汽機車,普通銀幕電影,練氣功,春節打長途電話發簡訊互致問候,夏天去頤和園什剎海後海游泳,雨後挖知了猴,夏天用涼水泡西瓜,用洗衣粉洗衣服,給嬰兒吃國產奶粉,把服務員稱小姐,對陌生人稱師傅,糧票,集郵,國營百貨商店,糧店,隨時隨處叼根煙卷的人,放學後開心玩耍的兒童,
還有很多很多,雖然僅僅過去了30年,但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那時的眼光看現在,現在的生活真是不可思議。
曾經風迷80年代的是三轉一響帶咔嚓,有條件的家庭是必備,就像現在的彩禮。
三轉:上海手錶、永久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現在老家還有一台縫紉機,依然能用,小時候的衣服基本上是媽媽做的)。
一響:錄音機。
咔嚓:是指相機快門的聲音,海鷗牌是當時的主角,拿著它去公園,絕對是全園的焦點!!
老三大件的風光早已不在,名氣大不如前,一轉也幾乎絕跡了,咔嚓已淪為小眾,或許只有在專業人士和收藏愛好者那裡才能見到。
在我們生活中消失的,第一個圖像的照片的形式,照片,交卷照片沒有了,雖然我們現在有更多的照片了,卻保存下來的沒有以前多了,因為沒有影集了。沒有幾個人再去洗照片存影集里,都是在手機里,手機壞了,換新手機重新照,不再珍視照片。你能找到八幾年九幾年照片,你能找到2012年照片嗎?很難了。技術革新了,心態也隨之變化了。
第二個,聽音樂的介質,音樂應該大眾最普遍的 娛樂 活動之一了。以前唱機磁帶碟,多少有點儀式感,聽的內容沒有現在的隨心所欲,想聽什麼哇哇就來,以上再土豪的主也有局限,也就更加專注。且不論音質,那都是虛無或者專業范疇。我們現在很少一個歌單曲回放幾十次幾百次,聽到深入到骨子裡去。但我們聽到老歌,回有回首到特定場景里的代入感,悲喜離歡。聽到一首歌前奏,接著知道歌名歌詞,甚至MV的一幕一幕。
第三,純粹,專注。缺少專注和純粹。就說這幾句吧。
⑶ bb機是什麼年代用的
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第一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20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出現了傳呼機。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需求的增大,1990年開始,傳呼台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傳呼市場的繁榮,使各傳呼台之間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
1993年、1994年時,手機開始慢慢出現。1995年下半年開始,傳呼業務在手機強大的攻勢下,逐漸敗下陣來,傳呼用戶開始不再增加。
1996年開始出現下滑,用戶減少,傳呼台數量也急劇下降。2005年以後,尋呼機淡出中國的舞台。
(3)日本bp機有多少人記得擴展閱讀:
1983年上海用戶使用的只是模擬信號BP機,用戶只能接受呼叫信號,需致電尋呼台才能查詢到回電號碼。次年在廣州開通的數字尋呼台,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早期的BP機全是進口產品,品牌包括摩托羅拉、松下等。後來,國內企業浪潮與摩托羅拉合作,開發出漢字BP機,讓用戶不用滿大街找電話就可以知道呼叫內容。
隨著價格的一再降低,到上世紀90年代末,BP機已經是一個普及化程度很高的產品。但作為第一代的即時通訊工具,BP機更像一個過渡的角色,隨著手機的普及,BP機逐漸退出市場。但是,人們已經離不開即時通訊工具,手機、MSN或QQ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⑷ 現在還有人用BP機嗎當初的那些BP尋呼台都干什麼去了當初都說是終身免費服務的啊~~
報道過的,你網路 最後一個BP機用戶 就知道了,我記得是廣州人,得了十幾萬的賠償吧,然後那些設施都拆除了。
⑸ 什麼是BB機啊
BB機,也叫「尋呼機」,是一種無線尋呼系統中的被叫用戶接收機。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尋呼機,取名為BellBoy。
BB機由超外差接收機、解碼器、控制和顯示等部分組成。它從基站發射的尋呼信號和干擾中選擇出所需接收的有用信號,恢復成原來尋呼本機的基帶信號,並產生音響(或振動)和顯示數字(或字母、漢字)消息。
BB機體積小、重量輕、價格廉和功耗低。尋呼機從接收數字、簡單短語消息到接收漢字、文件、通知、股票市場等廣泛業務,乃至可作為電報、數據網的終端。漢字顯示或數字顯示尋呼機的靈敏度優於10μV/m或5μV/m;鄰頻道選擇性優於60dB(VHF頻段);數字顯示位長不少於12位;平均無故障時間不少於3萬小時。
(5)日本bp機有多少人記得擴展閱讀:
BB機中國發展歷史
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第一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20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出現了傳呼機。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需求的增大,1990年開始,傳呼台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傳呼市場的繁榮,使各傳呼台之間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
1993年、1994年時,手機開始慢慢出現。1995年下半年開始,傳呼業務在手機強大的攻勢下,逐漸敗下陣來,傳呼用戶開始不再增加。1996年開始出現下滑,用戶減少,傳呼台數量也急劇下降。2005年以後,尋呼機漸漸淡出中國的舞台。
BB機運行匯接方式
BB機有人工匯接和自動匯接兩種方式,對應的尋呼台稱為人工尋呼台和自動尋呼台。人工尋呼台需要人工操作把這些信息編碼經過發射機發出信號。自動尋呼台根據來電話的線路號,自動查出尋呼人的電話號碼並同時發送出去,這樣被尋呼人就知道是哪部電話尋呼的。
經常使用的尋呼機分為兩類:數字尋呼機和中文尋呼機。數字尋呼機小巧、價格低、實用。中文尋呼機直接顯示漢字,信息容易識別。
⑹ 你知道那個年代使用bp機呀
1983年,上海開通國內第一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
從BP機開始的即時通信,將人們帶入了沒有時空距離的年代,時時處處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讓人無處可藏。人們對它愛恨交加,但已離不開它。
演化路線圖
模擬BP機→數字BP機、漢字BP機→手機、MSN等其他即時通訊工具
1983年上海用戶使用的只是模擬信號BP機,用戶只能接受呼叫信號,需致電尋呼台才能查詢到回電號碼。次年在廣州開通的數字尋呼台,才解決了這個難題。早期的BP機全是進口產品,品牌包括摩托羅拉、松下等。後來,國內企業浪潮與摩托羅拉合作,開發出漢字BP機,讓用戶不用滿大街找電話就可以知道呼叫內容。
隨著價格的一再降低,到上世紀90年代末,BP機已經是一個普及化程度很高的產品。但作為第一代的即時通訊工具,BP機更像一個過渡的角色,隨著手機的普及,BP機逐漸退出市場。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離不開即時通訊工具,手機、MSN或QQ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先驅紀念碑
BP機最早的品牌擁有者之一的摩托羅拉,藉助BP機和模擬手機建立的品牌認知,至今還在目前最主流的即時通訊工具——2G手機領域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
競跑眾生相
國內第一個尋呼信號是從上海華僑商店的一間盥洗室內發出的,最初只有一個尋呼座席,當時是為第五屆全運會在上海舉行而開通的尋呼服務,只有30多個用戶。
傳播印象派 「有事CALL我!」
BP機只能接收無線電信號,不能發送信號,所以是單方向的移動通信工具。
普通型的數字尋呼機,外型小巧,比一包香煙還小,可以方便地放在衣袋中或者別在腰間。一旦收到尋呼信號,它會發出幾聲輕微的「B—,B—」聲,提醒人注意。為了不幹擾別人,也可以關上聲音開關,尋呼機只是發出一陣陣機械振動,就像按摩器那樣的輕微顫動,只有攜帶者本人才能感覺得到。尋呼機收到信號後,液晶屏幕上會顯示出一些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元,它們表示電話號碼和簡短話語。顯示英文字元,使中國人用起來不方便,於是又有了漢字顯示BP機。這種BP機不但能顯示電話號碼,同時也可傳輸簡單信息。有些專業台還可以發布一些專業信息,如農業尋呼台發布當天的糧食價格和蔬菜、種子的價格等。到了夏天,人們還可以通過BP機知道西瓜的價格,這種BP機具有多種功能,普遍受到歡迎。
目前有各種各樣的BP機,光是它的外型就有十幾種。有的像一個袖珍日記本,小巧玲瓏;有的像一張卡片,十分輕便;也有的像支圓珠筆,可以插在上衣口袋裡;有的甚至做成胸花、項鏈,掛在胸前。還有的和手錶合為一體,帶在手上,平時計時,有人尋呼時又成了個BP機。
圖中是一個女孩尋呼朋友的通信過。
女孩通過有線電話撥了尋呼台的號碼,電話接通後,她告訴話務員她要尋呼的BP機號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然後,掛機等候。尋呼台的話務員馬上將以上信息輸入計算機,發射機便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向空中自動發出呼叫信息。
你可能會問,既然尋呼台發射的無線電波能覆蓋一定的區域,那麼,這一區域內的BP機為什麼只能收到對自己的呼叫,而收不到尋呼其它人的信號呢?
原來,各個BP機都有自己的號碼,貯存在尋呼台的計算機上。尋呼台發出的信息帶有這個號碼,只能啟動相應的BP機,對別的BP機沒有作用。這就像郵遞員,按照用戶的門牌號送信,不會錯的。
女孩的朋友聽到「B—,B—」聲音後,打開顯示開關,屏上出現了要求回電的號碼,於是,她的朋友就可以在附近找部電話,來和女孩通話。
我國的公共尋呼台號碼是126和127,也有一些專業尋呼台,號碼是7位數或者6位數。126和127都是公用台,但是使用方法有所不同。126台是由話務員應答接續的,它是人工尋呼台,而127則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叫自動尋呼台。上面女孩使用的是人工尋呼台。如果要通過127台尋呼,電話接通後,聽到的只是事先錄好的提示語,如「請繼續撥號」等。接著你就要把被尋呼的號碼通過你手中電話機的按鍵發出去。尋呼台的計算機收下這些信號後,經過核對,就在無線信道中發出尋呼。
有的尋呼設備還和家裡的電話機相聯。電話鈴響後經過一定時間如果沒人接,打來的電話就會自動轉到尋呼台。
尋呼機體積小,重量輕,而且價格便宜,使用方便,這使它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醫生到病房巡診時,身邊可以攜帶BP機。假如手術室有急救病人,需要醫生立即返回,可以使用BP機呼叫。如果還需要助手、護士、麻醉師等配合,尋呼台的特殊尋呼功能——群呼,就會「一聲令下」,召集所有被尋呼者,而不必個別通知了。
建築工地的指揮員和工程師經常在現場工作,配備尋呼機後,無論他們走到哪裡,如果有急事,通過尋呼台可以立即找到他們。
在大飯店裡,人們可以通過內部尋呼台尋找服務員或飯店領班。商店和公司的經理可以通過尋呼台,尋找在外辦事的采購員。
尋呼機也可以開展漫遊業務,這和行動電話中的漫遊差不多。當你到外地出差時,不必擔心別人找不到你,因為人們可以通過當地的尋呼台呼叫你。
如今擁有BP機的人越來越多,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會聽到BP機發出的聲響。人們自豪地拍著腰間的「電蛐蛐」說:「有了它可真方便!」
在日本西南部的一個牧場里,連奶牛也有幸帶上了BP機。牧場主為了便於管理牛隻,想出了使用尋呼機的奇招。放牧時,每頭奶牛的脖子都掛上一隻BP機,當BP機發出呼叫聲時,奶牛聞聲便會「自覺地」從牧場回到牛棚
⑺ 請問 現在還有人用BP機嗎
有啊,有些富人,名人怕人騷擾還用bp機。特殊職業的也用,比如很多消防隊員還在用bp機。辦證的有的也用著呢~~另外一些電台,報紙等媒體和讀者搞活動時,還用著bp機運營商的服務,聯合搞活動。
基本上沒什麼人用了,有些用的都是有特殊目的,防騷擾了等,和商業應用。
大連還有,哪次報紙作了篇專訪,老闆舉了些例子,還是有些市場滴,勉強能活下去,也算是轉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仍然在經營尋呼業主要是「國訊」和「足球通」兩個台,經營的內容以傳遞信息為主。雖然尋呼機退出歷史舞台是必然的,但在信息傳遞方面的優勢不能忽視。
據悉,由於受到手機和網路的影響,在BP使用率銳減的今天,所剩無幾的一兩個CALL台也以經營傳遞各類信息為主,每月的月租費也從鼎盛時期的85元、50多元降到目前的30元以內。
國訊公司曾經是廣州尋呼行業的佼佼者。1994年,國訊建台僅僅4個月,就創下了BP機台月銷量超一萬的業績。物換星移,國訊的傳呼業務也不復往昔榮光。但憑借在足彩、股市和外匯領域的增值服務,國訊依然維系著一群忠實用戶。這群人,也是廣州最後一群BP機使用者。
記者來到中山二路80號的國訊大廈,這里的一樓早已是手機賣場。在二樓的「優惠中心」,記者看到,這里提供足彩、股票和外匯尋呼服務。整個「優惠中心」只有兩名營業員。
在樓梯口,一男子剛剛購買一台國訊的「股市牛」BP機。記者問此種BP機與手機定製股市信息有何不同,他說:「這種BP機裡面有專門為炒股設計的操作系統,門類齊全,每種信息都一目瞭然。」記者問,不是有專門炒股的掌上電腦嗎?他說:「那東西太貴,體積又大,沒有BP機攜帶方便。」
⑻ 請問BB機是怎麼用的
bp機只有接收功能 沒有發信功能 接收功能同手機簡訊 你要呼叫別人的時候就打尋呼台 然後就有人接聽問你要呼叫什麼號碼 如果bp機比較高級有中文顯示功能 她還會問你要留什麼言(有字數限制) 如果沒有中文顯示功能 對方bp機就只是顯示你的電話號碼 表示這個號碼在呼叫他 然後他就得滿大街跑去找公用電話給你回電話~~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