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富士康的員工那麼多
A. 為什麼富士康那麼多人自身啊
自2002年以來,我一直在這種代工廠工作,也許我的敘述能為你解開心中的謎團有所幫助。
首先,必須要說說他們的傭工制度。員工的工資是底薪(一定是當地的最低工資,深圳900元)+加班費。如果你不選擇加班,你的薪水就是900元,還要被扣掉一些社保費,還剩800多元了,物價如此之高的今天,這點錢能做什麼,不用我說。即使這樣,加不加班也不是你選擇的,因為要生產,你選擇不加班,你可能很快被踢出公司。所以對員工來說,其實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加班(基本上每天工作都是十二個小時)我所在的企業,員工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一個月一天不休息再也正常不過了,很多員工還是站著工作的(這套是跟日本人學的,公司的管理層說這樣能提高工作效率)。當然,為了取得更好的收入,員工是希望加班的,甚至說是渴望加班,沒班加他們是很不開心的。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驚嘆當代資本家的智慧了:讓你自願地、渴望地加班。這個外國人感到迷惑,甚至國人都不相信的事情,它偏偏都是真的。
他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這群人的特性是,有夢想的、有興趣愛好、朝氣蓬勃的。這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年齡,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珍貴的年齡。但是,在這種工廠(不僅僅是富士康),他們完全變成了一個「機器人」,夢想被擊的粉碎,他們失去了活力,他們的青春在生產線上枯萎、凋零,而換取的只是微薄的薪水。他們也想逃離富士康,但是,能去哪裡呢???,哪裡都是被殘酷的剝削,被壓榨。相比之下富士康還算上好點的,因為富士康還是遵守勞動法的,加班了還是依法付給加班費的。面對林立的高樓大廈、堵塞道路的各種轎車,想想自己微薄的工資、毫無希望的前途,牛馬一般的生活。何談快樂幸福?何談人生意義?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們又能如何擺脫?自殺!
不可否人,自殺者都是心裡比較脆弱的,工作時間不是很久的,有些是喜歡思考的。工作久了,你就會接受了這些現實,你就沒思想了(公司最喜歡這樣的員工),只知道重復的工作、加班,人已經完全變成了「機器人」,牛吃的再少,幹活再累,牛也不會去自殺的,就是因為牛不會「思考」。
富士康是整個農民工現狀的縮影,之所以把富士康推到了風口浪尖是因為富士康實在是太大了。由於媒體和社會的關注,那些徘徊在自殺邊緣的富士康員工順勢跳樓而下又加劇了悲劇的發生。員工自殺在各個地方都發生著,只是擁有80萬人的富士康更加矚目罷了。
所以我們關注富士康跳樓問題,不能將眼睛僅局限於富士康,而要關注到整個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甚至包括一些剛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群體,了解和改變他們的生存狀況,給他們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切實改善大學的教學質量(目前大部分大專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垃圾,就業難和這個有很大關系,就業難和高學費又使的青少年不願意讀書而加入到低技能的農民工行列)。真正舉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大旗,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改變我國長期從事低端製造業的局面。GDP應該和百姓的收入接軌,這么多年來,普通民眾工資增長被GDP增速遠遠拋在了後面,甚至連CPI也跑不過,也就是說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居民的收入相對是倒退的,幸福感自然缺失。國家應該把經濟的血液從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中抽調回來,用於鼓勵創業,鼓勵中小企業發展,鼓勵消費。優秀的中小企業多了,就改變了就業難的狀況,改變了工資偏低的局面。勞動者有錢消費,第三產業也起來了,內需起來了,國民經濟就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外國或者外地區的企業在本國或者本地區都是「以人為本」的,善待員工的;到了中國大陸就變成了貪婪的壓榨勞工的血汗,令人深思。一個國家如果國民都趴在地上,國家站起來又有何意義?中國人如此勤勞卻不富有,中國人民何時能夠受人尊敬,真正站起來……???期待中……
B. 富士康明明是台灣的 怎麼那麼多人說它是日本的企業啊
企業的歸屬,取決於公司的控股股東,如果控股股東是日本的,或者資金來源於日本,就決定的企業的性質。
公司的地理位置不代表公司的所有者的國籍。
很多企業已經不是中國的了,如:中華牙膏、匯源,等等,企業的實際控股方已經轉為了國外的人,或者資本。
C. 為什麼富士康有那麼多人去,卻還年年在招人
導讀:說起富士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的朋友應該都在富士康上過班,因為富士康的員工太多了,全球上百萬的員工,作為世界五百強,實力還是有的。但是我們應該也聽說過富士康經常性的都在招人,什麼原因導致富士康一直都在招人呢?近日和一位在富士康上班的打工妹聊天,她說出了她的看法,具體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阿欣是一位90後,她在富士康做了三年多的時間了,今年她打算繼續去富士康上班,雖然說年前的時候有很多人離職,但是阿欣覺得富士康和其他的公司比優勢還是很大的,至少這么大的公司,不會拖欠工資。因為阿欣以前遇到一家公司,工作了幾個月都沒有拿到工資,最後年底的時候才拿到工資,那種感覺真的是非常的難受,找人都不知道找誰去,老闆整天都不在公司。所以阿欣覺得,雖然說富士康的工資不算是很高,但是至少比較安全。
阿欣說富士康才開始上班,現在在到處招工,很多在富士康上班的人都在介紹身邊的朋友進去,因為介紹人進去可以拿到獎勵。
望採納謝謝
D. 富士康為什麼這么多員工
都是為了賺錢。富士康招聘的人的歲數更大的集中在35-45之間,這部分很大一部分都是想賺點錢為孩子存點錢,沒有太高的文化,被社會洗禮過,最能吃苦。
E. 為什麼富士康每年都能招到幾萬人
說到電子產品的代工,富士康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了,富士康是國內最大的代工廠,每年也都能賺幾十個億,甚至是幾百個億,富士康廠區內的員工就有幾萬名員工,雖然富士康每年賺的錢很多,但是給員工的工資卻不多,大家也都知道富士康是國內典型的勞動力工廠,基本上平均也就2000元左右的工資,那麼為什麼富士康那麼低的工資,還是有人去呢?每年還是能招到幾萬名員工呢?小編和大家來分享一下。
富士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富士康雖然被很多人成為是血汗工廠,壓榨工廠,但是從這個社會的就業上來看,富士康還是有他的積極意義的,社會分工的不同不能代表職業的貴賤,每一份職業都是社會需要的,都有自己的價值。
富士康每年都會招幾萬名員工進廠工作,對於社會就業來講緩解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而這部分恰恰又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作,因為知識水平不高,沒什麼能力,只能幹一點簡單的工作,雖然富士康的工資低,但是至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生存下去。
F. 富士康的工作輕松嗎為什麼每年都有那麼多人進富士康
相信很多的人都去過富士康打工,因為富士康的門檻比較低,而且不需要什麼技術,只要能幹活就行,所以吸引了很多的打工族。富士康的工作說輕松也不輕松,只有去過的人才知道。工作不是很累,但是每天上班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枯燥,流水線的工作都是這樣。遇到加班的時候整個人的身體都非常的乏,盡管如此,還是吸引了很多的人每年都去富士康。
一:門檻比較低。
很多有正經工作的人或者是學歷比較高的人都是不願意去富士康的,因為富士康的工作太單調無聊了,但是正是因為去富士康的門檻比較低,所以很多沒有學歷的,找不上工作的人都會選擇去富士康發展,起碼每個月只要工作了就會有收入,比坐在家裡面沒有錢花強,所以就算是工作再無聊,也有很多的人去。
不過,富士康雖然說每年去的人很多,流動性是非常大的,一般去富士康都待不了很長的時間。大部分人都是去掙幾個月錢就走了。
G. 富士康急招20萬人,究竟是為何
因為蘋果13的出貨量超過預期,富士康急需招人保證蘋果13的生產線正常運作。
富士康隸屬於上市集團鴻海精密,在一般人對富士康的認知中,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是工廠,但是卻不知道富士康是做什麼的工廠。富士康的主營業務是3C和半導體設備的製造,也就是代工,幫助其他企業加工一些諸如手機、晶元這樣的產品。
而富士康最知名的就是幫助蘋果公司做代工,這要追溯到上世界80年代。恰逢我國迎來改革開放的紅利,伴隨著市場經濟,各類工業經濟體迅速的發展起來。因為我國人口數量巨大,初期以密集型的製造業發展較快,並且由於是剛剛開發市場經濟,整體工人的薪資在世界上處於較低的水平。
H. 為什麼富士康經常招人
1,因為富士康屬於科技服務產業,大家知道的就是富士康為蘋果待產,每年到了蘋果產品推出新款的時候,富士康就會加班加點,而因為工作量大,工作任務單一而繁重,長期都坐在生產線上重復同一種動作,所以人比較疲憊。而蘋果賣得有多火,富士康就有多忙,所以有些人受不了就會選擇離開,來的人多,走的人也多。所以也就天天在招工了。
富士康是私營企業,目的在於盈利,無論哪一個私營企業,待遇與福利是與工作能力,價值成正比的,本事越大越賺錢。每個人都必須為企業帶來大於自己付出的勞動利益,企業才能夠從剩餘價值中賺取更多。
雖然一次性可以招夠人,但是過不了多久又會有很多人離開,還得重新招人。所以不如長期保持招人狀態,每天都去招聘員工就好了。
2、一些中介機構招人,會有提成,所以不少個人或者機構喜歡幫富士康招人
在一些中介機構或者網路上,經常會有個人名義來招聘富士康員工。這些人有些是內部員工,有的是專門靠幫富士康招人賺錢的,甚至已經形成產業鏈,而且介紹一個人提成不低,小編家裡的一個村民就是靠著給富士康招人發了一筆財。因為富士康是大企業嗎,比較有名,而且又不缺業務,只要肯干,多加班也能掙一些錢,相比其他公司會好一些,負責招聘的人會這樣來說服打工者,這樣一方面不但收取富士康的介紹費,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求職者收取介紹費,真是兩頭都有油水!
有些黑心中介,甚至直接代發員工工資,這樣可以從中扣些工資下來,賺到的錢更加多。總之,富士康招聘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已經存在了很久,建議求職者直接到富士康招聘中心面試就可以了,不用交中介費用的。
不管怎樣富士康對於打工者來說,終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無休止的加班,單調的生活,封閉的環境,都不適合年輕人的長久發展,選擇到富士康只能作為短期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