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武士古代叫什麼

日本武士古代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23 03:46:49

⑴ 為什麼samurai要翻譯成日本武士

日本的武士這一族群實際上有兩種名稱:一是「侍」(さむらいsamurai),二是」武士「(ぶしbushi),二詞同義。中文翻譯是基於後者,因此做」日本武士「。

且,日本」士道「真正形成嚴格規章的時代是江戶幕府建立後,在這之前的戰國時代,下克上、一生事多主並不被視作多麼下作(雖然也不被視為多麼正確),但是進入江戶時代之後就都被嚴令禁止了。

基本信息

文字、書寫方式、書本(紙張等)上的表現方式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和人所使用的語言。雖然並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海外日裔人群,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

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⑵ 歷史上有名的日本武士浪人

真田信繁:1615年5月7日(49歲) 沖田總司:1868年5月30日(26歲) 河上彥齋:1871年(38歲) 岡田以藏:1865年5月11日(28歲) 中村半次郎:1877年9月24日(40歲) 土方歲三:1869年5月11日(35歲) 田中新兵衛:1863年5月20日(23歲) 近藤勇:1868年4月25日(34歲) 桂 小五郎:1877年5月26日(45歲) 真田幸村(又名真田信繁、豐臣信繁) (1567~1615),死於1615年5月7日,終年49歲 身世:信濃豪族真田家的次男,永祿十年(1567)生於甲府,是武藤喜兵衛(即真田昌幸,其時21歲)的次子。幼名御弁丸,後改稱源二郎。他的長兄是源三郎,後來的松代藩藩祖真田信幸。 生平:上田城攻防戰後,信繁被從上杉家召回,作為豐臣家的人質到了大坂城。豐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的才能,授予從五位左衛門佐的官位,並賜豐臣姓,並且讓他擔任近侍。信繁後娶了五奉行之一的大谷吉繼的女兒。慶長五年,昌幸、信繁父子則越過赤城山麓返回上田城籠城,不久後即發生關原之戰,當時的信繁年僅三十四歲。當年十二月真田父子被流放到紀州居住在蓮華定院,也就是世人傳說的高野山麓九度山村。慶長十九年(1614)十月,豐臣向信繁送去黃金二百枚,銀三十貫以及土產等物品,懇請幸村進入大坂城。此時的真田信繁,四十八歲。十月十日,信繁入大坂城並對豐臣家給自己這樣一個表現的機會感激不已。慶長十九年十二月四日,冬之陣以真田勢全面勝利而告終。 辭世:元和元年(1615)五月五日,大坂夏之陣爆發。五月七日,大坂方挑起了最後的決戰。但是由於兵力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信繁兵盡,在茶臼山北部的安居天神附近討死。享年四十九歲。

⑶ 武士在日語里念什麼

武士的假名:[ぶし] 羅馬音:[bushi]

【名詞】

1、武士。(武芸を持ち、軍事にたずさわったもの。侍。)

2、(古代、宮廷を守る)兵士。衛士(えじ)。

短語:

1、武士債券さむらいぼんど

2、武士偶人かぶとにんぎょう

3、武士家族弓矢取り

4、武士敗類犬ざむらい

5、北面武士北面の武士

(3)日本武士古代叫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語境不同武士還可以說成たけし或者もののふ

1、たけし

羅馬音:takeshi

中文:武士(地名)

例句:

「自分の中では」は、當時のたけしさんのように気持ちの整理がついた狀態など、微妙な胸中を說明する表現だった。

「我本人」的說法,反映了當時的北武整理了自己的情緒之後,微妙地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

2、もののふ

羅馬音:mononofu

中文:武士;日本地名。

例句:

もののふの家に生まれる。

出生在武士世家。

⑷ 介紹一下日本武士及武士階級

日本武士簡介:

日本武士(日文中的侍者、貼身隨從)。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

許多史料記載武士來源於中國。然後到日本後入鄉隨俗改叫做武士。

一個西方人以旁觀者的眼光這樣描述武士道:「為榮譽而殺戮,對受懲者和失敗者寬大,對卑鄙和營利的人毫不留情,主要欣賞生活中人為的詩 情畫意的藝術美和死後冥府的月光般的清幽世界,這就是武士道。」武士集團最後集中在源氏和平氏兩大家庭之下。

源氏和平氏都是皇族之後。源氏起源於814年,嵯峨天皇向諸皇子的賜姓,稱源朝臣。自此之後,從淳和到三條的14代天皇都相繼向子孫賜姓源氏。諸多源氏中以清和源氏最著名,這一支源氏始於961年清和天皇的孫子源經基,長期以關西為基地。

平氏也是皇族的賜姓,有桓武、仁明、文德、光孝等四支平氏家族。其中桓武平氏勢力最強,其始祖起源於桓武天皇曾孫高望王,世代居住在關東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武士

⑸ 古代的日本武士,他們在日本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過。雖然聽起來有點像「武術家」,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止於此。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類似身份的階層。但是為什麼叫「武士」?

其實「武士」的意思在一開始就是「武官」,日本平安時期(中國隋唐時期)開始實行法制。有了國家法制,自然有比較正規的軍隊。平安以前,除了奴隸,所有自由人都有被皇帝徵召的責任和義務。這種職業軍隊不得不自給自足,所以很多人無法回到家鄉,而是選擇在當地定居。這就是所謂的「防民」,平安初期桓武天皇因防民不正,給農民帶來巨大負擔而將其廢除。

日本人經常偽裝成「武士」。日本武士在歷史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吳恆皇帝建立了一支相對正規的軍隊,但在古代,封建最高統治者往往只與豪族合作,日本也是如此。皇帝向當地貴族家庭尋求幫助,並提議將「征夷將軍」的頭銜授予任何能夠代替自己討伐北本州(那裡的大和政權尚未統治,由當地土著夏夷人控制)的當地勢力。這些貴族家庭,精於弓馬和馬,很快成為皇帝用來消滅抵抗力量的工具。

現在軍人已經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了,日本的武士制,全職軍人,已經開始流行了。另外,一堆世家大族也有自己的武裝保衛領主的庄園,地位自然也比較高。

元日戰爭末期,日本武士總是在元軍的子彈下沖鋒。(《蒙古畫》,鐮倉幕府武士武崎吉昌1293年畫)

值得注意的是,從貴族中招募精銳部隊幾乎是古典政權的做法,比如新羅的華郎,明軍的「北京營」,歐洲國家的貴族軍官...因為在一個嚴格的等級社會里,軍事權力必須由統治階級壟斷,這樣統治者才能放心。

由於日本的特殊情況,軍屬開始控制政權,天皇逐漸成為「虛擬君主」。12世紀末,武士首領袁賴朝成為「征夷將軍」,並創立幕府指揮天下軍政,標志著武士時代的到來,也就是說,「武士」從「官」這個職業成為統治階級。

眾所周知,封建時代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地主階級控制土地資源和農民。日本武士其實有點像中國的「地主階級」,日本最高統治者「幕府將軍」(也是級別最高的武士)是大地主(中國皇帝也是)。

由於日本的國情(山多,全國各部門差距比較大,中央集權弱),名門望族多,大名鼎鼎。這些人被一個一個的分成武士團,這些武士掌握了土地資源,成為事實上的地主。

這不僅是日本,也是歐洲,但歐洲不叫「武士」,叫「騎士」。

理論上日本武士必須文武雙全。除了擅長日本劍術、馬術、射箭等武術外,還必須讀書、學習漢語、練字、大做文章;尤其是兵法和軍事戰略要掌握。道德,正直,勇氣也是評價的。

如果一些武士道高手吃虧了怎麼辦?武士如果失去了主人,就會變成「浪人」。

「武士」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山城」、「武士道」等等,這是真的。日本歷史上,除了貴族,只有武士可以佩戴長刀,普通平民無權使用。所謂「武士道」,其實就是統治階級所遵循的「道德」。但這不是武士最根本的特徵。武士最根本的特點就是完全失業。

說起「忍者」,忍者不屬於武士階層,只是名義下收編的雇傭人員,一般只有平民身份。高級忍者相當於下士,所以社會地位比武士低。雖然有一部分忍者確實有軍士的身份,但嚴格來說只屬於幕府特工或者忍者組織的頭目。

但是?眾所周知,世事無常。如果說中國晚清很多旗手也生活在貧困之中,一些日本武士就慘了。江戶時代以後,很多中下層武士也是衣食無著(中國也有很多中小地主破產)。他們以鄉村教師和醫生為生,有些人被迫跑去當和尚。當然,理論上他們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因為武士基本上都是貴族出身,在江戶時期,武士軍銜分為中士和下士。軍士(上級武士)包括擁有官職和領地的貴族,如將軍、大名、旗幟、諸侯等,與騎士非常相似,而下士(下級武士)則是那些沒落貴族(鎮民)的後代,或者是被自己的諸侯政府革職的浪人。他雖然有貴族血統,卻一直被忽視,與平民無異。

忍者的興衰

忍者在1336年至1600年的動盪時期發展迅速。在持續的戰爭中,忍者對各方都很重要,內部的權力斗爭是通過忍者的竊取情報和暗殺來進行的。

後來,德川家康在1603年成為幕府將軍,一些忍者加入了德川家康的軍隊,但是隨著戰爭頻率的降低,忍者的數量大大減少。在江戶日本,穩定與和平成為主旋律,結束了忍者的故事。然而忍者的技能和傳奇故事被保存和美化,活躍在今天的電影、游戲和漫畫中。

⑹ 什麼是武士

武士有以下幾種含義:1.有勇力的人。 2.指宮廷衛士。 3.即武卒。 4.中世紀歐洲封建統治階級中的騎士。 【深層含義】 武士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可以有以下的意思: 1.武士,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中的的特殊階層; 2.武士,中國後世泛指習武練兵之人,如著名的秦代武士俑,漢代武士俑,唐代武士俑等; 3.武士,古代日本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階級。
中文名
武士
外文名
warrior、Samurai(日本通稱)
含義1
有勇力的人
含義2
指宮廷衛士
含義3
即武卒
含義4
中世紀歐洲封建統治階級中的騎士
概 念
古代以武為生的人士

⑺ 什麼叫東瀛武士

東瀛只是日本就是別名,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
武士的產生是在平安時代,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種武裝逐漸成熟為一種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系。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日本鐮倉幕府是日本武士道的發源地,不過並沒有成型,而是後來經江戶時代吸收儒家思想才最終成型。鐮倉幕府建立武士道之初,還是以倡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為主,但做為封建幕府時代政治的產物的武士道,它根本不無法吸收到儒家和佛教的真諦,倒是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彌補了儒教和佛家的思想中不能滿足武士道的某些缺憾。

⑻ 什麼叫武士

http://ke..com/view/37473.htm
拼音:wǔ shì
英語: Warrior
釋義:
1.有勇力的人。
2.指宮廷衛士。
3.即武卒。
4.中世紀歐洲封建統治階級中的騎士。
【深層含義】
武士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可以有以下的意思:
1.武士,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中的的特殊階層;
2.武士,中國後世泛指習武練兵之人,如著名的秦代武士俑,漢代武士俑,唐代武士俑等;
3.武士,古代日本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階級;
4.《武士》,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小說;
5.《武士》,韓國導演金性琇的電影。

⑼ 冷兵器時代的各國武士稱呼,中國叫俠客,歐洲叫游俠,日本叫忍者,印度叫楡枷

中國叫壯士 大風起兮去飛揚,壯士一去不復返。
歐洲叫俠 蒙面俠(佐羅),蜘蛛俠
日本叫武士
印度因為被殖民,沒有專用名詞留傳下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