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帝國主義怎麼樣

日本帝國主義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1-25 10:38:56

Ⅰ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怎樣的深重災難

論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高峻 撰稿
日本帝國主義在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對佔領區人民實行殘酷的軍事鎮壓和瘋狂的政治迫害,貪婪地掠奪中國的經濟資源。同時,為配合軍事、政治和經濟侵略,還在文化領域強制推行奴化教育,實行法西斯殖民文化,肆無忌憚地洗劫和毀滅中國文化,對中國人民欠下了無法償還的債。
(一)
日本帝國主義為永遠奴役中國人民,首先在思想文化領域強制推行奴化教育,實行法西斯殖民文化,有目的地從意識形態等方面腐蝕中國人。
偽滿洲國出籠伊始,日本統治集團便為其設計了「王道政治」的統治思想,聲稱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政體」,「是近代起死回生的良葯」,溥儀及其身邊的遺老遺少們也把它奉作至寶。其實,「王道政治」並非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帝王統治思想,而是體現所謂「日本精神」的法西斯皇道。其中心是「必須顯現天皇大御心的意義」,〔1〕其目的是「教育國民各安其分,涵養國民各安其業」,〔2〕其內容有諸如宣揚「民族協和」、「日滿一體」、「日滿融和」、「建國精神」之類。顯而易見,把「王道政治」的招牌冠在偽滿洲國的頭上,無非是在政權統治思想上確立以日本天皇「聖意」為宗旨的原則,即凡事要依憑日本宗主國的旨意行事,不得有絲毫懷疑和違背,這便是「日滿融和」、「日滿一德一心」的實質內容。
青少年學生是日寇施行奴化教育的首要對象。為把青少年的思想禁錮在「王道政治」的思想枷鎖中,使之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服服貼貼地聽從擺布,日寇在東北的各級學校中強制推行愚民教育,幾乎不遺餘力地把充滿和體現法西斯皇道的貨色塞進各級學校的課本中,稱之「精神教育」課,恬不知恥地兜售「中國文化東來論」,宣揚什麼滿洲不是中國的領土。規定這些課的課時要佔總課時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並強迫小學生每天早晨都要面朝東,分別給日本國家神道之天照大神和日本天皇三鞠躬,背誦所謂《國民訓》。
日寇還從強制佔領區人民學日語入手, 來為加深奴化教育服務。1933年,偽滿文教部在日本人的主持下開始新編中小學教材,至1935年已編成22種39本,不但規定日語為必修課,還要在學校的總課時中佔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學校甚至規定,中小學日語考試不及格就不能畢業,不能升學,迫使學生努力學日語。此外,日偽還在社會上設立大批日語專修班、夜校,並以派遣、保送留日為誘餌,積極推行學日語。日寇深知,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強制中國人學日語,這是一項帶有毀滅中華文化,泯滅中國人民族意識的重要措施。所以這一措施的推行,都是以刺刀棍棒為後盾的,稍有異議就實行暴力鎮壓。不僅如此,為進一步將法西斯的殖民統治思想、意識、觀念、道德強加在佔領區人民身上,日寇還對一切文化事業實行嚴厲的統制政策,新聞、出版、電影與廣播諸業統由日偽當局控制,其頭目均由日籍文人或漢奸學者充任,並美其名曰「官制文化」。
表現在新聞業上,除絕對禁止民眾辦報外,日偽創辦了許多報紙。日軍攻佔平津後,為它狂吠多年的天津《庸報》更為蠢動,成為日偽在華北銷量最大的報紙。同時,「北支派遣軍報導部」及偽「治安總署」又在北平創辦《武德報》作為機關報,偽「新民會」還創辦了《新民報》。在上海出版《新申報》、《新中國報》。這些報紙為維護侵略者的統治服務,連篇累牘地宣傳「和平反共」、「王道樂土」、「建設東亞新秩序」,當然遭到民眾的抵制,銷路很窄。但日偽依然可以強制「派銷」或「贈閱」以及用「給獎」等方式,少則推銷二三千份,多則四五萬份,擴散出去,毒害人民。〔3〕
圖書出版發行業也是如此。1932年3月至7月,日寇在東北強行焚毀帶有民族意識的書刊650萬余冊。凡收藏或傳閱有關馬克思主義、三民主義著作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等現代作家的作品和關內進步書刊者,一經發現立即予以嚴厲處罰,重者收監判刑,「以儆效尤」。特別是偽滿統治後期,甚至連秦漢、隋唐、宋元文學也不準各學校講授,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師說》、《前赤壁賦》等中國優秀文學遺產從此在教科書中匿跡。〔4〕其目的旨在封鎖和摧殘中華民族文化,禁錮中華民族文化在東北的弘揚。與此同時,日寇又大量引進日本的殖民文化,以此充填和佔領文化領域里的一切陣地,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很難在這里接續和發展。據統計,1936年,日本對東北輸入的書籍為58.7萬冊,到1941年便猛增至3440萬冊。1939年,輸入東北的報紙為5495萬余份,為中國關內輸入量的10倍;雜志827萬冊,為關內輸入量的487倍。以平均每天輸入量計算,日本輸入東北的書、報、 雜志數量是:報紙15萬份,雜志2.2萬份,書籍4.9萬份。〔5〕這些數字龐大的出版物涌進東北,可以想像,日寇強制輸入法西斯殖民文化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至於電影業,1937年8月在偽滿洲國成立的「滿洲映畫協會」(即偽「滿映」),當時號稱是「亞洲第一」的製片廠,就是由偽滿政府與東北最大的日資企業「滿鐵」投資建立的,直屬偽滿「國務院」領導。其第一任理事長是著名間諜川島芳子(金壁輝)的史長金壁東,而實權握在「滿鐵」總務科長林顯藏手中。「滿映」所拍影片多由日本人任導演,主要職員也多為日本人。其頭號明星是有中國名字實為日本人的李香蘭(即山口淑子)。如此人員構成,決定了「滿映」的製片方針就是直接秉承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的旨意,以電影作品宣傳軍國主義,鼓吹「日滿親善」、「五族協和」,為其侵略行為張目。審視其電影作品,無外乎兩類,一類是直
接為侵略戰爭服務的所謂「啟民電影」,如《北方的國境線》、《伸展的國都》等;另一類是風花雪月的所謂「娛民電影」,如《哈爾濱歌女》、《東游記》等。日本電影評論家佐藤忠男評論說,這些影片「只是日本人單方面強加給中國的欺騙與恥辱。」〔6〕
對長江以南的電影業,日本則採用由漢奸出面主持,日本人退居幕後操縱的方法,有效地利用電影來為其侵略政策服務。1943年5月,為加強對電影的統制,汪偽政權發布「電影事業統籌辦法」,把若干漢奸文人成立的電影公司合並組成偽「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即偽「華影」),以實現所謂製片發行放映「三位一體的電影國策」,貫徹所謂「負擔大東亞戰爭中文化戰思想戰之任務」。從此,汪偽政權轄區內的電影業就由「華影」壟斷。其理事長為汪偽政權宣傳部長林柏生,陳公博、周佛海等任理事,汪偽宣傳部駐滬辦事處處長馮節任總經理,而實際控制權操縱在副理事長、日本人川喜多長政手中。「華影」在其80餘部作品中,題材除了「以戀愛為中心」,以風月情場之事,在潛移默化中消蝕中國人民的斗爭意識與反抗精神外,再就是赤裸裸地宣傳侵略。如1944年11月推出的《春江遺恨》,以太平天國為背景,描寫一個日本武士高杉晉作幫助太平軍作戰的故事。高杉儼然以中國人的救世主面目出現,口稱日本「熱愛著東亞,熱愛著中國」,無恥吹捧日本軍國主義者的侵略行徑,因而被日本人稱為「中日電影界合作共存共榮的象徵」。然而,這類影片都受到佔領區民眾的抵制,在宣傳上收效甚微。〔7〕
(二)
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基於徹底毀滅中華文化的圖謀,還肆意破壞中國的文化教育科學事業,瘋狂地毀壞中國歷史文化遺址和劫奪稀世文物,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文化大屠殺」,給中國乃至世界文化事業造成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首先,野蠻摧毀學校和各類文化教育機構。日寇對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的中國教育系統、文化系統尤其恨之入骨,曾下大力量破壞佔領區的各類教學機構,其中大、中、小學受災尤深。「七七」事變後,日軍在向中國大舉進兵時,每到一處都要掀起一次毀滅學校的狂潮。天津失陷前,日軍曾對這座名城進行了持續4個小時的轟炸,但重點不是軍營,不是政府機關,而是著名的南開大學,這次轟炸把南開變成了瓦礫場。淞滬會戰期間,日軍曾對中國的61座城市進行轟炸,其中「特別有意識地以大學等文化教育設施為破壞目標」。南京的中央大學,連續3 次遭轟炸。浙江大學是日軍破壞的重要目標,為堅持辦學,整個學校向西南遷移,日機競跟蹤轟炸。浙大在3年中被迫5次遷移。全國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同教育系統一樣,受到嚴重破壞。1946年國民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一份題為《1937年以來的中國教育》的檔指出:抗戰發生,中國的圖書館事業影響最大。戰前全國圖書館有1848所,戰後僅存940所,其中大部分已破爛不堪。
日本侵略帶來的動盪,使中國的科學研究機構也無法正常工作,許多科研機構被迫南遷至大西南、大西北,自然科學的研究基本停滯。如聞名於世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內遷至四川,無法開展工作。與此同時,歐美國家的科學事業卻在快速發展。因此,日本的侵略,是戰後中國的自然科學落後於別國的原因之一。
其次,對文化名城、歷史古跡的毀滅也令人發指,日軍每到一處,都要進行殘酷的燒殺搶掠,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只要被日軍攻掠,立即遭受火焚。無數名勝古跡毀於戰火,數百處舉世聞名的古建築群,被夷為平地。其損失在世界文化史上空前絕後。在古都北京,日軍的炮火轟毀了宛平古城,被譽為「馬可波羅橋」的盧溝橋遭到嚴重損壞。京西房山有一座建於隋代的古剎雲居寺,是五層院落、六進殿宇的龐大古建築群,被日軍整個摧毀。就連故宮,也成了日軍操練的場所。
在古建築如林的山西,日軍戰火燃遍了三晉大地。太原市郊的晉祠始建於北魏前,興盛於北宋,日軍侵犯太原時,對它進行了嚴重破壞。佛教名山五台山,屬晉察冀根據地,這里隋唐以來的建築鱗次櫛比,但日軍多次對根據地進行掃盪,大批古建築被焚毀,造成了有史以來的空前浩劫。
六朝古都南京,在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中,成為一片廢墟。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夫子廟,公元前6世紀留存的石刻藝術瑰寶-陳武帝萬安陵前的石麒麟,明初建造的世界第一磚石南京城牆,中山陵陵寢、寺廟、殿宇,中華門西街年代久遠的清真寺,南京牛首山佛教寺院等均橫遭破壞。從東北直抵廣州,大批名城名勝被毀。國民政府1946年提交的《文物損失估價表》中指出,被洗動的著名歷史古跡達741處。這一統計還很不全面。
再次,毀滅和劫奪稀世文物,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有組織地劫奪中國文物,許多價值連城的稀世之寶被劫往日本,搶不走的就毀。受損和被劫文物的確切數字,已無法徹底查清。國民政府教育部戰後曾編一本《被日劫掠文物目錄》,內中列舉的查有實據的被劫文物,包括古籍、字畫、碑貼、古物、藝術品等共360.7萬件另1870箱。內中上自史前下至兩漢、唐宋元明清的珍稀文物一應俱全,其價無法估量。
日軍侵佔南京後,設立了專門搶劫圖書文物的機構-「佔領地區圖書文獻接收委員會」,與日軍事機關密切配合,對南京的國民政府、外交部、中央研究院等70多個單位進行了調查。1938年3月6日起,日軍又動用
軍隊、特工對上述單位的圖書文獻進行掠奪。1986年8月17日,原滿鐵大連圖書館館員青木實在日本《赤旗報》刊登的《日本侵略軍進行的南京「文化史屠殺」》文章,披露了這次他奉命參與的文化掠奪內情。指出參與此次掠奪的人員有特工330人、士兵367人、苦力830人,動用車輛310輛次,劫奪圖書、文獻達88萬冊。這些圖書文獻極為珍貴,不僅有中央和地方的各類公報,還有3000餘冊清朝歷代皇帝的《大清實錄》寫本。〔8〕至於南京文物的損失,僅戰後初步調查所作的《南京市抗戰時期公私文物損失數量及估價目錄》就有:書籍類,公方406461冊另156箱1725種,私家53118冊另1790種840部59箱;字畫類,公方464件,私家7256件另6箱;碑貼,公方損失無法計算,私家3851件;古物類,公方24491件,私家2093件;儀器,公方979件另63箱,私家11種;標本,公方13414件另1165箱,私家7200件;雜件,公方648368件。中央研究院殷墟所報古籍、古物、拓片損失單未列損失詳細件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損失標本1052箱,內有獸骨、陶片等標本954箱,其價值不可估算。此外,民間古物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三)
綜觀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文化侵略的史實,不難看出有三個顯著特點:
第一,有明確的目的性。日寇在侵略中國時舉起的是軍事與文化的雙面屠刀,他們明白,單憑軍事力量是不能征服一個民族的,倘若沒有文化的臣服,殖民統治是不可能成功的。文化上的征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亡國滅種。因此,他們在文化領域里所採取的種種侵略政策、措施,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泯滅中國人的民族意識,使中國人民忘掉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與傳統,忘記自己的祖國,當帝國主義的順民。
第二,具有系統的組織性。為實現上述目標,日寇在實施對中國的文化侵略過程中,煞費苦心,作了精心的籌劃和組織:在思想、意識形態方面推行愚民的奴化教育,在文化宣傳方面實行統制政策,在攻城略地中摧毀文化教育機構,並毀滅和劫奪文化遺產。所有這些都體現出日寇所進行的是系統的、全方位的文化侵略。
第三,極具罕見的野蠻性和瘋狂性。日寇在侵華戰爭中喪心病狂地毀滅中國文化名城、歷史古跡,貪得無厭地掠奪稀世文物,數量之巨,范圍之廣,手段之殘酷、野蠻,充分體現出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性和瘋狂性的特徵。這是近百年來帝國主義在歷次侵華戰爭中對中華文明最深重的一次侵略,在世界侵略史上也是罕見的。
注釋:
〔1〕關東軍司令部制定《滿洲國的根本理念及協和會本質》。
〔2〕@①田道彌:《滿洲教育史》〔日〕,昭和10年12月。
〔3〕魏宏運主編《中國現代史稿》(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頁。
〔4〕《吉林教育回憶》,《吉林文史資料》,第4輯。
〔5〕姜念東等著《偽滿洲國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26頁。
〔6〕〔7〕李軼:《抗戰期間淪陷區的電影》,《民國春秋》1991年第3期。
〔8〕邸富生等:《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文化掠奪始末》, 《遼寧師大學報》,1988年第5期。
字型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山加鳥,左右結構

Ⅱ 日本帝國主義

大日本帝國是從1868年到1945年期間日本的正式國號。

1867年11月9日(慶應3年10月14日),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向登基不久的明治天皇歸還政權,稱為大政奉還。1868年1月3日(慶應3年12月9日),朝廷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根據大號令,以討幕派的薩摩藩和長州藩的領導班子為中心組成了新的政府,天皇正式掌握政治實權。1889年,日本將國號改為大日本帝國,國家元首為天皇,政體為絕對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內閣及國會也漸次設置。

後來,「日本」、「日本國」、「大日本」、「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都曾經使用過,直到1936年(昭和11年),國號正式統一為「大日本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戰敗後的日本新的國家體系形成,國號改為「日本國」。爾來「大日本帝國」又稱「戰前日本」或「帝國日本」。

Ⅲ 正確評價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

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我們並不想以狹隘的民族復仇心理來對待,以前我們沒有,現在依然沒有。因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不僅對日本本土之外的民族傷害極深,就是對自己的同胞,自己的人民也產生了歷久不息的心靈以及情感重創。作為國家,日本可以以簽署投降條約為終結點,但做為家庭和個人,並不會以戰敗日為終結點的,相反,甚至會是悲劇的剛剛開始。

日本人在沒有相應的實力的時候他們是採取一種迷惑的手段來學習和改進自己,一旦覺得自己的實力足以挑戰任何一個他們野心的對象就會揭下他們的偽裝,暴露出真實的獸性,所以對我們來說,時刻保持對日本的警惕和戰備,時刻將他們設置為我們的假想敵。時刻牢記他們是我們的仇敵,時刻牢記這些人處心積慮要推翻歷史的獸行。
中國要想不被別人欺負,首先就要牢記歷史,牢記用武力來保衛自己,不要去搞那些噱頭了!

Ⅳ 日本現在還是帝國主義國家 嗎

自二戰結束之後,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日本就無法擁有自己的軍隊,只能按照鑽入洞方式成立了自衛隊,所以說日本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了,因為日本沒有自己不允許自己生產自己的軍工,但是在日本還是有一些有輕主義勢力,一直想要日本重新恢復帝國主義國家,重新恢復自己的軍國主義,所以說我們要時刻警惕著日本右傾勢力的復活,從此又要自我奮斗,發奮圖強

Ⅳ 如何看待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的滔天罪行和當今中日的友好發展

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的滔天罪行,是不可原諒的,我們要銘記歷史,記住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要申訴,告日本當年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至於今天中日友好關系,我個人認為某些方面不可友好,日本人極度狡猾,野心很大,日本人竟然祭祀日本戰犯,極度可恨!!!要小心提防。

Ⅵ 日本帝國主義是什麼意思

日本帝國主義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形成的對軍隊實行「武士道精神」、對外擴張侵略的一種反動思潮。日本帝國主義從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形成並發展,其思想淵源為古代、中世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而在軍國主義意識支配下的武士道,對內成為毒化和控制日本國民思想的工具;對外則瘋狂擴張,踏上侵略亞洲各國的道路,同時也將日本民族引向災難,成為侵略戰爭的罪惡之源。



(6)日本帝國主義怎麼樣擴展閱讀

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完全是靠進行不間斷的瘋狂的侵略戰爭來推動的。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侵犯中國,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1914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出兵西伯利亞,1931年蓄謀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挑起太平洋戰爭。

日本通過這些侵略戰爭,獲得了巨額賠款,掠奪了被佔領國家的大量財富,攫取了大片土地,其「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似乎即將實現。

1931年,日本加強了國內統治,進入法西斯主義階段。在這個階段,日本軍國主義的體制最完整,表現最狂妄,日本軍國主義發展到頂峰,接著面臨的就是深淵。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聯合打擊下,日本軍國主義在1945年9月徹底垮台了。

Ⅶ 日本帝國主義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失敗的

戰線太長 對中美認識不夠才失敗的

Ⅷ 日本是帝國主義嗎

日本原來是軍事帝國主義 自從1945年9月份二戰終戰戰敗投降了以後就沒有帝國主義了 只有資本主義 不過日本最近要突破和平規定 恢復帝國主義 重新走上軍事帝國主義道路 准備再度發動侵略戰爭 妄圖征服統治世界 爭當世界老大 世界的統治者

Ⅸ 日本現在還 是帝國主義嗎

當然是。只不過,帝國主義是咱的理論家處在被侵略時給有能力發動戰爭的國家帶的帽子,那麼帝國主義為什麼要發動戰爭呢,是壟斷資本想要獲取更豐厚利潤,需要向國外傾銷商品,並獲取別國廉價原料,鴉片戰爭最典型。這當然會引起當事國抵制,進不去就得破門而入,這就打起來了,通過戰爭,帝國主義國家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而今,日本依然是壟斷資本通過發達國家集團制定的不合理貿易規則,獲取了天量利潤,沒有戰爭,但是不合理,這是隱形侵略,也是帝國主義行為。

Ⅹ 日本帝國主義是什麼意思

日本帝國主義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形成的對軍隊實行「武士道精神」、對外擴張侵略的一種反動思潮。日本帝國主義從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形成並發展,其思想淵源為古代、中世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而在軍國主義意識支配下的武士道,對內成為毒化和控制日本國民思想的工具;對外則瘋狂擴張,踏上侵略亞洲各國的道路,同時也將日本民族引向災難,成為侵略戰爭的罪惡之源。



(10)日本帝國主義怎麼樣擴展閱讀

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完全是靠進行不間斷的瘋狂的侵略戰爭來推動的。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侵犯中國,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1914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出兵西伯利亞,1931年蓄謀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挑起太平洋戰爭。

日本通過這些侵略戰爭,獲得了巨額賠款,掠奪了被佔領國家的大量財富,攫取了大片土地,其「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似乎即將實現。

1931年,日本加強了國內統治,進入法西斯主義階段。在這個階段,日本軍國主義的體制最完整,表現最狂妄,日本軍國主義發展到頂峰,接著面臨的就是深淵。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聯合打擊下,日本軍國主義在1945年9月徹底垮台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