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查日本政策
❶ 日本外交政策
從性格、孤島等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人「脫亞入歐」的思路,這不能不算不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日本人的學習能力很強,但凡事都沒有學全,不會發展。他們的外交國策實際是照搬「遠交近攻」的謀略,日本人為什麼要參加二戰,要加入軸心國?不錯,其根源在於掠奪和擴張,希望能夠像中國幾千年前戰國時期那樣,亂中取巧,不斷吞並周邊國家,不斷擴張。二戰時期,其合縱德國,希望能夠占據亞洲;當今,其妄圖聯合美國,繼續保持其大和民族精神,其目的還在於待條件成熟後,繼續擴張。
日本國民統治者心理很不平衡,其獨居一隅,資源匱乏,相反,其國民又有些危機意識和一些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比較優秀的品質,遠看中國幾千年縱橫世界,近看歐洲國家殖民統治全球,眼前的美國也不過幾百年歷史卻稱王稱霸,所以也想多佔據一些地盤。從治國的角度看,這是必然要考慮的,所以其統治者不承認其侵略行徑,言外之意,當初你們也這樣干過么,為什麼我日本人不行?呵呵,對,就是不行,因為當今世界雖然和千百年前一樣「勝者為王敗為寇」,但是時代發展了,大家都聰明了,你今天吞並了鄰居,明天鄰居的鄰居究成了鄰居。所以美國人在打掉伊拉克政權,佔了便宜、安插了內應後就想趕快走人。佔領伊拉克時,伊拉克的惡鄰們眼看著為什麼不幫忙打他?是因為遠親不如近鄰,城門失火會殃及池魚的。
日本國民心理也不平衡,所以當其統治者一鼓動,就參軍、殺人、搶奪,雖然日後有人後悔了,晚上睡不著覺了,但是,誰能說他沒有殺過人?誰能說年輕的一代沒有這樣的經歷,能不響應統治者的號召繼續殺人放火?誰能說歷史不會重演?雖然侵略之罪不在民眾,在於發起者,但是,要知道現在的各個國家都是講究民主的,領導者是選舉出來的,是代表民意的,至少是大多數民意的,那麼,其領導者現在的表現代表了什麼?歷史終究會重演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這里,要說明一下小民意識,對於平民,其願望是夠用就行,不願起沖突。在能夠生活下去的時候,不會去想著變化現狀,在不能生活下去或者被人鼓動時,就會不顧一切的抗爭,反正光腳不怕穿鞋的。對於日本國民,我相信在一定意識中是不想侵略別人,但是凡有這樣的人,大多不會主動爭取什麼,不會關心誰是他們的領導者。相反總有一些人要當領導者,而這些人大多是有想法的、是激進的、是能夠鼓動別人的(否則誰選他),領導者行事當然要有小民的支持和借口為小民利益著想的。只要是有兩個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現在全球幾十億人口,這樣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不要幻想在一段時間(可能是人類滅亡前的這段時間)大家會主動的和平共處,也不要幻想拿土地換和平,更不要幻想日本人願意永遠居住在那個小島上受別人的能源限制而沒有任何想法。
另一種模式--中立國能否在日本成立?不成,如果能成的話,就不會參與二戰、不會派兵伊拉克、不會爭常了,當初沒有參與朝鮮戰爭是沒有實力和想發點戰爭財。
現在日本的國策該如何確定?其實大家都在告訴日本人,他們也在考慮。難道日本人不知道其中的問題所在么?當然知道。那為什麼還要這樣呢?人性使然,利益使然。
既然這樣,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當然要保證自己不再被侵略,當然要在其放棄擴張的念頭前抑制他們的擴張舉動
❷ 二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
二戰後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冷戰開始前和冷戰時期前半段,日本奉行基於經濟中心的外交戰略。
第二階段是冷戰結束前後,日本奉行基於「政治大國」理念與「正常國家論」的「國際國家」訴求的外交路線。
第三階段日本奉行基於「大國化」政治訴求的戰略性外交和價值觀外交。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日本從維護本國自身利益出發,對自己的外交戰略也進行了定位,以擺脫「戰後體制」、承擔「國際責任、」「價值觀外交」等方式追求日本對外戰略目標,力求實現與日本經濟實力相對應的政治大國地位等體現要求自主外交的新特點。
(2)怎麼查日本政策擴展閱讀: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戰後日本70年:軌跡與走向」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在議題為「戰後日本70年:外交軌跡與走向」的分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研究員呂耀東概括分析了戰後日本外交政策三個階段的變化。
呂耀東認為,外交是內政的延續,日本外交同樣深受內政及其外交決策機制的影響。正如日本學者五百旗頭真在《戰後日本外交史》一書中所言:主導戰後日本的主要基本路線有社會民主主義、經濟中心主義和傳統的國家主義三條政治外交路線。
足見外交必然是日本國內政治需要的產物。本文認為,戰後日本外交有著自身特有的發展路徑和特徵,經歷了以經濟外交,改變戰敗國形象,通過「親美入亞」,力求擺脫「戰後體制」,實現「正常國家論」的「大國化」政治訴求等三大發展階段。
呂耀東將日本戰後外交路線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冷戰開始前和冷戰時期前半段,日本奉行基於經濟中心的外交戰略。從佔領期的日本外交准備來看,盟軍總司令部單獨佔領日本後,日本大致確立了日後依託於美國的庇護,回歸國際社會,發展壯大國力的「重建日本」外交戰略意圖。
歷史事實證明,這一外交戰略得到了充分展現與發揮。戰後日本積極主動發展日美關系,得到美國的寬大媾和條件和安全保障措施,日方從日美基軸路線中得到的「外交便利」是顯而易見的。
五六十年代日本奉行吉田主義的經濟外交。基於二戰的慘敗經驗,日本確定了與美國結盟的國家發展戰略,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經濟建設中,這就叫吉田主義。吉田路線不僅使日本經濟在1952年恢復到戰前水平,還在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而成為西方陣營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注重經濟的同時,日本的「經濟中心主義」不排斥加強國際交往的外交互動。日本「回歸國際社會」加入聯合國相關組織的願望,還必須獲得作為常任理事國的蘇聯的最終同意。為了減少吉田內閣時期對美—邊到政策給日本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鳩山一郎內閣於1956年實現了日蘇邦交,並順利加入聯合國。
日本外務省於1957年首次發布《外交藍皮書》,其中確認了「外交三原則」,即:聯合國中心主義、與自由主義國家相協調、堅持作為亞洲一員的立場。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著日本國際經濟地位的提升和經濟大國地位確立,日本外交路線變成加強自主外交,力求參與主導亞洲事務。
日本在堅持日美同盟的前提下進入了自主外交的探索時期,基本特點是追求自主性和外交渠道多元化。具體表現在加強自主外交以取得戰略主動及擴大國際社會發言權,同中國邦交正常化,簽署了和平友好條約,提出福田主義,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的經濟外交成為緩解本國能源危機的重要手段,經濟問題成為事關日本國家安全戰略的政治問題。
第二階段是冷戰結束前後,日本奉行基於「政治大國」理念與「正常國家論」的「國際國家」訴求的外交路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確立起作為「國際國家」的政治大國理念,力求在新的國際秩序構建中發揮主導作用,希望成為與經濟大國地位相稱的參與國際事務的國際國家,經濟優先的觀念轉變為經濟政治並重。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外交已在全球鋪開,重點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突出表現在把自己提升到日美歐三極中的一極,尋求歐洲對日本大國化戰略的支持。
冷戰後的日本的國家發展理念分為兩個立場,一是繼續走經濟中心路線的立場,二是重視日美同盟關系,參與國際事務,走政治大國道路。
1995年8月15日,「村山談話」承認殖民和軍國主義侵略並道歉,尚屬堅持和平主義的范疇,但是這種官方立場最後還是發生了不能信守承諾的反復,導致與周邊國家關系的不確定性。傾向於政治大國的「正常國家論」一類理念的出現,對日本的整體外交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三階段日本奉行基於「大國化」政治訴求的戰略性外交和價值觀外交。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日本從維護本國自身利益出發,對自己的外交戰略也進行了定位,以擺脫「戰後體制」、承擔「國際責任、」「價值觀外交」等方式追求日本對外戰略目標。
力求實現與日本經濟實力相對應的政治大國地位等體現要求自主外交的新特點。強調制定對外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❸ 現在去日本留學的政策是怎麼樣的,需要什麼條件,是不是日語N1了就能隨便挑大學了
過了1級只是條件之一,還有留考,即文化課考試。國立大學還要求英語的托福或托業的成績。大學可能還有它自己的入學考試及面試。過了1級,聽課可是吃力的,要繼續加強。權威說明,訪問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官網查詢。
❹ 日本移民政策最新2022
1,住所條件。
申請者在日本連續5年以上擁有住所。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也就是說申請者本人必須在日本生活5年以上,不符合這個條件沒有申請資格。當然,申請者要有合法在留資格。申請者臨時離開日本,或者有住所變動,都不影響申請。
2,能力條件。
申請者20歲以上,具有本國法律規定的成人能力。
但是,這里所說的20歲的條件,不包括和成年人父母一同申請的孩子,因為這時孩子的申請是以其父母申請被許可為前提的,按照日本人的子女來看待,可以免除20歲以上的能力條件。
3,品行條件。
申請者品行善良。
這也是取得日本國籍的基本條件。說起來比較抽象,一般來說受理申請後,會對申請者的職業狀況、經濟活動、社會活動、日常生活、納稅與否、是否觸犯過刑事和行政法規等進行調查。更細致的是,是否有過駕車違章、是否遵守垃圾分類規定等,都是調查的對象。
如果觸犯過日本法律,被判過刑,出獄後不滿一定時間是不能申請的。重大偷稅漏稅也同樣對待。
4,生計條件。
申請者和其配偶者擁有的資產和技能足可維持生計。
這一條,主要是防止有可能成為公共負擔的人取得日本國籍。
5,二重國籍防止條件。
申請者沒有國籍,或者申請者在取得日本國籍時放棄原有國籍。
也就是說,中國人申請取得日本國籍,在獲得日本法務大臣批准後,要到中國大使館辦理放棄中國國籍手續。這個條件主要是緣由國籍惟一的原則,一個人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國籍。
6,不法團體條件。
申請者不得加入或者結成企圖以暴力破壞日本政府的團體以及有類似主張的政黨組織。
這是維護國家共同體安全的當然條件,不僅日本,美國等國家也都有相同規定。
日本移民政策
以上是申請取得日本國籍的六個基本條件,具體申請手續要在申請者所在的當地法務局或者支局進行,不能到不管轄申請者所在地的法務局辦理申請手續。
申請者必須是本人或者法定代理人,這主要是明確申請者確實有取得日本國籍的意念,沒有申請意念者即使取得了日本國籍也將被宣布無效。
確定申請者本人是否具有意念的年齡規定為15歲,15歲以下的人要由法定代理人申請,一般來說其父母是其法定代理人。一般來說,審查所需時間為半年到1年。
❺ 哪裡可以找到五年內日本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文件
在日本文部省的網站上可以免費獲得。
❻ 日本鼓勵生育政策具體有哪些
1、在日本只要年滿20就可以自由決定婚姻生育權利
2、一時生育金:42萬日元。日本女人懷孕後,除了可以享受10餘次的免費檢查外,生小孩了可以拿到42萬日元的生育金。要說的是,即使是留日學生夫婦也可以拿到這筆錢,條件就是按期繳納國民保險即可。回自己母國生小孩,也能拿到。
3、兒童醫療免費:在日本,15歲以下的兒童享受免費醫療。當然部分地域也可能象徵性的收取幾百日元。不過,這也要在兒童有醫保卡作為前提。
4、兒童手當(補助):每月具體補助如下:每個家庭0-3歲兒童補助15000日元,第二個孩子小學畢業前10000日元(小學為止);第三個孩子起,每人每月15000日元。中學生每人10000日元.
5、單親家庭補助對於單親家庭,也有一定補助。一個孩子時,每月最大補助43160日元;第二個孩子最大補助10190日元,有三個孩子以上,每個孩子多領取6110日元。
6、幼兒教育免費:從令和1年開始,3歲以下幼兒,就讀認可保育園時免費;3-5歲幼兒園生,家庭收入在一定范圍內,也免費教育。
法律依據:
《日本民法典》 第三條 成年期 滿二十歲為成年。
❼ 日本鼓勵生育政策具體有哪些
育兒福利——國家幫你養孩子
日本屬於社會福利體系較為健全的國家,為了緩解少子化的趨勢,日本政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生育、支援育兒的福利政策:
01.一次性的生育補助
日本媽媽確診懷孕四個月以上,無論小孩是否平安出生,都可以領到42萬日元的補助。從懷孕開始到育兒都有一系列的補貼,孕期可以憑孕檢券免費參加14次產檢。
另外,只要你有日本的長期簽證,在日本合法納稅生活,這時如果你選擇回中國生孩子,也能拿到日本政府的補貼,如果你國內還交了生育保險,那國內的補貼也能拿到。
02.產假補貼
在日本,產假可以休98天。產假期間,懷孕者的用人單位需要每月支付懷孕者三分之二的工資。
但是如果公司不出這筆錢或少於每天8000日元的,政府便會提供補助(每天8000日元)。
日本在產假後,還有育兒假,就是在產假結束後的第一天開始,到孩子1歲期間(最長1歲半)。
育兒假期間拿到的工資,前180天按育兒假開始前6個月的平均工資67%(2/3)計算,之後則按50%計算。
03.抵稅政策
對於日本女性來說,生孩子所需要的產檢費用和分娩費用,從用葯到住院的所有花銷,都可以用來直接抵消個人所得稅的徵收部分。
舉例來說,這個月本應該交稅五百塊,但太太生孩子花了六千塊,那你一整年都不需要繳納任何個人所得稅,因為住院的花銷已經提前繳納了你12個月的稅收。
04.長期的育兒津貼
此外,小孩從出生到15歲,都可以領取一筆叫做「兒童津貼」的補貼。且不限國籍,只要是父母持中長期簽證、小孩和撫養人同時在日本生活,就可以領取!
不同年齡段,補貼金額不同:
♦0~3歲:一律每人15000日元;
♦3歲~小學畢業:第一胎或第二胎10000日元,第三胎或更多每人15000日元;
♦小學畢業~15歲:一律10000日元,家裡的孩子越多津貼也越多。
對於單親家庭的兒童也有補助,在孩子18歲之前,一胎二胎三胎都有不同程度的補助,4萬-6萬日元不等。
#2
醫療福利——孩子看病免費
生活在日本,只要父母加入健康保險,學齡前兒童看病只需自負20%的醫葯費。
不過健康保險只是國家級的保障政策,日本各地政府在此基礎上又推出了「乳幼兒醫療費助成制度」:
只是對於這個兒童醫療費助成制度,日本各縣規定會有細微的差別,並不是所有在日本的孩子都能15歲前看病全免費,還分治病和入院,是否有家庭收入限制等等。
比如東京補貼至直到中學畢業;福岡補貼到12歲,大阪補貼到18歲等等。
*關於「乳幼兒醫療費助成制度」的具體資助額度可查詢當地的官網。
很多地方也要看家庭年收,如果家庭收入很高,就享受不到這種補助了。
無論如何,對所有的父母來說,在初期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段不需要負擔高額醫療費的時期是值得慶幸的。
在沒有醫療費負擔的期間,可以將這筆錢作為孩子的教育費來儲蓄起來,未來也能夠更好地根據孩子的升學希望來制定教育計劃。
#3
教育福利——日本這樣培養人才
日本教育是全球公認的質量高、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在教育方面可謂福利滿滿,不計成本。
日本國際化的教育模式,使其成為全球最為公平的教育體系之一。
01.教師輪崗制
由於教師在日本屬於公務員序列,必須服從國家的調配,全國教師都強制實行輪崗制度。教師每3-7年換一次學校,校長每5年跨區換一次學校。這種強制的行政制度,讓全國學生都受益,特別是對偏僻地區薄弱學校狀況的改善,作用更為顯著。
02.上學無戶籍限制
在日本,上學沒有戶籍限制。你只要住在學校附近,就可以在該學校上學。並且這里的「住」,僅僅就是住,不需要買房,也不需要資產。不論是借住,短租,還是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都可以在附近的學校上學。
03.全國教學統一
日本的教育行政屬於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系統,實行中央指導下的地方分權制。
日本的中央教育行政機構——文部省可以調劑各地的教育經費,制定整個教育的大政方針,決定教學內容,頒布教學大綱。每所學校的教學活動都以此為基準,使全國的基礎教育基本上能保持一個較齊整的水平。
04.教育資源豐富
日本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有眾多學校排進了QS、Times等世界排行榜的TOP100,像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都是世界一流的學府。
日本教育注重開發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素質,使教育與實踐相結合、與社會經濟相結合。
隨著少子化的日益嚴重,為了鼓勵生育減輕家長負擔,日本政府將消費稅由8%調高至10%,增加的稅收部分全部用於教育投資,以全面實現「免費教育」。
♦幼兒:3-5歲的保育園、幼兒園教育無償化;
♦青年:符合條件的在日生活的外國人子女就讀公立中小學學費全免(學雜費除外);
♦成人:針對就讀於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等的低收入家庭,日本政府對其減免學費和入學費,發放無需返還的補貼型獎學金;其中,國立大學最多可減免學費54萬日元,私立大學最多能減免70萬日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保育園、幼兒園教育無償化」是指政府會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和上學設施的種類(公立、私立、政府認可、認可外等),發放補助金額。(有上限)。
這項教育福利不只面對日本人家庭,同樣也適用於擁有長期在留資格的外國人家庭。所以,移民日本的話,對孩子的教育來說也是一大優勢。
另外在日本,對於外國兒童的語言學習上有專門的支援方案。
比如,日本的文科省曾經出過一本「接收外國人兒童、學生指南」,指南中提到,日本會有專門與外國學生打交道並主要負責其日語教學的教師,被稱為「日語教師」。
有
❽ 想去日本生活日本移民政策及方式都有哪些
想去日本生活?日本移民政策及方式都有哪些?
一、日本管理簽證
日本管理局為歡迎在日本定居的國外人員而建立了運營管理簽證。規定申請人在日本設立公司,提議注冊資本不得少於500萬日元,業務范圍不分、可多元化經營具體內容,就能向日本入國管理局遞交運營管理簽證申請的。第一次的簽證期為一年,中後期依據公司經營狀況給與一年或三年或五年的續期。
四、日本人另一半簽證
與日本人或者擁有日本永駐的人完婚,就能獲得日本人另一半簽證,從而實現取得日本永駐(美國綠卡)或歸劃(永居)。這種方法僅適合單身人員。即便是先用工作中簽證、運營管理簽證等形式趕到日本,在認識了日本另一半並婚後,可以直接轉為日本人另一半簽證。
日本合適怎樣的人移民投資
1、對法律法規管理制度有很高的規定,同時也希望別人遵循的人
比如,群眾不可以在公眾場合抽煙是基本常識,在中國相信大家都有抽二手煙的感受,而日本人害怕在公共場合吸煙,即便是有些人抽煙了,也會立馬有些人來真誠提醒一下滅掉掉煙蒂,不然我們將接到警報。
2、高度重視道德觀念的人
某些中國人針對口頭承諾的東西了不易信守諾言,說拒不承認也不認可,但在日本這種情況基本上根本不存在。大部分只要是你約定好的事兒,日本人都會用心遵循,即使因為突發狀況無法完成,也會第一時間告之另一方。
3、對服務標准有一定規定的人
你在中國用餐,極有可能會由於服務員的極端心態而嚴重影響服用美味可口的好心情。可是日本人十分注重服務項目對方的感受,即使存有階級區劃,還會彼此尊重,保證讓別人舒服。
怎樣的人不適合移民日本
1、自身或者家人原本就給日本抵觸的人
假如不喜歡日本,就不要來日本。終究中日關系比較特別,當然如果你對日本人自身就存在根深蒂固的憎恨,那樣堅信即便你移民投資到這兒,都不會生活中的高興。
2、女權主義不推薦去
日本雖然是一個著名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既沒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都沒有文革時期完全嚴厲打擊宗族勢力。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內心深處還是比較封建社會和傳統。因此日本人輩份等人際關系相對性也更為繁雜,並沒有歐美國家等國的自由民主。
3、要想獲得更高影響力
現階段日本頂層對普通百姓而言處在關閉狀況,因此根本不可能根據移民投資來達到成功之路了。但如果你只是想要通過日本來作梯子,便於以後能夠順利移民投資至別的歐洲國家,那麼選擇日本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❾ 日本留學簽證2022最新政策
日本簽證最新政策:
1、自2022年3月1日0時起日本允許外國人除旅遊簽證以外的所有新規入境。
2、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發行的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有效期延長至2022年7月31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發行的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有效期為6個月。
3、使館消息:
常規材料不變。
三月一日開始,所有的商務,在留資格,部分探親(日本人,永駐者二等親,定住者一等親)目的都可以申請。
申請之前先去厚生省取得受付濟證後即可辦理(復印件,掃描,照片均可)。
如果在留資格超過三個月了,還需要日方繼續接收函(掃描,復印件,照片均可)。受付濟證申請網站(由日本當地接收單位進行此操作)。
日本留學不同城市的費用參考
—、東京
日本首都及城市,亦為世界的城市之一。位於日本本州島東南部,關東平原東端,國際航空口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經濟高度發達。
學費生活費:8-10萬(人民幣/年)
推薦院校: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
二、京都
京都市位於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是日本人口第七多的城市,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同時京都還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
學費生活費:6-8萬(人民幣/年)
推薦院校:京都大學、同志社大學
三、大阪
大阪府位於日本本州西部,是日本第二大城市,GDP總量位居亞洲第二,是日本商業和貿易發展的最早地區,也是日本的歷史文化名域,現已是日本西部文化教育中心,並因此孕育了其獨特的藝術、飲食文化。
學費生活費:8-10萬(人民幣/年)
推薦院校:大阪大學、大阪市立大學、關西大學
家庭經濟支付能力成審查重點
留學申請者的家庭經濟支付能力更受重視。而經濟支付人所出具的證明都將被嚴格審查。經濟支付人的相關經濟實力證明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家庭經濟支付能力從來都是各國留學簽證審核的重點。
語言能力水平將作規范化要求
以往申請到日本留學特別是讀語言類學校的申請者,在到日本前的日語水平通常要求只要具備150-200學時的日語學時數即可。但從下一年度開始,除學時證明外,日本留學申請者將被明確要求提交相關日語水平測試機構出具的相應測試證明。除了日語能力水平測試(JPT)外,JTESE考試(日本托業考試)將被更廣泛地採用。
加強核查申請材料是否真實
日本簽證一般分為兩部分:首先必須取得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簽發的《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只有持有《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的申請者才有資格向各領事館提交最終簽證申請。按照慣例,審核階段,多半不會進行電話和實地調查。但是,今年開始日本在審核階段加強了電話和實地調查的審核力度。入管局僱傭了大量的翻譯對申請者或經費支付人直接進行相關調查。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
一、凡我國公民個人通過正當和合法手續取得外匯資助或國外獎學金,辦好入學許可證件的,不受學歷、年齡和工作年限的限制,均可申請自費到國外上大學(專科、本科)、作研究生或進修。
二、高等院校在校的專科生、本科生和在學的研究生,可以在學校或單位申請自費出國留學,出國後,保留學籍一年。應屆畢業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凡屬國家統一分配的,應服從國家分配,到工作單位後,再申請和辦理自費出國留學。
三、自費出國留學人員的審批工作,除本規定第十二條另有規定者外,均按公安部門規定的辦法辦理。屬在校學生或在職職工的,學校或單位應簽署意見。
四、自費出國留學人員的一切費用,包括生活費、學費、醫療費、往返旅費等,均由本人自理。如需用出國旅雜費,可憑公安部門簽發的出境證件和前往國的入境簽證,自備人民幣,按規定向中國銀行申請兌換外匯。
五、在職職工自費到國外留學的,一般可停薪留職,本人要求退職的,可予同意。凡停薪留職的,從出境的下一個月開始停發工資。出國進修人員五年以內回國參加工作的,可連續計算工齡,五年以後回國參加工作的,按出國前工作時間與回國後參加工作的時間合並計算工齡。
六、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包括由自費轉為自費公派留學人員),回國參加工作的,由國家提供回國國際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