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土壤怎麼恢復

日本土壤怎麼恢復

發布時間: 2022-11-26 06:24:50

Ⅰ 土壤污染有哪些修復方法

1物理修復方法
主要包括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通過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與污土混合,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減少重金屬對土壤一植物系統產生的毒害,從而使農產品達到食品衛生標准。
2物理化學修復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方法。
①電動修復是通過電流的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使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如Pb、Cd、Cr、Zn等)和無機離子以電透滲和電遷移的方式向電極運輸,然後進行集中收集處理。
②電熱修復是利用高頻電壓產生電磁波,產生熱能,對土壤進行加熱,使污染物從土壤顆粒內解吸出來,加快一些易揮發性重金屬從土壤中分離,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
③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一步回收處理的土壤修復方法。該方法的技術關鍵是尋找一種既能提取各種形態的重金屬,又不破壞土壤結構的淋洗液。
3化學修復
化學修復是利用經濟有效的石灰、沸石、碳酸鈣、磷酸鹽、硅酸鹽等不同改良劑,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氧化還原、拮抗或沉澱作用,以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
4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是目前普遍認為的一種比較經濟的修復技術,也稱生物恢復、生物整治等,是利用生物技術和方法來治理污染土壤使其恢復其正常功能的途徑。

Ⅱ 如何改良修復土壤呢影響土壤的因素是什麼

不同程度的土壤受損害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土壤缺少肥力,就施用綠色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恢復和提升土壤肥力。影響土壤的因素有許多種,如土壤中的肥料對土壤產生的影響等等。下面就講講土壤受損害要採取什麼措施以及土壤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列舉:

1:土壤肥力下降:因為農田長期不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很少進行就會讓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的結構破壞、板結情況比較嚴重。採取的措施:增加農家肥的使用,農家肥裡面含有的養分比較多,可以補充土壤裡面缺少的養分,提升土壤裡面的有機質含量。此外還可以使用秸稈還田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於提升土壤有機質有著比較好的作用。

Ⅲ 日本在工業革命時期如何解決土地

日本是一個多山國家,國土面積不大,80%的國土為山地和丘陵,耕地面積僅為國土面積的13%。雖然工業非常發達,山區農業仍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是小農經濟,農戶人均農用地面積不到20畝,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

在工業革命後,日本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曾經因為農葯、化肥的過量施用,造成土壤的板結、酸化、鹽漬化、水資源污染等問題。意識到「化學農業」的弊端之後,加上意識到國土面積狹小,可耕地面積有限,地形並不利於農業耕作,最初日本的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從土地整治和改良開始。

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就開始推行大規模的土地整治和改良計劃,一直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才基本完成。除了土地整治以外,也逐步將化學農業調整到基於土壤改良的有機農業,即在生產中不採用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穩定。

比如,農戶通過選用抗性作物品種,利用秸稈還田、施用綠肥和動物糞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養分循環。注重研製與應用新型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在生產中重視利用再生資源。例如,將家畜糞便經堆放發酵後就地還田作為肥料使用,將污水經處理後得到的再生水用於農業灌溉等。

再比如,發展多樣的水稻種植模式,稻作-畜產-水產三位一體,即在水田種植稻米、養鴨、養魚和繁殖固氮藍藻,形成稻作、畜產和水產的水田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採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蟲草害;採用合理的耕種措施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產體系及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在耕作方式上採取輪作休耕,保持生物多樣性平衡。

日本政府制定和頒布一些列法規政策,從政策法規上保證日本農民種植高質量的農產品。政府對農產品售賣檢查過程有嚴格的審查機制,一旦發現一個地區中有農戶農葯殘留不達標,那麼該地區的農產品都會被打回原產地銷毀,這就是連帶責任。

隨著時代的進步,一批日本的新農人進去農業,也有意識地運用有機的方法種植農業,體驗農場杜絕使用農葯,而是根據土壤性質、種植品種,提供合適的有機肥料。全部進行無農葯有機栽培。Myfarm等農場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的努力也從實體上起到了帶動和示範作用,帶動了環境友好型農業的實現。

Ⅳ 土壤壞了,種什麼都不行,如何做好土壤修復

什麼是土壤修復

土壤修復即土壤改良、土壤修正:是添加土壤元素、有機質等等在土壤之中。如天然肥料(有機肥堆肥),泥炭土,或化肥等,這些土壤修正物以提高其支持植物生命的能力。

化肥也是添加土壤營養物質來改善土壤,但化肥元素的單一性會使土壤環境更加惡化。泥炭蘚和有機肥等土壤改良物通過其質地或給排水更好地改善植物健康,從而改善土壤環境。但是泥炭土不會增加土壤中的營養。在種植過程中,有機肥堆肥也能通過添加營養物質,提高土壤質地和給排水。堆肥,泥炭蘚和地膜覆蓋都能幫助土壤更好地保持水分。土壤修正也可以改變土壤的pH值。比如,泥炭蘚是酸性的,它適合在愛好酸性植物周圍使用。

如何修復土壤

這是土壤修復的一種,但是是最有效的。

用堆肥和其他形式的有機物質對土壤進行修正,可以被看作是解決土壤問題,也是您常規景觀維護的一部分。

無論您擁有什麼類型的土壤,添加土壤修正物都可以改善您的土壤。它可以解決:例如不能保留足夠水分的過度沙質土壤,或者相反,保留過多水分的過度粘質土壤的問題。

但是,即使在沒有已知問題的情況下,作為園藝預防性護理方案的一部分,您也應該修正土壤。施肥良好的植物更有可能抵禦植物病害並抵禦害蟲入侵。

Ⅳ 怎麼修復土壤,讓土壤恢復肥沃有哪些措施

土壤是作物生產之母,要讓土壤發揮最大效用,就要要去了解自己耕作的土壤有哪些缺點或者限製作物生長的因素,再加以改善這些缺點和消除不利因素,使成為肥沃的土壤。從認識土壤到了解缺失因素,從保育到增進土壤肥力,都是確保作物增產及品質的基礎。

以上所常見的八大問題,不是所有的土壤都會存在,因此,必須先了解土壤的特性,確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土壤的肥力自然會改觀,有了健康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作物。只要勤於管理,保持土壤肥沃,作物高產就近在咫尺。

Ⅵ 土壤修復工藝流程有哪些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
一、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物理/化學修復技術主要基於土壤理化性質和重金屬的不同特性,通過物理/化學手段來分離或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屬,達到清潔土壤和降低污染物環境風險和健康風險的技術手段。
物理/化學技術實施方便靈活,周期較短,適用於多種重金屬的處理,在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工程修復中得到廣泛應用,但該技術實施的工程量較大,實施成本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廣應用。
1、客土、換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法
這些適合於小面積污染土壤的治理。這些方法最初在英國、荷蘭、美國等國家被採用,達到了降低污染物危害的目的,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治理方法。但該方法需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成本較高,且未能從根本上清除重金屬,存在佔用土地、滲漏和二次污染等問題,因此不是一種理想的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方法。
2、土壤淋洗
土壤淋洗是指用淋洗劑去除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過程,選擇高效的淋洗助劑是淋洗成功的關鍵。淋洗法可用於大面積、重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尤其是在輕質土和砂質土中效果較好,但對滲透系數很低的土壤效果不太好。土壤淋洗需添加昂貴的淋洗液,且淋洗液對地下水也有污染風險;另一方面,淋洗液在淋洗土壤重金屬的同時也將植物必需的 Ca 和 Mg 等營養元素淋洗出根際,造成植物營養元素的缺失。
3、熱解吸法
熱解吸技術是採用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重金屬污染土壤進行連續加熱,溫度到達一定的臨界溫度時土壤中的某些重金屬(如 Hg、Se 和 As)將揮發,收集該揮發產物進行集中處理,從而達到清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目的的技術。熱解吸技術的一大缺陷是耗能,加熱土壤必須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提高了修復的成本。另一個問題是揮發污染物的收集和處置問題。
4、玻璃化技術
玻璃化技術指將重金屬污染土壤置於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待其冷卻後形成堅硬的玻璃體物質,這時土壤重金屬被固定,從而達到阻抗重金屬遷移目的的技術。玻璃化技術最早在核廢料處理方面應用,但是由於該技術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成本較高而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Ⅶ 關於土壤修復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常用的污染場地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挖掘、穩定/固化、化學淋洗、氣提、熱處理、生物修復等幾種方法:
  1.挖掘
  指通過機械、人工等手段,使土壤離開原位置的過程。一般包括挖掘過程和挖掘土壤的後處理、處置和再利用過程。在場地修復的各個階段和多種修復技術實施過程中都可能採用挖掘技術,如場地環境評估、修復活動中和後評估階段。作為修復技術,本導則推薦挖掘只能作為修復方案的一部分,不能適用於傳統的挖掘填埋技術方案。
  2.穩定/固化
  指通過固態形式在物理上隔離污染物或者將污染物轉化成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形態,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為原位和異位穩定/固化修復技術。原位穩定/固化技術適用於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一般不適用於有機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復;異位穩定/固化技術通常適用於處理無機污染物質,不適用於半揮發性有機物和農葯殺蟲劑污染土壤的修復。
  3.化學淋洗
  指藉助能促進土壤環境中污染物溶解或遷移作用的溶劑,通過水力壓頭推動清洗液,將其注入被污染土層中,然後再將包含污染物的液體從土層中抽提出來,進行分離和污水處理的技術,可分為原位和異位化學淋洗技術。原位化學淋洗技術適用於水力傳導系數大於10-3 cm/s的多孔隙、易滲透的土壤,如沙土、砂礫土壤、沖積土和濱海土,不適用於紅壤、黃壤等質地較細的土壤;異位化學淋洗技術適用於土壤粘粒含量低於 25%、被重金屬、放射性核素、石油烴類、揮發性有機物、多氯聯苯和多環芳烴等污染的土壤。
  4.氣提技術
  指利用物理方法通過降低土壤孔隙的蒸汽壓,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轉化為蒸汽形式而加以去除的技術,可分為原位土壤氣提技術、異位土壤氣提技術和多相浸提技術。氣提技術適用於地下含水層以上的包氣帶;多相浸提技術適用於包氣帶和地下含水層。原位土壤氣提技術適用於處理亨利系數大於 0.01 或者蒸汽壓大於 66.66Pa 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揮發性有機鹵代物或非鹵代物,也可用於去除土壤中的油類、重金屬、多環芳烴或二惡英等污染物;異位土壤氣提技術適用於修復含有揮發性有機鹵代物和非鹵代物的污染土壤;多相浸提技術適用於處理中、低滲透型地層中的揮發性有機物。
  5.熱處理
  指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污染介質及其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 (150~540℃),使有機污染物從污染介質揮發或分離的過程,按溫度可分成低溫熱處理技術(土壤溫度為 150~315℃)和高溫熱處理技術(土壤溫度為 315~540℃)。熱處理修復技術適用於處理土壤中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農葯、高沸點氯代化合物,不適用於處理土壤中重金屬、腐蝕性有機物、活性氧化劑和還原劑等。
  6.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將土壤、地下水中的危險污染物降解、吸收或富集的生物工程技術系統。按處置地點分為原位和異位生物修復。生物修復技術適用於烴類及衍生物,如汽油、燃油、乙醇、酮、乙醚等,不適合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Ⅷ 土質污染後,如何恢復

目前,我國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體系主要由生物和物化修復技術組成,目前國內主要的土壤修復技術如圖所示:

向左轉|向右轉

但是,受到相關設備價格昂貴、運行成本過高、脫附時間過長等種種因素的限制,熱脫附技術在持久性有機污染土壤修復中還未得到廣泛應用

Ⅸ 該如何恢復土壤的肥力土壤肥力下降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本人簡單闡述:土壤肥力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特性的綜合表現。恢復土壤肥力要從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兩方入手。例如通過施用人畜的糞便,尿肥及堆肥.漚肥.綠肥等有機肥來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恢復土壤肥力有明顯作用。也可適當增加豆科作物的種植面積,每隔四年左右種一年豆科作物,用來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時豆科綠肥作物經翻壓入土後大量的根,莖、葉、能夠增加土壤肥力。增施土壤改良劑也可改善土質,使酸化、鹽化、板結、施肥過度土壤恢復活力。要改善土壤連作障礙,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環境才能讓土壤良性循環。只要保證土壤能夠得到良性循環,土壤肥力就不會下降。個人愚見,還請指正。

Ⅹ 土壤用久了怎麼辦怎樣能恢復

鋪一些樹葉,自然腐敗。最重要還是需要時間。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