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軍是什麼級別
㈠ 日本軍隊的大將,有多大的權利
在過去,日本一個中將可以調動近十萬的兵力,而日本大將之下有著好幾個中將,那麼日本一個大將可以調動好幾十萬的兵力,甚至有些大將可以調動上百萬兵力。
一、日本大將的權利
日軍的主要進攻目標是中國軍隊。中國軍隊正是普遍採用13000人編制師。因此日軍進一步擴大師團的規模,並參考美軍先進的“每個師,平均一個班一挺輕機槍、一個排一挺重機槍、一個連一門迫擊炮/步兵炮、一個營四門大炮、一個團六門重炮”的火力配置理念,除了大口徑重炮因不能國產化而不能加入編制外,日軍基本改成了一戰美軍編制,除了基層保持舊德軍的“一個連三個排、一個排三個班”與一戰美軍的“一個連四個排、一個排四個班”不同,而導致全師人數少於一戰美軍師。
總結:日本的大將,可以調動的軍力還是很多的。但也分陸軍,海軍
㈡ 日本大將相當於我國啥軍銜
相當於中國的軍司令官這個級別,這是陸軍上的,當然日本的軍司令也有是中將的,,,這是新的日本軍制。
㈢ 日本的將軍是什麼樣的地位,是最高的首領嗎有比他們還高的嗎
古代日本有兩種政權。一是公家,即朝廷的公卿大臣所組成的政權,最高統治者是天皇。另一種是武家政權,即由武士組成的政權,其最高領袖是幕府將軍,簡稱將軍。在日本的平安時代及其以前的時代,只有公家政權。武士雖然也是貴族的一個階層,但其職責只是為公卿們服務的。到了平安時代的末期,公卿們的生活日益腐化,權利日益集中到武士階層的手裡。最後,源平合戰之後,由源賴朝建立了第一個武家政權——鐮倉幕府。幕府將軍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但是其權威和力量還不足以改朝換代。因此,幕府將軍雖握有實權,但名義上仍是天皇的臣子,天皇仍是名義上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到最後,天皇實際上擁有的權利只是祭祀權。就相當於是日本最大的神官。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日本軍銜等級
將官:大將、中將、少將;
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准士官;
下士官:曹長、軍曹、伍長;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將官:將一、將二、將補;
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尉官:一尉、二尉、三尉;
准尉;
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4)日本將軍是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
日本軍銜中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
㈤ 將軍在日本古代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如果在中國
就是春秋時期 霸主的地位(形式上是這樣的)
將軍有控制其它諸侯的權利 名義上受天皇管轄
所謂 征夷大將軍
就是可以用征夷的名義 集結各藩兵權(同春秋霸主----他本身也是一名諸侯)
日本歷史上有三大幕府(即 三朝霸主)
分別是 鐮倉----宋元
室町----元明
德川(江戶)----明清
就是這三個家族世襲霸主 掌握全國記著帶軍政大權
天皇被架空----類似於周天子(只能組織祭祀活動 冊封儀式) 作為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教皇)
直到明治維新才讓權力於天皇
㈥ 古代日本將軍職位是干什麼的,相對於古代中國的什麼職位
將軍的全稱是征夷大將軍。征夷大將軍在日本歷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軍事職位。從源賴朝1192年任將軍開始,將軍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將軍的衙門稱為幕府。類似於中國的朝廷。
日本共經歷了三個家族擔任將軍的幕府,每個時期將軍的職能不同:
鐮倉幕府(1185年—1333年)
鐮倉幕府是獨立於天皇的公家政權之外的。
這個時期公家的權力依然很大。前三任之後的幾任將軍都是皇族。
而且後期將軍的家臣北條家掌握了實權。
這個時期的將軍對比中國歷史,相當於東漢的丞相曹操。
朝廷存在,但實權在丞相手裡。
室町幕府(1336年—1573年)
室町幕府時期公家的權力和威信經過南北朝對立戰爭之後盪然無存。
但是因為連年的戰爭,各地都有了自己的武裝。
這個時期的將軍雖然是天下的統治者,但實際上並不能號令全國。
對比中國歷史,類似於春秋時期的前期的晉國國君。
天下仰其鼻息,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
江戶幕府(1603年—1867年)
經歷了漫長的戰國時代,這個時期的幕府已經充分吸收了經驗。
雖然零散的大名家任然得以保留,但事實上經過削兵,參覲交代等政策,諸侯已經無力對抗中央。
這個時期的將軍,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封建統治者了。
對比中國,相當於明朝時期的中國皇帝。
㈦ 日本大將相當於中國什麼軍銜
日本大將軍銜同我國現行軍銜制里沒有對應級別不存在可比性,日本將官有4級而我國只有3級。
55年大授銜時為表彰將領們幾十年戎馬生涯,南征北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也曾經設立過大將、元帥軍銜,但隨著老一輩開國元勛大將們去世到1988年我軍重新實行軍銜制時取消了元帥、大將軍銜,從此之後我國就再也沒有大將了。這是因為88年以後軍隊將領們基本已經沒有戰場建功立業的機會了,所以沒有戰場功勛自然就無法晉升大將、元帥軍銜了。
㈧ 日本少將什麼級別
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和軍銜,少將一般擔任旅團長或者師團的參謀長。一個日本師團有2萬多兵力,一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旅團的兵力有7000到8000人。
日本軍隊的軍銜,從上到下分別是大元帥、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等等。日本軍隊中,沒有上將、上佐和上尉。日本軍隊的佐級軍官,類似於我們國家的校官。日本軍隊的編制,分為方面軍、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等等。
擴展資料
軍銜演變
將官:大將、中將、少將;佐官:大佐、中佐、少佐;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准士官;下士官:曹長、軍曹、伍長;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凡有重要之軍事,皆親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決定廢監軍部,改設元帥府為最高的軍事咨詢機關。元帥府配備元帥若幹人,由日本天皇就陸海軍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擔任軍事顧問及檢閱陸海軍等任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止,日本共授元帥31人,其中,陸軍17人,海軍13人。
現行軍銜
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將官:將一、將二、將補;
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尉官:一尉、二尉、三尉;
准尉;
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㈨ 將軍是什麼職位
將軍是個泛稱,古代常作為高級武官、軍政官員的職位甚至是爵號,魏、晉、南朝、北魏、北齊時期,專職武官將軍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及其所領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驍騎將軍、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等,典掌禁軍,各有職司,其餘諸號將軍名為朝中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雖然也領軍兵,但不是專職的軍事統帥。其中晉朝有驃騎、車騎、衛將軍,有伏波、撫軍、都護、鎮軍、中軍、四征、四鎮、龍驤、典軍、上軍、輔國等大將軍,開府者位從公,不開府者秩二品。三品將軍秩二千石。明清兩代,有戰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爭結束則免。明朝領兵出征的總兵官臨時掛將軍印,如平賊將軍、平胡將軍、平虜將軍、征夷將軍、征虜將軍、討賊將軍、前將軍、副將軍等,事畢納印。清朝臨時派遣的軍事統帥授以靖逆將軍、揚威將軍等,班師撤回時,軍隊各歸原建制,印信繳還。現代的話,是將級軍銜的統稱,有少將,中將,上將,大將(一級上將),我國現在使用的軍銜制度里,將大將(一級上將)取消了,只有少,中,上將三級將軍,少將的軍職最低為正師;
㈩ 日本將軍是什麼軍官
分大將,中將,少將3個級別。少將一般是旅團長,軍參謀長,師團參謀長,大本營參謀本部課長或者陸軍省的局長,中央任職的比部隊的級別高很多。
中將是師團長,軍司令官,2個級別同一個軍銜,但是地位高低有不同,大本營的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有時候也有中將來擔任,比如東條英機當陸軍大臣的時候僅僅是個中將,板垣征四郎也是的。所以能看出來軍銜與官職和地位不完全對等。
大將一般是方面軍司令官,或者是日本後期5大重兵集群,例如關東軍,南方軍的司令官。擔任5年中將才有資格升大將,東條英機由於擔任首相,所以破例4年就升了大將。亮劍里邊的筱冢義男是個例外,估計當了6年多中將官職還沒上去,趕上百團大戰,和多田駿一起被編入預備役了。
還有最高級的元帥,一般是給大將增加的榮譽頭銜,不作為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