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日本的隼有哪些
Ⅰ 紅隼和日本松雀鷹哪個更容易養
紅隼和日本松雀鷹中紅隼比較好養活,性格也跟溫和,日本松雀鷹比較活潑。
紅隼[sǔn](學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喙較短,先端兩側有齒突,基部不被蠟膜或須狀羽;鼻孔圓形,自鼻孔向內可見一柱狀骨棍;翅長而狹尖,扇翅節奏快;尾較細長。飛行快速,善於在飛行中追捕獵物。棲息於山地和曠野中,多單個或成對活動,飛行較高。以獵食時有翱翔習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蟲、鳥和小哺乳動物。呈現兩性色型差異,雄鳥的顏色更鮮艷。分布范圍很廣,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國;越冬於菲律賓及東南亞。甚常見留鳥及季候鳥,除乾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比利時的國鳥。
日本松雀鷹(學名:Accipiter gularis)為鷹科齒鷹亞科的鳥類,是一種小型猛禽,體長23-33厘米,體重75-173克,雌鳥比雄鳥體形大。外形和羽色很像松雀鷹,但喉部中央的黑紋較為細窄,不似松雀鷹那樣寬而粗。少部分為留鳥外,一般在中國北方為夏候鳥,在南方為冬候鳥。主要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在林緣和疏林地帶,是典型的森林猛禽。主要以山雀、鶯類等小型鳥類為食,也吃昆蟲和蜥蜴。
Ⅱ 隼是什麼
隼是一種飛行速度極快的猛禽,最快的隼俯沖時速高達每小時300公里。你說的摩托車上的隼指的是日本鈴木公司生產的gsx1300R,它是一輛速度極快的重型機車,早期的鈴木隼時速表上限是340公里,速度超300沒有絲毫問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日本鈴木官網去看看,正常渠道進入國內的價格要20多萬元人民幣,它是大多數摩托車愛好都為之傾倒的對象。
Ⅲ 鷹隼生活在什麼地方
隼
紅隼又叫紅鷹、茶隼等,是小型猛禽,體長31一38厘米,體重173—335克。翅狹長而尖,尾亦較長,外形和黃爪隼非常相似,雄鳥頭部為藍灰色,背部和翅膀上的覆羽為磚紅色,並具三角形黑斑。腰部、尾上覆羽和尾羽為藍灰色,尾羽上還具有寬闊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睛的下面有一條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紋,是它與黃爪隼的最明顯的區別之一。下體的頦部、喉部為乳白色或棕白色,其餘下體均為乳黃色或棕黃色,具黑褐色縱紋和斑點,腳、趾黃色,爪黑色。另外,它的尾羽的形狀呈凸尾狀,與燕隼、猛隼等的圓尾不同。
紅隼在國外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東北部,葉門,印度,日本,菲律賓等地,在我國幾乎編布全國各地。它是最常見的隼科動物,全世界共有11個亞種,我國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在新疆為留鳥, 在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為留鳥或夏候鳥, 北京為冬候鳥或旅鳥, 福建、廣東、海南和台灣等其他地區均為罕見的冬候鳥。春季多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陸續遷到北方繁殖地,10月初至10月末遷離繁殖地。普通亞種分布於除新疆外的大部分地區,而且大多為留鳥。
紅隼棲息於山地森林、森林苔原、低山丘陵、草原、曠野、森林平原、農田耕地和村莊附近等各類生境中,尤以林緣、林間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曠野、河谷和農田地區較為常見,但在茂密的大森林中少見。遷徙時常集成小群,特別是在秋季。每天拂曉開始活動,飛翔時兩翅快速地煽動,偶爾進行短暫的滑翔。棲息時多在空曠地區孤立的高大樹木的樹稍上或者電線桿上。叫聲單調而尖銳,很象一種響鈴的聲音。主要以蝗蟲、蚱蜢、吉丁蟲、蠡斯、蟋蟀等昆蟲為食,也吃鼠類、雀形目鳥類、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推動物。覓食活動在白天,主要在空中覓食,或在高空迎風展翅,或在地面低空飛行搜尋食物,有時煽動兩翅在空中作短暫停留觀察獵物,一但發現獵物,則摺合雙翅,突然俯沖而下直撲獵物,抓獲以後就地吞食,然後再從地面上突然飛起,迅速升入高空。有時也採用站立在山丘岩石高處,或站在樹頂和電線桿上等候的方法,等獵物出現在面前時才突然出擊。
繁殖期為5一7月。通常營巢於懸崖、山坡岩石縫隙、土洞、樹洞和喜鵲、烏鴉以及其它鳥類在樹上的舊巢中。巢較簡陋,由枯枝構成,裡面鋪墊有草莖、落葉和羽毛。每窩產卵通常4一5枚,偶爾有多至8枚和少至3枚的。如果巢卵被破壞,通常還要下補償性的一窩,但產卵的數量則明顯減少,通常為2一3枚。卵的顏色為白色或赭色,密被著紅褐色的斑點,但也有的僅在鈍端被有少許紅褐色斑。通常每隔1天或2天產1枚卵,產完第一枚卵後,雌鳥就不再離巢,時而卧伏於巢內,時而站立在巢口外突出的岩石上。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承擔護衛任務,每隔一段時間就飛回巢區附近的石壁上或樹冠上,偶爾也替換雌鳥孵卵,孵化期28一30天。雛鳥為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13一14克,全身被有稀疏的白色絨羽,頭大頸細,呈爬伏狀態,勉強能夠搖頭,10天後變為淡灰色絨羽。雛鳥由親鳥共同喂養大約30天左右離巢。
Ⅳ 游隼的種類
游隼(學名:Falco peregrinus)又名花梨鷹、鴨虎,是鳥綱隼科隼屬中較大的一種,屬晝行性中型猛禽,共有18個亞種。其俯沖時速可達每小時389千米,是世界上俯沖時速最快的鳥類,也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安哥拉的國鳥。
它主要棲息於山地、丘陵、半荒漠、沼澤與湖泊沿岸地帶,分布甚廣,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地。其體長41-50厘米,翅長而尖,眼周黃色,頭至後頸灰黑色,其餘上體藍灰色,尾具數條黑色橫帶,下體白色。
生活特點
多單獨活動,叫聲尖銳,略微沙啞。通常在快速鼓翼飛翔時伴隨著一陣滑翔;也喜歡在空中翱翔。主要捕食野鴨、鷗、鳩鴿類、烏鴉和雞類等中小型鳥類,偶爾也捕食鼠類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動物。性情兇猛,即使比其體形大很多的金雕、矛隼,鵟等,也敢於進行攻擊,不過動機往往是保衛巢穴和領地。由於它主要是在空中捕食,因而比其他猛禽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具有相對較大的體重,有像高速飛機一樣的可以減少阻力的狹窄翅膀和比較短的尾羽。大多數時候都在空中飛翔巡獵,發現獵物時首先快速升上高空,佔領制高點,然後將雙翅折起,使翅膀上的飛羽和身體的縱軸平行,頭收縮到肩部,以每秒鍾75—100米的速度,近似垂直地從高空俯沖而下。靠近獵物的時候,稍稍張開雙翅,利用高速俯沖的沖擊力以後趾猛力擊打或用尖銳如匕首般鋒利的腳爪一把攫住獵物,致其受傷或立即斃命。真正見過游隼捕獵的人,定是過目難忘的。最後它將獵物帶到一個較為隱蔽的地方,用雙腳按住,用嘴剝除羽毛後再撕裂成小塊吞食。有時也在地上捕食。與這種捕食方式相適應,它的跗跖變得短而粗壯,抓握獵物的腳趾也變得細而長。
平時飛行並不迅速,平飛速度只有時速50-100千米,但是是俯沖最快的鳥類,時速最快可達到300多千米。游隼的俯沖捕獵本領因不是天生就會的,故它還有自然界罕見的教授雛鳥捕食技巧的行為。雛鳥在羽毛豐滿,振翅離巢之後,並不會馬上離開親鳥獨自謀生,而是仍跟著親鳥生活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便仍由親鳥餵食撫育,且接受親鳥的捕獵生存「培訓」。國外一部紀錄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游隼雛鳥在開始學習捕獵的時候,親鳥會為它們捕捉一隻活鴿子並故意放走,供它們練習追逐捕獵之用。小游隼剛開始捕獵,自把握不準方向與攻擊目標,橫沖直撞卻捉不住鴿子而快失去信心時,一起伴飛的母游隼往往會幫它們一把,上前抓住或抓傷鴿子使其飛行速度減緩,再放開繼續讓小游隼對鴿子進行追逐攻擊。一兩個月後,待到小游隼第一次自己捕捉到獵物時,它的捕獵培訓也慢慢接近尾聲,不再完全依靠父母喂養,而返生期的到來也迫使它們離開父母獨自生活
Ⅳ 游隼是什麼鳥類
游隼(學名:Falco peregrinus)是隼屬最大的一種,又名花梨鷹、鴨虎,是生活在北美洲的晝行性中型猛禽。游隼飛行速度很快,俯沖時速可達每小時389公里,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類,但直線飛行速度很慢,通常只有時速50~100公里而已,這種時候它們就常常狩獵失敗。
游隼體格強健,飛行速度很快。它們在很高的空中飛行,看到水中的魚會像閃電般地俯沖下來,以鋒利的雙爪捕殺動物。這些獵物主要是鴨子和海岸鳥類。它的時速可以達到360公里,超過某些飛機的速度。
它們的個子大力量強,當它們在半空中以極高的速度襲擊飛行中的小鳥時,往往是將獵物撞擊到地上,然後再飛回來撿拾獵物。它們也常盤旋空中,一旦獵物被驚起奔逃或起飛,便像箭一樣俯沖過去,用爪向獵物猛擊,有時這一擊竟會打掉烏鴉的頭或是在蒼鷺背上打出一個雞蛋大的洞。
(5)生活在日本的隼有哪些擴展閱讀
游隼自己通常都不做窩,由於其捕食能力非常強大,因此,一些大型食肉猛禽通常會主動為其築造窩。值得注意的是,游隼的窩非常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鳥窩,游隼會根據其它鳥類築造的鳥窩大小、以及位置來選擇自己的巢。
因為游隼經常襲擊一些低空飛鳥,所以每當它們出現時,這些鳥都會群起逃之夭夭。於是,人類就利用游隼的這項天賦,在機場附近飼養游隼,用它的威懾力趕跑飛鳥。因為飛鳥一旦與高速航行的飛機相撞,會像子彈一樣擊穿機身,使飛機墜落,給人類的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損失。沒想到,游隼竟由一種猛禽變成了航空衛士。
Ⅵ 游隼是什麼
游隼是花梨鷹。
游隼脊椎動物,鳥綱,隼形目,隼科,隼屬。別名花梨鷹、鴿虎、鴨虎、青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游隼個頭不大,跟烏鴉差不多,體重只有1斤。就這樣一隻小鳥,擊斃了比它大個的鴨子,收獲大塊鴨肉做晚餐。游隼是食肉猛禽,不抓老鼠不捉蛇,專門追捕其他鳥類做食物,速度是它所向披靡的利刃。
游隼有雙敏銳的眼睛,能看到1公里以外的獵物,它的視力是人類的8倍。當翱翔在高空的游隼發現低空中的獵物時,會居高臨下地俯沖出擊。它先扇動翅膀加速,並且不斷旋轉身體尋找最好的進攻角度。調整好身體姿態後,游隼弓背並腿,收起翅膀,縮攏尾巴,變成一枚炮彈,從空中俯沖直下,砸向獵物。
生活習性
游隼生活習性棲息於山區、平原、草地、濕地附近、海邊、農田等多種生境。一般單獨活動,飛行迅速,是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之一。性兇猛,主要在空中捕食鳩鴿類、鷗類、野鴨等鳥類,捕食時常飛在高處,發現獵物時以極快的速度向其俯沖而下。為少見的旅鳥。遷徙季節偶見於城郊。
Ⅶ 游隼是什麼東西長什麼樣子
游隼上體呈深藍灰色,有黑褐色橫斑;頭頸部黑色,帶藍色光澤。
游隼,又名鴨虎、梨花鷹、梨花鶴、那青,屬於隼形目隼科隼屬,被奉為安哥拉國鳥。成年游隼身體長40至48厘米,上體呈深藍灰色,有黑褐色橫斑;頭頸部黑色,帶藍色光澤。別看它們個子不大,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型猛禽。
游隼為世界性分布的鳥類,廣泛分布在除南極洲之外的全球六大洲。不同地區的游隼,在形態和行為等方面也不盡相同: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游隼,體型稍大,雙翼尖而長,為遷徙種群。游隼每年9-10月份左右會遷往南方過冬,到第二年大約4-5月份再返回北極繁殖。
游隼飛行速度
游隼一般在開闊的原野上活動,農田、草地、河谷和山地的丘陵也是它們大顯身手的地方。游隼主要以鳥類為食,而且大多數時候都在空中捕食。一隻游隼在一個夏天能吃掉300隻左右的鳥類。
它們的翅膀長且尖,擅長極速飛行,有鳥中「殲擊機」的美稱。游隼在相近體重的動物中占據著食物鏈的頂端,甚至對大幾倍的老鷹也敢攻擊,堪稱「鳥中戰斗機」。
多數鳥類的飛行速度在40至70千米/小時,而據不同人的記載,游隼的速度可以達到140至360千米/小時。甚至有些鳥類學家認為其速度巔峰可達400千米/小時。
Ⅷ 隼的生活習性
紅隼產於舊大陸,僅一種——美洲隼(F. sparverius,美國叫雀鷹)在南北美洲很普遍。繁殖於歐洲、西北非、除阿拉伯外的中東,以及整個亞極圈和溫帶亞州。燕隼棲息於接近林地的開闊原野。捕食小鳥和大型昆蟲。近似種有非洲燕隼(F. cuvierii)、東非的燕隼(F. concolor)、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東方燕隼(F. severus, 即猛隼)。白隼第二枚初級飛羽最長,第一與第三枚飛羽幾等長,叫聲告警叫聲為帶鼻音的責罵聲gehe-gehe-gehe...比游隼叫聲更加拖長,在傳統的鷹獵中白隼是鳥中之王。灰背隼分布於整個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從美國西部南至科羅拉多;在歐洲,由英國西部到斯堪的那維亞。有黑色的種群繁殖於溫哥華附近和冰島。大多數遷徙到繁殖區南邊的地方,有些種類則可遠到南美洲北部。棲息於潮濕開闊的原野或針葉林和樺木林中。常產卵於灌叢中的地面上,但有時也佔用禿鼻鴉和鵲在樹上築的巢。紅腿小隼叫聲尖厲及低聲吱叫。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山麓及東南亞。在中國極為稀少。亞種burmanicus為雲南西部(盈江)的留鳥。指名亞種為印度東北部的留鳥,有高海拔2000米的記錄,可能亦見於西藏東南部。結小群在開闊的樹上捕食。快速追捕昆蟲似樹燕。守候獵物時頭點動而尾輕抽。白腿小隼叫聲高而生硬的哭叫聲shiew及快速重復的kli-kli-kli-kli聲。分布在印度東北部、中國南方、印度支那北部。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見於中國有林覆蓋的低地至海拔1500米的雲南西部及南部、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安徽南部和江蘇南部。喜林緣或開闊原野,包括稻田,常立於無遮掩的樹枝上。突然沖出捕食蜻蜓及其他昆蟲,有時大膽襲擊小鳥及其他獵物。在樹洞營巢。黃爪隼叫聲高叫聲似紅隼但較快,似kikikiki…也作粗喘氣聲chay-chay-chay。幼鳥尖叫如紅隼。分布在歐洲南部及北非至中亞、印度、緬甸、寮國和中國北方。越冬往南。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為不常見季候鳥。繁殖於新疆北部及西部、內蒙古、河北。經山東、四川南部及河南至雲南越冬。於懸崖峭壁結群營巢。主要以昆蟲為食。較紅隼少停在空中鼓翼,振翼甚快。遷徙時結大群。阿穆爾隼叫聲尖厲叫聲似紅隼。分布在繁殖於西伯利亞至朝鮮北部及中國中北部、東北,印度東北部有一記錄。遷徙時見於印度及緬甸;越冬於非洲。在繁殖分布區甚常見。罕見候鳥於華東及華南。黃昏後捕捉昆蟲,有時似燕鴴結群捕食。遷徙時結成大群多至數百隻,常與黃爪隼混群。喜立於電話線上。
Ⅸ 電影中所說的隼是什麼隼
電影中所說的隼應該是獵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曾有浙江海關查到一批獵隼走私,每隻價值高達10萬美元。
在國外獵隼的身價更高,中東地區某些國家的富豪們曾把擁有獵隼的數量和級別,作為自己權力和財富的特殊象徵。在沙特,一隻最好的獵隼的價格,最高可以賣到幾百萬人民幣。
什麼是獵隼?
獵隼,季候鳥,大型猛禽。。分布廣泛,中國和中歐、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見。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獵隼主要生活在內陸草原和丘陵地區,棲息於山區開闊地帶、河谷、沙漠和草地。在無林或僅有少許樹木的曠野和多岩石的山丘地帶活動,常常可以瞥見它那一掠而過,搏擊長空的英姿。
獵隼主要以中小型鳥類、野兔、鼠類等動物為食。除此之外,兇猛的獵隼還可以攻擊金雕等大型兇猛禽類,不過通常不是為了食物,主要是為了驅逐大型禽類。這種現象,在蒙古草原上曾多次出現。
每當發現地面上的獵物時,獵隼總是先飛行到獵物的上方,佔領制高點,然後收攏雙翅,使翅膀上的飛羽和身體的縱軸平行,頭則收縮到肩部,以每秒75-100米的速度,成25度角向獵物猛沖過去,在靠近獵物的瞬間,稍稍張開雙翅,用後趾和爪打擊或抓住獵物。
此外,它還可以像殲擊機一樣在空中對飛行的山雀、百靈等小鳥進行襲擊,追上獵物後,就用翅膀猛擊,直至獵物失去飛行能力,從空中下墜,再俯沖下來將其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