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侵略中國路線有什麼策略

日本侵略中國路線有什麼策略

發布時間: 2022-11-28 17:30:31

Ⅰ 日本侵略中國的策略

日本侵略中國前是做過很多功課的。不是一個冒然的行動,之前日軍排了以土肥原賢二(1912年來到中國)為首的很多間諜去滿蒙,1928年張作霖也是日軍暗殺死的。因為張作霖主要駐軍在日軍對面,日方找人和張作霖談話,張說:「我姓張的不會賣國,也不怕死。」,日軍就發動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為侵華做了鋪墊。拉開了侵華的序幕。

到了31年初,在大背景上,當時中國的時局可以說類似古代的軍閥割據局面,前幾年中蔣介石發動政變,打敗了幾家軍閥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和還在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作戰,九一八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生了,918之後,中國東北迅速淪陷了,31年7月當發生了國軍對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9月日軍就開始大規模侵華了。可以說,但是國軍主力在南方和共軍作戰,對北邊是不作為主要防禦方向的。所以蔣介石開始對日軍很放縱,想完成剿共在北上抗日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但是蔣介石算錯了兩點,第一是低估了共軍的生存能力,第二低估了日軍的南進速度和攻擊力。所以到了32年1月的淞滬會戰時才恍然大悟,日軍來者不善。從這時起才開始正眼看待對抗日軍的軍事行動,但是他的中心還是放在了剿共上這段時間日本還在加緊部署大規模侵華做准備。到37年77事變,日軍開始大規模侵華戰爭。
從體來說,從1920-1937,日本人做足了戰爭准備,而讓日軍做足准備的就是蔣介石的消極抗日政策。

Ⅱ 日本侵略中國的路線

第一步是先佔領東北三省:遼吉黑,然後兵分二路。

一路從陝西出劍門關到漢中佔領四川,另一路直接出中原到襄樊,意圖將中國一分為三。

1、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最早應該從1876年日本入侵琉球開始,當時琉球是中國的土地,有一艘琉球船到了台灣,船員被台灣土著誤殺,日本人就以這個為借口進攻台灣。這是日本對中國最早的侵略,這場戰爭使中國失去了琉球,就是今天的沖繩島。

2、1894年,日本入侵朝鮮,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經過平壤戰役、牙山海戰、大東溝海戰、威海衛海戰、旅順戰役。日本奪去了台灣,還有二億三千萬兩白銀。

3、1905年,日本和俄國爆發了日俄戰爭,經過旅順海戰、對馬海戰、旅順戰役、奉天戰役。日本將俄國的勢力趕出了中國東北南部,獨佔了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大部分分地區的特權。

4、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軍撤向關內,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在這個過程中,規模比較大的戰役是江橋抗戰,其他都是義勇軍的戰斗。

5、1932年,日本發動了「一二八」事變,在上海與中國19路軍激戰。雙方損失都很大最後中國軍隊撤出上海。

6、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中國29軍與日軍進行了長城抗戰,日軍在佔領華北以後一路南下,佔領了中國東南的大部分土地,基本控制了中國的海岸線。

7、1938年以後,日本也無力發動大規模戰役了,雙方進入膠著狀態。

8、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陸軍戰略重點轉向東南亞。此間除了1942年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外,沒有更大的戰役。

9、1943年,日本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發動了豫湘桂戰役,戰役最後以日本佔領廣西,部分地打通大陸交通線而結束。

10、1944年,中國軍隊開始反攻,發動了雪峰山戰役,消滅日軍2萬多人。

11、1945年,日本投降。

(2)日本侵略中國路線有什麼策略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屈辱,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列強幾乎都欺負過中國。

盡管中國人民進行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但都失敗了。只有抗日戰爭,最終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使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實現了民族獨立並為實現人民解放創造了條件。

從而成為解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的偉大開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開端。

Ⅲ 日軍在1938年10月佔領廣州、武漢後,開始實施的對華策略是

日軍在1938年10月佔領廣州、武漢後,開始實施的對華策略:

1、在政治上,放棄過去「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立場,轉而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以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

2、在軍事上,停止對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重點鞏固已有佔領區。

3、在經濟上,加緊經濟掠奪,力圖「以戰養戰」。

4、在改變了侵華方針後,其軍事戰略也做了相應調整。

放棄速戰速決戰略,准備長期作戰;明確規定軍事行動要服務於政略和謀略工作;為減少消耗而限制戰爭規模和強度。

在作戰范圍上,「如無重大必要不企圖擴大佔領地區」,「力戒擴大缺乏准備的戰線」;在兵力上「為准備今後國際形勢的轉變,要在各方面減少駐屯兵力及兵力的消耗」;

在作戰形式上「進行小接觸」,只是在「敵人集中兵力來攻擊時,及時予以反擊,消耗其戰鬥力」,把軍事打擊的重心移向對付其後方的抗日游擊戰。

1938年10月,日軍侵佔廣州、武漢後,由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財政經濟陷入困境;日本國內反戰厭戰情緒開始滋長,統治階級內部因「速戰速決」戰略的破產和對外政策的分歧而爭吵不休;

更由於中國人民堅持抗戰,使其稱霸世界的戰略受到極大影響,處處呈現被動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侵略者被迫調整其侵華方針。

(3)日本侵略中國路線有什麼策略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Ⅳ 日本通過哪些方式侵略中國

日本從台灣、黃海、大連、旅順、山東沿海、東北、海南等地登陸入侵中國。

1、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餘人入侵我國台灣,殘酷屠殺我國高山族同胞。

2、1894年9月,日艦隊在黃海海面襲擊中國北洋艦隊,擊沉4艘軍艦。10月,日軍分兩路侵犯我國遼寧省。11月,日軍佔領大連、旅順。日軍進入旅順後,見人就殺,在4天3夜的大屠殺中,全市2萬多中國人全遭殺戮,只有埋屍的36人倖免於難。

3、1895年2月,日軍從水陸兩路夾攻駐威海衛中國海軍。

4、1905年1月,日軍再度佔領旅順。3月,日軍佔領奉天(今沈陽),並與俄為爭奪中國領土在我東北進行大規模廝殺。

5、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並佔領濟南。6月,日本在沈陽皇姑屯車站炸死張作霖,陰謀奪取東北。

6、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日軍強占我國東北。

(4)日本侵略中國路線有什麼策略擴展閱讀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人員財產損失。而這場戰爭不過是日本延續了近百年計劃後的最終結果。

早在日本明治天皇上任的那一刻,就定下了一個雄心壯志,也就是日本的「大陸政策」,以武力的方式征服朝鮮、中國之後,再逐步征服世界。可以從明治天皇的信中看到「開拓萬里波濤」、「國威布於四方」這樣的字句,其雄心已是清晰可見。

為了達成這個「宏偉」的目標,日本先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隨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不久之後再度爆發了日俄戰爭,這幾次戰爭讓日本充分嘗到了甜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對德宣戰,出兵中國,獲得了更多的「勝利果實」。

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軍事力量意圖征服中國,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日本建立了南滿鐵路公司,這家公司的性質其實和東印度公司是一樣的,完全就是為了殖民擴張而成立的公司。為了保證殖民的順利,日本還成立了一支全新的軍事力量——關東軍。

不過這只是日本計劃中很小的一部分。1927年,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了「東方會議」。這次會議的規格相當的高,日本的陸軍、海軍、外務省、駐中國的最高軍事將領、行政長官等均到會參與。

Ⅳ 日本侵略中國的路線

本來是從北至下,後來Jiang從戰略角度上考慮發動了淞滬會戰,把日本主力的進軍方向從由北至南改成了由東至西。讓中國有川地做後盾,進可攻退可守的長期作戰機會。
如果可以,你可以下一寸heshan一寸xue看看。

Ⅵ 二戰時日本對中國派兵路線

二戰(抗戰時期)日軍對中國出兵總體戰略上基本是這樣走的,僅供參考:

  1. 日本發動「9.18事變」占據全東北後,進而向熱河(現東北、內蒙、河北的部分區域)進犯意圖向華北發展的企圖昭然若揭。於是爆發了「長城抗戰」。戰爭結果,中國軍隊戰敗日軍進入河北,並以《塘沽協定》為基礎組織「華北自治」,實際上是在東北建立侵華基地,在河北構築侵華橋頭堡。河北西可沿長城進犯山西陝西,並進入河南、四川直接包抄中國戰略大後方。河北向南可以入山東、蘇北,逐鹿中原。

  2. 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主力兵鋒直指山西和隴海線。

  3. 為了防止日軍走外族入侵中國的經典路線:由晉陝越過秦嶺進入四川,或從河南南下突破襄陽、棗陽重關奪取湖北湖南,從總戰略上奪取中國戰略大後方並由西向東包抄中國,國府利用日本求勝心切以及總兵力不足的特點,決定在上海發動戰爭,引誘日軍主力把重點投向東線與我軍決戰。同時嚴令山西進行激烈抵抗。淞滬會戰、忻口會戰爆發。

  4. 淞滬戰役國軍戰敗,日軍從重兵聚集的華北分出一路南下,同時在上海登陸的部隊北上,夾擊南京,企圖佔領中國國家首府,導致政府投降由此宣告戰爭勝利。於是,爆發了象徵意義的「南京(首都)保衛戰」。國軍退出南京後,在徐州地區進行了重兵聚集。

  5. 「忻口戰役」失敗,日軍緊跟發動攻取山西首府「太原戰役」,中國再次戰敗。日軍大本營決定與國府在徐州進行最後決戰,速戰速決中國戰爭。因此終止了西部挺進轉而進行割據,牽制中國西北重兵集團無法抽調支援中原。

  6. 事實上,國府的意圖從一開始就是收縮兵力、財力、物力於四川做長時間抵抗,以時間換空間。為了爭取最多的時間來運送物資和部署兵力,因此繼南京失陷後立即在徐州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戰役,即「徐州會戰」,目的還是吸引日軍在東線與我決戰,爭取時間通過長江運輸線把大量物資充實大後方。日軍發現了這一目的立即命進入山西的日軍主力在開封一線掉頭南下,企圖從河南進入湖北直接經棗陽和襄陽插到武漢背後,截斷國府的收縮部署。由此爆發了「蘭封戰役」。

  7. 「蘭封戰役」國軍失敗不僅對尚未完成部署西北面空空如也的武漢形成巨大威脅,更直接動搖了尚在進行中的徐州會戰計劃,不得已炸毀花園口黃河河道直接堵截了北路南下之敵,以及尾隨追擊徐州會戰後撤部隊。

  8. 自此,國軍長江以北主力撤到了湖北、武漢、大別山地區,而在山東蘇北留下了韓德勤10萬集團軍;長江以南地區在南昌至長沙一線布防,而在皖南留下了顧祝同20萬敵後集團,形成了計劃中的戰略收縮和敵後投子。真正的阻擊日軍前進的「武漢會戰」爆發。

  9. 日軍在武漢會戰中被有力阻擋戰役呈膠著狀態。日軍從上海分兵南下,攻佔廣州這個中國軍援港,直接斷絕了中國戰爭物資的來源。國府只得放棄保衛武漢的計劃,更密集收縮軍隊於長沙進行防禦。同時決定開辟新的國際物資轉運通道 --- 經緬甸港口送到臘戍,在中國修建滇緬公路把物資再從臘戍運往國內。

  10. 日軍經武漢戰役後,正因為資源和兵力不足,放緩了進攻以鞏固後方。同時國府利用日軍想誘降國府的心理,運用間諜戰拖延時間。於是戰爭在湖北湖南中日雙方出現膠著狀態。

  11. 對於四川大門難以攻破,而國府缺糧少彈急需補充的問題,日軍乘勢在南方發動戰役,意圖避實就虛,從南方西進雲南,繞過湖南湖北的長江入川口進入四川。於是爆發了「昆侖關戰役」,以及後來日軍做拼力一搏的「豫湘桂戰役」。但日軍都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戰略效果,曾短時進入過貴州而最終還是退出了。中國戰場自武漢保衛戰後,一直呈僵持狀態。

  12. 日軍為了奪取東南亞的石油維持戰爭,以及改變在中國戰場的膠著態勢,他們利用太平洋戰爭進入緬甸再次截斷中國生命通道,接著一路向北直至被怒江所阻。

  13.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終於認識到中國戰場對太平洋戰場的重大意義,主導開辟駝峰航線,從英軍控制的印度把物資送往中國。日軍已經無力逆轉中國戰場的局面。

    自此,日軍在中國國內雖然1943年還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已經是強弩之末,取得了一些戰果,終因戰略上無法扭轉頹勢,而最終失敗了。

Ⅶ 日本是如何按照既定國策不斷加深對中國侵略的

日本侵華的策略就是那個炮製於1927年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這個奏摺中確立以滿蒙為侵略擴張基地的戰略。(奏摺中的「中國」實際指的是日本,他們將中國稱為支那)「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中國征服,則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知東亞為中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
按照這個次序,日本首先在1931年9月18日,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東北全境,並扶植遜位的溥儀組織了傀儡政權——滿洲國。
隨後又通過1933年簽訂的《塘沽協定》和1935年的《何梅協定》,基本控制了華北地區。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日本開始全面侵華,8年抗戰開始,到1938年武漢會戰結束,日本侵佔了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廣大地區,達到了日本侵華的頂峰,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終於在與日本半個多世紀的斗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Ⅷ 日本侵略中國的路線

日本侵華戰爭的路線:
先由關東軍主力部隊出南朝鮮,以絕對優勢兵力和精良裝備佔領東北三省並控制,建立本土以外的第三個軍事補給,和囤兵點。並積極拉攏親日的軍閥,達到以華制華。
再由東三省向華東,華北先進行一線式的推進
同時佔領並控制台灣,牽制當時國民黨的海軍艦隊,並形成包圍。
日本海軍路戰隊則由上海登陸,從中心穿插,把中國分成兩塊,讓中國軍隊首尾不能互相接應,先殲滅上海以北的國民黨主力軍隊,而後沿途推下,殲滅上海以南的軍隊
凇滬會戰國民黨軍隊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卻牽制了日軍近35萬的兵力,而後徐州會戰國軍又以重兵與日軍決戰,消耗了日軍大量兵力,使日本軍隊人員補充和軍需補給都跟不上,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贏得了時間。

Ⅸ 日本侵略者對國民政府採取了什麼樣的策略

日本侵略軍侵佔廣州、武漢等地以後,對國民政府採取了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稱:「今憑陛下之盛威,帝國陸海軍已攻克廣東(州)、武漢三鎮,平定中國重要地區。國民政府僅為一地方政權而已。然而,如該政府堅持抗日客容政策,則帝國決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潰為止。帝國所期求者即建設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新秩序。這次征戰之最後目的,亦在於此。此種新秩序的建設,應以日滿華三國合作,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建立連環互助的關系為根本,希望在東亞確立國際正義,實現共同防共,創造新文化,實現經濟的結合。這就是有助於東亞之安定和促進世界進步的方法。帝國所希望於中國的,就是分擔這種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責任。帝國希望中國國民善於理解我國的真意,願與帝國協作。」

Ⅹ 日軍日軍侵華全策略及評價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主持召開了"東方會議",主題是商討如何加快推進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的策略、步驟等。參加會議的有:外務省政務次官森恪、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陸軍上將、陸軍次官火田俊六等。會議結束時以"訓示"的形式提出了《對華政策綱領》,主張:(1)"東三省和內蒙是日本的國防安全線,為了保護日本在支那的權益,不問支那本土或滿蒙,日本均應出兵"。(2)"宣布東三省自治;締結建設新鐵路的協定;開墾土地,採掘礦山;設置由日本人充當的行政、財政、軍事顧問。如果支那方面拒絕,日本應堅決准備使用武力實現其目標"。(參見〔日〕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書》(1840-1945年)下,株式會社,原書房,1966年東京版,第101-102頁)7月25日,田中義一向日本天皇提交了所謂"滿蒙積極政策"的秘密文件,即《田中奏摺》,更加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對華侵略方針政策。
第一,提出了日本侵略中國,稱霸世界,實施其"大陸政策"的戰略總方針。它露骨地主張:"按照明治大帝的遺策,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等,皆已實現。惟第三期之滅亡滿蒙,以便征服全支那尚未完成……"因此,"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這是日本帝國存亡上的必要大事"。提出日本控制亞洲大陸,掌握滿蒙權益是"第一重大關鍵" 《田中奏摺》具體而詳細地制定了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基本方針、計劃和步驟。1929年12月,當時南京出版的中國雜志《時事月報》刊登了《田中奏摺》的內容梗概,後被廣泛引用而在中國和世界迅速傳播,轟動了當時的輿論界。日本軍國主義者從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1937年又挑起"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直至發動太平洋戰爭,前後進行了長達14年之久的對外侵略戰爭,《田中奏摺》的方針計劃,幾乎完全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實踐。
戰爭初期,日本自詡武力強大,對中國採取了以軍事為主,政治誘降為輔的「速戰速決」的策略,妄想一舉摧毀中華民族的抵抗力量,迅速佔領整個中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戰爭的發展,日本「速戰速決」方針的失敗,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的日趨壯大,使日軍於1938年10月改變了戰爭初期的侵華策略,把進攻的主要矛頭指向中國共產黨的各敵後抗日根據地,將過去對國民黨的軍事為主,政治誘降為輔改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
1938年11月3日,首相近衛代表日本政府發表了《東亞新秩序》聲明。聲明一改以往」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狂妄姿態,在所謂「合作」、「提攜」等幌子下對中國進行政治誘降。聲明說:「帝國所求即建立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秩序。此次征戰的最終目的即在於此。此種新秩序的建立,應以日、滿、華三國合作,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建立連環互助的關系為根本,在東亞確立國際主義,實現共同防共,創造新文化,實現經濟結合。」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往一貫的政策,更換人士組織,取得新生的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方並不予以拒絕。「近衛聲明的發表,標志著日本政府的侵華策略以發生轉變,表明日本企圖承認國民政府為前提,迫使國民黨放棄抗日立場,與日妥協,達成不戰而勝的最終目的。 聲明還說,在華日軍要把鞏固佔領的區域作為」當前的第一位的基礎性工作」,「固定配備充分的兵力」。在中國派遣軍隸屬下的4個戰略集團中,華北方面作為最大的戰略性集團負責確保已佔領的華北地區的治安。此舉加緊了對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掃盪和進攻。
至於評價,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日本低估了中國。兩個幾乎統治歐洲的人(拿破崙和希特勒)都給予了那時還極其弱小的中國極高的評價。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