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的和是什麼意思

日本的和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12-07 06:22:50

『壹』 大和民族的「和」字是什麼意思

聖德太子(公元 574—622 年)在《憲法十七、條》中引用了《論語》中(孔子的弟子)有子的話:「禮之用,和為貴」,說明古代日本的統治者深知「和」的重要性。「和」乃和平、和睦、和諧之總義,亦可視為有小和、中和、大和之別。和平乃為小和,和睦可稱中和,唯和諧方為大和。「大和篇」「大和」做出了另一種解釋:「大人無親無 ,疏無愛無惡,顯然,無論哪一種解釋,「大和」都是上好的詞彙,寓意著一種超凡脫俗的理想境界。日本統治者以「大和」代「倭」,實為美化自身也。

『貳』 「和」是什麼意思

A:發音:hé
(1)平穩,和緩 (2)協調,關系好,均衡 (3)和解,媾和 (4)不分勝負,如和棋 (5)數字之間相加的結果,也叫和數 (6)整個兒地,如和衣而睡 (7)日本民族與服裝,如和服,大和民族 (8)跟,如和你商量 (9)介詞,表示相關、比較,如和他比 (10)並列,如理論和實踐 (11)或者,如無論數量和質量都有提高 (12)古代的姓氏之一:和氏璧 (13)連帶:和盤托出(完全說出來)。和衣而卧。 (14)連詞,跟,同:我和老師打球。 (15)姓氏之一,和姓。
B:發音:huó
混合,如和面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姓氏(huó)河南安陽滑縣一帶方言
C:發音:hè
(1)響應,如曲高和寡。 (2)回應他人的詩歌,和詩一首。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和詩。
D:發音:hú
麻將用語,成功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E:發音:huò
(1)混合粉狀或液狀物 (2)次數,多洗幾和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和葯。奶里和點兒糖。和弄。和稀泥。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葯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和水。
F:發音:huo
無字義,僅為襯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讀音 用於詞語「暖和」、「軟和」「摻和」等。
G:發音:hàn
在台灣地區國語中,「和」字作為連詞使用時,在日常口語中讀作hàn,但正式讀音中讀hé。(源自老北京口語,不過在大陸已基本絕跡。)(在中國大陸晉西北、陝北、內蒙(鄂爾多斯、內蒙呼和浩特和內蒙包頭一帶)一帶的方言口語中,仍然如此發音。)
H:發音:hè
〈動〉 (1) 應和;跟著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荊軻和而歌。——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3) 附和;響應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5) 答應;允許 [agree]。如:和應(猶應和) [1]
編輯本段詳細字義
和 hé
〈形〉 和諧;協調。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和 hé
〈動〉 (1)調和;調治;調適。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2)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與楚以和。——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名〉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介〉 (1) 與;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對;跟 [to]——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3) 跟 [as]——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連〉 (1) 與 [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2)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 [or]。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姓氏的時候也有讀「hé」
和 hú
〈動〉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win in gambling]
和 huó
〈動〉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和 huò
〈動〉 (1) 摻合;混雜 [blend]。如:和葯(調制葯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2)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 [mix] 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里頭?——《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騙 [wheedle]。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量〉 (1)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 [moment] 韋義方去懷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2)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葯換水,相當於「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 和葯。 和弄 huònong (1) 〈方〉 (2) [mix]∶拌和 (3) [sow discord]∶撥弄是非;離間 和稀泥 huòxīní [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equivocate;blur the lin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1]
編輯本段漢字和《康熙字典》記載
《丑集上》《口字部》·和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又《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書·堯典》乃命羲和。《注》羲氏,和氏,主歷象授時之官。又《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又《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注》和,十三簧。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為左右和之門。《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又《諡法》不剛不柔曰和。又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又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又《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為和州。又《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為岷州,宋攺西和州。又《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雲卞和之後,晉有和嶠。又《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又《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卧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又《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又《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又《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加以滑甘,是謂六和。又《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卧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後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2]

『叄』 日本和服的"和"跟儒家的"和"意思一樣嗎

和服的「和」是大和民族的意思,其內涵來自儒家。 但實際上和服是中國人對此服裝的稱呼,日本人稱之為「胡服」,是中國浙江江蘇流傳的民族服裝。

『肆』 和字在日語中是什麼讀音啊

和的音讀:わ。如:平和(へいわ),和平的意思。

按意思翻:と。李さん/ 和老李。

『伍』 和是什麼意思啊

和 hé
相安,諧調:和美。和睦。和諧。和聲。和合(a.和諧;b.古代神話中象徵夫妻相愛的兩個神)。和衷共濟。
平靜:溫和。祥和。和平。和氣。和悅。和煦。惠風和暢。
平息爭端:講和。和約。和議。和親。
數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二加二的和是四。
連帶:和盤托出(完全說出來)。和衣而卧。
連詞,跟,同:我和老師打球。
介詞,向,對:我和老師請教。
指日本國:和服(日本式服裝)。和文。大和民族。
體育比賽不分勝負的結果:和棋。和局。
姓。
和 hè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和詩。
和 huó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和 huò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和葯。奶里和點兒糖。和弄。和稀泥。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葯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和水。
和 hú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和了。

『陸』 和服的和什麼意思

和,即大和民族的意思,和服就是大和民族的服裝。
和服(著物--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

『柒』 日本為什麼叫大和民族 和字的含義是什麼

首先,日本人之所以稱為大和民族,我想是因為他們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是「大和魂」。

「和」-
可能源於聖德太子的《十七條憲法》中第一條:「和をもって貴しとなし、逆らわないことを尊ぶべし」
大概意思是「以和為貴、無忤為宗」。
「和」就是和諧、和睦。

確實,日本人也很重視集體主義,他們是一個非常重視團結、和睦的民族,他們最害怕的是被集體中的其他人孤立,而且是對集體十分忠心的。

『捌』 什麼是日本的和精神

所謂"和"的精神在日本人那裡有很多含義:它是指和諧.合作,友愛,互助,寬厚,忍耐,諒解等.

日本號稱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體本位主義」。「集體本位主義」乃是日本民族立國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現代迅速復興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於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質性。古代日本由倭人、諸少數民族和大陸移民三部分人構成,長期的相互溝通和融合,在政治、社會、文化等的質化過程中,使之變成了單一民族。這種單一民族共享統一文化,具有同質的民族心理。在正規場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級關系,給人以地位十分懸殊的印象,下級對上級總是那麼鞠躬頂禮,但在非正式場合的相互關系中,下級會感到同上級親如一家,社會沒有階層化,杜絕了階層亞文化的產生,從而保證了日本文化的同質性。

『玖』 和的日文

日語中的「和」通常用と(羅馬音:to)表達。

と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名詞。有些時候可以用「…と…と」的形式。相當於中文的「和」。

例句:

①わたしはスイカとぶどうが好きです。(我喜歡西瓜和葡萄。)

②昨日デパートでシャツとズボンと靴を買いました。(昨天在百貨商店買了襯衫、褲子和鞋。)

③夏休みに西安と成都へ旅行に行きました。(我暑假去了西安和成都旅遊了。)

(9)日本的和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と附在句子(簡體句)後面,簡體句+助詞「と」。

當直接引用某人的話語時,通常用「」(日本引號)括起來。當間接引用的時候,注意句子一定是簡體句。

後常接續表示說話、思考的謂語動詞,比如:「言う」「思う」「考える」等等。

例句:

昨日、先生が「明日試験するよ。」と言いました。(昨天,老師說:「明天要考試。」)

「と」表示引用的時候,加上「思う」、表示說話人(通常為第一人稱)思考、判斷的內容。

附在日語簡體句後面,簡體句+と思う

這個用法是上一個用法的擴展,在「と」表示引用的時候,加上「思う」、表示說話人(通常為第一人稱)思考、判斷的內容,相當於中文的「我認為…」「我覺得…」。如果表達第三人稱思考、判斷的內容,一般使用「…と思っている」的形式。

『拾』 日本的和是什麼

日本的古書有和書漢書之分

漢書是中國古籍的日本印本 有的經過日語圈點標注以方便日本人閱讀

比如四書五經二十四史之類的 都有日本印本

和書則是日本本國原創的書籍 比如古事記 日本書紀之類

是日本人自己寫的書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