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後日本確立什麼選官制度
發布時間: 2022-12-07 21:32:14
⑴ 大化改新的內容和意義
主要內容: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2、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事件意義: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大化改新是在日本歷史上發生的一次重大變革運動。它促進了新的生產關系,即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發展;它為日本歷史開創了不發動大規模流血事件而進行社會改革的先例。
它維護了主權,防止了社會的分裂;它使日本從東亞的後發展國家,迅速成為東亞強國。是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中國唐朝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1)大化改新後日本確立什麼選官制度擴展閱讀
一、背景: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645年,即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二、歷史演變:
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5年,因此年為大化元年,故名。
593年,聖德太子攝政後實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確立中央集權制和皇權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貴族奴隸主的保守勢力。但改革沒有觸動部民制,更未摧毀氏姓貴族勢力。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