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雙截棍在日本有哪些

雙截棍在日本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08 23:49:40

⑴ 雙節棍的簡介大全

雙節棍又名二節棍、雙截棍、兩節棍、二龍棍,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件奇門武器。短小精悍,威力巨大,普通人也可以打出160斤以上的力。熟練後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下面是我為專門您整理好的雙節棍的簡介。

雙節棍的簡介介紹

三節棍太長,使用不方便,雖然可以打擊較遠的目標,但收放不便,所需的氣力也要大一些。而雙節棍則不然,全長只不過72厘米,使用起來運動如飛,有如狂風掃落葉,所向披靡,乃是突破重圍的最佳兵器。雙節棍的技術分為攻擊、防守、反擊三部分。動作變化無窮,其招分為劈、掃、打、抽、提、拉等等。它不但可以攻擊對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對下三路(即腳跟或上下5寸雙節棍的部位)的攻擊尤為厲害。凡被擊中者疼痛難忍,終至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此外,它還可以絞奪敵方之兵器。它在發動攻擊時,不僅可用來橫掃、刺戳,猛擊和格擋,還能夠出其不意地絞殺對方,一旦連結雙節棍的繩索或鐵鏈繞住了對方的脖子,只需輕輕一夾,便可將對方勒死。難怪國內外許多 武術 愛好 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雙節棍獨具鍾情,格外喜歡。

雙節棍是一種精簡實用的奇門兵器,它短小精悍,實而不華。熟練後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

雙節棍的發展歷程

1970年-1973年李小龍功夫電影開始席捲西歐。傳奇的功夫王李小龍在他的影片裡面使用一種令人著迷的武器:雙節棍。因李小龍原因雙節棍風靡全世界,(在美國因受李小龍影響,號稱世界警察的美國警察也攜帶雙節棍防身。可知李小龍對美國和雙節棍的影響有多巨大)甚至在美國一些年輕人看過李小龍所拍攝的電影而迷戀上雙節棍。導致美國一些青年因雙節棍而發生多起傷人事件。所以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公民攜帶雙節棍物品更不能在公開場合舞弄雙節棍。[1]雙節棍隨著李小龍功夫片影響了無數武術愛好者,因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帶剛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更是威力無窮的特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截拳道自一代宗師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以其動作剛勁迅猛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所在。揮舞雙節棍的李小龍成為無敵的勇士。在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這種手持武器帶來的印象是聞所未聞的。李小龍的影片變得空前的成功。

不管怎樣,雙節棍的流行也有低谷。在街戰中經常發現有人使用雙節棍,逐漸地雙節棍的所有者變得有犯罪傾向。年輕人經常帶著雙節棍,甚至他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很快,這種東方手持武器被大眾看成是一種「扼殺棍」,這是完全錯誤的定義,因為這種武器是用於打擊,當然不是只為了扼殺用。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這種誤解依然存在。在世界各地都可能發現雙節棍,盡管樣子有細微的變化。像亞洲的雙節棍以木製的為多,比較現代的樣式也慢慢開始出現,因為雙節棍是這幾年最為流行和最被認可的武術。漸漸的, 雙節棍變化得多種多樣。泡沫的或海綿的,鐵的、鋼的、塑料的,不過大多人堅持傳統樣式,使用木頭雙節棍, 因為雙節棍最初是木製的。這變化還體現在重量和棍的連接方式,可能是一段繩索,也可能是用鐵鏈子。棍子的直徑、長度和鏈長都根據使用者的喜好和雙節棍在各地的風格而不同。

由於雙節棍的小巧, 它很容易隱藏, 特別是在古老的東方世界比較傳統的成套裝束里。雖然如此, 它卻沒有像劍道等武術一樣廣泛流行。也許這可能歸因於李小龍的影響,一個訓練有素的人持雙節棍。 能有效對抗比較長的武器像刀、劍、 長棒等。雙節棍打鬥發揮作用的最有效地點是街道小巷裡。雙節棍都有哪些別稱呢?為什麼有人叫它雙截棍?

周傑倫的歌曲《雙截棍》確實又讓這種兵器火了一把。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叫它雙截棍。大概,一樣武術器械的風行,總會伴隨著名稱的多樣化。隨著棍法的發展和普及,長棍的類型越來越多,長棍的名稱也多樣化了,譬如叫「桿子」、「條子」,「棒」等等。雙節棍也是這樣,有叫「雙節棍」、「二節棍」、「兩節棍」 「雙截棍」這樣的叫法。但玩雙節棍的朋友還是習慣叫雙節棍。李小龍以及我們的長輩們叫它二節棍。除此之外,雙兩棍的叫法也很普遍,在金山詞霸中就是這樣叫的。它的英文名字好像並不是有很大分歧,Nunchaku或Nunchakus,Nunchuks這個英文應該是來自日文,但現在國際上也都這樣叫。在一些雙節棍的包裝上的名字就復雜多了,有:Two Sections Stick,二龍棍。其實叫什麼都無所謂,這個並不重要,但我還是推薦叫雙節棍或二節棍,叫雙節棍的理由是雙節棍互聯網上關於這個詞的資料也最多,個人感覺這叫叫也最順口,最好聽。叫二節棍是因為李小龍和前輩們叫它二節棍,而且發音類似國際叫法NUNCHAKU。

漢語中雙節棍的別稱有:雙截棍,二節棍,兩節棍,兩節鞭,二龍棍,雙龍棍,盤龍棍,龍虎棍,雙節鞭等。

雙節棍英文:[Nunchaku或nunchakus]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譯了很多英語里沒有的詞,如劍道(kendo)柔術(jujutsu,現在稱作" 柔道 ")、弓道(kyudo,弓劍術)等。而日語雙節棍這個詞起源於中國福建。

雙節棍日文:ヌンチャク(両節棍、雙節棍、二節棍)tahn do li ga 。

另外還有兩個名稱:" ee chul bong "(二節棍), 還有一個更為適當的名字, " tahn do li ga " (短連枷) 。後來流傳:太祖始創盤龍棍;古代流傳奇兵器。載史變遷現原形,一根銀線系兩端,龍持雙棍入熒屏,劈掃點射真英雄,剛勁雄猛稱於世,短小精悍力無窮,AB兩端陰陽極,軟中帶硬柔中強,舞動如飛掃落葉,游離盤旋八卦生,無招無式無宗派,棍術奇葩遍地開,風靡全球男兒郎,小龍精神天下揚。

雙節棍的歷史起源

雙節棍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古代雙節棍

傳說 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始的,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這種一長一短的雙節棍也常被叫做‘虎尾梢子’]。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由於歷史的變遷,雙截棍被改為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棍身每節約30CM,中間有一鐵鏈或尼龍繩連結,長約12CM。李小龍的雙節棍,就是這種標準的72CM的雙節棍,區別於傳統的大小盤龍棍。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雙節棍源自古時農人打麥場上所使的「連枷」農具。據考證在數百年前的古代中已存在.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雙節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節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節棍,就已足夠票價了。雙節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李小龍赴美發展,以武會友,廣交世界搏擊高手。其中有一位高手,號稱「菲律賓棍王」的伊魯山度,此人擅長雙節棍和菲律賓短棍,棍術爐火純青,因仰慕李小龍的截拳道而投於李小龍門下,潛心學習截拳道。同時,李小龍也從他那裡學會了此雙節棍術,而且經過一番苦練和潛心研究,達到了更加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雙節棍法,招招兇狠凜冽,令人眼花繚亂,只要看過他的影片,就知道絕非像某些傳統的「花架子」、「戲班子」功夫,而是真正的神功絕技。

雙節棍的哲學韻味

1、取捨:棍雙節,舍一方能取一,世上多少人茫然於取捨之中啊……

2、順勢:若要運棍如風, 必須順大勢為我用,逆勢行必挨打。

3、合一:人運棍,棍繞人,想把雙節棍運用的流暢,必須把自己和棍融為一體。人生任何一件事做到合一二字,就一定是做到了極點了。

4、愛:如果你不把你的棍當朋友,不讓它靠近你,總是害怕它,那你永遠也練不成。這不是勇敢的問題,這是愛的問題。沒有愛,只有恐懼,你永遠活在孤獨中。

5、失敗:沒有人是一天成功的。但也沒有人是永遠失敗的。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百倍努力,手沒受過傷的人很少能成為雙節棍高手。

6、周而復始:雙節棍舞花,最高境界是棍飛速旋轉,老子當年對孔子說,周而復始,自莫大焉。所以,旋轉的時候只有任憑他周而復始,才有新的開始。

7、唯物:武術家都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雙節棍永遠不可能超越作為棍本身屬性的極限,武術家也都是依據雙節棍獨特的屬性來創造招數的,可是,有多少人現實中迷失在荒.唐之中啊。

8、剛柔:棍為鋼,鏈為柔,運棍時剛勁,轉鏈時盡柔,才是雙節棍的武美合一。普通人做事,又有多少是依據事物本身屬性來分別處理的呢?自問。

9、萬變不離其宗:雙節棍可能是兵器中變化最多的武器之一了。抬手一變,收手一變,但雙節棍的基本動作也就是單十三雙七共二十式的原地動作,加上八種步法,四種舞花,七處雙手換手,十種單手換手,共四十九個標准動作,可是卻演化出成千上萬個組合動作,讓人眼花繚亂目不遐接。世上之事不過如此,當你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先把事情的規律摸清楚,本質核心學會了,做起來就自然得心應手。

雙節棍傳入日本

准確的雙節棍歷史沒有人知道。然而,我們對它的怎麼發展有一個概念。最有可能的是雙節棍的原型是一種農業用具。它被用做連枷或馬嚼。在十三世紀或十四世紀,不少中國人移民到沖繩島(Okinawa)(靠近日本的一個島嶼)。

這些中國人主要在Kumemura城市定居下來。他們精通各種武術。其中的一種是使用一種武器。他們稱這種武器為:「雙節棍」。日本人對這種武術非常的感興趣。大量的日本人前往Kumemura學習這種令人著迷的自衛武術。稍後被學會的技術被日本人翻譯成他們的叫法,同時武器的名稱也被改變了。

日本人開始稱這種武器為:「Nunchaku」。他們也改變了雙節棍的外形。中國式的雙節棍是由鐵鏈連接起來的兩根圓棍組成。日本人則用繩索把兩根八邊型的棍連接起來。這種類型的雙節棍又發展出不同的樣式。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雙節棍設立的協會

⑵ 誰會日本古武道雙節棍

日本人也不怎麼有會的了,會的幾個基本上也都是一群老頭子了
日本的雙節棍花式單一,攻擊性強,盡管有的部分在我看來也是很可笑的,但畢竟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還是有一丁點可取之處的。雙節棍是中國的,傳入日本後在古琉球(今沖繩)發展。至今有沖繩古武術保護協會的存在。
參考資料:日本沖繩古武道保護協會的一個紀錄片,裡面提到了雙節棍。

⑶ 雙截棍是中國還是日本的

中國的。

傳說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始的,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由於歷史的變遷,雙節棍被改為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棍身每節約30CM,中間有一鐵鏈或尼龍繩連結,長約12CM。李小龍的雙節棍,就是這種標準的72CM的雙節棍,區別於傳統的大小盤龍棍。

李小龍赴美發展,以武會友,廣交世界搏擊高手。其中有一位高手,號稱「菲律賓棍王」的伊魯山度,此人擅長雙節棍和菲律賓短棍,棍術爐火純青,因仰慕李小龍的截拳道而投於李小龍門下,潛心學習截拳道。同時,李小龍也從他那裡學會了此雙節棍術,而且經過一番苦練和潛心研究,達到了更加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雙節棍法,招招兇狠凜冽,令人眼花繚亂,只要看過他的影片,就知道絕非像某些傳統的「花架子」、「戲班子」功夫,而是真正的神功絕技。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雙節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節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節棍,就已足夠票價了。雙節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⑷ 雙截棍到底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

雙節棍起源於中國。
雙節棍的歷史源遠流長,他的演變過程是伴隨著古代戰爭的需要而產生發展的。它的原形是梢子棍,梢子棍是由打麥的農具連枷演變而來,連枷用於農作物脫粒,在我國各地叫法不一,南方部分地區有的叫刁叉或調tiao車,北方有些地區有的叫扒棍子、轉棒錘等。作為雙節棍鼻祖的連枷最早這個誕生於古埃及,距今大約有3500多年的歷史。我國關於連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春秋時期距今也有2500多年,後來在世界其他地方也相繼出現了連枷,但出現時間則相對較晚。
關於梢子棍的最早記載見於我國戰國初期的墨子兵法。墨子大師受到連枷的啟發,出於戰爭中防守城池的需要,發明了連挺,即大梢子棍,並記載於墨子十六篇兵法中的《墨子·備城門》和《墨子·備俄傅》。《墨子·備城門》將它列為主要的守城器具之一,要求城上「二步置連挺」。《墨子·備俄傅》稱:「挺長二尺,大六寸,索長二尺。」這里所謂挺,是指連挺的梢節,索即連接梢節和把節的索鏈。梢子棍在歐洲出現約在中世紀中期,主要用於馬上作戰,東南亞等地區多為從我國明清時期傳入的。因此,雙節棍起源於古代中國。
又傳說雙節棍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創[2] ,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這種一長一短的雙節棍也常被叫做「虎尾梢子」屬索類兵器,也屬於軟兵器。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雙節棍源自古時農人打麥場上所使的「連枷」農具。據考證在數百年前的古代中已存在。

⑸ 雙截棍是日本的

雙節棍(Tabak-Toyok, nunchaku, chako)是古武道武術中的一種冷兵器,由兩支中間以短鐵鏈連在一起的棍子所組成。

雙節棍起源於宋朝,據傳是由宋太祖趙匡胤發明,有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兩種。此後該武器由福建傳至日本和菲律賓。
現代的雙節棍式樣則源自日本,雙節棍名稱nunchaku,就是日語中「兩節棍」一詞。

李小龍因為在電影中多次使用雙節棍而使之名揚天下,很多文獻都提到他是向菲律賓著名武術家伊諾山度學習的雙節棍,但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否認這一說法,她提出自己的父親是自學的雙節棍。

准確的雙截棍歷史沒有人知道。然而,我們對它的怎麼發展有一個概念。最有可能的是雙截棍的原型是一種農業用具。它被用做連枷或馬嚼。在十三世紀或十四世紀,不少中國人移民到沖繩島(Okinawa)(靠近日本的一個島嶼)。
這些中國人主要在Kumemura城市定居下來。他們精通各種武術。其中的一種是使用一種武器。他們稱這種武器為:「雙截棍」。日本人對這種武術非常的感興趣。大量的日本人前往Kumemura學習這種令人著迷的自衛武術。稍後被學會的技術被日本人翻譯成他們的叫法,同時武器的名稱也被改變了。
日本人開始稱這種武器為:「Nunchaku」。他們也改變了雙截棍的外形。中國式的雙節棍是由鐵鏈連接起來的兩根圓棍組成。日本人則用繩索把兩根八邊型的棍連接起來。這種類型的雙節棍又發展出不同的樣式。

⑹ 雙節棍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最早起源是哪裡具體介紹一下

樓上都是傳說,我下面說的都是有史料記載的。

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雙節棍源自沖繩群島(位於日本的南部和台灣之間的最大的鏈狀群島)。
在歷史上,沖繩群島一直受著各國不同國家的殖民統治、影響和占據,同時一直在嘗試爭取獨立。
沖繩群島今天是日本的一部分,但沖繩人不是日本人,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沖繩語),雖然他們也漸漸開始使用日語。
直到今天,關於雙節棍怎樣被引入到這個島上,仍然是一個迷。目前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有很多人認為雙節棍是由一種農具演變而來,這種農具通常被認為是連枷,馬嚼或者一種刨樹皮的工具。有些人還認為它曾被守夜人使用,用它的響聲來發出警報。

另一種說法認為雙節棍是受13到14世紀中國武術的影響。而在當時 沖繩群島,雙節棍發源地

有大量的中國人移民到沖繩。
這些移民的中國人主要在一個叫Kumemura的城市定居下來,他們在那裡練習一種類似雙節棍武器,叫做shuang jie gun。這種說法有一定的依據,因為沖繩人也把「雙節棍」這三個字讀作「shuang jie gun」。
在當時,沖繩被分成三個國家:Hokuzan, Chuzan, and Nanzan(山北,中山,山南)。1429 年國王 Sho Hashi把三個國家聯合起來, 在沖繩島建立 Sho 朝。
為了加強對沖繩島的控制,日本的統治者發布命令,沒收沖繩的所有武器。然而,沖繩仍然充滿反叛、犯罪、海盜和備受外國的入侵。
由於沖繩缺乏刀劍弓等武器,沖繩人開始學習徒手格鬥,後來發展成空手道。
他們也開始使用被允許的工具作為武器,例如拐、cha、棒、鐮刀、雙節棍等。
空手道其他日本武道,本來就是秘不外傳的技藝,因此很少有關於它們的歷史記載,而且幾乎全憑師徒間的口傳身授。
直到1879年,這個王朝覆滅,沖繩成為日本的一部分。新的社會制度形成,空手道等日本武道和現代的教育體制相結合。一個向大眾介紹武道的運動展開了。日本大正時期(1910-1926),在日本本州組織

傳統日本武器:武士棒,雙節棍,cha,鐮刀,雙拐

了許多武道表演。空手道和其他日本武道開始在日本民眾間流行開來。
在二戰結束後,美軍駐守在日本各地。作為消遣,士兵們開始學習日本武道。當他們回到日本後,很多士兵開辦了武術學校。在幾十年間,日本武道傳遍了整個世界。雙節棍由此傳播到全球各國。

沖繩是空手道的故鄉,至今在沖繩幾大傳統流派里,高段位的都可以選修上面說的幾種武器,現在依然有不少關於這些武器的型(就是中國說的套路)。

李小龍最早也是從他那個空手道朋友那裡學習到,然後改編的。

⑺ 雙截棍是誰發明的

雙節棍的歷史:傳說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始的,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由於歷史的變遷,雙節棍被改為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棍身每節約30CM,中間有一鐵鏈或尼龍繩連結,長約12CM.李小龍的二節棍,就是這種標準的72CM的二節棍,區別於傳統的大小盤龍棍。 現在的雙節棍在世界范圍內一般被認為是日本發明的。比如英語單詞中表示雙節棍的「nunchaku」,就是沖繩日語ヌンチャク(兩節棍)的音譯。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雙節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節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節棍,就已足夠票價了。二節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據國外警方調查,雙節棍在實戰中的威力僅僅次於手槍。

⑻ 雙節棍的源流

1970年-1974年李小龍功夫電影開始席捲西歐。傳奇的功夫王李小龍在他的影片裡面使用一種令人著迷的武器:雙節棍。
雙節棍隨著李小龍功夫片影響了無數武術愛好者,因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帶剛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更是威力無窮的特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截拳道自一代宗師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以其動作剛勁迅猛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所在。揮舞雙節棍的李小龍成為無敵的勇士。在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這種手持武器帶來的印象是聞所未聞的。李小龍的影片變得空前的成功,同時各個體育俱樂部被東方武術的學習需求而擠得爆滿。特別是雙節棍變得非常的流行。
不管怎樣,雙節棍的流行也有低谷。在街戰中經常發現有人使用雙節棍,逐漸地雙節棍的確所有者變得有犯罪傾向。年輕人到處帶著雙節棍,甚至他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很快,這種東方手持武器被大眾看成是一種「扼殺棍」,這是完全錯誤的定義,因為這種武器是用於打擊,當然不是只為了扼殺用。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這種誤解依然存在。
在世界各地都可能發現雙節棍,盡管樣子有細微的變化。像亞洲的雙節棍以木製的為多,比較現代的樣式也慢慢開始出現,因為雙節棍是這幾年最為流行和最被認可的武術。漸漸的, 雙節棍變化得多種多樣。泡沫的或海綿的,鐵的、鋼的、塑料的,不過大多人堅持傳統樣式,使用木頭雙節棍, 因為雙節棍最初是木製的。這變化還體現在重量和棍的連接方式,可能是一段繩索,也可能是用鐵鏈子。棍子的直徑、長度和鏈長都根據使用者的喜好和雙節棍在各地的風格而不同。
由於雙節棍的小巧, 它很容易隱藏, 特別是在古老的東方世界的比較傳統的成套裝束里。雖然如此, 它卻沒有像劍道等武術一樣廣泛流行。也許這可能歸因於李小龍的影響,一個訓練有素的人持雙節棍, 能有效對抗比較長的武器像刀、劍, 長棒等。雙節棍打鬥發揮作用的最有效地點是街道小巷裡。
雙節棍都有哪些別稱呢?為什麼有人叫它雙截棍?
周傑倫的歌曲《雙截棍》確實又讓這種兵器火了一把。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叫它雙截棍。大概,一樣武術器械的風行,總會伴隨著名稱的多樣化。譬如,長棍,由於本身材料的便利性、應用的有效性,成為人們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然而,隨著棍法的發展和普及,長棍的類型越來越多,長棍的名稱也多樣化了,譬如叫「桿子」、「條子」,「棒」等等。雙節棍也是這樣,有叫「雙節棍」、「二節棍」、「兩節棍」 「雙截棍」這樣的叫法。但玩雙節棍的朋友還是習慣叫雙節棍。李小龍以及我們的長輩們叫它二節棍。除此之外,雙兩棍的叫法也很普遍,在金山詞霸中就是這樣叫的。它的英文名字好像並不是有很大分歧,Nunchaku或Nunchakus,Nunchuks這個英文應該是來自日文,但現在國際上也都這樣叫。在一些雙節棍的包裝上的名字就復雜多了,有:Two Sections Stick,二龍棍。其實叫什麼都無所謂,這個並不重要,但我還是推薦叫雙節棍或二節棍,叫雙節棍的理由是雙節棍互聯網上關於這個詞的資料也最多,個人感覺這叫叫也最順口,最好聽。叫二節棍是因為李小龍和前輩們叫它二節棍,而且發音類似國際叫法NUNCHAKU。
漢語中雙節棍的別稱有:雙截棍,二節棍,兩節棍,二龍棍,雙龍棍,盤龍棍,龍虎棍,雙節鞭等。
雙節棍英文:[Nunchaku或nunchakus] 一種武術武器,是用生牛皮或尼龍繩連接的兩節硬木棍。另一英文詞典中記載nunchaku意思為「日本徒手自衛術中使用的索連棍」,來自日語發音。而nunchuck在日語發音中和nunchaku基本是一樣的。 Nunchaku(兩節棍)是日本音譯成的英語,由於日文有兩種形式,來假名和片假名,能吸收很多外國詞彙。大家都知道日本人譯了很多英語里沒有的詞,如劍道(kendo)柔術(jujutsu,現在稱作"柔道")、弓道(kyudo,弓劍術)等。而日語雙節棍這個詞起源於中國福建。
雙節棍日文:ヌンチャク(両節棍、雙節棍、二節棍)
tahn do li ga 原來在日本是農廠的一種工具,打穀時用。果實、種子 和植物的莖被採摘 堆積在一起。烘乾時使用tahn do li ga來翻轉、觸擊以使其種子裂開脫落,以收集處理後的穀物。後來則演化成武器。這是日本網站上關於雙節棍的資料「ヌンチャク(両節棍、雙節棍、二節棍)は武器の一種。「節で二つに分かれた棒」を意味する「両節棍」を福建語で読んだ「n=ng-chiat-kun」が語源。長さ30~40cm、太さ4~5cmの2本の棒を紐や鎖で連結したもので、振り回した遠心力を利用して相手を毆打する。」
另外還有兩個名稱:" ee chul bong "(二節棍), 還有一個更為適當的名字, " tahn do li ga " (短連枷) 。
雙節棍的歷史
歷史之中國說
傳說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始的,原稱大盤龍棍(近代北方又稱大掃子)和小盤龍棍(小掃子)。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鬥力。後來這種兵器由南傳至菲律賓,由東傳至日本。由於歷史的變遷,雙截棍被改為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棍身每節約30CM,中間有一鐵鏈或尼龍繩連結,長約12CM。李小龍的雙截棍,就是這種標準的72CM的雙截棍,區別於傳統的大小盤龍棍。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節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雙截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截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截棍,就已足夠票價了。雙截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據國外警方調查,雙節棍在實戰中的威力僅僅次於手槍。
李小龍赴美發展,以武會友,廣交世界搏擊高手。其中有一位高手,號稱「菲律賓棍王」的伊魯山度,此人擅長雙截棍和菲律賓短棍,棍術爐火純青,因仰慕李小龍的截拳道而投於李小龍門下,潛心學習截拳道。同時,李小龍也從他那裡學會了此雙截棍術,而且經過一番苦練和潛心研究,達到了更加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雙節棍法,招招兇狠凜冽,令人眼花繚亂,只要看過他的影片,就知道絕非像某些傳統的「花架子」、「戲班子」功夫,而是真正的神功絕技。
截拳道自功夫之王李小龍先生創立以來素以動作剛勁迅猛而著稱於世。雙截棍更是其精華之所在。他的雙節棍技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迅猛異常。在電影中揮舞雙截棍法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贊嘆不止。當時的影評家說,光看李小龍表演的雙截棍,就已足夠票價了。雙節棍伴隨李小龍的功夫片以來,由於它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鋼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時威力無窮的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歷史之日本說
准確的雙截棍歷史沒有人知道。然而,我們對它的怎麼發展有一個概念。最有可能的是雙截棍的原型是一種農業用具。它被用做連枷或馬嚼。在十三世紀或十四世紀,不少中國人移民到沖繩島(Okinawa)(靠近日本的一個島嶼)。
這些中國人主要在Kumemura城市定居下來。他們精通各種武術。其中的一種是使用一種武器。他們稱這種武器為:「雙截棍」。日本人對這種武術非常的感興趣。大量的日本人前往Kumemura學習這種令人著迷的自衛武術。稍後被學會的技術被日本人翻譯成他們的叫法,同時武器的名稱也被改變了。
日本人開始稱這種武器為:「Nunchaku」。他們也改變了雙截棍的外形。中國式的雙節棍是由鐵鏈連接起來的兩根圓棍組成。日本人則用繩索把兩根八邊型的棍連接起來。這種類型的雙節棍又發展出不同的樣式。
世界雙節棍協會
(World Nunchaku Association,WNA)
世界雙節棍協會(WNA)是雙節棍道的領導組織 。雙節棍道是當今世界迅速發展的武術運動之一。世界雙節棍協會(WNA)附屬於東部武術聯盟和荷蘭運動聯盟。
世界雙節棍協會目前在12個國家展開活動, 包括:荷蘭、比利時、德國、瑞士、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網站的創建旨在推動雙節棍道運動並且能讓練習者互相交流學習。
荷蘭政府正式調查雙節棍的歷史和起源。可是,在那個時候荷蘭武道聯盟(荷蘭武道聯盟由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組成)給了政府錯誤的信息。依照荷蘭武道聯盟的看法,雙節棍是一種攻擊性武器,因為是一種東方武術而不被大眾所接受。雙節棍不管怎麼是沖繩Kobujutsu(使用經典空手道武器的技擊術)的一部分。因此,荷蘭武道聯盟犯了一個大的過錯。荷蘭政府欣然接受了這些專家的建議,用法律禁止雙節棍的使用,法的名稱是《被排除的有害手持武器法》。現在雙節棍被降級在大頭棒、狼牙棒、和所有種類的管制刀具這一級!現在任何人都不能練習雙節棍,包括那些認真的空手道習練者。
然而,當來自Amstelveen的Milco Lambrecht贏得由武術雜志《Zendokan》(主要研究雙節棍技術的雜志) 組織的一場大型武術錦標賽後,事情開始有了轉機。從那時候起,雙節棍道的基礎開始確立。Milco Lambrecht召集了幾位全國雙節棍行家和他一起研究這種宏偉的萬能武器的可行性。很快這些熱心的人在他們的腦子裡面只有一個念頭:發展一個官方的、獨立的雙節棍運動。
1985年Lambrecht開發了一種特殊的泡棉雙節棍,被稱為:安全雙節棍。有了這種安全雙節棍發展變得無止境了。現在一對一的雙節棍比賽變成可能。特製的制服、安全頭盔被開發出來,規章制度和等級制度也被制訂。雙節棍運動開始成形。
部分歸功於Veronica-Sport講解員John Haanen的支持,這個最新的武道運動迅速和令人難忘地發展。大量的教練被培訓,大型的比賽被組織起來。1987年荷蘭雙節棍基金會(SNN)建立了。
由於加入了東方武術聯盟(FOG),1990年國家庇護組織從NOC*NSF(那是仍然稱為NSF)得到認證,這是雙節棍道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
只有荷蘭雙節棍基金會的黑黃安全雙節棍是公認的雙節棍。所有其他的雙節棍迄今為止仍然被禁用。荷蘭雙節棍基金會的雙節棍是唯一經過司法實驗室和公訴人認證的雙節棍。尋求官方的安全雙節棍請聯系荷蘭雙節棍基金會。
1984年開始雙節棍道被公認為一種武術。雙節棍不再被認為是一種好鬥的街戰武器。1996年世界雙節棍協會(WNA)建立。如今有12個國家加入了世界雙節棍協會。
雙節棍常用姿勢
主要有雙手擎天、烏龍翻騰、蘇秦背劍和白蛇吐信四種,其中實際使用最多的是雙手擎天和烏龍翻騰。
雙手擎天勢雙手擎天勢是使用最多的姿勢,攻擊和防守都適合,上桃下砸,左攔右格,劈打攪掃,進退攻守,均較勝於其它姿勢。雙手擎天勢是自然姿勢(右勢),右足在前,『左足在後,前後路線拉開,比肩稍寬,右腳向前一步,腳尖內扣,然後將左腳橫放,腳跟略抬,雙膝微曲,上體側對敵方。雙手分別握住A(右手握的棍)、 B(左手握的棍)兩棍的棍端,拉直使棍平行行於地面(或使棍豎起,垂直於地面)棍端意指敵方身體中部。收腹含胸,背部自然伸直。目光注視敵方胸膛。左勢姿勢與右勢姿勢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此左、右勢可前、後、左、右移動,也可原位揮動,進行劈、掃擊、鐐、抽等練習。
烏龍翻騰勢烏龍翻騰勢動作簡便,移動靈活,出棍極快,是攻守兼備的姿勢。從雙上手擎天的基本要領內出發,右手緊握棍於兩棍的棍端,手心向內,兩棍與地面約垂直靠近右胯旁.
白蛇吐信勢白蛇吐信勢是攻擊用的姿勢,不太適合於防守。從雙手擎天勢的基本要領出發,將乙棍收回右腋下並以右大肩夾緊棍端,左手成立掌向左前方推出。下齶微收,目視前方.
蘇秦背劍勢蘇秦背劍勢是主動攻擊時使用的姿勢,不太適合防守。從雙手擎天勢的基本要領出發,把乙棍向前上、向後盪起,左手張開在右肋下接握盪回的乙棍,並使鐵鏈緊靠肩部,下齶徽收,目視前方.
上述基本姿勢動作要求:以寧靜開始,迅速挺身進入對敵方攻擊距離。果斷、迅猛、力決勝負.身、心、棍融為一體。
雙節棍入門十二式
第一式:流星趕月
動作要點:右腳在前,右手握住棍端,在體側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立圓掄棍。
動作說明:臂部與肋部不可距離太遠,揮動時以腕部發力為主,左右手均需練習。此式主要用於保護體側。
第二式:左右逢源
動作要點:手握棍端,在體前作橫8字揮甩。
動作說明:臂部及腕部要協調用力,身步配合要協調一致,左右手均需練習。此式可用於保護全身,能攻能守。
第三式:喧賓奪主
動作要點:以食指至於兩棍端之間,A棍在上,B棍在下,運用腕力使B棍彈起達到A棍上方,同時松開三指立即回收,握住A棍,而原來握住A棍的食指立即翻起,放在A棍上面,當B棍彈起落下時,即A、B棍位置互換。
動作說明:此式能訓練手指的反映速度及手指的靈活性。左右手均需練習。
第四式:毒蛇吐信
動作要點:用右腋夾住B棍的一端,右手握住A棍,然後松開B棍,同時右手臂前伸的瞬間,右手腕立刻運勁將B棍揮彈而出。再利用臂部力量,迅速將B棍拉回腋下。
動作說明:棍揮彈而出時,肩、臂、肘、前臂等部位要同時向前彈伸,當棍收回時肘部要偏離身體一些。此式可用於攻擊對方頭、肩等部位。
第五式:蘇秦背劍
動作要點:右手臂前曲,右手與頭同高,左手在右手臂下部,兩手握棍,成背劍姿勢,然後左手鬆開,右手運勁將棍向前下方揮擊,待棍去盡時,運勁向前上方盪起,環繞一周,恢復至右肩前,左手張開伸向右肋後方,迎接盪回之棍。
動作說明:此式能自上而下打擊敵人。
第六式:倦鳥知返
動作要點:馬步姿勢站立,雙手握棍,左手鬆棍,使之向下垂落,在棍即將去盡時,右手腕迅速運勁將棍彈起,使之返回左手中。再松開右手進行輪換練習。
動作說明:此式主要用於迷惑對方,使敵人弄不清從哪一方進攻,並可打擊對方腰部以下部位。
第七式:毒蛇出洞
動作要點:右手握棍,兩棍重疊並與地平線保持平行,勁注右手,以拇指及手掌內沿夾緊下方的棍,然後用勁將疊放再上方的棍疾射而出,射至盡頭將棍拉回。
動作說明:此式可用於突然打擊對方頭部。左右手均需練習。
第八式:翻山越嶺
動作要點:以自然姿勢站立,雙手握棍,松開左手,右手握棍從身後向右前方盪起至頭上方,轉動手腕,使棍在右上方打一個圓圈,然後向身體左方盪去,棍向身體左背後方盪去時,用兩棍之間的鐵鏈貼著腰部,同時腰部迅速向有方微微一旋,手腕上揚使棍向右上方盪去,左手迅即自身前轉至背後,握住向背後落下之棍,然後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左手的練習。
動作說明:此式難度較大,初學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受傷。
第九式:雪花蓋頂
動作要點:揮棍在頭頂,作正反兩方向的平圓旋轉。
動作說明:此式適用於群戰,也可保護頭部並伺機出擊,打擊對方太陽穴等要害部位。
第十式:先斬後奏
動作要點:自然姿勢站立,右手向上揮棍,使棍在右手臂上泄力,並使之反彈,當棍下落時,立刻提起右腿相迎,使棍的近鏈部位觸及大腿,借大腿之力,使棍彈起,同時手腕用力,將棍收回手中。
動作說明:此式可出其不意打擊敵人.
第十一式:雙手擎天
動作要點:側弓步站立,兩手握棍上舉,松開左手,右手用力揮棍向左下方弧形掄掃,隨著力點和 馬步的轉移,揮出去的棍經提前落到左手,然後再松開右手進行練習.
動作說明:此式可用於掃擊敵人。
第十二式:威震八方
動作要點:馬步站立,雙手握棍,松開左手,右手反握棍端,提棍與下顎同高,同時右手發力,將棍在體前呈8字揮甩,當棍向左方落至左腰部時,以左手接之。
動作說明:此式主要用於保護全身,左右手均需練習。
雙節棍簡介
雙節棍是一種精簡實用的奇門兵器,它短小精悍,實而不華。熟練後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雙節棍在不用時,將兩節疊在一起插在腰間,在衣服的掩蓋下從外表是看不到的,可以說是防身武器,其作用與匕首相仿,但是威力比匕首卻大得多。因為它可長可短,可以將雙節棍疊在一起拿著使用,亦可以拿著任何一端使用。三節棍太長,使用不方便,雖然可以打擊較遠的目標,但收放不便,所需的氣力也要大一些。而雙節棍則不然,全長只不過72厘米,使用起來運動如飛,有如狂風掃落葉,所向披靡,乃是突破重圍的最佳兵器。雙節棍的技術分為攻擊、防守、反擊三部分。動作變化無究,其招分為劈、掃、打、抽、提、拉等等。它不但可以攻擊對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對下三路(即腳跟或上下5寸的部位)的攻擊尤為厲害。凡被擊中者疼痛難忍,終至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此外,它還可以絞奪敵方之兵器。據國外警方調查,雙節棍在實戰中的威力僅僅次於手槍。它在發動攻擊時,不僅可用來橫掃、刺戳,猛擊和格擋,還能夠出其不意地絞殺對方,一旦連結雙節棍的繩索或鐵鏈繞住了對方的脖子,只需輕輕一夾,便可將對方勒死。在雙節棍高速揮舞時,其落點可產生725.76公斤的壓力,而人的骨頭只需40.8公斤的力氣便足以擊碎,所以,只要誰挨上了雙節棍,則非死即傷。
實際上,雙節棍是一種很好的防身健體器械。它不僅簡便易學,攜帶方便,而且經常使用的話,不但能增強腕力,協調身手,而且還能大大地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又可以鍛煉膽識,培養堅忍自律的美德,難怪國內外許多武術愛好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雙節棍獨具鍾情,格外喜歡。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