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火車什麼時候開始運營
A. 日本的空軌城市列車幾幾年誕生的
空中軌道列車(簡稱空軌)是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軌道在列車上方,由鋼鐵或水泥立柱支撐在空中,適用於中小城市交通工具。
第一條投入運營的空軌線路1984年在德國多特蒙德開通,一期總長1.05千米,連接多特蒙德大學的南北兩個校區,當時耗資2400萬馬克。到2003年,當地共有兩條線路投入運行,總長度為3.162千米。在計算機控制下,列車進出站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3厘米之內。
20世紀80年代,在德國聯邦政府的支持下,這種全新的軌道交通系統開始研製。要實現的目標很明確:首先全新的軌道交通系統必須是環保的,即無廢氣排放,交通工具行駛時無噪音污染,對原有建築及環境無甚影響。其次,系統必須能融入已有的公共交通系統中,成為其延伸與補充,比如,可與地鐵連接達市中心的商業圈及辦公區,為醫院、學校、住宅區提供聯線等等。再有,系統必須是可以隨著城市發展而擴充的,即系統必須是可加長、可拆卸、可移動的。
在這種超前理念指導下誕生了H-Bahn空軌這種全新的公交系統。在德語中,H-Bahn 即為空中軌道之意。H-Bahn空軌主要部件由西門子設計生產,H-Bahn公司擁有全部知識產權。所有部件批量生產,是十分成熟的技術。
兩條線路在德國的Dortmund市(1984)、Düsseldorf市(2002)投入使用已有多年(圖二),運轉率幾乎高達100%。
日本千葉的空軌
1979年(昭和54年)3月20日 - 公司設立。
1988年(昭和63年)3月28日 - 2號線 體育中心 - 千城台區間開業。
1991年(平成3年)6月12日 - 2號線 千葉 - 體育中心區間開業。
1995年(平成7年)8月1日 - 1號線 千葉港 - 千葉區間開業。
1999年(平成11年)3月24日 - 1號線 千葉 - 縣庁前曲間開業。
2006年(平成18年)4月28日 - 基於產業活力再生法,實施事業再構築計劃。
2006年(平成18年)6月21日 - 於2號線作草部 - 千葉公園區間進行下水道施工時,吊機車與列車相撞。
2009年(平成21年)3月14日 - 導入PASMO使用。
B. 多少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列車時速每小時多少千米
你好,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建成實用高速鐵路的國家。1964年10月1日東海道新干線正式開通營業,高速列車運行速度達到210公里/小時,從東京出發到大阪,中間經過古名屋,京都等地,從東京至大阪間旅行時間由6小時30分縮短到3小時。這條專門用於客運的電氣化、標准軌距的雙線鐵路,代表了當時世界第一流的高速鐵路技術水平,標志著世界高速鐵路由試驗階段跨入了商業運營階段,最高時速可到300km/h。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C. 日本高速鐵路的發展歷史
1964年10月1日東海道新干線正式開通營業,高速列車運行速度達到210公里/小時,從東京至大阪間旅行時間由6小時30分縮短到3小時。
1971年日本國會審議並通過了《全國鐵道新干線建設法》,掀起了高速鐵路建設的浪潮。1975年山陽新干線通車營業,列車最高時速270公里;1985年東北新干線通車營業,列車最高時速240公里;1982年上越新干線通車營業,列車最高時速240公里;1997年長野新干線通車營業,列車最高時速260公里。
D. 火車的起源是什麼
火車依靠裝有動力機械的機車(俗稱火車頭)牽引一節節車廂,在鐵路上行進。火車是現代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運送旅客外,火車還是長途運送貨物的主要交通工具,具有負載量大、運輸成本低等優點。此外,在大型的煤礦、工廠里,也利用火車完成內部的運輸任務。火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出現的火車是在1814年由英國人斯蒂芬森製造的。到1825年,他製造的「動力」1號機車創造了當時陸行駛的最高速度,每小時24千米。在這之後的幾十年中,火車逐漸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歐洲各國及美國開始大規模修建鐵路,人類從此進入了鐵路時代。火車和鐵路的出現使人們可以更快地進行長途旅行,可以更輕易地從很遠的地方得到所需的物資並把產品運送到遠方去銷售,這些都大大推動了生產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火車發展的初期,火車的動力主要由機車上的蒸汽機提供,機車上必須攜帶蒸汽機工作所需要的煤和水,這樣的機車稱為蒸汽機車。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火車已不再使用粗笨、效率較低的蒸汽機,而採用內燃機或電動機產生動力,這樣的機車分別稱為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內燃機車有柴油機車和燃氣輪機車兩種,都是自身攜帶燃料,用內燃機產生動力通過傳動裝置牽引火車前進。電力機車則是靠沿鐵軌建造的輸電線路輸送電能,用電動機產生動力,具有控制方便、速度快、污染小的優點。電力機車除了能在地面上行駛外,一些城市中修建的地下鐵路也都是電力機車牽引。鐵路是專為火車行駛修建的。鐵軌鋪設在枕木上,枕木可以把火車經過產生的壓力均勻地傳到地面。鐵軌的橫斷面是「工」字型,這樣既有足夠的強度,又節省了材料。火車的轉向也是由鐵軌引導的。中國第一輛蒸汽機車是1881年在唐山製造的。以詹天佑為代表的中國早期鐵路建設者為創建中國的鐵路運輸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績。中國目前可以自己設計、生產、維修各種機車,並在1988年結束了製造蒸汽機車的歷史,進入以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牽引火車的時代。目前世界上的火車已主要由內燃機車或電力機車牽引,火車運行速度也大大提高。最先進的磁懸浮列車利用磁力使列車懸浮在鐵軌上,速度最高能達到每小時500多千米,而且還將繼續提高。盡管今天汽車和航空運輸已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火車仍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高速火車發展歷史105日本、法國、德國是當今世界高速火車技術發展水平最高的三個國家。 高速火車的實際應用發源於日本。1959年,日本國鐵開始建造東京至大阪的高速鐵路,並在1964年開通,全長515公里,火車時刻表時速210公里,稱為東海新干線。隨後向西延伸,於1975年開通至岡山,1975年開通至終點站博多,大阪至博多稱為山陽新干線,全長1069公里。 1982年,大宮至盛岡間465公里的東北新干線開通,同年11月,大宮至新瀉間的上越新干線也開通運營。 1970年,日本制定「全國新干線火車網建設法」,1972年日本運輸省又規劃了五條新干線:北陸新干線(東京-大阪-富山)、東北新干線延長線(盛岡-青森)、九洲新干線(博多-鹿兒島)、長崎新干線(博多-長崎)、北海道新干線(青森-札幌)。 法國高速火車稱TGV(Train a Grande Vitesse 法文超高速列車之意)。法國國鐵(SNCF)從1950年開展高速火車技術研究,1955年研製的樣車試車,就創造了當時的世界最高記錄-火車時刻表時速331公里,使人們看到了這一技術的發展前景。 法國高速火車實際運營開始於1967年,稍晚於日本。但法國國鐵不斷改進,使TGV的速度不斷創新,1981年,一列由七節車廂組成的TGV列車創下了火車時刻表時速380公里的新記錄。1990年,第二代TGV列車又以515.3公里的火車時刻表時速刷新了世界記錄,沖破了被稱為極限的375公里火車時刻表時速,使TGV成為法國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72年法國完成了編號為TGV001的原型列車,最高火車時刻表時速318公里。1981年第一代TGV-PSE創造了火車時刻表時速380公里的記錄。1990年,一列由兩輛動車、三輛車廂組成的第二代TGV Atlantigue以515.3公里火車時刻表時速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法國TGV線路目前分為三部分:巴黎東南線(TGV PSE),由巴黎至里昂運行3小時50分,火車時刻表時速260公里。 大西洋線(TGV Atlantigue),由巴黎通往大西洋岸,火車時刻表時速300公里,載客由第一代368人提高到485人。 後續線路包括TGV Nord、TMST、PBKA。TGV Nord從巴黎到里昂並穿越英倫海峽進入英國。另有支線到布魯塞爾,並將延伸至阿姆斯特丹、科倫、法蘭克福。TMST 由巴黎至倫敦。PBKA是由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巴黎到布魯塞爾到科倫的線路,後來荷蘭也加入,延伸至阿姆斯特丹。 德國高速火車稱為ICE(Inter City Express)。1979年試製成第一輛ICE機車。1982年德國高速火車計劃開始實施。1985年ICE的前身Inter City Experimiental首次試車,以317火車時刻表時速公里打破德國火車150年來的記錄,1988年創造了火車時刻表時速406.9公里的記錄。1990年一台機車加13輛車廂的ICE列車開始在Wurzburg-Fulda高速火車試運行,火車時刻表時速為310公里。 1992年德國火車以29億馬克購買了60列ICE列車,其中41列運行於第六號高速火車,分別連接漢堡、法蘭克福、斯圖加特,運行火車時刻表時速200公里。目前,德國已建成高速火車1000多公里,到2000年,德國計劃建成11條高速火車。
E. 日本最早的一輛鐵路是什麼時候建成的
您好
1872年,日本第一條鐵路為: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
謝謝
F. 日本的新干線列車始建於什麼時代
新干線車站確實是建在市區,而且其人流之大連高鐵站都難望其項背,這肯定是出於便捷性的考慮。同時,有良好的規劃,周邊配套的地鐵等交通設施星羅密布,路線合理、指示清晰,所有的分流能迅速實現;另外治安情況好、人口素質高,並不需要進行類似安檢。日本的新干線建立時的時間很長,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運行了,而後來都是維修居多。
因為軌道交通是一個統一概念,市區地鐵與城際鐵路是相通的有些軌道是共用的。高鐵歸鐵道部,地鐵歸各個市區的地鐵公司,沒有辦法統一規劃。以東京新宿站為例:整個新宿站有十幾條軌道線路包含城際線路與市區軌道交通,200多個進出口。如果一趟高鐵1000多人,新宿站在地下就能把客流完全消化。新干線一開始也不是在市中心。
G. 日本、法國和德國的高速鐵路建成通車時間和列車命名情況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建成實用高速鐵路的國家。1964年10月1日東海道新干線正式營業。
1971年,法國政府批准修建TGV東南線(巴黎至里昂,全長417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鐵路線389公里),1976年10月正式開工,1983年9月全線建成通車。
德國的高速鐵路,一條是1991年6月建成通車的曼海姆至斯圖加特線;一條是1992年建成的漢諾威至維爾茨堡線。高速鐵路上開行的ICE城際高速列車,時速250公里。
H. 火車的發展歷史
火車的發展歷史蒸汽機車的發明
在1781年,火車先驅喬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個英國礦工家庭,直到18歲,他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他不顧別人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一起坐在課堂里學習。1810年,他開始製造蒸汽機車。
1817年,當斯蒂芬森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一條完全靠蒸汽機運輸的鐵路線,從此火車開始奔騰在人類的歷史舞台。
1814年,一個名叫德里維斯克的英國礦山技師,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這是一台單一汽缸蒸汽機,能牽引5節車廂,它的時速為5至6公里,而真正的蒸汽機車即火車是由史蒂芬孫(又譯喬治·斯蒂芬森)發明的。這種車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 「火車」 ,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動力的燃煤蒸汽機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在鐵路沿線設置加煤、水的設施,還要在運營中耗費大量時間為機車添加煤和水。這些都很不經濟。在19世紀末,許多科學家轉向研究電力和燃油機車。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蒸汽火車是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的。 它的火車有四個動力輪,1840年2月22日試車,空車時,時速20公里,載重時,每小時8公里(相當於人快步行走的速度)。
電力機車的發明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內燃機車的發明
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
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製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輪機車,以柴油為燃料。且結構簡單、震動小、運行性能好,因而,在工業國家普遍採用。
高速列車的發展
21世紀1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達到300公里;日本東京至盛岡的高速列車時速也達到250公里以上。人們對這樣的高速列車仍貪心不滿足。法國、德國等國率先開發了磁懸浮列車。中國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由地鐵龍陽路站到浦東機場。這條線年年虧損數億人民幣。這種列車懸浮於軌道之上,最高時速可達400—500公里,但耗能和輻射巨大。
I. 日本高速鐵路的投入運營
「隼」號屬於最新型E5型列車,在首都東京與北部城市青森之間每天往返兩班,在東京與北部城市仙台之間每天往返一班。這種新型列車現階段最高時速300公里,可3小時10分鍾完成東京與青森之間大約713公里行程,比現階段使用的列車快10分鍾。作為14年來首次在新干線採用新型列車的運營商,東日本鐵路公司打算2012年底將「隼」號列車的最快運行時速提高至320公里。
2011年3月6日,日本最新子彈列車「隼鳥號」(Hayabusa)首度通車上路。這項最新高科
技特快新干線時速達300公里,其豪華客艙號稱可比美飛機商務艙。
這是日本14年來首次提升子彈列車。據當地媒體報道,新型號子彈列車登場在鐵路愛好者中間引起轟動,首日通車的車票在網路上被炒高至好幾千美元。
車頭像鷹嘴一般、車身呈流線型的隼鳥號不只速度快,內部裝潢更為講究。它引進了飛機頭等艙的概念,設有「頂級車廂」(GranClass)。這里採用真皮座椅,整張座椅甚至能躺平,空間寬敞,還裝設閱讀燈,甚至有服務人員為乘客送上飲料和食物。不過,要享受這樣的服務,單程車票就要價2萬6360日元(約2119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