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為什麼日本人對中國人有優越感

為什麼日本人對中國人有優越感

發布時間: 2022-12-09 13:49:51

㈠ 日本人隱忍的性格和心理為什麼會那麼強是從小訓練出來的嗎

日本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上下之分,尤其是內外之分特別嚴重。抽象來說,從微觀的單個日本人的視角來觀察整個日本社會,是呈現一個又一個相互嵌套的圓形的社交圈的;而從宏觀上觀察整個日本社會則呈現嚴密的流動性差的正金字塔型狀,這也是由於日本大化改新學習唐朝制度卻沒有學習科舉制所造成的。

內外之分決定了想要獲得日本人的信任或者友情成本是非常高的,他不會輕易的將你當作自己人,但要是他信任你了,日本人則不會輕易放棄與你的友情。

正金子塔型的社會結構,決定了日本人服從集體,壓抑個人情感以服從集體意志,日本人與中國人相比,甚至更加從眾且服從上級。

中國人講究你不仁我則不義,日本人則講究絕對的忠;看看日本的歷史,農民起義數量極少,甚至沒有嚴格意義上成功的農民起義。

魯迅說中國人有奴性,我個人認為,如果把奴性解釋為無意識服從或者說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的話,日本要超過中國人。

日本人非常敏感,你要是和日本人成為朋友後,不要輕易的講她的缺點,他們是真的會哭的。

日本人的講禮儀,不給人添麻煩,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

日本人不想欠你的人情

嚴格意義上的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的弱點?這個我還真想不到。

日本列島各種自然災害頻發,這也決定了日本人的危機意識極強。直接表現為對中國東北垂涎三尺,甚至有放棄日本本土也不放棄滿洲的想法。

還有,普通日本人對於中國人有一種優越感,這直接源於近代與中國的戰爭,比如甲午海戰。優越感已經不算民族性格了,跑題不好意思。

服從集體,危機意識強,內外之分也決定了,單個日本人和群體日本人是兩種生物。我猜想,這也是姜文導演所拍攝的鬼子來了,所想傳達的思想之一吧。

最後多說一點,日本統一後,展現出強大的對外侵略的意圖,甚至今天,日本也沒有停止對山東半島以及遼東半島的滲透。所以我認為和日本做鄰居,日本內部有極大分歧或是內戰對於中國是最好的局面。

去他媽的大亞洲主義。

㈡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仇視中國人他們哪裡來的優越感,總認為自己是優等民族

因為從古代中國周邊的國家都基本上成了中國的附屬國。他們從小就崇拜中國。等工業時代到來之時日本超過中國並且親手打敗了中國。從那個時候起他們就已經有優越感了!畢竟是欺負過中國的國家!也可以理解為小人得勢!

㈢ 疑問,為什麼日本人對中國人具有極強的優越感

在近代以來,日本在現代化方面基本都是走在中國前面,而且還侵略過半個中國。
全世界都是這樣的,覺得自己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比較高,在國際社會比較受歡迎,拿什麼獎,就優越感滿滿的。人都喜歡對內宣傳,說自己國家多麼多麼牛逼雲雲。安倍不還經常吹牛說日本科技世界第一嘛。還有種很奇怪的邏輯,就是戰勝國的優越感,德國也曾經幾乎打敗世界,差點統一歐洲,德國人也是優越感滿滿,以前是宣揚自己種族多優秀,現在則是聖母感爆表,宣揚自己多聖母。美國打敗了日本,還控制了日本的政治經濟,在日本駐軍,面對日本人,美國人也是很有優秀感的。說白點,就是我覺得哪方面比你強,我就感覺自己了不起,就優越感滿滿的。

㈣ 日本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日本人眼裡的中國人是覺得中國人非常的有禮貌,而且知識也比較多,但是會認為中國比較落後,沒有日本那麼發達。

㈤ 日本人對於中國人是不是總有一種經濟上的優越感

這位兄弟貌似剛被日本人刺激了。
我覺得其實大可不必。日本人其實不光是經濟上的優越感,人家經濟比我們優越,這很正常,外星人對地球人、美國人對日本人、我們對非洲人不也有這樣的優越感么。
窮如何?富又如何?在日本東京一個蘋果要賣60多人民幣,吃一斤天然無污染的肥牛要500多人民幣。他們一個月掙5萬,我們一個月掙5000,但結果是我們吃過的蘋果比他們多,肥過的牛比牛還肥。
其實全東亞人民都喜歡自欺欺人,不光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甚至爪哇人大抵都如此。這叫典型的含蓄的東方文化,誰讓我們胸毛沒人家長,肌肉沒人家壯,只能一種幾近溫柔的方式——蔫賴呢。他們腳盆國那麼好為啥不在家窩著?花原來十分之一的錢吃比原來天然十倍的蘋果和牛肉,然後再鄙視著為他們提供這一切的人呢,這樣很爽么?
他們應該感謝中國如今的貧困。山姆大叔讓人民幣升值其實小腳盆們比我們還著急,我們大不了不出口了,改內銷,可對小腳盆來說直接就是物價上漲,富人改領低保了,窮人改吃狗剩了!
我想我說的這些道理大家都能明白,但好多人為何還要自卑?還要崇洋媚外?
身邊常聽見這樣的故事,例如某男在日本大街上吐了口痰,一個3個月大的日本小孩剛好從旁邊路過,人家二話不說跪到地上擦了,順帶用五種中國方言禮貌地對該男子進行友善的勸阻,周圍路人紛紛側目,紛雲:看這就是中國人。還有的編得更直接——這次某男在日本的大街上不小心闖了紅燈,直接過來一個路人說,「嗨~!你一定是從中國大陸新來的吧~!」,瞧瞧,「中國」、「大陸」、而且還是「新來的」……種種類似的笑話挺多,貌似我們很弱、很蠢、很農民,而腳盆人很好、很強、很文明!為什麼這些在現實中出現幾率只有1%的故事會頻頻露頭,而且都是被我們自己人傳來傳去的?
其實,小腳盆和其它仇視中國的大腳盆們好多時候他們更有文化上的優越感。而可悲的是,我們80後中的許多人,尤其是台灣很多新青年都非常認同這一點。
外國月亮比中國圓么?啥時候倭寇成文明人了?小腳盆除了AV女優比較突出之外,還有啥文化是我們不突出,而他們突出的?
誠然,中國近兩百年來的文明,尤其是工業文明、科技文明、職場文明還遠不如小腳盆,但小腳盆也無非是比中國多了40多年產業化進程,他們的職業化因為比起點我們早一些,所以也成熟一些。而我們處處充滿了投機與暴利,好多地方連員工工資都欠,還讓員工談什麼職業道德職業操守企業文化?
所以小腳盆認為咱們員工素質差,不敬業,甚至不道德。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還年輕!另一方面,窮國的動盪與混亂不正是因為窮人有機會變富么?你腳盆有機會來中國指手畫腳還不是因為公司給報銷路費么?公司為什麼給你丫報銷路費?因為這個被你鄙視的中國市場是塊肥肉!至於你,你不就是用來證明「中國遍地是黃金,蠢材也能挖兩斤」的么?!
中國從古至今從來不缺機會,而且不排斥外國人甚至外國腳盆們來中國淘機會。正是有了這種博大的胸襟,中國文化才能傳承數十萬年,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屹立不倒。
現在腳盆們變本加厲的編笑話埋汰我們,是因為他們比以前恐慌了。豈不知道,這樣越發激勵我們奮發圖強。
這正是:
非我不爭,實天地已亂,百物待興,歲月崢嶸。
待十年後,側身回馬,盪平天下,看誰敢不服!
腳盆破矣~!

㈥ 日本人的優越感

總有一些人,在拚命證明自己高人一等。他們最希望別人承認他們的優越,最後卻總被遺忘忽略。

優越感,就是有人覺得自己比你優秀。這個應該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哪的人都會從心裡有那麼一點希望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所以有人就很簡單地進行各種歧視,種族歧視,地域歧視等等。有人將這種現象歸結於任何人都有「分別心」-----我跟你不一樣,尤其是我比你好。但是居住在日本,能明顯感覺到周圍日本人的優越感卻是極其明顯卻毫不自知的。

我特別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也跟很多日本人聊過,覺得他們的想法還是蠻有意思。

首先,日本這個國家總有一種暴發戶式的優越。按說日本也是歷史古國,萬世一系,文化從未斷絕,但是其實不對。古日本(黑船事件和明治維新之前)的文化對於現代日本的社會貌似影響都只存在於表面的形式,比如服裝建築,對於當代日本人心理的影響特別小。我們很多時候對日本人的既有印象多數都是他們近代以來才形成的。舉個例子,古日本其實沒啥男尊女卑,明治維新前很多男的抱著孩子在大街玩,也會做飯做家務,明治維新工業化後才開始出現大規模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所以談日本人的想法基本就從明治維新開始。明治維新後,日本在短短幾十年就進入一流強國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又是運氣好到不行,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日本突然就強大了,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於是就開始就歸結於自己的種族優秀;二戰戰敗雖然擊碎他們的血統優秀論,但是隨著朝鮮戰爭,日本再次進入經濟高潮,幾十年又變成數一數二的強國,一樣原因不明。整個日本就像暴發戶一樣,總是在輸光後突然翻牌。很多日本人,尤其是保守右翼,就覺得自己是民族優秀並開始瞎找證據,比如吃生魚片對智力好,比如空氣好。這就像中國鄉村某個包工頭一樣,趕上某次機會突然就有錢了,就會覺得自己命格不凡。

其次,憑心而論,日本人確實有經常自省和承認錯誤的習慣。當然這和日本輩分文化分不開,一個新人到了新的環境,沒有人提倡你有什麼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告訴你哪不對,讓你反思自己的錯誤。應該一個日本新人,最常說的話就是ごまんなさい、すみません(我錯了,添麻煩了)。當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己是通過一次次的認錯自省才達到某個水平時,那肯定對於外人(略帶鄙視的外國人的意思)是有優越感的。就像中國很多人喜歡秀自己吃過的苦,裡面的潛台詞就是你不如我現在好,是因為你沒吃苦;還有就是我就是比你好。這個很氣人。

第三,日本人有一種對於純粹的痴迷。這不是瞎說,就像日料,最高追求不是復雜,而是某種單一的味覺,相比之下,中餐對於多層次的味道追求是基本要求。日本人特別恐懼復雜而雜亂的狀況(他們的政府也是,從來沒有在亂局中帶領日本走出來過,二戰後一塌糊塗時,是麥克阿瑟大刀闊斧給他們改革了)。日本人特別怕麻煩怕打擾於是就把打擾別人叫做「」邪魔「」。而外國人是沒有這么強的自責感覺的,尤其中國人,我們覺得有事大家互相幫助一下是應該的,你幫助我,我幫助你。恰恰這些打擾和麻煩在日本人看來就是沒教養。同時日本人因為追求純粹,所以他們更喜歡大家保持一致追求集體主義,這樣就不會雜亂了。而歐美人,那就是玩命的追求自我啊,一定要顯出自己來啊,這些在日本的教育中也是失禮的。很多時候日本人有一種面對蠻夷的禮教優越感和一種純粹和集體主義的優越感,你看我們多麼努力的保持著一致和禮儀。

最後,其實日本人根本不覺得自己有優越感?我問過很多人,你為啥總覺得自己那麼好?他們的回答是沒有啊,我們很正常啊。他們會表現得自己很友好很寬容,但是仍會隱隱約約顯露出一點優越感,比如日本特別喜歡第三世界的留學生,而且是越窮地方的越好,以前是中國的,現在是柬埔寨非洲等等;比如日本人喜歡留意你衣服包化妝品的牌子,然後自己有一個比你略貴的;比如他們會牢牢記住韓國人吃狗肉中國人吃蛇非洲人吃老鼠,而忘了自己吃鯨魚吃海豚。如果你問他們,他們會告訴你,那是文化。

最近幾年,日本經濟不好社會老齡化,很多人開始出現自卑和不安定導致的優越感爆棚了,他們自己說不出原因。這些失落導致的優越感也並沒有讓他們改變壓力日益增大的生活,唯一的作用就是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雖然窮點,但是我們的空氣和水一直這么好,我們的商品質量這么好,我們的人民這么謙虛!其實他們不知道或者選擇不知道,水吳病,川崎病都在日本,豆腐渣核電站在日本,合法的黑社會和中學生JK援交也在日本。很多時候,我總會因此想起國內一些滿清的遺老遺少和以前在哈爾濱賣淫的白俄公主,他們在拚命證明自己是過人的優越的。其實別人完全沒有在意過這些。

㈦ 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

日本和中國現在是亞洲比較強大的兩個國家,自然雙方的文化會進行交流,而日本人對於中國人是一種怎樣的感情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在日本人看來,中國人其實是相對素質較低的,而且喜歡大聲喊話,是比較吵的一類人群,但是這類人群也是比較肯吃苦的。總來來說,日本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更多的是負面的。

因為日本人和中國人禮儀之間的差別,必定會在此基礎上發生沖突,但是這是正常的現象,中國人在日本民間的印象應該要靠我們這一代人去改變,要讓日本人不單單是在國內對我們有一定的認識,更是要讓他們能夠來到中國,見識到真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也只有這樣,為他們對於中國的印象才會變得更加好。

㈧ 日本人為何對自己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認為自己什麼都好像是最強的

孤注一擲的日本島國戰略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時,以其幾十年的精心策劃和傾國之兵,先後攻陷了中國的東北、華北、北平和南京,但中國沒有被擊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有廣袤的領土,尤其是中國遼闊的腹地為中國軍隊的迴旋提供了巨大的舞台。而且中國不僅腹地廣闊,還有眾多險要的地形可以據守。 與中國遼闊的腹地相比,日本則幾乎沒有什麼腹地可言。日本是一個狹長的有四個大島及一些小島組成的島國。任何一個陸地離海洋的直線距離都不超過60公里,幾乎相當於一個遠程大炮的射程。
日本人的悲哀就在於上帝給了它大國的人口和充當大國的強烈民族意志,但沒有賦予它大國的領土。
日本的自然資源乏善可陳,山地太多,平原太少,火山太多,礦藏太少,還有頻繁光顧的台風和地震。在日本,最長的河流才300公里,而在中國,隨便哪條溪流也比這個長。可以想像,日本列島在戰略上如何受制於其狹長淺陋的地理環境。{22}
日本的情況與英國很相似。但是英國人通過「地理大發現」,通過一批探險家把多餘的人口移民到了廣闊的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地,改變了人地矛盾過於尖銳的狀況。但日本人卻選擇了向鄰國要土地和資源這條道路。
自然環境必然影響國民意識。所謂「島國根性」,最主要的就是「危機意識」和「侵略意識」,危機意識催發了侵略意識,侵略失敗加劇了國家危機。時刻縈繞在日本人心頭的危機意識,已經成為這個島國國民的潛意識,日本人的好戰,也源於此。
中國人口眾多,但人均資源除淡水等項目外,比日本要好一些。而且中國有近300萬海里的海洋資源未曾得到很好的使用,廣闊的西部地區仍有極大的開發潛力。與資源節約已經接近極限的日本相比,中國人的只要執行嚴格的節約方針,資源危機是可以緩解的。
據媒體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布魯斯·阿伯茨博士在接受《時代周刊》記者采訪時曾指出:經過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亞洲—太平洋板塊正在變得越發脆弱,地震和海嘯也將越發活躍。尤其是亞洲東部的日本列島已經處在了一個隨時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馬里亞那海溝(平均深度8000米,距離日本列島最近處不過200公里),由於受到亞洲大陸板塊的推壓和太平洋板塊後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向東北方向,即太平洋-日本列島一線擴張。這次大地震後,科學家觀測到海溝又進一步加快了東擴的步伐。處在太平洋和亞洲兩大板塊交界的日本列島無疑已經身處在這個世界上最深的漏斗的邊緣!如果遇到一兩次印尼一樣的海底地震的話,很可能除了南部的琉球群島以外,日本列島都將面臨滅頂之災,滑入大海溝。
這樣的恐怖預言對日本人來說,等於是沒頂之災。雖然這樣的預言在日本已經流行過若干個不同的版本,但對日本人來說,敦促其政府多與鄰結好、少與鄰結怨仍然是必要的。
當前的日本人的財富積累已經接近極限,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簡直難於上青天。日本遭遇十幾年來的持續經濟不景氣,固然有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的因素,也是日本經濟盛極而衰的必然反映。且國際油價持續飆升,主要工業資源價格上漲,對日本經濟復甦都帶來種種不祥之兆。
當前的日本的形勢,頗與上個世紀20年代的日本經濟危機相似。日本人依靠侵佔中國東北和發動對華戰爭擺脫了經濟危機。而今之計,急於擺脫經濟困難的日本人,會不會故伎重演呢?
島國環境誕生的島國根性,使日本人中產生了一種過分強烈的自我認同感。這就使得日本人斷然決然把人類分成「我們」和「他們」兩類,除了日本人,就是非日本人。這是一種現代島國部落心態。即使日本人從中國和西方引進了大量的政治經濟制度、文化藝術和宗教形態,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日本人的這種心態。
這種內外有別的觀念雖然有利於形成日本民族最純凈的單一性,催生一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這種性格發揮到了極至,也會養成孤傲、冷漠和自私的民族性格。從本質上講,島國根性就是一種不願意對世界和別的國家負責的狹隘的小集團主義。
正是因為一個比較孤立的地理位置,日本人在1945年之前從來沒有被別的民族武裝征服過。這與世界上其他主要民族相比,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強大的蒙古兵團在日本海峽折戟沉沙,更是強化了日本人自以為不可戰勝的意識。文化學家阮煒指出:「這種情形的一個嚴重後果,是日本人那種只能勝不能敗、只能贏不能輸的民族心態。或許這種心態導致了日本教科書上所稱日本軍人的英勇,這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是優點。在很大程度上,日本正是憑借這種民族性格才取得經濟成功的。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這又是一個嚴重的缺點。」
日本人的這種只能勝不能敗的民族性格,使日本民族缺乏一種深刻的宏觀思維,更缺乏一種以柔克剛的政治智慧。往往只知道前進,不知道後退,只知道贏利,不知道人和,只知道本集團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太平洋戰爭快結束時,日本人戰敗的形勢已經很清楚了,但日本軍部依然強令沖繩島上的士兵負隅頑抗。日本人繼續實行「一億玉碎」和「本土決戰」。這是美國人決定使用原子彈的直接原因。因為不這么做,美軍的傷亡將很慘重。
日本人的只能勝不能敗的剛硬心態幾乎招致了滅族之禍。
在國際關系中,日本人的這種心態也是日本人採取孤傲、冷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外國人心目中,日本人在與其他民族打交道時循規蹈矩、冷漠生硬。相形之下,中國人和朝鮮人倒是熱情洋溢,活潑開朗。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日本人雖然取得了輝煌的經濟成就,卻難以與鄰居相處。日本民族的經濟成就雖然被世界所羨慕,但日本人卻很難獲得其他民族的愛戴和尊敬。
就經濟實力而言,日本人完全能充當一個世界領導者,但堅持其島國心態,則很難發揮其政治影響力。如果日本人固執地要在亞洲取勝,其擴張的能量倒是不能低估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