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起源哪裡
⑴ 日本天皇是如何產生的
日本天皇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673年至688年前後由天武天皇制定的《飛鳥凈御原令》中。
日本一直保持天皇統治,主要是出於那個狹隘島國的特殊地理和人文環境,尤其是人們普遍的宗教信仰。在歐洲宗教權力高於皇權,中國的皇權則高於宗教權力,這都使王朝不可免地在宗教、民族和權力沖突中不斷更換。
日本古代就形成了神道教與皇室緊密結合,宗教權力與皇室結合在一起,其國內又是單一民族,這就使皇朝不便於更換。
(1)日本天皇起源哪裡擴展閱讀
日本國君不是從來就被稱為「天皇」的。公元7世紀,聖德太子攝政期間,頒布「十七條憲法」,將大和國國君慣用的「大王」改為「天皇」。小野妹子奉命出使隋朝時,所持國書中有「東天皇敬曰西皇帝」的話,這是日本國君第一次對外自稱「天皇」。
天皇在日本實際掌權的時間不長,自1192年源賴朝自任征夷大將軍,建立鐮倉幕府開始,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先後專權,天皇大權旁落達七百年之久。直至1867年,倒幕運動後「大政奉還」,天皇才又走向前台。
明治天皇在統治日本的第二十二年(即1889年),頒布了《日本帝國憲法》(又稱《明治憲法》),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之」、且「天皇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議會和內閣事實上只是輔佐天皇的臣僚。更為重要的是「天皇統率陸海軍」,有軍事權。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推行一系列改革,發動了對中國和俄國的戰爭,使日本躋身世界強國之列。1912年即位的大正天皇患有精神疾病,所以1921年起由皇太子裕仁攝政,至1926年裕仁登基,改元昭和。
昭和初年,日本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發動戰爭已是箭在弦上。昭和天皇對「九一八事變」不僅是事先知情的,還在事變後的1932年初褒獎關東軍:「沖風冒雪,英勇奮戰,以鏟除其禍根,揚皇軍威武於海外」,「皇軍」一詞也隨即流傳開來。
⑵ 日本的天皇是怎麼來的
按照日本《古事記》的記載,天上世界的神叫天神,活動地點在高天原。天地形成的時候,高天原誕生了三位天神,分別是天之御中主神、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這三神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無性之神,沒有性別,不男不女,是獨神。
後來又出現了陰陽二神,這二神是兄妹倆,一個是伊邪那歧,一個是伊邪那美,這兩個人兄妹交合,生出了島嶼、山川草木以至天地萬物,然後就開始造人。伊邪那美在生火神時,產道起火,以致燒灼而死,伊邪那歧傷心欲絕,一直追到黃泉,當看到伊邪那美墜入黃泉的恐怖景象時,卻嚇得撒腿跑路了。跑回來之後,伊邪那歧覺得沾染上了黃泉的晦氣,於是找了一條河,脫了衣服,扔了身上的配飾,一洗身上的污穢。洗完上岸之後,又掬了清水洗左眼時,誕生了日本的主神天照大神(太陽);洗右眼時,誕生月讀命(月亮);洗鼻孔時,誕生須佐之男命(放盪不羈的神)。
也就是說,天照大神和她的兩個弟弟不是通過男女交合而來的,而是從男神伊邪那歧的眼睛和鼻子里誕生的。天照大神後來掌管高天原,堪稱神中龍鳳、眾神之王,也就是日本人認為的太陽神。
其實,這種傳說在很多民族中都有。比如中國也有伏羲、女媧以兄妹交合,女媧造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同小異。但是日本最有意思的是,這個天照大神也就是太陽神,是一位女神,她生了五男三女,可是卻不知道她老公是誰,就是說她沒有丈夫,竟然生了五男三女。通過學者對日本神話的破解,認為太陽女神天照大神是跟自己的弟弟須佐之男命結合生下了這么多孩子。然後三個女兒歸弟弟,五個兒子分給了姐姐。這實際上跟中國伏羲、女媧的傳說就非常類似了。
天照大神一共生了五個兒子,老大與跟天照大神同級別的一個神靈的女兒結婚了,看來神仙結婚也得講究門當戶對,玉皇大帝的女兒不可能嫁給弼馬溫。老大媳婦兒生下了一個兒子叫作瓊瓊杵尊,本來天照大神想派自己的長子降臨到地上去統治世間萬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改主意了,發放派遣單的時候,填了孫子的名字:瓊瓊杵尊。
日本人的名字後面帶「尊」或者「命」都表示尊稱,有人認為這是受中國的影響。因為《古事記》成書的時候已經是中國的唐代了,中國的道教這個時候可能傳入了日本,特別是唐朝皇帝尊奉道教,道教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命」也是出自中國的典故,中國在周朝的時候官員自一命至九命,命越多級別越高,比如天子駕下的三公九命、國中的下士一命,後來中國就改成品級制了。品級是越少越高,一品比二品高,九品最低,命正好相反。
瓊瓊杵尊按照祖母天照大神的命令降臨到了人間。天照大神跟他講,孫子,你去吧,去統治葦原中國,那裡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葦原中國是日本國土的美稱,就跟中國人稱自己的國家為神州、赤縣、華夏一樣。
瓊瓊杵尊是天孫,天照大神是奶奶,孫子哪能不聽奶奶的話?瓊瓊杵尊不敢怠慢,急駕祥雲就降落到了九州(今天日本的宮崎縣和鹿兒島北部一帶)日向高千穗山峰。今天日本最大的一艘軍艦,可以稱之為准航母,就叫「日向」號,這是日本古國名。而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最快的一艘巡洋艦叫「高千穗」號,都是用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古國來命名。中國這種傳統反而斷絕了,日本卻一直對自己的歷史很留戀。
瓊瓊杵尊下落人間之後,急享人間煙火,緊追時尚潮流,跟一位山神的女兒,叫木花開耶姬相會,俊男靚女嘛,乾柴烈火,擦出了火花,發生了一夜情。瓊瓊杵尊的種子不錯,木花開耶姬懷孕了。木花開耶姬就找到瓊瓊杵尊說,你要負責,我懷孕了怎麼辦?瓊瓊杵尊感到很疑惑,就一晚上,我戰鬥力這么強嗎?
瓊瓊杵尊是天神,他懷疑木花開耶姬懷的是土地神(實際上就是當地原住民)的種。木花開耶姬一聽就急了:根本不可能,我從小到大守身如玉,只跟你鬼混過一次,我懷的就是你的孩子!你不認賬是吧?
木花開耶姬很有骨氣,一看跟自己發生過一夜情的男人負心薄倖,她就建造了一間沒有門窗的產屋,只能進去出不來。她進去之後跟瓊瓊杵尊說:我在產屋裡生小孩,然後點著火,如果出生的孩子被燒死了,那就說明他不是你的孩子;如果他活下來了,那就說明這個孩子是你的,你必須得認。你看怎麼樣?還沒等瓊瓊杵尊答應,木花開耶姬就開始在屋裡點火。結果好傢伙,火一點起來,木花開耶姬在火堆當中一連生了三個孩子,老大叫作火照命,老二叫作火須勢理命,老三叫作火遠理命。三胞胎都在火中出生,而且還沒有被燒死。當然,只有在神話里才有這么離奇的事兒發生。
這個故事在日本的《古事記》中有記載,實際上說明日本天皇家最重視的是血緣關系。咱們中國講究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所以,中國人認為易姓革命、改朝換代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在日本沒有這個觀念,日本人認為只有天皇的血脈、有皇族血統的人才能擔任天皇,才能成為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從這個神話傳說中就可以看出,日本文化源頭上就非常注重血統,血統觀念從一開始就根深蒂固。
瓊瓊杵尊一看這三個小孩這么大火都沒燒死,肯定是自己的種,就高高興興地認了三個孩子。其中老三火遠理命長大以後和海神的女兒結婚生下了兒子,叫作草茸不合尊。草茸不合尊又和媽媽的妹妹,也就是他的親姨結婚。
可見日本皇室從神話傳說時代就有亂倫的歷史。為什麼呢?就是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凈,皇族不能染上外族的血,染上外族的血就不純了,所以,為保血統,寧可亂倫。
草茸不合尊和姨媽結婚,一連生下了四個兒子,最小的兒子叫作若御毛沼命,就是後來的神武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五世孫。
天照大神的五世孫若御毛沼命,就是日本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當然了,神武這個謚號是後來追加的漢語謚號。
⑶ 日本天皇的由來
你好!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由於被認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雖然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棄歷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但多數日本人仍認為天皇代表著「國家」。 日本國君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唐朝時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皇後並稱二聖,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記載是673—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凈御原令》。 中國稱日本元首為天皇大約是在清末的同治時期。在日本的歷史上,出現天皇的稱號以後,還有天皇和皇帝的稱號並用的。這種兩個稱號並用的天皇有43代元明、45代聖武(追謚)、46代孝謙、50代垣武。到了近代明治元年(1868年)後,日本致外國首腦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使用的還是皇帝稱號。從1936年以後,對外就完全使用天皇稱號了。
⑷ 日本天皇 祖籍
日本天皇血脈竟源於中國,安倍祖籍或為中國江蘇根據日本史學界的公開材料,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60年即位,他一直被日本神道教傳說為「天照大神
⑸ 日本天皇的由來
一至三世紀日本首領稱「王」或「君」,約到四--五世紀諸王的聯合體設在大和地方,其首領改稱為「大王」。大約七世紀,聖德太子時代,公布憲法十七條,當時受中國儒教的影響,把大王改為天皇。天皇的稱號出自《日本書記》一書中遣隋使圖書及法隆寺葯師像銘文。「天皇」兩字意為「帝王」。第一代天皇為神武天皇。天皇的權利超越任何豪族。大化改新後的半個世紀,日本實行中央集權,天皇的權利到達官僚制的頂點,天皇親理朝政。特別到天武天皇時,平息了壬申之亂,威望倍增,國民崇天皇為神,迎來了古代天皇的黃金時代。但在日本歷史上,天皇一般不執政,實權多在皇太子或皇親國戚手中,天皇為太上皇。奈良時代後期至平安時代初期,曾出現皇親之外的人掌權,外戚享有榮華富貴。
⑹ 據考證,日本天皇來自於哪個國家
至今為止還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日本天皇的來歷,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起直至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這33位天皇在日本《古事記》中出現過。但自神武至第十四代仲哀,這14位天皇在歷史中無法確認,這讓第一代天皇的來歷更加難以探尋。現在根據歷史遺留的線索,主要有三個版本的日本天皇起源。
1、中國人
在中國史學界曾經比較盛行的觀點認為,神武天皇就是當年秦始皇派遣出海求仙葯的徐福。其最主要的歷史論據是:根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為止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
不光中國人這么認為,連日本國內也有很多人持同樣的觀點。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稱自己是徐福的後裔。日本人都尊徐福為「司農神」和「司葯神」。至今,日本仍保留著包括徐福墓、徐福宮、徐福上陸紀念碑在內的許多遺址。每年秋季,佐賀縣人民都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獻「初穗」。每隔五十年,要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祭奠。
2、朝鮮人
與天皇血統來自於中國相比,天皇之根脈來自於朝鮮的說法似乎更具有遺傳學上的「論據」。考古學家在1980年代,曾為一副日本原住民骸骨進行DNA測試,得出的數據和現代日本人差異很大,僅和北海道一批現存的少數族裔穩定;東京大學醫學院的德勇勝士也在2003年,比較了東亞各國人第六號染色體的HLA遺傳基因,結果發現日本人不像沖繩人或北海道阿伊族人,反而更像朝鮮人。
另一個被廣為流傳的例子就是,明仁天皇68歲生日那天承認,桓武天皇的母親是古代朝鮮百濟王國一位國王的家族中人。他的依據是日本編年史上的明確記載:「公元781年即位的桓武天皇的母親就是古代朝鮮百濟王國的王族中人。」
不過史學界對此也存有質疑:「明仁天皇之所以這么說,有可能出於其他的目的,比如外交的考量等等。還有即便最後證明是朝鮮人,這無形中給當年日本侵略朝鮮提供了很好的借口。」
3、亞洲游牧民族
另有考古證據證實,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來的游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當時處於部落戰爭時期,由於生產力比較發達,所以來自中國和朝鮮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戰爭中占據有力的位置,最終統一其它部落,並進而成為第一個天皇。
從陪葬品的考古結果來看,早期天皇古墳的陪葬品以鏡、刀為主要祭祀用品。而中期天皇古墳與早期古墳相比,陪葬品中多了很多大陸化的貴族生活物品,如金飾、玉飾等,還出現了馬具。部分學者據此結合其它史料認為,5世紀以後的天皇和此前的天皇實際上並不屬於一個家族,目前的天皇家族是從北九州一帶東征而來。
這三個觀點是現在的主流觀點,但是無論如何,天皇的起源最終可能還要從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去尋找。
⑺ 日本天皇的來歷和歷史
日本天皇的來歷:日本天皇(日語:にほんてんのう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也是神道教最高領袖,日本國家象徵。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到今上天皇共126代。
日本天皇的歷史:日本天皇名稱最早文字記載是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凈御原令》。而中國開始稱日本元首為天皇約是在清末的同治年間。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維新後宣稱「萬世一系」並寫入憲法,即日本從古代起沒有改換朝代,始終都是皇室一系。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大量神話色彩,難以斷定古代天皇真實性。從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能確認其實際存在,自應神天皇開始的歷史之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7)日本天皇起源哪裡擴展閱讀:
關於日本天皇的古代史:
日本最早的神話書籍古事記稱,日本天皇乃是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之後裔,成為日本君權神授的依據。舊時的日本史書一直宣稱天皇是萬世一系的,即所有天皇都來自同一家族,日本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王朝更迭。
關於日本天皇的古近代史:
日本戰敗後,在美國的主持下建立議會民主制。但為了順應日本民意,允許天皇作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保留下來。1946年,美國迫使昭和天皇裕仁發表了「人間宣言(にんげんせんげん)」,承認天皇也與平民無異,只是受國民擁戴的國家象徵。
現代日本天皇的主要職責是任命內閣總理大臣(日語:そうりだいじん)(首相),批准法律、政令及條約,召集國會,批准國務大臣的任免,出席禮儀性的外事活動和國家典禮等。
⑻ 日本天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自明治維新開始,為了強化天皇權力至高無上,日本主流價值觀,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高歌天皇“萬世一系”,即天皇一脈從未“改朝換代
從這個點出發的話,日本天皇從日本島誕生就開始統治日本,因為天皇在日本傳說中,他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天照大神是神話中的太陽女神,是她給予日本人“文明
⑼ 日本天皇是怎樣出現的
日本天皇是怎樣出現的?有一位日本學者曾經說過,雖然埃及、希臘、羅馬、維京的神話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對後世的影響,都遠遠要比日本神話更大,但這些神話都已經死去,但日本神話卻依舊還活著。雖然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唯有日本文明依舊還擁有活著的神話。
日本天皇登基儀式
也即是說,作為氏族聯合的領袖,最初的天皇並非如記紀神話中所記載的那樣源於天照大神的授權,而源於諸氏族的推舉。
很可能是近畿地區的一些氏族在結成氏族聯合之時,推舉了其中某個氏族成為氏族聯合的首領,也即是後來的大王・天皇。甚至有學者認為在最開始,擔任氏族首領的氏族很可能並沒有特定為某一氏族。
只是在繼體天皇之後,由特定氏族出任大王・天皇的情況才被固定下來。但即便如此,也沒有改變大和王權氏族聯合體的本質。所以這種群臣推舉天皇的儀式,才會作為一種政治傳統,在奈良時代依舊被保留了下來。
但既然天皇是由近畿地區的氏族聯合推舉出來的領袖,那他充其量也不過僅僅是一個地方氏族聯合的領袖而已。他是如何將自己的權力擴展到整個日本列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