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的潛水艇怎麼樣

日本的潛水艇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11 11:50:09

1. 日本第二艘「大鯨」級潛艇下水,「大鯨」級潛艇是什麼概念

日本的第二艘“大鯨”級潛艇下水,這艘潛艇是目前全球噸位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從以前的“春潮”級到“蒼龍”級,再到最新的“大鯨”級,日本常規核動力潛艇的排水量越來越大,也代表著技術上的不斷改進和創新。據了解,大鯨級潛艇長84米、寬9.1米、標准排水量3000噸(比“蒼龍”級多50噸)、艇員大約70人,這艘潛艇的建造費用720億日元,也就是約等於人民幣41億。

不過說實話,不管國外如何發展,作為普通百姓的我們,每天的生活還是那樣三點一線永恆不變,畢竟在國防安全上我們是幫不上什麼忙的,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為自己的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每天在抱怨生活的艱辛,我相信風雨過後才見彩虹,所以說,大家加油吧。

2. 日本的潛艇技術是不是亞洲一流

日本是亞洲國家當中發展潛艇技術最早的國家,至於是不是亞洲一流,這要從幾個角度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認識到了潛艇重要性後 ,開始大力開展潛艇建設,在二戰前以擁有近兩百艘潛艇位的數量位居全世界第一。然而日本潛艇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很一般,其一是潛艇水平落後,其次日本只將潛艇作為輔助艦艇來使用,很少直接承擔作戰任務,而是偵查、運輸任務居多,最後就是日本潛艇技術的缺陷,製造的潛艇根本達不到作戰需求。

日本首艘鋰離子電池潛艇“蒼龍”級潛艇“凰龍”號,比之前安裝了鉛酸電池的“蒼龍”級潛艇相比,可以存儲更多電能。假如未來日本在使用過程中驗證了鋰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那麼鋰電池將可能成為日本下一代潛艇的標准配置。但是最重要的是,無論日本如何發展常規潛艇,能夠推出多少劃時代的常規潛艇技術,日本潛艇部隊的作戰實力仍會落後於其他潛艇強國。其原因就是無論常規潛艇的AIP技術再如何先進、鋰電池的性能有多麼逆天,先進常規潛艇的潛航能力仍遠遠不及目前任何一艘核潛艇,而這些潛艇強國們不僅擁有類似的常規潛艇,還擁有核潛艇,這對於僅裝備常規潛艇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日本不可能擁有核潛艇。

3. 二戰中,日本海軍的潛艇有什麼樣的表現

兩個字:丟人
日本海軍潛艇的運用思路不同於當時的任何一個國家,英美德的等國的潛艇,主要是用於破壞海上交通線,最有名的就是德國潛艇在大西洋的襲擊作戰了,還有就是用於艦隊的反潛,比如美國。蘇聯的潛艇用於運輸。

日本的潛艇運用思路是這樣的,由於條約限制,使得日本海軍主力艦噸位遠少於美國,所以為了應對預想中的艦隊決戰,日本海軍必須要艦隊決戰的前夜,或是之前幾天,運用雷擊戰和航空戰削弱美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這就是著名的漸減邀擊作戰,或者說是九段作戰計劃。那麼,潛艇在這個作戰計劃中的定位就很明確了,集群作戰,針對的美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配合水雷戰隊進行大規模雷擊戰。所以日本在開戰時巨大數量的潛艇,是用來參與艦隊決戰的。至於破交戰?這不重要。

所以日本海軍將潛艇編為潛水戰隊,由一艘潛水戰隊旗艦指揮(大多是輕巡洋艦,比如5500噸級和阿賀野級),配備一艘潛水母艦進行支援(比如劍崎級)
從上文看出,日本海軍潛艇的主要運用思路還是參與大規模的艦隊決戰,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作戰方式,比如伊400型,潛水空母,主要是為了秘密接近美國西海岸和巴拿馬運河進行襲擊設計的,可以搭載兩架專門為潛水空母研製的晴嵐水上攻擊機。要不就是搭載回天魚雷進行自殺作戰,根本並不是正兒八經的潛艇運用思路。奇葩程度和蘇聯有一拼。

所以,根據日本海軍對於潛艇的運用思路就能看出來了,日本潛艇不會有突出的表現,所取得的戰果大多是各種大規模海戰中取得的,護航襲擊作戰取得的戰果非常有限。比如大家熟知的伊58號潛艇,出名的原因是擊沉了運送原子彈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伊16號潛艇在整個通商破壞作戰中擊沉4艘運輸船,這在日本海軍的潛艇中是非常多的了,對於美德的潛艇來說,四艘只是一次出擊的斬獲。

日本海軍潛艇的戰果主要集中在軍艦上,比如擊沉了大黃蜂號的伊19號,同時,大量美國海軍水面艦艇也是死於日本潛艇的手上,但是,對於海上交通線的破壞極為有限。雖然日本海軍後來也意識到破壞海上交通線是很重要的,但是整個行動的規模一直不大,總的擊沉噸位也很低,對於美國造成的影響非常小,或者說根本沒有影響。通商破壞作戰從1942年就開始了,總的擊沉噸位貌似還有沒有德國一個王牌艇長擊沉的多【攤手。

實際上日本對於敵方的補給線的重視程度一直不足,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三川軍一的艦隊將美軍徹底打殘,這時候給瓜島輸送物資的美軍運輸船已經變成了到嘴邊的肥肉,然後三川軍一怕損失更多的艦艇,就這么走了,他就這么走了!如果當時三川幹掉了這批運輸艦,那麼瓜島的美軍早餓死,那還有後面激烈的瓜島爭奪戰。

畸形的發展思路,導致本該發揮重大作用的潛艇一直到終戰時沒有發揮任何積極的作用,雖然在開戰時日本保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潛艇部隊,但是其堪稱奇葩的運用思路,也為日本海軍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PS:其實日本潛艇的表現相對於蘇聯潛艇還是很不錯的了,大家可以看看《艦載武器》2008年第12期上的一篇文章,淺談二戰中蘇聯潛艇使用情況。看完之後你就會發現,蘇日潛艇真是一對難兄難弟啊

4. 日本「親潮」級常規潛艇具有什麼技術特點

日本是一個傳統的潛艇技術國家,二戰之前和之中曾建造過60艘潛艇。戰後從50年代中期開始恢復潛艇研製能力,1960年以來平均每隔6年左右推出一級常規潛艇,以此追求在役潛艇的技術先進性,並逐步向大排水量方向發展。

日本20世紀90年代初在建造「春潮」級的同時便著手研製下一代潛艇,首先推出的是「春潮」級的改進型。「春潮」級的改進型艇長增加了1米,水面和水下排水量增大了100噸,並作為「春潮」級的第七艘(即「朝潮」號)於1992年投建,並已於1997年服役。

日本海上自衛隊認為「春潮」級改進的幅度還達不到預想的結果,因此提出建造排水量更大的新一級潛艇的計劃,即與其二戰之後建造的第一艘潛艇「親潮」號同名的「親潮」級建造計劃,以替代即將陸續退役的「夕潮」級潛艇,以便在21世紀初繼續保留16艘常規潛艇的兵力水平。

1993年,「親潮」級建造計劃得到批准,擬建8艘,從1994年開始,以每年一艘的速度投建,並從1998年開始以每年一艘的速度服役。2005年8艘全部都已服役。與日本其他武器裝備一樣,由於受到嚴格的出口禁止,「親潮」級將只供裝備日本海上自衛隊。

「親潮」級的使命是在近海巡邏,執行水下偵察和防禦任務。就其排水量和武器裝備而言,它是一級遠洋作戰的多功能潛艇,可以遂行反艦、反潛、布雷等多項使命。

總體裝備

動力裝置

該級艇採用單軸柴電推進方式。主機為2台川崎公司的12V25S柴油機,功率4100千瓦;2台川崎公司的交流發電機,功率3700千瓦;2台富士公司的電動機,功率5700千瓦。

武器裝備

該級潛艇的主要武器裝備是位於首部聲吶艙上部的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日本的89型線導魚雷和美國麥道公司的「魚叉」潛射反艦導彈。89型魚雷採用主被動尋的方式,速度為55節時航程為50千米,戰斗部重267千克。麥道公司的「魚叉」潛射反艦導彈屬改進型,採用主動雷達尋的,射程130千米,戰斗部重227千克。該級艇共攜帶20枚導彈和魚雷。

電子設備

該級艇裝備SMCS型火控系統。對抗措施採用ZLR7型雷達預警設備。雷達採用日本無線電公司的ZPS6對海搜索雷達。聲吶ZQQ5B/6艦殼聲吶和舷側陣列聲吶,主被動搜索和攻擊,中低頻,並裝備仿製美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使用的類似於BQR15的ZQR1型被動搜索拖曳線列陣聲吶,甚低頻。

技術特點

「親潮」級是日本二戰之後自研自建的第七級潛艇,也日本最新一級多功能常規攻擊型潛艇。它是日本積40多年持續不斷研製建造潛艇之經驗、瞄準國際先進技術水平而推出的

一代海軍武器裝備,主要特點如下:

採用新艇型

日本二戰之後建造的前6級潛艇一直沿用由美國「大青花魚」號潛艇發展而來的水滴形艇型,長寬比保持在7.2~7.7之間。「親潮」級較之前幾級潛艇艇型變化較大,它加長了艇長,縮小了直徑,使長寬比達到9.1,成為一種長水滴型外形。

「親潮」級由於縮小了直徑,為不影響內部水密容積的可利用率,僅在首、尾段採用了雙殼體結構,這也是與以往潛艇重要的不同之處。

此外,「春潮」級及之前的日本潛艇指揮台圍殼前後均為直緣,而「親潮」則採用了前後斜緣(即側輪廓上窄下寬)形式。

裝備舷側陣聲吶

「親潮」級是日本首級裝備舷側陣聲吶的潛艇。隨著現代潛艇雜訊的大幅度降低,改進探潛能力成為提高攻擊型潛艇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為此日本建造「春潮」級潛艇時便將提高水下探測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在艇上安裝了拖曳線列陣聲吶,並從80年代末開始在原有的「夕潮」級上加裝了拖曳線列陣聲吶。但這類聲吶對目標的定位能力差,模糊性大,因此日本在決定建造「親潮」級潛艇時,瞄準水下探測能力的國際先進水平,確定在該級艇上裝備舷側陣聲吶。

由於基陣排列對長度有一定的要求,使得「親潮」級艇體長寬比加大。「親潮」級上安裝的舷側陣類似於美國的寬孔徑陣,呈曲面排列而非平直排列。

隱身性能好

「親潮」級除了繼承和改進「春潮」級的全部隱身措施(如敷設消聲瓦,採用減振浮筏,採用七葉大側斜螺旋槳等)外,還採取了新的隱身措施,如更大范圍使用NS110超高強度鋼材,增加了下潛深度,從而使隱蔽性更強;對殼體的甲板部分、指揮台圍殼重新進行了設計,改善了線型,降低了流體雜訊。

攻擊能力強

「親潮」級的武器配置與「春潮」級相同。89型線導魚雷和「魚叉」反艦導彈都屬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之列,加之由於舷側陣聲吶與艇殼聲吶及拖曳線列陣聲吶一起構成了完整而先進的水下綜合探測系統,提高了遠程探測與精確定位能力,從而增強了武器的使用效能。

提高了自動化程度

「親潮」級較「春潮」級排水量增加,但艇員數量卻減少了7%,這表明該艇自動化程度有所提高。

「親潮」級潛艇滿載排水量達3000噸,是目前世界上在役和在建的大排水量常規潛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它既適合於在日本這個多島之國的水域執行巡邏警戒任務,也適合於遠海作戰。大幅度提高潛艇性能,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貫追求的目標。但限於多種原因,日本至今與核潛艇無緣。

不過早在建造「春潮」級的同時,日本就把提高潛艇作戰能力的重點放在使用AlP系統方面,為此不僅本國花大力氣研究燃料電池推進技術,而且在1995年之前分兩次向瑞典考庫姆公司購進了2台斯特林發動機,准備與國外合作研製潛艇AIP推進系統。

「親潮」級潛艇的艇體長81.7米,寬8.9米,吃水7.9米;水面排水量2700噸,水下排水量3000噸;水上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艇員編制69人(其中10名軍官);下潛深度可達500米。日本「渦潮」級常規潛艇

「渦潮」級潛艇是日本在戰後建造的第四級常規動力潛艇。與前三級相比,「渦潮」級採用了大量新技術,在當時稱得上是一型先進潛艇。它以美國「長頜須魚」級潛艇為母型,採用了使潛艇水下航行阻力最小的純水滴形艇型,艇尾安裝十字形垂直舵,螺旋槳則安裝在舵的後面,常規潛艇採用這種先進艇體結構在日本是首次,在世界也寥寥無幾。

「渦潮」級潛艇採用雙殼體結構,耐壓殼體使用日本新研製的在當時較為先進的NS63高強度鋼製成,使潛艇下潛深度達到200米。該級潛艇還大量安裝先進的電子設備,使潛艇操縱的自動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渦潮」級潛艇不僅在外形上與「長頜須魚」級相似,而且其排水量、主尺度等其他方面也很相似。其艇長72米,艇寬9.9米,吃水7.4米;水上排水量1900噸,水下排水量2430噸;水上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採用柴電推進系統,有2台柴油機和1台主推進電機及4組鉛酸蓄電池。

但「渦潮」級有一點與「長頜須魚級」潛艇不同,其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並不放在艇首,而是放在艇舯,這種布置在常規潛艇是非常少見的。魚雷管移至舯部,就可留出艏部舷外空間布置大型水聲設備,以提高艇的探測能力。潛艇的主要武器是16枚89型日本國產重型魚雷。

「渦潮」級潛艇的首艇1972年服役,到1978年共建有7艘。該級潛艇為日本建造更為先進的潛艇積累了豐富經驗,打下了堅實基礎。日本「夕潮」級常規潛艇

日本在建造了頗為先進的「渦潮」級潛艇後並不滿足,於1975年又決定建造「渦潮」級的改進型,即「夕潮」級常規動力潛艇,首艇於1980年服役,至1989年共建有10艘。

與「渦潮」級相比,「夕潮」級艇體更長,為76米,而艇寬和吃水仍為9.9米和7.4米;標准排水量也增至2200噸(前5艘)和2250噸(後5艘);水下航速也有提高,大於20節;由於耐壓殼體採用了強度更高的NS80號鋼,使潛艇下潛深度達到300米,比「渦潮」級增加100米。

在水聲設備方面,「渦潮」級只裝有一部ZQQ-3型被動聲納,而「夕潮」級則裝有艇首中低頻搜索聲納、主動攻擊聲納和ZQR1型拖曳陣聲納,大大提高了潛艇的水下探測能力;同時採用更為先進的自動操舵系統和計算機化的武器控制指揮系統。

而「夕潮」級最大的改進則是武器系統的改進,其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分設在距艇首約1/10艇長處的兩舷,每側3具,可發射日本產89型魚雷和美國MK37C型魚雷。且從第六艘起,「夕潮」級裝備了「魚叉」潛射反艦導彈,並計劃對前5艘加以改裝,使之也攜載「魚叉」導彈。該導彈從魚雷管發射,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射程可達130千米,使潛艇具備遠距離攻擊能力。

「夕潮」級潛艇是日本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級潛艇,是日本潛艇部隊的核心力量。

5. 蒼龍級潛艇和基洛級潛艇相比,兩者到底誰更強一些

總的來講,還是日本的蒼龍級性能優異一些。它們在性能方面各有差異,裝備的東西畢竟不一樣,但是綜合實力還是蒼龍級佔大頭。

日本的潛艇雖然強,但是也並不是世界第一。不得不承認日本的科技水平確實發展到了一定高度了,但是它也有著很多的缺陷,他們也有著一些技術是從別人那裡偷師來的。比如AIP技術,其實就是瑞典的,後來日本進行了模仿而已,還模仿得不到位。

6. 東瀛忍者~日本帝國潛水艇水上偵察機的使用特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署,決定了日本海軍的整體實力弱於英、美。

​為了彌補實力不足的差距,日本帝國首先在軍艦排水量上深挖潛力,力圖在同樣噸位下在艦艇上塞下更強的武備,其次,為下一場可能發生在太平洋上的海上決戰構想了九段漸減作戰。

但是,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如何去發現和追蹤敵軍主力艦隊呢?與大英帝國不同,日本帝國即沒有遍布全球的海外殖民地,也沒有控制各大洋主要出入通道海軍基地。

日本為了彌補洋上偵察能力的不足,非常重視海軍的航空偵察能力,他不僅成為擁有世界上首艘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鳳翔號,1919年設計,1923年下水,早於英國的競技神號)的國家,還大量建造改裝水上飛機母艦,依靠大量裝備水上飛機拓展艦隊的視野。

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唯一大量裝備和使用載機潛水艇的就是日本帝國海軍。法國人和英國人同樣嘗試了這一概念,英國人修改了M級潛艇的2號艇,拆除主炮搭載一架Parnall Peto型水上偵察機,但他們的嘗試僅僅是一次性的試驗,並未在戰爭中實踐。

上圖是以拆解的方式存放在潛水艇納格庫的一架 空技廠E14Y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 ,可以看到機翼、2個水上浮筒是拆解後分開存放的,為了在狹窄的空間內存放,其機尾的垂直尾翼與水平尾翼也可進行部分折疊,垂直尾翼的面積不足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因為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的安定性較差。

二戰初期,日本帝國潛艇使用老舊的九六式小型水上偵察機(渡邊 E9W),隨著新式的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大量生產,在1942年中期,日本潛水艇逐漸換裝為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

這兩種偵察機由於尺寸和重量所限,性能相近,都裝備九缸空冷天風發動機,功率340馬力。

吳式一號四型彈射器

日本海軍最初採取水偵自行從海面起飛的模式。後來在巡潛型潛水艇上裝備吳式一號三型彈射器,用於彈射水上飛機。在巡潛乙型潛艇設計時,日本海軍又研製出吳式一號四型彈射器。

吳式一號四型彈射器長約19米,要比巡洋艦上使用的吳式二號五型彈射器短0.4米,彈射能力約1.6噸。它採用壓縮空氣彈射方式,而不是吳式二號五型彈射器的火葯彈射方式,這是適合潛艇水面彈射的實際情況的。

根據日本海軍的測試,超過3G的加速度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吳式一號四型彈射器的平均彈射加速度為2.5G(低於吳式二號五型的平均2.7G)。此外,由於巡洋艦干舷高,因此吳式二號五型是平行於水面彈射,而吳式一號四型採取的是與水面呈一定角度傾斜向上彈射(類似於航空母艦艦載機使用的躍升甲板起飛)。

在需要水上偵察機執行任務時,潛艇首先上浮到水面,然後派出整備人員將水上飛機部件從機庫中取出進行拼裝。

一個訓練有素的2人整備組,最短可以在 6分23秒 內完成水上飛機的拼裝工作。通常在10分鍾內,小型水上飛機將拼裝完畢,並置於吳式一號四型彈射器之上。

飛行員與偵查員進入飛機座艙,進行例行設備檢查,檢查完畢後啟動發動機低速運轉,准備以彈射方式升空。

隨著整備員的一聲令下,吳式一號四型彈射器使用存儲在氣罐中的壓縮空氣,將小型水上飛機彈射升空。

在回收時,水上飛機首先降落在潛艇附近的洋面上,然後整備人員攜帶吊索靠近水上飛機,將吊索連接到水上飛機機身上,使用潛艇前部的小型吊車將水上飛機起吊,置於彈射器末端,機組人員離開後,整備人員再次拆解水上飛機,並將其置於桶形機庫內保存。這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潛艇載水上飛機發射——回收過程。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開戰之初,日本帝國海軍裝備62艘潛水艇,其中接近五分之一,共計12艘潛艇擁有載機偵察能力。

他們是:

巡潛2型(伊-6);

巡潛3型(伊-7、伊-8);

巡潛甲型(伊-9、伊-10);

巡潛乙型(伊-15、伊-17、伊-19、伊-21、伊-23、伊-25、伊-26);

但是,在潛艇上駕駛小型水上飛機彈射起飛需要飛行員具有極高的能力和素質,而日本海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因此在偷襲珍珠港時,僅有以下6艘潛水艇搭載了水上偵察機。

伊-7(渡邊 E9W)、伊-9、伊-10(渡邊 E9W)、伊-15、伊-25、和伊-30。

1942年12月16日,伊-7號潛水艇彈射攜帶的九六式小型水上偵察機(渡邊 E9W),對夏威夷珍珠港內的襲擊效果進行了偵察,飛行員報告,看到受損的戰列艦以及1艘航空母艦,5艘巡洋艦和30艘其他艦艇。

但是在九六式小型水上偵察機返回潛水艇降落時,為了縮短潛水艇在海面的停留時間,飛行員和偵查員決定棄機游泳返回潛水艇。

同樣41年的另一次案例發生在開戰之前一周,1941年11月30日,伊-10號潛水艇在南太平洋發射攜帶的九六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對斐濟的蘇瓦進行空中偵察,因當地天氣惡劣,這架偵察機墜毀,導致機上飛行員和偵查員陣亡。

這次事件印證了我的上述觀點,二戰早期水上偵察機的使用困難,以及對飛行員的駕駛技術要求較高。1941年這兩次的使用經驗影響了日軍在整個二戰中對潛艇載機的使用策略。

日軍潛艇載水上偵察機並不會每日起飛進行空中巡邏,以增加日軍潛艇的警戒范圍。我認為何時何地起飛水上飛機直接由日軍設在岸上的潛艇司令部掌控,而非潛艇指揮官。

在整個二戰中,日軍潛艇載機往往是由潛艇運載至敵方基地、母港附近,起飛載機對固定目標進行偵察,從不對未知位置的目標執行巡邏/警戒任務,我認為日方這種運用方式主要是為了避免載機在日常巡邏行動中的損失。

1942年1月4日,2月23日,分別由伊-19、伊-9號潛水艇起飛一架九六式小水偵對珍珠港的情況進行了空中偵查,為日軍評估珍珠港的受損情況和掌握美軍太平洋艦隊兵力動向提供了參考。

42年上半年最活躍的無疑是伊-25號潛水艇,他搭載了一架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分別於以下日期對下列盟軍基地進行了空中偵查。

2月17日,澳大利亞,悉尼港;

2月26日,澳大利亞,墨爾本;

3月1日,澳大利亞,霍巴特;

3月8日,紐西蘭,惠靈頓;

3月12日,紐西蘭,奧克蘭;

3月18日,斐濟,蘇瓦;

3月23日,薩摩亞,帕果帕果(因天氣惡劣而取消);

1942年4月,為了配合南雲機動部隊深入印度洋的作戰,日軍派出伊-7、伊-10、伊-30號載機潛艇進入印度洋。

伊-7號4月3日計劃對錫蘭島的亭可馬里和科倫坡軍港進行空中偵查。

伊-30號於5月7、8、19日連續偵察了波斯灣沿岸港口亞丁、索馬里、坦尚尼亞的聖巴吉爾和達雷斯拉薩姆。

伊-10號則是為了配合使用袖珍潛水艇特攻印度洋,於5月20日偵察了南非德班,沒有發現大型艦只。

隨後的5月30日,伊-10號潛艇派出偵察機,對馬達加斯加島的迭戈-蘇亞雷斯港進行了偵察,發現在該港停有「伊麗莎白」級戰列艦和巡洋艦各1艘。

因此,日本隨後將袖珍潛艇的特攻目標選定為馬達加斯加島的迭戈-蘇亞雷斯港,並於5月31日的襲擊中重創英軍拉米雷斯號戰列艦(R),擊沉不列顛忠誠號(MV British Loyalty,6993噸)油輪。

在同一時間,南太平洋上,伊-21艇載機先後對蘇瓦、奧克蘭進行空中偵查,5月23日、5月29日,伊-29艇和伊-21艇兩次對悉尼港進行空中偵查,發現港內停有戰列艦1艘(日軍偵查員將美國重巡洋艦芝加哥號誤報為戰列艦)以及其他艦船若干艘。根據這次偵察提供的情報,日本潛艇部隊指揮官決定,31日對悉尼港實施攻擊。

日軍特攻潛艇潛入悉尼港發動攻擊,瞄準芝加哥號發射的魚雷擊沉了宿營船「庫塔布勒」(HMAS Kuttabul,447噸)號。

從以上偵查行動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日軍載機潛艇的偵察行動目標往往是盟軍大後方的基地,遠離日本海軍的戰略偵察范圍。

同時,為了配合機動部隊和袖珍潛艇特攻,日軍載機潛艇也在戰前提供必要的偵察情報進行支援,1942年上半年共進行了6次這類支援行動,印度洋4次,南太平洋2次。

在5月底至6月初的中途島戰役中,日軍錯誤的使用了載機潛水艇,5月反復使用載機潛艇對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進行了偵查,在關鍵的中途島方面,卻一艘也沒有部署。隨著K號第二次作戰的失敗,使用大型飛行艇通過中途加油對珍珠港進行偵查的行動落空,日方對美國航空母艦的動向失去了掌控。

隨著中途島戰役的失敗,日軍潛艇部隊也撤離前線,返回本土休整。

1942年6月~7月,整整2個月的時間僅進行了兩次潛艇載機偵查行動(分別是6月10日,伊-29艇偵查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群島努美阿,伊-9艇於6月15日偵查阿拉斯加科迪亞克港)。

1942年8月,美國展開反攻,索羅門群島瓜達爾卡納爾島成為交戰中心,日本潛水艇部隊重新在南太平洋集結,在1942年下半年,載機潛水艇反復出動配合作戰,對美軍主要基地港口進行反復空中偵查,以捕捉美軍主力動向。

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瓜島撤軍之前,載機潛艇一共對以下基地進行了多次空中偵查行動:

新赫布里底群島基地群:9次

新喀里多尼亞群島:4次

澳大利亞:2次

其他基地:3次

因此,1942年成為日本潛艇載機偵查行動最多的一年,全年一共出動41次。

此外,為了牽制美國的注意力,日軍於1942年9月,還派出伊-25號潛水艇前往美國西海岸,兩次使用燃燒彈空襲美國本土俄勒岡州的森林。

1943年共出動9次,日軍潛艇載機部隊出動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戰爭的失敗,前線孤立島嶼上的守軍陷入補給斷絕的境地,而水面艦艇和運輸船在盟軍航空及水面艦艇的打擊下難以為前線部隊提供補給。

無奈之下日軍只能投入潛水艇部隊來承擔運輸工作,載機潛艇的機庫被騰空用作貨倉。

1944年僅僅出動5次,其中兩次是為了配合「 龍卷作戰 」使用 特四式內火艇 (魚雷坦克)偷襲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環礁。

1944年4月22日,伊-36艇偵察馬朱羅環礁。

1944年6月12日,伊-10艇偵察馬朱羅環礁。

另外三次是伊-37號艇對印度洋盟軍基地的偵察行動:

3月3日,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

3月15日,迭戈-蘇亞雷斯

4月7日,肯亞蒙巴薩和奔巴島

伊-37艇這幾次偵察行動應該是為了掌握英國太平洋艦隊的動向而發起的。

日本戰國時期的忍者是這樣一種職業,他們化妝秘密潛入敵國領土,藉助金錢收買和暗殺行動獲取重要的情報,戰國大名依賴他們操控政局,發動戰爭。

日本載機潛艇的使用方式與忍者的行動十分相似,他們往往深入敵軍大後方的基地,起飛載機對敵方動向進行偵查,並將情報上報給日方指揮機構,為其之後的決策提供參考。

潛水艇載機並不是常設配置,而是一種臨時配置,前文提過,潛艇載水上偵察機需要空勤人員的技術較高, 而從開戰起,日軍一直缺乏潛艇載水上偵察機的飛行員和偵查員。

這一點,從伊-25號艇載偵查機(飛行員藤田信雄,偵查員奧田省三)一共在二戰期間出擊了12次,佔全部日本潛艇載機在二戰中共計出動57次的21%可以看出來。

因為小型水上偵察機的性能和結構問題,這種武器較容易被損毀,因此日軍的使用策略實際上非常保守,僅在極端必要的情況下才會由潛艇司令部指定使用時間與目標。而潛艇艇長,並沒有調用水上偵察機的許可權。

這一點,從伊-36號艇長稻野通宗的回憶錄《海底十一萬里》中可以得到印證。

稻野通宗指揮伊-36號潛艇,1943年8月10日完成基斯卡到撤退任務返回日本本土,第一潛水戰隊的涉谷參謀來到艇上傳達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命令,命令伊-36號於9月上旬出擊,9月20日,利用滿月的氣象條件對夏威夷珍珠港進行空中偵查行動。

為執行此任務,伊-36艇接受了偵察用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兩名空乘人員(飛行員富永富佐男 曹長,偵查員大森卓二 曹長),兩名整備人員。

因此,日本載機潛艇執行空中偵查任務的水上偵察機和飛行員不是各艇的常備武裝,而是視任務所需,由潛水艇部隊司令部進行指派。這種規則使得潛艇載機成為一種戰略遠程偵察武器,而非戰術用途。

從實際使用中看,日本潛水艇載機為了避免無謂損失,不會在平時起飛執行巡邏任務,它並不能拓展日方潛水艇的視野范圍,因此在執行破交作戰時,載機潛艇與其他日軍潛艇相比並沒有特別的優勢。

在日軍進攻階段,載機潛艇對日軍機動部隊偷襲珍珠港、奔襲印度洋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此外,對袖珍潛水艇特攻作戰定位關鍵目標和制定攻擊計劃有非常巨大的價值。

進入盟軍反攻階段以後,如果日本載機潛水艇沒有受到運輸任務的拖累,依然有機會以遠程偵察的形式為日軍提供敵軍重要基地的情報信息。

由上圖可知,對敵方主要基地的偵察行動次數為42次;

其中南太平洋佔比過半數,達到29次。其次是印度洋8次、北太平洋5次(中途島戰役期間),中太平洋2次(1943年秋季對珍珠港)。

其次,在其他行動攻擊13次偵察中,配合袖珍潛艇等特攻作戰佔比超過半數。其次為配合南雲機動部隊襲擊4次,空襲美國本土2次。

二戰後期,日本海軍還曾經試圖通過擴大潛水艇的尺度和搭載新型水上攻擊機,建立一支以水上攻擊機為主力的遠程特攻潛艇部隊,通過對巴拿馬運河船閘進行攻擊,延緩美國調集兩洋兵力的速度。

他們包括:

伊-13、伊-14艇,載2架水上偵察機

伊-400、伊-401、伊-402艇,載3架「晴嵐」水上攻擊機,可以攜帶800公斤炸彈。

但是這些夢想最終隨著日本帝國的戰敗投降均未能實施,最終沉入海底。

~(完)~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關注和收藏~

7.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生產的伊-400潛水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潛艇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生產的伊-400潛水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潛艇嗎?如果按照現在的反潛水平,伊-400是活動棺材,美國人不傻,當時美國強行霸佔日本這幾艘潛艇航母拖回本土研究,實際上伊-400有很大的缺點,美國到目前也不會製造和伊-400同類的潛艇。伊-400潛水艇屬於黑科技,只是出生不著時,如果伊-400是二戰生產同時擁有一定的數量和形成戰鬥力,那麼二戰歷史有可以能改寫能戰勝美國。伊-400在當時的環境中研造出來,倭寇的思維水平超過亞洲軍隊甚至超過美軍。伊-400的弱點笨掘,火力差,如果是哥倫比那班毒犯能有伊-400就會發達。

伊-400主甲板上有一座一115英尺長,直徑12英尺的機庫,可容納三架折疊的水上飛機、轟炸機或偵察機,機庫口延伸出一條85英尺長的彈射滑索,備戰時飛機被折疊起來放入機庫,作戰時依次拖到彈射器上展開機翼,加油裝彈並起飛。隔離彈葯室放四條空魚雷,十五枚炸彈,以及其它裝備,上方有厚實的裝甲板,其操作人員200人左右。伊-400在當時只能適合偷襲和使陰招,上得這艘潛艇的人員,有一定的心理准備,即是有去無回的境界,但是二戰能有這樣的潛艇是紋盡腦汁,如果偷襲華盛頓成功,日本也會吃多幾個原子彈而已,成不了氣候。

8. 二戰中,日本海軍的潛艇有什麼樣的表現

二戰中,由於需要在廣闊的太平洋活動,日本組建了一支很有特點的潛艇部隊。日本潛艇的種類之多在當時是世界第一。常用的中程潛艇、遠洋潛艇、特殊的大型運輸潛艇及人 操 魚雷和微型潛艇。二戰期間,排水量超過3000噸以上的潛艇全世界僅有56艘,日本人佔了52艘(包括3艘排水量5000噸的世界之最)。日本有65艘航程超過2萬英里的遠洋潛艇(巡航速度10節),盟軍一艘沒有。
日本潛艇作戰執勤范圍相當廣闊,除負責日本周邊近海防禦及偵察和預警的值班潛艇外,大部分潛艇基本都在進行遠洋作戰。在北起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東至美國西海岸、南到澳大利亞沿海、西至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攻擊襲擾盟軍艦隊與運輸船隊。由於日美雙方的主要 作 戰 集中在中太平洋地區,日本潛艇的戰 績在該地區得到了凸顯,但損失也是最大的。
1942年至1943年是日本海 軍 潛艇的活躍高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量 獵 殺 盟國戰艦和運輸船,取得了驕人戰績。1942年8月15日,伊19號潛艇在所羅門的聖克里斯托巴爾島附近海域執行戰斗巡邏,發現美軍黃蜂號(CV-7)航母編隊,立即展開 攻 擊,以2秒的間隔發射6枚長矛魚雷,除第1枚脫靶外,另5枚全部中的。第3、4、5枚擊中黃蜂號航空母艦,6小時後沉沒。第2枚奔波11公里,擊中後方美軍大黃蜂號(CV-8)航母編隊的奧布萊恩號驅逐艦(DD-415),第二天斷裂沉沒。第6枚奔波12公里,擊中大黃蜂號(CV-8)航母編隊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BB-55),造船中度損傷。僅伊27號潛艇就創下擊沉15艘商船,擊沉和擊傷99359噸位的日本潛艇編隊記錄。
日本潛艇在技術上有其自身缺陷和戰 士 運用失當,單純追求輸出功率,使自行研製的柴油機雜訊巨大,美 軍 聲納人員稱:日本的潛艇航行如同敲著大鼓行進。日本海軍對潛艇沒有合適戰術,發揮的作用有限,只按固定思維將潛艇用於進攻防守嚴密的美軍艦隊,忽視了破壞交通線和攻擊商船,在美軍強大完備的反潛力量面前損失慘重。對攻擊商船的魚雷使用設定限制(只能1枚攻擊),特別是不切實際的上浮報告制度,造成潛艇部 隊損失巨大。戰 爭 期間,日本海 軍的174艘潛艇先後有128艘被擊沉,戰損比例與德國U型潛艇相當,但其總共才擊沉184艘商船(90.7萬噸),而U型潛艇的戰績是擊沉2840艘商船(1430萬噸)和美國潛艇擊沉493艘商船(152萬噸)相比,顯然要遜色得多。

9. 二戰時,日本擁有那些潛艇呢,他們的戰績又如何呢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潛艇戰果可憐:
1、擊沉的敵艦:
黃蜂號航空母艦在1942年9月15日被伊-19號潛艇擊沉於瓜島海域。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在1942年6月7日被伊-168號潛艇擊沉於中途島海域。
利斯康灣號護航航母在1943年11月24日被伊-175號潛艇擊沉於吉爾伯特群島海域。
朱諾號輕巡洋艦在1942年11月13日被伊-26號潛艇擊沉於瓜島海域。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在1945年7月30日被伊-58號潛艇擊沉於菲律賓海域。
柯維納號潛艇在1943年11月17日被伊-176號潛艇擊沉於特魯克島海域。
奧拜恩號驅逐艦在1942年9月15日被伊-19號潛艇擊沉於瓜島海域。
哈曼號護衛驅逐艦在1942年6月7日被伊-168號潛艇擊沉於中途島海域。
昂德希爾號護衛驅逐艦在1945年7月24日被伊-53號潛艇擊沉於沖繩海域。
——還有一些其他的登陸艦、油船、魚雷艇等輔助船隻,還包括一艘木製縱帆船

2、擊沉147艘排水量在500噸以上的商船,總噸位776000噸(另有數據是184艘商船、90.7萬噸)區區之數只相當於德國潛艇1942年內1個月的戰績。

3、1943年和1945年各擊沉過1艘美國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共損失潛艇130艘(不包括投降的),在其在列總數的67.7%。按其年度損失數為:1941年3艘,1942年18艘,1943年23艘,1944年57艘,1945年29艘。

日本潛艇型號:

一等潛水艇

型 號 艦 名

機潛型 伊-21型I-21 伊-21、伊-22、伊-23、伊-24

巡潛1型 伊-1型I-1 伊-1、伊-2、伊-3、伊-4、伊-5

海大1型 伊-51型I5-1 伊-51

海大2型 伊-52型I-52 伊-52

海大3型a 伊-53型I-53 伊-53、伊-54、伊-55、伊-58

海大3型b 伊-56型I-56 伊-56、伊-57、伊-59、伊-60、伊-63

海大4型 伊-61型I-61 伊-61、伊-62、伊-64

海大5型 伊-65型I-65 伊-65、伊-66、伊-67

海大6型a 伊-68型I-68 伊-68、伊-69、伊-70、伊-71、伊-72、伊-73

巡潛2型 伊-6型I-6 伊-6

巡潛3型 伊-7型I-7 伊-7、伊-8

海大6型b 伊-74型I-74 伊-74、伊-75

甲型 伊-9型I-9 伊-9、伊-10、伊-11

甲型改1 伊-12型I-12 伊-12

甲型改2 伊-13型I-13 伊-13、伊-14

乙型 伊-15型I-15 伊-15、伊-17、伊-19、伊-21、伊-23、伊-25、伊-26、伊-27、伊-28、伊-29、伊-30、

伊-31、伊-32、伊-33、伊-34、伊-35、伊-36、伊-37、伊-38、伊-39

乙型改1 伊-40 I-40 伊-40、伊-41、伊-42、伊-43、伊-44、伊-45

乙型改2 伊-54 I-54 伊-54、伊-56、伊-58

丙型 伊-16型I-16 伊-16、伊-18、伊-20、伊-22、伊-24、伊-46、伊-47、伊-48

丙型改 伊-52 I-52 伊-52、伊-53、伊-55

海大7型 伊-176型I-176 伊-176、伊-177、伊-178、伊-179、伊-180、伊-181、伊-182、伊-183、伊-184、伊-185

潛補型 伊-351型I-351 伊-351

潛特型 伊-400型I-400 伊-400、伊-401、伊-402

丁型 伊-361型I-361 伊-361、伊-362、伊-363、伊-364、伊-365、伊-366、伊-367、伊-368、伊-369、伊-370、

伊-371、伊-372

丁型改 伊-373型I-373 伊-373

潛高型 伊-201型I-201 伊-201、伊-201、伊-203

水中高速艇 71號型No.71 71號

二等潛水艇

型 號 艦 名

F1型 呂-1型Ro-1 呂-1、呂-2

F2型 呂-3型Ro-3 呂-3、呂-4、呂-5

海中1型 呂-11型Ro-11 呂-11、呂-12

海中2型 呂-13型Ro-13 呂-13、呂-14、呂-15

海中3型 呂-16型Ro-16 呂-16、呂-17、呂-18、呂-19、呂-20、呂-21、呂-22、呂-23、呂-24、呂-25

海中4型 呂-26型Ro-26 呂-26、呂-27、呂-28

特中型 呂-29型Ro-29 呂-29、呂-30、呂-31、呂-32

L1型 呂-51型Ro-51 呂-51、呂-52

L2型 呂-53型Ro-53 呂-53、呂-54、呂-55、呂-56

L3型 呂-57型Ro-57 呂-57、呂-58、呂-59

L4型 呂-60型Ro-60 呂-60、呂-61、呂-62、呂-63、呂-64、呂-65、呂-66、呂-67、呂-68

海中5型 呂-33型Ro-33 呂-33、呂-34

中型 呂-35型Ro-35 呂-35、呂-36、呂-37、呂-38、呂-39、呂-40、呂-41、呂-42、呂-43、呂-44、呂-45、

呂-46、呂-47、呂-48、呂-49、呂-50、呂-55、呂-56

小型 呂-100型Ro-100 呂-100、呂-101、呂-102、呂-103、呂-104、呂-105、呂-106、呂-107、呂-108、呂-109、呂-110、呂-111、呂-112、呂-113、呂-114、呂-115、呂-116、呂-117

潛輸小型 波-101型Ha-101 波-101、波-102、波-103、波-104、波-105、波-106、波-107、波-108、波-109、波-110、波-111

潛高小型 波-201型Ha-201 波-201、波-202、波-203、波-204、波-205、波-207、波-208、波-209、波-210

10. 關於日軍二戰潛艇的資料

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潛艇的使用是多樣的,一些大的戰役都有潛艇參加。其主要是戰役偵察、襲擊大型水面艦只、擔任運輸和參加破交活動等。但是,由於日本海軍一味強調海上決戰,而沒有把破壞海上交通線作為首要任務來對待,因此潛艇的戰績平平。整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潛艇的作戰活動大體有以下幾種:

1、襲擊大型水面艦只 由於潛艇很難以與警戒嚴密、機動與偵察能力優於自己的敵水面艦只周旋,因此戰果不佳,且損失較大。如:馬里亞納海戰時,參戰潛艇36艘,損失20艘,卻連一艘敵艦都沒有擊沉。

2、破交作戰 使用潛艇破壞海上交通線,並不象德國海軍那樣定為潛艇的主要任務在珍珠港作戰中,對潛艇的任務就明確規定了順序:在夏威夷群島及美國西海岸附近海域,對敵艦實施偵察、監視和襲擊,並破壞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中途島作戰中,派出的幾個潛艇戰隊只有1個帶有破交性質的任務。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潛艇共擊沉147艘排水量在500噸以上的商船,總噸位776000噸,區區之數只相當於德國潛艇1942年內1個月的戰績。這一「戰績」,從一定意義上講,也影響了太平洋戰爭的整個階段。

3、抗登陸活動 日本潛艇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抗登陸戰役,其主要任務是:1、在敵人兵力可登陸的航線上進行偵察;2、對敵護航艦艇實施攻擊。由於日本潛艇戰術陳舊,加上對登陸點缺乏了解,往往派出的潛艇到達戰位時已經太晚,加之敵兵力占優勢,反潛力量又太強,致使日本潛艇在抗登陸作戰中未發揮應用的作用。

4、運輸活動 在瓜達爾卡納爾爭奪戰中,開始動用潛艇參加運輸工作。僅1942年12月就派出潛艇39艘次,運送人員645人,彈葯、糧食568噸,盡管沒有改變戰局,但卻顯示了潛艇運輸隱蔽性好的優點。

5、偵察活動 日本潛艇無論執行何種任務,都單獨規定有偵察任務。日本很重視潛艇的偵察作用,為解決偵察距離小的弱點,有的潛艇還搭載一架小型偵察機,以擴大偵察視野。

6、襲岸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潛艇曾利用裝備火炮和飛機,進行過數次襲岸活動。由於火炮數量有限,口徑又小,還要隨時規避敵反潛兵力,因此效果很差。

日本潛艇不太重視反潛作戰,只在1943年和1945年各擊沉過1艘美國潛艇,此外還有25次無結果的反擊。

日本對袖珍潛艇的建造和使用比較重視,一些大的戰役皆有潛艇參加,但戰果不理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共損失潛艇130艘(不包括投降的),在其在列總數的67.7%。按其年度損失數為:1941年3艘,1942年18艘,1943年23艘,1944年57艘,1945年29艘。

一等潛水艇
型 號 艦 名
機潛型 伊-21型I-21 伊-21、伊-22、伊-23、伊-24
巡潛1型 伊-1型I-1 伊-1、伊-2、伊-3、伊-4、伊-5
海大1型 伊-51型I5-1 伊-51
海大2型 伊-52型I-52 伊-52
海大3型a 伊-53型I-53 伊-53、伊-54、伊-55、伊-58
海大3型b 伊-56型I-56 伊-56、伊-57、伊-59、伊-60、伊-63
海大4型 伊-61型I-61 伊-61、伊-62、伊-64
海大5型 伊-65型I-65 伊-65、伊-66、伊-67
海大6型a 伊-68型I-68 伊-68、伊-69、伊-70、伊-71、伊-72、伊-73
巡潛2型 伊-6型I-6 伊-6
巡潛3型 伊-7型I-7 伊-7、伊-8
海大6型b 伊-74型I-74 伊-74、伊-75
甲型 伊-9型I-9 伊-9、伊-10、伊-11
甲型改1 伊-12型I-12 伊-12
甲型改2 伊-13型I-13 伊-13、伊-14
乙型 伊-15型I-15 伊-15、伊-17、伊-19、伊-21、伊-23、伊-25、伊-26、伊-27、伊-28、伊-29、伊-30、
伊-31、伊-32、伊-33、伊-34、伊-35、伊-36、伊-37、伊-38、伊-39
乙型改1 伊-40 I-40 伊-40、伊-41、伊-42、伊-43、伊-44、伊-45
乙型改2 伊-54 I-54 伊-54、伊-56、伊-58
丙型 伊-16型I-16 伊-16、伊-18、伊-20、伊-22、伊-24、伊-46、伊-47、伊-48
丙型改 伊-52 I-52 伊-52、伊-53、伊-55
海大7型 伊-176型I-176 伊-176、伊-177、伊-178、伊-179、伊-180、伊-181、伊-182、伊-183、伊-184、伊-185
潛補型 伊-351型I-351 伊-351
潛特型 伊-400型I-400 伊-400、伊-401、伊-402
丁型 伊-361型I-361 伊-361、伊-362、伊-363、伊-364、伊-365、伊-366、伊-367、伊-368、伊-369、伊-370、
伊-371、伊-372
丁型改 伊-373型I-373 伊-373
潛高型 伊-201型I-201 伊-201、伊-201、伊-203
水中高速艇 71號型No.71 71號

二等潛水艇
型 號 艦 名
F1型 呂-1型Ro-1 呂-1、呂-2
F2型 呂-3型Ro-3 呂-3、呂-4、呂-5
海中1型 呂-11型Ro-11 呂-11、呂-12
海中2型 呂-13型Ro-13 呂-13、呂-14、呂-15
海中3型 呂-16型Ro-16 呂-16、呂-17、呂-18、呂-19、呂-20、呂-21、呂-22、呂-23、呂-24、呂-25
海中4型 呂-26型Ro-26 呂-26、呂-27、呂-28
特中型 呂-29型Ro-29 呂-29、呂-30、呂-31、呂-32
L1型 呂-51型Ro-51 呂-51、呂-52
L2型 呂-53型Ro-53 呂-53、呂-54、呂-55、呂-56
L3型 呂-57型Ro-57 呂-57、呂-58、呂-59
L4型 呂-60型Ro-60 呂-60、呂-61、呂-62、呂-63、呂-64、呂-65、呂-66、呂-67、呂-68
海中5型 呂-33型Ro-33 呂-33、呂-34
中型 呂-35型Ro-35 呂-35、呂-36、呂-37、呂-38、呂-39、呂-40、呂-41、呂-42、呂-43、呂-44、呂-45、
呂-46、呂-47、呂-48、呂-49、呂-50、呂-55、呂-56
小型 呂-100型Ro-100 呂-100、呂-101、呂-102、呂-103、呂-104、呂-105、呂-106、呂-107、呂-108、呂-109、呂-110、呂-111、呂-112、呂-113、呂-114、呂-115、呂-116、呂-117
潛輸小型 波-101型Ha-101 波-101、波-102、波-103、波-104、波-105、波-106、波-107、波-108、波-109、波-110、波-111
潛高小型 波-201型Ha-201 波-201、波-202、波-203、波-204、波-205、波-207、波-208、波-209、波-210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