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修煉體系
① 日本有哪些個劍術有名流派
從歷史來講,發展甚多.流派之間此消彼長.分支也逐漸多了起來.
有案可查的劍法中,最古老的是名叫中條一刀流的流派,由中條兵庫頭長秀(?—1348)創建,所以,中條長秀應算是最早創立流派的劍術家。之後沿著中條一刀流的劍術主張,產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無刀流等流派。
大約又過了半個世紀,陰流在劍術師愛洲移香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以後很快便產生出新陰流、柳生新陰流、、直心影流等許許多多的」新陰流",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派系。
一之太刀-鹿島新當流
新當流的開山祖師是冢原卜傳(1489—1571),他將冢原家家傳的太刀術與長威齋的神道流融合而創鹿島新當流。
小太刀之利-富田流
富田流是由出身自中條流的富田九郎左衛門長家所創的劍術,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勢源(1519—?)及勢源弟弟的女婿越後守重政等。
史上最大的派系-新陰流
著名的新陰流,是從移香齋的陰流發展而來的,故此得名。
人類的劍術-一刀流
源於名叫伊藤一刀齋的男子,詳情不明,年輕時名叫伊藤景久。師傅是富田流的弟子,名叫鍾卷自齋。由伊藤一刀流,發展出許多一刀流派,有小野派一刀流、古藤田流、水戶一刀流及溝口一刀流等。
最強無敵-薩摩示源流
這是東西方歷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特異劍法流派,開創者是神道流出身的東鄉肥前守重位(1561—1643)。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術與田宮流居合術
林崎流,全名林崎明神夢想流拔刀術,開創者林崎甚助(1547—161?),他是既無道場也沒有妻兒,終生流浪、修行的迷之劍士。 田宮平兵衛(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戰國末期,將迎來太平之世的歲月,而為實戰服務的拔刀術,也有必要進行變為和平時期劍術的蛻變。平兵衛經過反復探索,總結出了發源於拔刀術,但一對一較量時會更有效的居合術。
有名之無名-二天一流與嚴流
不用介紹,後到標題便可想到這是那時代兩大劍豪:宮本武藏(1584—1654)與佐佐木小次郎(15??—1612)各自創立的流派,但雖然劍士很有名,流派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恐怖的同歸於盡思想-無住心劍流
開山祖名叫針谷夕雲(1592—1662),是上野國人,俗名五郎右衛門。他是學習新陰流而出生的,師傅是著名的小笠原源信齋。
無住心劍流又有"夕雲流"及"破想流"的別名。
流派的總合-井蛙流平法
不言而喻,"井蛙"這一名稱有著"井底之蛙無從知曉大海"的意思。而這一流派,正是抱著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別派精義而誕生的。其代表性的創始人,是深尾角馬道義(1631—1682),他從父親那一代學到丹石流劍法,並加入了新當流、富田流、新陰流的技巧,再綜合修習松元流、去水流、東軍流、體舍流、念阿彌流、岩流各派技法並發揚光大。
驚人的劍流-二階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紹的流程中,這是最最特別的一種。不過,稱之為劍法恐怕不大合適。
正式完成這種"術"的人,是著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宮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復仇的劍術-荒木流
日本三大復仇者之一,荒木又右衛門(1598—1638)的獨創流派。
劍士一族-心形刀流
最古老劍派的一支,香取神道流中誕生的新流派,創始人是伊庭水軒秀明(1649—1713)。
新古典派-神道無念流
那是在1707年富士山噴火後誕生的,由原一遠流,亦稱無念流的弟子福井兵衛門嘉平創立。
"技"之北辰一刀流
由千葉周作(1794—1855)創立的流派。
"力"之齋藤派無念流
與千葉的"技"相對的,是"力"之齋藤,代表人物是出自神道無念流的齋藤彌九郎善道(1798—1871)
"位"之鏡心明智流
"位"的意思,指姿勢、形態的端正與優美。
一刀正傳無刀流
出自北辰一刀流派,代表人物——山岡鐵舟(1836—1888)、籠手安定(1840—1900)。
天然理心流
代表人物——新撰組的近藤勇(1834—1868),土方歲三(1835—1869)、沖田總司(18??—1868)等。
示源流
代表人物——劍聖男谷精一郎(1798—1864)、勝海舟(1823—1899)、天野八郎(1831—1868)、主持明治擊劍會的神原健吉(1830—1894)、明治三長老之一的得能關四郎(1842—1908)等。
直心影流
代表人物——以暗殺井伊大老而著名的有村次左衛門(1838—1860)、中村半次郎(1838—1860)等。
大石真影流
代表人物——大石進(1779—1863)
② 日本武術的派系有哪些
1.現代武道:空手道 合氣道 踢拳道 捷擊拳 柔道 自衛隊徒手格鬥術 劍道
銃劍道(就是步槍刺刀術) 居合道 少林寺拳法(宗道臣從少林寺習得)
2.古傳武道:兵法(就是古傳劍術,劍道前身,根據刀的不同,從最長的野太刀到最短的肋差,用法也不一,流派有很多) 柔術(柔道前身,除了摔投和寢技還有拳腳的當身技) 忍術 弓道 相撲 拔刀術(居合道前身) 槍術(日本古武道槍術,用十文字槍,最著名是寶藏院流槍術) 手裡劍術(日本暗器練法) 杖術(就是短棍) 剃刀術(類似關刀,現一般為女生練習) 棒術(棍法) 鎖鐮術(鐮刀尾端裝上鐵鏈) 水術(就是游泳方法,出於戰爭需要在日本古代也算武道的一種) 十手術(就是中國的鐵尺,捕快專用) 鐵炮術(就是火槍用法) 骨法(相當於中國的擒拿) 捕手術(古代捕快擒拿術)
古傳琉球武道:那霸手/首裏手/泊手(此3種為空手道前身,日人習中國拳法後創立的) 唐手(中國拳法的統稱) 御殿手(琉球王室秘傳的皇家武術)
還有一些影響較小未列出,其實很多日本的古傳武道流派都是綜合性的武術,
像以劍法聞名的柳生流里就包含了:劍 杖 棒 手裡劍 柔術等。
現代武道雖為古武道演化而來,但其技法理念上已有很多不同,在日本可算是兩種不同的武道體系,現代武道較偏向體育健身,刪除了很多殺傷力強的技術動作,而古武道還有所傳承。
③ 日本人的這種修行稱做什麼佛教。
1、就是日本禪宗的精神修煉。就是他們達到「無我」首先有個訓練過程。一個人站在柱子上,柱子緩緩升高,當他能夠坦然而立的時候,那麼算是完成修行的一個部分。
這是在實踐佛所說義么?
就末學所知,大藏經佛教經典裡面沒有這樣的修行方法,佛陀也沒有說過人要通過柱子來達到彼岸。個人的行為而已。
2、如此種種還有好多,臂如無所往而生其心等等。
反正我挺喜歡的。
這叫什麼?
我也在周邊的寺廟問過,可和尚沒說不知道但也沒說知道,他轉移話題了。
我想相對來說,這種付諸實踐的方法總強過那些只會念經的生物吧。
是么?我不這樣想,念經是讓你開智慧,了誤一切無所得,明心見性。現在佛陀已經不在,但是他仍然在為眾生說法,經就是他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法。念經而不知道經藏里說的什麼,那就是迷信,念經時為了向佛陀菩薩看齊,也為了體證佛陀在經里所說到達彼岸的法門。實踐不是為了站柱子,練武功,實踐是為了把經里的法門施與眾生,比如放生,為眾生實施等,我想我們在世利他的功德要比利己的功德大。
3、還有個問題,我去過很多次寺廟,每次去都有和尚告訴我念阿彌陀佛能治病,我問他能治啥病,他說治種種病。他還說常念佛死後就能往生西方,話說我並不想去那地方,我下地獄好了。
你可以把《楞嚴經》從頭到尾看看,如果是初機那就聽聽慧律法師的佛學講座,你就知道現在有些僧眾是魔,而不是佛子。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應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釋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裡很不舒服,他來見佛,請佛趕快涅磐:「你度了那麼多人了,可以涅磐了。」
佛祖覺察到自己與娑婆眾生的緣分已到,就答應了波旬的請求。
魔王波旬說:「你涅磐後,我一定要破壞你的佛法。」
佛說:「佛法是正法,沒有任何力量能破壞。」
魔王波旬說:「呵呵,正義永存,邪惡也不會消失。你在世時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孫不也很多嗎?人性本惡,學壞容易學好難。你入滅之後,信仰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信仰我的人會越來越多。」
佛說:「你破壞我的佛法對你沒好處。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著善良的人,也照耀著邪惡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時代一旦結束,你的福報也就玩了,等待你的就是無間地獄,你會在地獄中受無量種種苦。」
魔王波旬:「我知道佛祖是不說謊的,但是,佛祖你也知道命由心造。我會設法避免地獄之苦的。」
佛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哪裡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波旬亦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順應百姓方面,佛祖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嚴,極力強調貪欲的危害,教人遠離貪欲。而我順應百姓的慾望,滿足百姓的慾望。眾生沒有貪欲那裡有我波旬?」
佛說:「我有佛經留世。」
魔王波旬:「經典是死文字,要教化眾生,還是需要人來解釋。」
佛說:「我有僧寶留世。」
魔王波旬:「你要教化眾生得引進新人吧。你老人家不會拒絕我的弟子接受你的教誨吧。」
佛說:「不會。」
魔王波旬說:「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 他們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
佛祖聽了魔王的話,久久無語,不一會,兩行熱淚緩緩流了下來。魔王見此,率眾狂笑而去。
所以世尊為我們末法時期的人留下了這部《楞嚴經》,而這部經也是末法時期最先滅的經,只要這個世界上海有佛子講或者聽聞這部經,佛的教義就不會明滅。
4、最雷人的是他說拜佛能閉邪,這個很神奇啊~我拜那個度金的金屬塊就避邪啦?
原來佛是個鐵塊~這個真的很神奇。
希特勒整容成如來相我們也去拜?
不是說不執著相么?
聽到的大多是這些。他說的全都不能證實。
這樣的話,佛還和那萬能的小第第有什麼區別?萬能的佛么?
我們拍佛是為了向佛陀看起,不是指望他能辟邪,什麼是看齊,就如同我們小時候要學雷鋒一樣,我們要想佛陀的言行看起,作為自己的行為標准,遵照佛陀的教誨諸惡莫作,總善奉行,那麼還要怕什麼鬼神呢,到那時如果你看到惡鬼不是怕他,反而是可憐他,想要施捨他呢。
④ 日本的武道有哪些!
日本的武道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空手道,在我們國家也很流行
⑤ 日本武士怎麼修行的
幾乎所有的武士,都得接受魔鬼訓練。
在武士道鼎盛時期,武士的名份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他們生下來就是武士。因此,他們生下來就得接受訓練。
小武士的訓練是艱苦的,比如要以後能在任何情況下,不拘姿勢的睡覺,就必須在小孩時代把四肢幫在背上,用這種方法來達到目的。這種訓練幫助小武士學會主動,即使在別人背上,也能獲得最佳姿勢,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累贅。
在訓練過程中,爬是絕對禁止的,因為那有損武士尊嚴。當小武士會說話、會走路時,他們的父親就會揭去慈父的面目,取而代之的是血、刀、鬼故事等等。其實這是魔鬼訓練的准備,當小武士5、6歲時,已具備知性能力時,武士道的全面魔鬼訓練才真正開始。
在武士道的魔鬼訓練中主要的學科有劍術、射擊、柔道、騎術、槍術、戰略戰術、書道、道德、文化等,這些都進而演化為日本的傳統文化。
在這些科目中有必要說明一下柔道和書道,因為在那個時代,如若一個武士能寫的一手好字的話,將受到特別的重視,所以那時的武士對此特別重視。柔道的定義簡單的說,就是把解剖學的知識應用在攻擊和防守上。柔道與相撲不同,靠的不是腕力。此外,他和其他的攻擊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用任何武器。柔道的目的不是致人於死地,而是讓對方暫時不能行動而已。
腦力的訓練也相當的重要,但武士最不行的就是腦力訓練。如在軍事中必備的算術,正是武士所欠缺的。因為武士道的訓練,根本上就不利於算術的培養。武士道重於不計較得失,反而主張知足。這就像唐吉珂德以他那把生銹的槍為榮。
在武士道的訓練里,有一項是克制滿腹牢騷而訓練不屈不撓的勇氣。此外還有「禮」的訓練。這些訓練目的就是:禁慾。這種喜怒哀樂都不行於色,以避免因自己情緒而影響他人。對一個武士而言,把情感流露於外表,簡直就不是男子漢的作風,要成為一個受別人稱贊的大人物,就必須做到「喜怒不行於色」,因此必須要剋制最自然的情感。
而且還要做到沉默,因為言多必失,借著言語而來表達思想,對武士來說未必太膚淺了,他們要的是行動。如果你有機會去拜訪一個十分不幸的武士,你會看到他那紅著雙眼而淚水未乾的臉上,依然一如往昔地綻放著笑容來歡迎你。事實上,武士道即使被他人踩得痛腳,依然能夠保持笑容。
由於這種抑制情感的功夫必須時時存在,所以他們會借著其他的方法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比如詩歌、文章等,但也有微笑著突然拔刀殺人的武士。
魔鬼訓練是不被常人所理解的,認為何必如此。但武士認為這不是有沒有用的問題,他們強調這個過程,無論有沒有用都得訓練。這就是武士道與一般訓練的不同了,武士道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由於訓練後的武士的思想在長期的作用下,變的陰翳、寡歡,導致了日本民族的現有思想的狹隘性,也暴露出武士思想的殘暴性。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幾個方面: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
「義」是武士准則中最嚴格的教誨,要求武士必須遵守義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備敢作敢為、堅忍不拔的精神,同時要有高強的武藝。 |
「仁」使武士不至成為黷武主義的武夫,而要具有寬容、愛心、同情、憐憫的美德。
「禮」不僅僅是風度,更是對他人的情感和關懷的外在表現。
「誠」要求武士保持誠實,同時要擺脫來自諸如商人階層之類的誘惑。
「名譽」的意識包含著人格的尊嚴及對價值明確的自覺,它要求武士為了名譽而願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堅忍的品行。
「忠義」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於各種境遇中的人們關系的紐帶,忠於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須恪守的信條。
順帶回答你的補充,,在中國絕對沒有這些書籍材料,你不用費事去找。網上找不著得到還不一定,至少中國人很少有看這個書的,至於日本國內肯定有,但是也是在下面。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要學只有去日本。
⑥ 日本的劍道的流派到底是多少種
一、日本劍道有案可查的最古老的流派是名叫中條一刀流的流派
由中條兵庫頭長秀(?—1348)創建,所以,中條長秀應算是最早創立流派的劍術家。之後沿著中條一刀流的劍術主張,產生了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無刀流等流派。中條一刀流為開端的派系出現後,過了一個多世紀,即15世紀前半葉,劍士飯條長威(1387—1488)創立了神道流,全然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從此發展出卜傳流、薩摩示源流、心形刀流等。大約又過了半個世紀,陰流在劍術師愛洲移香齋(1452—1538)的手中降生了。(這時已進入戰國時代,有一種說法,陰流是天上的神(指鵜戶明神)為這個血腥的時代而教給世人的珍貴殺人技。)眾所周知,這以後很快便產生出新陰流、柳生新陰流、、直心影流等許許多多的「新陰流」,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派系。注意一下這三大派系的時代背景,不難看出劍法流派的誕生、發展和成熟,正是從南北朝到戰國時代的亂世。在戰亂中,「活下來」比任何嚴酷的修行都還要有效地刺激武士們大幅度提升實力。因此,劍法的飛速進化是很自然的。初期劍術的核心,便是「一擊必殺」。在戰場上,斬殺或被斬殺都是在一瞬間便會決定,所以,最初的一擊通常也是最後一擊。而在「一擊決勝負」的思想下,就要求劍士必須做到能迅速集中精神,准確的對敵手的破綻進行會心一擊。以後的300年間,基於以上理論而總結出的「在被斬前斬殺對手」這句話,成為所有流派的座右銘,書寫出血腥的劍士歷史。
二、前大江戶劍術時代
一之太刀-鹿島新當流
新當流的開山祖師是冢原卜傳(1489—1571),他將冢原家家傳的太刀術與長威齋的神道流融合而創鹿島新當流。
流派的特徵很單純,是講究純粹的「一擊必殺」的刀法。卜傳一生與人真劍決勝負19次,上陣39次,從未有過敗績,並擔任當時的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劍術老師。
小太刀之利-富田流
富田流是由出身自中條流的富田九郎左衛門長家所創的劍術,流派的名人有富田勢源(1519—?)及勢源弟弟的女婿越後守重政等。富田流是使用小太刀的流派,小太刀的規格比正式的長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為它的「短」在戰斗中可以發揮出靈活、快捷的優勢。
史上最大的派系-新陰流
著名的新陰流,是從移香齋的陰流發展而來的,故此得名。同時「新」字的發音(日文中「新」字與中文讀法相同),尚有「心」、「神」、「真」等同音字,因此也有「真心新陰流」的說法。
開山祖師上泉伊勢守信綱(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曾是上杉謙信家著名槍術師,上杉滅亡後終生不仕,武田信玄曾邀請他亦被拒絕,在以後的生涯中,他研究劍法,開創了新陰流。
新陰流在劍術歷史上,應該說是有著積極作用的,首先是它採用竹刀作對戰練習,這在當時是空前的,到少在安全系數上,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傷害。
另外,新陰流最初確定了實力的等級方式「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用竹刀練習提高實力,再逐步傳授更高的技巧,……等等,完成了沿用至今的一整套劍術修業系統。
「怎樣避免被斬而斬掉對手?」信綱的回答是:「合理的鍛煉便是全部。」
在這種合理化、普及化的制度和方法確立後,新陰流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也出現了許多青出於藍的分支。
在這里,不可不提的至少有兩個重要人物,他們是柳生石舟齋與神谷傳信齋。
柳生石舟齋(1527—1606),曾在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手下仕官,後託病引退,得到了信綱的傳授,並融合新當流與一刀流,創立名叫「柳生新陰流」的技法。其真髓在手於空手制住對主的利劍的「無刀取」。石舟齋之後,他的第五子但馬守宗鉅(柳生十兵衛之父,1571—1606)及長子的兒子兵庫助利嚴(1579—1650)兩人各自作為江戶柳生與尾張柳生輔佐德川幕府,並在以後幾世紀間,保持著受人敬重、維護太平盛世的劍士一族的形象。
神谷傳信齋(1582—1668),年輕時名丈左衛門,武藝得自信綱的徒孫小笠原源信齋,並且是將「真心陰流」確立的重要人物。但他的光輝一直被繁榮的柳生一族所掩蓋,直到兩個半世紀後,當日本再次發生動盪,從真心陰流開始不斷出現強悍的超劍士,這是後語了。
人類的劍術-一刀流
源於名叫伊藤一刀齋的男子,詳情不明,年輕時名叫伊藤景久。師傅是富田流的弟子,名叫鍾卷自齋。與其他眾多名劍士相比,一刀齋有很多特別之處。他曾在醉卧時被仇人偷去愛刀,在拚命逃跑時仍多次嘗試將刀奪回來。由伊藤一刀流,發展出許多一刀流派,有小野派一刀流、古藤田流、水戶一刀流及溝口一刀流等。
三、 後大江戶劍術時代
最強無敵-薩摩示源流
這是東西方歷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特異劍法流派,開創者是神道流出身的東鄉肥前守重位(1561—1643)。
薩摩示源流的戰法,是與敵人交手時,先將劍高舉在自己的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揮動劈,對手如何攻擊完全不與理會;若對攻,示源流佔有壓倒性的力量與速度;若架隔,示源流會一氣將對方的武器擊下!實際上,幕末時期薩摩與幕府軍的戰斗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擋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對方的攻擊反彈向頭部而敗北的。
所以,薩摩示源流可以看作一種豬突猛進、無法抵擋的劍法。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術與田宮流居合術
林崎流,全名林崎明神夢想流拔刀術,開創者林崎甚助(1547—161?),他是既無道場也沒有妻兒,終生流浪、修行的迷之劍士。
林崎甚助使用柄部及刀刃較普通尺寸長的多的大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但是,使用時對於體力的消耗及種種不便也應運而生,因此,產生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拔刀術。
林崎甚助以他獨特的理論,強悍的實力而名氣大噪,弟子也遍及全國,其中名劍士大量涌現,田宮平兵衛便是代表性的傑出人物之一。
田宮平兵衛(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戰國末期,將迎來太平之世的歲月,而為實戰服務的拔刀術,也有必要進行變為和平時期劍術的蛻變。平兵衛經過反復探索,總結出了發源於拔刀術,但一對一較量時會更有效的居合術。
有名之無名-二天一流與嚴流
不用介紹,後到標題便可想到這是那時代兩大劍豪:宮本武藏(1584—1654)與佐佐木小次郎(15??—1612)各自創立的流派,但雖然劍士很有名,流派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更為人們所熟知。天正十二年(1584年),宮本武藏出生於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六十餘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武藏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斗,用自製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斬於劍下,一戰成名。在二十餘歲時,武藏便以 「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慶長十年(1605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即一之太刀與二之太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武藏五十七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里,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 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
正保二年(1645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曬」,《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產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兵法二天一流。
小次郎是由鍾卷自齋處學習富田流劍術而出身.佐佐木嚴流創始人。與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贊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斗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斗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
因為小次郎在決斗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或許從《侍魂》里右京的必殺技之一「秘劍•燕返」中,可以領略到一點小次郎「燕返」 的風采(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劃出一隻火鳥來……)。所以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構成嚴流劍術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燕返」的技巧,但亦沒有流傳下來。
恐怖的同歸於盡思想-無住心劍流
在小說和劇作中出現得不多,但其實是不遜於薩摩示源流的凌厲劍法。
開山祖名叫針谷夕雲(1592—1662),是上野國人,俗名五郎右衛門。他是學習新陰流而出生的,師傅是著名的小笠原源信齋。
無住心劍流又有「夕雲流」及「破想流」的別名。
夕雲流的理論,並不是簡單的「戰平」或「同歸於盡」,而是指「在對手強得無法命中時」,為了流派的驕傲,對其它任何流派都至少要同歸於盡,而絕不能敗北。或者同歸於盡,或者勝利,在兩者中二選一,絕沒有失敗一途。但這種思想除了在江戶時代,是沒有大市場的。
無住心劍流,是為江戶時代而生的,空前絕後的流派。
流派的總合-井蛙流平法
不言而喻,「井蛙」這一名稱有著「井底之蛙無從知曉大海」的意思。而這一流派,正是抱著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別派精義而誕生的。
其代表性的創始人,是深尾角馬道義(1631—1682),他從父親那一代學到丹石流劍法,並加入了新當流、富田流、新陰流的技巧,再綜合修習松本流、去水流、東軍流、體舍流、念阿彌流、岩流各派技法並發揚光大。
與之相匹敵的,可以說是三浦源右衛門政為(1645—1709)的無眼流(其人得到一刀、卜傳、富田、新陰、吉岡等十八個流派的免許皆傳的評價,也是一位不世出的習劍天才)。
驚人的劍流-二階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紹的流程中,這是最最特別的一種。不過,稱之為劍法恐怕不大合適。
正式完成這種「術」的人,是著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宮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主水大吉的祖父,是竹中半兵衛的異父同母兄弟,而松山一族過去曾追隨加藤清正,到主水這一代清正投入細川家,松山主水大吉亦出仕在細川家。
松山家代代相傳的「二階堂之兵法」,是由二階堂氏首創的,它與劍術祖師級的中條流也有關系,有一種說法這是中條兵庫頭與僧侶慈彥共同開發的,已進入傳說的領域。
二階堂平法,其實是以牽制和束縛對方為主的技巧,尤其它修煉到最高境界時能使用的「心之一法」,更是一種讓人駭異的技法。
在記載中,細川忠利出府時,剛剛登上江戶城頭,城門前已有各地諸侯殺到,而這時松山主水站到細川家的行列最前,不知用什麼方法,瞬間「以目光」令各隊伍中為首的武士失去戰意,而細川的軍旅,安然通過龐大的封鎖……
以上是加入了傳奇色彩的記錄。但主水在武士對決中確實曾應用使對手無法行動的能力,就算拔出刀也沒法發出殺招的威力。抑制對手力量的主水,便在這時散發出凌厲的殺氣,壓倒的姿態斬掉對手。
主水以後,繼承二階堂平法的人名叫村上吉之丞,再往下到了兒子那一代便失傳了。但這門詭異的、糅合催眠術、忍術與刀術的武藝,在小說、GAME等領域一再被重視。
復仇的劍術-荒木流
日本三大復仇者之一,荒木又右衛門(1598—1638)的獨創流派。
荒木流來歷不詳,一說荒木曾在柳生十兵衛處學習劍技。
結束「36人斬」而完成復仇的又右衛門,本應作為一大流派的宗主而活躍,但很可惜,之後不久便病亡了(雖有傳說五年後仍有人見過他)。因此,荒木流也是絕傳的流派,其真正的精義也成了一個謎。
劍士一族-心形刀流
最古老劍派的一支,香取神道流中誕生的新流派,創始人是伊庭水軒秀明(1649—1713)。
「心」字的含義,代表這是一個典型的自修劍法流派。在這一流派中,於動亂的幕末期,產生眾多著名劍士。其中有被稱為天才的獨臂劍士「小天狗」伊庭八郎(1843—1869),及中興心形刀流的軍兵衛秀業(1810—1858),以及在海軍學校任劍道教官的軍兵衛秀俊(1813—1886)等。伊庭一族在歷史上,是可與柳生並列為劍士代表的名門。
新古典派-神道無念流
那是在1707年富士山噴火後誕生的,由原一遠流,亦稱無念流的弟子福井兵衛門嘉平創立。
因為福井得到了謎之老人傳授的秘劍「飯鋼」,故將老人尊為神而改名神道無念流。在江戶後期,被稱為「最古老而又最新的劍法」。
四、血肉與硝煙的幕末時代
「技」之北辰一刀流
由千葉周作(1794—1855)創立的流派。與劍聖上泉伊勢守相似,改良了竹刀及防具,並使練習方式更加合理化。說創始了近代劍法也並不過份。在這一族中,相繼涌現優秀的人才。周作的次子榮二郎、有「小千葉」之稱的弟弟定吉、及其子重太郎均是佼佼者。而重太郎的妹夫,著名的志士坂本龍馬(1825— 1867)更是北辰一刀流的傑出代表人物。以他為首,新撰組的軍師清河入郎正明(1830—1867)、伊藤甲子太郎武明(1835—1867),還有將西鄉與勝會談後從江戶戰火中救出的劍聖山岡鐵舟(1836—1888)等,均是超一流的北辰派劍士。
另外,赤胴鈴之助也是千葉周作的弟子。
「力」之齋藤派無念流
與千葉的「技」相對的,是「力」之齋藤,代表人物是出自神道無念流的齋藤彌九郎善道(1798—1871)。
從善道開始,他的兒子新太郎龍善(1828—1888)、桂小五郎(即木戶孝允,1833—1872)、明治劍道三長老之一的根岸信五郎(1844— 1913),率領奇兵隊的高彬晉作(1839—1867),還有更著名的總理大臣伊藤博文(1841—1909)等等,以及渡邊華山、佐久間象山、吉田松等,都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不僅是力量,實際上需要更強的頭腦與精神,才可稱為齋藤派無念流的達人。
「位」之鏡心明智流
「位」的意思,指姿勢、形態的端正與優美。
初代由桃井八郎左衛門創立鏡心時智流(是富田流的一刀流為核心,與柳生、堀內流混合而成)。但將其真正發揚光大的人,是四代目的桃井春藏直正(1826—1885)。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27歲就成為四代目的繼承人,並且在慶應年間,但任幕府講武所的教授。
在這一流派中,出現了許多明治時期的活躍人物,有警視廳的劍術教師上田馬之助(1832—?)、「殺手」岡田以藏(1836—1865)、土佐鄞王志士武市半平太等等。
一刀正傳無刀流
出自北辰一刀流派,代表人物——山岡鐵舟(1836—1888)、籠手安定(1840—1900)。
天然理心流
代表人物——新撰組的近藤勇(1834—1868),土方歲三(1835—1869)、沖田總司(18??—1868)等。
示源流
代表人物——劍聖男谷精一郎(1798—1864)、勝海舟(1823—1899)、天野八郎(1831—1868)、主持明治擊劍會的神原健吉(1830—1894)、明治三長老之一的得能關四郎(1842—1908)等。
直心影流
代表人物——以暗殺井伊大老而著名的有村次左衛門(1838—1860)、中村半次郎(1838—1860)等。
大石真影流
代表人物——大石進
江戶三大道場1--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於陸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范,後移居到陸前國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松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與鏡心明智流的士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玄武館後來遷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
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坂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士,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劍士名錄:
千葉家
流祖:千葉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葉榮次郎、三男千葉道三郎
定吉長男千葉重太郎、次男千葉東一郎、長女千葉佐那、次女千葉里幾、三女千葉幾久
非千葉家
伊東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奧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龍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2--鏡心明智流
鏡心明智流,也作鏡新明智流,是一種講求動作的「位」,即姿勢、形態,藝術性與實用性並重,更偏向於藝術性的劍術。其道場位於江戶南八丁堀,名為士學館。流派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為駿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衛門豐秋的次男,出生於文政八年。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歲時來到江戶,於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范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歲時,娶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歲取得皆傳稱號,並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范。
據天保時代《新撰武術流祖錄》記載,鏡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間(1772-1781)人,名為桃井八郎左衛門。這位桃井八郎本來出仕柳澤家,後來離開主家開始自己的武藝修行,精通各種武藝。藝成之後,創立鏡心明智流,並於江戶開創桃井道場。
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士學館道場的。春藏直正擔任師范時,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並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
跟北辰一刀流講究劍技、於攻防之中體現藝術性不同,鏡心明智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個「位」字上,即講求形態、姿勢的優美和瀟灑。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劍豪中的美男子好象還真不少……),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盪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於人。被稱為「劊子手以藏」的岡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鏡心明智流劍士名錄:
桃井道場師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土佐藩 岡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倉藩 逸見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3--神道無念流
神道無念流是下野國人福井平右衛門於天明年中(1781-1789)創立的劍術流派。
平右衛門最初是學習一円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並於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於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因此叫做神道無念流。
在平右衛門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戶賀崎熊太郎。在劍術有所成後,熊太郎在江戶開設了戶賀崎道場。號稱神道無念流最強劍士的岡田十松便是戶賀崎道場弟子,並在這里取得了師范代稱號。之後,岡田十松從戶賀崎道場獨立,在江戶開設了擊劍館道場。幕末神道無念流的代表人物齋藤彌九郎即是岡田十松的弟子,彌九郎與同門鈴木斧八郎並稱為擊劍館最傑出的門人。
齋藤彌九郎於寬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越中冰見郡佛生村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長男。大名善道,號篤信齋。十五歲來到江戶,入岡田十松神道無念流擊劍館道場修習劍術,不久取得師范代的稱號。
文政九年,在同門江川坦庵的幫助下,彌九郎在江戶飯田町俎橋開設劍術道場--練兵館。天保九年,由於遭受火災,練兵館遷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當時江戶的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千葉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學館(桃井春藏鏡心明智流)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鬥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因此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
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出自神道無念流,其中包括維新三傑之一--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新撰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出自神道無念流。
附 幕末神道無念流劍士名錄:
齋藤家
齋藤彌九郎
彌九郎長男齋藤新太郎
彌九郎三男齋藤歡之助
其它
桂小五郎、岡田帶刀(岡田十松利敦)、藤田東湖、武田耕雲齋、江川太郎左衛門、渡邊華山、永倉新八、芹澤鴨、新見錦、平山五郎、平間重助、太田市之進、戶賀崎芳榮、金子健四郎、中村萬五郎、原保太郎、宮本左一郎、百合元升三、橫倉喜三次 等 。
劍道--柳生新陰流
陰流,由戰國初期劍士愛洲移香齋創立。後來的上泉伊勢守信綱在陰流的基礎上開創了新陰流。與以前的劍法的真劍決勝相比,新陰流在練習時採用竹刀,從而避免了無謂的傷害。此外,新陰流最先確立了「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的劍術等級方式,後來的等級制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後仕官於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後託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後,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於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後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發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柳生宗嚴、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衛三人則成為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著名的三劍士,人稱「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傳兵法書(即劍術書)有《殺人刀》、《活人劍》、《無刀之卷》,以及後來由十兵衛撰寫的《月之抄》。柳生新陰流的真髓在於「無刀取」,即以空手制住對手。與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陰流不贊成以殺戮來磨煉劍技。在《活人劍》及《無刀之卷》中,都體現了柳生「無刀取」的意義: 「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
附 資料:
柳生新陰流--資料(一)
陰流派系圖
第一代 愛洲移香齋 --愛洲陰流
第二代 上泉伊勢守信綱--新陰流或神陰流
第三代 上泉常陸介秀胤--上泉流軍法
上泉主水正憲元--會津一刀流
神後伊豆守宗治--神後流
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新陰流
寶藏院胤榮--寶藏院流槍術
丸目藏人佐長惠--泰舍流
奧山休賀齋公重--神影流
疋田文五郎景兼--疋田陰流
柳生家系
柳生石舟齋宗嚴 → 長男 柳生新次郎嚴勝 → 柳生如雲齋兵庫介利嚴
二男 柳生久齋
三男 柳生德齋
四男 柳生右衛門
五男 柳生又右衛門宗矩(柳生但馬守宗矩)→ →長男 柳生十兵衛(劍豪)
次男 柳生刑部友矩
三男 柳生主膳宗冬
弟子 田宮坊太郎國宗
柳生十兵衛
柳生十兵衛三嚴 慶長十二年--慶安三年(1607-1650)
柳生宗矩的長男。據說在小十兵衛跟父親練劍時,因為劍勢過於凌厲,使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殺手,打傷了十兵衛的右眼,於是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獨眼十兵衛(幸好當時用的是竹刀,否則一代劍豪的苗子就此夭折)。元和二年,十兵衛跟隨父親謁見將軍秀忠。十三歲時當了三代將軍家光的小姓(即隨從)。後來又擔當了家光的劍術老師。傳說一天夜裡,家光認為自己的劍術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