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很少人得了艾滋病
A. 有關愛滋病的問題
只是碰到你是不會被感染的,你身上也沒有傷口,一般傳染途徑都是通過口水,傷口,性行為來傳播.
艾滋病是什麼?
艾滋病是英語"AIDS"中文名稱,AIDS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英文縮寫。它是由於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後引起的一種致死性傳染病。HIV主要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機體逐漸喪失防衛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種病原體,因此極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一個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許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覺起來很好,但是他們卻可以把病毒傳染給別人。艾滋病從發現至今還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廣泛流行,已使3000多萬人受到感染,1000多萬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萬餘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醫學界在竭盡全力研究預防治療艾滋,各國政府,社會各階層也都紛紛投入了對抗艾滋病的運動。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還沒有找到一種治療此病的方法。因此,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應該關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進而預防艾滋病。
什麼是艾滋病病毒(HIV)?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具有極強的迅速變異能力,這一特徵不僅使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抵禦其侵害,而且給特效治療葯物和預防用疫苗的研製帶來困難。HIV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破壞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它主要存在於感染者和病人的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及多種器官中,它可通過含HIV的體液交換或器官移植而傳播。
HIV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弱,高溫、乾燥和一般常用消毒劑均可殺滅HIV。
蚊蟲叮咬、打噴嚏和游泳池會不會傳播艾滋病?
咳嗽、打噴嚏或蚊蟲叮咬都不傳播艾滋病,因為艾滋病病毒相當脆弱,一般離開人體數小時後即死亡,且容易被高溫和消毒劑殺滅。
還有,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握手、擁抱、共同進餐不會感染;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視機、餐飲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
從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發現首例艾滋病以來,這種被稱為「世紀瘟疫」的疾病在世界迅速傳播,並已成為全球性的災難。
艾滋病是「後天免疫能力喪失綜合症」(AIDS)的英文縮略語,一旦得了此病,人的免疫機制就遭破壞,對任何疫病失去抵抗力。艾滋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性行為、吸毒和母嬰傳播等。
但在潮濕、溫暖及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的體液(如血液)里,病毒存活時間可能要長一些。因此,艾滋病人及其感染者家庭中預防感染的要點是處理好出血等體液污染問題。病毒感染者處於艾滋病的潛伏期,沒有明顯臨床症狀,仍可勝任日常工作。潛伏期短則幾個月,長則20年以上。
艾滋病究竟是什麼?
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種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統嚴重損害為牲的傳染性疾病。感染者終生攜帶病毒,且缺乏治癒該病的有效方法。
在恐懼的等等中,多數感染者將在數年的潛伏期後發病,最終走向死亡,因此艾滋病視為「超級癌症」和「世紀瘟疫」。艾滋病正以16000人/天的速度在世界傳播:自1981年6月發現處例艾滋病患者到1998年11月,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已達到3340萬人;自該病流行以來,全世界已有1390萬人死於艾滋病。預計到2000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將越過4000萬人,其中90%在發展中國家有,特別是亞洲和非洲。我國大陸首例艾滋病患者是在1985年6月發現的(曾毅,1995),截止到1998年9月,共報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1170例,疫情蔓延到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預計實際感染人數已經走過30萬人。有關專家指出,到2000年,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有可能突破百萬。
導致這場悲劇的惡魔便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或稱為艾滋病毒,在分類學上屬掃轉錄病毒科慢性病毒屬長類慢病毒群(Murphy,1996)。作為艾滋病的病原,HIV不僅成為眾多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研究的焦點,而且迅速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震驚和普遍關注。
與此同時,HIV又是失去病毒學尤其是分子病毒學發展的「功臣」。隨著從政府到民間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對HIV的結構、功能、生活周期、同宿主相互關系及預防和治療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開拓出許多新的研究領域並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分子病毒學的研究由此逐步推向頂峰。
艾滋病病毒躲在哪裡
艾滋病病毒進入人人的身體後,首先進入血液,在血液里專門攻擊一種重要的血液細胞-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人體的一種免疫細胞。這種細胞是人體與外來病菌作戰的鬥士。
由於艾滋病病毒可以在淋巴細胞中生存並進行繁殖,然後又從細胞中跑出來來侵犯新的細胞,所以血液是艾滋病病毒的重要藏身之地,使用被艾滋病污染了的血染也是傳播艾滋病病毒的重要途徑。
艾滋病病毒還存在於人體的精液、陰道的分泌液中,所以性活動也是艾滋病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不過,人體的其他排泄物如汗液、唾液、尿液、淚液和糞便等都不含有或只含有極少的艾滋病病毒,因此不會造成傳播。另外,艾滋病病毒還可以侵犯人的腦部和身體其他一些部位,但是由於這些部位的病毒不太容易排出體外,所以與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關系不大。艾滋病病毒在一些會叮咬人的昆蟲(如蚊子)體內都不能生存,所以我們不必擔心這些昆蟲會艾滋病病毒傳給我們。
>少女是艾滋病高危人群
有跡象表明,在許多國家少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會要比男性青少年多得多。
最近在非洲肯亞西部所作的一項調查表明,15歲至19歲之間的少女中有2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同一年齡段中的男性僅為4%。在波札那的主要城市,30%多未成年的孕婦受到了感染。在南非、波札那和辛巴威,感染率在20%以上,在尚比亞所作的一些調查顯示,少女的感染率(12%)是男性青少年的3倍。
少女中較高的感染率反映出她們的機體易於感染的脆弱性,她們的身體在性關系中的脆弱性和她們易於受到性歧視的影響。這種感染率清楚地表明,為保護少女和婦女的權利亟須採取更多的行動。
流行病學家發現,這一群體不斷上升的感染率表明這種疾病在不斷蔓延。一個不祥的徵兆是,性教育和預防計劃還未到位,或者還未發揮作用。
在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針對年輕人採取的預防措施,對於長期解決這一危機已經證明是最有效和最省錢的一種辦法。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迄今為止針對性衛生教育進行的最全面的一項調查中發現,良好的性教育確實有助於推遲首次性交的時間,並能夠保護性活躍的年輕人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或患其它性病的危害。性教育並非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導致青少年提前進行性活動或增加性活動。
性教育的好處已在烏干達得到了最充分的證明。烏干達是非洲第一個肩負艾滋病沉重負擔並要解決這一危機的國家。在那裡,15歲至19歲的人群中,感染率的下降幅度最大,從1991年的38%下降到1996年某些地區的7.3%。
血友病患者為何易染艾滋病
血友病是指因體內缺乏某種凝血因子而致的血液疾病。重型血友病需要長期不斷地接受濃縮的第VIII和第IX凝血因子的血液製品,方能維持生命,控制病情惡化。而每一份濃縮的血製品都需要從5000至12000多份供體血液提取配製而成,每一名血友病患者一年中需要注射的血製品大約需10萬份供體供給。這樣,就造成非常多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會。對於血友病人來說,一旦傳染上艾滋病,無疑是禍不單行,苦不諶言的。
自1984年人們認識到艾滋病對血友病已構成的嚴重威脅後,就採用了加熱處理血製品,逐步消除了來自血源方面的傳染因素。
有關資料表明,不同的血友病患者對艾滋病的感染率是有區別的。美國A型血友病患者中有90%是抗HIV抗體陽性者;B型血友病患者中50%是抗HIV抗體陽性的。而日本的血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率為40%。原西德於1985年給予4000名血友病患者使用血漿製品,已有半數以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有400多名已死。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資料表明:美國感染艾滋病的血友病人感染率高,但發展為艾滋病的只佔總病的例的1%。
在日本,男性同性戀者和妓女中艾滋病患者不多,而血友病患者中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卻占艾滋病總病例的1%。說明在日本,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污染的血製品,而被感染者,多是血友病人。日本艾滋病監測委員會指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友病人病程發展慢,而且成為艾滋病的人也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1) 血友病病人注射的血製品為血漿或血漿製品,不是全血,不含有淋巴細胞,
因此病毒的量少一些。
(2) 血友病患者僅由一種注射血製品方式受感染,接受病毒的頻率和量都少。
(3) 血友病人日常生活和性生活的規律,故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有,僅是極輕
微的表現。
總的來說,由於血友病自身特有的免疫狀態,決定了對艾滋病病毒的侵入、自身復制和繁殖所需的條件,並不完全具備,就形成病程演變慢、發展為艾滋病者少的現象。
艾滋病的預防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無特效葯。但是,只要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是可以減少其發病率的。
(一)加強艾滋病的監測檢疫
由於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與國外人士交往日趨頻繁,隨之入境的人數也急劇上升,這就要求衛生檢疫部門,對入境人員進行嚴格檢查,對艾滋病抗體陽性者,堅決不允許入境。
(二)加強治安管理
嚴格取締賣淫和嫖娼活動,對與外國人及外籍人員發生性接觸的婦女應做艾滋病抗體的檢查。堅決杜絕與艾滋病抗體陽性或艾滋病病人發生性接觸,患者有艾滋病的婦女避免懷孕。
(三)消除靜脈濫用葯物的現象
特別是靜脈葯癮,不共用針頭、注射器和葯物。不共用牙刷、剃鬍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四)加強血液製品的管理
對所有供血者,都要進行嚴格的抗體檢測、凡抗體陽性者應堅決禁止供血、血漿、器官、其他組織或精液。特別要加強對進口血液製品的檢測,禁止被污染的血液製品入液。
(五)嚴格消毒,避免醫源性感染
醫務人員在接觸艾滋病病人時,應穿隔離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過的針頭和醫療器機刺傷皮膚。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物直接觸。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1:10漂白粉或1:10氯酸鈉液消毒。病人收屍體需用料袋封包後火化。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廢棄物品都需要裝入密封塑料袋內處理或燒毀。
(六)對危險人群進行密切的監測,彩集血清進行檢測
我國目前重點檢測對象是;
①應用過國外進口的血液製品的病人,特別是1981年至1984年期間應用過進口的第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
②與來華的外國旅遊觀光者或國外留學生有過性關系者;
③長期駐華的外賓、留學生來華的旅遊觀光者(尤其是從艾滋病高發國家來的);
④我國長期駐外人員、勞工(特別是輸過外國人血液及血液製品者)以及外交人員;
⑤某些邊緣地區的少數民族;⑥對艾滋病病人及與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的接觸者。
(七)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識,做好宣傳工作
使群眾了解本病的病因、流行情況、傳播途經及預防措施,對本病有正確的認識。
關於艾滋病防治及相關問題的思考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
——第一屆中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大會論文集
摘要
目的 闡釋作者在從事AIDS核心人群干預工作中獲得的支持理論。
方法 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結合多學科理論,分析影響我國AIDS流行的主要因素並提出對策。
結果 分析顯示,我國的AIDS流行正在向以性傳播為主要途徑的方向轉變。在AIDS防治的某些重要方面,科學界與社會主流認識存在重大分歧。目前工作面臨阻力。
結論 AIDS防治必須依賴更具有支持性力量的環境。否則,我國可能出現AIDS大流行的悲劇。
1、思考的支點 "現在必須弄清一個不容置辯的真理,這就是馬克思主義者必須考慮生動的實際生活,必須考慮現實的確切事實,而不應當抱評理昨天的理論不放。""……應該懂得,現在一切都在於實踐,現在已經到了這樣一個歷史關頭:理論在變為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列寧)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平)
"應該在肩膀上長著自己的腦袋!"(張聞天)
"吃了人民供給的糧食,理當有所報償。"(顧准)
要認真地講政治。講艾滋病(AIDS)政治。
"人人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實現對減少人們受到AIDS傷害至關重要"。(聯合國艾滋病問題特別會議,關於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問題的承諾宣言"全球危機-全球行動。"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法語。悠悠蒼天,此何人載!"(王風·黍離)
常把冷眼讀腐惡,每將熱血話悲涼。(註:腐惡此處指腐敗和多種含義不同的"丑惡";悲涼,指艾滋病相關弱勢問題,包括學人在一些地方或方面所處的弱勢。)
2、我國AIDS流行的深層次原因 1993年,學術界估測我國至2000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至多27萬。但2000年我國公布實際數字超過60萬人。國際學術界人士的估測更遠逾此數。其中,國際學術界估測,有可靠證據表明,如果沒有對策方面的重大進步,至2010年,我國感染者有可能高達2000萬人。所以,應當深入探討出現重大差異的深層原因以指導決策。
1980年代以來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使我國歷史大背景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多元經濟基礎上的開放性多元文化、私人生活空間不斷拓展、人們對各自理論和利益的追求、科學和人文素質低下,特別是相當比例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等因素,相互作用,構成了我國今日AIDS流行的背景。以上因素中,有進步產物,也有舊時代烙痕。從整體上看,它反映出我國經濟、文化仍然相對落後的現實。
與同期發現首例HIV/ADIS的某些國家相比,1993年我國AIDS流行速度較低,與1950年--1970年代制約性傳播感染(STI)及葯物依賴(吸毒)的某些因素仍在作用有關。舊制約機制日漸式微和新制約機制不可能立刻建立,特別是主流社會對影響AIDS流行各種因素的認識誤區和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無序化,是1994年後AIDS流行加速的主要原因,也是多種陳舊觀察和制約手段的反對,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3、關於AIDS核心人群的科學與政治認識 最易感染和傳播HIV的核心人群有三,即暗娼、男同性愛者、靜脈葯物依賴者。對三大人群的認識和對策,是影響AIDS流行的主要因素。在此方面,科學界與社會主流認識存在尖銳分歧。科學界認為,AIDS防治最有效最經濟的策略是針對核心人群的健康干預。在社會主流認識中,有傳承了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主義觀念,有1950年-1970年代"左"的刻痕。它只強調大多數人("好人")的利益、而對核心人群的正當權益視而不見。
科學界認為,貧困、性別歧視、性買方市場的出現等,是暗娼群體出現的主要原因;同性愛是在先天基礎之上的幼兒期生活環境所造成,對性愛對象的選擇屬於婚變自由范疇;葯物依賴是嚴重的慢性復發性腦疾病。社會主流認識則把三個人群道德化,予以激烈譴責。
《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邁出了把AIDS相關問題"泛道德化"的誤區。沒有了強化歧視或有歧義的詞彙或評判。需要讓科學說話,使大眾了解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意義。AIDS主要是窮人的疾病,易感染者主要是核心人群中的窮人。對於AIDS問題,尤其應強調對窮人的公平、公正和平等。這直接關繫到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官方人士中最早敏銳直言我國相關工作存在政治問題的是陳敏章教授。他指出"由於政治、文化及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預防工作遇到阻力。非政府組織領導人中最早指出這一問題的是戴志澄教授,他指出AIDS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然而,由於復雜背景,包括習慣於認為學術人應遠離政治,迄今我國極少有人從政治角度反思面臨的問題或阻力。
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如此才能接近或達到"三個代表"要求;才能不再被動地應對AIDS,而是真正"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地遏制AIDS流行。惟有如此,才能落實我國政府對國內外社會的種種承諾,最大限度減少AIDS對人民的危害。
從AIDS政治角度看,由於AIDS危害人民健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乃至國家安全,所以,凡確實有利於AIDS防治的策略,就是政治正確或需支持、積極實施的,反之則是錯誤或應被懷疑、予以否定的。它強調在AIDS面前不同群體存在共同利益,支持相關弱勢人群享有與其它人群平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強調與弱勢人群合作並支持後者積極參與防治工作。
需要深刻理解我國參與簽署的關於AIDS的《承諾宣言》中與傳統文化相矛盾的觀念的積極意義,在反對片面利用其中某些觀念激化社會沖突的同時,推動大眾切實認識這些觀念的重大進步意義。
4、對我國AIDS流行趨勢的幾點推測 我們目前似乎只是可以在理論上計劃把AIDS流行的年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經濟、文化大環境使多數衛生界人士幾乎難有作為。由於影響AIDS流行的深層次原因存在,我國AIDS流行速度極可能在相當時間內持續加快,似乎很難避免2010年數百萬人感染AIDS的局面。從核心人群狀況看,AIDS通過買賣淫、男男性行為的傳播,實際上一直難以控制。這是嚴酷的現實。
部分人的貧困及貧富差距、性別歧視等引起的就業難,將使更多婦女從事賣淫。近年來暗娼趨於低齡化已提示了這一傾向。法律地位的弱勢,更驅使暗娼不斷流動。難以接觸AIDS信息的男性流動人口,特別是入城青壯年(1990年代中期,學界曾報道我國僅農村富裕勞動力即達2-2.5億,至200年僅0.9億-1.2億進入城市)等人群,因壓力、孤獨、沒有合適性滿足渠道的男性,將造成性買方市場在入世後迅速擴大。以上因素決定了經異性性傳播而感染AIDS者比例將持續提高,特別是通過買賣淫加速蔓延的可能性極大。近年主流社會對同性愛認識的重大變化,導致了一種特殊背景:歧視破壞了同性愛者建立穩定伴侶關系的基礎,同時他們的生活空間又在明顯擴展。與此同步,主流社會開始迴避同性愛人群存在,該人群也在迴避AIDS在自身群體蔓延的現實。推測隨社會進一步開放和寬松,同性愛者感染AIDS的比例將大大超過該人群占總人口比例。對於葯物依賴人群,只要認真落實葯物治療等舉措,估測該人群中AIDS流行的速度將不斷趨緩,他們在所有感染者中所佔比例將較快下降。
歷史將評價在AIDS防治問題上,我們究竟是否真正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評判我們工作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已出現。必須在社會環境的重大改變,即朝向為AIDS防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性環境"的方向改變。向從事工作的各界人士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不僅能導致相關經濟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相關法律環境的寬松,更重要的是它會使有志於AIDS防治的各界人士產生信心,勇於向種種落後抗爭,會鼓勵更多的人投身於我們的隊伍。只有建立了這樣的大環境,我們的工作才會走出被動防治的"隧道",進而向世界展示一種先進文化的魅力。
B. 思想開放的日本人,為何卻很少得艾滋病呢,他們是如何預防的
對於日本人,很多人都知道日本AV行業很發達,日本AV產業30多年來,從業人員多達20萬人,僅目前在崗女優就多達5000多人,據了解,日本人的平均性伴侶人數為8.1人,但是他們的艾滋病患病率卻只有1%。他們患病率這么低,離不開他們的教育。日本是一個性開放的國家,他們的性教育是從小時候抓起的,從小便告知他們男女有別,學校教育等也會告知學生什麼樣的行為是危險性行為,且告知他們不能進行危險性行為。他們從小就知道其中危害。另外,也會向他們灌輸正確的避孕知識,安全套的使用等。
再者說,日本人非常注重衛生,在性行為上更是注意,在與陌生人發生關系時,他們都會被要求戴套。在日本的風俗業服務中,正規店鋪更是每月都會進行性病檢查,檢查結果健康的人,才能繼續上崗服務。在日本的這種情況下,當然很少會有人得艾滋病了。
C. 為何性開放的日本卻很少人得艾滋
主要是日本政府的宣傳和措施到位,日本國民的防範意識和安全意識比較強。具體的來詳細看看把。一是日本政府對性知識的大力宣傳不僅多,而且到位。雖然日本這個國家性開放,但是日本政府對性教育看得很重,展開多方位的宣傳。首先從小學就開始普及了,而且很多中小學校還專門開設了性教育的課堂,為學生講解關於性的安全知識。
三是政府還在血液方面給與了大力的支持和把控。大家知道,很多艾滋病患者都是通過性和血液染上病傳播的。日本政府為了避免這個危害,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在醫療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血液檢查給了大力支持和把控,一定程度上又意味著減少了艾滋病的感染和傳播。
D. 艾滋病的感染幾率。
什麼啊。。不懂不要胡說!怎麼可能是百分之七十呢?那這樣說的話要死多少人。。畢竟現在艾滋病在我國乃至世界部分國家都是罕見病。。概率是:男傳女500分之1.女傳男250分之1。這個是知道對方有艾滋病的情況下。不知道的情況那就更小了。。特別是對中國而言,在世界上對群體而言是1000分之1.這個幾率在有些高發國家是行不通的。像在南非每10個人中就有兩個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一個是艾滋病患者。那這個幾率用在那些國家沒有任何意義。在亞洲這邊就是泰國了。在泰國是非常高發的而且每年增長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因為同性戀之間傳播的幾率是很高的。。而泰國人妖又多。在中國還是比較保險的,因為在中國還是經血液感染的幾率更大些。像高發省河南。就是基本因為血液的傳輸不正規而導致爆發性的艾滋病、新疆這邊就是因為吸毒,共用吸管而感染。其實這個就是滾雪球。那些吸毒人員一般也是亂性的,通過性傳播的途徑將自身的病毒無意間傳給他人,而另一個人又無意間傳染給他人。。就這樣滾出來的。其實小姐身上查出艾滋病的還是比較普遍的,因為她們又吸毒又亂交。大部分小姐都有過吸毒歷史。。而在日本就控制的比較好,為什麼呢、。因為首先在那個國家獻血是不給錢的,所以不會有那麼多人去獻血。他們的抽血設備和一切都是比較先進的,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查出病毒的存在。而小姐本身的素質也高。在加上日本禁毒工作做的比較好,基本很少有吸毒的。小姐本身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在日本AV行業是很盛行的,但是日本做的統計當中AV從業者感染艾滋病的卻很少,這是因為在拍片之前都是要提前選好男女主角,在窗口期之前先驗一次。。過後再驗一次。也就是說在拍AV之前,男女主角都是至少在拍片之前三個月就驗過,在即將拍片前在反復檢驗,,確定沒有病毒之後才會投拍。。除非一些沒有名堂只顧賺錢的小公司。。樓主答案滿意么?》
E. 為什麼外國人不怕艾滋
你這個提問是錯的。你知道人家不怕艾滋?日本感染HIV的人數,比我們國家少得多。
F. 日本艾滋病人數2022
30149人。2022年日本的艾滋病感染率遠遠低於世界水平,甚至比中國還低。在一項日本歷年新增艾滋病患者的比例報告中,累計到2022年6月,日本艾滋發病人數為30149人,感染率為0.023%,(中國0.067%、95.8萬/14.1億)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G. 艾滋病48小時自救
艾滋病48小時自救
艾滋病48小時自救,如果你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是依然有辦法自救的——在24小時內服用HIV阻斷葯。 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的葯物。以下是艾滋病48小時自救
艾滋病48小時自救1
1/4感染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
目前,國內的艾滋病防控還是不甚理想。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125萬。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周宇輝指出,全國有約25%的艾滋病感染者未檢測或者未知自己感染,許多艾滋病感染者都在感染後的中晚期發現的。
大眾對艾滋病該怎麼防,危害程度如何,感染後該怎麼處理等,都還缺乏認識。
懷疑自己被感染,
要怎麼「自救」?
在防控艾滋病上,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懷疑自己被感染的時候,應該怎麼自救。如果你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是依然有辦法自救的——在24小時內服用HIV阻斷葯。
HIV阻斷葯是一種發生了高危行為後,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的葯物。 這里的 高危行為包括 :與艾滋病患者或者HIV感染者發生無安全措施的關系、開放傷口或粘膜組織接觸艾滋病患者或者HIV感染者的血液、被帶有艾滋病患者或者HIV感染者的血液的針具刺傷等。
這種阻斷葯的成功率頗高,據統計,中國每年都有700到1000名警察或醫生等因工作而接觸到HIV病毒,而服用阻斷葯。目前,很少人因為職業暴露而感染艾滋病。
不過這種阻斷葯要發揮效果,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服用。從理論上說,HIV阻斷葯在感染的72小時內服用都是有效的,然而事實上,超過24小時後服用,其阻斷成功率大幅降低。因此,建議在24小時內服用,阻斷率接近100%,而黃金時間是2小時內,成功率最高。
現實生活中,只有極少人會隨身帶著阻斷葯,如果不幸感染,要買到HIV阻斷葯也不是一件易事。
艾滋病48小時自救2
艾滋病48小時阻斷失敗怎麼辦
核心提示: 艾滋病是生活中的病魔,一旦患上患者生活質量大大降低,甚至不得不花費很多的醫療費來維持生命。雖說艾滋病不能通過空氣、水源、蚊蟲傳播,只要潔身自好,患上艾滋病的概率很小。但是由於一些突發狀況或是艾滋病的高危行為而患上艾滋病,一定要及時阻斷治療,越早越好,不能坐以待斃。
艾滋病一旦患上就是一生的噩夢,隨著醫學的發展,雖說不能治癒艾滋病,但是艾滋病的高危行為過後,是有辦法可以挽回的,且不用遭受終身服用葯物的折磨。艾滋病暴露後預防可以說是艾滋病的一種最有效的治療辦法。
阻斷的治療者可以達到百千分之九百五十五,前提是要科學的治療。雖說阻斷葯物的副作用挺嚴重的,但可以為受害人群提供希望,避免感染和終生服葯。阻斷葯物的原理有什麼,48小時抗阻斷失敗如何處理,這有一定的技巧。
艾滋病病毒首先侵犯的是皮膚粘膜,病毒進入人體皮下或者黏膜後,被樹突狀細胞識別,感染附近的 CD4 細胞。
然後會傳遞給附近的淋巴結,在淋巴結附近繁衍。最後通過血液傳播到全身各地開展入侵活動,進一步擴散至全身。所以艾滋病的感染是有一定的時間的。病毒從感染到擴散到全身,需要的時間是 72 小時左右,阻斷葯物如果能在病毒進入血液前將它殺死,阻斷就算成功了。
時間越短,感染的免疫細胞會越少,擴散的范圍越小,阻斷葯物的效果也就越好。阻斷葯一般服用時間要大於28天是由於葯物不會直接殺死病毒本身,這些進入人體的病毒會被葯物形成的屏障局限在某些細胞里,不能再繼續復制和擴散了。隨著時間的流逝,細胞會死掉,病毒才會死掉,然後被人體代謝掉,這樣病毒就被從體內清除了,也就沒有被感染上艾滋病。
根據阻斷葯的原理來說阻斷葯一般服用時間要大於28天,短於28天,葯物阻斷效力容易受到影響,容易導致阻斷失敗使身體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最少在28天內,葯是不能停止服用。
服葯後的1個月和3個月分別需要去醫院進行抽血檢測HIV抗體確定艾滋病是否阻斷成功。3個月時檢查結果陰性,才基本上可以判定為阻斷成功。所以阻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48小時阻斷失敗不必放棄。
所以發現自己患上艾滋病應當及時服用阻斷葯,必須頂著阻斷葯的各種副作用,比如頭暈、惡心、抑鬱、等等堅持吃葯。等到3個月後檢查結果才能有定論。及時患了艾滋病也不能放棄,畢竟生命還是很美好的。按時治療可以存活很長的時間。
艾滋病48小時自救3
艾滋病的感染率那麼低,日本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日本思想極為很開放尤其是對男女關系這方面,即便如此,日本島國在艾滋病的前景上並沒表現出太大擔憂,而日本的四大做法更值得學習和借鑒。
首先是X知識教育的普及。日本X文化開放但X知識普及程度高,孩子在小時候就接受那方面教育,讓孩子了解不良X行為的危害以及預防措施等。
其次是強調安全X行為。X行為過程中皮膚黏膜受損就會導致艾滋HIV病毒入侵體內,因此日本人很重視X行為的安全性,尤其是在行事的時候都會主動要求佩戴安全套。
再者是定期參加健康體檢。艾滋病存在潛伏期且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日本人更注重日常的健康體檢工作,預防艾滋之餘也可以做到艾滋的早發現和早治療。
最後是加強血液管理,引進NAT檢測。艾滋病毒可以通過人體血液傳播且日本政府也在加強血液的.管理,引進NAT檢測方式以便從源頭降低傳播風險。
為何感染艾滋病的多是黑人?
非洲被認為是艾滋病的重災區且艾滋病患者或攜帶者佔全世界人口的70%,目前非洲成為艾滋病重災區的原因不外乎有四個。
第一,非洲經濟落後且普遍貧窮導致大眾教育水平低下,對於艾滋病的認識十分局限,另外貧窮導致醫療水平低,面對艾滋病無法及時確診治療也會導致艾滋病頻繁或死亡率攀升。
第二,非洲地區的女性地位低導致非洲X愛泛濫情況特別嚴重,尤其是一夫多妻更是常態,使得艾滋病高發或傳染速度加快。
第三,非洲有非常奇怪的繼承習俗,比如男性死去後其兄弟可以直接繼承寡婦,目的是為了確保氏族的聯系但也加速艾滋病傳播,另外男女殘忍的割禮行為也是導致艾滋病頻繁的重要原因。
第四,大部分非洲人有打獵等原始部落生活習慣,食用野味會導致病毒從野生動物轉移到人身上,因此更容易出現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問題。
被感染艾滋如何有效進行自救?4個常識心裡要有底
首先艾滋病的阻斷葯物在臨床上的應用已經較為熟練,一般在危險X行為後的72小時內服用艾滋病阻斷葯可以阻斷艾滋病毒且成功率在99.5%。
其次像醫生護士等職業暴露特殊人員可以免費獲得艾滋病緊急阻斷葯,國內有需要的人也可以直接聯系傳染病醫院或者疾控中心,而國外則可以在醫院或者紅十字會購買到。一般一個療程價格在三千到八千不等且副作用越小的價格越昂貴。
然後艾滋病阻斷葯連續服用28天為一個療程且不能間斷,並且在服葯期間要定期會醫院抽血化驗檢查阻斷的效果。
最後艾滋病阻斷葯物的副作用包括頭暈乏力、厭食多夢或頭疼抑鬱等,副作用的程度往往因人而異,要注意不能因為副作用的發生而隨意的停葯。
一般建議在危險X行為後立刻服用艾滋病阻斷葯效果最好,目的是將病毒所在傳染細胞內而無法進一步擴散,一旦超過72小時艾滋病阻斷葯物就很難完全阻擋艾滋病毒了。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國際社會正在不斷的遏制艾滋病的蔓延速度,像非洲這樣的落後國家得到資金援助後艾滋病蔓延的速度也在減緩,希望社會大眾每個人都要認識到艾滋病的危害並從自身做起預防艾滋病的傳播。
H. 「性文化」最開放的日本,為何艾滋病率這么低
首先,日本的性文化教育很早,而且很正面。
日本的性文化雖然開放,但是就是因為對於性有正確的認識,所以雖然開放但不等於亂來。
在日本,大家都對性有正確的認識,知道這是男女之間出於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活動。同時,在進行時,需要進行哪些保護措施, 他們都很清楚。
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里,這是一種自我保護,同時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所以,不會不好意思,更不會有任何的別扭。
第四,體檢意識強。
日本人的體檢意識比較強,會定期提供全民體檢服務。一旦發現可疑的案例,就會馬上隔離治療,避免病情再進一步傳染。
在源頭處得到有效控制,當然也能夠制止艾滋病繼續傳播。然而相比我們國家,艾滋病患者多,但是相應的體檢,卻落後很多。
I. 日本性那麼開放為什麼日本還是艾滋病最少的國家之一
個人認為,這跟日本方面較大的醫療資金投入,相關知識宣傳、人們的保健意識,以及對毒品的控制有關。
一是日本社會和政府在醫療教育防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尤其是水俁病事件以後,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於生命健康和衛生事業都十分關注,對各種疑難疾病的防治都投入了很大精力。
二是注意性衛生。雖然日本的性開放程度很高,AV行業也十分發達。但性開放程度高並不意味著日本人不注意衛生,不注意防護。
三是定期體檢。由於艾滋病在很多時候症狀並不是很明顯,因此,很多人得了艾滋病後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傳播給他人。而日本人的定期體檢習慣已經形成,及時發現自己是艾滋病攜帶者,也就減少了傳播的機會。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艾滋病動向委員會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年,日本新發現的HIV感染者僅為1011人、AIDS感染者僅為437人。
另據一份世界170個國家和地區成年人(15~49歲)艾滋病患病率統計(CIA版),史瓦濟蘭、賴索托、波札那、南非等非洲國家仍是患病重災區。
一份關於季度新增加294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調查顯示,其中282人(佔96%)為男性,有211人(佔72%)是通過同性間性行為感染的。
(9)日本為什麼很少人得了艾滋病擴展閱讀
人民網東京9月19日電(許永新)最近,在以日本福岡縣為中心的九州地區艾滋病患者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正在不斷增加。據《西日本新聞》報道,艾滋病在包括東京和大阪等在內的日本全國范圍內呈現減少或持平趨勢,而九州卻出現增加趨勢,這一現象令人關注。專家警告說,一個原因是因為與感染者較多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來往增加,那裡的人把病毒帶入造成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預防宣傳不夠充分造成的。專家指出,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需要進行更為有效的預防宣傳。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總局網站今日發布消息稱,日前國內媒體轉載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生產的血液製品或致使用者感染艾滋病而遭致重罰。對此,食品葯品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我國禁止除人血白蛋白以外的血液製品進口,在進口的人血白蛋白中沒有日本產品。
日本九州艾滋病感染人數劇增 福岡同比增加61%
食葯監總局:我國未進口日本血液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