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上飛機怎麼樣
㈠ 關於水上飛機的性能和用途是怎麼樣的
水上飛機是能在水面上起飛、降落和停泊的飛機,其中有些也能同時在陸上機場起降的,稱為兩棲飛機。水上飛機分為船身式(即按水面滑行要求設計的特殊形狀的機身)或浮筒式(把陸上飛機的起落架換成浮筒)兩種。兩棲飛機則在船身或浮筒上裝置可收放的起落架,在水上起降時收上,在陸上起降時放下。
水上飛機在軍事上用於偵察、反潛和救援活動;在民用方面可用於運輸、森林消防等。水機的主要優點是可在水域遼闊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輔助設施較經濟,飛機噸位不受限制;主要缺點是受船體形狀限制不適於高速飛機,機身結構重量大,抗浪性要求高,維修不便和製造成本高。
早期,水上飛機和陸上飛機是同時發展的。20世紀30年代水機發展十分迅速,遠程和洲際飛行幾乎為水機所壟斷,還開辟了橫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定期客運航班。例如,德國道尼爾公司20年代末研製的goX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機翼上方分6組背靠背地裝12台活塞式發動機,最大速度達到224千米/小時,1929年10月曾創造一項載169名乘客飛行的世界紀錄,一直保持了20多年。美國聯合公司30年代研製的PBY—5「卡塔林娜」兩棲飛機在二次大戰中廣泛用作海上巡邏機,生產量達4000架,戰後改作森林消防飛機。戰後水機發展速度放慢,主要代表機種有前蘇聯的別—10和日本的PS—1水上飛機,後者由於採用了附面層吹除襟翼和噴濺抑制槽技術,具有較高的抗浪能力。中國在轟—5的基礎上研製了水轟—5,它能執行反潛任務。
㈡ 日本的水上飛機作戰能力怎麼樣
鳳凰衛視12月22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日本研發水上飛機領先中國 可飛9000米以上
據大陸環球網報道,日本軍方近年來自行研發了日本的水上飛機的速度不斷地加快,日本大量生產的水上飛機可以執行海上的巡邏,和海上反潛的各種作戰的任務。
解說:同時這種水上飛機增加了增壓艙之後,可以飛到九千米以上,可以說是難以被對方發現,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的水上飛機成為了海上自衛隊空中巡邏和反潛最新的作戰實用力量,日本水上飛機的基地將會由兩個擴編到三個,而新的水上飛機的基地計劃要設在日本的沖繩和八戶,大大加快日本海上自衛隊反應的時間,特別針對中國船隻的進出。日本的情報說,中國大陸方面在水上飛機的研發方面落後於日本,而在未來的中日海上有爭議地區,海區的巡邏、對峙,和海上的沖突當中,日本的水上飛機可以搶佔先機。
另外,據日本最新的《防衛計劃大綱》最終的議案出台的目標,是要直指防備中國大陸軍力的擴增,日本說,為了防備中國,對於西南島嶼的突破,為了加強日本島嶼的防衛能力,日本沖繩縣的西南諸島部隊要增兵兩千人。而預計,日本在北海道北部的下屬部隊會調往沖繩,展開跨區的演練,日本的北兵南調之計,重點是針對中國大陸解放軍在南方對日本的壓力。
而日本會強化在釣魚島周邊,以及所謂與那國島周邊的軍力部署,同時會強化對釣魚島周邊中國船隻進出情報的收集。
㈢ US-2水上飛機的簡介
日本是個群島國家,有近3萬公裏海岸線,擁有眾多的海上利益。因此,獨具特色的水上飛機深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青睞。早在1967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自行研製了國產PS-1水上飛機,共造23架。然而,由於這型水上飛機飛行高度太低,最大航程過短,飛行速度有限,最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不得不在20世紀90年代將其全部淘汰,換裝US-1A水上飛機。US-1A由日本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研製,共向日本海上自衛隊交付了20架。US-1A能在浪高3米、風速25米/秒的情況下順利下水,最大航程超過3000公里,但該型飛機仍不能適應日本海上自衛隊新的任務需要。日本新明和(Shin Meiwa)工業株式會社便按照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要求,對US-1A進行全面升級,於是產生了US-2。
日本海上自衛隊正把US-2變成空中巡邏和反潛的新作戰力量。已經訂購14架。日本水上飛機基地將由2個擴編為3個。新US-2基地計劃設在沖繩或八戶,這將大大加快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