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娛產業有哪些
① 日本的前五大產業是什麼按順序來
1、汽車產業:進入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汽車在日本得到普及。 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5%—50%左右,是日本的龍頭產業。
日本因為國土面積小,資源與能源貧乏,所以很謹慎開發大排量車型,日本汽車的總體特色是注重經濟實用,更加追求良好的性價比,對於節約資源和降低石油消耗的造車理念讓日本汽車先於歐美、成為節能、降耗的先行者。
2、動漫產業: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8%—25%左右。
日本動漫對日本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遠,幾乎所有當代日本人都受到過漫畫的影響,如同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連環畫(小人書)對中國人的影響一樣。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日本漫畫也隨之變化,持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3、數字媒體產業: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數字媒體產業的產值已經超過鋼鐵製造業等傳統產業,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5%—17%左右。
4、情色產業,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3%——20%左右。眾所周知,日本的情色產業,在戰後幫助日本度過了一段經濟低迷期。
5、電器製造業,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11%左右左右。
(1)日本文娛產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日本經濟的大致發展:
回顧日本的經濟發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從「成功」轉向「失落」的曲線。
二戰以後,日本經濟率先復甦,突飛猛進,曾一舉躍升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2010年被中國超越)。
1985年,日本經濟進入泡沫化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陷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能完全走出來。
1868年~1945年屬於明治維新後的崛起階段。
經過1894年的甲午海戰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獲得了大量的戰爭賠款,並從殖民地、半殖民地攫取了大量的資源類產品,成為西方國家中的後起之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的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6.8%,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但在1929年~1933年的大危機中,日本同樣受到巨大打擊,工業生產降幅超過35%。
在此背景下,日方開始宣揚對外擴張理論,並走上了擴軍備戰之路。
從1931年入侵我國東北到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再到1941年挑起太平洋戰爭,日本的戰爭費用直線上升,國債余額從1930年的62億日元增加到1945年底的1439億日元。戰爭最終拖垮了日本經濟,到1945年戰爭結束,日本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1946年~1985年屬於戰後經濟復興及高速增長階段。這個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946年~1955年為戰後經濟復興時期。戰後,日本在美國佔領當局的「間接統治」下,推進了解散財閥、農地改革、勞動立法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完成了從戰時統治經濟向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的轉變,這被稱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的「第二次大改革」。
1946年採取的「傾斜生產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方式將經濟重建重點放在煤炭、鋼鐵的擴大生產上,通過兩者的循環增產,階段性地帶動其它產業發展。
1951年爆發的朝鮮戰爭為日本經濟起飛帶來了機遇,大量的戰爭特需使日本工礦業明顯活躍起來,經濟觸底反彈。1951年日本與美國簽訂《舊金山和約》,宣告美國對日本全面軍事佔領時期的結束,日本取得主權國家地位。
1953年日本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1955年又加入關貿總協定(現為世界貿易組織),以二戰戰敗國身份回歸國際社會。到1955年,日本的所有經濟指標已全面恢復或超過戰前水平。
② 日本的五大產業是什麼
汽車,鋼鐵,化工(主要是石油化工),電子產業,動漫。
③ 日本有哪些主流媒體
綜合性日報社有121家。如下:
全國有影響的報紙通稱6大報:《朝日新聞》 、《讀賣新聞》 、《每日新聞》、《日本產經新聞》、《東京新聞》、《日本經濟新聞》。
全國發行的3大地方報為:《中日新聞》、《北海道新聞》、《西日本新聞》。
較有影響的雜志有:《中央公論》、《東洋經濟》、《經濟學人》、《文藝春秋》等。
介紹
日本的文化產業在音樂、電影業、動漫產業、出版業、廣告業、體育用品產業、旅遊業、教育培訓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日本為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每年能創造出近30億美元的產值。2006年IFPI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唱片產值達到4619億日元,約合34億美元,佔全球唱片市場的17%,僅次於美國的36%;在亞洲,日本則占據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
④ 日本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1)汽車業
進入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汽車在日本得到普及。
(2)文化創意產業
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動漫http://www.dongfengcun.net/ShowThread.php?theid=93317
(3)電子產業
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數字媒體產業的產值已經超過鋼鐵製造業等傳統產業,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也就是電子技術產業
⑤ 日本著名的演藝公司有哪些
一超四強:
老大級的:BURNING PRODUCTION。(這個真的很強悍``)
這間事務所看似陌生,其實它是一家擁有一百多間藝能公司的集團式經營事務所。如K-DASH 、AVEX(艾回)、Visionfactory等等,全部都屬Burning旗下,人多勢眾,是全日本最強大的藝能事務所。
BURNING的社長周防郁雄,更是有個人盡皆知的別稱——「日本藝能界的大佬」,還有一個別稱,「日本藝能界的首領」。
身後有黑道、政壇、商界支撐,操控著日本的媒體、娛樂界、體育界、電台,日本半數以上的大小事務所都被burning控制著,比如早安少女的UFA,還有堀北真希的sweet power等等等等
在BURNING PRODUCTION之下才有「四大家族」這一說:
(補課開始:)
藝能界首領,黑白兩道通吃的BURNING PRODUCTION
日本第一經紀公司,壟斷著藝能界年輕男偶像的美少年夢工廠JOHNNY'S
從工作人員到藝人都走高端路線的HORI PRODUCTION
注重專業性的研音和日劇天後宮STARDUST PROMOTION
沖繩系的VISION FACTORY和專營搞笑藝人的吉本興業
———————————————————————————————————
傑尼斯事務所(Johnny's事務所)日本一所專營男偶像的著名藝人經紀公司。將近30年壟斷日本男偶像市場,只要它想捧紅的藝人,沒有失敗的例子。凡是能說的上名字的日本偶像明星和團體極大可能就是出自Johnny』s。
Johnny』s是美少年夢工廠,Johnny』s的每一個偶像都是搖錢樹,而這些偶像的背後,有不分年齡段不分階層各種各樣的女人們在支撐著。Johnny』s藝人不僅僅是「偶像」這么簡單的兩個字而已,偶像並不僅僅是為了給Fans頂禮膜拜的,這些孩子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他們謙遜懂禮,努力上進,善良又堅強,足夠成為粉絲的榜樣。如若他們真的只是空有皮囊,又怎麼成就的了傑尼斯這個偶像王國呢。
日本信奉團體合作,而Johnny』s也向來施行捆綁銷售,旗下藝人都以團體形式出道。(當年正紅的瀧澤秀明,就是因為遲遲找不到與之組團的成員而錯失最好的出道契機)
旗下藝人包括:
近藤真彥、男斗呼組、光源氏、少年隊、SMAP、TOKIO、V6、KinKi Kids、嵐、瀧與翼、NewS、關八、KAT-TUN、HEY SAY JUMP,另外還有生田斗真、KIS-MY-Ft2、ABC、等眾多雖未出道卻極具人氣的組合及JR。
Johnny』s除了當紅的偶像外,終年會保持200多人以上的小傑尼斯在培訓,既所謂的Jr。每年傑尼斯都會舉行征選,由社長喜多川親自把關,以往藝人上綜藝節目時透露被選中的理由也千奇百怪,並非長相可愛就會入選。訓練課程最基本的不外乎唱歌跳舞,學會後空翻可說是基本中的基本,一些在國內只能在雜技團才能看到的特技這些孩子們每天都在重復的練習著,摔傷砸傷不用說,連摔下舞台對於傑尼斯的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在幾百名小Jr里,最終出人頭地那是屈指可數。而出道的傑尼斯藝人,雖然不能說個個身懷絕技,但人人都有一技之長,都有獨領風騷的一面。所以他們開始考慮如何突出自己。於是才藝全面發展,作詞作曲,搞笑,主持,演戲……無所不長,連倍受指責的歌藝近年也被連連稱贊。而他們還未正式出道前都會給前輩伴舞,一方面這是Johnny』s一貫的傳統,另一方面頻繁的出現也是對自己人氣的積累,再一方面也是為將來自己能獨當一面而積累演出經驗。為了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這些孩子們的付出,成人也無法做到。率先握到話筒,最終出道是每個JR的目標。
這也是傑尼斯擁有大批死忠粉絲最主要的原因:從一個舞步凌亂的小孩子開始,到第一次用兩手握住話筒,一步一步看著他,注視著他的努力,十幾年來隨之一起成長,等到這個翩翩少年可以獨檔一面時,你會為之欣慰,此時的你更會驚訝的發現,他們早已是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種原動力讓你去更好的生活每一天。而這一心理又反被傑尼斯利用繼續無恥搶錢。
Johnny『S搶錢招數煩多
Fans Club
日本所有藝人都有自己的FAN CLUB,Johnny『S當然也不例外。每個團體都有自己專屬的FC,年會費5000。而交了這會費的你只能得到公司寄出一張所入FC的會員牌及一年4期的會刊。如果你同時被Johnny『S的幾個團體迷住,那對不起請另外入會,他們的FAN CLUB是不共通的。不過也有例外,KAT-TUN、NEWS、關八這三個組合目前同屬一個FC,隨著著聲勢的漲大,分開獨自成立FC也是早晚的事。
演唱會、舞台劇門票
門票收入相當可觀。Johnny『S偶像們每個團體每年都會各自舉行全國巡迴演唱會,為了「配合」粉絲的出行,日程都會安排在國定節假日或者寒暑假。演唱會的門票不管在哪都是統一價6000,而且基本都不會公開發售,特別是正當紅團體就完全不用去奢望了,要想去看就入會抽票吧。他們會要求你把要抽的場次及相應的門票金額(每場的價格一般為6000)及手續費(抽中後送票的快遞費,未抽中退款的手續費)先行匯入FC後再進行抽選,這樣事物所就完全避免了一切的意外損失。當應募的人超出預計就會安排加場,不管願意不願意,沒被抽中的會一並塞入其中,這一招不僅省去了麻煩,同時增加了收入。
雜志、周邊系列商品
傑尼斯每個月會出5本專屬雜志;每年都會為旗下團體各自出版一本學年歷,一直到出道滿10年。從演唱會、舞台劇會場出售的各種應援周邊到J-SHOP販賣各種周邊一應俱全。演唱會最基本的:應援扇、文件夾、海報、場刊、手燈。其他則根據各團成員的要求或特色來決定。一般來說都會販賣演唱會主題T恤,但 KINKI KIDS則例外,因為他們的CON一般都開在冬天,所以他們推出的是運動外套。此外關八的飯盒,NEWS的筷子等,堂本剛SOLO CON還曾經販賣限定麵包。而今年開始的演唱會周邊更為變態,KAT-TUN的會場限定徽章,KINKI KIDS的會場限定毛巾,逼著要你跟著偶像跑遍全日本去集齊所有版本………此外還有J-WEB限定,總之搶錢招數可說完全讓你難以預料。
CD/專輯/DVD/
基本上每個團一年會出4張左右的單曲,一張專輯,一張演唱會的DVD。不管出什麼樣的碟都一定會分初回限定版和普通版,發單曲有時會增加一個通常初回版出來繼續搶錢。初回限定版會另外附送DVD花絮,或者寫真小冊子,而另外兩個版本的區別可能只是多了一首歌曲,或者封面換了一張照片而已。早前KT出道系列更出到11種版本,關八彩虹碟差別只在於附送鞋帶的顏色…搶錢伎倆相當無恥。這恰恰是Johnny』s的藝人的厲害之處,不管多麼無恥的搶錢伎倆,最終還是能夠讓女人們一邊罵一邊掏出錢包,咬牙跺腳的買回家。而除了現有的這些組合,Johnny』s還經常出台一些「限定組合」,比如龜梨和也和山下智久因為出演電視劇「野豬大改造」的05年跨團限定組合」修二&彰」,兩人分屬Kat-tun和news,單曲銷量也創下年度銷售No.1的成績。
吸金有方的傑尼斯對藝人也是相當的苛刻。未出道的只能領取零用錢,沒有保姆車接送,需要自己搭電車往返演出地,沒有固定的經紀人(2004年就已出道的關8也直到去年才配有專門的經紀人,專門的保姆車),沒有固定的助手,一切自理。出道前會重新簽署工作和約(盛傳其為終身約),出道後的藝人們的年終分紅被直接轉成了相應的事務所股份,—旦與公司解約,半分錢都拿不到。而藝人們寧願被事務所抽取巨額傭金也不離開的另一大原因是:離開勢力遍布娛樂圈的傑尼斯,也不可能會有其他公司接收,也就表示日本娛樂圈已經沒有了立足之處,事務所會動用一切力量封殺。
傑尼斯藝人禁止戀愛結婚,事物所會利用一切手段把它們扼殺。當年木村拓哉是採取先斬後奏,演唱會上突然宣布結婚(結果把喜爺爺完全氣到,整個被半封殺``)。V6的井之原快彥、TOKIO的山口達也。現在J家結婚的MS就著3個。
Johnny』s已經不是單純的經紀公司,作為一個娛樂巨頭,已經形成傑尼斯特有的銷售模式與宣傳手段。是其他公司所不能企及的.作為一個經營者,毫無疑問它是成功的。而Johnny』s旗下藝人所創造的價值,也許並不僅僅是銷量成績榜上那些耀眼的數字而已。傑尼斯帝國的成功決非偶然,傑尼斯偶像們的汗水和淚水,以及無數的幕後人員打造了這個華麗的王國。
Johnny's事務所關聯企業:
Johnny's ENTERTAINMENT(唱片公司)
J- STORM(影響製作,唱片公司)
Johnny's出版(音樂著作權管理公司)
TUDUKI STUDIO(租賃STUDIO,芭蕾培訓公司)
YOUNG COMMUNICATION(演唱會製作公司)
Johnny's FAMILY CLUB(FAN CLUB運營公司)
KUNKUN(Johnny's關聯名錄,日歷企劃製作公司)
J- STATION(偶像商品發售公司)
日本廣明社(廣告宣傳,偶像商品企劃公司)
KAI PLANNING CENTER(日本廣明社系列。廣告代理店,偶像管理公司)
J-PLAT FORM(電影公司)
UNIZONE(PR公司,演唱會和廣告企劃公司)
AM。SHIOO(手記內容服務事業公司)
東京新GOLVE座(劇院)
事務所高層:
社長:喜多川廣 (Johnny KITAKAWA)
副社長:藤島泰子(MARY FUJISHIMA)喜多川之姐,據說比其弟更鐵腕,作風也更強硬
副社長:藤島景子(JURY FUJISHIMA)景子還負責事務所旗下 唱片公司Johnny』s ENTERTAINMENT的社長,是未來事務所繼承人。但由於身為女人,繼承一事備受公司元老質疑。
董事:伊豆喜久江(80年代初加入事務所,MARY親信)
董事:白波瀬傑(對外公關負責人)
董事:矢崎政實(製作部長)
SMAP統籌經紀人:飯島三智(SMAP經紀人)
Johnny's事務所顧問律師:矢田次男(所屬NOZOMI綜合法律事務所,同時兼任BURNINGPRODUCTION法律顧問)
———————————————————————————————————
藝能界龍頭老大:BURNING PRODUCTION。參看藝能事務所繳稅和收入排行,BURNING似乎遠不如JOHNNYS事務所那麼收入豐厚,但那是因為BURNING本體並不大,最多是個中型事務所的規模。
之所以說BURNING是藝能界的大哥大,是在於藝能界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小事務所都掛靠BURNING旗下或者與BURNING有業務提攜關系。也就是說,日本有一半以上的藝人都或多或少歸BURNING管理。這些事務所盡管不掛BURNING的名,(例如Tristone Entertainment Inc.成宮寬貴、木村佳乃所屬的TOP-COURT)但卻都統稱為「BURNING系」。
BURNING事務所在日本媒介是絕對的說一不二,風格相當強悍,手段有時也相當毒辣。此外BURNING在日本黑社會,政界和財經界也有相當勢力,恩威並重之下,電視界和媒體關系者沒人敢對其說個不字。 藝能界之外,BURNING還涉足出版社(WANI BOOKS),書店經營(福家書店),餐廳經營,房產出租,甚至是生產廢料回收工業~是日本各家藝能事務所里最「術業無專攻」的一家。
BURNING所屬含蓋各個領域,從演員、歌手、主持人到寫真女星、模特、甚至包括了藝能記者和體育明星不計其。最為眾所周知的有小泉今日子、鄉廣美、稻森泉、內田有紀、島谷瞳、小池徹平等。
另外H!P與BURNING為互相提攜,所以H!P旗下藝人也屬「BURNING系」。
———————————————————————————————————
於1960年5月由搖滾樂隊「SWING WEST」的領隊堀威夫組建。「SWING WEST」的其他成員包括有現在「田邊AGENCY」的社長田邊昭知及在關西以藝人身份活動的佐川滿男。初建時的HORIPRO被堀威夫自稱為「一寸半寸長的蟲子」,直到70年代開始以大牌音樂人而聞名,期間擁有了眾人皆知的傳奇人物山口百惠。HORIPRO特別的是,不與黑社會暴力團伙牽扯,僱傭早稻田大學畢業的職員,樹立起了一流事務所的名聲。從1976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HORIPRO藝人選拔賽」,發掘新人的同時也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近年漸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日劇上來,從最早的鈴木保奈美,深田恭子,到近來的石原里美,綾瀨遙都出身於此,並成為此領域老牌事務所。 旗下受歡迎的藝人還包括優香,妻夫木聰,藤原龍也等。
HORIPRO年輕藝人比較多,旗下亦有歌手、搞笑藝人等,但這些都是弱項成績都不理想。同時還為體育運動員,文化人士提供經紀服務。開發周邊和相關產業的能力也難以恭維。幾年前開辦了「HORIPRO IMPROVEMENT ACADEMY」這所訓練學校,培養了不少小童星(阿比留優……我討厭她)。
HORIPRO旗下藝人的月薪非常之低,不受歡迎的藝人一個月收入不到10萬。即使是最大牌的也要領與其地位非常不相稱的薪水。事務所留住旗下藝人的手段主要是靠人情,從來不會因為藝人過氣了就將之拋棄,即使毫無人氣了事務所還會一直供養著。
———————————————————————————————————
研音(KEN-ON Group)
研音以娛樂及媒體事業為核心的企業集團,80年代隨著日劇的蓬勃事物所迅速發展,擁有中森明菜、淺野優子等大牌藝人。業務廣大後涉足音樂界,平井堅、可苦可樂、絢香等歌手的單曲專輯都有不錯的成績。它注重藝人專業性的作法,和日本其他經紀公司有所不同,因此有不少日本藝人因仰幕研音的公司風格而轉籍(比如竹野內豐),伊東美咲、菅野美穗、速水直道、水島宏都隸屬研音。
———————————————————————————————————
日劇天後宮STARDUST PROMOTION
早期的STARDUST以為外國模特提供經紀管理以及製作廣告音樂為主要業務,規模比較小。80年代只是一個中流的公司,到了90年代中期,卻憑著以常盤貴子為首的一群極有收視號召力的女演員而突然發家。從BURNING挖角來松雪泰子等人後更是一躍成為日本藝能界頂尖的大事務所。和傑尼斯相反的是社長細野據說他對旗下藝人很好,對女藝人的戀愛也持比較寬容的態度。同時他與JOHNNYS事務所SMAP的統籌經紀人飯島三智交情匪淺,因此STARDUST的女演員經常有機會和SMAP的成員一起合演電視劇和電影。現在的STARDUST手中的女演員已大不如前。而且經常被批評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面對澤尻繪里香負面新聞漫天飛而無法控制。倒是為數不多的幾組歌手(YUI、ORANGE RANGE)銷量一直名列前茅。
STARDUST前幾年也開始逐漸注重男演員的培養。最近力捧的是山田孝之和市原隼人作為新生代演技派演員在業界已佔據一席之地。另外俊美少年本鄉奏多也備受關注。,
STARDUST旗下藝人:柴崎幸、澤尻繪里香、YUI、ORANGE RANGE、MIHIMARU GT、GREEN
——————————————————————————————————
VISION FACTORY
早期的VISION FACTORY 是家名為RISING PRODUCTION經營沖繩系藝人為主,專從沖繩演藝學校選拔新人的經紀公司,代表性的人物有安室奈美恵、SPEED。但隨著安室奈美恵結婚、SPEED解散、社長平哲夫逃漏稅傳言等公司逐漸走下坡。於是短時間內改名為FREE GATE PROMOTION,最終改為現在的VISION FACTORY。而後推出w-inds,試探男子偶像團體的市場前景,意外地讓w-inds大紅。
———————————————————————————————————
吉本興業
日本最大的搞笑藝人公司,代表著日本演藝界「笑的事業」,擁有演藝人500多位以上,經理人300多位,遍布各大電視台,在綜藝電視節目上佔79%。並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頻道,遍布日本全國各地的30餘家劇院、 Live House以及多媒體劇場。連續榮登日本日本演藝公司收入排行榜第一。
時下熱賣單曲《羞恥心》的三人演唱組合「羞恥心」正是隸屬吉本興業,其餘廣為人知的還有明石家秋刀魚、陣內智則(藤原紀香丈夫)、松本人志・浜田雅功(DOWN TOWN)等。
⑥ 介紹一下日本的主要娛樂公司及旗下藝人
1.Starst Promotion 是日本藝能界最有影響力的事務所之一,旗下的藝人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非常搶眼,極具份量的明星數不勝數。 尤其是旗下的女星更為出色,因此,Starst在日本被稱為「天後宮」。(像常盤貴子、竹內結子、柴崎幸、YUI、ERICA等等,男藝人比較紅的山田孝之 、市原隼人咯)。還有和其它公司共同管理的藝人:Orange Range (Spice Music) 和mihimaru GT (Tearbridge Proction) 。
2.VISION FACTORY 1990年代中期名為RISING PRODUCTION時代,以經營沖繩系藝人為主,代表性的人物有安室奈美恵、MAX、SPEED、DA PUMP等,最大的相同處在於都是從沖繩演藝學校選出來的學生。隨著安室奈美恵在日本的大紅,沖繩系也跟著在此時大放異彩,但後來陸續發生安室奈美恵結婚、SPEED解散、社長平哲夫逃漏稅疑雲、原屬該社經紀人被懷疑有關NHK電視台內部腐化問題等等各指標性的事件,使得公司經營方向大亂,在短時間內改名為FREE GATE PROMOTION,再改為現在的VISION FACTORY。
因為旗下男子團體DA PUMP表現亮眼,得到不錯的成績,於是該公司推出w-inds.來試試看男子偶像團體的市場。結果意外地w-inds.大紅。
3.研音集團(KEN-ON Group),是日本一個以娛樂及媒體事業為核心的企業集團。以藝人經紀公司「研音」為中心,旗下共擁有6家會社。(研音 - 藝人經紀公司 ;KEN企劃(ケン企畫) - 電視廣告(CM)製作 ;MC Cabin音樂出版(エムシーキャビン音楽出版) - 音樂出版、著作權管理 ;Red Rock(レッドロック) - DEMO帶(日本稱為「原盤」)製作 ;LAD Japan(ラッドジャパン) - 娛樂商品販售、網路事業 ;PINUPS artist(ピンナップスアーティスト) - 藝人經紀公司 )
在日本演藝圈中,研音以其堅實、家庭式的發展風格備受推崇。而其重視藝人專業性的作法,也和日本其他經紀公司有所不同。有不少日本藝人因仰幕研音的公司風格而轉籍。1980年代前半期,研音為中森明菜、淺野優子等大牌藝人所屬的中堅經紀公司,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其業務隨著偶像劇的蓬勃發展而開始急速成長。而其音樂部門,也因為旗下的平井堅、綠樂團(the brilliant green)、可苦可樂、絢香等歌手的走紅而有不錯的成績。目前以全方位的演藝事業集團作為發展目標。
研音與日本新力音樂、日本華納音樂、艾回等唱片公司具有深厚的合作關系。
為了培育後進藝人,研音自2007年起成立了以中小學生為招募對象的子品牌「けんおん。」。
(像近年來蠻紅的松田翔太、速水重道,女生組的伊東美咲、江角真紀子、菅野美穗……都是研音家的。)
4.不得不提的是「吉本」。 吉本興業是日本最大藝能事務所、主辦商、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商號名稱為吉本興業株式會社(吉本興業株式會社)。英文名稱為Yoshimoto Kogyo Co., Ltd.。也是日本最老的演藝事務所自明治45年(1912年)4月1日創業以來擁有約95年的歷史,為現存日本的藝能事務所中最古老的。
能親自進行製作電視節目、劇場演出、以及培訓藝人的事務,尤其在搞笑藝人的經營管理部份展現出了壓倒性的強勢。原先只是一間演出公司,但現在成為以藝能事務所為中心的復合企業。被戲稱為是「搞笑綜合商社」、「日本最大的藝能企業」。(記得我們家堂本剛以前老是說,小時候就是以進入吉本家當搞笑藝人為目標呢~笑!:P)
5.オスカープロモーション。為什麽我要提這家呢~因為這家是出了名的「美女軍團」,每年的「全日本國民美少女大賽」就是他們家辦的。招牌藝人就是米倉涼子和上戸彩。
6.株式會社ホリプロ(Horipro Inc.)出名從70年代後開始,因為成功推出山口百惠。他們家好像也是定期舉辦個類似的選美活動,像深田恭子啊、平山彩呀都是這樣debut的。
其它像トライストーン・エンタテイメント(英語表記:Tristone Entertainment Inc.)呀,是小栗旬所屬的;トップコート是成宮寬貴、木村佳乃所屬的,我也會比較關心~!
那唱片公司:
像AVEX(艾回)在日本可以說是獨大。旗下子唱片製作公司如下:avex entertainment(エイベックス・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avex-CLASSICS(エイベックス・クラシックス)
avex trax(エイベックス・トラックス)
avex tune(エイベックス・チューン)
avex globe(エイベックス・グローブ)
avex io(エイベックス・イオ)
blowgrow(ブロウグロウ)
commmons(コモンズ)(坂本龍一の所屬事務所「キャプ」とエイベックスにより共同設立されたレーベル)
cutting edge(カッティング・エッジ)
motorod(モーターロード) -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avex ideak(エイベックス・イデアック) -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JUNK MUSEUM (ジャンク・ミュージアム)-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nakedrecords(ネイキッド・レコーズ) -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rhythm zone(リズム・ゾーン)
SONIC GROOVE(ソニック・グルーヴ)
avex mode(エイベックス・モード。現在では上記の「avex entertainment」レーベルに移管)
ZOOM FLICKER(ズーム・フリッカー)
binyl records(バイナル・レコード)
LOVE LIFE RECORDS(ラブライフ・レコード) - hitomi専屬
えんか!!えいべっくす - 東京プリン専用
Rhythmedia Tribe(リズメディア・トライブ)
Vellfare Records(ヴェルファーレ・レコーズ)
HI-BPM STUDIO(ハイビーピーエムスタジオ)
J-more(ジェイモア、姉妹デュオ・O'sが所屬)
MODE99(モード99) - かつて存在したテクノ系サウンド専門レーベル
D-FORCE(ディーフォース) - かつて存在した日本產テクノ系サウンド専門レーベル
五大唱片在日本好像就SONY/BMG(うちの大橋卓彌くん)、EMI/Virgin(有うちの林檎様)比較跳得動。
艾回股份有限公司(AVEX)成立於1988年,其公司名稱「AVEX」來自「Audio Visual Express」,為目前日本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也是現時世界上最大型的獨立唱片公司之一,而又不屬於唱片業四巨頭(環球唱片、新力博德曼、華納唱片、EMI)。
在1990年代,AVEX一直在日本國內唱片業處於領導地位。近年風靡各地的日本歌手中,有不少是出自AVEX旗下。近年來,AVEX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簽下了多名外國歌手。
艾回股份有限公司(Avex)是日本一家大型的唱片公司,成立於1988年,已有20年的歷史。Avex(艾回唱片)目前擁有Avex Trax, Avex Tune, Cutting Edge, Rhythm Zone等下屬音樂廠牌。艾回唱片是日本20歲年輕偶像的造星工廠,旗下藝人包括了安室奈美惠、濱崎步、hitomi、BoA、globe、TRF、Every Little Thing等一大批日本一線藝人,並以「小室家族」聞名遐邇。
艾回唱片公司成立於1988年,公司總部設立在日本東京,在1993年以小室哲哉製作的trf(現在的TRF)之前,艾回唱片只代理歐美唱片在日本的銷售,而沒有自己的藝人。隨著1994-1998年間小室哲哉為艾回唱片製作的歌手各個大賣,艾回唱片頂替了SONY唱片成為了日本第一唱片,1999年股票正式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經營理念為「做有獨特性的創造和貢獻」。秉承此明朗的理念,全體職員,演藝人員,事業合作夥伴都積極創業,在變化激烈的國際唱片界中成功發展成國際化跨越音樂及周邊產業的集團化企業。
業務方面涉及到唱片製作發行,藝人經紀,音樂雜志出版,網站,手機,藝人發掘與培訓等全方面。
公司設有專門的動畫製作公司,製作了電影版動畫《頭文字D Third Stage》等節目。1997年成立專門以網路提供信息產業的avex network。2001年設立行動電話專用入口網站。2001年在東京成立音樂學校。公司在香港,台灣,日本,倫敦,紐約設有分公司。
眾所周知,日本是全亞洲最大也是最完善的音樂市場。偏地開花的KTV,完善的單曲制等等都見證了日本市場的規范和龐大。
而艾回唱片應該是J POP界的龍頭老大,不同與其他的國籍唱片公司,艾回作為日本本土的唱片公司,更多的是立足與日本本地。打造的也幾乎是流行派的搖錢樹藝人。尤其在歌姬方面,濱崎步,幸田來未,島谷瞳等等都是日本最紅的女歌手。
艾回唱片於2001年在台灣設立分公司,正式進入華語市場。台灣艾回唱片的歌手也具有濃重的東瀛風格,目前艾回唱片旗下藝人有林曉培,徐若瑄,王心凌,信,唐禹哲,偶像組合5566,以及新晉加盟的超女安又琪,何潔等。去年伍佰&China Blue的「月光音樂」與「艾回唱片」合作,入主艾回新成立的Cutting Edge廠牌,隨即伍伯發行了簽約艾回的首張專輯《淚橋》。伍伯的加盟無疑壯大了艾回唱片的本土實力。而王心凌則是台灣艾回成立兩年來打造的第一位本土新人。雖然艾回的宣傳略顯不足,但台灣與日本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及日本艾回打造偶像的成功經驗都是艾回唱片的優勢所在。
在2008年avex的20周年過後,avex台灣的中文域名更名為愛貝克斯.
⑦ 日本現在有幾大產業支柱
1.汽車產業:日本第一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5%—50%左右
2.動漫產業:日本第二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8%—25%左右
3.數字媒體產業:日本第三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5%—17%左右
4.色v情文化產業:日本第四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3%——20%左右
5.家用電器產業:日本第五支柱產業佔領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11%左右左右
⑧ 日本熱門的專業有哪些
你好!
日本熱門的專業:
動漫專業(日本的動漫領先於全世界,也是日本文化輸出的重大產業,近六成的動漫產品來自於日本);
經濟學(日本經濟發達,領先於全亞洲);
汽車類專業包括現代化汽車製造,設備智能,自動化等專業(日本的汽車在全世界范圍內是發售量最大,產業鏈完善);
影視傳媒學(其是一個大眾傳播媒介十分發達的國家,其各項指標不僅在亞洲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機器人科學(日本機器人學科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IT類專業(IT類目前全球熱門);
機械製造(該國製造業發達);
生物技術主要是食品安全,制葯科學等方向;
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已經成為了決定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總量規模也在不斷變化)等。
⑨ 日本注重什麼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一、日本「文化立國」戰略的提出
在日本,文化產業統稱為娛樂觀光業,並且已經逐漸成為日本經濟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它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電影製作及放映、展覽、音樂及戲劇演出等文化藝術業;(2)報紙、雜志與圖書出版、電視與廣告、網路等信息傳播業;(3)體育與健身業;(4)休閑娛樂業;(5)旅遊觀光業。
二戰以後,日本高舉「科技與貿易」的大旗,實施「經濟立國」戰略,創造出了「日本奇跡」。到20世紀70、80年代,日本成為了世界范圍內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擁有了可以和美國、歐洲相抗衡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化趨勢以及科技信息業的發展,日本人以經濟和物質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引起了諸多國家的不滿。因此,日本對文化的思考和實踐也逐步由注重內部文化的自身建設、構築和發展轉向與外部文化的接軌、融合和輻射。
二、日本「文化立國」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建設
為了保證「文化立國」戰略目標的實現以及滿足日本民眾日趨強烈的振興文化的願望,日本於2001年12月7日公布實施了《振興文化藝術基本法》。根據該基本法的規定,日本文化審議會又於2002年12月制定了《有關振興文化藝術的基本方針》,從而確定了今後5年日本振興文化藝術的基本方向和國家應當承擔的責任。此外,為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日本於2001年10月1日對197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再次進行修改,更名為《著作權管理法》並開始實施。該法的作用是引導人們公正使用文化成果,有效維護作者的權利,使文化產業得以健康有序發展。2004年,日本政府又推出了《文化產品創造、保護及活用促進基本法》。該法規定文化產業除了豐富人們的生活、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之外,還肩負著讓其他國家了解日本文化的任務,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團體都有義務積極扶持。
包括上述內容的政策和法律體系的建立,使得日本政府調控文化產業的手段逐漸完善,文化市場體系日趨成熟,大大提高了日本參與國際和地區文化市場的競爭力。
三、日本文化產業發展的模式
日本發展文化產業採取的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模式,具體表現為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中央政府推動、地方政府和民間一起投入的機制。
為促進民眾進行文化消費,日本經常採用的做法有:動員文體界大腕明星加盟各種大型演出,聘請外國專業團體赴日演出,電影電視與音像出版以及圖書出版聯手經營,以形成經營規模。而引進外國先進文化設備,為文化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其中重要一環。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東京迪斯尼樂園和大阪好萊塢電影城的建造。在日本大型游樂園日益不景氣的情況下,惟獨這兩大游樂園盈利保持連續增長勢頭。
四、日本文化產業創造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由於法律政策提供保證,中央和地方政府與民間一起投入,積極培育市場,日本文化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2004年日本經濟產業省推出「新產業創造戰略」,選定了7個產業,其中就包括文化產業。這足以說明文化產業已成為日本經濟的新增長點。
在日本的文化產業中,漫畫和動畫的製作可以說是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了。目前,作為世界第一漫畫大國,日本漫畫產業的規模已經超乎人們的想像。在整個日本的出版物中,漫畫作品佔了40%,漫畫雜志達350種,平均每天有25本漫畫單行本問世。僅2001年,日本發行漫畫雜志就達15.9475億冊,單行本7.835億冊,純利潤5864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350億元)。而漫畫還帶動了其他相關商品的製作與消費,如漫畫中主人公的服飾,漫畫中人物、動物造型的食品和生活用品、體育用品、玩具等,銷路很廣。此外,漫畫雜志和單行本漫畫又為電影、電視動畫片、電子游戲等提供了素材。
除了上述漫畫和動畫業產生了巨大效益以外,日本的戲劇、文藝演出、電影、美術展覽等也已產生一定影響。如日本每年觀看戲劇的觀眾為1130萬人次,市場規模為1230億日元;音樂會和演唱會的觀眾為2210萬人次,市場規模為1890億日元;觀看其他演出的觀眾約為590萬人次,市場規模為280億日元。另外,日本每年要邀請多個外國藝術團來日演出,各種演出達3100多場次。
此外,旅遊業也已成為日本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產業。每年到日本旅遊的海外遊客2001年創下了529萬人次的歷史最高記錄,而在日本國內旅遊的日本人更是數以億人次計。
當然,日本文化產業在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日本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負面效應,如色情、暴力泛濫及其他不良影響等問題。
五、對中國的啟示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從發展趨勢來看,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對整個社會經濟具有導向和不斷提升品位的作用。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⑩ 日本經濟的主要產業
1、農業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一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萬英畝)農地。
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向外國購買,
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2、漁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還曾創下1190萬噸漁獲,從1973年能源危機後,深海魚在日本不受歡迎。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但是也有論戰說日本漁業太大規模而耗盡漁獲量.遠洋捕鯨業也被動物保育人士抗議。日本漁業顯見的未來有縮減的風險存在。
3、礦業
因為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
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4、工業
日本礦業資源缺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銷往海外市場。故日本的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服務業
日本服務業產值極為重要佔了全國3/4的經濟產值.銀行,保險,房產仲介,零售(百貨),客運,通訊都算是服務業。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產,新東京海上產物,JR鐵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該領域的龍頭地位。
將來日本郵政改革後將在2014成為全國最大保險公司.日本有326家企業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佔16.3%(2006)。在可見的未來服務業將是日本最大規模產業也是工作機會提供者。
6、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還有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是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但是也有一些產業日本並不重視或是沒有發展條件例如衛星,火箭,大型飛機,因為這些需要大量礦產基礎也具有軍事敏感性,所以JAXA也許會採用和別國合作方式完成載人登月行動,因為這些行業的配套行業例如電腦補助生產(CAD/CAM),軟體資料庫,日本都已經具備。
總體而言「日本製造」的高品質深植人心,但是這些消費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現象,因為日本生產成本太高無法競爭,而日本亦不打算發展高價的大型航太業,製造業前景令人擔憂也是大量失業的成因。
7、動漫產業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佔有不小的份額。2011年動畫產值達2000億日元 ACG相關產業達1萬億日元。
2012年日本國內GDP為5.96萬億美元 摺合596萬億日元。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0.2%, GDP佔有量略低於中國。同時,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業創作輸出國。
東京國際動漫節,並對秋葉原動漫銷售聚集區、吉普力動漫園區、迪斯尼兒童樂園和迪斯尼海上公園等東京、大阪兩地的動漫園區開展了考察活動,切身感受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體會頗多。
8、其他產業
資訊產業、媒體(娛樂)產業、超細微技術產業・納米產業、醫葯產業、遺傳基因·生物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