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漢堡店都有哪些
『壹』 世界漢堡品牌哪些性價比高
世界漢堡性價比高的品牌: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炸雞、華萊士、比克利、拉亞漢堡餐廳、湯姆之家漢堡。
1、麥當勞:是國際知名餐飲品牌,在全球擁有超過35,000家餐廳,每天為119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萬名顧客提供高品質的食品與服務。全球超過80%的麥當勞餐廳是由當地的被特許人持有及管理。
2、肯德基:隸屬於全球很大的餐飲集團之一——百勝餐飲集團。
5、比克利:上海鼎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一家國際連鎖企業,
6、拉亞漢堡餐廳:是森邦集團跨足海外發展的優先個品牌,2011年6月在上海浦東成功展出首店,以餐廳高規格標准,完備籌劃各項服務。
『貳』 日本飛機餐推出蟋蟀粉末漢堡,這款漢堡有受到歡迎嗎
日本飛機餐推出蟋蟀粉末漢堡,這款漢堡售價1500日元,這個價格相對而言還是比較高的,這也是這款漢堡銷量不佳的主要原因!
雖然說日本年輕人很喜歡吃昆蟲,對蟋蟀、蠍子、竹節蟲等等情有獨鍾,但食品售賣機里售賣的昆蟲價格比較低,日本年輕人能夠承受的起!而日本飛機餐推出的蟋蟀漢堡,只在飛機上發售,如此,想普及開來就很難!換言之,如果這款漢堡售價降低一些,在各大便民店、漢堡店出售,那麼,應該會倍受歡迎!畢竟,這一款“黑暗料理”是蟋蟀粉末做成的,口感很奇特有海鮮的味道,對於愛吃海鮮的日本年輕人來講,應該會很喜歡!
蟋蟀漢堡之所以會上市,是因為它環保,並且蛋白質非常高!這個理念非常好,只不過再好的理念如果定價不合理,可能會敗在起點!蟋蟀漢堡的評價並不多,究其原因應該是沒有太多人去品嘗它。
日本飛機餐推出蟋蟀粉末漢堡,這款漢堡目前來看,沒有達到人人愛的程度!
『叄』 炸雞漢堡有哪些品牌比較受歡迎
01
拉亞漢堡於2002年由森邦集團創辦人所創建於台灣的漢堡店,最初的時候拉亞漢堡只是一家小店,而隨著這么多年來的努力發展,已經發展成為擁有600多家分店的大品牌。
02
酷克斯漢堡是屬於鄭州酷克斯漢堡連鎖有限公司的漢堡品牌,這是一家知名的漢堡品牌,其在西方快餐的基礎上,研製出了符合國人喜愛的新快餐,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03
哈嗲漢堡是屬於上海恆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漢堡品牌,其於2009年注冊的,現如今,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哈嗲漢堡的加盟店存在,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漢堡加盟店。
04
酷比樂漢堡主要經營的是一系列的快餐美食,其在全國各地有著眾多的加盟店,加盟業務可以說是飛速發展,是目前快餐行業的佼佼者。
05
洛克漢堡主張東西方結合,創造出營養豐富的快餐產品,其營養快餐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在快餐行業中有著不小的知名度,其獨家研製出來的配方更是非常不錯。
06
優力克漢堡於2002年創立,在2005年的時候進入了中西式快餐行業,優力克漢堡是目前全國比較受歡迎的一種西式快餐品牌,其產品一直都在不斷的創新之中,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07
摩斯漢堡是一家日本的快餐品牌,在2008年的時候和台灣的摩斯漢堡合作進入了中國大陸內地,其價格方面雖然偏高,但是在口味和健康方面還是非常優秀的。
08
大漢堡於2005年創建,主要經營的是各種快餐以及休閑小吃,其在全國各地有著眾多的加盟店,一直以來,大漢堡都憑借著美味的食品和合理的價格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09
麥吉士目前在全國有著20家自營店,400多家加盟店,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漢堡品牌,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幫助各大有志加入漢堡行業的有志之士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10
深圳貝勒海漢堡於2007年的時候創立於香港,其主要以西式快餐為主,以中式快餐為輔,味道非常棒,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全國有著眾多的加盟店存在。
『肆』 日本的好漢堡包是怎麼樣的
漢堡之日」,是因為在1971年7月20日麥當勞於東京銀座三越1樓開設了在日本的第一家店(如今已閉店),開業當天吸引了超一萬名顧客光臨,創下了一天一百萬日元的銷售額。在麥當勞銀座店開業25周年的1996年,為了紀念這一天便將7月20日設定為了「漢堡之日」。
2、漢堡是如何傳入日本的
關於漢堡的由來眾說紛紜。追溯其源頭據說最早來自韃靼人吃的「生馬肉」,傳入德國後當地人改用豬或牛碎肉製作漢堡肉餅,18~20世紀這種肉餅傳入美國。相傳1904年在美國舉行的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出售食品的小吃攤前擁擠著大批顧客,因剛煎好的漢堡肉餅很燙手,麵包片也來不及切,所以廚師急中生智將小圓麵包一切為二並夾入漢堡肉餅賣給了顧客,「漢堡」由此誕生。
戰後不久,駐扎在長崎縣的美軍將漢堡帶到了日本。如今日本最古老的售賣漢堡的店是1950年開業於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的「ほそやのサンド」,該店最初在山形縣東根市的美軍營地前開設店鋪,後來因朝鮮戰爭爆發搬到了仙台市。
『伍』 漢堡店比較有名氣的有哪些品牌我想加盟,除了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開店協助做的比較好的!
貌似我們這里的美滿極和奧克士海不錯的~不知道你們那有沒有誒
『陸』 求一家可靠的日式漢堡店 牌子 謝謝
漢堡肉日語叫做ハンバーグ,和漢堡包ハンバーガー讀起來差不多,不過相比於漢堡包,其實漢堡肉在日本更加普遍。大到高級洋食餐廳,小到連鎖餐廳甚至路邊的便利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飽腹又營養!
哦咦吸日式漢堡好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現烤的麵包:那種優質小麥現場烘焙後散發出來的香氣,不同於美式漢堡烤制好再配送到門店的麵包胚,經過時間的磨礪,哪怕只過一個小時,味道與口感也遠不如手工現烤的漢堡胚。哦咦吸現做現烤的麵包顯得更加新鮮和健康。像慢回彈的記憶枕頭,觸感柔軟,輕輕壓下去會彈回來,溫度稍微有點燙手,咬下去口感筋道,有自然發酵的麵包香氣。
2、肉餅是靈魂所在:肉餅是一個漢堡的靈魂所在,哦咦吸的肉餅精選優質和牛肉,雪花細密,肉質柔軟又有嚼勁。在特定的溫度控制下,雙面烙煎,將肉汁牢牢鎖住在肉餅中,油脂與牛肉的黃金肥瘦比例,帶來的就是脂香十足,豐盈多汁。
3、隱藏屬性是芝士:哦咦吸的芝士才是這款日式漢堡的隱藏屬性!與美式漢堡的芝士片不同,哦咦吸的甄選的紐西蘭進口天然乳酪——「芝士塊」顯得更加厚重、醇正,一塊可抵數片芝士,吃起來更過癮,外部酥脆,內里柔軟,還能夠拉出這么長——————的絲!
『柒』 彼德士|漢堡不禁可以飽腹,還可以凈化心靈
踏入千禧時代的第20個年頭,美食與文化的關系變得密不可分。
從山珍海錯到粗茶淡飯,飲食的文化正在一點點改變。
「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這句話最早出自 18 世紀法國作家 Jean-Anthelme Brillat-Savarin 之口。
食物本身沒有分高低對錯,不同類別的食物只是給不同需求的人提供更多的選擇。
如果說高級料理所賦予的是一次舌尖的奢華體驗,那麼街頭小吃則直截了當地呈現了源自城市街頭小巷的文化背景和風土人情。
正如時裝界高級時裝與街頭服飾的日漸水乳交融,在美食領域,「高級」與「街頭」也不會割裂。
它們甚至都在朝向同一個方向使力——帶領食客踏上一場融合了視覺、味覺和知覺的感官冒險,兩種形式的美食都能為身心帶來滋養與力量。
世界上許多頂級餐廳也深諳其中的道理。
其中不得不提到連續蟬聯全球排名第一的創意北歐餐廳NOMA。
光是哥本哈根絕美海景和全有機食材就已經值回票價,再加上餐廳內部每一件傢具都出自名師之手,不需要故作姿態的高級值得食客們細細品味。
NOMA的主廚 René Redzepi 早已看穿了這一切。
因為疫情而暫停營業的 NOMA 在重新開業後選擇用「漢堡」來俘虜人心。過去的精緻料理、觥籌交錯如今變身成為售賣全素漢堡和芝士漢堡的料理餐廳。
湛藍的天空和一望無際的海平線,NOMA徹底地把「在雲端」轉化為「接地氣」。
至於 NOMA 為何選用「漢堡」這一流淌著美式快餐血液的代表,而非傳統的北歐菜系,這便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了——
美味的漢堡雖然速食,卻能填飽肚子也能安慰人心,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的代表,能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拉得更近……漢堡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早些年,日本潮流雜志《POPEYE》、《ibought》等也有關於「漢堡文化」的介紹。
在外賣隨手可得的今日,誰又會想過曾經也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研究怎麼做有趣的漢堡,穿什麼衣服去吃漢堡,甚至是漢堡的周邊玩具也是討論的話題之一。
今天,磅礴就為大家帶來不同類型的漢堡,為這些在上一個十年被稱之為「垃圾食品」的美味佳餚,來一次徹徹底底的「平反」。
它們有的是溫飽的糧食,有的是精神的糧食。但無論哪一種,它們都不改變自己鮮明的特色,它們的背後代表著更多的是凝聚著年輕世代所鍾愛的文化和精神內核。
01
真實的漢堡
吃進肚子里的快樂
漢堡從很早之前就被視為美式速食文化的代表,不少人童年的歡樂時光就是在快餐店啃漢堡。
而在過去的幾年裡,無論是 HUMAN MADE 與 KFC 的合作,Vetements以麥當勞為靈感的秀場,還有 NEIBORHOOD 與 Three Buns 所推出的漢堡……
漢堡逐漸在街頭文化中站穩了腳跟,拿著漢堡大快朵頤已不僅僅是一種飲食行為,更是一種流行文化,被潮流主理人反復運用。
最近,誕生於美國西岸洛杉磯的 Brain Dead 就拿漢堡「大做文章」,聯手快餐品牌 Burgerlords 製作漢堡,並取名為「The Brainburner」。
由新銳平面設計師和藝術家 Kyle NG 和澳大利亞的 Ed Davis 創立的潮流品牌Brain Dead,簡直就是用自身經歷來講述「做衣服是副業,玩藝術才是正經事兒」的理念。
Brain Dead認為盲目跟風就跟「腦死亡」沒有什麼分別,為了鼓勵眾人不能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因此它們的創作靈感也天馬行空,涉獵後朋、迷幻、地下、街頭、飲食、設計、生活方式等等領域。
雖然近年來不乏與A.P.C、The North Face、Carhartt WIP的聯名,但服飾單品並不是 Brain Dead 的主力項目。
它不僅自己打造「Home Goods」趣味家居單品,推出印刷品、餐具、傢具、黑膠機,
還與 Modernica 打造手工造型咖啡桌,甚至還延伸到了美食領域。
比如推出過一款叫「Brain Jam」的金桔檸檬果醬,因此當我們看到被烙上 Brain Dead Logo 的漢堡包,也實在是意料之中。
品牌態度特立獨行,加上那個像素不高的Brain Dead Logo,大膽而直接的美學放在漢堡上,顯得搞怪又有趣。
另外一邊,美國滑板潮流品牌 Stüssy 也對漢堡這個主題青睞有加。
和西洛杉磯的 The Plan Check 餐廳合作,定製了令人垂誕的特別菜單——Stüssy Burger ISB。
一個是街頭文化的OG,另一個則是洛杉磯的「漢堡大王」,所研發的漢堡自然是自帶街頭氣息。
這款南加州特色漢堡由 Akaushi 牛肉、墨西哥胡椒芝士、乳酪、洋蔥和秘制醬汁製成。
除了風味十足,背後還有蘊涵著 The Plan Check 主廚和 Stussy 的美食企劃——「漢堡文化沖擊」,將美食佳餚融入街頭文化,比單純的吃吃吃來的有意思得多。
而由瀧澤伸介所主理的日本潮流文化的元老品牌之一——NEIGHBORHOOD,也聯手東南亞著名餐廳 THREE BUNS 推出滿足亞洲人口味的跨界漢堡。
向來不安分只做美食的 THREE BUNS 十分支持創意文化,餐廳內部無處不蘊含著藝術,音樂,時尚的元素。
而 NEIGHBORHOOD 則為 THREE BUNS 店鋪推出融合了餐廳特色的制服設計,糅合餐廳標志性的狗頭 Logo 並結合 NEIGBORHOOD 在年輕世代的影響力,「漢堡文化」在這樣的飲食氛圍下得到了重新的定義。
另外,作為巴黎曾經的重要時尚地標之一,時尚買手店 Colette 也曾在有過調皮的跨界聯名,與巴黎漢堡大師 BLEND Burger合作推出了兩款名為「Farewell」(告別)的漢堡。
漢堡店的圓形和藍色正與 Colette 的經典藍色 logo 相融合,一口咬下漢堡的同時藍色的 Colette 也會隨之一起落入肚中,這種充滿儀式感的告別讓無法忘懷。
早在 2018 年,位於哥本哈根的 IKEA 實驗室 Space 10 也推出過實驗性十足的前衛漢堡項目——夾蟲漢堡。
它致力於開發藝術和科技的 Space 10,一向搞的都是好玩的創意設計,而這個囊括了夾蟲漢堡、無狗熱狗在哪的「明日肉丸」企劃,旨在解決針對全球人口的不斷上漲、糧食短缺的人類問題。
雖然聽起來並不是十分開胃,但是「夾蟲漢堡」的營養價值可是一等一的高。
肉餅部分用上了 100 克的甜菜根、 50 克的歐洲防風草、50 克馬鈴薯和 50 克的粉蟲(一種甲蟲幼蟲)製成,搭配新鮮甜菜根、黑醋栗番茄醬、韭菜醬和沙拉,可以說是漢堡界的 Super Food 了!
粗略一看,蟲肉漢堡外貌上和一般漢堡差別無二,甜菜根、馬鈴薯等蔬菜甚至讓漢堡看上更健康,其實肉餡內混有 50 克甲蟲幼蟲磨製的粉末。據說味道也不錯,換個角度來看算是蛋白質滿滿。
全球都回顧了一遍,最後必須要看看「另一個世界」里有什麼漢堡可以饞了。
網飛紅劇《怪奇物語》話題度一向很高,不久前除了跟 NIKE 聯名,連漢堡王都跟這劇打交道。
它們推出了一款上下顛倒的漢堡,賣相還是那麼誘人,肉汁還是那麼肥美,乍眼看上去都會以為宣傳海報拍反了。
如此奇怪之舉無非是為了迎合劇情,現在霍金斯小鎮也有專屬自己的漢堡了,掀起一股品嘗平行世界裡的漢堡風潮。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製作最適合自己口味的漢堡。
以紐約為發家地,現在全球人氣極高的新晉漢堡店 Shake shack 頂著「全紐約最好吃的漢堡」稱號推出了一本《SHAKE SHACK recipes &stories》。
從如何選牛肉到到挑什麼品種的生菜,漢堡專家圖文並茂教做漢堡,認真執著的烹飪讓漢堡不再是我們認知的漢堡,還有哪一本烹飪書比這個來得更加正宗的呢?
漢堡不僅僅是兩塊麵包加幾片生菜和牛肉那麼簡單,沒有靈魂和愛的漢堡只會味如嚼蠟。
02
還在「吃」漢堡?
那已經 OUT 了!
漢堡固然可以填飽肚子,然而如今填飽肚子已經不足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填飽心靈。
喜歡拿漢堡搞事情的還有義大利的家居品牌Seletti,它攜手設計工作室 Studio Job 共同推出了一個以快餐為主題的傢具系列「UN_LIMITED EDITIONS」。
該系列把漢堡設計成 1:1 的實實在在的家居裝飾品,酸黃瓜是扶手,番茄做靠背。
回家後下一躺下去你就成了漢堡裡面那片牛肉。這恰好跟「漢堡文化」中舒服做自己,自由自在的想法契合。
漢堡沙發結合了 Studio Job 搞怪和趣味的設計,漢堡為主題的軟墊傢具也形成了新的一輪流行風潮。
Studio Job憑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沙發變成漢堡,那麼同樣地也有人也能把家裡的任何一切變成漢堡,包括台燈。
這盞由 UNDERCOVER 推出的漢堡燈早已經是家居界的「熟臉孔」了,在不少著名設計師、當代藝術家的家中都可以窺見它的身影。
比如 KAWS 的家裡也忍不住收了一盞。
這枚漢堡燈,頂著兩顆圓圓的眼睛和一排可愛的怪獸牙,隨時讓人對它路轉粉。這種超現實主義的設計也正正是 UC 的創辦人高橋盾的拿手好戲,藝術與生活,誰說不是息息相關的呢?
能點亮你的夜晚的,除了漢堡台燈,還有漢堡味的蠟燭。
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每一天都會發生讓你驚喜的事,比如麥當勞也推出香薰蠟燭了,又比如麥當勞的蠟燭不是木香花香的,是漢堡香。
金拱門蠟燭一套有6種味道,分別是麵包、番茄醬、酸黃瓜、乳酪、洋蔥和牛肉。同時點燃這6款蠟燭,你會驚奇地發現室內飄著的是麥當勞最經典的漢堡——Quarter Pounder 牛肉漢堡的味道。
除了漢堡味蠟燭,麥當勞還成立了一個牛肉漢堡粉絲俱樂部,其中還出售漢堡掛歷。牛肉漢堡走訪名勝風景,每個月都呈現它最美的姿態。
這也算是彌補童年爸媽不讓吃漢堡的一種遺憾吧!
除了金拱門會搞事情,要當一輩子競爭對手的漢堡王肯定也不能輸。
在家裡點燃漢堡蠟燭算什麼,漢堡王曾推出過一款名為「火焰」的男士香水,人民幣 30 元不到即可擁有。
香水主調是炭燒漢堡肉味,漢堡王官方稱,噴上這款香水會讓人身臨烤肉的現場,繼而展現你居家好男人的形象。
另外還有同樣來自漢堡王的「漢堡王皇堡牙膏」,內含「美白洋蔥和防齲牛排」等活性漢堡提取物,不僅能清潔牙齒牙齦,還能讓口腔保有漢堡王招牌漢堡的味道。
真是讓人永生難忘的跨界產品,不做漢堡的漢堡王搞文創和周邊都能養活一家子了。
富人的世界永遠都不需要太多解釋。
比如 NIGO 曾在網路上分享了一張寶石戒指的照片,珠光寶氣不是賣點,層疊的戒指組成的漢堡造型才最引人矚目。
這組戒指來自紐約珠寶設計師Nadine Ghosn,戒指用18K黃金鑄成,其中採用藍寶石、紅寶石、鑽石等寶石打造每一層戒指,從而形成番茄醬、洋蔥、芝士、生菜等細節。
戒指可以經由自己的意願自由組合,約 5 萬人民幣就能把漢堡的美戴在手上。
然而藝術與食物的展現形式,最高級別的往往與金錢無關。
丹麥電影製作人 Jorgen Leth 曾在 1982 拍攝過一部記錄美國當時各種社會現象的影片,名為《66 Scenes of America》。
片中有一幕中以長鏡頭的拍攝手法錄下 Andy Warhol 吃下一整個漢堡的過程。
影片中沒有多餘的旁白,過程中只是添加了些許番茄醬,全場四分多鍾。
後來在 2019 年的超級碗比賽期間,漢堡王又再次採用了這段影片作為那一年的宣傳片,後者剪輯得只剩下45秒,但影響力依然不減。
時至今日,漢堡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一個icon。
它能夠以意想不到的出現的形態出現在你的生活——可以是吃進肚子的,可以是穿在身上的,可以是放在家裡的。
或許在未來,不僅僅是漢堡,某一樣食物分分鍾也會脫離「果腹」這一單純的概念,出現在潮流、時裝、影片甚至任何一樣藝術形式之中。
畢竟,食物不光能夠填飽肚子,最重要的,還是治癒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