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最大航母有多少噸
『壹』 二戰日本最大的航母是哪艘,有多長
二戰時期,噸位最大的航母是日本的信濃號。
信濃號標准排水量62000噸,滿載排水量72890噸。
信濃號航母最初是根據日本「04艦艇補充計劃」開工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10號艦)開工,建造進行50%時被改造成航空母艦。信濃號在服役後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即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沉,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
信濃號航母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直至1960年才被美國小鷹級航母超越。
信濃號其它相關數據
全長 266.6米
艦寬 38.9米
型深 18.92米
吃水 10.31米
飛行甲板長266米,寬36.3米
艦載機47架
防空武器:雙聯127mm高平炮8座,25mm高射炮145座
動力:主鍋爐12座,蒸汽輪機4台,153000馬力
軸數 4軸
航速 27節
續航力 10000海里/18節
艦員 2400人
『貳』 二戰時最大的航母是多大
「信濃」號原本是二戰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在中途島海戰後的航母增勢計劃中被列為航母改造艦。 「信濃」號繼承了「大鳳」號重裝甲航母的設計風格,進一步強化防禦措施,從理論上講是一座最堅固的海上堡壘。但是,在緊張的戰時改造中,為了縮短工期,工程盡量從簡,建造質量堪憂,存在諸多隱患,在竣工時省略了部分氣密試驗匆忙入役。 1944年11月19日,「信濃」號竣工,服役時的性能數據為:標准排水量62000噸,公試排水量68060噸,滿載排水量71890噸,全長266米,寬36.3米,吃水10.31米,航速27節,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艦員編制2515人。直到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服役前,它一直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抱歉,當了回復制黨,太巧了,中午剛看的
『叄』 聽說二戰日本建了個噸位最大的航母比尼米茲還大是真的么如果是那叫什麼
沒有。二戰時,日本建造的最大的航母是信濃號,標准排水量59900噸,滿載排水量73040噸,1944年11月29日信濃號在瀨戶內海進行試車時,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機種4枚魚雷後沉沒。
尼米茲級航母現役10艘,最新艦名為「布希」號,尼米茲級航母排水量都在91000噸以上,從第五艘起滿載排水量為102000噸,比二戰時日本建造的任何一艘航母排水量都大。
此外,日本的大和號不是航空母艦,其實為戰列艦,是當時日本海軍引以為豪的戰列艦之一,其姊妹艦名為武藏號,與大和號一樣有名。
『肆』 二戰最大航母噸位是多少
世界上最大航母是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噸位是104200噸
由於「尼米茲」級建造時間長達數十年,所以各艦之間有一些差別,僅排水量一項,前3艘「尼米茲」標准排水量為81600噸,滿載排水量為91487噸,第4艘「羅斯福」號滿載排水量則達到了96386噸,而其後的「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杜魯門」號、「里根」號滿載排水量均已超過100000噸。
航母簡介: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Nimitz AircraftCarrier)是美國的一種多用途大型航空母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所有這個級別的艦艇都是以核動力推進的。裝備4座升降機、4台蒸汽彈射器和4條攔阻索。可以每20秒彈射出一架作戰飛機。艦載作戰聯隊中的機型配備根據作戰任務性質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載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並保護海上艦隊。以它為核心的戰斗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只構成。
艦長:332.9米
艦寬:40.8米,飛行甲板最寬76.8米
吃水:11.3米(CVN-71為11.8米,自CVN-72以後為11.9米)。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壓水堆,4台蒸汽輪機,4台應急柴油機,4軸推進
功率:194兆瓦(26萬馬力)
航速:30節以上
續航力:80萬~100萬海里 。
主要武器裝備:3座「海麻雀」防空導彈系統,4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CVN-68和CVN-69為3座),3座324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系統
搭載飛機:固定翼飛機約80架,直升機6架。
人員:艦員3184人,航空人員2800人。
『伍』 二戰時日本最大的航母是哪個,有多少噸重
你說的是信濃號大型艦隊航母,其滿載排水量高達62000噸,在二戰期間無疑是巨無霸了,但比排水量至少在80000噸的尼米茲級航母,還是有差距。
基本資料:
信濃號,由日本橫須賀海軍工廠改裝自大型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62000噸,時速27節,艦載飛機數47架。1944年11月改造後投運,1944年11月29日遇潛艇襲擊沉沒。
逸事:
1)建造極為隱蔽機密。美軍以為日本人在建5萬噸級的大型戰列艦,完全沒想到居然是7萬噸級的航母。
2)艦載機數少。共載飛機47架,其中戰斗機18架,備用2機;轟炸機24架,備用3機。相較於這艘巨無霸,未滿2萬噸的飛龍號能搭載同型戰機約60架,而3萬多噸的加賀號則能搭載達90架的戰機。
3)趕工期的產物。原計劃1945年2月改完,迫於太平洋戰事緊張,提前至1945年11月11日。以至於設備簡陋甚至根本沒裝就投入使用。
4)投運後壽命最短的航母(未投運即胎死腹中的除外)。1945年11月28日在3艘驅逐艦護航下由橫須賀航向四國的松山基地進行訓練,途中遇美軍潛艦射水魚號的魚雷攻擊,修復不當,於次日上午在正式服役17小時後即行沉沒。艦長阿部俊雄在疏散全體船員後與艦同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