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哪裡學古琴

日本哪裡學古琴

發布時間: 2022-12-20 05:11:36

⑴ 哪裡能學習古琴

北京度一學堂古琴館,老琴館,師資強,口碑好,由中央音樂學院李祥霆老師的弟子、中國音樂學院黃梅老師的弟子,以及陳長林老師的弟子、楊青老師的弟子教授古琴,教學質量有保證。2020年11月7日多人大班課即將開課,另有1對1、1對2 小班課可以選擇,報名咨詢電話:13701021417(吳老師)。

⑵ 有沒有可以學古琴的地方 學會要多久 難不難

學古琴可以去培訓班學的,難不難這要對人的,天賦高的人學起來就不覺得難,天賦不好的人就覺得很難,時間自然多。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漢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⑶ 古琴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都有嗎

A. 韓國―――中日交往時間較早。古代兩國交往主要通過朝鮮半島。音樂傳播也是如此。根據《梁琴新譜》記載,中國的古琴大概在公元600年傳入朝鮮。雖然古琴和宮廷禮樂一起被傳入朝鮮,但作為獨奏樂器,古琴從來沒有在朝鮮流行過。它的地位被朝鮮的民族樂器「玄琴」所替代。B. 日本―――唐朝開始,日本開始通過太平洋,直通中國。並19次認命「遣唐使」。古琴、琴譜被源源不斷輸入日本。其中最重要的是唐代人寫本《碣石調。幽蘭》的文字譜。它是現存最早的古琴譜。另外一張是「金銀平紋琴」。收藏於日本正倉院。但,此琴有不少專家認為是仿唐偽作。唐代雖有古琴、琴譜、琴書傳到日本,但古琴音樂並未在日本廣泛留傳。C. 古琴真正被日本認知,始於明朝末年的琴僧:東皋心越。

⑷ 學古琴的10大基礎知識 學古琴的10大基礎知識介紹

1、名稱與歷史

古琴,在古代一般稱作「琴」,也稱作「瑤琴」、「玉琴」、「七弦琴」,近代為與西方樂器區別,才在名字前加一個古字,稱作古琴。

2003年11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古琴名列其中。

古琴有文字可考證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在孔子的春秋時期已盛行。古琴的創制者,有黃帝、伏羲、神農、舜多種說法,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

2、構造與象徵

古琴長一般在三尺六寸五分左右,象徵三百六十五天;面板呈弧形,象徵天;地板是平的,象徵地;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暗合金、木、水、火、土,對應宮、商、角、徵、羽,據傳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時代,分別各加一根弦,增至七弦;古琴有十三個徽位,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閏月;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3、形制與流傳

古琴的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等等。同時歷代琴人也創造了很多新形式,今天的斫琴人也在不斷創新形式。但歷代下來,流傳最多,流傳時間最長的,是伏羲式和仲尼式。

今天還有1000多年前的唐琴,流傳於世,並可以演奏。而宋、明、清代流傳的琴就更多了。這在世界樂器史上,是絕無僅有的。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會上,一張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出品,宋徽宗御制官琴「松石間意」,經過激烈的競價,最終以1.3664億元成交,創造了世界樂器拍賣記錄。

4、古琴音色

古琴有四個八度的音域,音色有三種:

(1)泛音:左手在弦上如蜻蜓點水,右手彈撥時所發出的聲音,其聲空靈清越,清冷入仙,象徵天的聲音。

(2)散音:右手直接彈撥琴弦,所出發的聲音。其聲厚重樸拙,松沉曠遠象徵地的聲音。

(3)按音:左手將弦按於面板,右手彈撥所發出的聲音,其聲細微悠長,如人對話,象徵人的聲音。

5、常用指法

古琴指法繁多,古時各種指法的及其細微變種,總計有一千多種。今天常用指法大概有幾十種。

右手基本指法: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常用技法:輪、撥、剌、撮、打圓、雙彈、疊、如一、滾、拂等

右手基本指法:吟、猱、綽、注、掩、撞、跪、掏。常用技法:進復、退復、帶起、爪起、索鈴、全扶、半扶等

6、主要流派

數千年的古琴發展,因地域、師承、傳譜之不同,形成了諸多流派。主要有如下幾個:浙派、虞山派、廣陵派、川派(泛川派)、嶺南派、諸城派、浦城派、九嶷派、梅庵派等。

7、流傳琴譜

古琴的記譜方法有兩種,一種為文字譜(註:已經不再使用),今世僅存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幽蘭》。現存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今天演奏的《碣石調幽蘭》,就是管平湖先生,根據文字譜所打出來的。

另一種是減字譜。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這種記譜方法只記錄指法動作和弦序、徽位,但並不記錄音高和節奏,屬於指法譜。為了彌補其不足,現代人常用減字譜+簡譜、或減字譜+五線譜這樣的組合的譜來記錄下音高和節奏。歷代琴譜很多,重要的琴譜有:《神奇秘譜》、《西麓堂琴統》、《太古遺音》、《風宣玄品》等等。目前收集琴曲最全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共花費了十五年時間,才出版完成的《琴曲集成》,全套書籍共30冊(2010年版),幾乎搜集了現存所有琴曲。

8、古琴打譜

打譜指按照琴譜,彈奏出琴曲的過程。因為古琴減字譜獨特的記譜方法,並未記錄節奏,甚至斷句,所以演奏者有較大的伸縮空間,因此打譜者必須熟悉琴曲的,一般規律和演奏技法,揣摩作者意圖,並進行再創造。同一支減字譜記載的琴曲,不同的打譜者會打出不同的版本來。今天打譜者打出琴曲後,會以簡譜和五線譜的方式來進行記錄。

9、文化地位

琴棋書畫,琴居首位。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古人稱:「士無故不撤琴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標准配備。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符合中國文化中庸的精神,也符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經過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古琴從一種樂器抽離出來,推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唐代薛易簡在《琴訣》有言: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不僅文人士大夫階層喜愛古琴,歷代高僧、隱士也是古琴的愛好者。

10、古琴名曲

十大名曲:《瀟湘水雲》、《廣陵散》、《高山流水》(唐後拆為《高山》《流水》兩首)、《漁樵問答》、《平沙落雁》、《陽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梅花三弄》、《醉漁唱晚》。

其它名曲:《普庵咒》、《長門怨》、《桃園春曉》、《大胡笳》、《離騷》、《欸乃》、《墨子悲絲》、《梧葉舞秋風》、《秋塞吟》、《鷗鷺忘機》、《漁樵問答》、《酒狂》、《關山月》、《幽蘭》、《憶故人》、《酒狂》等等

⑸ 關於日本音樂

濱崎あゆみ《Appears》《rainy day》《Dearest》《Heaven》《SEASONS》
倉木麻衣《Growing of my heart》《Honey,feeling for me》《I sing a song for you》《key to my heart》《Like a star in the night》《Love,needing》《Moon serenade,Moonlight》《Secret of my heart》《Start in my life》《tell me your way》《Time after time ~花舞う街で~》《風のららら》《Always》《Diamond Wave》《You are not the only one》《明日へ架ける橋》
BoA《No.1》(日文)《世界の片隅で》《DO THE MOTION》
《Everlasting》《EveryHeart》《First snow》《JEWEL SONG》《Song With No Name - 名前のない歌》《Stay In Love》《七色の明日 ~brand new beat~》
Kokia《ありがとう》《愛しているから》《愛のメロディー》《白雪》
東方神起《HUH》《Rising Sun》(日文)《愛せない愛したい》《明日は來るから》《言葉はいらない 》《My Destiny》《Somebody To Love》《Heart, Mind end Soul》《Stay With me Tonight》《Begin》《The way U are》(日文)《One》
中島美嘉《FIND THE WAY》《愛してる》《雪の華》《桜色舞うころ》
我國和日本在兩千多年以前就開始展開音樂文化的交流,而在我國的隋唐時期,尤其是日本的聖德太子(574--622)攝政時期開始,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日本曾先後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國來,其中每個使團都設有音樂長、音樂生,他們在我國學習我國的音樂,並且又把我國的音樂帶回到日本,從而使我國音樂在日本國土上得以廣泛的流傳,並對日本的音樂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分為音樂的內容形式和音樂理論思想兩部分。 隋唐時期我國傳入日本的音樂內容,主要有唐樂、伎樂、散樂三種。唐樂是唐代宴會時使用的音樂,即我們所說的燕樂或俗樂,它們流傳到日本以後,被改造為日本的雅樂。唐燕樂曲調傳到日本的共計百首以上,日本至今還保存有《秦王破陣樂》等二十幾首唐代燕樂的古樂譜,有些曲目現在仍在日本的舞台上演奏,一些日本的民謠,如築前的黑田節(黑田調)據說就是唐樂《越天樂》的曲調配上日語歌詞而形成的一種民謠。

伎樂是指在露天演出的音樂舞蹈劇,即我國的樂舞,由於隋初設置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七部樂而得名,傳入日本後或稱伎樂舞。相傳在隋煬帝大業八年(612 年),在吳國學習樂舞的百濟人味糜之歸化了日本以後,開始在日本傳授伎樂,由於當時的聖德太子十分喜愛伎樂,便召集了一批日本的青少年跟從味糜之學習,並且在雅樂寮職員令里設了伎樂師、伎樂生,最後更把這種舞蹈定為佛教祭儀,隨後伎樂在日本逐漸盛行起來,並對日本能樂形成了很大影響,流傳到日本的伎樂曲目有:《獅子舞》、《吳公》、《金剛》、《迦樓羅》、《婆羅門》、《昆侖》、《力士》、《大孤》、《醉胡》、《武德樂》,稱為十伎樂。

散樂即我國的百戲和雜戲,它是由周代的民間樂舞發展而成的曲藝、雜耍和音樂結合成的一種節目,唐代年間與唐樂一起傳入日本。日本對散樂非常重視,朝廷指定散樂戶,以演奏散樂為世業,受國家的保護和獎勵。散樂與伎樂隨著雅樂的興盛開始從宮廷流入民間,後來與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結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樂劇,即能樂。

除了上述的三種音樂,隋唐的許多民間歌曲也隨著日本留學生的歸國傳入日本並對日本的民間音調產生很大影響,大約八世紀,日本流行一種俗稱"催馬樂"(saybala )的歌謠俗曲,據日本學者河口慧海考證,saybala 是西藏語"saybar"(地方戀歌)的音譯,日語saybala 的內容並不限於愛情,歌詞中有時摻雜著藏語,從這些樂曲中可以窺見我國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的蹤跡。 在隋唐兩代傳入日本的樂器及曲譜同樣對日本形成很大的影響,其中最有影響的應該算箏和琴。十三弦的箏是在唐代傳入日本的,一並流傳過去的還有民間的許多箏獨奏曲,多數傳向日本的九州。據日本的《琴曲抄》的序言中記載,一位叫石川色子的女官,在彥山跟唐人學得箏曲後於公元八八七年將這些箏曲傳給了當時的宇多天皇。箏及箏曲傳入日本後,發展成了日本人民群眾十分喜愛的一種民族音樂形式,不少現代的日本民族音樂作品都是為箏而作。

我國七弦琴在隋唐時代傳入日本,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至今珍藏著唐代傳入的七弦古琴,同時,在日本很早就流傳了我國的著名琴曲《易水》、《幽蘭》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梁末隋初的丘公明撰編的《碣石調幽蘭》在唐代傳入日本以後,至今仍完好地被收藏在日本京都西賀茂的神光院里,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譜(在我國已失傳)。琴和琴譜流傳到日本以後,同樣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風格的琴樂。

另外,公元八三五年日本的騰原貞敏留學到我國後,在揚州跟隨當地琵琶名師廉十郎進修琵琶,深得廉十郎的喜愛,後廉十郎把自己的愛女嫁給他,另外相贈琵琶譜本數十卷,公元八三九年,騰原貞敏回國時帶回這些曲譜及臨別受廉十郎相贈的琵琶兩面(玄象、青山),據日本伊庭孝的《日本音樂史》記載,騰原貞敏從唐帶回的琵琶樂譜包括《流泉》、《啄木》、《楊貞藻》等琵琶秘曲。

除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盛唐時期十分重要的一樣樂器--尺八,也於隋唐年間傳入日本,據記載,在日本的天武天皇時代,邀請到日本去傳授中國音樂文化的唐樂師中,就包括了專門的尺八師,他們為日本的宮廷培養了兩名尺八生,後尺八在日本日漸發展並傳入民間,成為具有日本獨特風格的代表性民族樂器。(中國除了福建閩南的"南音"中還使用尺八外,其他地區已經失傳)

公元七三二年,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歸國時,從我國帶回銅律管一部,鐵如方響寫律管聲十二條,《樂書要錄》十卷。《樂書要錄》是我國一部重要的音樂理論著作,這部著作十卷本在日本完好地保存了四百多年,後來才漸漸殘缺,現在日本仍保存有其中的五、六、七卷;另外一位日本派來我國留學的名叫永忠的僧侶在我國學習經論以及音律,歸國時帶回律呂旋宮圖、日月圖各兩卷、以及律管十二隻。隨著這些音樂理論著作的大量傳入,我國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思想也傳入了日本。

我國的儒家禮樂思想傳入日本以後,為日本朝廷所接受。公元七五七年,日本孝謙天皇的詔敕中出現了移風易俗的禮樂思想:"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從孝謙天皇的詔敕中可以看出,日本對音樂價值的認識和儒家的禮樂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這種禮樂思想指導下,日本對音樂的追求也同樣是所謂的"雅正"之樂,排斥所謂的"淫樂"。

我國古代音樂觀的陰陽五行說傳入日本後,對日本的古代音樂觀形成了很大影響。日本的音樂家們也開始認為宇宙是由土、金、水、木、火五個要素組成,與此對應的音樂調式也因此產生一越調、平調、盤涉調、雙調和黃鍾調,即我國的五聲調式。另外,除了五聲調式,和我國一樣,日本也分別把五行和時節(土用、秋、冬、春、夏)、音階(五聲音階)、方位(中央、西、北、東、南)、顏色(黃、白、黑、青、赤)及國家的組成要素(君、臣、物、民、事)相互對應,並受我國的音樂思想影響產生"平調亡國論"的論調,在《教訓抄》(日文)卷六的《平調》項中有此註解:"平調金商也,西方音也,亡國音也。"

上面是古代隋唐對日本音樂的影響,網上找到的。
下面我自己再對日本流行音樂做一些闡述:

從上面可以看出,日本是沒有自己的音樂語言的。但是正是拜此所賜,日本的流行音樂廣為吸收世界各國音樂精髓,再加以變化,逐漸形成日本流行音樂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Jpop。日本流行音樂聽覺效果上面偏重中、高頻段的聲音效果,低頻段較歐美音樂來說要弱很多,這點從日本生產的音箱上面就可以得出結論-中高頻表現極突出,而相對來說低頻就很一般了。其實這也是很多人聽Jpop很舒服的一個方面-沒有讓內臟產生共鳴的低頻。音樂方面,Jpop的和聲進行主要由Loop式的循環和聲和恰當的轉調組成,對於口水歌大行其道的今天,這種無限創新的路子給口水歌以嚴重的沖擊。樂器方面,由於Jpop的風格涉及范圍極廣,所以在Jpop裡面各種聲音都會聽到,從樂隊里最常見的樂器,到完全利用設備自己製造出來的聲音應有盡有,甚至本民族的樂器例如尺八、三味線等也會加入到流行音樂當中來。製作和錄音方面,Jpop的出品要求非常高,所以基本上不會聽到品質低劣的音樂。

以上這些關於Jpop的是本人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幫上忙。

說點題外話,第一個回答問題的朋友,希望你能理解「文化與政治相剝離」的道理。

⑹ 日本古琴展廳現狀如何

正常運行。日本古琴展廳是日本正倉院所開辦的展覽活動,截止至2022年11月28日,該展覽活動是正常在進行運行的,是沒有結束的。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島國。

⑺ 日本東京有古琴館嘛 具體地址

隨著古琴之風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初學者問筆者關於古琴選購方面的問題,故此筆者整理了幾點初學者選購古琴方面的注意事項,希望廣大琴友能夠找到一架適合自己的古琴,從而真正的領略古琴藝術的魅力。

⑻ 日本古琴和中國的有什麼不同嗎在日本哪可以找到古琴

一定可以帶的
JAL還是ANA?
你跟他們講是世界遺產指定文化財
上飛機直接交給空姐
她們有放的地方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