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基本國策有哪些

日本基本國策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20 19:50:12

❶ 日軍為什麼侵華

日本為什麼會走上侵略的道路呢?我們可以從日本的發展史上找到答案。
縱觀日本歷史的發展,始終以對外侵略,特別是企圖征服中國,控制東亞為基本戰略。當日本統一後,在力量不足時,動員一些武士和浪人對元、明時期的中國沿海地區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中國稱之為倭寇。14世紀,抗倭明將戚繼光,經浴血奮戰,掃平倭寇。
後來豐臣秀吉①曾對織田信長②說:君欲賞臣功,願以朝鮮為請。臣乃用朝鮮之兵,以入於明,庶幾倚君威,席捲明國,合三國為一,是臣宿志也。兩次帥部侵略朝鮮,被中朝兩國人民所打敗。到了18世紀90年代,本多利明的《西域物語》竭力鼓吹入侵堪察加、庫頁島和滿洲。
1803年又獻上《貿易論》,主張以戰爭形式掠奪財富應該成為日本的國策。1823年,左藤信淵內閣制定《宇內混同秘策》,提出要使「世界悉為皇國之郡縣。萬國君主皆為天皇之臣民……凡此先以吞中國始。」這條海蛇的野心何其大也?不但要吞下中國,而且要吞下世界,將所有的人間財富據為己有!「皇大御國乃天地間最初成立之國,為世界各國之根本」,因此,皇國號令世界各國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據這一「天理」,日本要首先並吞滿洲,繼而將中國全部領土劃入日本版圖,爾後從東南亞進軍印度,合並世界各國。19世紀50年代,吉田松陰曾主張:急修武備,一俟船堅炮足,北割滿洲之地,南取台灣、呂宋諸島。又叫囂:與俄美講和,乘此間隙培養國力,轉而掠取朝鮮、滿洲、中國,「致對俄美貿易中之所失,亦可由略地朝鮮滿洲而取得補償。」
1927年7月25日,田中義一提出了世界歷史上罕見的極其露骨的侵略計劃「滿蒙積極政策」,世稱《田中奏摺》。這個秘密文件的主要內容是闡述侵略中國的方針政策。《田中奏摺》提出日本新大陸政策的總戰略是:「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日本獲取全中國的資源以後,「就可以進而征服印度、南洋諸島、中小亞細亞以至歐洲。」「大和民族在亞洲大陸顯露身手,掌握滿蒙的權利則為首要關鍵。」
《田中奏摺》提出日本「應開拓滿蒙富源,以培養帝國恆久的繁榮。」為此,日本必須千方百計地取得滿蒙的土地商租權、鐵路建築權、礦權、林權、對外貿易、海運、金融權等;日本人自由出入滿蒙;設置日本政治、財政、軍事顧問和教官;大力獎勵朝鮮移民;派遣軍人潛入蒙古,控制舊王公等。為了管理滿蒙的事務,日本政府要設置拓殖省即殖民部。《田中奏摺》認為:「日本除採用『鐵血』政策而外,而能排去東亞的困難」;「將來欲制中國,必以摧毀美國勢力為先決條件,」「不得不與美一戰」;「最近將來,在北滿地方必與赤俄沖突。」因此,日本計劃「以軍事為目的」,迅速修建幾條具有戰略價值的鐵路,把滿蒙與朝鮮連成一體,加強對我國東北的經濟掠奪。
《田中奏摺》提出的侵略步驟是:第一期奪取台灣,第二期奪取朝鮮,第三期奪取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該奏摺寫道:「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皆已實現。唯第三期征服滿蒙以征服中國全土,……則尚未完成。」奏摺繼而提出侵略中國的具體辦法。後來,日本軍國主義即按此計劃,以「鐵血主義」即武裝侵略的方針,並通過「貿易」、「移民」、「開拓」、「經營鐵路」、「經營廠礦企業」等等一系列侵略形式,不斷擴大和加強其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范圍和勢力。直至30年代發動「九·一八」事變,用武力侵佔了我國東北,製造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繼而,又發動了「七·七事變」,對我國進行全面的武裝侵略戰爭。所有這一切都說明,自「東方會議」以來,田中的罪惡侵華計劃已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動一步一步地變成了現實。
從經濟形勢上分析。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這次危機使美國和歐洲受到極大的沖擊,經濟一下倒退幾十年。日本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1929年到1932年,全球都處在一片凄風苦雨中。中國經濟由於主要是小農經濟,受的影響小一些。而日本則採取了四種辦法應對這次危機,一是日元貶值,二是工資指數下降,三是低利率,四是擴大軍事開支和軍火產業規模。同時日本出於經濟和領土的需要,悍然入侵了中國東三省。
1931至1936年,高度軍國主義化而又被「九·一八」事變大大刺激起領土野心的日本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事擴充。日本官方軍事訂貨金額達70億日元,三菱、川崎、浦賀船渠、日產、日氮等十大民營軍需企業利潤平均增長48%。日本稱其為「軍需景氣」。軍事支出在1931—1936年達35%至47%,土木工程和公用事業支出則僅佔8%—15%。但在這表面化的「軍需景氣」背後是飲鴆止渴的危險。雖然軍事工業也能刺激生產,但其產品只能消耗於戰爭(除非搞軍火輸出的支柱產業),既不能還原為資本、轉入社會再生產,也不能提高國民購買力、保存或發展資源。除非發動戰爭,掠奪他國財力、人力和資源。選擇這一條路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日本一直在准備一場全面的戰爭。
與這種情況相對應的是1932年,日本政府首次發行赤字公債,總額3.83億日元,為當年歲入的17.4%。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從1932年的100:50降到1933年的100:25。同年(1932),日本發行軍事國債3.1億日元。至1935年,日本國民收入為145.3億日元,政府中央財政支出為57億日元。與此對應的是年度一般國民收入為166.5日元,東京一般市民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開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農村生活水平較之則更加貧困。
這種情況是不能持久的。由於日本的國家戰略就是用軍事實力征服佔領,養著龐大的帝國陸軍和帝國艦隊,以及海陸各屬的空軍,經濟上很難持久。盡管日本逼國民黨政府在華北五省自治上做出了辱失主權的讓步,但是它的目標不僅僅是華北,而是整個中國和亞洲。加上對中國軍事力量的輕視,日本挑起了「蘆溝橋事變」,提出「六月亡華」的狂妄口號,妄圖在三到數個月內,征服中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