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能生產金杯
㈠ 日本是怎樣那麼快就掌握了汽車自主技術的
大多數的日本車的價格比歐美車的價格高同時不省油,只有一少部分省油車是因為這款車很小,如豐田威馳,如果同排量車相撞的話,小車要比大車的安全性差。另外要值得一提的是本田的VTEC發動機是可變氣門發動機,在低速時省油,而在高速時比目前的所有同排量的不可變氣門發動機都要費油,並且噪音大、震動大,所以就會存在本田的說明書省油而實際費油的現象,以及人們在本田車上加裝靜音或隔音裝置的現象,因此我說的是用歐美車不僅結實耐用,而且當你的車比日本車費一點油時,你是在為你的生命和安全在買保險,如:林肯車與豐田車相撞,林肯車要安全得多,同時地位和檔次也不一樣。以下我再通過實例和事實來說明不買日本車的理由。
就目前來說,中國國內有很多家日本汽車合資企業,這其中就有豐田、日產、三菱、本田、馬自達等,其中廣州本田系列2.0~3.0的排量為20多萬至30多萬不等,雅閣系列和奧得塞系列,以及10萬元以上的飛度系列 9.98萬元~10.98萬元,豐田威馳系列從12萬元~17.5萬元不等,以及花冠系列17.5萬元~20.38萬元。日產的陽光和新藍鳥系列以及帕拉丁系列都是20多萬元左右。馬自達M6的價格也為21.88萬元~26萬元,三菱帕傑羅的速跑也是29.9萬元。
我們再來看看以下歐美車的系列。具有百年品牌的別克系列也是從20萬至30萬不等,而質量可靠的大眾的帕薩特系列也不過是20萬左右,我們知道著重汽車安全設計的先導者有沃爾沃和雪鐵龍,而雪鐵龍的塞納2.0也不過18萬左右,同時具有百年品牌的另一個美國品牌福特蒙迪歐2.0,此款車據說在汽車的發源地歐洲是最熱銷的車型之一,而且全部是美國散件組裝,也只不過賣個23萬元左右,而福特嘉年華只有8萬元左右卻也很少有人問津.
再從越野車說起,北京jeep2.5隻賣13萬元左右,要知道越野車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創造出來的,在我們國家的詞典中吉普車就是越野車,它是來源於美國克萊斯勒的jeep越野車的譯音,而它卻受到中國人的冷落,讓我們看一看三菱帕傑羅速跑和本田CR-V和帕拉丁哪一款的車不是20多萬元,有些人會說北京jeep是老車型,它們卻是剛剛上市,那麼大切諾基又怎麼說呢,據說大切諾基的銷售價格應該賣到70多萬,由於中國人的誤解以及種種原因,價格被定到了50多萬元,很多中國人識貨的人並不多,有人會說美國的大切諾基貴,也就是美國車貴,其實不言,要知道帕傑羅和帕拉丁和本田CR-V以及豐田的陸地巡洋艦與大切諾基比並不是一個檔次和同一個級別的產品,風格也不一樣,另外還有沈陽的金杯通用的雪佛蘭系列「開拓者」中的一款車才賣到17萬元左右,要知道美國的雪佛蘭「開拓者」等系列在美國和歐洲都是銷量看好的車型,難道美國人和歐洲人都是傻子,還是他們沒有中國人精明,我認為非也,有些人說日本車在美國和歐洲賣得都特別好,要讓我說這是一種誤解,我來向你們說一說為什麼日本車在美國賣得還可以,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美國有很大的購買群體是留學生和外來移民,以及美國的窮困人群(因為美國也有窮困人),由於他們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錢,不考慮身份和地位,但是作為一名美國人又離不開車,而歐洲車貴且名牌多,所以只能首選日本車,等待以後地位和身份改變了之後再換美國車或歐洲車,要知道真正的美國人以開美國車而自豪,再加上美國政府又大力地給予了日本汽車業的特殊照顧,從而成全了當今的日本汽車業,要知道日本豐田汽車的一半以上的利潤來自美國。
另外我要說的是美國的三大汽車廠的產品大部分還是銷售在美國本土,同時銷量也遠遠超過所有日本汽車在美國銷量的總和。讓我們再說說日本車在歐洲的表現,據統計在歐洲日本的所有汽車在上世紀80、90年代之間有一個銷售高峰,後來一直至今業績不佳,並且歐洲的汽車市場也是所有日本汽車廠商最頭痛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車以價廉物美的廣告和造型打動了一些歐洲客戶,結果歐洲用戶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日本的汽車雖然比歐洲車便宜,但是性能和耐久性卻比歐洲車差了許多(因為歐洲人用過太多的汽車也能知道汽車的好與壞,日本車是蒙不了歐洲人的),就連歐洲汽車協會的主席都在說,日本生產的汽車質量正在接近我們歐洲汽車的質量,我想對於他來說他絕對能夠知道哪個國家生產的汽車好與壞,為什麼中國人對日本車情有獨鍾呢,原因是中國人早期生產的汽車質量太差,最早讓中國人看到的所謂好車是大批量進入中國的日本汽車,這讓中國人大開眼界,有些人無知的說日本車世界第一,讓我打個比喻解釋一下這一現象,我們國家的用戶就像小學生,而日本車就像是小學老師,而歐美車是我們的大學老師,小學生在上小學時會認為我們的小學老師最偉大,直到他們上大學之後,才發現小學老師並不是知道得最多的,當小學老師把一個字寫錯或讀錯時小學生也是認為對的。
據有關資料統計,日本的所有品牌(包括豐田、日產、三菱、本田、馬自達、五十鈴、大發等)2001年在歐洲的銷量不如德國大眾一家在歐洲的銷量,只與法國的百年品牌雷諾的銷量的 10.4%相當,其原因主要是世界名車盡在歐洲,所以日本車蒙不了歐洲人,歐洲車是各具特色,並且歐洲沒有美國那麼多的外來移民,以及歐洲各地也不像美國政府那樣照顧日本汽車業。
讓我們再講個真實的笑話,以前我家門口有一條馬路的支線,有一天有一列結婚的車隊從門前路過,鄰居們就在路旁觀看,其中一個帶小孩的鄰居也在看,當這一隊婚車慢慢開過之後(全部是各種轎車),後面跟著一輛運貨的拖拉機,孩子的母親問小孩說:「兒子,哪個車好?」就看那個小孩用手一指那個拖拉機說:「這個車好。」逗的大夥是哈哈大笑。我們笑小孩的無知,是因為我們這些大人知道拖拉機和轎車的價格,但是小孩不知道它們的價格,他只知道他喜歡拖拉機的外型和它的聲音,這說明了這些大人們能從外型來分辨車的種類和等級,如果讓他們更進一步地來分辨汽車的品牌,他們也會分辨不出好壞和等級,這也說明了我們不要被日本汽車的外型所迷惑。
從質量來說,我們從夏利與桑塔納、富康或捷達比,夏利比桑塔納的質量差多了,這說明日本車比歐洲(德國)車差多了。因為夏利的原型車(廠商)是日本的大發汽車公司,而捷達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往下就不用我說,只要略懂一點車的人都說:夏利車是特別囊,而捷達卻是特別耐用,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夏利的質量時,我與一位正在修理夏利的二佰伍修理工閑談,我試著問他夏利好還是桑塔納好,這位換件工(所謂的修理工)說夏利好,我問為什麼,他說夏利是日本車(言外之意,日本車比德國車好)。可見人們盲目崇拜日本車到達什麼程度,修理工都如此,何況老百姓了。以下用例證和實事來說明日本車的質量。
日本三菱的帕傑羅的剎車油管事件(設計問題),帕傑羅擋風玻璃在高速時破碎把人嚇死事件(質量問題),美國的消費雜志做過的試驗證明,帕傑羅在高速轉彎時容易翻車以及中國很多帕傑羅翻車的事實(設計問題),原因是三菱帕傑羅為了追求造型美,把它設計得比其它越野車車身高而忽略了安全性。我們知道,越高的物體運動時越重心不穩。各位朋友可以看看切諾基和雪佛蘭SUV以及越野車中的勞斯萊斯、英國的陸虎都不把車身設計得很高的主要原因,還有豐田的霸道在高速公路行駛時後車軸斷裂事件(質量問題),還有五十鈴的轉向部件磨車體事件(設計問題),三菱大貨T850的後橋斷裂和發動機易損等各種事實(質量問題),豐田跑車在沈陽撞牆之後安全氣囊並未打開事件(質量問題),以及早期的本田雅閣不叫雅閣而叫阿科德,早期的阿科德在歐美人們把它叫做事故車,因為這款車常常翻車,原因是本田公司把這款車的速度提上來了,但是穩定性和安全性他們卻做不到,所以常發生翻車事故。
再就是本田汽車的VTEC發動機所帶來的噪音是世人皆知的,有些外行人把本田汽車加裝了隔音裝置,還無知的說自己的車有隔音裝置,他哪裡知道他的本田車再加裝了隔音裝置之後,才能達到如別克和奧迪沒有加裝隔音裝置的靜音效果,真是外行如「大頭」。據本人了解,中國人對待本田汽車還情有獨鍾,主要原因來源於人們早期使用的本田摩托車。我想說的是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商,他們每年投入的廣告費用要比美國的通用投入的廣告費用還要多,如本田公司會跳舞的機器人以及本田公司的太陽能汽車以及世界摩托車大賽的冠軍奪取,其目的就是讓人們誤認為本田公司擁有最尖端的高科技領域,能夠領導汽車技術新潮,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日本汽車公司不像歐美汽車公司那樣賣車就是賣車,他們在賣車的同時還創造出一種氣氛,就是讓人們誤認為他們的車快還省油,這個部門只有日本本土的廠方設有的部門俗稱(蒙人部)。本田公司經常會花巨資購買其它廠家或某研究部門生產出來的尖端產品,經過交易打上自己的HONDA來騙取民眾,同時還經常發布虛假信息。
有證據如下,在德國大眾生產出三升路波的柴油轎車時,本田和豐田幾乎同時向全世界發布他們生產出來了百公里油耗三升的汽油轎車,其目的就是讓中國人認為只有日本的車才是最省油的,這個地位不能讓別的廠家取代和改變,否則他們的銷量將會大減,另外日本豐田和本田為了提高自己的檔次,竟然讓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加了他們的蒙人行列,如本田生產的燃料電池SUV車則是「小泉」的專用車,其目的就是為了改變本田汽車沒有豪門使用的歷史,因為日本首相坐尼桑(如德國總統坐大眾、法國總統坐標志、美國總統坐凱迪拉克、英國女王坐賓利或勞斯萊斯等現象)。
我們國家以前的國賓開路摩托車竟用的是本田 650,要知道寶馬摩托車才是世界很多國家元首的真正開路車(除本國有能力生產國賓開道車),這種現象是給本田做的最好的免費廣告,我認為就是本田公司白給摩托車和給錢的情況下都不能這么做的,這可真讓外國元首笑話,幾年之後換了寶馬850摩托車。另外還有在中國北京某國家重要機關竟然采購100輛廣州本田作為迎接賓客的專用車,再次為本田做了免費的廣告,我認為就是白送也輪不到廣州本田的頭上,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本田的一貫作法是把美國的哈雷或義大利的度卡迪摩托車打上自己的本田商標去參加世界摩托車大賽,採用一群狼的方式來奪取世界冠軍,通過奪冠來騙取民眾的購買力,要知道經典摩托車已成定局,如太子車是美國的哈雷,開路車是德國的寶馬,賽車是義大利的度卡迪,旅行摩托車是英國的凱旋(日本的直列四缸也是仿照此車),我警告日本本田公司,你們現在摩托車世界老大的地位是撿來的,為什麼這么說是因為二戰以後和80年代以前的摩托車行業是強國家不願意干,窮國家幹不了的行業,所以讓你這個亞洲的日本國撿個便宜,但是你們要想拿F-1的老大,那你們是做夢,因為這個行業強手如林,你小日本車再想撿這方面的便宜那是不可能,他們不會給這個機會,有可能你們偶爾會撿個冠軍,但是你們不會也不可能像摩托車那樣別無對手,本田的最終結果是露餡,並且落得身敗名裂,如在2003年的F-1的大賽中本田的F-1賽車出現了12次的爆缸現象,有人說本田摩托車某某人用了多少年從來也沒有壞過,而國產車不知修過多少回,我承認日本摩托早期時確實比國產車質量好得多,但是這只能說明,日本車達到了一定的質量標准,如ISO9001,另一方面,也是這些人保養的好,例如他們換好得機油,換好的零件,壞路不跑等,曾經有這么一個人把日本摩托車保養得確實好,就像新車一樣,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就是借媳婦也不能借別人摩托,可見保養和愛護是日本車耐用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田汽車還會選時機發布虛假信息,有一次賓士剎車油管事件之後,賓士不同意換車,而本田卻在這時發布了召回廣本汽車點火有缺點的新聞,其目的就是讓人們認為我們比賓士的服務還要好,為什麼說他是騙子,本田比賓士更可恨,因為本田的點火毛病他們本田自己早就知道,只是不對外公布,為什麼早不召回,晚不召回,偏偏在賓士事件出現之後他們才召回,其用意可想而知,本田汽車騙人的技術已經達到把狗屎打上本田商標,中國的傻子消費者也會排隊購買的,很少有人知道本田汽車在歐美是最沒有地位和沒有錢的人才去購買,而一些中國人卻把它當「寶」開,我認為本田雅閣應該與中華是同一檔次和價位,因為汽車是藝術品,既然是藝術品就應該講究個名人設計,中華是義大利名人設計的,而且中華的造型比本田美,中華的速度與本田差不多,中華的油耗比本田(手動)省,中華的安全性比本田好,中華的發動機是日本三菱的發動機,與本田雅閣的本田發動機屬於同一檔次,本田雖然是日本品牌,但它不是世界名牌,它是日本本田設計的,遠不如世界頂級設計大師喬治• 亞羅設計的好,中華雖然是中國品牌,但卻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二者都是採用日本發動機,所以他倆的檔次和價位應該相當。
從造型來說,現在的歐美車已經著手汽車的外型設計,並且實力要比日本車強,如通用的別克,福特的蒙迪歐,大眾的帕薩特、寶來和奧迪,而本田的新雅閣和日產陽光像個烏龜殼,而本田的飛度和夏利2000像個大頭鞋。另外日本汽車常常以專為中國人設計來蒙騙中國人,如本田的飛度、雅閣以及豐田的威馳等,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其產品在中國賣高價,想一想,朋友們,如果不是打著專為中國人設計這一旗號,而是把在日本就有的車型引進到中國來再賣高價,中國人就會發現在中國生產的日本車比來自日本的原裝車的價格還要貴,所以騙人的日本車常常把汽車略加修改,加一點所謂的配置,再在中國高價銷售,再打上專為中國人設計的旗號來欺騙中國人,這是日本人的一貫做法,所以從以上各個例子來看,日本車造型不美,價格不便宜,質量不耐用,也不省油,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日本車的價格會暴跌。
因此為了您的利益,為了民族的利益,請各位朋友不要盲目跟風。本田汽車的利潤最大、騙局最多,就連美國某企業的一位高官也曾經說過:日本的汽車要數本田汽車最有個性。什麼是個性?我看就是變相的騙人!舉個例子,如本田摩托車100S,當人們掛上一檔,猛加油門時,這個車加速特別好,如果車後面再坐個人,摩托車有可能站起來,而到了四檔後這個車的加速和極速就很一般了。本田雅閣也是如此,在0~100公里/小時的表現很好,而到了三四檔的速度時,表現就不那麼優越,他們為什麼這么設計,就是讓人們認為本田車有力、速度好,說白了他們把車低速的變速比加大,顧此失彼,所以高速時就表現一般了。因為他們知道,人們經常進行低速行駛和進行急加速,而高速時人們都很少有機會用,就像有兩個人分100元錢一樣,如果一個人分多了錢,另外一個人肯定要少分錢是同一個道理。
另外我要說的是寶來1.8T,它的加速比任何一款 2.0~3.0的廣本雅閣的加速性都要快,還比它們省油,極限速度也比他們高,質量也比它們強。還有一個有力的事實說明,日本車的設計水準並不行。因為日本目前最好的車是凌志汽車,而它是由義大利人設計的,我要問一問日本的汽車技術人員,你們的技術力量這么強,怎麼最好、最高級的車是義大利人設計。有一個現象是在高速公路上日本本田和豐田車常常是超過其它車,這不能說明它們的車快,只能說明這些司機常常把油門踩到底了,如果開歐洲車的司機你們也把油門踩到底,速度不比他們差,我認為同排量的歐洲車幾乎可以超越所有同排量的日本車,而且安全性要高於日本車,如捷達王1.8、帕薩特1.8T、寶來1.8T、奧迪1.8T、和塞納2.0的極限速度都高於本田雅閣2.0,而且本田雅閣還是可變氣門的VTEC發動機。
第三個問題我們再談一談日本車到底省不省油。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就出現日本車省油這一錯誤的觀點,原因是中國的所謂汽車專家不懂車。我們知道決定汽車省油有四大因素:第一,車的重量;第二,排量;第三,設計先進;第四,進排氣的開啟時間和點火時間。當時的日本車省油的原因是他們設計不出大排量的豪華轎車,普遍為小排量車,如夏利、奧拓等車型,他們與美國的凱迪拉克和賓士車比肯定省油,原因不是他們車設計先進,而是他們的車小、排量低,如今同排量、同等重量的日本車與歐美車(1.6升以上)相比不但不省油而且費油。另外我們通過下面的實例來說明即使個別日本小排量車比歐美車省油也不能買的道理(省的油錢不夠修車)。
以塞歐、羚羊和夏利 2000為例,它們的油耗分別為百公里5.1、5.0和4.9,即百公里的油耗相差為0.1升、每千公里差1升、每萬公里差10升、每十萬公里差100 升,我們知道轎車如果開到10萬公里就得大修,而10萬公里相差的油錢為100×3.26=326元錢,想一想,朋友們,如果你們選的車省油而質量不行, 326元錢遠遠不夠修車的,如夏利10萬公里早已零散了,遠不夠修車的,而捷達和富康這種車雖然費一點油,但是人家這種車10萬公里幾乎不用修,我的觀點是省的油錢不夠修車的,所以這種車是不能購買的。另外汽車的安全性也不一樣,也就是開日本車的司機被撞死的幾率要大,此外檔次、地位和掙錢額也不如歐美車,使用壽命也不如人家,到最後汽車報廢時夏利的價格為2~3千元,而捷達卻是1.5~2.0萬元,算來算去怎麼也是使用歐洲車劃算。
另外汽車百公里油耗的60公里/小時與90公里/小時的等速油耗是不一樣的,日本車往往把60公里而不是90公里的等速寫上,讓人們誤認為它們省油,例如雅閣2.0在60公里/小時為6.9升/100公里、90公里/小時為7.4升/100公里。另外要說的是,歐美汽車更新換代速度慢的原因是他們設計出汽車後並不是馬上推向市場,而是經過長時間的多少萬公里的測試,發現毛病後再修改,直到完美之後才推向市場,如賓士和寶馬車,而日本的汽車只要設計出來就會馬上推向市場,所以他們的更新速度快,而中國的百姓卻成了日本車的犧牲品,而當你們發現他們的車有一定缺陷時,他們已經生產出第二代,可見坑人不淺。忠告中國民眾不要成為日本汽車廠商的「大頭」消費者。
如今有些日本廠家自己已經活不下去,紛紛黃了或投靠了其它的廠家,如大發(生產夏利的)和日野讓豐田收購,富士投靠尼桑,而尼桑卻投靠了法國雷諾,三菱投靠了美國的克萊斯勒,五十鈴和馬自達投靠了美國福特,原來的日本十幾大汽車公司,如今只剩下豐田和本田,豐田還可以活一段時間,而本田的好時光只有十幾年,主要原因是撿來的和騙來的不會長久。
可能有人說:你的目的是什麼?我說:我的最大目的就是讓中國民眾不要過了十年以後才發現日本車不過如此,如果再給日本車十年機會,那麼中國民眾的損失也太大了,不要把日本汽車神化了,試想一下,如果日本汽車垮台了,日本的鋼鐵業、機械加工業、電子業、化工業等將受到重創,從而將給中國帶來機會,到那時日本的經濟將嚴重滑坡(有可能因為我的這篇文章日本的汽車相關產業十年之後失業近10萬人,中國的汽車相關產業有可能上崗百萬人,中國的經濟將特別繁榮)。如果日本的經濟像朝鮮那樣,到那時再有十個小泉純一郎他也不敢再去參拜靖國神社,把日本的經濟搞垮是防止日本人猖狂和發
㈡ 金杯麵包車車是日系車嗎
金杯麵包車最早是引進日本豐田「海獅」的整車,後來自己生產了,但是很多部件還能通用。現在生產的都屬於國產車。
㈢ 華晨金杯簡介
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於2003年1月正式更名。要徹底了解華晨金杯,我們還要從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歷史說起。
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是由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沈陽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1年7月22日。公司注冊資本44,416萬美元,投資總額57,098萬美元。華晨公司持有公司總股本的51%,金杯公司持有49%。
在組建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一年後,1992年10月,華晨憑借在紐約成功掛牌上市,從紐約股市籌資7200萬美元。徹底地解決了金杯的豐田輕型客車CKD組裝線的資金不足問題。
1995年初,作為合資企業控股方的華晨公司又提出企業管理要與國際接軌,華晨公司先後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並斥巨資引進了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技術和管理模式,採用TPS豐田生產方式與MRPⅡ製造資源電腦管理系統,使金杯客車公司整體素質得到迅速提高,實現66種車型、4個系列在一條生產線上混流生產方式。同年8月,金杯客車公司還通過了國家機械工業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成為首家獲得國家級質量體系認證的大型骨幹汽車企業。
1997年,金杯海獅產銷突破2萬台,銷量達到20601台,市場佔有率為11.19%,實現利稅5.66億元;1998年,產銷量再上台階,銷量達到30018台,繼續雄居榜首,市場佔有率提高到16.66%,實現利稅8.66億元;1999年,產銷突破4萬台,銷量達到42527台,市場佔有率升至23.43%;2000年,產銷突破6萬台,銷量達到61036台。這種大幅度跳躍式的發展,被國外同行稱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奇跡」。現在的華晨金杯生產規模已達到每隔三分半鍾,就有一台「海獅」下線,每100輛輕客中,就有60輛「金杯海獅」。
隨著客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金杯客車公司不斷進行產品改進和新產品推出。金杯海獅由過去的兩種發展為現在的6至15座超豪華、豪華、標准、普通和經濟5種檔次,價格從7萬多元到27萬元共4大系列,6個基本型,百餘種專用車,高、中、低檔齊全,有廣泛適應性的產品組合,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1999年底金杯海獅推出電噴系列,整車質量也有了革命性的提高。目前,金杯海獅電噴車已佔到總銷量的80%以上。2001年12月,華晨金杯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引進豐田技術,獨家製造閣瑞斯多功能商務車。
現在,華晨金杯旗下已擁有兩大整車產品。它們分別是在國內同類車型中市場佔有率接近60%的金杯海獅輕型客車和以引進豐田高端技術生產的金杯閣瑞斯多功能商務車。
金杯海獅現在有「勤務兵」和「銳馳」兩個車型。其中「勤務兵」是金杯引進了日本豐田最新款海獅車型生產的第一款的金杯海獅輕型客車,它裝配的是jm491q-me發動機,排量為2.237l,最大扭矩為178/2800-3200nm/rpm,最大功率為 76/4600kw/rpm,尾氣排放符合歐ii標准。同時還配備了遙控中央門鎖、電動後視鏡、可傾式方向盤、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後刮水器、後除霜器、後照地鏡、電控搖窗、前後分離式空調、發動機轉速表等設備,並可選裝真皮座椅等豪華設施。
而「銳馳」是金杯海獅新一代的產品。根據配置的差異,分別稱為「銳馳」超級領航者、「銳馳」優越者、「銳馳」領航者和「銳馳」都市精英等。在外形上,「銳馳」系列整車的前臉和後圍均由日本sivax公司在原海獅車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新設計,前臉部分加長了100毫米,加上多面體前大燈和大面積鍍鉻格柵;其餘部分還是借用了原有海獅的造型,只是豪華型銳馳車的尾部採用了整體式尾燈。「銳馳」系列共提供了四款發動機車型,給了消費者自由的選擇空間。分別是:原裝進口豐田2rz-e發動機、三菱4g64發動機、4g24國產2rz-e發動機、491q-me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均為多電點噴發動機,整車排放完全滿足歐洲Ⅱ號標准。從2001年12月,華晨金杯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引進豐田技術,獨家製造閣瑞斯多功能商務車以來,閣瑞斯已生產了g系列和s系列兩款車,其中閣瑞斯g系列配備原裝進口豐田的3rz發動機,s系列配備的是國產jm491q-me發動機。從外形上看,s系列比g系列小,而在配置上也較g系列簡化了不少。
㈣ 分析日本汽車工業發展對我國汽車生產企業的影響
日本汽車出口中國的量雖然少,但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所佔的比例卻相當大。回想起 80年代日本車洶涌的進口勢頭與國產車生產狀況形成的強烈反差,不能不令中國人深思。
豐田汽車公司一直傾心於開發適應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早在 1964年就首次向中國出口,那時中國 85號以上汽油貨缺,豐田就在大部分商用車上裝有能使用 70號汽油的發動機,以避免可能會發生的故障。
改革開放以後,當中國汽車需求市場啟動時,有著豐富的國際營銷經驗的日本商家立即做出反應。從 1988年起,豐田開始與沈陽金杯汽車廠合作生產金杯牌麵包車,1994年達到年產 5000輛的生產能力。90年代,豐田汽車公司為了擴大對中國的汽車銷售,按照中國國內的使用環境和路面狀況,設計推出了中國規格的豐田汽車。
為了提高豐田汽車的市場競爭能力,豐田公司採用多元化配件供給方式,通過由世界各地相互提供價廉物美的零部件進行生產。零部件製造和車輛生產不是以國度為界限,而是通過建立國際規模的生產網路,最大限度地追求高質量和低成本。同時,他們通過設在中國各地的 33家特約維修服務中心,提供全面的售後服務,以此來爭奪中國市場。
豐田汽車公司的經營專家神谷正太郎說的好:「生產必須先投資,銷售也要先投資。如果只是全力挖掘當前社會的需求,企業馬上就會走上絕路。如果考慮到 5年、10年後的長遠情況,即使犧牲眼前利益,也在所不惜。」
正是有這樣可靠而及時的市場信息反饋,使豐田汽車公司能夠不斷開發研製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㈤ 華晨金杯的歷史:...和豐田有關系嗎...怎麼還有其它牌子也生產這型號....
華晨金杯以前是沈陽市的一家專做輕型麵包車的廠家。
該廠上世紀90年代初與日本豐田汽車合作,引進豐田技術生產當時的豐田海獅4Y麵包車。
該車使用金杯車標,價格比豐田海獅進口車便宜很多。
金杯海獅在中國大陸已經賣了近20年。自推出至今,經過了5次改款,前臉造型幾經變化。
第5代金杯於2008年下半年上市,與前4代的小改不同,第5代在外形上較之以前改變較大。造型向豐田最新一代海獅靠攏。金杯海獅車系的動力配置也十分豐富。
你所說的其它牌子也生產這型號的車,這是近幾年的事情。很多其它的廠家為了在麵包車市場佔有自己的位置,都推出了基於豐田海獅的麵包車。
不過從質量水平和市場佔有率來講,金杯海獅的地位是很難撼動的。
㈥ 日本為什麼能生產出來那麼多好東西
因為日本生產東西的時候第一想的就是使用產品的消費者的想法。
為了讓消費者更加方便,生產的時候也會更加努力,所以日本生產的東西既方便,又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