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集結多少兵力和美軍對抗
『壹』 日本侵華戰爭出動了多少兵力侵華日軍的兵力數量是多
日本侵華日軍在中國最多時期是230多萬人。即1937年7月--1941年12月。當時日本共有軍隊300餘萬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約70萬人及少量侵略朝鮮的日軍外,日軍的絕大部分都被日本調來全力進攻中國。1937年中國有軍隊250多萬人,抗日戰爭勝利時中國有軍隊500多萬人。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侵華日軍有約210萬人;參加太平洋侵略戰爭的日軍共40萬人。日軍用40萬人打敗太平洋等東南亞地區的武器裝備比中國先進的多的美軍,英軍,荷軍及東南亞各國軍隊侵佔領土1000多萬平方公里。到1942年6月日本侵略亞洲各國的軍隊共計是250餘萬人其中侵略中國的日軍佔210萬人。後來,日軍連連失敗,大量徵兵連十來歲的少年都徵兵入伍了。到1945年7月日軍有約700萬人。大部分駐守日本本土。 日軍傷亡共260多萬人,其中中國殲滅日軍140多萬人,美軍殲滅90多萬日軍。
『貳』 二戰 日本本土決戰有多少戰斗人員海陸空各人數
NHK : 1945年4月的本土對決...日軍稱作"決號作戰"...除了正規軍以外...還徵召了很多後備軍...以及警備隊...陸軍約有315萬人 (= 包括陸軍航空部隊)...有 第5方面軍...第1總軍...第2總軍...關東軍...航空總軍...兵力有53個師團...22個混成獨立旅團...3個警備旅團...2個戰車師團...7個獨立戰車旅團...4個高射師團~...而海軍約有150萬人 (= 包括海軍航空部隊)...有 第6艦隊...第7艦隊...第1護衛艦隊...而其航空部隊...還有第3 / 5 / 10航空艦隊..特殊警備隊約25萬人...包括 橫須賀鎮守府...吳鎮守府...舞鶴鎮守府...佐世保鎮守府...大湊警備府...大阪警備府等等......
『叄』 二戰時期 日本 陸軍 有多少兵力 海軍有多少兵力空軍 有多少兵力
日本在二戰後期最大動員的兵力為970W,真正的軍隊總數在400-450W左右,陸軍340W左右(包括陸軍航空兵),海軍(海軍+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100W左右,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部隊,在中國戰場的陸軍數量在42年達到巔峰的270W,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最精銳的部隊全部投入太平洋戰場與美軍作戰。
『肆』 二戰中,美軍對日本的空襲,共出動了多少兵力給日本造成了哪些損失
據美軍統計,自1945年1月至8月,對日大空襲僅B-29式機就出動了3.3萬架次。日本計有1600餘架飛機被摧毀,48艘艦艇被擊沉,11餘艘艦艇被擊傷,約155艘運輸船受創或沉沒。日本死傷人數達69萬人。其中死亡31萬餘人,傷35.1萬人,失蹤2.4萬餘人。日本國內,共有98個大中小城市被炸得面目全非。大都市的燒毀率,如名古屋市、阪神地區等都在50%以上,燒毀房屋總計約143萬幢。大轟炸中,數以萬計的市民爭相逃離城市無家可歸。自3月9日經歷燃燒彈的襲擊之後,東京老百姓的情緒十分低落。特別是李梅投下警告性的傳單,把他下一步要轟炸的目標事先告知日本國民,這就更加使他們驚慌與沮喪。總計有850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缺勤率到1945年7月已達49%;煉油工業生產下降了83%;飛機引擎生產下降了75%;飛機骨架生產下降了60%;電子裝備生產下降了70%;600多家主要軍事工廠被炸毀或遭到嚴重破壞。
『伍』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與美國太平洋艦隊之間作戰兵力、作戰艦艇的對比
您好本人對二戰史比較在行---您可以看看我的回答紀錄
說實話,您的問題問得不是很清楚---戰爭期間,雙方由於生產和戰損---戰力在不斷的變化----我先給出1941年戰前雙方的對比---具體的編製表
您如果有什麼其他的資料需要也可以再問我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的聯合艦隊編成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的日本海軍還沒統一稱為「聯合艦隊」、其中包括外戰部隊與內戰部隊的復數艦隊。1944年(昭和19年)統一為聯合艦隊。以下為太平洋戰爭開戰當時(1941年12月8日)的艦隊編成、包括各艦隊司令長官。戰艦大和的艦籍登錄是在開戰以後故沒記載。
聯合艦隊直屬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
第一戰隊戰艦/長門、陸奧
第二四戰隊特設巡洋艦/報國丸、愛國丸、清澄丸
第一〇航空戰隊水上機母艦/瑞穂、千歲
第四潛水戰隊輕巡洋艦/鬼怒、潛水艦/6隻
第五潛水戰隊輕巡洋艦/由良、潛水艦/6隻
水上機母艦/千代田
驅逐艦/矢風
標的艦/攝津
工作艦/明石
第一艦隊司令長官:高須四郎中將
第1艦隊扶桑、榛名、山城三艘戰艦
以戰艦為主軸的主力艦隊
第二戰隊戰艦/伊勢、日向、扶桑、山城
第三戰隊戰艦/金剛、榛名、霧島、比睿
第六戰隊重巡/青葉、衣笠、古鷹、加古
第九戰隊輕巡/北上、大井
第三航空戰隊空母/鳳翔、瑞鳳驅逐艦/三日月、夕風
第一水雷戰隊輕巡/阿武隈
第六驅逐隊驅逐艦/雷、電、響、暁
第一七驅逐隊驅逐艦/浦風、磯風、谷風、浜風
第二一驅逐隊驅逐艦/初春、子ノ日、初霜、若葉
第二七驅逐隊驅逐隊/有明、夕暮、白露、時雨
第三水雷戰隊輕巡/川內
第一一驅逐隊驅逐艦/吹雪、白雪、初雪
第一二驅逐隊驅逐艦/叢雲、東雲、白雲
第一九驅逐隊驅逐艦/磯波、浦波、敷波、綾波
第二〇驅逐隊驅逐艦/天霧、朝霧、夕霧、狹霧
第二艦隊司令長官:近藤信竹中將
以重巡洋艦為主軸的艦隊
第四戰隊重巡/高雄、愛宕、鳥海、摩耶
第五戰隊重巡/那智、羽黒、妙高
第七戰隊重巡/最上、熊野、鈴谷、三隈
第八戰隊重巡/利根、築摩
第二水雷戰隊輕巡/神通
第八驅逐隊驅逐艦/朝潮、満潮、大潮、荒潮
第一五驅逐隊驅逐艦/黑潮、親潮、早潮、夏潮
第一六驅逐隊驅逐艦/初風、雪風、天津風、時津風
第一八驅逐隊驅逐艦/霞、霰、陽炎、不知火
第四水雷戰隊輕巡/那珂
第二驅逐隊驅逐艦/村雨、夕立、春雨、五月雨
第四驅逐隊驅逐艦/嵐、萩風、野分、舞風
第九驅逐隊驅逐艦/朝雲、山雲、夏雲、峰雲
第二四驅逐隊驅逐艦/海風、山風、江風、涼風
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高橋伊望中將
用以攻佔菲律賓的艦隊
第一六戰隊重巡/足柄輕巡/長良、球磨
第一七戰隊敷設艦/厳島、八重山特設敷設艦/辰宮丸
第五水雷戰隊輕巡/名取
第五驅逐隊驅逐艦/朝風、春風、松風、旗風
第二二驅逐隊驅逐艦/皋月、水無月、文月、長月
第六潛水戰隊潛水母艦/長鯨
第九潛水隊潛水艦/伊-123、伊-124
第一三潛水隊潛水艦/伊-121、伊-122
第一根據地隊敷設艦/白鷹、蒼鷹掃海艇、驅潛艇、水雷艇
第二根據地隊敷設艦/若鷹掃海艇、驅潛艇、水雷艇
第四艦隊司令長官:井上成美中將
內南洋防衛用艦隊
旗艦練習巡/鹿島
第一八戰隊輕巡/天龍、龍田
第一九戰隊敷設艦/沖島、海防艦/常盤、津輕
第六水雷戰隊輕巡/夕張
第二九驅逐隊驅逐艦/追風、疾風、朝凪、夕凪
第三〇驅逐隊驅逐艦/睦月、如月、彌生、望月
第七潛水戰隊潛水母艦/迅鯨
第二六潛水隊潛水艦/呂-60、呂-61、呂-62
第二七潛水隊潛水艦/呂-65、呂-66、呂-67
第三三潛水隊潛水艦/呂-63、呂-64、呂-68
第三根據地隊掃海艇、驅潛艇
第四根據地隊掃海艇、驅潛艇
第五根據地隊掃海艇、驅潛艇
第六根據地隊掃海艇、驅潛艇
第五艦隊司令長官:細萱戊子郎中將
北方防衛用艦隊
第二一戰隊輕巡/多摩、木曾
第二二戰隊輸送艦/粟田丸、淺香丸
第七根據地隊掃海艇、驅潛艇
第六艦隊司令長官:清水光美中將
潛水艦隊
旗艦練習巡/香取
第一潛水戰隊特設潛水母艦靖國丸、伊-9
第一潛水隊潛水艦/伊-15、伊-16、伊-17
第二潛水隊潛水艦/伊-18、伊-19、伊-20
第三潛水隊潛水艦/伊-24、伊-25、伊-26
第二潛水戰隊特設潛水母艦さんとす丸、伊-7、伊-10
第七潛水隊潛水艦/伊-1、伊-2、伊-3
第八潛水隊潛水艦/伊-4、伊-5、伊-6
第三潛水戰隊潛水母艦/大鯨、伊-8
第一一潛水隊潛水艦/伊-74、伊-75
第一二潛水隊潛水艦/伊-68、伊-69、伊-70
第二〇潛水隊潛水艦/伊-71、伊-72、伊-73
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中將
第1航空艦隊四艘航母日後都在中途島海戰被消滅
空母機動部隊
第一航空戰隊空母/赤城、加賀
第七驅逐隊驅逐艦/曙、潮、漣
第二航空戰隊空母/蒼龍、飛龍
第二三驅逐隊驅逐艦/菊月、夕月、卯月
第四航空戰隊空母/龍驤、春日丸
第三驅逐隊驅逐艦/汐風、帆風
第五航空戰隊空母/翔鶴、瑞鶴
第六驅逐隊驅逐艦/朧、秋雲
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冢原二四三中將
基地(陸上)航空部隊
第21航空戰隊
第22航空戰隊
第23航空戰隊
驅逐艦峰風、沖風
南遣艦隊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中將
伊-55號潛艦
輕巡/香椎海防艦/占守
第九根拠地隊掃海艇、驅潛艇
第四潛水戰隊輕巡洋艦/鬼怒
第一八潛水隊潛水艦/伊-53、伊-54、伊-55
第十九潛水隊潛水艦/伊-56、伊-57、伊-58
第二一潛水隊潛水艦/呂-33、呂-34
第五潛水戰隊輕巡洋艦/由良
第二八潛水隊潛水艦/伊-59、伊-60
第二九潛水隊潛水艦/伊-62、伊-64
第三〇潛水隊潛水艦/伊-65、伊-66
總結
開戰時日本海軍總兵力236艘119萬噸,超過條約規定的相當於美國60%,而接近80%,總的實力是:
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20艘、驅逐艦112艘、潛艇75艘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來源英文資料,自己翻譯的)
The Battle Force consisted of Battleships, Battle Force, made up of three Battleship Divisions (BATDIVs):
三個戰列艦編隊(共9艘戰列艦---對抗日本的10艘)
第一戰列艦編隊
BB-38 Pennsylvania and BB-39 Arizona with BB-36 Nevada (BatDiv 1)
第二戰列艦編隊
BB-43 Tennessee and BB-44 California with BB-37 Oklahoma (BatDiv2);
第三戰列艦編隊
BB-45 Colorado, BB-46 Maryland and BB-48 West Virginia (BatDiv 4).
其中在開戰時BB-38在干船塢中,BB-45在改裝
除了戰列艦編隊以外,還有兩個航母編隊
第一航母艦隊
第二航母艦隊
巡洋艦編隊 4,5,6
偵查力量
第三巡洋艦編隊
USS Richmond, USS Concord, USS Trenton
第九巡洋艦編隊
潛艇部隊
總結
1941年,太平洋艦隊擁有9艘戰列艦,3艘航母,12艘重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50艘驅逐艦,33艘潛艇和100架偵查轟炸機
In December 1941, the fleet consisted of 9 battleships, 3 aircraft carriers, 12 heavy cruisers, 8 light cruisers, 50 destroyers, 33 submarines, and 100 patrol bombers
而開戰時美國海軍的總兵力為
345艘143萬噸
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19艘、驅逐艦165艘、潛艇106艘。
然而由於美國工業實力遠遠超過日本,所以戰時生產拉開了差距
在1941-1945年
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
而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
資料不好查阿,希望您能給給分,以後有二戰方面問題盡管問我
參考資料
John Costello, The Pacific War. 1982
Pacific War Animated
『陸』 中途島海戰中,美日雙方的兵力各有多少
中途島作戰,日本人一共使用了:
( 1 ) 一個先遣潛艇部隊,分成三線巡邏,具有擊滅美國海軍對抗行動的意圖;
( 2 ) 一支侵入部隊:由近藤中將指揮,用12 艘有護航的運輸船,載運著部隊5000人,擔負密切支援的為4 艘重型巡洋艦,而一支較遠距離的掩護部隊有2 艘戰列艦、1 艘輕航空母艦和另外4艘重型巡洋艦;
(3)南雲中將的第一航空母艦部隊,包括4艘重型航空母艦,搭載飛機250餘架;由2艘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和一隊驅逐艦擔負護航的任務;
(4)山本大將所直接指揮的主力艦隊,包括有3艘戰列艦,加上驅逐艦的屏障和1艘輕型航空母艦。 其中有1艘戰列艦為最近建造完成的巨無霸「大和」號(Yamato) ,排水量7萬噸,裝有9門460mm三聯裝主炮,為山本的旗艦。
輔助計劃
對於阿留申的作戰,日本人所分配的兵力有:
( 1 ) 1支侵入兵力:由3艘有掩護的運輸船組成,搭載部隊2400人,加上1個由2艘重型巡洋艦所組成的支援群和一支包括2艘輕型航空母艦的航艦部隊;
(2) 1支掩護部隊:有4艘較舊的戰列艦。
美國
兩個特混艦隊,總共3艘航空母艦,13艘巡洋艦(9艘重巡、4艘輕巡),28艘驅逐艦,25艘潛艇,艦載機230架,岸基飛機120架。日本總共動員了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13艘重巡、10艘輕巡),65艘驅逐艦,21艘潛艇,艦載機396架,岸基飛機214架。
中途島,面積只有4.7平方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島嶼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都相距2800海里,在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丟失中途島,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不安全。
最終美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約克城」號的代價擊沉日本「飛龍」、「蒼龍」、「赤城」、「加賀」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該戰役的勝利深深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士氣,取得扭轉太平洋戰爭局勢的勝利。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航空母艦實力對比。日軍僅剩大型航空母艦2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於盟軍的轉折。此次海戰的特點是雙方海上戰斗編隊在艦炮射程之外,以艦載航空兵實施突擊。日軍失敗的原因是過高估計己方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同時在兩個戰役方向作戰,兵力分散;情況判斷錯誤,認為美國航空母艦來不及向戰區集結;通信技術落後,缺乏周密的海上偵察,直至關鍵時刻也未查明美航空母艦的位置;戰場指揮不當,決心多變。美軍獲勝的原因是掌握日軍進攻企圖,及時集結兵力待機;在魚雷機大部損失的情況下,轟炸機連續俯沖轟炸,導致日軍魚雷機連機帶雷爆炸,航空母艦被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