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炸饅頭多少錢
❶ 日本一個饅頭多少錢
日本很少有賣饅頭和水餃的,一般只有包子和煎餃,中國人想吃都自己做。水餃應該也沒有按斤賣的。大概只有中國物產店才有,中國物產店賣各種中國產的東西,一般價格都是中國的三五倍,因為有稅還有跨國運費什麼的還要賺利潤啊。比如一瓶老乾媽賣三五百日元,相當於人民幣三四十。冷凍的饅頭一袋大概人民幣三四十吧,一個三十多不太可能。
日本農產品是很貴的,所以吃的東西都貴。麥當勞套餐一般人民幣50塊錢左右。
❷ 日本一頓飯大概多少日元
便利店
基本餐費:1餐6001,000日元
「一想到日本菜,就會想到拉麵!日本拉麵種類繁多,名店林立。
拉麵的價格會根據配菜(日式,如肉、溫泉蛋、蔥等)而有所不同。即便如此,拉麵的價格還是比較貴,一碗也只有1000日元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受歡迎的拉麵店通常都排著長隊!不僅是預算,還有時間。
在日本一天的旅行費用是多少?
平均每天3000日元一般來說,我們按照平均每餐1000日元計算,每天大約3000日元。有這樣的預算真讓人放心。如果你想去高檔壽司店、高檔牛排店等高檔餐廳,那就多准備點吧!
❸ 揚げパン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炸饅頭的意思.
日語里管另外炸的面做的事物, 都叫. 揚げパン, 比如麵包, 饅頭, 餡餅等等.
因為日本沒有饅頭(沒餡的), 和餡餅, 所以如果應該是這兩種東西.
還要根據前後場景, 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東東. 總之是油炸的麵食就對了.
揚げ是油炸的意思.
❹ 日本一頓飯大概多少日元
1、在日本一天下來吃飯基本上在5000日元以內,差不多一個人300RMB左右。平均每頓飯100元左右,如果不想花太多錢又想吃的好,其實日本一些連鎖快餐店或者便利店是最好的選擇。
2、基本餐費:一頓300-500元說到日本快餐,我不得不提到日本牛肉飯。用醬油和糖炒牛肉片,然後煮,然後澆在米飯上。著名的連鎖店有「吉野之家」、「松樹之家」和「義烏之家」。他們可以以很低的價格享用食物。牛肉碗(小):300日元牛肉碗(中):400日元牛肉碗(大號):500日元威索湯:100日元牛肉飯通常是一碗400日元左右。迷你碗300日元,加肉加飯的大碗要500日元上生產線。再加上100日元的味噌湯套餐。如果預算不夠,或者你想節省食品開支,你可以考慮一下。早上餐廳還沒開張的時候,在這里吃早餐很好。很有錢!
3、快餐店的基本餐費:每餐100-700日元。日本還有「麥當勞」、「漢堡王」、「肯德基」等世界著名的快餐店。價格比歐美國家便宜。有獨特的日本作品。漢堡:200~400日元炸雞(1塊):250日元炸薯條(1份):250-300日元飲料(1杯):200-300日元套餐(含漢堡、薯條、飲料):500-700日元。日本的麥當勞也有100日元的商品。100日元漢堡包(美味!)和飲料,推薦給控制飲食的人。
拓展資料
1、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讀賣電視台的節目中,明確表明2019年10月消費稅將由8%上調至10%。安倍首相強調,為了經濟恢復增長和財政健全化,增稅是安倍政權的使命。關於上調消費稅的問題,日本政府的最初計劃是在2015年10月上調,如今已是第二次延期。2014年4月,日本消費稅從5%上調到了8%。在日本民眾期待「安倍經濟學」發揮作用時,日本的GDP增長率反而從2013年的2%降到了0.34%。因此,同年11月安倍首相便宣布將消費稅再次上調的決定延期至2017年4月。2016年5月,安倍又宣布將時間再次推遲2年半,定在2019年10月。而這次在電視節目中,安倍首相明確表示19年10月的增稅勢在必行。
2、上調消費稅後,消費的減少是毋庸置疑的。消費減少,因為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生產也會減少,同時企業和個人所得也會減少。所得減少後,手頭沒錢,消費又會繼續減少,這將是一個惡性循環。
如今日本的經濟並不壞,特別是對僱傭狀況的改善,效果十分顯著,「有效招聘倍率」在2017年6月達到了1.51倍。並且,2020年將在東京舉行奧運會,日本的經濟肯定也會暫時轉好。對於安倍政府要在2019年10月增稅,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結束後,日本的經濟將籠罩著烏雲。
❺ 東京必吃美食攻略
東京必吃美食攻略有哪些?東京,是國際烹飪的麥加聖地,許許多多日本菜餚之中,最吊人胃口的是火鍋與天婦羅,最具生魚特色的是壽司與生魚片。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東京必吃美食攻略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東京必吃美食攻略
刺身(生魚片)
生魚片是日本的國菜,「刺身」為音譯。不僅是東京人,日本人都很喜歡吃生魚,他們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生魚片即將各類新鮮的魚類,切成一口大小的薄片,沾上醬油和芥末後生吃。
炸紅豆小饅頭
很有特色的一道小吃,小小的油鍋,文火慢炸,兩三分鍾後,就成了金黃色的小饅頭,剝開內餡,紅豆綿密細致,外皮吃起來不油不膩,看似平淡無奇,卻是很多人的最愛。
在東京的街頭有一家叫做「天丼」的連鎖店,那裡售出的.炸饅頭金黃松軟,外脆內酥,可以嘗嘗。價格是100日元/個。
蕎麥面
蕎麥面(そばSOBA)是東京的代表性食品。東京蕎麥面的源頭是日本長野縣戶隱村的「蕎麥切り」。戶隱村的「蕎麥切り」17世紀傳入江戶後,以戶隱蕎麥面而聞名,成了當時江戶人喜歡的食品。
在一般的賣麵食的小飯館門前都有寫著「そば」的日文招牌,價格從500日元到1千日元不等。
天婦羅 (Tempura)
天婦羅 (Tempura):在麥粉中加入雞蛋和冷水,拌成麥粉漿,然後把蝦、魚、蔬菜等等,放入鍋內油煎。
壽司
文化7年(1810),在本所橫剛首次出現手捏壽司,從此作為江戶前的壽司一直到現在。醋味小飯團上面加上切成小片的各類新鮮海鮮(金槍魚、蝦、墨魚等)和甜味烤蛋等的飯團,亦稱作為壽司。另外將黃瓜和鹵菜等放入中央、形成細長圓柱形後用紫菜包卷的飯團稱為卷壽司。
日式火鍋
在安放在餐桌上的特製鐵鍋中,放入薄牛肉片、各種蔬菜、豆腐和帶甜味的調料汁後邊煮烤邊吃。
費用: 一般:餐飲費用根據用餐地點和所點飯菜的內容的不同會有所差別。已成為「日本餐館協會」會員的高級餐館,或者酒店內的餐廳等,其一頓晚餐約需人均5000日元以上。
神戶牛肉
早已聞名於世界的美食界。它肉質細膩,紋理清晰,紅白分明,肥瘦相間,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牛肉。無論用來涮火鍋,還是用來燒烤都讓您回味無窮。其中鐵板燒神戶牛肉是日式鐵板燒里最有名的菜,它質地柔軟,香而不膩,口味特別好。
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可謂日本料理中的正餐,也被稱作「會席膳」,起源於招待客人的主菜,一般為三菜一湯,包括清湯、生魚片、烤食、煮菜;還有作為下酒冷盤的炸食和蒸菜;最後是米飯、醬湯及鹹菜。懷室料理講究餐具器皿的雅緻,使人能賞心悅目地品嘗美味佳餚。
雜樣煎菜餅
雜樣煎菜餅是在麵粉做的麵糊里加入切碎的墨魚、蝦、豬肉、牛肉和圓白菜等材料,拌好後用鐵板燒烤而成的。日語叫做「喜好燒(OKONOMIYAKI)」,就是用自己喜好的材料按照喜歡的方式去燒烤,以此得名。很多店都是在桌子中央安裝了大鐵板,由客人自己來烤。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地邊聊邊烤也樂趣...
拉麵中國傳入的中式面條,在日本發展為獨特的飲食文化。有些人每天必吃,可以說拉麵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國民食品。很多拉麵店都營業到深夜,一碗拉麵的價格在600日元到1000日元左右。
❻ 油條店裡炸黃色的饅頭叫什麼
油條店裡炸黃色的饅頭叫黃金炸饅頭。簡單來說就是把小饅頭炒成金黃色,不炒的饅頭就是銀饅頭,統稱為金銀雙色饅頭。
❼ 飯堂里進的饅頭一般是多少錢一個
饅頭的價格分兩個層面:1、菜市場和臨街小鋪現場蒸制的饅頭,基本維持在100克饅頭1元兩個到四個之間。2、品牌包裝饅頭,500克左右一袋在超市銷售或便利店銷售,價格在2~6元一袋。饅頭的價格應該是以大小為標准,較小的在3毛左右、大一些的、5毛左右。
❽ 日本料理為什麼這么貴
日料為什麼那麼貴呢,和不同餐飲類的定位有關,比如沙縣小吃,定位就是便宜,所以開沙縣小吃的定價就不會貴,麻辣燙也是如此,牛油老火鍋和麻辣燙其實很相似,為什麼鍋底一個20,一個120呢,單是牛油不會貴那麼多,當然也不是熬牛油的煤氣貴,牛油老火鍋開在網紅街,大商場的顯眼處,麻辣燙開在小區門口的街邊,商場里的美食廣場里,定位就不一樣。
日料本身定位很高,包括在日本都是這樣,盤盤碟碟一大堆,將將吃飽,人均就得300+,如果裡面含有和牛、龍蝦等高級食材,人均600不是夢。
但是我們要討論的是國內日料為什麼那麼貴,這就有點市場亂象的意思在裡面了。日料麵食有蕎麥面、拉麵、烏冬面,在日本一份賣30到60塊不等,因為牛肉貴大骨貴,就連麵粉也貴,但是到了國內,你說日料面里有大骨高湯有牛肉,蘭州牛肉麵里也有啊,人家怎麼不賣30/60一碗呢,日料的麵食到了國內,成本大幅下降,但是價格依然保持高位。
而回轉壽司,日本平價回轉壽司一盤2個,6-12元左右,超市裡三文魚一大塊24元左右的可以切20片,,別的海鮮類也很便宜,而餐飲店買材料通常是海鮮市場直送,價格比超市還低,可以說很賺了,所以回轉壽司連鎖店遍地開花。而到了國內,尤其是內地,回轉壽司價格一盤也是6-10元不等,但是海鮮價格就很貴了,尤其是可以即食的海鮮,三文魚的價格頗高,一塊切20多片的魚賣100元左右,用於壽司成本太高,所以有了許多用不可生食的魚類冒充三文魚的新聞,從這一點來看,平價回轉壽司利潤不高,且有安全風險。
至於高價壽司,比如日前那家收智商稅的日料店,有爆料稱它的前身就是一家賣平價壽司的店,那麼如何保證它在價格上浮10多倍後,真的換了真材實料的高級原料呢?我還是存疑的。但是在國內吃過一些人均200的壽司店,雖然沒吃飽,但是口感和日本的沒有太大區別,只有一點要說明,那種花里胡哨壽司裡麵包各種醬之類的,除了假以外,我懷疑是為了掩飾食材的不新鮮,正宗握壽司,也就是壽司米上卧一片魚或其他東西,沾醬油芥末小紫花(不知道名字),頂多加片大葉子(也不知道名字),而且芥末是磨的,不是10元一管的芥末牙膏。
重頭戲就是傳統日料套餐,在日本我覺得是最坑的,一盤蝦(一隻蝦+煮熟的一片蓮藕半根豆角),一盤魚(三片魚+煮熟的一片蓮藕半根豆角),一盤螃蟹(兩條蟹腿+煮熟的一片蓮藕半根豆角),永遠都是少的可憐的主菜加煮熟的一片蓮藕半根豆角,而且蓮藕豆角都不管夠,一根蓮藕一包豆角能開場宴席了,最喜歡的和牛是兩塊和牛+一朵西藍花和煮熟的一片蓮藕半根豆角,好吃是好吃,但是只有兩口,炸的竹莢魚,不掏肚子不刮鱗,原材料海鮮市場6塊錢3條,對了,日本海鮮真的很便宜,不要去景點,普通市場里,中型鯛魚一條24,大型的40,景點給你中型90,大型400,很坑。和牛在肉店賣100g50元左右,國內雖然很貴,但是空運費什麼的算上也是差不多了,在國內除非想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就餐,而且不想吃太多想減肥,可以選擇日料套餐的高級餐廳,但是如果為了吃,同樣的錢去吃八涼八熱也挺好的
❾ 為什麼在日本的大街上沒有早餐供應
中國的早點就像是歡快的少女,親切動人。
而在日本,早飯是位冷峻的小子,他從不拋頭露面,卻已深入人心。吃早餐這個事情,可以說是霓虹國人心中的一條鐵律。
日本的早餐業,不會破壞每一個清晨的寂靜。你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賣早飯的小攤檔, 日本人的早餐,一般都在家裡吃。
在日本,早飯和午飯一樣是一餐,要有白飯,要配湯。全職太太一般會早起為家人做好早飯和午飯便當,一個好妻子或一個好媽媽,是日本男人生活質量的保證。
日本的早餐主要分為兩大類:和式和洋式。
和式早餐
傳統的日本和式早餐是以米飯、味噌湯、腌菜還有烤魚為主。米飯是主食,是干米飯,而不是白粥。
味噌湯是日本人常吃的食物,基本早午晚餐都會食用。它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白粥在中國的地位。
烤魚是早餐里的必備食物,前幾年日本大阪還出台了一條新規定:凡早餐的售賣點,要做到「套餐中必須有魚」。
日本商店內販賣的和式早餐套餐也基本是烤魚米飯類套餐,套餐里還會配上溫泉蛋和豆腐。
除此之外,日本早餐還有納豆、烏冬面、蔬菜沙拉,等等。更重口味的是,日本早餐菜單里甚至還有牛肉丼、豚丼,它們的售價一般是在五百日元到九百日元之間。
也有一些日式老飯館,會提供傳統的早餐定食,並把其隆重地呈給食客:先是一杯清茶,一碟腌梅潤腸排毒;接下來是一份溫泉蛋,一條烤魚,一份魚糕,一份味噌豆腐湯,一碗米飯,一份納豆。鹽腌魚、醬菜或梅子汁腌姜,也可以隨時增補。
洋式早餐
與傳統的日式早餐相比,西式早餐則顯得自由的多。想吃的簡單點那就一個夾餡兒麵包;想吃的豪華點,那可以麵包配香腸、煎蛋、蔬菜沙拉,然後再加個酸奶。
日本的西式早餐一般是一杯牛奶、一塊三明治、一塊三文魚、一份蔬菜沙拉,外加一個煮雞蛋。
日本曾經有個口號——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日本牛奶業十分強大,他們的牛奶異常香濃,而且售價很低,一升僅賣100日元,相當於中國六七元人民幣,但味道與質量都高於國內的同價位商品。
當然,和式和洋式混搭著一起吃的人也很多。麵包能配個味增湯,醬菜也能和香腸一起,美式炒蛋還能搭著納豆。可以說是相當隨性了。
日本人吃飯不像咱們中國人,我們一份菜用一個碗盛,湯水是在一個碗里大家分著喝。早餐一碗豆漿、一根油條,蹺著二郎腿呼嚕呼嚕吃下去就很過癮。
日本人的儀式感更重,盛裝飯菜的碟子小巧、豐富又精緻。一頓早飯下來,7-8個小碟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一個個或質朴或精美的碗碟,每一分量的菜都不多,但卻增加了滿足感,無形中也避免了攝入過多的食量。品種豐富卻「點到即止」,全部吃光也不過七八成飽,上午工作就不至於撐得頭昏腦漲。
一位日本母親佐和子說:「在日本,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餐。我會早起,花30分鍾時間給小孩准備早餐。我們有時候吃魚、米飯和味噌湯,有時候吃火腿、雞蛋和蔬菜。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很多媽媽,要至少早上5點起來就開始為家裡的所有人准備早餐。她們相信,嚴肅地對待早餐,會帶給家人們一整天的充沛能量。
在吃早餐的過程中,品嘗的是親情與愛情的悸動,每一口都融進記憶和血液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想念媽媽當年的素炒河粉和手擀饅頭,也總忘不了和愛人共享的一份奶油麵包。
不過如果恰巧是獨居的單身狗,那麼早餐這個儀式感就不存在了。要吃早餐的話,只有以下幾種操作:
去日本 旅遊 過的小夥伴可能都有這樣的印象:
清晨去大街小巷轉悠,根本見不到如我們國內般冒著騰騰熱氣的早餐店,更不會有推著小推車沿街叫賣的小攤販。
那日本的大街上為什麼沒有早餐供應,難道他們都是不吃早餐的嗎?對此,小夥伴們一定很好奇。別急,請讓有書君來為你答疑解惑。
一、在日本,有家室的人一般都是在家裡吃早飯的。
營養學家強調,科學的飲食原則應該是「早餐吃得像皇帝,中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大部分日本人就將這一飲食原則貫徹得十分到位。
日本家庭中的主婦,很多是全職太太。
照顧一家老小的飲食起居,就是她們畢生奮斗的目標。
對於早餐,她們更不會馬虎。
主婦們清晨很早就起床,為全家人精心打造一份營養齊全、味道極佳的早餐。
傳統的日式早餐以米飯為主,配以烤魚、味噌湯,以及水果等等。豐盛的早餐足以讓全家人有充沛的精力去上學、工作。
並且,早餐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極具儀式感的事。全家人圍坐一起,細嚼慢咽,而不會了草對付。
所謂需求決定市場,因為這一占極大比例的人群選擇在家裡用餐,故決定了早餐市場即使存在,生意也不會火爆。
二、高昂的租金,讓開純粹的早餐店成為不劃算的事。
日本是個島國,地少人多,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更是寸土寸金。
高地價決定了高房租,並且聘用人工的價格也不菲。
所以即使開早餐店,恐怕也是一件極不劃算的事情。
三、對環境衛生的高要求,決定了賣早餐要受到嚴格的監管。
在我們國內熱鬧的居民區,幾十米一攤,幾百米一店,隨處可見賣早點的流動小攤和早餐店。
按國人的飲食習慣,不吃些熱氣騰騰的豆漿、粥、油條、包子、大餅等,感覺都不過癮。
早餐店及小攤在給老百姓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環境衛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油漬斑斑、蟲蠅橫飛有可能成為常態。
而在日本,公共場合環境的整潔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他們的大街上,連胡亂擺放的自行車都極少見到,更不允許隨意支起攤位,露天販賣了。
否則,不但對環境衛生有影響,也妨礙了交通。
在他們國家,估計對市容環境有影響的行為是被嚴格禁止的。
四、早餐供應還是有的,只是沒有專門的早餐店。
雖然大部分日本人能在家庭中享受豐富的早餐,但對於在職場打拚的單身一族來說,他們不可能有充裕的時間來准備。
那這部分人又是怎麼解決吃早餐問題的呢?
別著急。雖然日本極少見到專門的早餐店,但在各個隨處可見的便利店中,均有早餐供應,而且品種也不可謂不豐富。
如麵包,蛋糕,三明治,飯團,漢堡等等及各種各樣的飲品。
上班一族可提前一晚購買,第二天早上在微波爐中加熱一下便可食用。
也可在上班的路上,順便去便利店解決。
如此,既節約了時間,也安撫了腸胃,同樣能給一天的工作帶來好精力。
看到這里,小夥伴們應該明白了,為什麼日本的大街上沒有早餐供應的原因了吧。
都說「民以食為天」,愛惜自己的身體,便從早晨一頓豐富的早餐開始吧。
如果你說的早餐是豆漿、包子、油條這樣的,日本大街上確實比較少(實際上包子在便利店可以買到)。
其實日本大街上是有早餐的,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裡都有早餐賣。包子,咖啡,飯團,麵包。也有一些日式便利食品屋,比如sikiya,早上也有小份裝的牛肉飯、面條什麼的。
另一個方面,也需要注意日本人的生活習慣。
一般沒結婚的單身,起床後隨便在便利店買點什麼當早餐,而結了婚的日本人,一般早上習慣在家裡做飯(由妻子做飯),吃的也是米飯,味噌湯,魚,醬菜。(這在中國人看來,一早吃飯確實有點奇怪)。
為何會生成如此的飲食習慣呢?據說主要是日本人對米飯的喜歡以及對以「營養搭配非常均衡」為賣點的日本和食的喜愛。
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人非常喜歡吃米飯,而且有時候基本上是「只吃米飯」,都能吃出「我吃到了滿漢全席般的幸福感」。
據了解,一般大米的品種分為秈米和粳米,秈米主要產自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亞熱帶地區,吃起來口感粒粒分明,而日本人最常吃的是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溫帶粳米 ,據說最早來自2500年前的佐賀縣唐津市的油菜田遺跡,這種米黏性大,蒸煮時容易發黏,因此會採用「炊干」的形式——即將米加熱至吸干水分後繼續煮,等到熄火之後還要再燜一會兒,這樣最後出來的大米是軟軟香香的。
另外,日本人也非常喜愛味噌湯。日本的味噌湯分為米味增、麥味增和豆味增 。米味增是用大豆和米發酵做成,麥味增是用大豆和大麥或者青稞發酵而成,豆味增就是單純使用大豆製成的。一般日本人吃的最多的是豆味增。
另外,對魚的喜愛就不說了,一般早上根據季節變化,搞個秋刀魚,或者其它品種的魚,這樣配合白米飯,味噌湯,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是日本人十分喜歡的口味。
日本的大街上雖然早餐不算那麼多,但每個幸福美滿的日本人家庭里,早上的廚房卻是十分香的哦。你要不要也娶個日本老婆讓她做一做早餐,嘗一嘗?
清晨,走在日本的大街小道,你都看不到一家早餐店。
並非日本人不吃早餐。
相反日本人吃早餐非常重視!因為他們都在家裡吃早餐,在日本,早餐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超過午飯!
日本沒有早餐店的現象,是因為日本的女人把做好一頓豐盛早餐,當成一種必須的家庭義務來看待,如果你連早餐都做不好,你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
一般日本女性早上起床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全家人做早餐,以及給家人帶上中午的便當。
這一切都是因為日本女人的家庭地位所決定的。日本的傳統女性,在結婚後是一定要全職做家庭主婦的,雖然這一情況在如今的年輕女性中已經大為改善,但日本女性應該料理好家務的傳統觀念依舊深入人心。
在日本人傳統觀念里,結婚後的女人是要靠丈夫養的。
如果女性外出就業,就業市場上也普遍給女性低價,如果女性不想當全職家庭主婦,需要克服非常巨大的障礙才能達到和男性相同的收入水平。
所以女性在家庭獲得尊重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完美的家庭料理來實現。
本文是對日本早餐文化的客觀評價,會有與我們早餐的對比內容。請注意,是中日早餐的不同,不是兩國生活水平的差別。說的只是早上一頓飯,還是三點論。
第一點,日本早餐與我們的最大不同,不是飯菜內容,是吃法。他們還恪守著傳統的飲食習慣,在家吃,吃自己做的飯食。其實我國自古都是這樣的,偶爾去街頭吃根油條喝碗湯,變變口味打打牙祭。30年前才開始去街頭吃早餐,還一發而不可收,迅速催生了一個繁榮龐大的早餐市場。
客觀的分析,我們目前的早餐形式不算正常。有問題食品、食材不斷出現的弊病無法消滅,一家人通過早餐密切感情的機會也在失去,家庭分工職責在模糊。所以,不在家裡吃早餐,已經成為家庭關系不穩定的根源之一。
穩固的家庭關系,體現在家務里的互相體貼、互相幫助和互相呵護。做飯吃飯是家務的主要部分,少了這些,再每人只顧刷手機,不是好現象。
第二點,日本人吃飯要的是享受 美食 ,感恩生活。所以,他們情願辛苦做早餐,一般家庭還都每天不重樣,煮婦用心在做,用飯菜表達對家人的感情,吃飯的人自然感恩 美食 和煮婦的勞動。這樣的家庭感情建設,日子越過越甜蜜。
第三點,日本國也有很多的早餐供應,但都不是專門的早餐,譬如咖啡店,美式快餐店,還有便利店,都有能夠填飽肚子的快餐食物。也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沒有日式的 美食 享受,談不上生活質量,所以進入不了日本人的飲食主流。
至於物價高、門面房租金很貴等,都不是沒有早餐店的主要原因。一句話總結,街頭排擋式早餐,解決的是吃飽,不是享受。舉個例子,早餐點炸油條用的是便宜油,為什麼還去吃,自己在家用花生油炸著吃豈不是更香更放心?就是不願勞神費力去做,圖省事。不能不說生活觀念出現了問題。
日本的大街上也是有早餐供應的,只是從中國的一些場景或標准看,那些不算是街上早餐供應而已。比如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小縣城裡,不管是街上、地鐵口、商場門口、胡同里,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各種各樣供應早餐的地方,種類、價格、材料、衛生程度、合法與否...豐富多彩的供應機制和環境。日本恐怕學不會,永遠...
我每次回日本,在東京的話,也經常跟朋友約早餐,最多的還是咖啡廳,邊吃麵包,邊喝咖啡,很多咖啡廳是沿著大街上、路口上、或地鐵連接商場、寫字樓的路上等。也有類似吉野家、松屋等蓋飯快餐店,那些店很多也位於車站門口、大街上等,其實很容易找的。畢竟是早餐,價格也便宜,我想,麵包加飲料,人民幣20到30元就可以吃到很好的早餐吧。種類也比較豐富,有西式的,也有和式的,價格也五花八門,也可以到六本木相對高檔的地方在優美的環境下享受麵包、沙拉、咖啡等早餐,這個恐怕要超過50-60人民幣了。
總之,日本在大街上供應不供應早餐,這個問題,從中國人的習慣、場景、嘗試看,日本確實沒有那種令人聯想「游擊隊」似的供應機制,但日本也有日本的供應機制和文化。而且,我不認為日本人是忽略早餐的民族,尤其是由米飯、味增湯、烤魚、納豆、明太子、雞蛋卷、鹹菜等組成的日式早餐還是比較講究的,在大街上,也可以嘗到,大家有機會到日本品嘗一下。歡迎大家訪問日本。
日本大街沒有早餐是不對的。事實上有很多,只是中國那種個體的小餐館很少見到。還有造成中國人印象里日本沒有早餐店的原因可能因為日本沒有中國那樣明顯區別於午餐、晚餐的油條豆漿那種意義上的早餐。中國早餐豐富、中國才花樣多是因為我們有過著高度發達的農業時代,對農產品的衍生品菜品有著玲琅滿目的變化花樣,這就好像在有過發達工業時代的日本、德國,工業類商品玲琅滿目,花樣繁多一樣。比如化妝品,進到日本商店簡直是眼花繚亂。這個不多講了,意思是,你想找到中國那樣的早餐恐怕除了中國,別的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會有(印度的情況不太了解,有可能類似中國)。日本的飲食本身就沒有中國這樣多種多樣的種類,所以早餐種類也不多。基本上分為和食(米飯、大醬湯、烤魚、溫泉雞蛋等);洋食(麵包、牛奶、煎雞蛋、培根等)。這兩種是日本在家裡主要吃的早餐,在大街上也很容易找到。比如吉野家,松屋,食其家,幾乎每個地鐵站都能找到其中一家。另外,麥當勞也有很多。因此,說日本大街沒有早餐店或很難找到早餐店是不對的。
不過,也的確,除了連鎖餐廳,很少看見個體早餐店。這個主要原因是早上請打工的會很困難。日本打工費本來就不便宜。以前打工過的麥當勞,尤其缺早上能出勤的人。連鎖店能用夜工延長到早上的方式,還能基本做到早上店裡有員工。但個體很少能搞24小時店。因此,單獨請早上6-8點開始上班的人是很難找的。
曾經有一份調查報告,日本的媽媽至少早上5點就要為全家人准備早餐,早餐好了之後,還需要為家裡人准備中午帶去學校和公司的便當,7點又要出門,開始買菜、洗衣服,還曾經流傳過一個這樣的說法,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住美國的房子,吃中國的佳餚,娶日本的女人。」日本這種家庭文化,對日本的早餐業也稍有影響。 日本人的早餐一般只能在家吃「
當然,如果要吃早餐也可以,但是只能去便利店買飯團、三明治什麼的。或者去吉野家、麥當勞這種連鎖店吃,而且最讓你驚訝的是日本人心中的早餐,真的是和正餐一模一樣的,是在的一碗米飯,配上菜和湯。所以說在日本,有家庭是非常幸福的,太太通常會准備好很豐富的早餐,一起享用!
我在日本工作了六年多的時間。在日本並不是沒有賣早餐的店,而是很少有專門賣早餐的門店,像國內那種專門賣油條、豆漿、油餅、糊粥、胡辣湯、南方早茶等,
除了早晨營業而賣完這些早餐以後就歇業的這種專門早餐店日本幾乎沒有,但是很多的拉麵店,便當店都是很早就開始營業了,是可以買到早餐的,當然在很多酒店裡也是有早餐供應的。
日本人到外面買早餐,或者在外面吃早餐的人並不是特別的多。因為大家知道日本的女人,結婚以後基本都是全職太太,她們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早晨為老公和孩子做早餐,而且要做好中午帶著的午餐,日本家庭主婦做的兒童便當都非常的精緻,簡直就是藝術品,讓孩子很有食慾。
日本人的早餐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就是一些米飯加各種數量非常少的菜加一碗大醬湯。日本人還有一個讓大多數國人不能接受的習慣就是吃生雞蛋,日本的生雞蛋非常奇怪,沒有任何的腥味,可以放在米飯裡面或者作為火鍋的調味料,米飯加了生雞蛋吃起來非常的滑爽。當然,我剛去日本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嘗試,後來才克服了心理障礙。
早餐還有拉麵,再就是西式早餐,麵包、牛奶、火腿腸,煎雞蛋等。當然,在中國人聚居的地方會有中餐式的早餐店,其他大部分地方並沒有像國內這種非常專門用於早餐的食品,像油條,豆漿,油餅、餡餅,糊粥、甜沫、胡辣湯等等,他們的早餐種類基本上也和午餐晚餐差不多的。只有我們的大中國才能夠在飲食上非常的講究,種類繁多,早餐都有專門的食材和種類。
再就是日本人吃飯少是世界都出了名的,他們很多人的早餐吃的也很少,我有一個30幾歲的男性同事,竟然早餐就吃一個比較大的果凍,實在是讓人不可思議。
除了有家室的人一般不會在外面吃早餐以外,日本現在的單身人員也很多,很多單身狗只能自己准備早餐,這些單身狗除了早晨到拉麵店、快餐店吃早餐以外,日本的便利店遍布城鄉的各個角落,它們的分布比國內的葯店還要密集,這些便利店很多都是24小時營業的,一般都出售已經做好了飯菜,價格非常便宜。所以很多的單身狗不僅是早餐,甚至中餐,晚餐也是從便利店購買,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就可以作為早餐或者是中餐晚餐。
這些原因讓題主沒有發現在日本有專業的早餐店。所以在日本呆久了,就非常懷念國內的那些專業的早餐。
日本大城市的大街上的確罕見早餐店,但小城市就不一樣了。日本大城市中的大街上沒有早餐供應的說法不太正確,應該是說沒有專門賣早餐的早餐店,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日本女性的生涯規劃以做家庭主婦為第一志願,已婚女性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做早餐和孩子、丈夫的中餐便當(晚餐要不就是自製要不就是買回來,已婚婦女和孩子在家吃晚餐,已婚男士要應酬才是有出息)。也就是說,已婚人士和學生的早餐都是在家吃的。
原因二:便利店的早餐選擇很多,諸如:7-11、FamilyMart、LAWSON等三大便利店都提供非常多種類的早餐,包含:各式三明治、各式漢堡、飯團、熱狗、關東煮、麵包、土司、蛋糕、琳琅滿目的飲料(純牛奶、調味奶、豆奶、咖啡、乳酸菌飲料、礦泉水、加味礦泉水。。。),許多學生不愛吃家裡的早餐,在家吃兩口或者根本不吃就上學去了,然後在便利店買早餐吃。
日本城市中的便利店密度極高,上班或者上學的路上必然會經過一家以上的便利店。
有人說日本沒有專門的早餐店是因為房租太貴,對也不對。我們還是能在日本大城市的巷弄里時不時看到一些現做傳統小點心的店,烤魷魚、章魚丸、特製糕點什麼的,這種需求比早餐需求更少,一樣能活下來,租金貴是事實(上述的店鋪門臉都很小),但並不是大城市中沒有早餐專賣店的根本原因。
台灣的便利店文化完全是日本的翻版,但是台灣大小城市中還是遍布著許許多多的早餐店,甚至是推著一個小餐車賣飯團、包子、豆漿、米漿什麼的也不少。台灣的早餐文化非常豐富,即使大街小巷裡有一大堆賣早餐的便利店。這或許能說明一點:台灣的家庭主婦大都不做早餐,「家庭主婦」這個崗位並不是台灣女性的人生目標(開早餐店的不算)。啊!抱歉,跑題了!
❿ 光頭強吃的饅頭值多少錢
不值錢。
片烤饅頭片也不要烤到太黃的程度。對於餅乾等用麵粉製作的零食來說,顏色越深,丙烯醯胺含量越高,宜少吃。油炸薯類、大麥茶、速溶咖啡、玉米茶、谷類油炸食品、谷類烘烤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較高。
同時,丙烯醯胺在食品中含量取決於食品加工、烹調方式,特別是食品種類和油炸溫度與時間。除了炸薯條、炸薯片,還有一些又薄又脆的炸油餅,其丙稀醯胺的含量都偏高。長期食用含有丙稀醯胺的油炸食品,尤其是老人和兒童,解毒能力較差,毒素不易排出,則危害健康。
「饅頭」一詞最早單指含餡的饅頭,今北人多稱其為「包子」,「包子」一詞始於宋代,「包子」和「饅頭」的稱謂,到清代才漸漸分化。而吳語區等地仍保留古稱,將含餡者喚作「饅頭」,如「生煎饅頭」「蟹粉饅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