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哪裡
Ⅰ 日本戰國 京都 大阪是誰的領地
戰國前期,京都是三好家管轄,之後是織田信長,再接著是豐臣秀吉,最後是德川家康
大阪一開始是叫石山本願寺,是一向宗的領地,再接著是織田信長,接著是豐臣秀吉,在秀吉的時候改名叫大阪,最後豐臣氏被德川家康滅了後,大阪就是德川的領地了
Ⅱ 日本戰國時代伊賀國,宮古,大阪分別是誰的領地
伊賀,1614年被封給伊達秀宗,之前屬於富田家
宮古小島在日本國南端,離薩摩最近,理論上屬於島津家
大阪沒設大名,是德川幕府直轄領地,交由遠國奉行管理
Ⅲ 請問日本戰國時期的四大城市,大阪,安土,小田原,江戶,哪個城的規模最大
要看什麼時期
大阪是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基礎上擴建的。
豐臣秀吉在位期間也不能算最大,隔壁的界就不比大阪小。。
安土是織田信長建的,這個應該是最小的。算是信長上洛成功之後的居所,建成不久信長就死了沒有得到發展。
小田原是北條家,應該算戰國早期大城。以上杉謙信只能率10萬大軍都攻不破,可從側面看出小田原城很大。
江戶是德川幕府所在,也就是現在的東京。1590年德川家康入城後進行擴建,至1636年德川家光時完成。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城。
Ⅳ 日本大阪市屬於哪個州
日本大阪市屬於亞洲。
大阪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中部的都市,為大阪府府治、以及大阪府兩個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亦是大阪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乃至於近畿地方的中心城市。
全市面積223平方公里,夜間人口(常住人口)約有269.5萬人,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日間人口則超過353萬人,位居日本第二。
大阪自奈良時代起,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修建大坂城,並以大坂做為豐臣政權的政治中樞。
在江戶時代,大坂改名為大阪,和京都、江戶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旺盛的都市,被譽為天下的廚房。明治時代之後,大阪仍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都市,人口數曾一度超過東京,在當時有大大阪之譽稱。
(4)大阪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哪裡擴展閱讀:
在約8000至7000年前時,由於繩文海進導致水位高漲,現在的大阪平原曾位於海面之下,被稱為「河內灣」。在大阪平原還是河內灣的時期,上町台地曾是深入海中的一個半島,也正因其地勢較為安定,上町台地是大阪市內最早有人生息的地方。
隨著上町台地北側的沙嘴逐漸向北延伸,至繩文時代中期,河內灣已演變為潟湖,被稱為「河內湖」。進入古墳時代後,由於河川運來的土砂不斷堆積,加上人工開發湖泊為耕地,河內湖已近乎消失,變為大阪平原。
Ⅳ 大阪的歷史沿革
大阪市歷史悠久,在森之宮附近發現的遺跡證明大阪自繩文時代中期就開始有人居住。古墳時代時,大阪地區因河內湖的湖水淡化變得適合耕作。加上臨海的地理環境使得大阪成為貿易港口。
在5世紀時,仁德天皇在大阪修建了難波高津宮。
593年時,聖德太子在大阪修建了四天王寺,這是日本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
7世紀中期,在大化改新之後,當時的政府在大阪修建難波長柄豐埼宮(難波宮),定大阪為難波京,大阪曾一度是日本的首都。雖然天皇實際在難波京居住的時間很短,然而難波宮一直得到了保留。
直到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難波京亦完全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大阪仍擁有四天王寺和住吉大社等宗教建築和港口,是當時近幾地區較為重要的都市。 1496年,本願寺蓮如在大阪修建石山本願寺。石山本願寺附帶有龐大的寺內町,聚集有眾多人口。當時,上町台地尖端有一個稱為小坂的地名,這就是「大坂」的語源。其後,御坊周圍發展成為寺內町,奠定了現今大阪的基盤。
在戰國時期,大阪是兵家必爭之地。1570年開始,織田信長和石山本願寺之間爆發了長達10年的石山合戰,最後兩者講和,信長退出本願寺。不過信長在退出本願寺之前燒毀了本願寺的建築。 1583年,豐臣秀吉在舊石山本願寺的土地上修建大坂城,以大阪作為其統治的中心城市。
江戶時代,從一片焦土中復興的經濟都市大坂成為馳名全日本的「天下廚房」。當時,大阪成為集散全國物資的「流通據點」,並成為開展國際貿易的日本最大的經濟都市,堂島稻米市場的行情被作為全日本行情的標准。
1868年,大阪正式開港,並在川口地區設舊川口居留地供外國人居住。外國人帶來西洋的最新文化,使得大阪開始進入近代時期。 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之後,新政府將造幣廠和炮兵工廠設在大阪,其中大阪造幣局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造幣局。
1899年,大阪正式設市。
1903年,大阪市電開始通車。次年,民營業者開通了公車路線。大阪的交通亦進入近代化時期。
19世紀末期開始,隨著重工業和紡織工業的發展,大阪逐漸由一座商業城市變為工廠林立的工業城市。
1903年,大阪舉行第五屆內國勸業博覽會。這次博覽會是日本首次使用彩燈照明的博覽會,一時引起轟動,也顯示出大阪的摩登的景象。
1925年,大阪市在和附近的數個町村合並之後,面積以及人口都成為日本排名第一的都市。
1956年,大阪市成為首批政令指定都市之一。
1970年,大阪市郊的吹田市舉辦了世界博覽會。
Ⅵ 日本大阪城的由來及其演變
日本大阪城的由來: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與豐臣一族毀於戰火,後德川家康增建後才有今天的面貌,1997年的大阪城已規劃成為公園,作為市民休閑的場所,大阪城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麗壯觀的天守閣是昭和六年所重建。
日本大阪城的的演變:
1928年(昭和3年),大阪市市長關一提議重建大阪城,並在半年內募得市民捐款150萬元。
1930年(昭和5年),天守動工,以鋼筋水泥復築,隔年完成。這座復興的天守並未忠實復制豐臣或德川時代,基本上以德川時代的白漆風格為主,但最上面一層重現豐臣時代的黑漆描金風格。
1931年(昭和6年),「大阪城天守閣"登陸有形文化財產。
1933年(昭和8年),紀州御殿改名為天臨閣。
1942年(昭和17年),出於防止間諜的目的,大阪城不再向普通人開放。
日本敗戰後大阪城被美軍接收。
1947年(昭和22年),美軍不慎引發大火,失去了紀州御殿。
1948年(昭和23年),美軍的接受管理結束,大阪城進入修復研究時期。
1950年(昭和25年),開始正式的復修及學術調查,當年受到台風影響,大阪城進一步受到損傷。
1953年(昭和28年),被認定為特別史跡。
1959年(昭和34年),發現了豐臣時代的遺跡。
2006年(平成18年)4月6日,被選定為日本100名城。
(6)大阪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哪裡擴展閱讀:
大阪城也叫「金城」或「錦城」,是大阪最著名的旅遊觀光景點,也是大阪的象徵。它位於大阪市中央區的大阪城公園內,與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為日本歷史上的三大名城。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列島後,於1583年開始修建大阪城來彰顯自己的權力,後數次被摧毀,現在看到的是1931年重建的。
整個大阪城分為內城、中城與外城(即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氣勢恢宏的城門、高大陡峭的城牆及內外兩道寬闊的護城河十分壯觀,其他任何一座日本古城都無法與其相比。尤其護城河上長達12公里的城牆,用大量的巨石堆砌而成,極其雄壯,令大阪城固若金湯。
中央的天守閣是大阪城的核心建築,白色的牆面配以綠色的屋瓦,每個飛翹的屋檐末端都裝飾著用金箔塑造的老虎和龍頭魚身的金鯱造型,可謂金碧輝煌。頂層(第8層)是距離地面約50米的展望台,可以俯瞰大阪城、眺望大阪街景;其它樓層可以觀賞關於豐臣秀吉和大阪的豐富展品。
天守閣以南約100米的地方有一個有意思的東西,是1970年大阪世博會時埋在這里的兩個「時間膠囊」(TimeCapsuleExpo'70),裡面裝有作為20世紀現代文明的標志性作品,定於5000年後打開。
大阪城的南邊有為紀念豐臣秀吉而建的豐國神社,西邊有賞櫻名所西之丸庭園,東邊有大阪市內規模最大的梅林;而城中的大手門、千貫櫓等13座建築物還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保護文物。
此外,大阪城公園里種植了1250株梅樹、4500株櫻樹,2月中旬-3月上旬可以賞梅,3月底-4月中旬可以賞櫻。10月中旬-11月中旬還有規模盛大的「大阪城菊花節」。園內還有戶外音樂堂、體育館、弓道場、棒球場等公共設施。
Ⅶ 戰國時代日本的第四大城市是哪個
安土。
四大名城排名為:
江戶,大阪,小田原,安土。
Ⅷ 大阪城是哪國的
親,你問這個問題,是不是把日本豐臣秀吉建的大阪城和我國新疆的達坂城(有一首歌就是達坂城的姑娘)弄混了,如果按你寫的大阪城,那是日本的,由日本戰國時(約我國明朝萬曆年間)的豐臣秀吉所建,是豐臣秀吉的居城,別名「金城」或「錦城」。不過後經德川家康兩次大阪夏之陣和大阪冬之陣的戰火,舊城已經被毀於一旦,現在的大阪城是後來重建設的,有「水都」之稱。登城眺望,可以看進對面有名的大阪警察局哦(名偵探柯南里服部平次老爸領導的警察局)。現在大阪城可以登城,收費600日元(30元人民幣)左右的樣子。在其門口還立有豐臣秀吉的像(算得上是以日本政府名義發動侵華、侵朝戰爭的第一人吧)。希望能幫到你
Ⅸ 求日本戰國1582~1583年重要地名(比如戰爭地名)
【樓主糾正一下日本戰國時期是從1521年-1615年結束進入江戶時代在一個日本的地方沒咱們這么叫的比如大阪統一戰【那就是現在的大阪市啊】明白了嗎】應仁之亂---戰國時代的開端
川中島合戰(五次)---龍(上杉謙信)與虎(武田信玄)的決斗
桶狹間合戰---織田信長奇襲今川義元,霸業開始
姊川合戰---織田滅朝倉淺井,奠定霸業
三方原之戰---武田信玄擊敗德川家康,信玄歸途病死
長筱之戰---織田德川聯軍大敗武田家,武田家由此衰落
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反叛信長,霸王殞命
山崎合戰---羽柴秀吉攻滅明智光秀,獲得霸業繼承人資格
賤岳合戰---羽柴秀吉攻滅柴田勝家,完全掌控原織田家霸權
小牧山長久手合戰---羽柴秀吉擊敗德川家康,奠定霸業
小田原籠城戰---關東大名北條氏滅,德川家康轉封關東
文祿、慶長之役---歷時七年,明軍勝日軍,秀吉攻佔大陸妄想破滅,掛了
關原合戰---東軍(德川勢)擊敗西軍(石田勢),日本歷史由此逆轉,德川家康開始掌控日本大局,戰國時代走向終結。
大阪冬、夏之戰---德川徹底擊敗豐臣氏殘余勢力,德川幕府二百餘年太平開始。戰國時代完全結束
東北、九州、四國等地的地方合戰知名度不太高,不寫了,戰國時代較有名的戰役大概也就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