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甲午戰爭日本像清政府勒索多少錢

甲午戰爭日本像清政府勒索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12-23 21:55:47

1. 甲午戰爭我們賠了日本多少賠款實付了多少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在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中相繼失利、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最終不得不屈辱認輸,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巨額的戰爭收益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為日本策劃全面侵華埋下伏筆。那麼清政府一共損失了多少錢呢?



實際上別看日本從清政府手中勒索走了大筆財富,但是甲午戰爭最大的贏家是以英國為首的歐美列強。首先在甲午戰爭中,中日雙方都從英國手中借了大筆錢作為戰爭經費,光清政府的借款就高達2865萬兩白銀;其次《馬關條約》賠款清政府是從列強手中借錢支付給日本,清政府向列強借款產生的利息就高達5億4000萬兩,同時清政府的海關、稅收、鐵路、礦山等等經濟權益被列強控制;最後日本獲得大筆賠款後也都是花在了英法德等國身上,因為當時的日本工業基礎薄弱,為了擴軍不得不向列強購買軍火、工業設備等等。

2.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掠奪了中國多少錢這些錢最後都用在了哪裡

國運之爭,日本開啟百年侵略史

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甲午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終,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而言,輸掉了一百年的國運。日本正好相反,從此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強國」,開啟了近百年的侵略擴張之路。而日本的崛起,卻是得益於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巨額賠款。

甲午戰爭的失敗,刺痛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一向超過日本的中國這才開始有人醒悟,開始奮發圖強。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推進了中國近代革命的發展。

3.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向中國勒索的賠款有哪些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向中國勒索的賠款有: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後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其產品免徵一切雜稅,日本軍隊暫行佔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佔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佔領軍。

《馬關條約》危害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是帝國主義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台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其次是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4. 近代日本究竟從中國勒索了多少賠款

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中國深受其害,日本只要發動侵華戰爭,就竭盡全力對中國進行敲詐勒索。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1760777.htm
1874年5月日本借口54名琉球人在台灣遇難事件出兵侵略台灣,清政府為了息事寧人,以撫恤被害難民10萬兩白銀,留用日本在台灣修建的營房的名義償銀40萬兩,承認日本對琉球的權力,換得日本撤兵,這是日本第一次敲詐中國成功。
1894年日本又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腐敗的清政府被迫鑒定《馬關條約》,根據戚其章先生統計日本實際所得為庫平銀3.4億兩,摺合日元5.1億元,是日本當時全國年度財政收入的6.4倍。日本強迫清政府按其中較高的成色來支付賠款,其次利用鎊虧來詐取,日本又強迫清政府以英鎊來支付賠款,借機與國際接軌,因為當時金價上漲,銀價下跌,這樣白銀兌換英鎊就形成鎊虧,中國實際支付日本的賠款又多了近1500萬兩。
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日本充當了急先鋒,它一路大肆搶劫,僅僅在天津和北京搶劫就達367萬多兩白銀。1901年,日本第一個向清政府提出了它的索賠要求。1901年8月列強達成分贓協定,日本在庚子賠款總額中所得賠款34793100海關兩,39年的預計利息為41151589.28海關兩,合計75944689.28海關兩,摺合106854177日元。到1939年1月,中國政府共支付日本庚子賠款57363980海關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日間一切條約作廢,中國不再有償還義務。
以上僅僅統計的是日本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勒索的賠款,實際上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的損失遠遠不止這么點,官方統計的僅僅在二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就給中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二戰後日本以各種形式對外賠償一共支付了約6638億日元,日本對其二戰中的「戰歿者」支付了40兆億日元的國家戰爭賠款,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卻一分錢也沒有得到。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我們是從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出發,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賠償負擔而受苦,所以放棄了賠償的要求。」(《周恩來傳第2076頁》)與中國人民的友善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當前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卻竭力否認對華侵略,胡說什麼日本侵華史是「被捏造的悲劇」「日本經營殖民地有功」「日本侵華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等等,面對這些謬論,我們不能只做東郭先生,我們要發動中日兩國人民共同反擊之。

5. 日本與清政府打甲午戰爭到底花了多少錢,為何勒索三億

1895年,李鴻章在日本的馬關簽訂了《馬關條約》,這個條約簽訂以後,李鴻章被國人罵死了!日本與清政府打甲午戰爭到底花了多少錢,為何勒索三億?

加上之後的贖遼費用和駐軍費用,還有利息,一共3.5億兩,是夠高的,不過,沒辦法,人家要的,你簽字了,你就按照合約來吧!要不然,你在國際上就不用立足了,你說當時的清政府就狠心說一句:我就不還了,日本還有實力跟我們再干一場嗎?要是再干一場的話,他們會不會完蛋呢?

你覺得日本要的那麼高,當時為何就同意了呢?你要是李鴻章,你會簽字嗎?

6. 甲午戰爭中的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這筆錢對日本進一步侵華有多大幫助

甲午中日戰爭是發生在1894年,那年正好是按照中國干支紀年來是甲午年,故此得名。這是日本侵略我國的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之後,當時的清廷落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中,有一個條款便是關於戰爭賠款,要求賠償白銀2億兩,這一筆巨額的戰爭賠款,相當於是是當時日本的國家預算四年總額之和。這一筆錢,對日本再一次侵華的幫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馬關條約》賠款白銀2億兩,這筆錢對日本進一步侵華有著重大的幫助,是日本進一步侵略我國的物資支持,也讓喪心病狂的日本帝國主義再次崛起,推進了日本以軍需工業為主體的資本主義經的發展。

7. 算一算: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總共從中國勒索23150萬兩白銀的賠款,約摺合34725萬日元。當時

34725 ÷ 8000 =4.340625(倍)
23150 × 88% =20372(萬兩)

8. 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一、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

1、缺乏預見

19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引起對殖民地更加激烈地爭奪。

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2、戰略原因

中國方面,戰前則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由於統治集團主戰、主和意見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局的戰略指導。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

實際上是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從戰略規劃方面,日本就已經拔了頭籌。

3、裝備劣勢

在雙方爭取制海權的黃海海戰中,清軍以劣勢兵力(清軍3000噸以上軍艦兩艘,3000噸以下軍艦10艘,日軍3000噸以上軍艦8艘,3000噸以下軍艦4艘)迎擊日軍。受限於軍艦製造時的技術條件,北洋軍艦有效射擊距離不超過3000米,而裝備了新式測距儀的日本軍艦吉野,有效射程可以達到5000米。日軍還裝備了新式的速射炮。

4、黨派爭斗

清朝後期,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關系日益惡化。

李鴻章雖有宰相尊稱,但當時清政府不設宰相,皇帝之下的最高機構是軍機處。李鴻章空有宰相的虛名,但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長期駐地為天津和保定,沒有皇帝召見,不得擅自進京。

為了限制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時期的權利,清流派奏請光緒帝,調來了和李鴻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東巡撫。 李秉衡,遼寧人,和翁同龢是摯友,亦屬於清流言官,甲午戰爭時期,處處和李鴻章作對,各種奇葩的借口不發援軍,以至於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在經歷了悲壯的抵抗後,最終陷落。

二、甲午戰爭的影響

甲午戰爭是中日近代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作戰,也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第一步。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派出談判代表與日本進行談判,簽訂《馬關條約》規定:1.賠償白銀2億兩;2.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島嶼與澎湖列島給日本;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4.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清政府戰敗後,被迫割讓大面積領土,賠償巨額費用,導致清政府國力進一步削弱,大大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威信;同時導致我國喪失大片領土,國家主權得不到保障,同時人民的苦難進一步加深,與統治階級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快了清政府的倒台。

清政府戰敗嚴重拉低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中日甲午戰爭前,清政府被譽為遠東第一強國,而中日甲午戰爭的實力徹底扯下了清政府作為遠東第一大國這一遮羞布,更加堅定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決心,導致清政府徹底淪為西方列強眼中待宰的羔羊。另外中日甲午戰爭中巨額的賠償和割讓的大片領土不僅削弱了中國的國力,同時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帶來的財力與資源的支持。

三、甲午戰爭背景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余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台灣,第二步是吞並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清朝方面

當時中國處於清朝晚期,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歐美方面

當時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幹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戰前沖突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准備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 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積極向中國擴張。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准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台灣。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台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借口大舉進攻台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但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台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從台灣撤軍。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並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 ,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政變。但日本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為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兩國軍備

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沖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佔有優勢,但朝鮮甲申政變之後的十年時間,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這段時間,日本一直關注著中國,日本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故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團和1個近衛師團。戰前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中國,加緊對中國各方面的情報搜集和滲透。

在此期間的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開始得意輕敵。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認為西方人「並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放鬆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北洋水師有軍艦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葯都停止購買了。

;

9. 甲午戰爭,中國到底賠了多少錢給日本

馬關條約的賠款明細

按照中日《馬關條約》的要求,中國需要支付2億兩白銀的本金給日本政府,並且定期還要繳納剩餘數額的百分之五作為利息。

筆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清政府的賠款明細(全部以白銀為基準):

第一、本金2億兩白銀,清政府全部賠款完成;

第二、截止1898年付清全款為止,清政府支付利息為1083萬兩白銀;

第三、作為「答謝」日本歸還遼東的報酬,清政府又被勒索「續遼費」3000萬兩;

第四、由於清政府繳納的白銀成色不足,額外補貼日本1325萬兩白銀;

第五、賠款之前由於銀價暴跌,日本要求清政府全部以英鎊付款,按照匯率損失,折算下來中國多支出了1500萬兩白銀;

第六、直到1898年付清全款,日軍才撤離威海衛。這段時間里,清政府繳納日軍軍費150萬兩白銀。

即便我們不計算日本從清朝掠奪的戰船、糧食、軍火、貴重金屬等物品的總價值,實際付出賠款也有2.7億兩白銀之多。

如此龐大的賠款超過了過去清朝與列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賠款總和,暴露了日本人貪婪的本質。

但是,清政府要如何支付如此龐大的賠款呢?

清政府的賠款來源
清政府為了繳納這筆賠款,首先是在國家提高賦稅和田稅。

普通百姓的收入是銅錢,需要兌換為白銀才能繳納,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被清朝官吏中飽私囊,所以上下剝削關系就成了帝國主義剝削清政府,清政府剝削百姓,這就是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的「《馬關條約》加大了百姓負擔」的本質。

在稅收以外,清政府還發行了公債「昭信股票」,向民間集中資金。

不過,這些措施對於賠款而言都是「杯水車薪」,清政府主要的賠款來源是以出賣領土和資源等主權為代價的對外借款。

1895年,清政府支付了《馬關條約》賠款的第一部分。

其中,清政府向沙俄和法國簽訂了「俄法洋款」,借得1582萬英鎊;又和瑞士簽訂了「克薩磅款」,借得100萬英鎊。

按照當時的匯率,這筆借款總價值約為1億兩白銀。

1896年,清政府支付第二次部分的賠款。

其中,清朝向英國、德國共借款1600萬英鎊,也就是「英德洋款」借據。

借款剩餘的部分和國內收入主要用於第三次賠款。

1898年,清政府第四次向日本賠款,並付清了剩餘的全部賠款,因此日本沒有追加利息。

這次賠款的主要來源還是向英、德銀行借款,也就是「續借英德洋款」1600萬英鎊。

筆者需要說明的是帝國主義借給清政府的錢並不是無條件的,比如德國以此為借口強占膠州灣,英國則奪取我國沿海口岸徵收海關稅。

通過這些借款的附加條件,帝國主義可以在中國徵收海關稅,並享受其他政治特權,甚至可以干涉中國內政。

本質上而言,清政府的借款就是以出賣領土主權為代價的飲鴆止渴。

10. 甲午中日戰爭清朝賠給日本的賠款,相當於人民幣多少

在中日甲午戰爭中,以日本的勝利和清朝的失敗告終。清朝在這次戰爭中賠款了2億倆白銀,一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200塊錢左右,換算下來就相當於現在的幾百億人民幣。真的是令人十分的氣憤,居然賠款這么多錢,國家弱小真的是只能被欺負。


這個最主要的是清朝實在是太腐敗無能了,明明北洋水師還是非常強大的,可是在經濟上卻不怎麼樣,已經很久沒有經過建設了,甚至還有人去貪污軍費,士兵們都過得不怎麼樣。而日本為了這場戰爭,進行了很久很久的努力,動用全國的能力去建設一個好的軍隊。在明治維新之後,當時的天皇都是縮衣節食,把所有的錢財都捐給了軍隊,希望他們能夠打一場勝利的仗。




現在中國才是徹底的強大起來了,再也不會經歷近代史那麼屈辱的歷史了。千萬不要忘記這段歷史,中國人民還需要更加的努力,讓國家更加的強大起來,不然有一天鬆懈的話,就會落後挨打。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