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劉姓都有哪些
⑴ 日本為什麼不殺劉姓
東漢末年,劉阿知遷移到日本定居,後人為日本做了很大貢獻,融入到日本這個國家,所以日本人把劉姓的人視為自己國家的人,不殺劉姓的人。
劉阿知是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公元289年,他看到了世事又出現了混亂的跡象,農歷五月初一,召集漢朝的舊臣商議對策,最終決定遷出國內,到日本去定居。
於是劉阿知就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兩千零四十人,離開了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在日本定居。
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⑵ 日本——「高橋」這個姓氏的由來求專業答案
漢獻帝劉協→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領→檜前領主→家主→泉→橫佩→岩三→村主→大藏春實→大藏種光→大藏種材→大藏種資→大藏種連→大藏種持→大藏種茂→大藏種忠→大藏種直→高橋賴種→高橋泰種→高橋時種→高橋經種→高橋祐種→高橋光種→高橋義種→高橋持種→高橋教種→高橋政種→高橋長種→高橋鑒種→高橋統種→高橋統昌→高橋義種→高橋義宗→高橋昌行→高橋勝昌→高橋昌德→高橋元治→高橋元勝→高橋富昌→高橋昌治→高橋晃→高橋章仁、高橋正尚、高橋通泰、高橋正剛(生於1932年)。
日本劉姓成員除上述完全融入大和民族並改為新的日本姓氏都外,還有一部分則繼續保持著"劉"這個姓氏血緣徽標,成為真正的日本劉姓。這一部分日本劉姓,主要是近代以來隨著中國國門打開後因留學、經商、做工、避難等原因移民到日本的華人華僑中的劉姓成員。這些劉姓成員,有的已經加入日本國籍、有的還保留有中國國籍,他們大都還保留有比較濃厚的中國文化傳統。如近代華人劉慶雲,任日本《新交流》雜志總編。
⑶ 日本傳統姓氏不是沒有姓劉的嗎
東渡華人改日本籍以後還是會保留自己姓氏的,最早的可能可以追溯宋明吧,因為時間久,加上家族在日本當地也已頗有聲望,姓氏融入日語之中算是正常的吧。當然現在大部分中文姓氏在日語中的發音還是音譯的,明顯那就傳統姓氏了
⑷ 介紹百家姓劉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有個叫會的晉大夫,他有子孫留居秦國,稱劉氏。至戰國後期,秦國滅了魏國,劉氏宗族隨秦軍進入魏國都城大梁,即今河南開封。他的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
(4)日本劉姓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劉姓名人:
1,劉金定
北宋著名巾幗女將(與穆桂英齊名),高瓊之妻。曾大敗南唐軍,為宋軍平滅南唐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宋建立後,劉金定隨丈夫高瓊北上抗遼,助丈夫鎮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等重地,後不幸戰死。
2,劉娥
劉娥(968-1033),是宋真宗趙恆的皇後,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後,主政長達十餘年,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3,劉錡
劉錡(1098-1162年),中國南宋抗金將領,官至太尉、威武軍節度使,去世後,謚為武穆。建炎十年,金統帥完顏宗弼(即金兀術)以大軍進攻,劉錡率軍以懸殊兵力大敗金軍於順昌。
⑸ 日本動漫中姓劉的人有哪些
只知道有 黑執事—劉, 黑子的籃球—劉偉(陽泉高校),彩雲國物語—劉輝
⑹ 劉姓的來源 劉姓詳細介紹
1、劉姓起源: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2、劉姓為中國主要姓氏之一,全國劉姓人口排名第四。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稱帝人數最多的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劉姓在韓國亦有分布。另外,根據日本可查檔案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出自中國劉姓,為劉邦後裔。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劉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⑺ 劉姓在日本的地位是什麼
劉姓在日本的地位是:成為日本的第三大姓氏。
漢朝皇族的劉氏移民日本,在這當時可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在日本史書《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上都有記載。劉氏族人到日本後,大都沒有繼續使用「劉」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日本,衍變成新的日本姓氏——高橋。
日本的很多姓氏源於劉氏
其實現在日本的很多姓氏全都源於劉氏,日本貴族姓氏坂上、大藏,仁德天皇60年,阿知王的後裔被賜姓坂上,雄略天皇16年,又改賜姓為大藏。
朱雀天皇時代,阿知王後裔漢高祖劉邦的第45代孫大藏春實官任征西將軍,為平定「天慶之亂」立下汗馬功勞,受到了巨大嘉獎和賞賜,官至長門守、太宰太監等顯要職務。
⑻ 劉姓分為幾種客家劉還有什麼劉
傳說
日本的高橋氏就是由劉姓演變
⑼ 日本有沒有姓劉的
日本是有姓劉的,但是比較少,在晉朝時漢獻帝的後代劉阿知攜家族東渡日本,受到了日本天皇的封賞,史稱阿知王,後來劉氏大多改用了日本姓氏,高橋
⑽ 劉氏早先去日本的改成什麼日本姓了比如服部就是中國人早年移民的姓氏。
改成 原田氏
據日本有關資料記載,漢獻帝被廢黜之後,居於山陽邑,稱為"山陽公"。至其玄孫阿知,己是西晉王朝了。
一日,阿知對其舊臣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聽說日本境內較中國安定,我決定率家族東渡。"
西晉太康十年 (公元289年),阿知率其子都賀、舅興德及族人劉國鼎等2040人東渡到了日本。上岸後,他們最初可能居住於今日本的奈良縣,後遷至岡山縣。今日本奈良縣的儈前村,仍有一座 "阿知宮",岡山縣倉敷市妙見山頂也有一座 "阿知宮",兩座"阿知宮"邵建造得古樸典雅。
阿知一族在日本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家族-原田家族。原田家族的族名與平定一次日本國內叛亂有關。940年,劉秀第45代孫春實在平叛中立了大功,立功後在九州原田築城,其後裔便一直生活在這里。1131年,這支劉氏後裔正式以原田為姓,直到今日。原田家族的成員明確宣布自己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的後裔,並一代一代地記人族譜之中。
原田家族在日本很受人們尊敬,日本史稱阿知為 "使主"。或 "東漢使主",稱其子都賀為 "都賀王"。原田家族始終不忘自己的祖先,1988年原田先生還特意率其家人專程從日本來中國為其祖先劉邦、劉徹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