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國債持有多少

日本國債持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27 02:49:01

① 中國和日本歷年持有的美國國債分別是多少

中國:
2008.2
持有
0.478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8.9
持有
0.585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8.11
持有
0.714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8.12
持有
0.728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1
持有
0.740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日本:
2008.12
持有
0.5783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1
持有
0.5871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美國在
2009.1
國債總額大約
12.333
萬億美元,目前中國持有大約
6%
的美國國債。

② 全球總債務272萬億,美國債務超27萬億,日本超10萬億,中國呢

文:小娜

過去的2020年無疑是全球債務的狂歡年,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創。世界銀行預測整體下滑4.3%。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一些國家開始大規模發行債券,導致全球債務急劇增加,特別是債務經濟模式發達的美國,一路在債務路上奔跑,使世界陷入債務危機。1月8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對新一輪全球債務危機發出警告,並敦促各國政府和央行,目前處於 歷史 低位的利率可能不足以抵禦金融危機。那麼,現在有多少全球債務?

據美國國際金融研究所統計,從2020年初到2020年9月底,全球債務增加15萬億美元,達到272萬億美元。有專家預測,第四季度將增加5萬億美元,最終達到2.77萬億美元。

277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365%。換言之,世界在借錢發展經濟。但這些債務是人民、公司、機構和政府債務的總和,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債務。

相比之下,越發達的國家,其債務就越高。美國、日本、韓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是債務負擔最重的國家,因為它們主要採用債務經濟模式,而非洲和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權利較少。據統計,發達國家債務總額已達196.3萬億美元,佔72%。

眾所周知,美國、中國和日本是世界前三大經濟體。與美國、日本不同,中國經濟從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步迎來復甦,到2020年下半年基本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相對而言,我國的債務量是三國中最低的。那麼,到2020年,美國、中國和日本究竟有多少債務?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債務最多的國家。目前,美國債務已超過27萬億美元,比2019年增加5萬億美元,佔全球債務總額的9.8%,接近10%。

去年疫情的爆發使美國的沉重債務雪上加霜。除了大量防疫資金外,美國還在疫情期間出台了多項刺激計劃,試圖重振低迷的經濟。因此,美國債務不斷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高負債讓美國付出了很大代價。根據德國銀行的數據,美國目前每天需要支付的債務利息高達15億至20億美元。此外,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如果美國不能抑制債務增長,到2050年,其債務總額將達到其國民生產總值的兩倍。

日本

美國是世界上負債最多的國家,而日本的負債率最高。目前,日本的債務也超過10萬億美元,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00%,高於美國的137.73%。與此同時,它佔全球債務總額的3.6%。

上世紀末,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資產貶值,民眾和企業無力納稅,人口老齡化。為了維持國家的高福利政策,日本政府開始不斷增加國債,通過還債穩定 社會 局勢。這也導致日本債務率大幅上升,日本債務率一直居高不下。

中國

與美國和日本相比,中國的債務更 健康 ,規模也很小。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債務總額為17萬億元人民幣,約2.43萬億美元,僅佔GDP的17%。遠遠好於美國和日本。

此外,中國還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已達32165億美元,成為美債第二大持有者。過去幾年,中國一直在減持美國國債。從美國國債無休止的發行來看,中國減持美國國債顯然是明智之舉。

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還需要通過債務的持續增長來刺激消費和投資。那麼你如何看待中國未來的經濟形勢呢?

③ 日本央行國債發行率高嗎

日本央行國債發行率高。日本央行對7年期及以上的國債持有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三,遠高於6月份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五和去年年底的百分之五十四點七。

④ 中國持有多少美國國債

截止2019年3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約為1.188萬億美元,日本持有的規模約為1.044萬億美元。到了10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136億美元。在外國持有的美債中,中國和日本持有的最多。兩國合計超2萬億美元。

購買美債還有保持匯率穩定的因素。有專家就表示,人民幣對美元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著匯率波動這么低,就是依靠著中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儲備。其實,中國的外匯也不全是買美國國債,也有買黃金,歐元、日元資產等等。

(4)日本國債持有多少擴展閱讀

隨著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外資希望進入中國投資,那麼外資手裡的外幣,也要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轉變為人民幣,這些也都會轉化成外匯儲備。以上這兩點其實就是我們總在媒體上看到的「我國經常賬戶(外貿往來)和資本賬戶(外國投資)的雙順差」——是造成外匯儲備持續高增長最主要的因素。

但是,這些新增的外匯儲備歸根結底都是用人民幣兌換出來的,銀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就要把等額的人民幣「換」出去。這里用於兌換美元的人民幣,是央行先發行的央票(可以理解為一種債券),然後再換成新印製發行的錢。

⑤ 日本國債收益率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需要知道安倍為日本經濟做了什麼。我相信安倍經濟學是我聽過最多的一個。安倍經濟學是什麼? 通俗地說,就是印鈔票。 但是印鈔票不是閉著眼睛來的。你必須遵守紀律。在這里,你要適度進入一點專業領域。 1.印刷方式:0利率+量化寬松 0利率很簡單,就是把錢存銀行,不僅沒有利息,可能還要交銀行管理費。現在還存嗎?沒有,那就拿出來消費購物。 量化寬松僅僅意味著央行借錢給政府用於投資。程序上的觀點是政府發行國債,然後央行印錢買這個國債,這樣政府就有錢搞基建和投資,刺激經濟發展。 2.印鈔控制閥:國債收益率曲線。 這是什麼意思?這就像央行做了一個印錢的儀表盤。這和調節空調溫度是一樣的。比如26度的時候,你感覺最舒服。高了就要往下調,低了就要往上調。 收益率曲線的儀表盤是將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固定在0%左右,然後日本央行圍繞這個規模進行調控。 如果發現收益率上升(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說明市場上又有人大量拋售債券(供大於求,價格下跌),那麼日本央行就會趕緊買入,將這種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穩定在0%左右。 相反,如果收益率下降,央行就會拋售國債。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這個尺度是0?簡單來說,我借錢給你,需要利息,央行借錢給政府也一樣。但如果這個規模設為0,就意味著央行和政府約定的利息為0,這樣政府就只能償還本金,沒有利息壓力。 所以這個規模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降低政府的負債成本,二是保持政策的可持續性。畢竟,你不能為了刺激經濟而讓政府欠下太多債務。 這里我想延伸兩個話題:一個是關於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另一個是為什麼最近日本國債被大量拋售。 了解了安倍經濟學背後的操作程序,基本就能理解美國的量化寬松。其實美國也是這么做的,但是美國和日本最大的區別就是美債是有利息的,所以一旦美聯儲加息,投資者就會拋售股票、債券(比如日本國債)、比特幣,然後瘋狂買入以美債為代表的美元資產。美債利率雖然不高,但聊勝於無。 但是這里有一點要明白。這個2.928%叫做名義利率。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9%左右。粗略來說,美國的實際利率=2.9-9=-6.1。也就是說,美債的實際利率實際上是負的,負的程度比日本高。畢竟日本的 華爾街和全世界的投資者看不懂嗎? 顯然不是因為美債或者美元資產在這個醜陋的時代最美。他們不明白,但也沒辦法。就像中國為什麼要持有美國國債(借錢給美國),其實是一個道理。 還有一種無可奈何導致的無奈,就是美國的通貨膨脹會讓全世界買單,因為本來借錢給美國是有利息的,但是美國正在經歷大的通貨膨脹。從實際利率來看,利息收入趕不上通貨膨脹率,使得我們借出去的錢不僅沒有利息,還得還(利息收入趕不上貶值率)。想想,是不是很無奈? 但可悲的是,誰都無能為力。 其實這就是上面提到的無奈的反應,即日本國債在美國加息期間必然面臨極其嚴峻的拋售壓力。 為什麼不正常?這就在於上面提到的印鈔控制閥:國債收益率曲線。 有了這個控制閥,華爾街很容易想到一個故事——索羅斯攻擊英鎊和泰銖的故事。根據這個故事,他們會認為日本央行不可能一直這樣買下去,因為日本央行這么多年來一直「負債累累」維持這個零規模。 背景:日本國債總規模約為1.1萬億元。今年年初,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僅占總量的10%左右,但最近已超過50%。 所以華爾街認為日本央行可能無法堅持這個規模,所以美元升值導致了更大規模的拋售。 這個時候整個日本金融體系壓力很大,內外都有(最近美國財長耶倫訪日,說你操縱匯率,對美國不好),而這個壓力的根源就是安倍經濟學。但就在這個時候,這個政策的創始人安倍被刺身亡了。這是意外嗎?巧合嗎?還是必然? 我不是大師。這個我真的搞不清楚,但是可以從日本的現狀,國民性,安倍對日本的影響等方面做一些分析。也許我能找到一些線索。

⑥ 日本成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是否能夠提升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個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是能夠提升日本的國際地位,因為日本畢竟是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所以美國政府肯定會改善對日本的態度。在國際事務方面,美國政府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幫助日本,所以不看僧面看佛面,日本的國際地位或多或少的會有些提高

日本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鑒於日本長期陷於頑固的通貨緊縮尤其是資產價格緊縮,私人部門仍會有充分的理由,視美國政府債券為首選的投資資產。」而日元貶值有助於日本抗擊通縮,恢復並增加貿易出口,提振經濟。這看起來是個良性循環。謝阿德說:「日本如果選擇拋售美債,那將給日元帶來強大的上行壓力,這會破壞經濟復甦的前景和打擊通縮的努力。」

⑦ 日本欠中國多少錢

中國持有的日本國債余額(包含短期國債)截至2011年年底,約為18萬億日元(按現時匯率計算約為1.46萬億人民幣)。
二戰後不計間接損失,光計直接戰爭損失(軍費)日本欠我國以當時市價為2000億美元.

⑧ 中國持有幾個國家債券

網路知道
中國持有多少美國國債?
金融得那些事
財務助理
關注
成為第349位粉絲
00:08
00:57
00:58
約1.1萬億美元。根據美國 2021 年 5 月發布的數據,中國擁有約 1.1 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第二大持有者。這相當於美國在海外持有的債務的 15% 以上,約佔美國總債務的 3.6%。
如果中國停止買入或賣出一小部分,美國國債價格就會下跌,收益率就會上升。反過來,利率上升的結果可能是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國的借貸成本上升。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為了幫助壓低人民幣的價值。更便宜的人民幣使我國的出口對外國買家來說更便宜,從而使我國以出口為基礎的經濟繼續發展。
因此,如果中國突然停止購買美國國債,中國經濟所遭受的損失將與美國一樣多,甚至更多。
拓展資料:
一、國債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由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二、發行目的
1、籌措軍費
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平衡財政收支
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做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3、籌集建設資金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借換國債的發行
借換國債是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⑨ 日本債務佔GDP的234%,為何沒有發生債務危機

日本欠的那是本幣債不是外幣債。欠的是內債不是外債。

外幣債,比如說美元債,那可是結結實實要用美元還的。

希臘用的是歐元,欠的是歐元債,希臘能發行歐元嗎?

不能。


第一,債務是滾動的,不需要還清,只要還清利息就可以,而日本是負利率國家,在這方面壓力極小。但是有些國家,比如說印度之類的國家就不行,它的國債利息高,還債的負擔就很重。


第二,日本央行可以直接下場買國債,央行是有印鈔機的,誰還能打敗印鈔機嗎?內債是央行持有,實際上是針對全面的稅收。


這裡面只有一個疑問:日本央行動用印鈔機,那麼源源不斷的印鈔會導致日本發生惡性通貨膨脹嗎?

不會,恰恰相反,日本在通貨緊縮。日本政府還巴不得通貨膨脹。


日本現在的問題在於:央行所印發的鈔票無法進入實體流通領域,無法刺激經濟。日本經濟現在的模式是:


1,日本政府缺錢,於是發債。

2,日本金融機構買債。

3,日本政府拿到錢後,一部分支付發債成本,一部分用來福利發放。福利開支是日本政府最大的開支。

4,日本由於老齡化的緣故,消費力不強,日本老年人拿到錢後又存回金融機構。

5,由於不消費導致經濟萎靡,經濟萎靡導致日本政府繼續缺錢,於是繼續發債

6,由於日本老人把錢存到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拿到了錢,又可以買國債。


整個是一個金融永動機,大量的錢實際上是在日本金融機構中空轉,並沒有進入流通領域。


這也是日本保持金融穩定的代價:經濟必將萎靡。

這主要是因為,日本近90%的債券是由當地居民或日本銀行掌握,違約風險比較低,而希臘等出現債務危機的國家,債務主要由外國債權人持有,因此有違約風險。

日本家底豐厚,因此迄今為止都沒有發生債務危機

目前,日本政府債券的最大持有者是日本央行,持有超過40%的國債余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央行就採取量化寬松政策,通過減稅和增加財政赤字來刺激日本經濟,並且長期維持超低利率。

去年12月,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今年1月,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4%,通過壓制債券收益率,日本每年節省了大筆的利息支出,新債融資成本也大大降低。

此外,日本的家底豐厚,企業和家庭的金融資產都很充足。統計顯示,2018年日本企業對海外企業並購總額超過1910億美元,再創 歷史 紀錄,而日本企業持有的現金量也超過8900億美元,充足的海外資產向國內輸送了豐沛的債券購買力。

家庭現金存款方面,截至2018年6月,日本家庭金融資產額同比增加2.2%至1848萬億日元,連續第八個季度攀高,而日本家庭的負債額為300.6萬億日元,遠沒到家庭無法承受的地步。

債務風險依然存在,復甦期的經濟增速極低

總體來看,日本的海外純資產(包括本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在海外持有公司、工廠、證券等資產總額)達328萬億日元(約19.1萬億元),連續27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央行也擁有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資產,看起來債務危機短期內並不會發生,但日本經濟也存在著潛在的風險。

央行方面,長期依賴超低利率來壓低償債成本,因此遲遲不敢加息,這對日本國內的銀行利潤造成了影響。但日本目前的債務如此之高,加息造成的債務利息成本上升,將使得日本幾十年來的努力功虧一簣。

另外,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也是當前最緊迫的問題之一。隨著日本人口的繼續縮減,老齡贍養率將進一步上升,到2050年,日本的老人贍養率將達到75%左右,這意味著醫療和養老金成本將大幅上漲。

目前日本經濟仍處於經濟復甦期,但由於負債太多,擴張期的日本經濟平均增速僅為1.2%,是經濟擴張期罕見的低增長,也體現了日本經濟繁榮與失敗並存的矛盾性。

有人說世界上有三大泡沫,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和中國的樓市,日本的債務高達GDP的兩倍以上,這放在其他國家早就崩了,但是放在日本非但沒崩,反而日本小日子還過得挺滋潤的,除了經濟不增長其實也就還好。

之所以日本債務總量這么高還沒事,這主要是人家日本是負利率啊,舉個例子啊,大概就是一個人向你借100塊錢,然後告訴你一年之後還你90塊錢大概就是這樣,雖然沒那麼誇張,但是意識是這樣的,所以日本錢借的越多非但不會出問題,反而會賺錢。

那有人就問了,那借給日本政府錢的人是不是傻?負利率那自己留著花多好啊,問題不是這樣算的,日元日本債券還是比較可靠的。而且日本它的通貨膨脹也在大多數時候是負的,這意味著你的錢不是越來越不值錢,而是會越來越值錢,這么和負利率一抵消等於錢保值。世界其他國家包括像我國吧,通貨膨脹率基本在每年5%左右,也就意味著你頭一年有100塊錢,第2年很有可能這100塊錢就只值95塊錢。

而且日本債券的最大債主那還是日本政府,你說這能出什麼問題?日本的債券都是本幣債券,不可能存在還不起的情況下,日本想借多少借多少呀,不就是日元嗎?直接找銀行印啊,要多少有多少。

而且日本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消費乏力,很多日本的老人那都是身家巨萬,但是錢就願意放在那裡,無論是放在銀行還是放在家裡,總而言之不花錢,這就導致日本的流通貨幣其實是非常少的,想花錢的年輕人沒錢,有錢的老人不花錢那沒辦法,既然民眾沒有消費的意願,那隻好政府代勞了,所以日本政府大量舉債來維持 社會 運轉,畢竟一個工程的產品要是賣不出去,那這個工廠就倒閉了,而日本又實行終身僱傭制,導致企業不敢輕易地裁撤員工,那怎麼辦?只好由政府來買單了呀。

所以日本就成為一個非常詭異的局面。政府大量舉債來充當最大消費者,民眾不花錢。

我們都知道,美國國債高,但是要論起債務率(債務佔GDP的比重),美國相對日本來說那就望塵莫及了。截止2018年9月,日本的債務總額為1284.4萬億日元,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34%,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債務率都低於100%,而像希臘這個國家,債務率剛到110%多就發生了債務危機,為什麼日本債務率那麼高,卻為何沒有發生債務危機?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借錢能力跟還錢能力是掛鉤的,國家富裕自然能夠借更多的錢。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家底雄厚。我們可能只知道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GDP在5萬億美元上下,但是你是否日本在海外還有一個「資產日本」?日本的海外資產超過1000萬億日元,而且海外純資產高居世界第一。擁有龐大的海外資產以及強大的工業基礎與製造能力作為保障,使得日本主權債務評級一直都很穩定。



其次,不像美國、希臘這些國家擁有很多外債,日本的債務幾乎都被自己人給消化掉的。日本國債的95%左右都是由日本國內債權人掌握,甚至日本央行還是日本政府債券的最大持有者。而且日本國債的收益率很低,日本能夠長期以0.5~2%的利率借到錢。因此,日本國債雖高,但是利率低,這樣一來所支付的利息就沒那麼高了。

再者,日本人和我們國家一樣,喜歡存錢,日本個人以及一些企業自有資金多,負債低,他們大部分都把賺到的錢存銀行了,而這些錢直接或間接流入到日本國債,沒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拋售本國國債。

當然了,日本債務那麼高,雖然利率低,但是每年也仍然要拿出財政收入的20%用來還利息,雖然不至於發生債務危機,但是負債高也是日本的一個沉重的負擔。

你好,因為日本擁有強勁的工業基礎和生產能力,這種能力對應的日元就不會是廢紙,日元其實很「硬」,它對應的債券也就很硬的。

一、先普及下,國家會發生金融危機的普遍形式有哪些?

一般來說,任何國家會發生金融危機的普遍形式是:

這一點是明顯區別於我國,在我國發債是不能由央行直接購買的,必須通過實際的企業或者實體購買,相對於對政府發債行為進行了限制。可是日本央行的行為,就是直接破壞了央行獨立性的原則,也是日本中央銀行之恥。

日本這種直接印錢給政府的行為,相當於加在全國人民身上的稅負,產生的危害主要在於,央行完全失去了對經濟宏觀調控的能力,無論如何都不能加息的。

二、再看看本質:國債壓不倒一個國家,利息才能

目前日本的信用大體都是夠用的,向人借幾個錢的臉面還是有的。問題在於還利息,利息才是壓力。只要利息壓力不高,那本金再高,不行了就借新債補舊債就是了。

而日本就更可觀了,國債利率常年沒有1%,很多沒有0.5% ,這都能借來錢,那還怕啥,10萬億美元的債等於沒有。借新債還舊債就是了,本金永遠都不會到期,等到哪天借不到了再說。

至於為啥有些發達國家的國債利率低到買入者幾乎沒有收益,這個細說就復雜了,日本經濟有很多東西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很反常識的,我就挑簡單地說:

三、無解的結局:通貨膨脹倒是不嚴重,可是經濟還是一潭死水

要我看,日本實際已經在危機中了,因為GDP一直都是半死不活中,幾乎停滯了,日本在過去30年裡GDP幾乎是原地踏步,也被稱為失去的30年。

日本的整體工資收入,在過去30年裡也基本沒有提高,甚至還下降了。1998年之後,日本就基本進入了0利率時代,日本的經濟就一直半死不活。

要說美國還有2-3%的增長率呢,日本這么一潭死水下去,不要說被中國甩開去,印度再過20年也許都趕上日本了。

企業只想轉移到海外去,因為國內不知道幹啥掙錢,勉強維持就不錯了。就業機會還行,因為人口,尤其是勞動人口在急劇減少。政府財政只能靠加稅,進一步影響企業盈利和人民。

最後的話:有點是借父輩的錢,建設父輩的經濟,子孫還的意思

日本是外向型經濟國家,國內資源稀少,市場狹小,雖然日本國內人口老齡化嚴重, 科技 創新衰弱,政府長期加強投資刺激經濟,但日本經濟持續20多年低迷,必須選擇對外出口促進經濟增長。

2019年全球的債務比例達到了250%,我們也是接近這個水平,日本的234%的債務率還是表現不錯。而疫情之後的世界各國更是打開量化寬松的水閥,大水漫灌一片汪洋。總債務率應該遠超250%的數值。

這就是一個老虎吃豬的 游戲 時代,不是債務率高就一定會出危機,因為可以採用不停的量化寬松來短期規避風險。而債務危機爆發就如同是緊追在各國債務問題後面的那隻老虎。只要不是跑在最後一群,那麼就不會被老虎吃掉。而且,一旦後方的豬被老虎趕上,那麼資金就會迅速從這些國家流出,形成了馬太效應,一些相對好一些的國家就會相對安全。

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廣場協議出現危機之後就開始進入了量化寬松政策,到了如今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時間,一個人的火車站,機場變成了養雞場,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債務率也是居高不下。甚至日本在嚴重的老齡化作用之下經濟一蹶不振,物價也是不見上漲,進入了一個空前的經濟狀況 流動性陷阱。

日本沒有產生嚴重的債務危機是在上世紀的經濟危機里再也沒有走出來,1995年日本的GDP就已經達到了5.4萬億美元,經過了25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2019年跨越5萬億美元的陷阱,2020年也是達到了5.1萬億美元。可20多年裡一直是徘徊不前。

但日本也是有兩大優勢,一個是在日本全面進入了經濟危機之後,產業振興舉步艱難,於是 游戲 、動漫等進入了民眾的視野,歪打正著,讓動漫和 游戲 成為了日本的支柱產業;另外一個就是在每次出現大危機之時,日本的海外企業和投資者就會把資金轉向國內,緩解了國內危機的加深。而巨大的海外財富、產業和資產是日本的另外一個巨大的優勢。

但是,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引發的希臘債務危機,歐豬五國債務危機。以及疫情之下的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國的債務危機出現就沒有這么幸運。而且也是因為這些國家最先被後面緊追不放的老虎追上而喪失的競爭力,最終成為了危機口中的獵物。

至於日本未來會不會再次爆發債務危機,那要看日本能不能跑贏這些追逐 游戲 ,要是日本被後面的老虎追上,那也是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危機,還不僅僅是債務危機。

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也就是安倍上台後,確定了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以來,日本的工業發展基本上已停滯不前。安倍將第三產業及 旅遊 業放到了首位,其中也包括了色情行業。2000年,安倍曾表示過,日本的色情業獲利可達年產值5000億美元。

但,即便是這樣,日本也沒能拉升起GDP的增長。2018年,日本GDP總量為5.07萬億美元,也是自「安倍經濟學」產生以來,多年GDP游弋在這個水平線上。

眾所周知,當代負債率最高的是美國。據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丨MF)組織發布的世界各國政府負債總額為66萬億美元。根據美國財政部在今年年初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政府總負債超過22萬億美元。佔比世界債務總和的三分之一。

美國2018年的GDP總量是20.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的債務達到了美國GDP的107%。但美國和日本存在了一個相同的經濟形式,這叫做「借雞生蛋」。我們已知,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政府真是「債多不窮,蚤多不癢!」用你的錢來發展國民經濟?

而日本所不同的是,「借雞生蛋」的方式同時國際國內並俱。日本同樣向中國借了許多國債。

當前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總債務為1284.4萬億日元,摺合美元是,11.5萬億。

我們可以看出,以數據的表示,其實日本所負債務的比例高過了美國。那麼為什麼日本沒有發生經濟危機呢?這里就存在了二個原因:一是向國外借錢。二是向國內民眾借錢,也就是向國內發行債券。而在日本,老百姓在鋃行存錢是要收取手續費的;另一則,日本人存錢是沒有利息的,甚至負利率。而日本發行的債卷利率從來不會超過1%,通常也只有0.3%。如此一來,日本政府對於金融是何其的精打細算?這就穩定了日元不發生危機的基礎。日本政府發行的債卷90%都是國內民眾買走的。

還有一點,日本所欠國外債務並不多,再說日本在上個世紀的倔起,穩固了日本經濟一定的基礎。常言道:窮窮窮,家裡還有三擔銅。盡管說,日本民眾在支撐首政府的困頓,但日本政府經濟走向還是低迷的。

目前,全球債務為66萬億,美國的債務為22萬億,佔全球債務的1/3,美國的GDP為21萬美元,這樣,美國的負債率為107%點多。日本的債務為11.5萬億美元,而日本的GDP為5萬億美元,日本的負債率為224%多,顯然日本的債務是GDP的兩倍多,負債率是美國的2倍,但日本沒有發生債務危機。

日本沒發生債務危機是因為日本的債務多是內債,外債的比率佔1/10不到。所以,日本不存在債務違約問題,到時候如果沒錢還,完全可以再舉債,以新債還老債。如果不負責任的話還可以量化寬松,多印點鈔票,通貨膨脹一下,就可以解決問題,關鍵是要把控好度。其實,日本無需用這一招,只要發新債還舊債就行。這也是日本債台高築,負債率高於美國兩倍的原因。

日本也是高儲蓄率國家,儲蓄率達到了17%,這主要是因為上個世紀日本發了大財,成為當時世界少有的富翁。日本人當時叫喊著要買下美國,結果被美國一紙「廣場協議」打回了原型。日本自此經濟低迷,長期在5萬億美元俳徊。安倍上台後,為了刺激經濟不斷舉債,結果債台高築,債率升高才出現這一局面。

同樣是由於經濟低迷,民間資金的流向不是進入了生產領域,也不是用於了消費,甚至不是進入了儲蓄,因為儲蓄利率奇低。這樣,日本的債券在國內很受歡迎。從這一方說,可以說日本的財富藏在民間,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安倍經濟學沒能把日本從低迷中拉出來的原因。

日本這種狀況是否是福音?肯定說不是的。國家財務狀況的穩定首先應建立在經濟的增長上,借債可以,但要有償付能力。其次,無止境的借債一但超越了自己的還錢能力,只有兩種結果:一是信用破產;二是通貨膨脹。日本最終的結果就可能是第二種,由於第二種結果的到來,也會導致信用的喪失。

先給大家舉兩個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問題。

例子1: 小張投資失敗向互聯網金融小貸公司借了30萬元還不出來。小貸公司已經起訴了小張,一審判決小張連本帶息還錢,還得支付訴訟費用,同時把小張列入限制高消費名單,小張面臨嚴重的個人債務危機。

例子2: 小王沉迷於賭球,輸了100萬元,他本人沒有工作收入,輸的錢全部是向父母借的。雖然寫了借條,但還不出父母也沒有辦法,只是希望他不再繼續賭球過上正常的生活,借的100要能還就還,還不了也不會去法院告他。

上面的兩個例子中,小王欠的錢比小張多得多,且一個是投資失敗、另外一個是賭博輸錢。無論從借款目的還是欠款金額來講,小張的境遇都應該好過小王,不過事實上卻相反。 大家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最大的原因是小張借的是外債、小王借的是內債。外債不還是要命的,內債可以一直拖下去。

這就是日本債務佔gdp的比例全球最高卻一直沒有大事,希臘的債務佔比不到日本的一半卻過不下去瀕臨破產的原因。

別看日本債務高,債主都是國內的機構、個人,欠的也都是日元。這就好辦了,兩個方法可以無限延遲債務。

1.新債還舊債

假設今年有1萬億日債到期,利益為300億日元。日本政府可以先把利息還掉,然後再發行新的1萬億元日債來還到期的1萬億日元。反正新發行的債券也是賣給國內機構,甚至新債的購買人和舊債的債主是一樣的。

沒人買新債怎麼辦?你覺得這可能發生嗎?日本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最大的資本巨頭是日本政府,讓你買你不買,哪個日本國內企業能那麼牛,還想不想混下去了。

2.發行日元用通脹抵消債務

假如真的到了發新債還舊債都擋不住時,日本政府可以直接放大招,直接減免自身的債務。當然,減免也是有手段的,最合理的是以刺激經濟為名投放更多的日元到資本市場上。

日元多了債務自然就不值錢了,只不過債券持有人有苦說不出。這種方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會導致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日本國內物價上漲。不過。如果真的到了債務危機時日本政府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目前來看,日本的債務還沒有達到需要惡性通脹才能搞定的程度,日本這些年物價並沒有上漲就是最好的證明。

最後再提一點,日本和歐洲五豬最大的區別是日本人很勤奮,他們願意努力工作創造更多的財富,國家稅收因此能夠收益。不像歐洲人更加追求享受,國家經濟都快崩潰了,如果降低福利標准立馬遊行反對,甚至要求重新選舉政府。這就好比有的人雖然欠的多但賺得也多,同時花得也少;有的人欠債多賺得上,還亂花。


老編最為國際回答者,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見解。除了日本國債主要有國內機構持有,外國勢力影響比較小以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長袖善舞、甚至是「卑躬屈膝」。

凡是可以影響日本的大國,日本哪個都不得罪,時時做出示好、謙讓、諂媚的態度。

比如說美國,特朗普剛剛上台,安倍就立刻飛往美國、試圖和特朗普進行交流。 日本國內有些媒體認為安倍此舉沒有大國尊嚴,彷彿是去向新主人覲見、示好。


第一位與特朗普會面的領導人: 安倍

如果說安倍特別尊重特朗普,大家可以理解。 畢竟特朗普是美國總統,安倍只是日本總統,有這個地位差距也比較合理。

但是安倍對美國國會議員的盧比奧也露出如此恭敬、甚至有些諂媚態度,就讓人徹底看透了安倍的本性。 要知道,一個是一國首相,一個只是國會議員。



在眾目睽睽之下,安倍都能做到如此地步。 那在世人背後呢?在兩人偷偷交流的時候呢?

而且安倍對美國的政策,一直也是各種支持。 甚至還出錢給美國購買島嶼,作為美軍新的軍事基地。 這么恭敬的一個安倍,這么聽話的一個日本,美國為什麼要擾亂它的經濟呢?

不僅是美國,安倍對普京也很恭敬。 普京遲到,安倍表示沒有任何問題;看到普京,安倍就一路小跑跑過去。



所以雖然日本和俄羅斯有糾紛,但是一直沒有大的軍事摩擦。 日本經濟也不會因為和俄羅斯的軍事糾紛受到影響。

至於歐盟,日本剛剛和歐盟簽訂了貿易協議,成立了日本歐盟自貿區。 兩個國際團體的關系,可以說是好得很。

在這種和美國、歐盟、俄羅斯關系都還不錯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就不會受到外力沖擊。

所以,沒有強大的外部勢力,去日本國內搗亂。而日本的國債,大多又被日本自己持有,在日本局勢不發生動盪的情況下,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注: 日本政府壓力也很大,每年要拿出很多的財政收入,還國債產生的利息。

而且日本央行,好多年不敢加息。因為欠的國債太多了,哪怕只加0.1%,都是好多好多錢。

這樣的經濟結構,抗壓能力不強,要是哪天美國宣布支持日本,可能日本市場一動盪、很快自己就崩潰了。

老編推測,日本早晚要減少債款。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