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投降日軍多少人

日本投降日軍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12-28 00:51:25

① 二戰時日本宣布投降,那時日本國內還剩多少男人

據日本史料中記載,二戰結束時日本仍有750萬現役士兵,可實際上這750萬並非都是符合入伍條件的青年兵和壯年兵,有許多人是在動員中被徵召的學生,最接近服役條件的的男性士兵就是16-18歲接近成年或剛剛成年的青、少年男性。

② 1945年日本投降書上簽字128萬人向中國投降

是的。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根據

波茨坦公告發表於1945年7月26日,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公告是在法西斯德國已經投降,日軍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屢遭失敗、行將徹底崩潰的背景下產生的。當時,美國由於原子彈試爆成功,認為不藉助蘇聯的力量促使日本投降的條件已經具備,便由早先急切希望蘇聯對日作戰,轉為擔心蘇聯對日參戰會影響其獨占日本及在遠東的戰略地位。

在此情況下,美國總統H.S.杜魯門與英國首相W.L.S.丘吉爾在波茨坦會議期間,就美陸軍部長H.L.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備忘錄進行協商修改,並在電請蔣介石簽字後,以三國政府公告形式發表。公告的發表使日本統治集團十分恐慌。同年8月6日、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9日,蘇聯對日作戰。

日本政府被迫於10日通過中立國瑞士向中、美、英、蘇發出乞降照會。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③ 日本侵華日軍有多少人

有近200萬人。

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數次大規模會戰,到武漢會戰結束,基本穩定了戰局。進入相持階段後,又先後與日軍進行了十多次會戰,並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沉重打擊了日本速戰亡華的迷夢。

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政府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3)日本投降日軍多少人擴展閱讀:

抗戰時期中日軍事力量對比: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因為中日之間的實力相差懸殊是非常驚人的。

從經濟基礎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業產值相當於60億美元,中國當年的經濟產值也就13.6億美元,日本當年的鋼產量是580萬噸,而中國當年的鋼產量只有4萬噸。

日本當年煤的產量是5070萬噸,中國是2800萬噸。中國那麼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點。日本的石油儲備169萬噸,中國的石油只有1.31萬噸。

銅呢,日本是8.7萬噸,中國只有700噸。飛機,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當年就能造這么多,中國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徑的火炮,日本當年生產了744門,中國連一門也造不了。日本當年造了330輛坦克,中國一輛也造不了。汽車,日本當年造了9500輛,中國也是一輛造不了。

軍艦,日本當年生產的軍艦是52400噸,中國一噸也造不了,也就是說當世界進入這個機械化軍事時代的時候,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機械化時代的主戰兵器,坦克、飛機、軍艦、大炮都不能造,那麼無論是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本都已經遙遙領先中國一個時代。

具體到雙方軍事實力的直接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差別就更大。盧溝橋事變以前,中國海軍,中華民國的海軍兩萬五千人,裝備艦船是66艘,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等等,總噸位只有57608噸。

而日本海軍截止到1937年,它擁有艦船285艘,總排水量達到115萬噸,比中華民國的海軍整整多了110萬噸,日軍的海軍編成是12.7萬人,當時的編成,有4搜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是6.9萬噸,將近7萬噸。

水上飛機母艦2艘,3.1萬噸,戰列艦9艘,27萬多噸。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21艘,驅逐艦102艘,潛艇59艘,練習艦1艘,一個練習艦就有1萬噸排水量。

潛水母艦5艘,還有布雷艦、海防艦、炮艦等等,一大批的軍艦還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兩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號和「武藏」號。

一艘軍艦的排水量就在7萬噸,也就是說日本一艘軍艦的排水量相當於整個中華民國海軍海軍的噸位,這就是雙方當時海軍的差距。

在抗戰爆發的時候,當時民國空軍能夠投入作戰的飛機,只有200餘架,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產飛機是1500多架。戰略後期進入極限動員以後,日本每年能生產飛機一萬到兩萬架。

當中日進入全面交戰以後,日本的海陸軍航空兵總共有飛機2700架。它還有艦載飛機,大量的艦載飛機。

陸軍戰鬥力差距就更大了。從人口上看,當時我國是四億多人。熟悉戰爭史的讀者都知道,自從拿破崙戰爭以後,各國實行的都是平時少養兵,節省經費,多儲備預備役的兵力。當時中國正好相反。

平時養兵,民國的時候養兵170萬,四億多人的一個國家,養兵170萬。當時國民黨的現役的步兵是182個師,還有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加上還有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等等。

當時中國的預備役,只有150萬人。以當時中國人口數量這么大,可是只有這么少的預備役的部隊,說明動員能力非常差。

那我們再看日本,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日本的人口為九千萬,日本把它統計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萬人左右,日本當時養的常備軍38萬人,變成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還有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還有一些守備部隊等等。

日本有一個規定,就是凡是17歲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兵役,也就是說戰爭一旦發生,它可以動員的參戰的兵力達到一千萬人。

其中受過軍事訓練,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的人,最後達到將近450萬。它前面28萬人,到最後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迅速補充了幾百萬人。

日本,當時的軍事動員體系,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極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鮮到華北的鐵路網,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別是西太平洋的海軍優勢,把兵員運到中國,運到朝鮮,很快就能輸送到中國的腹地。

當時有一個統計,就是它從朝鮮每星期可以運兩到三個師,從朝鮮運到滿洲,每星期運兩個師。在華北戰場,日軍可在開戰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運來兩到三個師團。

在沿海戰場,日軍第一梯隊用兩到三個師的投入,就要一個星期。而後呢,再續加同樣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個中國將領曾對日本有這樣一個判斷,事實上在後來的戰場發展中,就是這個樣子。它的動員能力甚至還超出了中國政府的預見。

再就是在兵員的訓練上,同樣中國和日本的軍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當時中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文盲,黃仁宇寫過《萬曆十五年》,他在抗戰的時候,當排長,據他的記錄,他就發現了基層的軍官,連點名的花名冊都點不了,不認識字。

平時就更談不上研究戰術了,打仗全憑血氣之勇,憑冷兵器時代那種動員,那種激勵士氣的方法。進攻的時候呢,以密集的隊形蜂擁蟻附,像螞蟻、像蜜蜂一樣。可是一旦失敗,就各自逃散,完全沒有戰術。

單就射擊訓練來看,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7斤半大米,或者是35個雞蛋。所以平時,由於這個東西如此昂貴,軍隊在訓練當中,捨不得打子彈,一發子彈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沒有了,只能是空槍射擊,這就導致後來軍事訓練素質非常低下,槍法不準,在戰場上就體現出來了。

由於中國連續失去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以至於抗日戰爭,乃至 戰爭中的中國軍隊,只能是以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對抗工業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而不得不承受戰場上人員慘重的損失。當然,這場戰爭中國取得了勝利,這種勝利主要是精神的勝利、信仰的勝利、民族團結的勝利和東方智慧的勝利,而不是憑借我們自己強大的工業力量和技術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質上的軍事實力。

因為歷史的欠賬,一再錯失社會變革和軍事變革的機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銀和山河破碎的代價之後,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這是我們永遠應該銘記的教訓。

工業基礎薄弱,人口軍事訓練基礎差,經濟力量弱小,好多年輕的戰士連飯都吃不飽,就要上戰場,凇滬會戰中,國軍經常是上去一個師,基本被打光,然後再補一個師,可以說是人肉盾牌。

中日戰爭中,中國的優勢是人多,幅員廣闊,地大物博。能夠經得起時間換空間的戰略部署,縱深比較長,日本拖得越久越對他不利。

再就是中國人用血肉之軀抵抗敵人的機槍大炮,前仆後繼,英勇無畏的精神,也出乎了日本人的預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④ 日本投降時,它在世界各地的兵力各有多少呢

其中在本土是370萬(240萬陸軍130萬海軍),都向美軍投降。要指出的是本土部隊好多是臨時擴編充數的。

在海外330萬,其中中國戰區向中國投降131.6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南方軍向英軍投降52.8(其中海軍7.6萬),向澳大利亞投降28.5萬(其中海軍9.1萬),太平洋戰區向美國海軍投降11萬。菲律賓朝鮮等地向美國陸軍投降約40萬。

向中國戰區投降的日軍五大單位所轄部隊及人數統計如下: 中國派遣軍約105萬人; 第十方面軍約12.8萬人; 第三十八軍約3萬人; 中國方面艦隊約6.1萬人; 高雄警備府約4.7萬人。 合計向中國戰區投降日軍131.6萬,其中陸軍120.8萬、海軍10.8萬。

向蘇軍投降:

8月19日,在興凱湖西南的蘇聯境內之日里科沃,由日本關東軍總參謀長秦彥三郎中將,代表關東軍664000人;朝鮮軍一部(三八線以北);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88000人,向蘇軍遠東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投降。

向美軍投降:

9月2日,在日本東京灣內的美國“密蘇里”戰艦上,由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由日本陸軍大將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向聯合國軍最高司令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簽定了投降書。

⑤ 日本投降的時候侵略中國的日本人有112萬,偽軍有300百萬。 是真的嗎

假的,侵華日軍總兵力為420萬,其中關東軍為八十萬。偽軍只有四十萬,首先要解釋為何叫偽軍,你會知道真相。
偽軍,全稱是偽滿洲國的防衛軍,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日本的扶持下,在東北三省成立了滿洲國,由於中華民國合法政府為國民黨政權,史稱偽滿洲國。其屬下偽軍多為八旗子弟,是日本侵華的幫凶。
1945年,日本投降,溥儀欲逃往日本,被四野林彪部抓獲,偽軍頭目吳化文,率領四十萬偽軍投降林彪,後收編為東北四野。
偽軍們知恥而後勇,在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英勇作戰,為中國的解放戰爭立下汗馬功勞。1950年,赴朝鮮參戰,同樣讓我們肅然起敬。
對待歷史,要客觀嚴謹,尊重事實,不片面倒向。
再來說說侵華日軍的數目,關東軍八十萬,被蘇聯紅軍俘虜的就有49萬之多,其餘被消滅。三次長沙會戰,被薛岳的「天爐戰法」殲滅了45萬,阿南惟幾軍團靠施放化學武器才得以逃脫,薛岳後被封為抗日名將之首,稱之為「戰神」。杜聿明在昆侖關大捷中,全殲日軍第五軍團,日中將中村正雄其部下全被殲滅。楊成武將軍在黃土嶺大捷,也幾乎將日軍有「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部隊全殲,阿部規秀當場被擊斃。另外有:平型關大捷(林彪)、百團大戰(彭德懷)、忻口會戰(劉伯承)、台兒庄戰役(李宗仁)、凇滬會戰(張自忠)、郭家嶺大捷(張靈甫)……。
自日軍投降,被遣關回國的日本就有150萬。這些都是戰時記錄,數字可信,不必懷疑。

⑥ 二戰結束後,日本投降時有多少人

7800萬人口左右,為了快速增加人口,日本將女性結婚年齡下調到13周歲

⑦ 日本投降的時候侵略中國的日本人有112萬,偽軍有300百萬。 是真的嗎

應該是真的!據《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統計,日本投降後,被國民政府改編的偽軍共有238,996人,被國民政府整編的保安團等779,116人,共收編偽軍1,018,112人。②此外,偽軍郝鵬舉第六集團軍向共產黨軍隊投降,偽軍孫良誠第三集團軍大部被共產黨軍隊解除武裝,加上偽滿洲國軍,實際數量不少於200萬。所以,偽軍總數應當是三到四百萬人。

⑧ 二戰中日本投降了多少人

天皇宣布戰敗後,共有330萬日軍投降。至於在整個二戰過程中投降的日本人,只能說少的可憐。日本人沒有投降的傳統。

⑨ 二戰中日本人在戰場上投降的士兵的總人數共有多少

二戰中日本人在戰場上投降的士兵的總人數共有多少?
1940年日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三萬三千人。1945年日本人口為七千一百九十九萬八千人。

二戰中國軍民傷亡數據 歷史上,中國的抗日戰爭被稱為民族解放戰爭,它開始於1937年的「七.七事變」;在今天,這一階段的時間劃分,也可以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一場歷時14年之久的戰爭,給神州大地留下了滿目創痍,使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延緩達半個世紀之久。一場針對中華民族的、亘古未有的、殘殺手段達250種之多的大殺戮,在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東起海岸,西到重慶的廣大地域,幾乎14年不曾間斷。日寇鐵蹄所至,奸癮擄掠,生靈塗炭;強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屍骨如山。除西藏、新疆之外,全國其他省份大多橫遭戰禍,無一不受殃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遭受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為了這場戰爭,付出過像中國這樣慘重的犧牲與代價。

然而,14年抗戰中中國損失多大?中國人民傷亡幾何?卻始終是個難以破解之迷。戰爭已於61年前結束,然而,我們至今卻仍未得出一個全面的、准確的、權威的、令人信服的傷亡數據,實在是難以交代。自1995年以來最權威的數字表明,直接財產損失為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

中國歷年來公布的幾個數字: 1946年底,國民政府提出,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共計1173萬人; 1947年5月20日,國民政府對1946的抗戰傷亡人員總數進行了修訂,增加為1278.4974萬人; 新中國成立後,就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華給中國造成的損失作了初步估計——1000萬人犧牲和500億美元以上的財產損失; 1985年,公布戰爭中的傷亡人數為2100萬以上; 1995年,公布戰爭中我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 由於人們對傷亡3500萬的來歷不甚了了,加之數字確乎龐大,十年來質疑之聲從未停止。

概括起來,與此相關而又各不相同的官方機構的統計數字有:中國軍民犧牲與死難500萬、600—700萬、2000萬、2062.1萬、2200萬; 中國軍民傷亡1173萬、1278.4974萬、2000萬、2100萬、2168.5萬、2180萬、2500萬、2800萬、3000萬、3480.5896萬、3800萬、4100萬,及人口損失5000萬以上。其中中國軍隊傷亡380萬、1140萬。 以上1140萬是指——中國軍隊犧牲207.8萬,兵役壯丁犧牲355.5萬,共計563.3萬;中國軍隊負傷227.8 萬,兵役壯丁負傷347.7萬,共計575.5萬。

中國戰場擊斃日軍20萬、40萬、43.56萬、45萬; 中國戰場斃傷日軍133萬、138萬、155.9萬、250萬(包括俘)。另外,中國戰場接受投降日軍有105萬和128.3萬。 由此可見,最小數字與3500萬的數字差額甚大,除統計的地域、時段有別,對原始資料的取捨不同外,採用的方法不盡科學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人們對3500萬傷亡的質疑,主要基於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統計時段含混不清,是自「七.七事變」起,還是「九.一八事變」始,有欠明晰;二是較之1947年國民政府公布的數字增加了近兩倍;三是比人民政府於1985年公布的、得到國際史學界認可的數字增加了1400萬,幅度相當可觀;四是沒有採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死亡人數統計法」,而是使用「傷亡人數統計法」。就採用何種方法更為准確可靠的問題,有專家以當年的一支國民黨部隊為例,用兩種統計方法進行了計算與比較,得出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

由於人的死亡只能是一次,而負傷則不然,採用「傷亡人數統計法」得出的數字,竟比採用「死亡人數統計法」得出的數字擴大近12倍!與日本軍國主義算賬,要算個清楚、明白賬,而不能是一本糊塗賬。「中國做為一個深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受害國家,一個堅持日本應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世界大國,自己卻對中國八年抗戰歷史的一個基本問題都沒有一個權威的准確的結論。」是的,這的確是一個須要解答或亟待解答的問題——在14年(不僅僅是8年)的抗戰中,中國死難者的人數究竟有多少?再者,為中國軍民所擊斃的日軍又究竟有多少?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判斷己方戰果與貢獻,主要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多寡為指標。在二戰結束60周年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提供了一份經過數年廣泛考證、內容可謂詳實的、與1995年官方公布的數據基本吻合的統計報告。它按死亡和受傷分別予以計算,得出中國軍民傷亡3480萬人為最低限度的結果:死亡2062.1萬人,受傷1418.5萬人。 其中:中國軍隊犧牲563.3萬人(包括屬於軍隊編制、具有軍人身份的兵役壯丁355.5萬人); 中國軍隊負傷575.5萬人(包括兵役壯丁347.7萬人)。然而,這份報告所反映的也僅是八年抗戰時期,所以,仍不是一個全面的數字。但是,據估算,由日本侵華給中國帶來的人口總體損失,可達5000萬人以上!

中國人民經歷的苦難太多太多,遭受的殺戮太慘太慘,以至於我們對這動輒上千萬,包含了祖輩、父輩甚至曾祖輩性命的數字,充滿血腥氣味的數字不堪回首。每一個傷亡的數字,無不飽含著中華民族的血和淚,無不是中國人民的頭顱和屍骨所構築!日本帝國主義於中國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曠世罕見,足令江河嗚咽,日月更色。羅斯福應該最清楚,在中國土地上的被法西斯德國駐南京的外交官稱之為「野獸集團」的200多萬日本軍隊,對美洲大陸,對美國人民意味著什麼;斯大林也不會不清楚,駐扎滿州多年的85萬養精蓄銳且滅絕人性的日本關東軍,還有關內的中國派遣軍,對社會主義的蘇聯又意味著什麼;正是中國軍民以自己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長達14年之久的頑強抵抗,消滅、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使美洲大陸免於戰火;正是中國軍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遲滯、拖住了日軍的主力,方使蘇聯免遭德、日法西斯軍隊自東、西方向的兩面夾擊之苦,也使蘇聯人民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就數字而言,多一分不會增加日本軍國主義之惡,少一分也更不能減其罪!

中國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不能將人員傷亡、戰爭損失作為主要評價標准。美國在二戰中的死難者不到30萬,卻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而猶太人為德國法西斯所屠殺達600萬人,可對戰爭的貢獻卻幾乎沒有。中國的真正貢獻,無疑是體現在戰略總體上的抵抗價值,而非消滅日軍的量化指標。在於對超過半數的日軍——占日本的戰場總兵力——的牽制和消耗,在於東方主戰場存在的實際意義,在於中華民族對取得戰爭勝利的無可替代的作用。中國人民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歷史功績;憑的是今天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憑的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和足以制止戰爭、消滅戰爭的強大的軍事實力。抗戰中的松山戰役,國民黨軍隊曾以10萬大軍圍攻1200名日寇,給我們留下的是極為悲壯慘烈的一幕。據戰報統計,日軍僅一人突圍,而我軍卻陣亡達10000餘人! 我們絕不會允許60餘年前發生的悲劇在中國重演!!!不妨記下幾個數字(社科院數字),它們不啻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八年抗戰,中國軍隊每傷亡28.5人,擊斃日軍1人; 中國軍隊和人民,每付出87人傷亡的代價,擊斃日軍1人。如果按照日軍在中國戰場僅死亡20萬人計算,則中國軍民的傷亡比增加一倍。

一個不曉得仇恨為何物的民族是悲哀的! 一個沒有血性的民族將永遠無法避免流血的命運!!!

⑩ 侵華日軍總人數、投降總人數和全國抗日總人數是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關東軍73萬人,中國派遣軍62萬人,共計135萬人,日軍投降時。「中國派遣軍」105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共計173萬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