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家怎麼看待日本
㈠ 你心中的日本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雖然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但我覺得我還是想和大家一起正視日本這個國家,我們不能因為日本對我國的政治針對而忽略他好的一面。
首先我覺得日本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國家。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是日本最後一個封建統治時期,天皇沒有一定的實權,幕府所實行的「閉關鎖國」也讓日本和世界隔絕,其實這和我國的清朝一樣,這種消極的抵禦策略很快就激起了皇室和人民的不滿,雖然這背景和我國清朝相似,但處理方法確是截然不同。清政府不僅不尋求新的解救之路反而抗壓新的思想,而日本的明治政府則是派大臣伊藤博文、岩倉具視為首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清政府雖然後來也開辦了洋務運動,但是並沒有像日本那樣徹底。日本考察團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同過高征地稅來進行原始積累,建立了一大批重點的國營企業,也派往留學生,掀起了產業革命的高潮。在20多年的努力,明治政府奪回主權,進入近代化。日本敢於正視自己不適時宜的統治制度,敢於從根本揭露自己的不足並且積極吸取先進經驗,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字體有從我國漢子模仿而來的,甚至還有一樣的,我覺得這也是日本愛學習的一面,既然本民族字體書寫困難,那不如學習優秀的並加以改良。
㈡ 日本宣布投降77周年,該如何正確看待與日本的關系
八月十五日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在1945年的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們戰爭勝利了。戰爭與和平一直是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永恆不變的主題,人們都在追尋著和平發展,但總是由於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爭端,戰爭伴隨。那戰爭結束後,兩國的關系又該怎樣維系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第三,不要帶有著強烈的仇恨。
仇恨會讓人痛苦,毀壞一個人的人生,就是讓他在痛苦中生活。所以我們及其我們的後輩們,不要過度的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從而仇恨一切與日本有關的所有事物,這也不利於自己發展。我們跟隨著自己的內心,加上正確的三觀,不忘先輩,牢記使命,發展自我就好了。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為大家列舉的幾點關於現代該如何與日本正確相處,我認為就要這樣看待與日本的關系。當然這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具有權威性,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性看待。
㈢ 我們要怎樣愛國 如何看待日本 日本人真的可恨嗎
您好!
我來嘗試著回答您的問題:
1、要怎樣愛國?
我覺得,不少國人所謂的「愛國」概念往往是強調抽象的、教條的「熱愛」,卻明顯地夾雜了一些心術不正的私貨,把愛國當成約束別人思想自由的私器,成了掩蓋自己醜陋劣跡的遮羞布。這說明,我國國民的主流愛國觀,似乎尚未達到一個文明開化民族的水準。
其實,愛國是一種自發的情感,以及這種情感引伸出來的言行。
我個人的理解是:愛國就是要努力去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文化,就是要熱愛自己故鄉的一草一木,就是要關心愛護自己的親人、朋友並推及到自己的同胞和人類,就是要自覺捍衛作為一國國民個人與所屬群體的尊嚴不受侵犯。
基於以上理解,我覺得自己完全做到了愛國。
2、怎樣看日本
日本是我們的鄰國,歷史上兩國人民的交往源遠流長,但也多次發生日本騷擾、侵略我國的爭紛。特別是近150年以來,日本是對我國傷害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之一。
日本這個國家資源貧乏、自然條件不算優越,但卻從一個弱小的島國變成了世界一流發達國家。從明治維新的崛起,到日清戰爭勝利奠定東亞強國地位,再到日俄戰爭勝利稱雄東亞,一直到侵略中國東北、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的這段歷史一方面是積極引進先進思想文化富國強兵的民族振興史,另一方面也是以西方帝國主義為師踐踏奴役東亞各民族的罪惡史;而且,日本固有文化中的糟粕並未因維新而得以清除,以至於最終不自量力地發動太平洋戰爭落得徹底失敗的下場。
戰後日本社會形態進一步現代化,並以《和平憲法》奠定了國家發展的道路,在全體國民不懈努力下,利用有利的國際機遇,終於打造了一個在經濟上完全能與歐美匹敵的高度現代化國家。
但日本經濟自1990年代至今陷入了持續不景氣,社會上由此出現了擺脫和平憲法框架追求所謂「正常國家」的思潮,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回顧日本近代歷史,再聯系日本古代努力學習當時屬於非常先進的漢文化的歷史,我覺得日本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民族,有一種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意志,而且在學習外來先進文明的時候有一股勇往直前的氣度,很專注、很踏實、很認真,而且是盡可能全面完整地去接受先進文明,不像晚清的國人那麼抱殘守缺、自以為是、只學皮毛、不及靈魂。正是這一突出優點,使得其民族在學習中每每大有收獲。
同時,我覺得日本是一個很可怕的民族。最可怕之處在於其民族自主性的頑強。日本學習外來文明一點也沒有動搖其民族本我,學習漢文化時如此,學習西洋文化時還是如此,這就比努力好學更不容易了!
朝鮮學習漢文化導致了朝鮮民族意識和思維的漢化,因此與中國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最終隨著清朝敗落而悲慘亡國;但日本不僅漢文明學得比朝鮮更好,而且從來就沒有一點點被中國人同化的色彩,一直高傲地作為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民族而存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沒有成為喪失民族自信的西洋附庸,相反卻按照帝國主義之間的叢林法則,大肆從西洋「老師」手裡掠取霸權和利益。
正是基於日本民族的這一特點,我們更要對日本當今欲擺脫美國控製成為「正常國家」的努力保持高度警惕,因為很可能日本會再次用其民族特性戰勝作為文明國家的共性,而受害的必然是我們周邊各國人民。
3、日本人真的可恨嗎?
作為個體的日本人,有好有壞,有可恨之人也有可愛之人,即使在日本侵略中國時期,不也有反對侵略聲援我們的可敬的日本友人嗎?如綠川英子女士等等。因此,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但必須指出,由於中日兩國經濟發展水準差異較大,國人的民族素質從總體上看也遠遠不及日本人,不少日本人骨子裡對中國人有民族優越感。
雖然,因其民族素質一般較高、而且具有內斂的民族個性,絕大多數日本人不會赤裸裸地表現出瞧不起中國人的丑態,但只要一定時間的相處,那種優越感和民族歧視還是會有所暴露。我覺得這是日本人最令人覺得可恨的地方。
日本人另一個很可恨的地方就是,沒有對真理價值的不懈追求精神,而是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其獨特表現就是態度曖昧和心口不一,要了解一個日本人的真實內心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許多人會被他們客氣的言辭、溫和的態度迷惑。實際上日本人總體上看是內心非常獨立頑固的民族,且心胸一般不開闊。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一點,我就用3種動物來比喻中日韓3個看似比較像的民族:
中國人是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鬼點子賊精,有時候自以為聰明實際上比較愚蠢的猴子,日本人是看似溫柔孤僻實質冷酷無情兇殘的貓,韓國人是吵吵鬧鬧令人討厭但本性不壞本事不大的寵物狗。
㈣ 大家怎樣看待小日本
日本人,曾對我國進行侵略。但它不過充當了一個歷史的一個工具。日本這個民族曾在漢代就與我國有過友好來往。在19世紀中期為民族振興進行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開始對外擴張。本國帶有明顯的軍國主義色彩,國土面積狹小,擴張慾望明顯,導致它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一塊心病。當然這是客觀上說,由於當今日本的某些領導人有些討厭。利益的驅使吧。曾做出其他國家不能忍受的事。但是日本的經濟發展,日本民族凝聚力強,中國人不應該學習嗎?日本成為可以和美國匹敵的大國。中華民族要想發展就要不斷學習吸收別國經驗。看待日本要辯證的看,不應過激。
㈤ 結合歷史與現實,談談你對日本民族的了解與認識。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日本「明治維新」後,在其迅速強大的國力支持下,忘記了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擴張野心膨脹,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恥辱;幾十年後的侵華戰爭,日本在中國未愈的傷口上又狠狠的捅了一刀。
中國人民永遠銘記那段屈辱、備受壓迫的歷史,同時也希望日本能夠客觀的正視這段歷史。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在他大肆宣揚日本軍國主義光環的同時重重地給了中國一拳,這是中國人民所不能認可的,導致中日關系進入僵局。
日本修改教科書,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日本沒有認真反省歷史上對中國的侵略,甚至否認侵略、美化侵略,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影響了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使中日和平發展的道路變得曲折難走。
日本引發領土與資源爭端,日本採取強硬非法手段,企圖霸佔中國領土,如釣魚島問題,干涉中國海洋資源勘探、開發,如東海資源開發問題。一系列的惡行將中日兩國再次推上了對立的巔峰,致使中日之間永遠存在隔閡。如果日本不能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中日戰爭史,始終不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想「建立起融洽的關系」免談。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目前處於重要的發展機遇期,穩定、和平的外部環境對我有利無害,而與日本的關系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和技術進口來源國,中國要登上更高的國際地位,就必須在經濟上與日本和平共處、共同合作。
與日本發展友好關系,亦有助於我國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避免了因為與日交惡,而與美歐關系降溫或被動與俄羅斯加強關系,甚至公開走上軍事同盟的道路;對我國與其它國家發展關系亦有幫助。 然而,中國經濟和日本的政治、軍事大國化同步發展,使雙方原有矛盾更加復雜、尖銳。
能源領域,日本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加大了與我國的競爭力度。金融領域,日本煽動美歐對我國施壓,逼迫人民幣升值。東亞經濟合作方面,爭奪地區合作主導權,排擠我國。 綜上,中日關系能否進一步發展,關鍵在於日本是如何對待中國的。
㈥ 如何評價現代日本
日本的高度國際化迫使這個國家文化發生質變。據我觀察,日本人的街道上二十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外國人。大量外國人的湧入,不同的文化發生激烈的碰撞,自然就對日本人的國民性格產生影響了。
㈦ 如何看待日本以後的發展
日本這個國家自古以來和中國有著較深的淵源,在中國古代的時候一直都在模仿中國的行跡。但是自從跨入近代以來,日本現在都在走自己國家的發展道路,向歐美大國走工業化強國,企圖超越中國在亞洲的地位,而日本他們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而現代的日本的發展越來越讓國內外的許多經濟學家擔憂,日本的現狀。那麼日本以後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三、日本的文化體育產業發展潛力高漲。最後,日本現在的發展來說,文化產業也是他們另外的一個手段,比如現在日本的動漫,還有體育運動劍道和圍棋發展潛力無限。
㈧ 如何看待中日兩國當前關系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需要。兩國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都應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聯合宣言》三個政治文件的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致力於穩定、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
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彼此間有著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發展。友好相處,合作雙贏,是符合中日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繼續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實現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中日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
30多年來,中日經貿關系持續快速發展,雙方已互為重要合作夥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貿易額達1678億美元,與中美貿易、中歐貿易呈三足鼎立之勢。同時,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協議金額達666億美元,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外資來源。中日兩國在推進東亞區域合作,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等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也保持了協調與合作。作為中日關系得以恢復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民間友好往來是中日關系獨特的傳統優勢。兩國年人員往來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萬人次發展到435萬人次。兩國間的友好城市已發展到226對。每周飛行於兩國之間的各種航班多達500架次。
但是,隨著近年來日本大國意識的膨脹,右翼政治勢力愈加活躍,日方在歷史、台灣等問題上大開倒車,不僅一再刺激中國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於中國人民,致使中日關系出現當前復雜局面,這樣的結果不利於日本,也不利於中國。
日本在戰後未能徹底清算軍國主義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沒有對年輕一代進行正確、全面的歷史教育。因此,日本國內一直存在否認和美化侵略歷史的社會土壤,右翼勢力不時跳出來否認侵略歷史,美化侵略戰爭,而日本政府則以種種借口,採取包庇縱容的態度。隨著近年來日本社會思潮的右傾化,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消極傾向更趨突出。最近再次發生的歷史教科書問題的實質就在於日本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不能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年輕一代。日本政府的這種倒行逆施只能破壞包括中日關系在內的它與亞洲鄰國的關系,有損它在亞洲及世界各國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時,周恩來總理就曾明確指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兩國都應採取向前看的態度,積極發展中日友好事業,致力於維護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
在中日兩國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現實聯系,又有歷史的恩怨,兩國關系中的曲折變遷對各自國運興衰都產生過重要影響,也都證明了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這一亘古不變的道理。
如何看待中日關系??
我認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軍國主義曾經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而且現在的極右翼勢力十分頑固拒不承認戰爭罪行也令我們非常憤慨。但我們也不應只看到日本的這一方面,雖然在我心中一樣地瞧不起或者憤恨這個死不認錯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無是處。
日本人能夠從其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帶來的災害中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貴之處,他們一樣有其艱難困苦和勤勞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負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隨著其社會經濟科技的進步,他們雖說自以為何等地優越或者何等地自負,但從來沒有放棄向先進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學習,而且日本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團結注重集體榮譽感。
這些說多了也許讓人覺得我如何崇拜日本,其實我認為每一民族都不應自高自大,都應該取其他民族的長處以及優秀的素質為我所用。我們一樣,日本也一樣。日本的科學技術值得我們學習、日本的現代化管理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鑒,現在日本與我們的貿易已相當大,我們的文字及禮儀日本人不是多年以前就一樣借鑒和吸收嗎?
我們同樣不能否定日本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國進步,同樣不能否定日本的經濟實力比我們現在要強,承認這些也沒什麼可恥,因為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超過日本,總有一天會讓日本人感到慚愧---為他們曾經所做的一切而慚愧。我們自然不能接受一些日本人給我們近似侮辱的舉動,但我們知道發憤圖強,一個能夠面對自己包容一切的民族、一個能夠面向未來不斷進取的民族會有更多理由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又:在看了一個日本小子的文章《日本將於2015年滅亡中國》後,深感對待這樣一個近似瘋狂的民族的確不能採取過於寬容的態度。這個畸形兒不但痴人說夢,還帶著其祖輩法西斯的陰魂。賊心不死的戰犯後代必將自取滅亡。
㈨ 中外政客如何評價日本的
眾所周知,日本有兩個優點,善於學習,非常能忍。但在另一方面,日本卻又非常殘忍,心思很難捉摸。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迎春的判詞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失意便裝孫子!其實,這和日本何其相似。
無論唐朝還是明朝,日本大敗之後,都很老實。但1894年戰勝大清之後,日本便猖狂無比,並在隨後的二戰中,給中國和亞洲人民帶來了超級災難。
對於日本的作為,古今世界各國名人是如何評價的呢?讓人意外的是,他們意見罕見的一致,彷彿穿越了時空,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好了。
康熙:倭子國,反復無常,其人甚卑賤!
在《康熙朝起居注》中,多次提到日本,但康熙喜歡用「倭子國」稱呼日本,意為「身材萎縮猥瑣」。
上述話之後,還有一段話,即「不知世上有恩誼,只一味懾於武威.....故爾,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康熙的意思是,日本「畏威而不懷德」,所以只能對其示威,但不能給他們好顏色,俗稱「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本質。
孟德斯鳩:日本,一個血腥變態嗜殺成性的民族!
18世紀,法國偉大思想家孟德斯鳩曾這樣評價:「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變態的。在歐洲人看來,日本是一個血腥變態嗜殺成性的民族。」
孟德斯鳩對中國評價也不高,甚至是讓歐洲從「頌華」轉為「貶華」的關鍵人物,他認為中國一直都是「專制政體」。
尼古拉二世:日本人是一群討厭的黃色蠻猴!
尼古拉二世和日本積怨較深:
1,1891年,尼古拉二世東京遇刺;
2,1904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
後來,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評價:「日本人是一群討厭的黃色蠻猴,日本明治天皇是一個動作可笑的傢伙」。當然,從他的語言用詞上看,是個標準的種族主義者。或許,尼古拉二世對東亞人都沒有好感吧。
羅斯福:日本是我見過的最卑鄙最無恥的民族!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國可以說是不宣而戰。因為,本來准備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將宣戰書交給美國外交部,結果遲到了一小時,就變成真正意義上的不宣而戰了。
在二戰中,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本的評價是:「日本人是有史以來我見過的最卑鄙、最無恥的民族。」
戴高樂:日本,一個陰險與狡詐的殘忍民族!
坦率的說,二戰期間,除了越南,日本對法國利益傷害並不大,所以戴高樂的話更為客觀。
戴高樂曾說:「日本,這是一個陰險與狡詐的殘忍民族,這個民族非常勢利,其瘋狂嗜血程度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吸血鬼德庫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點,喉管立即會被它咬破,毫無生還可能」。
日本是中國教的最優秀的學生,但同時是最狂傲自大的學生。其教的最好的一點就是日本是保留東方古文化最好的國家,但教的最不好的就是仁義和道義。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國與國之間缺乏道義只會鬧得眾叛親離,土崩瓦解。日本當年也是因為在東亞各國失去了道義最終成為了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