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戰時向中國投了多少兵
㈠ 二戰時,中日戰爭日本投入了多少兵力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抗戰八年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1543架,擊傷330架,出動轟炸、驅逐、偵察、運輸等飛機計18500架次,作戰達4027次。早期除了一些山地作戰,日本軍隊對空軍依賴性不大,他們的陸軍裝備大炮火力足以確保他們的進攻。
但中後期俄國和美國相繼逐漸志願軍來華參戰,對制空權要求提高了,而且陸軍無法在取得突破能力,所以加強了一些空軍力量,用於爭奪制空權和轟炸重要城市。到了後期南洋戰事趨緊,日本空軍幾乎被抽調干凈了,導致被美國志願兵轟炸的很慘。
日本一共只生產了2000輛用機槍就能打破的坦克,直接用在中國戰場大概是500左右。
(1)日本抗戰時向中國投了多少兵擴展閱讀
抗戰爆發時,中國海軍有各類艦艇74艘,主要為一些輕巡洋艦、炮艦和魚雷艇,艦船總噸位不足6萬噸,最大艦艇僅3000噸,大部分是百噸級小艇。而日本海軍的艦船噸位高達116萬噸,擁有航空母艦和萬噸級戰列艦。中日海軍實力懸殊,無法在海上拒敵,只是退守海防。
1937年8月12日,為了建立江陰封鎖線,中國海軍在江陰鑿沉了40餘艘軍艦與商輪;10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在江陰被日本航母全數擊沉。同年底,第三艦隊的「鎮海」、「永翔」等12艘艦船也分別沉塞於青島和劉公島的水道上。中國艦隊幾乎全部覆滅。
據日本方面的資料來看,民國海軍在抗戰期間布設的水雷,重創了日本海軍,日軍損失60餘艘大中小型艦船。
㈡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投入的總兵力是多少
日本侵華戰爭投入410萬人(最高時),中國560萬人(最高時)。
日本侵華戰爭一般指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的主戰場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㈢ 日軍侵華總共在中國戰場投入多少兵力
日本侵華日軍在中國最多時期是230多萬人。即1937年7月--1941年12月。當時日本共有軍隊300餘萬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約70萬人及少量侵略朝鮮的日軍外,日軍的絕大部分都被日本調來全力進攻中國。1937年中國有軍隊250多萬人,抗日戰爭勝利時中國有軍隊500多萬人。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侵華日軍有約210萬人;參加太平洋侵略戰爭的日軍共40萬人。日軍用40萬人打敗太平洋等東南亞地區的武器裝備比中國先進的多的美軍,英軍,荷軍及東南亞各國軍隊侵佔領土1000多萬平方公里。到1942年6月日本侵略亞洲各國的軍隊共計是250餘萬人其中侵略中國的日軍佔210萬人。
後來,日軍連連失敗,大量徵兵連十來歲的少年都徵兵入伍了。到1945年7月日軍有約700萬人。大部分駐守日本本土。
日軍傷亡共260多萬人,其中中國殲滅日軍140多萬人,美軍殲滅90多萬日軍。
㈣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投放了多少兵力
一、東北和內蒙地區駐軍90萬
當時日本一直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包括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和俄國遠東在內的大帝國,因此日本認為,中國東北是重中之重,而日本國土狹小,缺少戰略縱深,所以將滿蒙作為後方基地。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為了控制東北不斷增兵,到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已經增兵65萬,後來日本又奪去了內蒙地區,又增兵25萬之眾。
二、直接與中國軍隊開戰的軍隊高達170萬
全面戰爭爆發於1937年,戰爭剛開始,日軍就有約60萬軍隊與中國開戰。後來隨著戰線的拉長,不斷從本土調遣軍隊,他們先是乘坐輪船從本土出發,然後在山東、江蘇等地上岸。到了1941年末,直接與中國開戰的軍隊達到170萬之多。
參照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5/104655.html
㈤ 二戰時期,日軍兵力有900萬,為啥只在中國投入了280萬
二戰時期,日本兵力有900萬,但它在東南亞還投入了很多兵力,所以,投入到中國戰場的約有280萬。但累計在華投入兵力是450萬
一、二戰中,日本角色
總結:
當時中國是亞洲的主戰場,拖住了日本的大本分兵力,也消滅了很多日本的有生力量。日本雖然在華兵力一直沒超過300萬,但累計在華投入兵力是四百五十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英國等也對日宣戰,讓日本不得不抽調大部分兵力到太平洋戰場上。戰線拉得太長,沒有足夠的兵力和財政支出、後勤補給,這也是日軍最後全面敗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㈥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華投入了幾成兵力
1/3不到,二戰日本總兵力800多萬,投入中國200多萬(包括關東軍),真正交戰的還不到200萬!
㈦ 侵華日軍總共在華投入多少兵力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
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7)日本抗戰時向中國投了多少兵擴展閱讀: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侵佔大片國土,實施「以華治華」的毒計,扶植漢奸傀儡賣國政權,殘酷奴役、殺害中國人民,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產,嚴重的侵犯、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嚴重的分裂了中國,使中國國家的統一程度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
㈧ 抗日戰爭日本在中國投入多少兵力
日本方面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國軍方面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行政院發布的《關於抗戰損失和日本賠償問題報告》中公布全國軍民人口傷亡統計數字如下:軍人作戰傷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負傷1769299人,失蹤130126人),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數字不包括台灣省、東北地區和解放區軍民的傷亡數字。
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中國軍隊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
(8)日本抗戰時向中國投了多少兵擴展閱讀:
戰爭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抗日戰爭的實踐使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領導核心。
第三,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勢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