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年輕人現在是什麼狀況

日本年輕人現在是什麼狀況

發布時間: 2022-12-31 19:16:18

Ⅰ 敢說真話的日本青年現在怎麼樣了

敢說真話的日本青年現在被執行安樂死。因為他和媒體說了小泉首相放棄參與競選,他為市民生長正義。要讓因為現行的日本法律肯定了「安樂死」的合法性,但為了防止濫用「安樂死」,日本法律規定了施行「安樂死」的條件:屬於現代醫學上的不治之症,並且死亡不可避免即將到來所患疾病是不堪忍受、極度痛苦或慘不忍睹的;出於避免痛苦的目的。

Ⅱ 日本人口連續13年下降,導致人口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這個國家的人口一直以來都比較少,因為他們國家的領土確實不大,也承載不了太多的人,目前為止,日本總人口為1.2個億左右。並且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信息,那就是日本的人口數量已經連續13年有所減少了,同時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一些影響,東京的人口也在26年來首次出現了下滑。我們都知道人口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就算是閑散人員,那也有一天會被用到對應的工位上,會給社會經濟帶來一定的發展,如果人口特別少的話,那麼國家發展就很難受了,他們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Ⅲ 日本出現多例「路倒」,你怎麼看

出現這類獨特景象,至少說明,在當今日本國內存在三個大問題。

一、先說日本的懷孕大潮。

日本人居家禁足期間,無事可干,許多年輕人在家玩「造娃」激情戲。

由於日本的年輕人上升渠道過窄,以及生存的巨大壓力,多年來,日本年輕人一直為自身的生存擔憂,由於這種擔憂,日本年輕人少婚少生現象特別普遍,日本年輕人失去了生兒育女的原動力和勇氣。

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次疫情期間,日本年輕人在家呆得無聊,卻陰差陽錯地大量懷孕了。這也客觀地延緩了日本人口因老齡化而銳減的步伐。

二、日本老年人出現「路倒」現象。

先是東京都一位60多歲的老人倒在大街上,搶救無效而死亡,之後對屍體檢測,確認為新冠肺炎患者;無獨有偶,這樣的慘狀事件在日本又發現了6起。

路倒現象凸顯出日本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日本老人在日本得不到應有的照料,許多染上新冠肺炎的孤獨老人,要麼死在家中,要麼出來奔波生活時,直接倒在大街上。

這一現象,說明了鰥寡孤獨的老年人在日本缺失基本的 社會 保障,外表彬彬有禮的日本 社會 ,其骨子裡充滿了冷漠。

三、日本現有的確診數字嚴重縮水。

為了舉辦奧運會,不排除日本 社會 對新冠肺炎的防治採取了「鴕鳥政策」。在日本民間,有大量未被檢測出來的、又實實在在地感染上COVID-19的病人。這些人由於沒有做到早檢測、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大量人群染上新冠肺炎後,在不知不覺中死去。路倒老人只是冰山一角。

日本現有檢測率只有0.1%(檢測數/總人口),在世界上是非常低的。這么低的檢測率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日本民間有大量的COVID-19攜帶者。

路倒,不是孤立現象,是日本 社會 老齡化到一定程度後的必然現象;而路倒現象又倒逼出日本在 社會 養老問題上的真實狀況。這種真實情況又迫使日本年輕人對未來生活極不自信,從而不敢要娃。

而據日本最新公布的疫情數據,日本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為11,543例,死亡病例為281例,從這一組數據來看,日本的疫情似乎並不嚴重,但是最近日本頻發的「路倒」事件,又將日本的疫情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據日本警方公布的消息稱,4月9日,在東京街頭曾有一名60多歲的男子,因感覺胸口不適,突然倒地,後經搶救無效死亡。而從後來男子的屍檢報告來看,該男子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也就是說他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就在這以後的十幾天里,日本又曾先後發生了11起類似的「路倒」事件。而這些人中,大部分人都被檢測出了陽性!

這就是日本的「路倒」事件,雖然只有11個人,但透露給人的信息量卻非常大,這些「路倒」者,感染了新冠病毒為何沒被檢測出來;他們生病已經不是一天二天了,跟他們密切接觸的人,有多少會被傳染?能「路倒」在街頭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為何沒有去醫院治療;

這一連串疑問我們或許能從日本的檢測總人數中得出答案,自疫情爆發以來,日本的檢測總人數為12萬人,檢測率還不到0.1%,日本不檢測確診人數自然就少,但這個少的同時,該被感染的人還是被感染了,在這種情況下出現「路倒」一點也不奇怪。

日本為什麼不進行大規模檢測呢?很多人猜測跟將要在日本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有關,但是為了一場奧運會,置全國百姓生命於不顧,值得嗎?

在此前文章談到日本為什麼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很少的時候,筆者曾經大膽地推測,日本因為要舉辦奧運會的需要,而隱瞞了部分疫 情感 染的實際情況,在國際奧組委因全球疫情宣布推遲舉辦日本夏奧會之後,日本的新冠疫情確診病例有所上升,但是與日本感染的實際人數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日本先後出現多名「路倒"死亡病人,證明我們的推測不會是無端猜測。

日本的抗疫防控措施過於簡單。

前一段時間,日本在新冠病毒防控上,採取的主要對策就是:

①,切斷國際來往渠道。日本政府宣布對世界上70多個國家實行「禁運"。這種手段簡單粗暴,但是要與其他防控措施配套,日本在這一點上沒有完全做到。

②,以隔離為主的防控措施有疏漏。根據來自日本方面的報道,日本對國民的普遍檢測人數應該很少。日本政府採取的政策基本上是:沒有外國旅行史的不予核酸檢測;沒有與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接觸者的,不予檢測;低熱病患,不予檢測;重在居家隔離。

③,日本在新冠病毒的宣傳方面不夠重視。日本政府為了不渲染新冠病毒的恐怖,對新冠病毒的發病症狀與危害,宣傳甚少。很多的日本民眾根本上不夠重視,他們對自己已經染病知之甚少,已經很嚴重了,也不到醫院申請檢測。4月19日,東京都內一名60歲的男子倒在路邊,他對急救他的人說「胸口憋悶難受",隨及死亡,經過死後檢測,是一名新冠病毒的感染者。4月20日,日本東京都警方透露,最近一個月內最少處理了6起類似事件。

日本民眾私下透露,日本還有很多死在家中的病人,沒有到醫院進行新冠病毒咨詢或者檢測。

④,日本的部分醫院拒收輕症患者,要求其回家靜養,待觀病情。這是日本一種檢測中的大趨勢。

⑤,日本防疫的物資嚴重不足。日本政府首相安倍,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向民眾每戶人家派發兩個多次使用的布口罩,民眾發現派發給大家的布口罩,部分污染情況嚴重,其中有的口罩含有頭發和昆蟲等問題。

⑥,日本首相宣布對重點疫區實行「封城",收效並不明顯。上星期日本首相安倍宣布對日本疫情嚴重的幾個地區實行「封城"戒嚴,因為是針對部分地區,在全國范圍內仍然人員往來密切,效果並不明顯。日本的部分青年,由於受西方「自由「思潮的影響,外出活動不戴口罩者不在少數。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至22日,日本新冠病毒確診累計11581例,死亡病例283例,死亡率2.44%。

很外界看,日本的抗疫成績很光鮮,其實背後存在的是民眾的疾苦。

據日本電視台報道,近期日本街頭出現很多例行人突然昏倒的現象,這也引起了許多日本民眾的恐慌,畢竟太這個特殊時期,一個活生生的人突然昏倒,人們往往會往疫情那個方面像,這種現象也被稱為「路倒」。

其中,日本警方也披露了一件發生在4月9日的「路倒」事件。

京都一名60歲的老人在大街上毫無徵兆的昏倒,周邊的行人連忙撥打急救電話,等到醫護人員到達時老人已經奄奄一息,就連呼吸都很困難,不停地對醫護人員重復說到: 胸口很難受,不能呼吸了。 雖然很快地就被送往醫院,但是還是搶救無效死亡。在老人死後,醫院對老人進行了檢測,確認老人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這類事件還不止一起,很多獨居的日本老人在家中死去,死後才被人發現。而在京都這種人口密集的城市,十天時間當地警察局就處理了6起此類的案件。

為什麼日本會發生這種事件呢?首先日本對於此次疫情沒有很重視,至少在疫情初期沒有很好的進行控制,主要還是因為原定於 2020年7月24號 舉辦東京奧運會,為了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日本也沒有進行封城,畢竟這么大的投入進去了,也不是說取消就取消的,所以最好的控制時間就這樣被錯過了。

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還是日本的 社會 問題。 據統計,在日本,獨自生活的高齡老人有600多萬 ,其中還有很多終生未婚,自己的身邊也沒有兒女與親人,只能夠孤獨的生活在一個小房子里,所以大多數「路倒」都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畢竟政府想要對這些獨居老人進行系統的檢查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其實不僅只有日本,在世界多個國家都已經出現了「路倒」事件,正是由於他們的國家無法應對大規模的傳染,民眾又曲解了「自由」的含義,導致許多國家抗疫工作展開的十分苦難,導致許多人對病毒抱著不在乎的態度,而最後往往也是這些人中招。

最好的做法就是待在家中,我們已經親身試驗過這種方法,不自由只是暫時的,最後只能相信自己的國家。

路倒:路上倒斃的人,此處特指因患新冠肺炎病毒而死亡的路人。具體詳情如下:

根據日本電視台報道,日本警方表示近期發現了多起路人突然倒地,據報道,一位60歲的男子在大街上突然倒地不起,對現場的急救人員表示自己的胸口難受,最終不幸身亡,後經檢測為新冠病毒患者。

對此,外界普遍認為日本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既然出現了「路倒的情況」。那麼,一方面意味著倒地的患者病情很嚴重;另一方面表明有部分患者未進行檢測;最重要的是表明了日本公布的疫情數據嚴重失實。截止4月22日,日本累計確診病例11581例,累計死亡283例。

上文已經談及,既然患者發生路倒,就意味著病情發展為重症情況。這種情況,治癒的可能性很小,就比如之前的兩位「黑臉」武漢醫生。如果翻看日本國內疫情數據圖,便能看出些許端倪!

1月29日,日本首例新冠患者被確診;2月22日,日本累計確診病例122例;3月22日,日本累計確診病例1091例;4月22日,日本累計確診11543。那麼為什麼從1月29日至3月22日,凈增人數不過1091例;3月22日-4月22日,一個月時間直接增加了1萬例呢?

理由很簡單:東京奧運會延期了!3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一致,將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舉行。隨後,日本的新冠確診病例開始逐日增加!

換句話說,日本或許為了能讓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行,不惜掩蓋國內疫情實情,甚至可能做出不對患者進行檢測的事情發生,比如「路倒」事件。俗話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日本終究會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外國媒體曾經懷疑中國的防疫效果,張文宏這樣回懟外國媒體:「傳染病是蓋不住的,如果真隱瞞了很多病例,武漢是不敢打開的」。

其實,日本的疫情形勢一直飽受外界的懷疑。我和張文宏醫生的觀點一樣,傳染病是藏不住的,終究都會爆發的一天,只是早晚罷了,就比如現在確診超80萬的美國。

那麼日本「路倒」現象是怎麼回事?4月9號,東京的一位60多歲男子,因感覺胸口非常難受,突然倒地不起。經過檢查之後,該男子呈病毒陽性,送醫不久後死亡。

截止到4月21號,日本已經累計發生了11起「路倒」的情況。但是,除了最初幾例被檢測出有陽性之外,另外幾例並沒有公布具體情況。

可以推測的是,這些倒地不起的患者大概率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其實,不僅僅是日本出現過這樣的情況。3月中旬的時候,有消息報道稱新加坡也出現過「路倒」現象。

截止到4月22號,日本累計確診11,543例患者,死亡281例患者。新加坡累計確診9125例患者,死亡11例患者。顯然,和美國這樣的國家相比,兩者的情況都還算不錯。

但是正如我在上文所述,很多人對日本的情況有所懷疑。因為在新冠疫情早期,日本累計確診的人數,一度成為海外地區第二甚至和第一的位置。

不僅如此,日本早期還出現過多起不明原因的社區傳播。什麼叫不明原因的社區傳播?就是經過流行病學追蹤,找不到傳染源。而對於傳染病來說,找不到傳染源才是最可怕的。

另外,當初為了能夠順利舉辦奧運會,日本可是沒有停工也沒有封城。在出現多起不明原因傳播之後,疫情還是沒有在日本爆發就顯得很奇怪了。

而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確診病例是可以「隱藏」的。比如像美國早期的一些政策,就是不檢測就等於沒有。但是也正如張文宏所說,傳染病是沒有辦法藏匿的。

因為隱藏的只是數據,在實際當中,該生病的還是生病,該死亡的還是死亡。那麼哪裡才能最直觀地體現出患病的情況呢?一個是醫院,一個是殯儀館。

對於醫院來說,但凡是有生病的人,總得去醫院吧。但是比較魔幻的,醫院的人數還是可以控制的。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止到4月9號的時候,日本埼玉市累計檢測了171人。之所以檢測這么少,主要是害怕擴大檢測規模之後,會造成醫院資源被擠兌。

如果醫院數據可能造假,殯儀館數據總不能了吧?畢竟死了人這種事情是瞞不住的,肯定要火化和埋葬。但是比較奇怪的是,日本殯儀館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死亡。

難道日本和別的國家不一樣嗎?為何日本病情可以「瞞得住」?顯然,日本也不可能隱瞞得住真實病情。當日本街頭出現「路倒」的情況,說明這種東西還是蓋不住的。

這也意味著,日本爆發也許就差臨門一腳。因為早期為了保證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日本一直沒有大規模的檢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曾經希望捐助檢測試劑,結果被民眾罵到退捐。

如今,隨著東京奧運會的推遲,想必日本也會轉過頭來專攻防疫。當然,誰也無法排除日本確實沒有大規模爆發疫情。

因為像日韓這樣的東南亞國家,本來就有戴口罩的習慣。尤其是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日本經常出現花粉病。有研究顯示,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對花粉過敏。

也許,正是在誤打誤撞之下。讓本來是用於防花粉的口罩防了病毒,結果就讓日本擁有了一個比較好看的數據結果。

我是醫心雕龍,我來回答!日本出現多例「路倒」,你怎麼看?其實我一直都不看好日本的疫情,其國內的情況就像黑洞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前一階段日本因為要舉辦奧運會的緣故,害怕疫情影響參會熱情,故採取了迴避的態度,比如鑽石公主號事件,一艘從日本出發的游輪,卻因為船上確診了新冠患者,硬是讓其在海上飄盪了一個月,最後在多國的努力下才得到了解決。

據有關人士分析,日本之所以拒絕鑽石公主號上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新冠病毒影響奧運會。我們知道,日本經濟已經低迷了幾十年,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濟泡沫後,一蹶不振,日本人特別重視此次奧運會,希望通過這次盛會重振本國經濟。

為此,日本人已經精心准備了很多年,據說投入的資金不下幾百億,可惜事與願違,日本人願意不惜代價,但國際形式風雲突變,短短2個月內新冠病毒竟然蔓延至全世界,波及的國家超過200個,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國家都已經表示不參加今年的奧運會。

但在這次新冠疫情上,日本的確診患者數卻異常的詭異,先是確實人數不升反降,給人一種控制良好的假象,但當國際奧委會宣布延遲舉辦奧運會後,日本的確診人數又迅速飆升,直接讓人大呼日本到底怎麼了…。

我覺得其實日本的疫情一開始就不怎麼樂觀,當時武漢撤僑時應該有不少確診的患者,但可能顧及奧運會影響的問題,日本人一直引而不發,採取了類似於英國人群體免疫的措施,就是不檢測,所以沒有患者。

但根據有關人士的估計,因為錯過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時機,新冠病毒已經在日本大范圍播散,其國內實際確診的人數應該不亞於土耳其,此次出現多例路倒的情況,就是日本新冠疫情的真實的寫照。

事實勝於雄辯,安培政府前期錯過的功課,終將會以更大的代價補償。

日本警方的數據: 全日本」路倒「案例一共有11起,其中東京有6起,兵庫縣2起,琦玉縣,三重縣以及神奈川各1起。

經過對屍體的檢測,這些」路倒「都患有新冠肺炎,而且基本是老年人。

日本在一兩個月前的新冠疫情初期,因為7月份要舉辦東京夏季奧運會,為了製造一個安全祥和的氛圍,日本政府刻意抬高了新冠檢測的標准:

只有連續4日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或者有強烈乏力感,呼吸困難的症狀才可以向各地的檢測醫療機構申請檢測;

如此苛刻的檢測標准,自然讓很多無症狀或者輕症狀的感染者漏掉, 於是埋下了在日本傳播新冠肺炎病毒的種子;

3月底4月初,由於歐洲,美國的新冠疫情呈現爆發態勢,國際奧委會將今年的夏季奧運會推遲到明年舉行, 當前的壓力減輕了,4月16日,首相安倍於是宣布日本進入緊急狀態,但此時日本的新冠疫情經歷了兩個多月的默默傳播,已經有很大的危險性!

日本官方的統計數字,現在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萬人,達到了12617人, 由於前期檢測的門檻比較高,可想而知,事實上各地的新冠病毒攜帶者和新冠肺炎患者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日本現在是老年 社會 ,超過65歲以上的公民占總人口的28.4%, 由於日本年輕人越來越少,這些老人很大部分是獨居狀態,一旦他們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毒,無人照顧;

由於新冠肺炎晚期就是肺部產生大量黏液,致使肺部突然失去呼吸功能,就容易出現老人家在街上走著走著便突然倒地的現象!

從東京發現第1例開始, 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經發現了11例」路倒「現象。

這些」路倒「的老人應該說這是日本政府低檢測率,照顧日本國家形象的犧牲品,同時也是日本老齡化少子化的犧牲品, 只要安倍不改變目前的防疫政策,未來還將不斷有」路倒「發生,你說是不是?

路倒這個詞是在路邊倒下的人的簡稱,隨著國內疫情的一個好轉,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放在國際上,看疫情給國際環境帶來一個怎樣的變化,然後來制定相應的發展措施,來保障我國的一個基本發展。

那麼我們的鄰國日本這段時間就發生了幾件普通居民走在路上無緣無故就倒了,後面經過檢測原來是感染了新冠肺炎,那麼前幾天在日本街頭就發生了一個60多歲的男子倒在了街頭,然後他說自己胸口不舒服,隨後醫生和相關人員趕到現場,他就已經死亡。

雖然現在日本的一個疫情非常嚴重,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一個和我們國家距離隔得不遠,並且人員的流動性特別深的國家還有韓國,能夠把疫情控制到這樣的程度,已經相當不錯了。

那麼日本出現這樣的一個路倒情況,我相信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這樣的,老人不想給家裡面造成一定的經濟困難,並且其實現在日本的老齡化程度是比較嚴重的,但是日本多數的老人是缺乏關心和照顧的。

據日本電視台報道,日本警方稱近日由於感染新冠病毒而在路上或家中死亡的案例開始出現。

據警方介紹,4月9日,東京都一名60多歲的男子被發現倒在路上,之後死亡。對其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確認感染。

另外,也有在家中死亡,死後被確認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

截至20日,日本警方在最近一個月內至少處理了6起類似案件。這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突然急劇惡化,進而導致死亡。

不僅日本有路倒案例,綜合媒體報道,眾多國家都出現過此情況,包括疫情初期的武漢。

新冠病毒可以說是人類遇到的最難纏、最狡猾、最不可思議的病毒之一。

當我們認為它只是侵染肺部時,科學家在其他器官也發現了病毒蹤跡;當我們認為病毒感染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時,突然病情加重死亡的案例出現了;當我們認為隔離14天就能確定是否感染的時候,陸續出現了超長時間才能被確診的感染者;當我們認為無症狀就沒傳染性的時候,無症狀傳染者出現了;當我們認為它不會在空氣中長時間生存時,公共場合發現了它的身影;當我們認為它只是傳染人類的時候,貓科動物也被感染了……

而令我們更為失望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特效葯對新冠病毒有確切治療效果。

然而我們是可以對其進行預防的。

世界上每個國家出現的疫情情況,在中國都出現過,但中國都成功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官媒說,不提倡稱呼別國的抗議行動為抄中國的作業。但我認為中國的防疫行動展現給了世人,效果如何大家也心知肚明,中國就是無可辯駁的標准答案,至於抄不抄,那是其他國家的問題。

對於路倒和家中病亡的情況,中國是如何處理的呢?

首先,廣建方艙醫院,為後面的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做好准備。

其次,對疫情中心武漢地區人口進行無死角新冠排查。

連續幾次排查之後,將所有被感染者,不管是輕症中症還是重症,全部收納進醫院。

這些措施實施以後,武漢地區做到了不漏一人、院外不死一人的目標。

日本有沒有能力實施像中國這樣的防疫措施呢?能力絕對是有的。但是前期日本因為奧運會的考慮,並沒有效仿中國,直到奧運會確定取消之後,日本才採取了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韓國。

中日韓三國國情相近,疫情相似,中國和韓國採取的抗疫措施雷同,目前都已經基本控制了疫情發展,而日本目前仍處在疫情發展階段。

我們可以看一下日本的檢測情況。在公布了檢測人數的幾個國家中,日本的檢測人數是最少的,檢測率是最低的。這說明目前日本的疫情應對措施遠遠不夠的。

Ⅳ 日本年輕人不大花錢,搞「消費降級」

最近看到有媒體稱中國的年輕人從2017年左右開始不大花錢,搞「消費降級」。這或許是世界年輕人的普遍現象,日本年輕人不花錢的現象這幾年也非常明顯。

年輕人不花錢原本不是壞事,但是這讓各界擔心日本經濟會因此越來越無力,或許新的金錢觀、價值觀會開創不同的時代。

Ⅳ 日本年輕人的壓力有多大

如果說當今生活壓力最大的國家,絕對是日本,由於人口老齡化以及生活成本上漲等等因素,導致日本年輕人的壓力與日俱增。

如今的青木原樹海也成了旅遊愛好者的探險地,甚至有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在這里拍攝「恐怖」寫真,進入森林的遊客會時不時的看到森森白骨,和自殺者留下來的錢包,衣物,葯瓶等等物件...還有什麼比生命重要的呢,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也建議大家多和身邊的人溝通,人與人之間多點溫暖,這個社會也會更加溫暖!

Ⅵ 日本人口連續13年下滑,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日本人口連續13年嚴重下滑,對於國內的各個行業更是產生了一波巨大的沖擊,屆時,整個社會日常運行都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經濟市場消費低迷,甚至連學校都沒有人上。甚至還有專家預測,如果這個國家再這么下去的話,可能在100年之內這個國家將會自然滅絕。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生育率下降?生育率下降還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後果?

那麼一個國家出現人口大幅度下滑,具體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先從日本的社會來說,由於青少年人口越來越少,社會上的老人越來越多,那麼在社會上的發展工作應該是由誰來做?像日本一樣,由於生育率太低了,人口的老齡化又如此的嚴重,絕大多數公司都招不到年輕人,只能招一些歲數高的來工作,甚至為了老齡化,日本還出台了一個政策,日本的退休年齡原本為65歲的,而如今已經是提高到了70歲,希望通過這樣能夠緩解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出現。可是這樣,終究是亡羊補牢,不解決生育問題永遠也是行不通的。

Ⅶ 為什麼日本的年輕人普遍的低慾望

年輕人低慾望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慾望是建立在競爭可獲得的基礎上,小范圍可以不平等,但大范圍要相對公平,只有這樣年輕人才有奮斗的目標與動力。

日本是典型的低慾望社會,不生、不婚、不買房是日本年輕人的普遍心理,主要原因是日本階級固化嚴重,努力變得沒有意義,資產性收入遠高於勞動收入。因此不管日本怎麼刺激經濟,國內總是消費疲軟、宅文化盛行、極簡主義迅速壯大。沒有老一代人不努力就挨餓的壓力下,也沒有老一代人拼一下闖一下就出頭的環境和機遇,造成了低慾望年輕群體吧。

奮發努力的兩個刺激點,壓力和動力,這一代人說實話壓力不比父輩小,但這個壓力呈現多元化和復雜化,因為社會物質豐厚,導致生活方式多元,如何過完一生的答案比父輩多太多了,所以壓力也就很不穩定,一個選擇單身的人就沒了結婚生子婆媳關系等壓力,朋克的家庭就沒有子女壓力,性冷淡的倆人就沒有性生活不和諧的壓力。富二代官二代就沒有生存壓力,自由藝術類就沒有職場壓力,但反過來動力完全沒有父輩多,沒有父輩清晰可見。

90年代下海的那批人,新世紀以前,政策,法律,市場,商機,幾乎全是漏洞,遍地的空子,敢想敢幹穩賺不賠。而且賺的你能連升好幾個階級,從貧農直接到地主。不說創業的,就普通工廠,單位上班的人,拼職稱,拼業績,拼得好了,換新房,買家電,全家人物質升級,單位里的漂亮姑娘可能就嫁你了,你家用電風扇的時候 我家已經用空調了。人們對自己拼搏的動機很明確,就是要家裡過得好,這個好還是超越周圍大部分人的好,除了這些,社會環境沒有提供更多樣的追求。

反過來說現在的年輕人,首先從環境上,拚命是否一定出頭,這個概率已經遠遠低於老一代人了,另外出頭的程度是多少,那種幸福感跟老一代人比,相差多少?一個年輕人在企業里拚死拼活加班加點終於有一些成績了,薪水長了,獎金多了,這是好事,可這帶給他的幸福感完全比不上老一代人。因為這些錢很可能還是買不起房,那些用慣了奢侈品的漂亮姑娘還是不會跟你,這樣拚命帶給你的知識只是本來定在35歲買房,在房價不漲的情況下可以提前三年了。提前三年買房對於我而言,除了有一點點的欣慰,總體上還是感覺自己像個傻子。無法達成目標又不讓自己那麼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舍棄這個目標,不對他有慾望。還要說一點,老一代人,不努力是要挨餓受辱的,物質匱乏,沒有網路論壇,游戲書籍等精神寄託,夜晚一個人面對家徒四壁,你心裡唯一的想法就是努力。而現在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網路,游戲,小說,漫畫,各種各樣的精神寄託,不會讓一個貧窮的年輕人感覺那麼悲慘必須要奮起,這也是一大原因。可能現實中一個沒有女孩喜歡的男人,他在他的網路游戲里有虛擬老婆,這也會阻礙他產生必須努力改變去獲得女人青睞的想法。

Ⅷ 日本上半年新生兒22年來首次不足40萬,這是受新冠影響

日本上半年新生兒不足40萬,受新冠的影響,也有其他的原因。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主要是工作壓力太大,養孩子壓力大,經濟壓力大。

1、受疫情影響

女性有自己的顧慮,如果女性生了孩子,可能就會失去就業的機會,所以很多女性為了保住工作,不想生孩子。很多年輕人結婚了不敢生孩子,因為生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兩個人的工資根本就養活不起一個孩子。很多年輕人覺得生孩子的壓力太大,經濟負擔太重,還要養老人,所以很多年輕人決定不生孩子。

很多國家為了提高新生兒的出生率,想了很多辦法,給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給二孩家庭和三孩家庭提供更多的優惠,在買房,買車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多優惠。

Ⅸ 為什麼日本的年輕人都很低慾望

在過去很多人都會有很強的慾望,在物質上希望可以買更多的東西,買更貴的東西,在精神上希望享受更精緻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就、但是我們卻漸漸發現很多年輕人的慾望似乎越來越少,也許已經經過努力完成了目標、也許是想給自己有一個放鬆緩沖期讓自己不那麼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能一概而論,只要自己活得開心就是最重要的,你們說呢。

年輕人低慾望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慾望是建立在競爭可獲得的基礎上,小范圍可以不平等,但大范圍要相對公平,只有這樣年輕人才有奮斗的目標與動力。

日本是典型的低慾望社會,不生、不婚、不買房是日本年輕人的普遍心理,主要原因是日本階級固化嚴重,努力變得沒有意義,資產性收入遠高於勞動收入。因此不管日本怎麼刺激經濟,國內總是消費疲軟、宅文化盛行、極簡主義迅速壯大。

國內也慢慢在朝著這個方向變化,教育、醫療、住房問題牢牢壓在工薪階層身上,資本積累也逐漸私有化,當勞動無法致富,年輕人看不到出路,也看不到未來風口時,就會變得低慾望。

Ⅹ 日本年輕人真的「無欲無求」嗎

「人非草木豈能無情」,但凡不是大徹大悟的普通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慾望。低慾望的背後,隱藏著重要信息:沒有安全感,對未來已不報過高希望。

就拿日本來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地產泡沫崩盤後,陷入長達十年的不景氣,這與之前蓬勃向上充滿生機的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此後至今日本經濟一直處於零增長或微幅增長水平。

同時日本是高壓力、高節奏的生活環境,幾乎所有上班族都被壓得喘不過氣,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付不起房租養不了家,終日奔忙只是為了最低標準的活著。特別是這一時代的年輕人,從小受到這種沉悶氣氛的熏陶,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很多人都是麻木機械的過一天算一天。

他們也掙扎過,那又如何呢?終歸是跳不出大環境的枷鎖,慢慢也隨波逐流放棄抗爭。

雖然日本的工資高,但和物價相比完全可以抵消,能維持基本生活底線已屬不易,很多日本年輕人只能在免費的麥當勞等快餐店過夜,或是租住膠囊公寓,甚至西裝革履露宿街頭。

在這種狀況下,他們只能精打細算,嚴格規劃每天的生活開支,精確到每餐飯需要花費多少錢。


因此不是沒有慾望,而是沒有能力去滿足慾望。嚴酷的現實,讓眾多年輕人失去了選擇的權力,只能宅在家裡,這是最省錢的生活方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