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業為什麼沒有造車
1. 造車技術哪家強德系與日系造車之間,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
日本汽車製造技術和德國造車技術誰更強?這個問題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從傳統歷史來看,德國技術歷史更悠久,很多技術研發都是始於此,而日本屬於後起之秀,在汽車工業發達的今天,技術創新和領先方面則超過了德國。
美國的權威機構《美國汽車新聞》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汽車關鍵零部件領導企業日本有35家,美國有30家,而德國僅18家。歐洲的一些評選機構也認為豐田、本田一直是全球車業技術的領導者,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事實:像混動、氫動力、動力電池、可變壓縮比、壓燃、熱效率等領先的核心技術都是日本率先研發,而德國則亦趨亦步,特別是新能源方面,和日本汽車工業有很大的差距。實際上,自主國產在新能源方面也遠超德系車。
總結:由此可見,汽車工業的新技術固然是必然趨勢,但從經濟性角度來看還是蕭規曹隨更實用。新研發技術的最大的阻力就是往往費力不討好,這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撐是賭博式的,風險太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日本人收入是中國的6倍,為什麼街上沒有一輛豪車
今天評論熱爆的話題是:「日本人收入是中國的6倍,為什麼街上沒有一輛豪車?真相你知道嗎」。
我看到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為什麼日本本土的大街上為什麼開車的那麼少呢?據聽說日本的年輕人對於自行車的興趣要遠大於對於汽車的興趣,導致日本的汽車銷量年年減少,基本的汽車比中國的汽車要便宜百分之三十,例如一輛豐田最高配置的卡羅拉,在日本賣13萬人民幣,確實比中國便宜不少。既然汽車這么便宜為什麼還沒人買呢?因為日本的城市交通十分方便,坐上地鐵輕軌就可以達到大城市任何的一個角落,這讓人們越來越依靠公共交通。日本人認為買車是給生活添加麻煩的一件事情,由於土地緊張在買車之前要出示相關的停車證明才能購買,不僅在家裡需要一個停車場,每次到外面停車還要付高額的停車費用,大概是每小時30元左右。
對於這一頭條,網友們紛紛趕來圍觀,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想愛就愛吧30817279網友說:日本做的好中國差遠了。網友@盛世中華666說:前首相坐250元的自行車很符合身份。也有網友@手機用戶50507801616表示:人家把錢攢著,對付中國吶。不只這些,該話題還吸引了更多大神,下面大家感受下熱烈的氛圍!
第一回合:
@半枝竹501: 本來就是交通工具。中國人的攀比心超強,什麼都可以攀比。
@有你便是情天2: 中國那個知名點的明星不是開的千萬以上的豪車,開個賓士,寶馬都不好意思在一大堆賓利,法拉力,勞斯萊斯,瑪沙拉蒂旁邊停,都不好意思說是混娛樂圈的!
@手機用戶126126: 人家的車是交通工具,國人的車大部是用來顯示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