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都與哪些國家有爭端
❶ 日本與哪些國家有領海爭議
1L,台灣是中國永不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與外國主要的領土、領海爭端主要是:
中日,釣魚島問題和東海劃界
日韓,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
日俄,北方四島
❷ 歷史上日本和俄國究竟在糾纏什麼他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
歷史上日本和俄國為爭端領土、東北亞霸權、中國東北特權等問題而糾纏一起。兩者先後發生過1904年的日俄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諾門坎戰役。
❸ 二戰其間日本和多少個國家開戰
二戰期間由於三國軸心的組建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個國家是共同宣戰的,也就是說日本向所有和德國義大利開戰的國家都有戰爭關系,主要國家有包括所有的反法西斯國家
主要國家:美國、英國、蘇聯、中華民國。
其他盟國包括: 法國、波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斯拉夫、衣索比亞(稱為衣索比亞)、希臘、挪威、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等。
❹ 日本和俄羅斯有什麼矛盾
日本俄國矛盾由來已久。
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和俄國並沒有什麼恩怨。當時日本不過是一個亞洲東部的海島窮國,自身剛剛完成統一,工業化才開始。而俄國是老牌列強,根本沒把日本當回事,認為這么個小國弱國,不可能威脅到自己在遠東的利益。至於後來日本和俄國結怨,完全是因為被一些勝利沖昏了頭腦,不顧自身實力,野心太大蠻橫霸道造成的。
甲午戰爭,日本戰勝腐敗的滿清,氣焰囂張,獅子大開口要清政府割地賠款。可是割地日本人不看地方,竟敢把早就通過不平等條約劃入沙俄勢力范圍的遼東半島吃進嘴裡。這下惹火了老牌北極熊,糾集法國德國,來了個三國干涉,逼迫日本吐出了遼東半島。這個時候沙俄終於看清了日本的豺狼本性,開始對日本有所防範;但是在幾年後的日俄戰爭中還是因為驕傲輕敵吃了大虧,老牌帝國敗給一個野性十足敢於玩命賭命的後起之秀,被迫割讓了一些土地。至此,日俄兩家結下了梁子。
日本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具有極強的野蠻性、貪婪性和冒險性。甲午和日俄兩場戰爭的勝利,讓日本人變得有些飄飄然,認為自己將無敵於天下。日本企圖通過侵略擴張,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在侵略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終於發起了全面的侵華戰爭。而當時的俄國已經是強人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為了抑制日本對遠東地區的侵略,蘇聯大力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同時還在外蒙古挫敗了日本對蘇聯進行侵略的嘗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美英蘇法結成同盟國,對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同盟國進行的是正義的解放戰爭,得道多助;德意日軸心國進行的是野蠻殘暴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失道寡助。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打擊下,軸心國集團終於潰敗。蘇聯也在戰爭的末期報了當年日俄戰爭的一箭之仇,消滅了盤踞在中國東北偽滿洲國的日本關東軍,並將日俄戰爭中失去的國土全部奪回。日本法西斯和俄國對抗半個世紀,開始嘗到了一些甜頭,但最終輸得乾乾凈凈,連認為是自己領土的北方四島也被蘇聯占據至今。
由於歷史積怨,蘇聯人對日本人沒有半點仁慈。在蘇聯人眼中,日本人都是從小就被法西斯軍國主義毒害而變得野蠻殘忍的暴徒,他們毫無人格可言,作惡累累罄竹難書,理應嚴懲。於是那些被蘇軍俘虜的日本人統統被押送到蘇聯去勞改。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凍死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蘇聯還對日本戰犯進行了正義的審判。
按理說,戰後的日本,應該汲取教訓安分守己老老實實了吧?不。日本國內一些右翼勢力,賊心不死,妄圖恢復他們前輩創建的所謂大日本帝國,繼續稱王稱霸。他們在北方四島的歷史問題上和當今的俄羅斯糾纏不休,企圖搬掉這塊阻礙他們的絆腳石。因此日俄之間的矛盾還將繼續下去。不過當今的世界格局和一百多年前大不相同了,日本人要是不識好歹,拿腦袋去撞牆,吃虧的只有他們自己。
❺ 日本和哪些國家關系不好
日本和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關系不好,關系不好的原因是日本不承認二戰侵略歷史,於這些國家有島嶼爭端。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
19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列強侵入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人民展開了反對侵略、反對幕府統治的斗爭,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鼓勵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日本投降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戰後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於20世紀60年代末一躍成為遠東第一大經濟強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❻ 日本與幾個國家有領土之爭
跟俄羅斯、中國、韓國
與俄羅斯: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俄語:Кури́льские острова́ / Kuril'skie ostrova;日語:千島列島 / クリル列島;英語:Kuril(e) Islands),位於堪察加半島與北海道島之間,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開來。全長1300公里,由56個島組成。千島群島現屬俄羅斯薩哈林州管轄。愛努族為當地原住民。
千島群島為鄂霍次克海東南部的天然屏障,扼鄂霍次克海與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日本與俄國圍繞千島群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1855年,俄日雙方決定,千島群島南部歸日本,北部屬俄國,庫頁島暫作懸案。1875年,兩國簽訂《樺太與千島群島北部互換條約》,將日佔庫頁島南部與俄佔千島群島北部相交換。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奪回換給俄羅斯的庫頁島南部,並奪得沙俄在遠東的大部分權益。1945年前蘇聯出兵東北,不僅收復庫頁島南部,還奪取千島群島全部。
1945年《雅爾塔協定》規定,整個千島群島交與前蘇聯,於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國後、色丹、齒舞群島在戰後便劃歸了前蘇聯,但日本未予以承認。今天所說的日俄領土爭端指的就是齒舞、色丹、國後和擇捉四個島嶼的歸屬問題。這四個島嶼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
冷戰結束後,由於國力衰微,俄海軍戰略由「遠洋進攻」轉為「近海防禦」,俄太平洋艦隊由中太平洋及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白令海,收縮至鄂霍次克海及千島群島外側。同時還關閉了千島群島上的部分海軍基地,駐軍人數也大為減少。然而,最近幾年,為恢復海軍強國的地位,俄開始加強千島群島的軍事實力。俄軍總參謀長2002年在對遠東地區視察之後決定增加千島群島駐軍,重新開放被關閉的軍事基地。同時,俄軍還多次在千島群島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千島群島重新成為俄羅斯遠東基地群中的重要橋頭堡。
與中國:釣魚島
釣魚島所屬地區:台灣地區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管轄(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時,將釣魚台列島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
與韓國:獨島(日本稱竹島)
獨島是位於北緯37°14′12″,東經131°51′51″的2個島嶼和礁岩群,韓國稱獨島(朝鮮語:??,羅馬字:Dokdo或Tokdo),日本稱竹島(平假名:たけしま,羅馬字:Takeshima),國際上稱利揚庫爾岩(英語:Liancourt Islands,法語:Rochers de Liancourt)。 據西方有關日本海考察探險史籍記載,1849年,法國捕鯨船「利揚庫爾」號曾來此查勘,他們據船名將此島命名為利揚庫爾岩。現今英國出版的國際上最有影響的《泰晤士地圖集》,仍將該島標以這一法語名稱——利揚庫爾岩。2012年8月10日,韓國總統李明博登上日韓爭議島嶼獨島。
獨島本島是由東、西兩個小島及周圍37塊岩礁構成。其地理坐標為北緯37°14′12″,東經131°51′51″,低潮時東島與西島之間的最短距離為151m。東島位於北緯37°14′26.8″、東經131°52′10.4″,高98.6m,周長2.8km,面積有73,297㎡,設有船舶靠泊設施;西島位於北緯37°14′30.6″、東經東經131°51′54.6″,高168.5m,呈圓錐形,面積有88,740㎡。獨島位於慶北蔚珍郡竹邊向東216.8km處,距離韓國郁陵島的東南面約87.4千米。兩島中除了東、西兩個主島以外,尚有37個小島,所有島嶼的面積合共為25517㎡,為釣魚島的1/37。
❼ 日本歷史上都和哪些國家發生過戰爭
中國、俄國、美國、緬甸、朝鮮等。
1、抗日戰爭(日本跟中國)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2、日俄戰爭(日本跟俄國)
日俄戰爭(英語:Russo-Japanese War;日語:日露戦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
日俄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戰爭暴露了帝國的弊端,導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發,動搖了沙皇的統治。日本經過戰爭跨入列強的行列。
這次戰爭地區跨度極大,橫跨整個西伯利亞。許多高科技發明被應用於戰爭。
3、萬曆朝鮮戰爭(日本跟朝鮮)
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1598年),又稱萬曆朝鮮之役、萬曆援朝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の役),指明朝萬曆年間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不滿並為削弱各個諸侯勢力,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
1592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14萬人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正式開始了對朝戰爭。
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攻陷朝鮮京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明朝集結遼東軍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由宋應昌、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作戰。
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在碧蹄館之戰後雙方開始議和。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
4、太平洋戰爭(日本和英美)
太平洋戰爭(英語:Pacific War,日語:太平洋戦爭、大東亜戦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范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影響至深,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來所有徵服的土地,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了美國冷戰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造成了亞洲非殖民化與共產主義的傳播,促使許多各地因而興起獨立運動或爆發戰爭。
5、緬甸抗日戰爭(日本和緬甸、英國、中國)
緬甸抗日戰爭是指在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緬甸而導致的緬甸人民抵抗日本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抗日戰爭一直堅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
1942年初,日本侵佔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佔領緬甸首都仰光。
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這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
但在這之前緬甸首都仰光已被日本攻佔。遠征軍第200師與日軍在緬甸同古展開交火。然而日軍在飯田祥二郎指導下率優勢兵力兵包圍了同古,迫使中國遠征軍突圍。
不過,中國遠征軍在孫立人等將軍的指揮領導下,在緬甸曾多次擊敗日軍的進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
不久,中英兩國軍隊預定在曼德勒籌劃會戰,但日軍在同時奪取了英軍控制的仁安羌,並領兵迂迴至中國軍隊背後。英軍開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國遠征軍右翼暴露,結果聯合作戰失利,遠征軍被迫後退。
在日軍的不斷打擊下,英軍一路潰敗,最後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系的要點臘戍被日軍佔領。遠征軍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兩路分兵撤回中國境內。
最終緬甸失陷,滇緬公路中斷,10萬遠征軍經血戰只有4萬餘人安全撤離。200師師長戴安瀾率部突圍時犧牲。
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緬甸被日軍佔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俄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平洋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萬曆朝鮮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抗日戰爭
❽ 二戰時期 日本同時跟哪些國家交戰,
就我知道有:
在太平洋---美國`澳大利亞等等
在東南亞---美國`荷蘭`英國`法國`中國(遠征軍)等等
在中國--中國`美國(空軍)`蘇聯
不包括朝鮮,因為當時朝鮮是日本的殖民地,當時很多朝鮮人也應征在日軍中與反法西斯盟國作戰,而東南亞國家又是西方的殖民地它們還不是作為國家參戰,好像還有美洲及太平洋的一些美國的盟國也參加了美國的對日作戰行動.
❾ 日本都和那些國家干過仗
中國,蘇聯(庫頁島和南千島),朝鮮,韓國,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包括沙巴和沙勞越既北婆羅洲),新加坡,汶萊,葡屬東帝汶,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法屬印度只那(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緬甸.
大洋州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瓜島就是其中主要島嶼),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帛琉三個西太平洋島國.
美國的太平洋上的夏維夷,關島,塞班島,中途島,威克島等,澳大利亞北部,印緬邊界,錫蘭(斯里蘭卡)沿海,也受過日本侵襲.
泰國因為和日本曖昧的關系而倖免(曾加入軸心國集團).
TMD日本右翼勢力,狂鄙視!!!(轉,原作者flybird 42)
❿ 日本和哪些國家或地區有領土沖突問題
日本雖然鄰國不多,但是它自身和所有鄰國都有領土爭端(實質上這些爭端按照二戰條約爭端領土都不屬於日本),比如規定北千島群島屬於蘇聯(現在被俄羅斯繼承),但是日本隨著經濟和軍國主義苗頭的再次崛起,在國際上向中、俄、韓都提出領土要求,這些要求都是不合理的,且不尊重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