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葉怎麼泡
Ⅰ 日本茶道的煮茶步驟
日本茶道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煮茶步驟,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煮茶步驟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 功夫茶茶具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日本茶道茶事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他們喜歡當著客人的面准備食物,像鐵板燒,讓客人不僅能吃到食物,還能學習到烹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這一詞語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一會集》。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共鳴。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說,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早茶)、午茶、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說,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茶會之前,主人要首先確定主客,即主要的客人,一般為身份較尊貴者,像千利休之於豐臣秀吉。確定了主客之後再確定陪客,這些陪客既要和主客比較熟悉又要和主客有一定的關系。決定客人之後便要開始忙碌的准備茶會了,這期間客人們會來道謝,因為准備工作的繁忙主人只需要在門前接待一下即可。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太長容易導致客人疲憊,太短又可能無法領會到茶會的真諦。茶會有淡茶會(簡單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後座”兩部分。為了辦好茶會,主人要東奔西跑的選購好茶、好水、茶花、做茶點心及茶食的材料等。茶會之前還要把茶室、茶庭打掃的乾乾凈凈,客人提前到達之後,在茶庭的草棚中坐下來觀賞茶庭並體會主人的用心,然後入茶室就座,這叫“初座”。主人便開始表演添炭技法,因為整個茶會中要添。
茶會通常有紀錄,紀錄的內容包括與會眾、壁龕裝飾、茶具、飯菜、點心等情況,有時還加入與會眾的談話摘要和紀錄者的評論。這種紀錄叫“會記”。古代有很多著名茶會的會記流傳下來,成為現代珍貴的資料,如《松屋會記》、《天王寺屋會記》、《今井宗久茶道記書拔》、《宗湛日記》等被稱為四大會記。
日本茶道的喝茶注意事項
一、頭泡茶不能喝
茶葉在生長和採摘過程中,表面會有些滯留的農葯、手漬或微塵雜物。在採摘炒制前不能經過沖洗,且明前牙茶多用手工炒制。因此,頭泡茶就起到“洗茶”的作用(尤其功夫茶類),用低於80℃的開水半杯沖泡(明前清茶類沖泡需60~65度,雨前清茶需70度左右;紅茶、普洱類需用二沸蟹眼水90~95度左右;烏龍類茶需三沸水100度),過10秒~半分鍾左右將茶水倒掉。這樣洗過的茶葉就可以沖泡了。
二、不能都用沸水泡茶
有人認為,泡茶的水溫越高越好。其實不然。沸水泡茶,維生素等有效成分會遭到破壞,芳香油大量揮發,鞣酸、茶鹼也大量浸出,茶葉的營養價值降低,有害物質增多,茶葉失去芳香。適宜的泡茶水溫是60度~80度~90度~100度之間(茶的不同)。應視茶葉的質量而定。茶葉嫩,水溫宜低些;茶葉老,水溫可適當高些。
三、茶宜現泡現飲
茶葉沖泡1—3分鍾,茶葉慢慢下沉杯底,即可趁熱慢慢品飲。第一杯茶不能喝完,需留1/3,待再次沖泡(清、花茶類)。烏龍、普洱類要用紫砂壺或蓋碗泡茶,需10-20秒泡好倒干(口味輕重),再次續水後每一泡時間增加5-10秒,以保持茶水色澤及口味的一致性。一般茶葉,沖泡2-3次,至茶葉淡而無味為止。好的茶葉可沖泡6-8次(清茶6次,普洱可達十次以上)。茶葉切忌長時間浸泡,更不能喝冷茶。長時間浸泡茶葉中的有害物質滲透出來,喝後不利於健康。
四、茶杯不宜加蓋
有人認為,沖泡好的茶,蓋上茶杯蓋,可使茶葉迅速泡開。其實,蓋上茶杯,使茶葉處於高溫環境,同樣會使維生素等有效成分受到破壞,影響茶汁質量。有些人喜歡用保溫杯泡茶,害處更大 。
五、茶貴新而懼潮
每年的新茶在五月份以後,如一時不喝,為防止高溫和潮濕;最好將茶葉放在防潮茶葉筒內,外用食用塑料袋包好(防潮及異味),放在冰箱內(5-15度)隨時取用。新茶的色、香、味會保持1-2年而不會變質。但是生活有品味的人應該在新茶製成後盡快品嘗(一月後,新茶炒制後要放放,去除薪火味)。這才是新茶色、香、味俱佳的最好時刻。
Ⅱ 日本茶怎麼喝
樓主買的是抹茶粉吧,日本這個最出名咧~~
茶粉沖泡與食用(小貼士)
1、一般情形下,尤其在夏天,直接用礦泉水等水質較 好的水來直接沖泡。或冷開水沖也可;沖泡後直接飲用
2、平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沖泡;
3、40℃以下的溫水沖泡,切忌使用高溫開水沖泡,那樣就會「泡熟」、「燜 黃」茶粉,破壞其營養成份,降低其保健功效。
茶粉的巧用(小貼士)
1、健身:取一小袋5克茶粉加入一匙蜂蜜用溫 開水沖服,宜在早餐後兩小時服用,有助於排除體內 垃圾,緩解便秘。
2、瘦身:取一小袋5克茶粉加入一匙蜂蜜、取 半個黃檸檬取汁和養樂多一小瓶用溫開水一起拌勻服用 ,上午下午各一杯,一日兩次,服用一月會達到滿意的 瘦身效果。
Ⅲ 日本煎茶怎麼喝
日本煎茶的沖泡方式一般是用七十度左右的熱水來浸泡一到兩分鍾即可。沖泡出來的煎茶茶味比較甘而且還帶有一些苦澀的感覺。
【(3)日本茶葉怎麼泡擴展閱讀】
一、煎茶的作用和功效
4、美容護膚
有助於美容護膚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
Ⅳ 日本抹茶茶道的基本步驟程序
日本抹茶茶道是日本三大茶道之一,那麼日本抹茶茶道的流程步驟是什麼?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抹茶茶道的步驟,一起來看看。
日本抹茶茶道的步驟
抹茶是一種青綠的茶葉粉末,這種吃法也名“末茶”.起於唐代。南宋時,經聖一禪師、大應禪師傳人日本。茶道多用抹茶,沖泡時濃如豆羹,用茶道用的刷子攪拌.直到生出大量泡沫。最後把它們分別傾入各個碗中,依次遞給客人飲用。
l、點炭:
先往地爐里撤一層濕潤的茶灰,撒灰的次數、動作與方位都有講究。
然後開始點炭,選用的是精緻潔凈的炭精,主人遵照一定的順序與位置,將炭一件一件地放進爐里。主人會一再地用羽帚清掃地爐。主人還會往爐里放進一些薰香。客人們就在爐子旁邊,靜靜地欣賞主人的莊重而優雅的表演。
2、煮水:
千利休說過:“茶道無他事,只是煮水、泡茶和品嘗而已。”這一方面說明禪如茶,簡潔明了。也說明煮水是茶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當地爐的水燒沸時,寂靜的茶室里只有開水滾動的聲音。茶人會把這聲音想像成松風之聲,營造一種悠遠的心境。
3、沏茶:
擦拭好茶具後,主人從荼罐里取茶末二三勺,置人碗中,注入已燒開的水,再用茶筅攪拌成泡沫狀。主人的動作要敏捷規范,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准確到位。
4、敬茶:
敬茶時必定體現一個“敬”字。
1)主人以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沿,輕輕將茶碗轉兩下,將碗上花紋圖案對向客人,然後跪地後舉茶齊眉,恭送至客人面前。
2)客人接茶後,輕輕轉上兩圈,將碗上花紋圖案對向獻茶人,然後也須舉碗至額,以示感謝。
3)然後放下碗,現又重新舉起,這時就可以開始品味了。飲時要使茶湯在舌間滾動,吸啜有聲,表示稱譽,並說一些吉利話和客套話。一人飲後,傳與下一人,最後茶碗傳回主人.
抹茶茶道的流程溫碗
先把茶碗連同茶筅一起用開水燙過。
調膏
碗里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幾克)的水,把抹茶調成漿糊狀,這樣可以防止十分細膩的抹茶產生抱團的現象。
點茶
用茶筅按照W的軌跡貼著碗底前後刷攪,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氣,形成濃厚的泡沫。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這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說了抹茶上面的泡沫的形狀和顏色,一級泡沫的濃厚,不易被風吹散。日本茶道把比較濃厚的抹茶(4克抹茶加入60CC的水)成為濃茶,把比較少的抹茶(2克抹茶加入60CC的水)成為薄茶。
日本抹茶茶道的歷史 文化歷史
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流行沖泡 飲茶 ,中國抹茶茶道遂告失傳,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茶磨也隨之絕跡,中國抹茶(Matcha)形成歷史斷代,成為中國茶人心中永遠的痛。相反,九世紀末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的中國抹茶(Matcha),在日本卻得到了發揚光大。日本人將品茶與宗教哲學、社會道德、品行修養融為一體,將飲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21世紀初,中國旅日學者把抹茶攜歸祖國,在上海浦東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抹茶工廠。研製發明了多項抹茶設備,並取得專利,從此迎來中國抹茶第二春。引導中國抹茶走向世界。
文化
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 方法 ,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嘗色、香、味,佳者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茶。這里所指的抹茶沖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來,卻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形成歷史斷代。在世界上頗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過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下一頁更多精彩“日本茶道知識”Ⅳ 日本抹茶的沖泡及飲用方法
抹茶沖泡基本的方法是:
1.先在茶碗中放入少量抹茶。
在日本茶道中,「濃茶」用4克抹茶,加60CC開水,有點像漿糊狀。「薄茶」用2克抹茶,加60CC開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濃厚的泡沫,非常美麗,爽口。
(5)日本茶葉怎麼泡擴展閱讀:
抹茶是日本人民廣泛飲用的主要茶類,形成了日本茶文化 --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分抹茶道和煎茶道兩大「門派」,但抹茶道最具代表性,其「弟子」之多是煎茶道無法比擬的。
現在日本最具影響力是抹茶道的「表千家」和「里千家」茶道,流傳面極廣,盛行全國,促進了日本飲茶風俗民眾化,因而促使日本人民廣泛用茶。日本全年人均飲茶達1.09公斤(中國人民年日均飲茶只有0.38公斤)。日本是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與他們廣泛飲茶、食茶和用茶不無關系。
抹茶原本產生於中國,後來興盛於日本。中國茶葉市場的消費也一直處於疲軟狀態,外部大環境導致成本上升、競爭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茶葉生產商為尋求突破,轉而尋找新的發展路徑,而抹茶作為一種營養價值高、文化意蘊厚,又可以作為眾多食品配料的角色,受到了一些茶葉生產商的青睞。
抹茶粉檔次高低要看的4個指標:
1、顏色,純天然抹茶粉,色澤越綠,檔次越高,黃綠的檔次越低。
2、細度,通常是越細越好,1000目以上的都比較好。
3、香氣,檔次越高的抹茶,香氣越清香,高雅,無雜味。
4、滋味,檔次越高的抹茶,滋味更鮮爽。
Ⅵ 如何沏日本大麥茶
大麥茶是中國、日本、韓國等地民間廣泛流傳的傳統清涼飲料。把大麥炒製成焦黃,食用前,只需要用熱水沖泡就可浸出濃郁的香茶。下面是我整理的如何沏日本大麥茶相關內容。
沏日本大麥茶
新茶 浸泡時間:2分半鍾
材料:4茶匙蓬鬆茶葉;2杯不是剛煮沸的熱水(約80℃或煮沸靜置5分鍾)。
玉露 浸泡時間:1分鍾至1分半
材料:7茶匙蓬鬆茶葉;2杯不是剛煮沸的熱水(約60℃或煮沸後靜置20分鍾)。
焙茶、玄米茶或玄米抹茶 浸泡時間:30秒
材料:3茶匙蓬鬆茶葉;2杯沸水。
做法
1.將茶葉放入茶壺。
2.注入水(根據茶葉調整水溫),根據以上說明的不同茶葉浸泡時間浸泡。由於不同的茶葉所需要的數量、水溫和浸泡時間和我上面所說明的有稍許出入,所以請根據茶葉包裝上的具體說明泡茶。
3.擺好4隻茶杯。每杯注入八分之一杯茶,一圈後再注入八分之一。重復以上步驟直至倒完所有綠茶。這樣做的原因是要給每位客人提供相同濃度的茶。茶水應該只倒到茶杯的一半處或三分之二處。不要在茶壺中殘餘一滴液體,因為茶冷卻後會變苦。
4.你能用泡過的茶葉再泡第二遍。只要重復第二步和第三步就好了。
冷大麥茶
冷水中放置一包大麥茶包,在冰箱中放置一夜。第二天早上大麥茶就好了(不同品牌的大麥茶所需要的水量和浸泡時間各有不同。所以請根據包裝上的指示泡茶)。
擴展:
大麥茶的功效和作用
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麥味甘、性平、有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穀食之功。 治小便淋痛;治麥芒入目;治老人煩渴不止、飲水不定、舌卷干焦;治水氣病;夏季清暑熱;治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咽喉部膿腫。」所以常飲大麥茶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好處。
1.減肥功效
大麥茶具有降溫解毒、健脾減肥、清熱解暑、去腥膻、去油膩、助消化的功效,可以消除胸悶腹脹之感,增強胃動力。久坐電腦前的白領一族不妨每天喝上幾杯大麥茶。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不僅自己的腸胃功能好了,便秘慢慢消失了,整個人也清爽起來,真是「一舉多得」。
2.健脾消食功效
大麥具有健脾消食、除熱止渴、下氣利水等功效。大麥茶主要用於消溫解毒,健脾減肥,清熱解暑,去腥膻,去油膩,助消化,潤膚烏發。
3.清暑生津
大麥茶可以暑熱煩渴,用大麥煎水茶,清暑生津,除煩解渴。
4.調整消化吸收
大麥茶屬於粗糧。粗糧中的膳食纖維素可調整消化吸收功能,從而延緩營養物質的吸收。膳食纖維素還可產生飽腹感,避免攝入過多的熱能、脂肪、碳水化合物。
大麥茶的飲用禁忌
1.胃不好的人不適宜飲用。
胃不好的人如果飲用大麥茶,喝了會感覺胃部不適,嚴重的還可能會拉肚子。
2.孕婦慎飲。
孕婦不適宜飲用大麥茶,因為孕婦飲用有可能會引起回奶情況。
3.隔夜的大麥茶不能飲用。
大麥茶最好是現泡煮就現喝,隔夜或者放了好幾天的大麥茶就不要喝了,這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4.空腹不宜飲用大麥茶。
大麥茶最好不要空腹喝,會刺激胃,造成胃痛,最好是在喝之前吃點東西。
在了解了大麥茶的好處之後,想必有很多想在夏天減肥的朋友會選擇飲用大麥茶來控制胃口,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空腹飲用大麥茶,所以就算是要減肥,也要先吃點東西再喝大麥茶,避免傷胃。
選購優質大麥茶的技巧
大麥茶是現在很多追求健康一族們的`首先,也是孕婦可以飲用的一種茶品,那麼如何選購優質的大麥茶呢?其實是有技巧的,主要有6點:
1、粗看。在選購大麥茶的時候,首先要先瞥一眼,腦海里就有印象了,然後再根據常識,判斷出所看到的大麥茶是否炒過火了,因為選購優質的大麥茶不能選擇炒得過焦的。
2、細看。優質的食物,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因為想選購優質的大麥茶,可以細細查看,觀察其中所摻雜的食物是否擁有過多的雜質(如,石子沙子等等),這些雜志過多的大麥茶,就不屬於優質大麥茶的范疇。
3、選顆粒小的大麥茶。在選購大麥茶的時候,隨手抓一把,然後看看它的顆粒大小,選顆粒小,壓得較碎的,顆粒要飽滿均勻。
4、正確判別是否有染色成分。拿一點在手心中捏幾下,如果手心中有顏色,說明其中有染色成分(因為汗液可以沖出部分染料)。
5、聞香識貨。聞一聞大麥茶,優質的大麥茶,味道應該是一股淡淡的焦香。聞其香,香氣清新不混為上,看其色不要過深也不要太淺為上,品其味純而不苦,微帶甘爽為上。
6、觀茶湯。沖泡大麥茶的時候,最好是取適量的茶,然後用一個小沙布包起來,這樣茶就不會漂在上面了。第一次泡的話,水可以少放一些水,水浸過茶包就可以了。因為第一次泡的話,大麥茶的味道和顏色還沒有泡出來,泡約3分鍾之後,將水倒掉。待第二泡的時候,要仔細觀察其顏色,優質的大麥茶是一種略深,透明的棕色。
Ⅶ 日本茶道是如何泡茶的
日本茶道使用的主要設備是茶葉,茶葉罐,勺子,拂塵和白布。程序不一樣,一年中有不同的時間准備茶。大多數時候這個儀式是一種致力於抹茶的儀式,客人可以在這里觀看主人以最獨特和最神奇的方式准備茶。儀式的目標是放鬆和與他人溝通。日本茶道是平靜與和平的象徵。
准備工作有時會在活動前幾天甚至一周開始。茶道的主持人首先必須發送邀請並專注於事件,這意味著主人必須在他或她的心靈內和諧相處。此外用戶必須清潔舉行儀式的房間或區域。客人必須放鬆身心才能參加茶道。當客人進入房間時,意味著准備好茶。主持人不急於准備茶,他或她必須放鬆,並做一切安息。
(7)日本茶葉怎麼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用保溫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因用保溫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P等,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還易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帶有苦澀味。因此泡茶的水溫一般應掌握在70℃-80℃。尤其是綠茶,如溫度太高,茶葉泡熟,變成了紅茶,便失去了綠茶原有的清香、爽涼味。
4、泡茶時間過長:茶葉浸泡4-6分鍾後飲用最佳。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哧。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