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刀是什麼級別
Ⅰ 二戰時,通過日軍的軍刀如何區分將官、佐官與尉官的階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軍隊的軍刀非常的顯眼,那麼,通過日軍的軍刀如何區分將官、佐官與尉官的階級呢?下面給大家詳細的描述一下:
三、日本軍刀的刀穗兒顏色,也是一個區別方法:
將官的軍刀看起來顏色是黃紅色,而且顏色比較深一些,同時裡面編織這金絲線,看起來非常的精美!佐官軍刀的刀穗兒顏色和將官軍刀基本上顏色沒有區別,不過沒有編織金絲線!尉官軍刀刀穗佩帶的顏色類似於黃青色,而且沒有金絲線!
Ⅱ 日本軍官什麼級別佩什麼樣的軍刀,日本皇室是佩戴象牙把的軍刀嗎
皇室刀把是象牙的
將官刀把是玉的
刀把的口子側面是淺藍色的是小佐級軍官,血紅色是大佐級軍官
刀柄是鋁的為最低級的士官,纏繩的是普通軍官
大體為銅色的刀把是尉官,銀色刀把是校佐
象牙刀把只有和皇室有血緣的才可以攜帶。
Ⅲ 二戰時日軍尉官刀、佐官刀和將官刀有何區別。
首先,日軍在二戰期間使用的制式軍刀並不是所謂的「日本武士刀」。武士刀是指德川幕府江戶時代之前日本武士所使用的日本刀,而軍刀則是指日本明治維新後西化式的軍隊所使用的日本刀。
日軍制式軍刀分為以下幾個級別:元帥刀、贈呈刀、海軍指揮刀、陸軍指揮刀、五式軍刀。
PS:五式軍刀是1935年日軍士官配發的軍刀。刀柄仿照軍官軍刀刀柄的花紋(如櫻花和絲帶纏花)用銅或鋁壓制而成。
陸軍軍官指揮刀的區別,主要看「刀緒」(掛在刀尾部的穗狀裝飾物)的顏色:將官刀的刀緒是金色,佐官刀是紅色,尉官刀(和五式軍刀)是青色。
Ⅳ 二戰時,通過日軍的軍刀如何區分將官、佐官與尉官的階級呢
日本軍刀的歷史,是從明治維新時開始的。在此之前,日本國內都是流行的武士刀,但在明治維新時,日本政府實行廢刀令,武士不能再公開攜帶刀劍,只有皇室成員、前各藩藩主(大名)、軍人和警察才能攜帶刀劍。
隨後,日本政府將國內武士手中的武士刀全部收繳,重新鑄成軍刀,用於軍隊兵器。
最開始,因為明治維新中,日本陸軍的戰術和軍制都是師從德國,海軍則為英國制,這也導致他們的軍刀也被西洋化,當時日本天皇、首相和軍官們,都是佩帶有櫻花紋飾的西洋式指揮刀。
Ⅳ 誰知道日本刀的分類`好象分什麼太刀什麼的`好幾種的
日本刀刀劍之種類,似可分為下列各種:
(l)玉纏橫刀:此刀為伊勢大神宮之神寶,柄與環均以五色玉鑲纏。又副鈴八玉二個、鮒魚皮鞘。
(2)節刀:據日本的刀劍《本朝軍器考》,凡大將出征時均授以節刀。節如氂牛之尾,使者所執也。日皇宮有二寶劍,曰:日月護身劍及三公斗戰劍。往古王政盛時,征夷大將軍及遣唐大使等出發時儀仗甚嚴,天皇親臨佩劍而授與節刀焉。
(3)儀刀:儀刀為儀仗、儀式所用之兵器。古太刀及長刀有為儀仗之用者。武士入參禁衛時、軍中出兵列兵仗時。其威儀之具為儀刀。後世有用木刀者,如天皇即位,庭上所立者。
(4)[食芳]太刀:此亦為儀仗之用,如一種裝飾劍。節會、大賞會之際用之。古物[食芳]劍有木製者,系天皇敕賜諸大臣上殿佩帶之物。
(5)蒔繪大刀:此為昔關東衛府太刀之稱,極為華美。三位以上之人佩者可用金飾,四位以下用銀飾,白鮫為柄。於節會、大賞會、賀使節、任大臣、立後、御幸時佩之上殿。其名目有螺鈿太刀、木地螺鈿太刀、平塵太刀、薄塵太刀、黑漆太刀、沃懸地太刀、海部太刀、鸚鵡太刀、葦手繪太刀、琉璃柄太刀、水精柄太刀、[木通]螺鈿太刀等等名目。此等真刀與江府所造刀同,用生鐵造刃,鞘上篳篥形位極細致。
(6)野太刀:野太刀之名稱出於近代,古代無之。凡武太刀、白太刀、黑太刀、絲卷太刀均屬於野大刀一類。與裝束時佩帶之[食芳]太刀、蒔繪太刀、衛府太刀有別。然有螺鈿蒔繪等野太刀,與紐小刀、匕首、打刀、腰刀等同稱。
(7)打刀:打刀一名鍔刀,刀長鍔利,須視持刀人之臂力以定其長短。此為戰陣帶鎧時所用之刀。
(8)大太刀:大太刀為鐮倉幕府時代前後所出之刀。田山重忠所用備前作之太刀,平四寸,長三尺九寸(其後元弘、建武之間有長至五尺六尺者),皆澤山所出之戰場用刀也。當時武士兼佩小太刀,大小二刀不離。大太刀且有長至七尺者,然不多見,日本刀,因太長則腰佩、出戰不便也。
(9)鞘卷:此謂拔刀時其刃卷鞘而出之義。此刀武家所用,軍陣之中與野太刀並重。鮫魚皮飾而錦布裝,並以赤銅、魚子、玉緣、毛雕為飾,並副以大切羽、小切羽、胴金模樣等柄頭,鞘有蒔繪唐草類。
(10)脅差:脅差系插腰之刀,為近代所出之物。古代有守刀、短刀、懷刀、隱劍等插腰之器,系密置懷中之物。其長大抵僅八九寸,可以破鎧。近代脅差較大,分為大、中、小三種,尺寸均較古代為長,於是亦不能密藏懷中而顯然插於腰外矣。
(11)兵庫鎖太刀:此類刀系以金或銀飾其柄與鞘之全部,短劍與長劍。兵庫鎖者謂古時禁衛中兵庫寮之義,刀成而納藏兵庫也。故其手工裝飾均極細膩,與兵庫寮其他兵器如甲胄劍等同重,兵庫鎖名垂至今,後世以為細工之稱。
(12)丸鞘太刀:此謂鞘如船形並常包金也。
(13)細太刀:細太刀非實用之刀,系儀式用而飾金之太刀,重臣佩之。
(14)佩太刀:佩太刀為常佩之刀,與出戰之野太刀不同,須視佩者之身體大小長短及腕與手之長短以為制刀之尺寸,俾便於常佩而美觀。其長度大概至長三尺、至短二尺,普通在二尺數寸之間。
(15)銀劍:銀劍與銀作太刀大概均為上古禮式進物。德川時代有大和國多武峰總獻上銀劍之事。
(16)黑作太刀:其鞘與鍔均塗黑色,與黑太刀同。
Ⅵ 我有一把昭和十七年的日本刀是銀把的。有行家嗎
收藏起來吧,估計是二戰期間日本高級軍官或者貴族所使用的軍刀。日本普通佐官、尉官所佩帶的軍刀基本上都是機制刀,偶爾會有家傳的手工打制寶刀,就已經是非常珍貴的珍品了。這些軍刀的握柄,基本都是兩片木片夾鋼片後,以繩纏繞固定。你這個是銀質握柄,檔次絕對不低。
Ⅶ 日本佩帶的軍刀等級
明治三十二年式官佐軍刀 這種軍刀為明治維新—昭和初期日軍制式軍刀,採取西洋軍刀樣式製作,不過在長城作戰時期,由於這種軍刀的拼殺力度小於國軍所使用的大刀,在肉搏戰中遭遇大刀應付吃力,嚴重影響了帶隊沖殺的下級軍官以及士官的肉搏戰拼殺士氣,對日軍的作戰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所以長城作戰以後,日軍淘汰了此型軍刀,改採用拼殺力度極大的日本武士刀樣式軍刀,用於肉搏戰中克制中國大刀 明治32年式官佐軍刀資料服役年代:1899年-1933所屬軍種:陸軍全刀長:93.7cm刀刃長:78.5cm 刀鞘長:80.5cm 刀柄長:12.7cm 刀鍔厚:0.2cm刀身製作:模製機械加工 九四式官佐軍刀 94式軍刀是在長城作戰以後,針對部隊要求,日軍採用了拼殺力度極大的武士刀樣式製作的軍刀,有2種型號,1種裝備中高級軍官的官佐軍刀,另1種是尉官軍刀裝備尉官,94式官佐軍刀裝備中高級軍官,軍刀裝飾相對豪華。從94式軍刀以後,一直到二戰結束,日軍軍刀均採用肉搏戰中威力巨大的武士刀樣式製作 94式官佐軍刀資料服役年代:1934年-1945所屬軍種:陸軍全刀長:101.8cm刀刃長:刀鞘長:77.0cm 刀柄長:23.8cm 刀鍔厚:0.76cm刀身製作:模製機械加工 九四式尉官軍刀 這型軍刀裝備尉官,軍刀的裝飾工藝比佐官以上配備的官佐刀要遜色些,至於造型尺寸與94式官佐軍刀沒有區別 94式尉官軍刀資料服役年代:1934年-1945 所屬軍種:陸軍全刀長:101.8cm 刀刃長:刀鞘長:77.0cm 刀柄長:23.8cm 刀鍔厚:0.76cm 刀身製作:模製機械加工 九五式士官軍刀 該型軍刀尺寸與94式相同,由於是用於裝備士官,軍刀的裝飾材料與工藝比較簡陋 95式士官軍刀資料服役年代:1935年-1945所屬軍種:陸軍全刀長:101.8cm刀刃長:—刀鞘長:77.0cm 刀柄長:23.8cm 刀鍔厚:0.76cm刀身製作:模製機械加工 九八式尉官軍刀 這型軍刀裝備尉官,在尺寸與裝飾方面相比以前型號,做了些修該 98式尉官軍刀資料服役年代:1938年-1945所屬軍種:陸軍全刀長:100.9cm刀刃長:60.0cm刀鞘長:75.7cm 刀柄長:23.8cm 刀鍔厚:0.79cm刀身製作:模製機械加工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日本軍官什麼級別佩什麼樣的軍刀,日本皇室是佩戴象牙把的軍刀嗎
二戰時的軍刀佩刀方式和等級有嚴格的明文規定。軍刀外裝的制式規格由內務部軍需省以天皇名義發布。從明治時期開始定下大概的型制規格,在大正發展,在昭和時期成熟。軍刀分為由下士官(兵長、曹長)使用的「官給下士官刀」和由將校準士官(軍官,從准尉至將軍)使用的士官刀。在外裝等級和細節的華麗程度又有軍隊條令的明文規定。另外,一把軍刀的華麗程度,很大取決於刀主的家室實力和富裕程度。再就是軍刀的等級劃分,主要由軍隊條令規定的軍刀裝飾物「刀緒」來規定。刀緒就像是中國刀劍上的長流蘇。下士官使用的刀緒是牛皮材質的,分為騎兵刀緒和普通下士官刀緒。將校準士官(軍官)的刀緒統一為日本正絹(真絲),正絹刀緒由幾十股絲線平織而成。末端有兩股流蘇和一個房紐(緊固扣)。刀緒的真正作用是把持刀人的手和軍刀拴在一起,以防劈殺時刀脫手。除下士官外,軍官的刀緒大多數起裝飾作用。所以輪換的刀一般不會出鞘砍人。尉官等級刀緒為茶青色(兩條粗絲繩一條青色,一條茶色)刀緒、茶色、青色混編流蘇,佐官為茶紅色、茶色、紅色混編流蘇、將官為茶金色,茶色的平織絲線條里穿有金線,以菱形交錯,流蘇為金黃。至於裕仁天皇本人的佩刀,稱為「大元帥佩刀」刀緒更加華麗,為紫茶金色平織刀緒,金黃流蘇。軍官刀的刀緒在戰爭中損壞、丟失的,一般由刀裝的華麗個細致程度來判別刀主的身份。並不是想你們說的什麼象牙柄黃金柄之類的。這說明你們收到了神劇的毒害。
Ⅸ 日本軍刀的級別
級別分類如下:
1、刀柄為鋁制的是士官,纏繩的是軍官。
2、刀緒里側為藍色的是尉級軍官,紅色的是校級軍官,金色的是將級軍官。
3、看刀把的話,大體是銅色刀把是尉官,銀色刀把是校官,象牙刀把是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