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蔬菜是怎麼推廣的
㈠ 中國出口蔬菜到日本便宜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是農業不發達,糧食自給率低.而中國的糧食充足,價格低,是日本是理想出口國家.並且,這一舉措為日本節約了大量的勞動力,有利於日本的經濟發展.
㈡ 中國蔬菜是怎樣傳播到國外的
起源於中國的蔬菜對豐富世界蔬菜種類有著極大的貢獻,如芸薹作物是榨油和菜食兩用作物,早在漢代已傳到日本,16世紀傳到歐洲。由其演化出的白菜和大白菜,現今為世界很多國家栽培。據記載,白菜在明治初年(1868)由中國傳至日本,形成了目前日本栽培的形形色色的結球白菜。歐美栽培結球白菜的記錄見於1800年。
中國與日本交往久遠,據日本學者統計,中國傳入日本的蔬菜有16種之多。蕪菁古代就已傳入,毛竹1736年經流球傳入,慈姑、大蒜、紫蘇在10世紀傳入,萵筍在明治初期傳入,毛豆在18世紀初傳入,長刺黃瓜在1943年傳入,此外還有山葯、茄子等。
另外,中國的大豆約於18世紀傳入歐洲,19世紀初引入美國。中國也有許多蔬菜傳入東南亞地區,如蒲菜、韭菜、芹菜、枸杞等,約於公元600年前後引入馬來西亞。中國還有很多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獨特蔬菜品種,如香菇、黃花菜、章丘大蔥、萵筍、長山葯、線絲瓜、茭白、竹筍等等,也先後被世界各地所引種。
此外,具有優良種性的中國蔬菜種質資源,有一些已在國外被利用,如具有抗病性和抗逆性的刺黃瓜,在美國被用作抗枯萎病的親本,而其單性結實性、結瓜的節成性和花芽分化對短日照的不敏感等特性,為日本、原蘇聯等國家的溫室栽培和早熟栽培所歡迎(《中國蔬菜栽培學》,1987)。近年來,中國在種質資源的對外交流上更為頻繁。據統計,從20世紀80年代中至上世紀末,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就向國外124個單位提供或交換種質達35種蔬菜722份次。
㈢ 日本的蔬菜為什麼會更甜一些屬於轉基因嗎
日本的蔬菜會更偏甜一些,是因為日本蔬菜的品種以及栽培方法問題,而偏甜的日本蔬菜並不屬於轉基因產品。
當大家吃到日本的蔬菜時,都會覺得日本的蔬菜口感會更偏甜一些,也因此,日本的蔬菜價格也要比國內蔬菜價格貴上許多,所以很多人認為日本的蔬菜肯定屬於轉基因產品。
一、日本的蔬菜會更偏甜一些,是因為日本的蔬菜品種不同。
由於日本民眾的口感原因,使得偏甜的蔬菜會更受到民眾的歡迎,所以商家為了賺到更多的利潤,就會更傾向於種植口感偏甜的蔬菜,而在種植過程中這些蔬菜也經過不斷的優化,所以使得日本蔬菜品種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通過種植這些發生變化的蔬菜品種,日本的蔬菜自然會更具有偏甜的口感。
㈣ 日本採用捕獲最大油菜,為什麼菜農都喜歡種植巨大的蔬菜
巨型蔬菜的出現確實總能引起網友的熱議。因為這種超大型的油菜已經超出了大家的認知范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油菜的形象已經完全的固定化,但是這種巨型油菜的出現確實讓大家增長了見識。當然在日本已經不止一次的出現了巨型蔬菜的事情。其實只要深刻的了解日本的農業發展,我們就不難理解日本為什麼總會出現農民培養巨型蔬菜的行為了。
一、日本是一個蔬菜進口國。日本由於地形狹窄的原因導致日本沒有太多的耕地來進行蔬菜的種植。如果日本想要滿足老百姓的日常蔬菜需求的話,就必須要大量進口國外的蔬菜。不過大量進口國外的蔬菜也會給日本的農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日本也對國內農業生產提供了相當多的補貼以及保護。
日本的蔬菜由於在產量上不能和國外的蔬菜產量進行相比,所以日本的農業生產者才會選擇在品種方面下苦功夫。因此我們才會看到日本國內經常會出現巨型蔬菜或者是其他品種的蔬菜。
㈤ 「番茄」位列日本人喜愛蔬菜第一名,研究揭示它的兩個獨特優勢
番茄,是餐桌上出鏡率最高的食材之一,由它搭配出的 美食 個個讓人垂涎:番茄炒蛋、番茄牛腩、番茄龍利魚、番茄蛋花湯……
除了誘人的顏值之外,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可謂是內外兼修。日本的兩項研究表明,多吃番茄還能增強握力、保護血管。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教你將這種神奇食材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毅
中國注冊營養師 谷傳玲
番茄營養豐富,具有多種保健功效,在日本人喜歡的蔬菜中位列第一。日本研究表明多吃番茄能增強握力、改善血管功能。
肌肉有力、握力強
握力是衡量全身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標。以往有研究表明,相同年紀的人群中握力較弱者死亡風險高且 健康 水平差。
日本東北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各種蔬菜、水果中,西紅柿對減緩衰老、增大握力效果最佳,能夠起到保持全身肌肉力量的作用。
研究人員以259位22~68歲參試者為對象進行研究。他們通過調查問卷詢問參試者日常攝入蔬菜和水果的頻率,並連續3年考量參試者握力下降程度。結果發現,西紅柿及其製品攝入量越多,握力下降越少。具體來說:
在研究涵蓋的9個蔬果類別中,只有西紅柿與肌肉力量存在關聯性。
研究人員指出,肌肉力量下降與氧化壓力有關,西紅柿中含有被稱為番茄紅素的強抗氧化物質,對肌肉力量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保護血管
日本北海道情報大學等研究機構發表在《營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常吃富含番茄紅素的西紅柿,有助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值,對保護血管有很好的效果。
研究小組將壞膽固醇值120~160毫克/分升的 健康 人群分為兩組,分別食用番茄紅素含量較高和不含番茄紅素的西紅柿,生吃12周後,發現前者壞膽固醇明顯減少,血脂得到明顯改善。
目前學術界認為,每人每天攝入5~10毫克番茄紅素,就可獲得 健康 益處。
按照3毫克/100克的含量來計算,每天要吃200克西紅柿果肉才能達到6毫克的日攝入量。
在做西紅柿炒蛋時,除了放兩個大西紅柿外,再加50~70克純番茄醬,這樣就能吃到15毫克以上的番茄紅素。
如果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攝入的300~500克蔬菜量,專家建議包括番茄在內的茄瓜類建議攝入150克左右即可。
番茄紅素是番茄里的抗氧化成分,它的抗氧化能力是β胡蘿卜素的3.2倍,維生素E的100倍。多吃番茄有助於抵抗心臟病和多種癌症。
從品種上講, 紅色番茄的番茄紅素含量最高 ,從成熟度上講,越成熟的番茄番茄紅素含量越高,所以建議大家 選購紅色熟透了的番茄 。
番茄種類繁多,不同顏色的番茄營養成分也有所不同。紅橙黃營養有側重: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番茄到底生吃好還是做菜熟吃好?
番茄生吃熟吃都可以,但如果為了更好吸收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等營養素, 熟吃更能滿足需求。
將番茄放入鍋中,加少量油炒熟,有利於番茄紅素和胡蘿卜素的吸收。但要注意油脂加入量一定要少,一小勺就夠了。
這種情況下,維生素C損失也很小,且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不受溫度影響的營養素含量不會發生變化。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飲食的營養效果通常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出來,不能期望吃了一種食物後就像吃葯那樣迅速起效。▲
㈥ 日本最受歡迎蔬菜是什麼請大家回答一下謝謝了
生菜(レタス) 日本一棵 大概8塊錢人民幣 左右, 很受喜歡。
蘿卜(大根) 一根蘿卜 大概 10塊錢左右, 但是很大 比 國內普通蘿卜要大一些,
油菜 (青根菜) 一袋是兩根, 10塊錢左右, 喜歡炒蘑菇吃,或者是面頭。
西紅柿(トマト) 一般是5個 一盒賣 一盒30塊錢左右, 有時候 更貴
白菜 (白菜) 一箱6棵 120塊錢, 一棵零售 25左右,
這些價格都是地震前的價格,,我開飯店 每天都 買菜,,, 現在不知道了,日本蔬菜 價格變動很大
㈦ 我國對日本出口最多的蔬菜是什麼在日本銷售量最大的蔬菜又是什麼
日本是個島國,耕地面積極少,所以它的農業並不像美國一樣發達,美國農業的發展是大型機械化的,而日本只是小型機械化,所以日本所生產的農產品基本在本國銷售。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日本的主要農產品還是棉花,但是大多數還是進口,可以說日本的蔬菜幾乎全是進口的!至於日本銷售量最大的蔬菜,我個人的觀點,日本人的講究飲食,是世界公認的,所以日本人都是在午餐或者晚餐時會添加蔬菜沙拉,以補充當天的營養攝入量。
㈧ 中國對日本出口水果蔬菜嗎
中國是向日本輸送農副產品的主要國家之一,日本島國,自身資源很少,盡管自己有部分蔬菜種植但對於整個日本市場是杯水車薪,所以要從國外主要是中國進口蔬菜。
提交的材料:
1、書面申請並註明:「該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在3年內未曾擔任過被撤銷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由各市、縣(市、區)外經貿局加註意見);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並加蓋工商管理部門「此件復印件與原件相同」證明章;
3、《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4、《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
(8)日本蔬菜是怎麼推廣的擴展閱讀:
申請自營進出口資格需要提交的材料:
1、書面申請並註明:「該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在3年內未曾擔任過被撤銷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由各市、縣(市、區)外經貿局加註意見);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並加蓋工商管理部門「此件復印件與原件相同」證明章;
3、《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4、《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
5、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6、非法人企業需提供會計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復印件;
7、企業應通過商務部政府網站( 或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外經貿經營資格管理」欄目,進行資格申請操作(提交電子申請)。並在網上申報後,隨即在「列印申請」欄上列印《進出口企業資格申請表》,並加蓋企業及企業所在市外經貿局的公章;
8、證明其符合申請自營進出口資格條件的其它材料。
㈨ 日本的蔬菜那麼貴,為什麼不多從中國進口些,那不就便宜了么,謝謝了
嗯,關鍵還是海運費貴。你出口食品。到日本還要交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這加起來估計得是成本的好幾倍了。你認為那時會便宜。限制應該是沒有的。日本不是差嗎?這個也沒有」自願「限制條款。雙方不怎麼感冒罷了。
㈩ 日本的"貴族蔬菜",為什麼成了中國老農的心頭病呢
隨著中國的經濟日益騰飛,我們能吃到的東西越來越豐富,山珍海味也能在超市輕松買到,不過油膩的東西吃多了,人們就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了,往年農村最常見的一些野生植物,如今也都成了搶手貨,尤其是一些農村都很難見到的野生菌類,即便是干貨放在市場上都是天價,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更別提新鮮的了,能見到都是緣分。
這種蘑菇在日本算是比較高端的食材了,價格也相當昂貴,因為這種菌類只在我國北方地區有生長,而且數量也不是很多,營養價值又比較高,作為食療的好食材,也難怪能在日本賣出高價,如今很多地方也已經有人專門培育這種蘑菇了,而且售賣的價格也比較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