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戚繼光抗倭日本怎麼記錄

戚繼光抗倭日本怎麼記錄

發布時間: 2023-01-09 21:05:40

❶ 日本史料中戚繼光有記載嗎

有的。

日本近代史學是吸取歐美史學思想、改造傳統史學的產物。

明治維新時期,在引進歐美資本主義文明的同時,也大力引進歐美資產階級史學。

日本近代第一個史學派別文明史學,就是在英法文明史學派的影響下產生的,其代表著作有福澤諭吉的《文明論之概略》(1875)和田口卯吉的《日本開化小史》(1877~1882)。

文明史學批判封建主義,主張開發民智,鼓吹物質文明,力圖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帶有啟蒙性質。它源於民間,流行於19世紀70~80年代,與自由民權運動相呼應。

與此同時,一些學者試圖把文明史學和社會學相結合,以提高為實證的科學,三宅米吉的《日本史學提要》(1886)為其代表作。

❷ 戚繼光殲滅了多少倭寇

台州花街之戰『: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犧牲陳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戰斗:我敵對比:1500對2000餘,全殲2000多名倭寇,斬首344顆,生擒5名倭首,己方犧牲陳四等3人。

戚繼光從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7月調任浙江,到隆慶二年(1568)2月調任北疆,在東南沿海防倭抗倭13年,其中防守台州(治臨海)7年3個月(1556.7-1563.10)。在整個抗倭戰爭中,戚家軍大小百餘戰,累計殲滅倭寇及勾結倭寇的海盜約8萬餘人,戚家軍陣亡將士約2千餘人。

長沙之戰總共消滅倭寇3000名。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俘虜29名.犧牲13人。牛田之戰擊潰數上萬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己方無一人犧牲。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俘虜26人。己方陣亡90人。福清葛塘之消滅300多名倭寇,犧牲20人。

平海衛戰斗斬首2622顆,己方犧牲金漁等16人。仙游之戰擊潰10000餘名倭寇,殺死倭寇1000餘,生擒1名,己方犧牲24人.王倉坪戰斗擊潰倭寇近萬名,己方無一人陣亡.蔡陂嶺戰斗:擊潰倭寇7000餘名,殺死1000多名,己方犧牲31人.

(2)戚繼光抗倭日本怎麼記錄擴展閱讀:

倭寇

是指13世紀到16世紀左右侵略朝鮮、中國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盜集團的泛稱,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從事中日走私貿易。倭寇初時僅為九州沿海一帶的名主、庄官等階層及失業人民,14世紀初,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在長期戰亂中失敗的南朝封建主組織武士劫掠中國與朝鮮沿海地區。因中國古籍稱日本為倭國,故稱倭寇。晚清時期,在光緒皇帝的上諭中,也大量使用「倭寇」指稱日軍,衍生出倭軍、倭兵、倭炮、倭廷等詞。

從洪武時起,明朝致力於加強海防,永樂十七年(1419年)明軍於遼東望海堝全殲來侵之倭,此後海防較為平靜。嘉靖以後,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在封建諸侯支持下,日本海盜與中國海盜王直、徐海等勾結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鄉鎮城邑,明朝東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經營海防,但因朝政腐敗而難有成效。嘉靖後期將領戚繼光,俞大猷等先後平定江浙、福建、廣東倭寇海盜,倭患始平。

❸ 明朝時期戚繼光是怎麼功打日本人的

南征倭寇
岑港之戰
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進犯樂清、瑞安、臨海等地,戚繼光率軍前往救援,但因為道路隔絕而沒有來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繼光的罪。而後,汪直余黨作亂於岑港,戚繼光與俞大猷兩軍會合,前往圍攻。但很長時間都沒有攻下來,於是朝廷將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罷免,讓其帶罪殺敵。駐守在岑港的倭寇抵禦不住戚繼光與俞大猷的進攻,於是打算逃走。[8]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備駕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繼光趁機發動進攻,擊沉倭寇大船,余黨向閩南逃竄。從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燒殺搶掠,給事中羅嘉賓等人彈劾戚繼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備治罪,戚繼光卻因平定汪直的功勞而復官,讓戚繼光守衛守台、金、嚴三郡。
戚繼光到浙江赴任後,發現衛所的將士作戰能力一般,而金華、義烏的人比較彪悍,於是戚繼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繼光的指導訓練下,將其練成一支精銳的部隊,後稱「戚家軍」。戚繼光根據南方多沼澤的地理特點制定陣法,又給他的部隊配備火器、兵械、戰艦等裝備,戚家軍因此名聞天下。
台州之戰
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舉進攻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扼守桃渚,於龍山大破倭寇,戚繼光一路追殺至雁門嶺。倭寇遁走之後,趁虛襲擊台州,戚繼光一馬當先手刃倭寇首領,余黨走投無路,全部墜入瓜陵江淹死。而圻頭倭寇竟又來侵犯台州,戚繼光率軍於仙居將其全殲。 台州大捷後,戚繼光官升三等。而後,閩、廣一帶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帶作亂,總督胡宗憲無法平定,於是讓戚繼光來增援,戚繼光率軍於上坊巢將其擊破,倭寇奔走建寧,戚繼光引軍回浙江。
福建之戰
福州戚公祠中的戚繼光塑像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進犯福建,並聯合福寧、連江等地的倭寇,先後攻陷壽寧、政和、寧德等地,從廣東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進犯龍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聲勢浩大,當地官軍不敢進攻,於是胡宗憲傳令讓戚繼光帶兵剿賊。戚繼光領命後引兵先進攻橫嶼,橫嶼四面水路險隘不易通行,戚繼光命將士們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進,大破橫嶼倭寇,斬首兩千二百餘級。而後,戚繼光乘勝追擊,殺至福清,搗毀牛田,端了倭寇巢穴。倭寇余黨慌忙逃往興化,戚繼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搗毀倭寇據點六十餘營,斬首無數。
戚繼光平定福建倭患後班師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見少量倭寇從東營澳登入,戚繼光率兵急攻,斬首兩百人。經過幾番戰斗,閩廣一帶的倭寇幾乎被戚繼光殺光。
興化之戰
莆禧古城北門戚繼光石雕像
戚繼光回到浙江後,從日本國本土而來的新的倭寇又伺機侵略,他們人數日益壯大以後,襲擊興化,但圍攻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攻下來。而此時劉顯派了八個人帶著書信到興化傳達信息,被倭寇攔殺,倭寇就換上劉顯使者的服飾騙開城門,趁機攻陷了興化城。
倭寇攻陷興化後,劉顯率兵逼近興化,但因為兵少,劉顯不敢擅自攻城,卻因此被彈劾,背負罪名。 而福建總兵俞大猷也表示需要有大軍合圍。
公元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朝廷以譚綸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前來支援,而都指揮歐陽深卻中了倭寇埋伏搏戰而死,倭寇遂占據平海衛。四月,戚繼光率領浙江兵前來支援。戚繼光到後,譚綸立刻籌備對倭寇的總攻,先在各海道上環立柵欄阻斷倭寇歸路,而後譚綸以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譚綸自領中軍,以戚繼光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告破,斬首兩千餘級,戚繼光等率兵追擊,倭寇道路不通,又被斬殺三千多人。於是劉顯等復興興化。朝廷以戚繼光先前橫嶼大戰,錄前後戰功,以戚繼光為都督同知,世廕千戶,代替俞大猷為總兵。
仙游之戰
公元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倭寇余黨糾合一萬多人圍攻仙游,打了三天,戚繼光率兵前往解圍,倭寇敗走,戚繼光率軍追擊,追至王倉坪,斬首百餘級,不少人都墜於懸崖摔死。余黨數千人逃走占據漳浦蔡丕嶺。戚繼光分五哨(古代軍事編制單位)將士攀岩而上,與倭寇短兵相接,連俘帶殺一百多人。 剩下的倭寇劫掠漁船逃到海上,而後侵擾福寧,戚繼光率領李超等前往將其擊敗,又乘勝追至永寧,殺死三百多人。
同年,潮州倭寇聚眾二萬,與海盜吳平互為犄角之勢劫掠潮州,俞大猷率兵殺敗倭寇,並將吳平招降,讓吳平駐扎在梅嶺。 但不久之後,吳平糾合被明軍擊敗的流散倭寇一萬多人,夥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後在走馬溪、泊浦澳登陸,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戚繼光即刻率軍前來圍剿,吳平得知後放棄之前據守的梅嶺,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並修築大寨防禦。
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俞大猷率領水軍,戚繼光率領步兵,二人合力圍剿吳平,吳平破敗,孤身逃往鳳凰山。

❹ 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的光輝事跡

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大英雄,那戚繼光到底是怎麼抗倭的呢?

戚繼光抗倭圖片

先說說「倭」是什麼意思,倭是我國古代對日本人的稱呼,明朝時期之前日本人在我國東南沿海出沒,他們分成不同的小分隊對沿海百姓進行燒殺搶掠,他們擅長水戰,人人都很兇惡,殺人如麻,普通百姓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有時一個村子或幾個村子都被他們洗劫一空,手法狠毒。

戚繼光最開始是抗擊山東一帶的倭寇,他到山東以後,訓練士兵、加強海防,使山東一帶的倭寇得到有效的控制。

後來戚繼光被調到倭寇最嚴重的浙江一帶,浙江的經濟很發達,這成為倭寇不顧一切侵犯浙江的原因,當地的百姓提到倭寇就恨得牙癢癢。他帶領當地的士兵抗擊倭寇,取得了多次勝利,比較出名的有岑港之戰和龍山所之戰。

戚繼光抗倭越久,就越發現倭寇分成小隊作戰,看似閑散,其實是有組織的龐大隊伍,要想消滅他們必須要建立專門的軍隊。他多次向上級提出練兵請求,終於得到批准。他在義烏召集了四千人進行特殊訓練,這四千人被人們稱為戚家軍,他針對倭寇的出沒習慣,創立了鴛鴦陣。公元1561年,倭寇大部隊進攻浙江的台州,倭寇多達兩萬人,船隻上百艘,聲勢浩大。戚繼光親自迎戰,創造了十三戰十三捷的神話,基本盪平浙江的倭寇。

之後戚繼光被調往福建抗倭,經歷橫嶼之戰、平海衛之戰、仙游之戰、南澳島之戰,基本掃平福建的倭寇。

戚繼光的故事

戚繼光的故事有很多,這里簡要的說幾個。戚繼光是名將的後代,他的名字就是父親對他的厚望,希望能夠繼承先祖的遺志,保護大明江山,將戚家發揚光大。受家族影響,從小就學習武藝和兵法,父親還親自教他讀書寫字,他的文武兼修為後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戚繼光圖片

戚繼光十七歲時,繼承父親的職位,當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東。二十二歲的時候考中武舉,到京城會試,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來進攻,他臨時被安排去守衛京城九門,還向皇帝上書守城的方略,他的軍事才能初步展現。二十六歲是被任命為都指揮僉事,管理的范圍擴大,主要職責是抗擊山東的倭寇,從此以後,戚繼光和倭寇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斗,從山東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中國沿海地區。他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訓練了專門的軍隊對抗倭寇,人稱戚家軍,還創立了鴛鴦陣對付倭寇,十幾年的時間幾乎將沿海的倭寇盪平干凈,他被稱為抗倭英雄。

抗倭結束,戚繼光的故事還沒結束,他被派去駐守明朝的北邊,他到薊州後,先做好防禦工事,加厚城牆,然後再積極訓練軍隊,嚴肅軍紀、增強軍隊實力,創立車陣,保衛了明朝北邊的安全和穩定。

從抗擊倭寇到鎮守薊州,戚繼光工作都很出色。公元1583年,他受黨派之爭被調往關東,兩年後被罷免官職,公元1588年因病去世。

戚繼光故里

戚繼光是人人皆知的民族英雄,由於歷史上關於他的故里沒有統一的記載,以至於到了今天,有好幾個地方都在爭英雄,包括山東蓬萊、河南濮陽和安徽定遠等地,現在就來探討一下戚繼光故里究竟在何處。

戚繼光故里圖片

先說說最常見的說法――山東蓬萊,說蓬萊就要從登州說起,通過查閱登州歷史可知道,明朝的登州屬於山東省下的萊州府,首府在蓬萊,管轄蓬萊縣和文登縣等八個縣級單位,明朝的登州被認為是現在的山東蓬萊。說戚繼光是蓬萊人,是因為他的祖先戚祥是山東蓬萊人,戚氏家族的榮耀都來自這位戚祥,他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他的子孫後代都可以世襲他的職位。戚繼光十七歲的時候確實是世襲了父輩的登州衛指揮僉事,他抗擊倭寇的第一站也是在山東,其中就包括蓬萊,史書記載他辭官後也是回的蓬萊,蓬萊現如今是保留戚繼光遺址最多的地方。

再說說河南濮陽,這要從戚這姓氏開始說,戚姓源於姬姓,是衛國人後代,衛國受封地在河南濮陽,後來衛國滅亡,戚姓才遷往山東蓬萊,認祖歸宗就應該是河南濮陽。

最後是安徽定遠,和戚繼光同時期的李贄在書中記載過:戚景通,定遠人,戚景通是戚繼光的父親,父親是定遠人,兒子當然也是定遠人。據說戚繼光遊玩山水時,有兩次在石碑上題過:定遠戚繼光。

戚繼光故里到現在還是個謎,不管他的故鄉是在哪裡,總之是在我們中華土地上,是我們民族的英雄。

戚繼光是哪個朝代的

戚繼光是哪個朝代的呢?戚繼光生於公元1528年,卒於公元1588年。從歷史時間來推測,戚繼光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間和明朝萬曆年間。眾說周知,戚繼光是位著名的抗倭英雄,他的英勇事跡至今深入人心。戚繼光之所以能在對抗倭寇上取得重大勝利,還得從戚繼光生活的朝代說起。

戚繼光雕塑

從時間來看,戚繼光出生於明代嘉靖年間。明朝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衰弱,已經在嘉靖年間初見端倪。嘉靖皇帝努力地想要逆轉明朝的危機,但是仍然無法阻止明朝陷入積貧積弱的危機。公元1546年,戚繼光親眼看見倭寇對沿海百姓生活的騷擾,他們搶奪百姓財產,並殺害手無寸鐵的沿海百姓。戚繼光非常憤怒,寫下「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經典名句。七年之後,戚繼光在張居正的推薦下,擔任指揮僉事一職,在山東一帶對抗倭寇。戚繼光生活的明朝中後期,倭寇四處橫行,讓戚繼光卓越的軍事才能得到了發揮。

其次,戚繼光生活的明朝實施了海禁制度。海禁制度在明太祖年間已經頒布和實施了,到了嘉靖和萬曆年間,依然還在奉行。永曆年間,明成祖為了顯示明朝強大,讓鄭和率領軍隊三次下西洋。沿途的國家們都知道明朝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都想來此分一杯羹。明朝越是執行嚴苛的海禁制度,倭寇們就越想來沿海搶奪百姓財產。生活在明朝中後期的戚繼光,一直致力於對倭寇的抗擊,由此,他也成為沿海百姓們的保護神。

戚繼光的老婆

提起戚繼光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的抗倭成就,史書上關於他的記載也有很多很多,但是關於他老婆的記載卻只有短短幾句話而已,那麼戚繼光的老婆究竟是誰呢?她的脾氣秉性又是怎樣的呢?

戚繼光的老婆劇照

古人和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不同,古代都是三妻四妾的,作為一位將軍,戚繼光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共有四個女人,一正妻三小妾,既然是老婆,那自然就是他的正妻王氏了,王氏的名字因為古代太注重男權的原因並沒有被記載下來,留下來的只有戚王氏這個稱呼,王氏是出身將門的一位大家閨秀,而且她很有膽量和智慧,雖然脾氣有些火爆,但對戚繼光還是很好的,戚繼光與王氏是在他十八歲的時候成的親,之後他們一起生活了長達二十年,但這么長時間以來王氏生下的孩子一個接一個的早亡,古人一直受的教育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他們對子嗣的傳承很是看重,也因此即便是很敬重自己的老婆,戚繼光在他四十歲的時候還是納了妾,但是他是瞞著王氏進行的,也就是說王氏對此是不知情的,但紙包不住火,王氏最終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憤怒的她拿了把菜刀就要找戚繼光算賬,戚繼光在外面躲了幾天之後知道這么下去也不是個事,所以他就把盔甲穿在衣服裡面主動去見了王氏,而且對王氏哭訴了自己的苦衷,王氏最終還是選擇了諒解,並從小妾的手裡過繼了一個兒子自己撫養。

戚繼光的老婆最終沒有和戚繼光白頭到老,在她過繼的兒子去世後,她就離開了戚繼光回了娘家,從這里也能大概看出,王氏的確是一個性格堅定、敢愛敢恨的女人,而關於她回到娘家之後的記載就再也找不到了。

戚繼光的兒子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戚繼光的兒子一共有五個,分別是戚祚國、戚安國、戚昌國、戚報國、戚興國。從戚繼光給他五位兒子起名來看,從中體現了戚繼光的愛國之情。戚祚國是戚繼光的長子,先後擔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和濟南府掌印都司一職。

戚繼光斬子

戚繼光次子名為戚安國,戚安國出生不久後就已夭折。戚昌國是戚繼光第三子,因父親抗戰功勞,戚昌國擔任錦衣衛指揮一職,又被追贈為驃騎將軍。戚報國是戚繼光第四個兒子,因祖上功績,被封為錦衣衛百戶,並追贈飄起將軍一職。戚興國是戚繼光的幼子,擔任錦衣衛指揮僉事一職。從戚繼光五位兒子職位來看,他們都是職位都是依託於父親的功勞而被追贈加封的。在《明史》中,並沒有對戚繼光兒子進行過多的闡述和記錄,究其原因在於,戚繼光兒子一生沒有多大的作為和建樹。所以,便沒有對他們進行記載。

「戚繼光斬子」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講述了戚繼光大義滅親的故事。在《仙游縣志》一書記載,戚繼光帶領著戚家軍在海門一帶抗擊倭寇。有一次,倭寇侵犯臨海等地,戚繼光讓戚家軍先在花冠岩一帶埋伏,結果戚繼光長子戚印急於建功立業,貿然出擊攻打倭寇,導致一部分倭寇乘機逃走。戚繼光非常震怒,他以戚印不遵守軍令為由,將戚印斬首示眾。歷經百年,「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依然在民間廣為流傳。

❺ 戚繼光抗倭的斗爭

戚繼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日本海盜騷擾的斗爭。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很早以來,兩國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時候,由於日本國內形勢的變化,便釀成了倭寇侵擾中國沿海地區的倭患,和以戚繼光為首的中國軍民抗擊倭寇的斗爭。

事件過程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幾千人襲擊浙江台州、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部隊在人民群眾的配合支持下,先後九戰九捷,殲滅大量倭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盧鏜、牛天錫也在寧波、溫州大敗倭寇。浙東的倭寇被全部掃除。第二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從溫州來的倭寇與福寧、連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壽寧、政和、寧德,自廣東南澳來的倭寇與福清、長樂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延及龍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倭寇在距寧德5公里的橫嶼,憑險固守,官軍與倭寇相持一年多。新來的倭寇又在牛田,興化築營固守,互為聲援,使福建頻頻告急。戚繼光又率軍進入福建剿寇。戚繼光攻下橫嶼,斬首2600。又乘勝攻下牛田,搗毀倭寇巢穴。倭寇逃向興化,戚繼光乘勝追擊,連夜作戰,連克60營,斬首無數。戚家軍進入興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熱烈歡迎。戚繼光回師福清,又殲滅登陸的倭寇200人。同時明朝將領劉灦也屢敗倭寇,盤踞在福建境內的倭寇幾乎被全部消滅。戚繼光返回浙江後,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興化府城,在城中燒殺姦淫掠奪,無惡不作,盤踞兩個多月才棄空城退出,經岐頭攻陷平海衛(今莆田縣平海),以此為巢,四齣騷擾。福建再次面臨倭患的威脅。明朝調新任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閩的廣東總兵劉顯與戚繼光一道抗擊閩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軍再次進入福建。在攻擊平海衛倭寇的戰斗中,戚家軍為中軍,擔任正面進攻,俞大猷為右軍,劉顯為左軍,從兩翼配合攻擊。二十一日,戚家軍以胡守仁部為前導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亂了倭賊前鋒騎兵,乘勢發動猛攻,俞、劉二部從兩翼投入戰斗。倭寇三面受敵,狼狽竄回老巢。三路明軍乘勝追擊,將敵人圍困於巢中,並借風火攻,盪平了倭巢。此戰只用了四五個小時,殲倭2000多人,解救被擄男女3000多人,明軍收復興化城。平海衛之戰後,戚繼光又率部消滅了原侵擾政和、壽寧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繼大敗倭寇於仙游城下、同安王倉坪和漳浦蔡不嶺,斬獲頗多。其後戚繼光又在福寧大敗倭寇,並與俞大猷一起最後掃清了福建境內的倭寇。余倭逃往廣東。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❻ 說出戚繼光抗倭的背景、戰績、結果,並簡要評價戚繼光

戚繼光是明代中葉傑出軍事將領。在從正德起到萬曆方才結束的抗倭斗爭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世宗嘉靖在位後期,倭寇頻繁襲擾明朝東南沿海地區,導致明朝的財政根本受到影響,同時農業生產遭到破壞,向北方九邊運送軍糧的漕運也受到影響,明廷的財政壓力大增,同時由於漕運被破壞九邊駐軍陷於無糧可支的境地,大量士卒逃亡,動搖了明廷的北部防禦。在嘉靖三十四年6月7日,來自日本的僅有53人的倭寇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的,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橫行80餘日,殺死殺傷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最終被明朝大量官兵圍殲。鄭若曾對此感慨無比:「其所經歷八郡,轉戰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瞭然於胸中;不殺人,不掠財,不奸婦女,周流深入,其志詎可測耶!陪都被襲擾使得明廷痛下決心絞殺倭寇
戚繼光抗倭的具體戰績:1、台州之戰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50餘艘船2000餘人聚集於寧波、紹興海面伺機入侵。 戚繼光立即督舟師出巡海上。倭寇遂離開台州防區騷擾奉化、寧海,以吸引明軍,而後 乘機進犯台州。戚繼光將軍隊一部守台州,一部守海門,自率主力赴寧海。倭寇偵知戚 軍主力去寧海,台州空虛,遂分兵三路分別進攻台州桃渚、新河、沂頭。戚繼光部署兵 力,與敵人展開了台州大戰。 台州大戰,由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和長沙之戰組成。
2|寧海之戰

四月二十四日,倭寇大肆搶掠新河城外各地。城內精壯士兵大都出征,留守者人心惶惶。戚繼光夫人挺身而出,發動婦女守城,迫使倭寇不敢貿然逼近。二十五日,在寧海的戚繼光令胡守仁、樓楠二部馳援新河。二十六日,倭寇逼進新河城下。這時,援軍 趕到,雙方展開激戰。入夜,戚軍打敗倭寇,殘倭從鐵嶺方向逃走。次日,乘勝追擊, 將殘倭打得落花流水。此戰殺敵約200人,保住了新河。
戚繼光擊敗寧海之倭後,聽說進犯桃渚之敵焚舟南流,改進精進寺。他認為敵人這樣做,是想乘虛侵犯台州府城,於是揮師南下,決定急行軍先敵到達府城。二十七日中 午,雙方於離城僅1公里的花街展開激戰。戚軍前鋒以火器進攻,殺死敵人前鋒頭目, 並連斬7倭。敵人主力大敗退逃。戚軍即分兵兩路猛追,將一股敵人沉於江水中,另一 股被殲滅於新橋。只一頓午飯的工夫就結束了戰斗,共殺敵300餘,奪回被擄民眾5000 余。
3、清剿余寇
四月二十五日,泊於健跳沂頭海面的倭寇,二十八日登陸,五月一日進至台州府城東北的大田鎮,妄圖劫掠府城。戚繼光率1500餘人在大田嶺設伏,與倭寇對峙。敵人聞有備,於初三日沿間道逃至大田,欲竄犯仙居,劫掠處州(今浙江麗水)。大田至仙居 必經上峰山,山南是一狹長谷地,便於伏擊敵人。戚繼光先敵人到達上峰嶺,令每人執 松枝一束隱蔽身體,嚴陣待敵。五月四日,倭寇列10公里長隊向仙居方向行進。五日經 上峰嶺南側,遠望嶺上滿山叢松,未見有兵,毫無戒備。待倭寇進入伏擊圈,鳥銃齊發, 戚軍列一頭兩翼一尾陣,居高臨下,勇猛沖殺。倭寇措手不及,倉皇應戰,當即有數百 人繳械投降。余倭被迫退至白水洋朱家大院,被戚軍圍攻,全部被殲。這次戰斗,戚家軍以少勝多,共斬殺300餘人,繳獲兵器近1500件,奪回被擄民眾1000餘。六日,戚軍 凱旋台州府城。 五月十五日,戚家軍又取得了藤嶺戰斗的勝利。五月二十日,消滅了竄犯寧海以北 團前、團後占據長沙之倭寇。從四月下旬開始,戚家軍以少敵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 連續取得了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戰斗的勝利,消滅倭寇數千人,使侵犯 台州的倭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次年,倭寇竄犯寧波、溫州,戚家軍和其他明軍配合, 全殲倭賊,此後,倭寇未再大規模進犯台州地區,浙江的倭患基本平息。清剿余寇
4、入閩抗倭
戚繼光入閩碰到的第一個倭巢是橫嶼,這是福建寧德縣城東北海中的一個小島,島 上倭寇有數千人,盤踞數年,明軍無可奈何。戚繼光決心攻拔這一據點。他讓士兵每人 拿一束草,隨進隨用草填泥,士兵擺成鴛鴦陣,戚親自擊鼓,士兵在戰鼓聲中踏草前進。
上岸後,兵士奮勇當先,與倭寇展開激戰。後續部隊也涉過泥灘,雙方夾擊,亂了敵倭 的陣勢,很快佔領了倭巢,並將其焚毀。此戰生擒倭寇近36人,斬300餘,解救被擄男 女800餘人,取得了入閩抗倭的第一次勝利。 橫嶼之戰後,戚家軍在寧德稍作休整,便向福清挺進,相繼攻拔福清境內的數個倭 穴。八月二十九日抵達福清城,九月二日於牛田(今福清東南)大敗倭寇,大部殲滅, 救出被擄男女900餘人;九月十三日,乘機奇襲盤踞林墩的倭賊,殲滅倭寇4000餘人, 救出被擄男女2100多人,消滅了興化(今莆田)一帶的倭賊。十月間,戚家軍班師回浙江,從事休整和補充兵員,以俟再戰。
5、二次入閩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繼光抵達福建,立即察看倭巢地形。在攻擊平海 衛倭寇的戰斗中,戚家軍為中軍,擔任正面進攻,俞大猷為右軍,劉顯為左軍,從兩翼 配合攻擊。二十一日,戚家軍以胡守仁部為前導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亂了倭賊前鋒騎兵, 乘勢發動猛攻,俞、劉二部從兩翼投入戰斗。倭寇三面受敵,狼狽竄回老巢。三路明軍 乘勝追擊,將敵人圍困於巢中,並借風火攻,盪平了倭巢。此戰只用了四五個小時,殲 倭2000多人,解救被擄男女3000多人,明軍收復興化城
6、清剿余寇
平海衛之戰後,戚繼光又率部消滅了原侵擾政和、壽寧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 (1564年),又相繼大敗倭寇於仙游城下、同安王倉坪和漳浦蔡不嶺,斬獲頗多。余倭逃往廣東。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繼光與俞大猷配合,殲滅了廣東的倭寇。至此,明東南沿海抗倭之戰取得了最後勝利。

戚繼光是明代衛所將領中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張廷玉評價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與大奠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飈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繼光用兵,威名震寰宇。大儒黃道周評價戚繼光繼光將軍,生殊不偶。五等三孤,是其所有。推彀備倭,東南是守。因練三軍,短長互紐。南北並驅,利於險走。陣名鴛鴦,可暫可久。分守浙東,島夷時吼。睹戚旌旗,辟易海口。因而誅之,獲訊獻丑。檄救江西,到即斬首。再往牛田,俘馘不苟。敵陷石州,召光入部。因請練兵,以為利藪。再請車營,以為不朽。部議持之,唯唯否否。江陵遣觀,方窺八九,少保加榮,勛名山斗。鄭觀應認為:古之為將者,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得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如春秋時之孫武、李牧,漢之韓信、馬援、班超、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儀、李光弼,宋之宗澤、岳飛,明之戚繼光,俞大猷等諸名將,無不通書史,曉兵法,知地利,精器械,與今之泰西各國講求將才者無異。
筆者以為戚繼光在中國將領中不但是傑出的戰術家更是傑出的軍事理論家,他繼承和發展了自孫子以來的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善於練兵,敢於創新。而且具備卓越的眼光,在他支持和領導下明軍開始大量裝備使用火器並且研究相應的戰術戰法,以營兵製取代了已經喪失戰鬥力的衛所制。是當之無愧的大軍事家。當然在他的軍事生涯中,為了實現抱負,曲意迎合文官集團特別是張居正,所以被後人認為大節有虧,但我認為瑕不掩瑜,這並不妨礙他成為明代中後期的第一武將,在他之後的武將,盡管有李成梁、李如松之類的勇將、曹文詔、曹變蛟之類的猛將,但無一人可以達到他的軍事成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